《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最新《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最新《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及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及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管理原则以及证券投资的理念、策略和一般方法等。

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在行业内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开发的。

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证券公司营销、经纪、后台岗位的工作需要。

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重点是证券经纪岗位的工作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经纪工作为载体,将其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融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掌握证券行业最新动向的前提下,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讲授内容,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3、课程目标通过对《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专业能力全面掌握证券与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证券行情软件,能阅读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报,能自主搜索获得相关证券信息。

3.2社会能力能帮助客户开立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能自主开展证券经纪人的展业活动。

3.3方法能力具备简单分析上市公司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共有6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金融市场体系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2证券市场主体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3股票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4债券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5证券投资基金与衍生工具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6金融风险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5、教学条件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本课程选用证券业一般从业资格考试统编教材《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作为教材,与市场接轨。

同时,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安装专业教学软件的计算机房,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6.1教学组织《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并重的课程,教学中会利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引出相关知识。

[精选]《金融基础》课程标准资料

[精选]《金融基础》课程标准资料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作用与地位已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长。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基本原则,来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金融经济问题,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融基础是一门介绍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

金融基础的涵盖面较宽,凡与金融领域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括在内。

本课程系统的阐述了金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运行规律,客观地介绍世界主流金融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行的机制及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金融基础是金融、证券、保险等专业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是金融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等专业的起点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根据银行、证券、保险课程基础知识需求设计,培养学生从事金融证券保险期货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基础职业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兼顾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各领域知识的介绍,注重金融工程以及现代金融工具的构架与创新,及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力求实现模块化教学安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金融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三个专业的不同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本课程在广泛听取“金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金融行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及与金融基础课程有关的金融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对应连接,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与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思政)+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思政)+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保险专业、投资理财、金融管理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为经济学基础、公司(个人)信贷、金融礼仪、保险(证券)、个人理财、银行柜面业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深入学习各门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培养经济学思维。

本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支柱,一个空间,上有调控,外有扩展”“三个支柱”,是指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

它们支撑整个金融学的三个基本范畴。

“一个空间”,是指金融市场。

“上有调控”是指政府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宏观金融调控相关的范畴。

2“外有扩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收支、外汇、汇率等。

3.课程目标3.1总体目标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解决金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面向保险业务员、银行客户经理、债券销售交易员、理赔员、诉讼受理员、理财产品营销员、报单员及各岗位后续的相应晋升岗位。

3.2知识目标(1)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及未来的趋势;了解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掌握货币的概念、职能、本质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了解信用的起源;掌握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含义;掌握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本内容。

(3)了解利息的含义与本质,掌握决定利率变化的因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4)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及作用,掌握金融机构三大支柱的特点,并了解其业务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经营原贝!];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尤其是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6)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业务;熟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7)了解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度量指标和货币失衡的治理措施。

(8)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各自的特点和种类。

《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

《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

《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金融市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功能;- 掌握金融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和产品;- 分析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影响因素;- 理解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1. 金融市场概述- 什么是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分类- 金融市场的特点和意义2. 金融市场参与者- 金融机构- 投资者- 中介机构3. 金融市场产品-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 外汇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 其他金融产品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 交易与清算- 价格发现与定价- 市场监管与信息披露5. 金融市场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 政策法规- 投资者行为- 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6. 金融市场法律法规与监管机构- 监管机构及其职责- 金融市场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 金融市场监管的挑战与改革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加深对金融市场的理解。

-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实际运作情况。

- 小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个案研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报告。

四、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将采用以下方法:-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金融市场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 个案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金融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和撰写报告。

- 课堂讨论与参与: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 期末考试:对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市场知识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

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研究本课程内容,推荐以下参考书目:- 范志勇,金融市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Hull, J. C.,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Pearson- Mishkin, F. S.,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Pearson以上是《金融市场基础》教学教案的所有内容。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 金融基础一、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二、前言1.课程性质金融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是学生学习银行相关业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发展、货币制度、货币流通;信用、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信用密不可分的利率;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等内容。

2.设计思路三、本课程以引导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按中职生认知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 通过教学、参观、请在商业银行第一线人员来介绍、动手练习掌握操作程序和基本技能, 以现实工作案例和情景结合课堂教学传授方式来组织学生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学生学习金融事务专业打下基础,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课程建议课时数为72节, 其中实践课时为12节。

五、课程目标(一)掌握知识要点目标1、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形式的发展、货币制度和货币流通等知识。

2、理解和掌握信用、信用的形式、信用工具、利息、利率等。

3、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作用、特征、构成,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黄金外汇市场的组成及运行机制。

4、理解的掌握目前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状况。

5、理解商业银行性质、职能、商业银行的业务及商业银行的信用创收。

6、理解和掌握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委员会(局)的性质、职能、业务、货币政策及对银行业的监督和管理。

7、理解和掌握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外汇管理和国际信用等到国际金融问题。

(二)职业能力目标或学习实践的内容1、组织学生到钱币博物馆参观(1)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货币形式及发展、特点、作用、联系;(2)理解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3)理解货币的产生是金融活动的起点;A、过程:B、从感性上认识各种货币形式发展的特征、局限性;C、到钱币博物馆参观: 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货币形式的具体种类、特点;D、通过参观实践, 让学生总结发言, 认识理解货币产生发展的必然过程, 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老师概括总结, 加深学生的理解。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及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及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管理原则以及证券投资的理念、策略和一般方法等。

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在行业内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开发的。

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证券公司营销、经纪、后台岗位的工作需要。

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重点是证券经纪岗位的工作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经纪工作为载体,将其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融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掌握证券行业最新动向的前提下,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讲授内容, 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3、课程目标通过对《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 1专业能力全面掌握证券与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证券行情软件,能阅读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报,能自主搜索获得相关证券信息。

3. 2社会能力能帮助客户开立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能自主开展证券经纪人的展业活动。

3.3方法能力具备简单分析上市公司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共有6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金融市场体系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2证券市场主体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3股票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4债券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债券的发行 与承销 购买各类国债 悉影响债券期限和利率 的因素。

掌握政府债券的定义、 性质和特征;了解我国 国债的品种、特点和区 别;掌握地方政府债券 的概念、发行主体和分 类。

掌握金融债券、公司债 券和企业债券的定义和 分类;了解我国金融债 券的品种和管理规定; 熟悉各种公司债券的含 义和管理规定;了解我 国企业债的品种和管理 规定。

掌握国际债券的定义、 特征和分类;掌握外国 债券和欧洲债券的概 念、特点;了解我国国 际债券的发行概况。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因素已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的作用与地位已大大提高,影响力日益增长。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学习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基本原则,来把握金融运作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而认识和探讨经济社会中的各种金融现象,研究和解决金融经济问题,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理论课程和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金融基础是一门介绍金融领域各要素及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

金融基础的涵盖面较宽,凡与金融领域相关的范畴几乎都包括在内。

本课程系统的阐述了金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运行规律,客观地介绍世界主流金融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实务运行的机制及发展趋势;立足中国实际,努力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的进展和理论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金融理论与实践问题。

金融基础是金融、证券、保险等专业的职业能力基础课程,是金融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等专业的起点课程。

本课程的内容根据银行、证券、保险课程基础知识需求设计,培养学生从事金融证券保险期货行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基础职业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设计思路金融基础课程的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技能。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兼顾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各领域知识的介绍,注重金融工程以及现代金融工具的构架与创新,及金融机构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力求实现模块化教学安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金融管理、证券与期货、互联网金融三个专业的不同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本课程在广泛听取“金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金融行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及与金融基础课程有关的金融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对应连接,以任务驱动、行动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与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金融市场是各种金融资产进行买卖的场所,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期货等多个方面。

想要了解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可以参考本文介绍的《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交易方式和风险评估等方面,使学员对金融市场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其后续金融投资和理财提供基础。

二、课程内容1. 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定义和种类•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2. 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股票市场:A股、港股、美股等•债券市场:国债、企业债、地方政府债等•金融衍生品市场:期货、期权、股指期货等•货币市场:境内外汇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3.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套利交易•稳定策略交易4. 金融市场的风险评估•风险的种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评估方法:价值 at risk、风险价值等•风险控制策略:多元化、止损等三、课程特色本课程将通过生动的例子、具体的交易场景和真实的数据,让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

同时,对于学员的提问和疑惑将会进行耐心解答和详细讲解。

四、课程收益本课程将帮助学员:•对金融市场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掌握投资基本功•理性评估金融投资风险•学习如何通过金融工具来提高自身的财务状况五、总结本文介绍了《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让大家对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交易方式和风险评估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本课程将帮助学员掌握投资基本功、理性评估金融投资风险,提高个人的财务状况。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大纲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大纲

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大纲要求】掌握金融市场的概念;熟悉金融市场的分类;了解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熟悉金融市场的特点;掌握金融市场的功能。

熟悉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了解非证券金融市场的分类(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

了解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了解国际资金流动方式;熟悉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了解金融危机的教训。

考点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广而言之,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考点二、金融市场的分类(一)按交易标的物划分按照金融市场交易标的物划分是金融市场最常见的划分方法。

按这一划分标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及其他投资品市场。

1.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和货币市场基金等。

(1)同业拆借市场亦称“同业拆放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

同业拆借市场最早出现于美国,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实施。

(2)票据市场指的是在商品交易和资金往来过程中产生的以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发行、担保、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来实现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3)回购市场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市场。

回购是指资金融人方在出售证券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订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约定的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得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回购业务可以分为质押式回购业务、买断式回购业务和开放式回购业务三种类型。

Page 1 of 8 2017/6/4 (4)货币市场基金(简称“MMF”)是指投资于货币市场上短期(一年以内,平均期限120 天)有价证券的一种投资基金。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 教案(全)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 教案(全)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课程教案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
总学时:72
周学时:4
理论学时:72
实践学时:0
课程所属学院:财经学院
专业:投资与理财、互联网金融 年级班级:2020 级
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
单元课题 项目一金融市场概
(章节名称)
述(一)单元 授课学时2 学时 (第 1-2 学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理论课 实践课 其他
教学目的(说明本课程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掌握金融市场基本 理论和基本技能,并能结合现实进行最基本的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中。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金融 市场各子市场运行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价原理、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市场 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与业绩评价,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 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要 求,在授课时,教师应加强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分析,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充分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要通过案例教学、课后 习题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金融市场的结构、分类。
与教学难点(说明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理解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现货市场与衍生市场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分配)
任务一 金融市场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 一、 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特征 (一) 交易对象是货币形态的资金商品 (二) 交易的实质是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或让渡 (三) 金融机构是所有金融工具的创造者和所有金融工具交易的中介 (四) 金融商品交易的非物质化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任务二 金融市场的结构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二、现货市场与衍生市场 三、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 四、公开市场、议价市场、店头市场和第四市场 五、金融产品市场和金融衍生品市场 六、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新教材新大纲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新教材新大纲金融市场基础知识

新教材新大纲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广义政府,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对其他机构单位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单位。

政府能够影响金融公司的活动,也受金融公司活动的影响。

(6)公共部门公共部门包括广义政府、中央银行和作为公共公司的存款吸收部门和其他部门中的实体。

公共公司定义为受政府部门控制的非金融或金融公司。

2.国际资金流动方式(了解)国际资金流动包括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两个方面。

根据资金的使用时间或交易期限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国际长期资金流动和国际短期资金流动。

(1)国际长期资金流动。

国际长期资金流动,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资金的跨国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三种形式。

国际直接国际直接投资是指那些以获得国外企业的实际控制权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流动。

投资国际间接国际间接投资也就是国际证券投资,是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中长期有价投资证券所形成的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信贷国际信贷主要包括政府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银行贷款和出口信贷等。

(2)国际短期资金流动国际短期资金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金的跨国流动。

国际短期资金流动主要包括贸易资金的流动、套利性资金的流动、保值性资金的流动以及投机性资金的流动四种类型。

①贸易资金的流动是最传统的国际资金流动方式,早期的国际资金流动多以这种方式出现。

②套利性资金的流动是利用各国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异与汇率差异进行套利活动而引起的短期资本流动。

③保值性资金的流动又被称为避险性资金流动或资本外逃,它是指金融资产的持有者为了资金安全而进行资金调拨所形成的短期资金流动。

④投机性资金的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国际市场上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波动,进行高抛低吸而形成的资金流动。

【例题·单选题】()是指投资者利用国际市场上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波动,进行高抛低吸而形成的资金流动。

A.贸易资金的流动B.套利性资金的流动C.保值性资金的流动D.投机性资金的流动『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投机性资金的流动,是指投资者利用国际市场上金融资产或商品价格的波动,进行高抛低吸而形成的资金流动。

《金融市场》课程教学要求

《金融市场》课程教学要求

《金融市场》课程教学要求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金融市场〞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课。

它以证券金融为基础,对证券金融中的票据、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的发行和流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场金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相关部门必须把握的重要金融形式和方法。

〝金融市场〞是金融专业专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学期为省开课,共4个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电视课9学时。

该课程本学习为金融专业的补修课。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学习〝金融市场〞,必须了解和把握金融市场的差不多构成要素;了解和把握金融市场的差不多概念、差不多理论、差不多方式方法;了解和把握金融市场的差不多原那么、目标、功能和作用;并能运用所学理论、方法分析我国金融市场的实践。

为完成教学打算,应相应安排45节面授课和18节习题课,并阅读相应的教学文件和参考资料。

〔三〕本科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金融市场〞的先修课程为«货币银行学»和«经济数学»。

〔四〕课程使用的教材与学习方法本课程从阐述和分析构成金融市场的几大差不多要素入手,进而阐述金融市场产生和进展的差不多脉络,金融市场体系的结构和差不多功能;在了解和把握了金融市场整体进展脉络、差不多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构成金融市场体系的几个要紧子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外汇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等,分别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阐述;最后,对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的进展进行了展望。

本课程在方法论上,遵循了从个别到一样,再从一样到个别的认识规律,先阐述和分析构成金融市场整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单个要素;然后再将其融为一个整体,阐述和分析金融市场的整体结构、整体运行机制和总体功能;进而又分别阐述和分析构成金融市场体系的不同的单个子市场;最后从整体上展望了金融市场进展的一样趋势。

本课程从体系结构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要紧包括第一章金融市场总论;第二部分要紧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金融市场的差不多要素;第三部分要紧包括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几个要紧子市场;第四部分要紧包括第十三章金融市场的进展趋势展望。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及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及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管理原则以及证券投资的理念、策略和一般方法等。

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在行业内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开发的。

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证券公司营销、经纪、后台岗位的工作需要。

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重点是证券经纪岗位的工作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经纪工作为载体,将其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融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掌握证券行业最新动向的前提下,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讲授内容, 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3、课程目标通过对《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 1专业能力全面掌握证券与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证券行情软件,能阅读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报,能自主搜索获得相关证券信息。

3. 2社会能力能帮助客户开立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能自主开展证券经纪人的展业活动。

3.3方法能力具备简单分析上市公司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共有6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表4.1金融市场体系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2证券市场主体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3股票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表4. 4债券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债券的发行与承销购买各类国债悉影响债券期限和利率的因素。

掌握政府债券的定义、性质和特征;了解我国国债的品种、特点和区别;掌握地方政府债券的概念、发行主体和分类。

掌握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和企业债券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我国金融债券的品种和管理规定;熟悉各种公司债券的含义和管理规定;了解我国企业债的品种和管理规定。

掌握国际债券的定义、特征和分类;掌握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概念、特点;了解我国国际债券的发行概况。

《金融市场学》课程标准

《金融市场学》课程标准

《金融市场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学时:72适用专业:金融与证券、投资与理财1. 概述1.1课程的性质《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

作为金融与证券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对象是掌握了货币银行学、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金融相关专业学生。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对金融市场中的各种要素如票据、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工具等的发行和流通,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金融市场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主要金融变量的相互关系,各主体的投资、筹资、套期保值、套利及监管行为,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大的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根本,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与开发,以岗位工作过程与工作内容确定教学实训内容,按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方式编排,全面实行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法及行动导向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迁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标准严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具体的设计理念如下:1、以“岗位”为标准来设计课程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就是改革以“学科”为标准的课程体系,建立以“工种”为标准的课程体系,把课程按岗位或工种来分类组织,建立新的课程。

例如,理财规划师在做理财规划方案是,为达到客户的财务目标,会制定相关的投资策略,选择相关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学的客体就是介绍有关的金融产品。

2、践行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职业能力为培养重点。

传统教学一般都把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分开进行,理论讲理论,实操讲实操作,理论与实操结合程度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强。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实操中需要什么理论就讲什么理论,使理论与实操对应起来,使理论真正起到指导实操的作用。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证券市场基础知识Basic knowledge of securitiesmarket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本课程适用于金融管理/金融工程等金融专业;根据金融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定位,把本课程建设成为一门适应投资理财部门工作实践,培养学生投资理财基础能力的职业化专业主干课程。

基于基础理财能力的培养,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理财对接,与行业岗位对接,突出职业特点,突出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的要求。

因此,本课程在教学设计方面,既注意证券市场基础知识的传授,更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掌握和训练、提高,从而确保较好完成教学目标及培养人才的目的。

Introduction of course《Technical Analysis for Securities Investment》is a required core specialized course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Specialized elective courses of finance majors, an elective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t covers financial investments such as stocks, bonds, funds and Futures, the purpose of opening this course is to explain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to students. This course takes the stock market investment exercise as the main line, by training oriented process of teaching,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systematically, the operation rules of securities market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s of securities investment., able to analyze and make decisions about the securities investments they face,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nhanc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employment, and help student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of professional in the futur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engage in related work, and even in person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activities .So, in term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this course , We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securities and securities market, but also think highly of mastering and training and improving of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o we can Accomplish the task of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training talents.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金融工程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金融类专业指定的专业选修课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建议选修课程,它在金融类专业学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否学好它是衡量金融类学生专业是否扎实的关键性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是互联网金融专业及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证券及证券市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证券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及其管理原则以及证券投资的理念、策略和一般方法等。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在行业内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共同开发的。

课程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证券公司营销、经纪、后台岗位的工作需要。

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重点是证券经纪岗位的工作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经纪工作为载体,将其所需具备的各项知识和能力融入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掌握证券行业最新动向的前提下,要不断更新知识内容,调整讲授内容,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将来的持续学习打好基础。

3、课程目标
通过对《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3.1专业能力
全面掌握证券与证券市场的基本知识,能熟练操作证券行情软件,能阅读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和年报,能自主搜索获得相关证券信息。

3.2社会能力
能帮助客户开立证券账户、资金账户,能自主开展证券经纪人的展业活动。

3.3方法能力
具备简单分析上市公司的能力。

4、课程内容和要求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课程共有6个工作项目,各工作项目的工作任务如下:
表4.1金融市场体系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2证券市场主体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3股票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4债券市场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5证券投资基金与衍生工具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表4.6金融风险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5、教学条件
为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本课程选用证券业一般从业资格考试统编教材《金融市场基础知识》作为教材,与市场接轨。

同时,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安装专业教学软件的计算机房,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6、教学组织和考核评价
6.1教学组织
《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务并重的课程,教学中会利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案例引出相关知识。

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行业动态和市场动态,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

教学过程中,会安排数次讨论课,就证券市场相
关问题进行讨论。

充分利用实训条件开展各项证券操作练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安排课外思考题,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学习证券知识的兴趣。

6.2考核评价
6.2.1、形成性评价
出勤、课堂表现、作业、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职业素质养成,占总成绩百分比为40%。

6.2.2、终结性评价
考试采取笔试闭卷方式,占总成绩百分比为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