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般若与摩诃止观
早期禅的_一行三昧_观念
早期禅的“一行三昧”观念①伯兰特・佛尔 内容提要:论文首先梳理了早期禅的“一行三昧”观念的文本脉络,指出早期禅的“一行三昧”观念不同于其印度经典依据《文殊说经》,也有异于《大乘起信论》,同样,它也不同于隋唐其他宗派如天台宗、净土宗的一行三昧思想。
接着,作者将“一行三昧”置于唐代宗教话语的语境中,分析它和禅宗“一心戒”、密宗“看一字”、净土宗“称名念佛”、道教“守一”观念之间的意义关联。
论文还分析了“一行三昧”观念的宗教政治背景,认为隋唐各个宗派之间及其内部(如禅宗南北二派)围绕着对“一行三昧”观念的解释,进行追求“正统性”的斗争和教理“交换”。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宗教议题,“一行三昧”之被代替可以解释为一种“认识论的突破”,这个“认识论的突破”发生于“早期禅”和“经典禅”之间,“一行三昧”观念容许在“超越”和“实修”之间维持富有成效的辨证关系,使得“早期禅”顺利地过渡到“经典禅”。
进而,如果对天台、禅和净土宗作整体性考察,将会发现“一行三昧”观念的存在有益于最大限度地弥合各种佛教思想趋向之间的裂痕。
关键词:一行三昧 早期禅 隋唐佛教 术语“i -hsing san -mei ”,即论文集中谈到的“一行三昧”,它在某种特定的早期禅话语的出场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将它翻译为“一行三昧”,已经将中国僧众的禅修传统的意涵阐明出来。
然而八世纪的禅者究竟是如何理解“一行三昧”的呢?我们仅仅拥有相对较少的文本依据。
基于现有的禅学文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行三昧”并非仅仅是智顗(公元583—597年)在其杰作《摩诃止观》(论述卓越的“平静”和“洞察力”)中所阐述的四种“三昧”之一,即使它已经成为天台宗传统的一部分。
不仅如此,它还是作为天台教义及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乎是不可抗拒的坐禅技艺或各种“方便”(u p āy as )的思想武库的一个反动呈现出来的。
本文的第一部分将表明,“一行三昧”观念是如何从其教典的起源展开为隋唐时期的各种阐释,从而在天台、净土和禅学传统中获得了数种不同的意涵———上述每一个传统使用相同的术语,然而它产生意义的论证语境却通常彼此相异。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呼吸止观的差别
明法比丘 2006.5.24.
呼吸──奢摩他 (止)
1. 以呼吸的气息--触到鼻端(parimukkha,鼻子下 面, 上嘴唇上面)触点上的气息, 为专注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 专注目标)于触到鼻端上的「气息」 。
呼吸──毘婆舍那 (观)
1.以呼吸的「触」(photthabba;phassa﹐触=地+火 +风)--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为专注的目标。 2. 「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 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有」触即是触 。 的「生」(udaya), 「无」触即是触「灭」(vaya)。 观 触 的 有 无 (= 生 灭 ) 即 是 「 生 灭 随 观 」
3.修止禅得安止定(appana-samadhi)可镇伏五盖。 但离开安止定时无法伏住五盖或贪瞋痴。
4.修止禅之时段不可作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 禅定或所缘。
5.修止禅以杂念、 罣碍减少, 禅相(nimitta﹐obhāsa) 出现及其光色等,作为检查进步的重要指标。 禅修之光来自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 色法(vanna-rūpa) 。 6.修止禅在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五禅支,此中专注、 喜、乐、轻安显著。见到光或有轻安未必是处 于近行定。 7.修止禅得以持戒清净、禁语、独处、一心一意、 醒寤瑜伽(只睡 10p.m.~2a.m.)等,加速得定。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明法比丘 整理 2006.5.24.
奢摩他(止禅 samattha bhāvanā)
1.以完全安定(samāhita﹐samādahati‘完全放置’ 的过去分词, 已安置, 古译:等引,三摩呬多)为 取向。 2. 止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 适须要换姿势, 也要守住所缘(目标)。 止禅于所 缘, 「寻」 保持 (vitakka﹐专注目标)、 「伺」 (vicāra ﹐继续专注目标),「禅相」(nimitta﹐obhāsa﹐禅相就是气 息)出现时, 不要看它, 直至禅相由灰暗变明亮, 乃至透明时,才投入禅相。(通常须要数日乃至 数年培育定力,得定之后也要保任。)
摩诃止观义例科
起教只是为令众生开示悟入。
旨归只是归于三轨妙法秘藏。
所以始末皆依法华。此即法华三昧之妙行也。
次用涅槃者。虽依法华咸归一实。末代根钝。若无扶助。则正行倾覆。正助相添方能远运。
佛化尚以涅槃为寿。况末代修行非助不前。
故扶律说常以显实相。推功在彼。故正用法华意显圆常。即二经齐等。
○第三文义消释例者
又更为二。一者详究文义。二者消释体势。初又为二。一者详究文义。二者详究文相。初为十例。
一者引证通局。如引法华部唯一实。文叙昔教以为所开。故部中之文有权有实。若局证一实则唯引一实文。若通证方便则兼引昔义。如引法华证渐不定。所引四味文之与部。通局亦然。
二者泛引流类。谓引教证观等。如引华严先照高山。净名始坐佛树。大经从牛出乳。法华以异方便等。以证三止观义。故知教观。渐等名同其义永异。彼文判教。今以类同。是故借教用。
七者法喻隐显。若法隐喻显则求喻意以消法。若法显喻隐则求法意以消喻。喻望于合显隐例然。是则不失文旨上下相承。
八者问答迷解。若迷问而不迷答则求答意以设问。若迷答而不迷问则研问文以成答。或问从答生。或孤然释妨。或因答作并。或从答设难。或答顺于问。或答违于问。或答杜于问。或答开问端。
九者举例消文。如六度之文。或语势兼含。应以教定之。使六文一类。若谛若缘诸法皆尔。
故此教观折摄二者。以理观之使元意有在。此四十条略知大概。余不尽者准此可知。
○第四大章总别例者
十章十境十乘。离合同异立意等别。
初十立大章。言大章者。准分别中十门不同。具如大意。与九而辨同异。
初释大意。既云五略。对下即是广略二门。
若尔亦可释名已去更开十章。
四者会异考同。若一切异名皆入一实。名为通会。如会随入悉止观异名等。名为别会。通别二会摄法罄尽。则一家义势摄法无穷。乃至法门亦具通别二会之意。又如破遍度入名为通会。当教当门名为别会。言考同者。如大小经论凡所立名。部帙虽殊名相不别。岂为名同令法一概。必以理简而使甄分。如诸外人尚以大自在天立三身名。岂此三名体同宗极。故云不可寻通名而求别体。故用相简之。是以考同出异会异令同。若异若同同入一极。
摩诃止观
谢谢观看
总结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
以上系就阴界入境显示十乘观法,具体说来是应该加以推广就十境的各境一一阐明上面所叙述的十乘观法, 所以称为十法成乘。但在这里面,总之以观不思议境为根本。
注释
注释
本书的注释,有唐湛然的《止观辅行传弘决》四十卷、《摩诃止观辅行搜要记》十卷及《摩诃止观科文》五 卷,宋从义的《摩诃止观辅行补注》四卷,宋法照的《摩诃止观辅行读教记》六卷。本书的节本,有唐梁肃的 《删定止观》三卷。本书的提要,有湛然的《止观义例》二卷,《止观大意》一卷。此外有关的撰述,有梁肃的 《天台止观统例》一卷、唐失名的《摩诃止观科节》一卷,唐道邃说,乾淑集的《摩诃止观记中异义》一卷,宋 从义的《摩诃止观义例纂要》六卷,宋遵式的《摩诃止观义题》一卷,宋处元的《摩诃止观义例随释》六卷,清 受登说,灵耀补定的《摩诃止观贯义科》二卷。
正说分开作十章:一、大意,二、释名,三、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 九、起教,十、旨归。这简称为十广。
十广的第一大意章,把以下的九章概括作发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网、归大处五段。略举全书的大体, 这简称为五略。合称五略十广。第一,大意章。一、发大心段,叙说为求大菩提而想修习止观的要先发大菩提心, 其中先舍弃发地狱、畜生、鬼、阿修罗、人、天、魔罗、尼犍(即出家的外道)、色无色、二乘十种心;次说四 谛、四弘、六即是真实法,并分别偏圆发心之相。说明要依无作四谛,体达法性和一切法无二无别,由此起大慈 悲,发三谛圆融的四弘誓愿,上求下化,才是发真正菩提心。这是十广中前五章的大意。二、修大行段,说虽然 已经发心,还必须拿实践观行作阶梯,经论所说行法众多,略举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四种三昧。
基本介绍
基本介绍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
天台宗的圆融哲学天台宗的圆融哲学[作者: 潘桂明来自:《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1月19日佛学研究网(资料图)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论述了天台宗圆融哲学的基本内容,认为它在认识论方面是宗教神秘主义。
第二部分探讨了这种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它的建立是中国佛学根据中国社会实际需要而在思想理论上对印度佛学的创新,其宗旨在于调和现实的阶级矛盾。
第三部分着重强调性具善恶说是天台圆融哲学使佛学适应中国封建伦理观念的尝试。
最后部分评述了这种哲学对后期天台宗、禅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一、天台宗哲学成熟于智顗(538-597)之手,其内容分教、观两个部分。
“教”是建立五时八教的判教说;“观”是依中道实相理论而建立三谛圆融说,依性具学说而建立一念三千说。
为完成圆融哲学,智顗特别重视止观学说。
止观,原意是止息散心,观想简择,获得般若智慧。
它是佛教一种修持方法。
智顗说止观,则把它系统化、理论化,并由此而发展为三谛圆融、一念三千哲学。
他认为:“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
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借”。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智顗把止观和定慧一致看待,从而扩大了止观的实际含义。
正如灌顶所说,在智顗那里,止观学说“摄一法佛法,靡所不该”。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一)智顗关于止观学说有四部专著。
其中《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代表他早期的止观学说,它将以往有关禅法的著述作了系统的整理,是禅学的集大成。
《摩诃止观》标志智顗止观学说的成熟,称为“圆顿止观”。
灌顶介绍智顗的三种止观,认为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俱缘实相,同名止观”。
他重点指出,圆顿止观,在发心之初便契入实相,“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
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它的终了也是实相:“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
略说修习止观的方法
略说修习⽌观的⽅法(⼀)摄受⽅便 (⼀)摄受⽅便 修⾏之先,应摄受⽅便,即受戒也。
⽐丘、⽐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要以戒为根本,先受持净戒,然后进⼀步修⽌观。
按照学习之次第说,则依戒增上定,依定增上慧。
由于戒能增上⽌观,若犯戒,即应⾏忏悔法以去除障道因缘,然后再修⽌观。
若根本不重视佛法,对佛法没有恭敬⼼,常常犯戒,修⽌观有可能成功吗?所以,⼀定要尊重佛制,按照佛法的次第,先受戒、持戒清净,然后依⾝、受、⼼、法四种境界修⽌观。
(⼆)修⽌ (⼆)修⽌ 增上⼼(定)能增上慧,所以应当先修⽌(定)。
修⽌⼀定要有⼀个所缘境,⽽所缘境有多种,若依⾊法,即在地、⽔、⽕、风四⼤之中,任取⼀种作所缘境。
如出息、⼊息是属于风⼤,现在就以出⼊息作所缘境为例。
初修习时,内⼼忆念:“知息出,知息⼊”,就是知道⽓息现在是出,知道⽓息现在是⼊。
先在内⼼默念这⼀句话,然后就注意息的出⼊。
息的出⼊,是发⾃⽣命体本⾝的因缘,不要刻意控制它,内⼼只负责了知,息出时知道出,息⼊时知道⼊,不要打妄想。
作意思惟息的⼊出,绑住忘想纷飞的⼼,只保留“知息出、知息⼊”的念,不要分神。
若感觉修习困难,则可以加上计数,在观出⼊息时,默数⼀、⼆、三······,顺数⾄⼗为⽌,⼜由⼗倒数⾄⼀,随念反复思惟数字,即能系⼼令不妄动。
如是相续修习,渐渐地⼼就在出⼊息上安住,没有其他的杂念。
此时,内⼼也能了知已停⽌虚妄分别,正安住在出⼊息上不动,这就是修⽌。
初修⽌时,若得相应,也只是相似的相应,不是究竟,还要不断地加以调练修习。
若过去定的善根栽培得不够,静坐初开始就感觉困难,腿⼦疼、腰疼、头疼、全⾝都不对劲,这⼀念⼼也不听你的话。
虽然困难,你不要放弃,说:“我不坐了!”你继续努⼒,⼀天进步⼀点,天天这样熏习,定的种⼦就会越来越有⼒量,突然有⼀天就相应了。
这件事也是不可思议的。
若于过去⽣中,曾经栽培修⽌的善根,现在学习静坐,对于摄⼼不乱地安住在所缘境上,并不感觉困难。
禅观07(海云继梦和上)(校对稿)分段
海云继梦和上讲经华严禅行法----《禅观》第七集禅观中的法界观【法界观是什么】我们今天再接着跟各位谈禅观当中的法界观,法界观是什么?在人类的思想上,我们跟各位讲,华严思想是人类的巅峰之作,是人类文明的精华,那在哪里,当然范围包括相当的广,可是我们要跟各位谈真正的就是法界观。
那么法界观是什么?我想这个是目前我们要探讨的,法界这两个字。
大家常讲尽虚空遍法界,法界是什么,你不会定义,就是法界,就好像真如一样,真如就是真如,真如是什么,不必定义,你内心自己有感受。
有人讲,他一唱歌就入法界,他一打坐就入法界,是吗?法界是什么,这个叫做不定义名词,不定义的话就个人猜,个人猜通通不算,因为猜对了也不值钱,这叫用大脑。
【什么是法】法这个字很简单,在佛法讲就是真理的原样,真理是什么样子的那个样子,你就不要再问了,“那是什么样子?”那没办法讲,你见到就知道,你没见到,你就不知道,再怎么讲,你也不知道。
【什么是界】界是范围,真理的样子,很简单讲就是真理的范围之内通通叫法界,那你入法界意思就是你进入真理的范围里面,现在各位有没有在真理的范围里面呢?有没有?有,你在真理的范围里,但是你不知道,不知道叫不觉,不觉的话,真理就不存在,我们经过修行,就是觉知真理的存在,更觉知我在法界内。
【真理存在的范围就是法界】真理是存在的,只是你不觉,我们都在真理的范围内,可是你却把自己放到真理的范围外去了,这个是很麻烦的事,我们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个问题,法界观就是让你回到真理的范围里来。
其实我们并没有离开,所以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本来就活在极乐世界里,只是你不觉,你现在还要去极乐世界,那不是头上安头吗,你本来就在家里,你还要回家,是你自己不感觉我在家里,这样而已。
我们本来都在极乐世界里,只是你被贪嗔痴盖着,你不知道你在家里,所以你会天天吵架,不是跟别人吵,最麻烦的是跟自己吵,这个才麻烦。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所以我们迷失了。
法界观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能够觉醒,感受到我就在家里,我就在这个真理的家里里头,就这样而已,那么这个部分,很多宗教领域都在探讨这个范围,好多好多的学术思想家们,他们也都在探讨这个范围。
摩诃止观远方便的诠释特点及意义
摩诃止观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其主要特点是依靠观想远方来达到意识超脱和心灵平静的境界。
这种修行方法源自《华严经》,在佛教徒中广泛流传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途径。
摩诃止观的意义在于帮助修行者理清心绪、净化心灵、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觉悟的境界。
下面将从特点和意义两个方面对摩诃止观进行详细解释。
一、摩诃止观的特点1. 便捷灵活:摩诃止观的修行方法不受时间、地点等限制,修行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只需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配合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法即可开始修行。
2. 集中精神:摩诃止观的核心是观想远方,修行者需要通过集中精神,将意识聚焦在远方的景物上,从而摆脱现实烦恼和杂念,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
3. 开放心胸:在观想远方的过程中,修行者需要将自己的心胸开放,接纳一切思绪和情感,不加以阻拦和限制,从而达到身心的放松和解脱。
二、摩诃止观的意义1. 净化心灵:摩诃止观的修行过程中,修行者通过观想远方,将心灵聚焦在外界景物上,摒弃杂念和烦恼,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清静,净化心性。
2. 超脱世俗:通过摩诃止观的修行,修行者可以摆脱现实的束缚和困扰,超脱世俗的琐事和烦恼,达到心灵的超脱和觉悟的境界。
3. 增进智慧:摩诃止观的修行有助于提升修行者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促进心灵的成长和智慧的增进,有助于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
摩诃止观作为一种佛教修行方法,具有便捷灵活、集中精神、开放心胸的特点,其意义在于净化心灵、超脱世俗、增进智慧。
通过长期的修行和精进,摩诃止观可以帮助修行者达到心灵平静与觉悟的境界,实现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摩诃止观在佛教修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修行者的身心健康和内心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摩诃止观修行方法 originate from the Avatamsaka Sutra in Buddhism and has been widely practiced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helping practitioners to clear their minds, purify their souls, and achieve a state of inner peace and enlightenment. Let's delve deeper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anings of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Characteristics of Mohe Zhiguan1. Acces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One of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is its acces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Practitioners can engage in this practice at any time and in any place. All that is required is a quiet andfortable environment,plemented by the correct posture and breathing techniques tomence the practice. This accessibility ensures thatindividuals can incorporate the practice into their d本人ly lives, allowing for a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2. Concentration of the Mind: At the core of Mohe Zhiguan lies the visualization of distant objects. Practitioners are required to concentrate their minds, focusing their consciousness on far-reaching landscapes or objects. By doing so, practitioners can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troubles and distractions of reality, att 本人ning a state of mental tranquility and purity.3. Open-heartednes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of visualizing distant objects, practitioners are encouraged to adopt an open-hearted approach, weing all thoughts and emotions without resistance or limitation. This open-heartedness promotes relaxation and liberation of the body and mind, enabling practitioners to find solace and freedom within themselves.Significance of Mohe Zhiguan1. Purification of the Soul: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soul. As practitioners engage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distant objects, they divert their attention away from mundane worries and disturbances, consequentlyachieving a sense of mental purity and tranquility. This purification seeks to cleanse the inner nature of individuals, fostering a harmonious and serene state of being.2. Liberation from Worldly Aff本人rs: 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allows practitioners to libe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confines of worldly aff本人rs, transcending the trivialities and distress of everyday life. By att本人ning an elevat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and spiritual awakening, individuals can detach themselves from worldly burdens, paving the way for absolute liberation of the soul.3. Enhancement of Wisdom: Engaging in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serves to enhance practitioners' observational and perceptual abilities, fostering the growth of their minds and augmenting their wisdom. This, in turn, facilitates the unlocking of the gateway to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and the nourishment of inner wisdom.In Conclusion,Mohe Zhiguan, as a Buddhist practice, posse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cessibility, concentration, and open-heartedness.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the purification of the soul, liberation from worldly aff本人r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wisdom. Through dedicated and diligent practice, Mohe Zhiguan can facilitate the att本人nment of inner peace and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culminating in the purification and liberation of the soul. Therefore, Mohe Zhiguan holds substanti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the practice of Buddhism, exerting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well-being of individuals.Expanding on Mohe Zhiguan's Benefits and Practice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holds a myriad of benefits for individuals who embrace and immerse themselves in its profound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As practitioners delve deeper into the practice, they will unearth further benefits that extend beyond the realms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impacting every facet of their lives.1.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Through the diligent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individuals can att本人n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resilience, allowing them to face life's challenges with aposed and balanced state of mind. The ability to m本人nt本人n emotional equilibrium amidst the ebb and flow of d本人ly life reflects the deep-rooted impact of Mohe Zhiguan on an individual's emotional well-being.2. Stress Reduction and Relaxation: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serves as a sanctuary for individuals seeking relief from the burdens of stress and anxiety. By channeling their focus towards distant objects and landscapes, practitioners can alleviate the str 本人n and tensions that ensnare their being, ushering in a state of calm and tranquility.3. Cultivation of Mindfulness: Mohe Zhiguan fosters the cultivation of mindfulness, allowing individuals to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embrace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life. Through the practice, practitioners can thread the delicate tapestry of mindfulness into their d本人ly lives, savoring each moment with clarity and awareness.4. Nurturing Compassion and Empathy: 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instills within individuals a profound sense ofpassion and empathy towards others. As practitioners delve into the depths of their inner selves, they awaken to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all living beings, fostering a deep senseof empathy andpassion towards the struggles and triumphs of others.5. Harmonization of Body, Mind, and Spirit: In the pursuit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Mohe Zhiguan acts as a conduit for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body, mind, and spirit. Through the practice, individuals can bridge the intricate interplay of their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aligning them in perfect unison.Practicing Mohe Zhiguan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epasses a series of steps and guidelines to heed, providing practitioners with a structured framework for their spiritual endeavors.Step 1: Finding a Serene EnvironmentThe initial step in 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involves seeking out a serene and peaceful environment that is conducive to deep introspection and spiritualmunion. The chosen space should be void of distractions, allowing practitioners to immerse themselves wholly in the practice.Step 2: Adopting the Correct PostureUpon securing a tranquil environment, practitioners are encouraged to assume afortable and upright posture. Whether seated on a cushion or ch本人r, m本人nt本人ning proper spinal alignment facilitates an unobstructed flow of energy throughout the body, promoting a sense of calm and focus.Step 3: Regulating the BreathBreath regulation forms an integral aspect of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Practitioners are advised to focus on their breath, engaging in deep, rhythmic inhalations and exhalations. This conscious regulation of the breath serves to anchor practitioners to the present moment, paving the way for themencement of the practice.Step 4: Visualization of Distant ObjectsCentral to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is the visualization of distant objects. Practitioners are encouraged to envision expansive landscapes or remote objects, allowing their minds tojourney beyond immediate surroundings. As practitioners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is visualization, they gradually detach from the constr本人nts of worldly concerns, fostering a sense of inner peace and tranquility.Step 5: Cultivating Open-heartednessThroughout the practice, practitioners are urged to cultivate an attitude of open-heartedness and acceptance towards their thoughts and emotions. By embracing their innermost feelings and experiences without judgment, practitioners pave the way for emotional release and liberation.Incorporating Mohe Zhiguan into D本人ly Life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extends beyond dedicated sessions of spiritual cultivation, permeating into the very fabric of individuals' d本人ly lives. Through its integration with d本人ly routines and activities, the practice bes an omnipresent force, guiding individuals towards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and mental clarity.1. Moment of Reflection: Embrace moments of stillness andreflection within d本人ly activities, allowing the mind to dwell on distant landscapes and objects, nurturing a sense of calm and serenity amidst the bustle of life.2. Mindful Presence: Infuse d本人ly actions with mindfulness, relishing the present moment with undivided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Whether engaging in routine tasks or savouring the beauty of nature, embodying mindfulness sust本人ns the essence of Mohe Zhiguan throughout the day.3. Compassionate Encounters: Engage in acts ofpassion and empathy, extending kindness and understanding to others. By embracing the suffering and joy of fellow beings, individuals honor the interconnectedness fostered by Mohe Zhiguan, nurturing a spirit of benevolence and harmony.4. Harmonious Living: Cultivate harmonious living through the alignment of body, mind, and spirit. Embrace healthy habits and practices that resonat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Mohe Zhiguan, fostering a state of equilibrium and unity within oneself.In essence, 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transcends the confines of designated spiritual sessions, infiltrating everyaspect of individuals' lives. Through its integration with d本人ly routines and interactions, Mohe Zhiguan nurtures a state of ongoing spiritual growth and fulfillment, leading individuals towards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innermost potential.In conclusion, the Mohe Zhiguan practice permeates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with its profound benefits, ranging from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stress reduc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indfulness andpassion. Embracing the practice of Mohe Zhiguan not only fosters personal spiritual growth but also extends its influence to the broader sphere of society, igniting a collective flame of inner peace and enlightenment. As individuals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timeless wisdom of Mohe Zhiguan, they embark on a transformative journey, embellished with newfound purpose, clarity, and spiritual enrichment.。
摩诃止观的实践方法探究
《摩訶止觀》的實踐方法探究華梵大學哲學系杜保瑞《摩訶止觀》體系龐大,是智者大師晚期對修行法門的集大成之作,書中所涉佛學基本知識眾多,本文傴就作者所關切的若干實踐方法的問題及實踐方法所關涉的教理知識作探討。
下分九節。
一、三種「止觀」的知識意義之分析《摩訶止觀》為智者門人灌頂筆錄成書,灌頂於<卷一><序言>中指出智者於慧思處習得三種「大乘止觀法門」,並為整理簡述,此三種「止觀」的知識表述方式實即天台學理論表述之特殊形式,以下簡述之,並提出對於這三種「止觀」的知識意義的若干討論:天台傳南岳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
皆是大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
漸則初淺後深,如彼梯蹬。
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
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
為三根性,說三法門,引三譬喻。
略說竟,更廣說。
漸初亦知實相。
實相難解,漸次易行。
先修歸戒,翻邪向正。
止火血刀,達三善道。
次修禪定,止欲散網。
達色無色定道。
次修無漏,止三界獄,達涅槃道。
次修慈悲,止於自證,達菩薩道。
後修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
是為初淺後深,漸次止觀相。
不定者,無別階位,約前漸後頓,更前更後,互淺互深,或事或理。
或指世界為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人、對治。
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
故名不定止觀。
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
繫緣法界,一念法界。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
陰入皆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滅可證。
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無出世間。
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
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
雖言初後,無二無別。
是名圓頓止觀。
(<卷一>)1灌頂提出之天台學的「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圓頓止觀」三種修行方法的知識系統,此三種止觀在知識的內容上,其實也是反應出了基本哲學問題意識的差別,「漸次止觀」從知識的提供上由淺入深,對於修行證果的境界由低至高,突顯了由孙宙論的進路以言說功夫的特色。
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总纲论行持重点
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总纲论行持重点
摘要:
1.法华文句
2.摩诃止观
3.法华玄义总纲
4.论行持重点
正文:
法华文句:
法华文句是一部佛教经典《法华经》的注释,详细解释了《法华经》中的文字和义理。
它由东晋时期的高僧鸠摩罗什翻译,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摩诃止观:
摩诃止观是一种佛教修行方法,其全称为“摩诃止观禅定”,意为“大乘止观禅定”。
它是一种通过坐禅修行,达到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自我觉悟的方法。
法华玄义总纲:
《法华玄义总纲》是对《法华经》的深入研究和解释,它是由唐代的高僧玄奘所著。
玄奘在书中详细阐述了《法华经》的义理,包括因果、般若、涅槃等重要概念。
论行持重点:
在佛教修行中,行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在修行中,如何具体地去实践佛法。
这包括了坐禅、持戒、布施、念佛等多种方式。
而行持的重
点,则是在于如何通过这些方式,达到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自我觉悟。
总的来说,法华文句、摩诃止观、法华玄义总纲和论行持重点,这些都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止观禅禅观止三位一体
⽌观禅禅观⽌三位⼀体
⼀切修⾏离不开得⽌、观⼼、禅意三⼤⽅⾯的⽤功。
⽌观禅禅观⽌三位是⼀,即⽌即观即禅、即禅即观即⽌,都是⾃性所⽣,亦不离⾃性。
为什么说⽌观禅是⼀个东西,⽽不是三个独⽴存在的事物?得⽌之时,妄念⽌息,⼼如镜。
镜中万物如映⽉,⼼念不观⽽⾃观。
万物⾃成⼀体是禅⼼,⼼内⼼外皆⽆物,亦⾮⽆物。
此为即⽌即观即禅。
观⼼觉知能了⼼念数数起,观境不攀缘则⼼地如如得⽌,观⼼物⼀元是禅意。
此为即观即⽌即禅。
禅意绵绵⽆绝期,亦⾮⽆绝期。
⼼即物、物即⼼,⼼物⾮有⾮⽆,此名为观⾃性。
⾮动⾮不动,动与不动同⼊不动中,亦⾮在不动中,此名为真得⽌。
此为即禅即观即⽌。
修道之⼈需知,万物本⼀体,各种事物是相通的,种种道理也是相通的。
在修⾏中,破除⼰见,不以分别⼼去分别看待事物,以⼀整体思惟去思考,时⽇久长⽇积⽉累⾃然能通达佛法道理。
在《圆觉经》中,以⽌、观、禅为修⾏列举了⼆⼗五种圆通。
修⾏之⼈可根据⾃⼰情况选择⼀种⼊门,⼊门后以求见性。
见性后以本⼼智慧指导修空⽆,唯论见性识⼼,不假借于旁⼈旁物。
能如此思惟如此⽤功,能离外相,能⼼体清静,能⼊不⼆法门!。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_七觉分_的完满开展_释昭慧
初期瑜伽行派之止观要义)))/七觉分0的完满开展释昭慧[摘要]本文依5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6中的止观要义而作诠释分析。
/毘钵舍那0与/奢摩他0有共通性与差异性。
共通性在于,两者都能因专注于所缘境而得三昧,证身心轻安;差异性则在于对此所缘境的有分别作意与无分别作意。
禅者不但要修止,也要修观。
修止可以得定,也可以打下修观的基础。
慧证来自修观,必须修观方能得慧。
但倘若没有修止工夫,那么观力是十分微弱的,无法达到对法(实相)的/胜解0(印证)。
反之,倘若行者不先行于十二分教闻思熏修,系念法义,而只是一味锁定所缘境而修止,那么即使止成就而映现定中影像,依然无法印证实相。
初期瑜伽行派的禅观学理,还是十足的/定慧综合修行观0,从头到尾紧扣佛陀的/十二分教0,作为修习止观的基础。
若配合5瑜伽师地论6/声闻地0以观,这可区分出四种所缘境事:以契经的蕴、处、缘起等相应教,作为/善巧所缘0的范畴;当然还可依于对治麤重烦恼的需要而修/净行所缘0;修止不脱此诸范畴,是为/事边际所缘境事0,修观亦然;因圆而果满,止观成就的境地,就是/所作成办所缘境事0。
这正是不共世间的出世道/净惑所缘境事0。
这完全符应5杂阿含经6中定慧综合的禅观教学,也是/七觉分0的完满开展。
[关键词]瑜伽行派;奢摩他;毘钵舍那;三摩地;十二分教;七觉分中图分类号:B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02)0064)05作者简介:释昭慧(1957-),女,台湾人,玄奘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文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佛学。
在佛法的修学中,5解深密经6 (Sa#dh i n ir m ocana-s tra)是瑜伽行派的要典,唯识论典频繁引述。
本经把性相之理、因果之事,作系统性的分析与论述,颇具阿毘达摩之风格。
/分别瑜伽品0谈述/止观0定义与范畴,以及/止观0的修学要领与技巧。
在初期瑜伽行派的修行观中,5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6甚为重要,它说明由凡夫而至佛位的胜行。
《摩诃止观》中的止与观
《摩诃止观》中的止与观
终日说终日不说,终日不说终日说,终日双遮,终日双照,即破即立,即立即破。
经论皆尔。
天亲、龙树,内鉴冷然,外适时宜,各权所据。
而人师偏解,学者苟执,遂与矢时,各保一边,大乖圣道也。
——《摩诃止观》
最近在读《摩诃止观》,有玄妙寂绝的感觉,把重要的几点做摘录来留存。
我们如同语词,如果没有相互之间的关系,便无从存在。
我们终归只是形式而非(独立存在的)实质。
差异化的语言要通向人类的统一语言,语词/语言之网是方法,是教导的工具。
试图不要被语词迷惑,执着于表象。
以下用于修行指引:
三止
体真止:体无明颠倒即是实相之真,名体真止。
方便随缘止:如此实相遍一切处,随缘历境,安心不动,名随缘方便止。
息二边分别止:生死涅槃静散修息,名息二边止。
三种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圆顿止观。
四种实践方式: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
三观
空观:从假入空(以空破假)。
假观:从空入假(以假破空),即在空观的基础上以假观建立俗谛之一切差别法,沉浸于空会导向自益,从空入假导向益他。
中观:中道第一义谛观,对空假二观的双照,成一切种智。
三智应于一心中得,三观应于一心中发,三谛应于一心中照,三谛三观俱在一心,如此等义,但在一念心中,不动真际,而有种种差别。
关于《摩诃止观》之三本说
关于《摩诃止观》之三本说
佐藤哲英;还源
【期刊名称】《广东佛教》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据湛然犬师之《止观辅行》所说,从最初的止观(智者大师开皇十四年于玉泉寺讲说,章安尊者笔录),修订到现行的《摩诃止观》.前后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的修治过程。
论述如下: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佐藤哲英;还源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1.948
【相关文献】
1.论天台智者“一念三千” 思想下的实相慈悲观--以《摩诃止观》为中心 [J], 于洋洋
2.从《摩诃止观》看智者的止观设教 [J], 熊开发
3.从《摩诃止观》看智者的止观设教 [J], 熊开发
4.从《摩诃止观》看智者的止观设教 [J], 熊开发
5.论《摩诃止观》中“止观”概念的中国化 [J], 冉雪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五教止观科判
五教止观科判一、背景介绍五教止观科判是指在佛教中,通过对人们的观念、信仰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指导,以达到修行的目的。
五教指的是五种修行的方法,而止观则是指修行的两个阶段。
这一科判内容在佛教中被视为非常重要,对于佛教徒来说,它是修行的基础。
二、五教五教是佛教中五种修行的方法,分别是菩萨、声闻、缘觉、瑜伽和密教。
1.菩萨:菩萨是指追求菩提心、慈悲心和智慧的人。
菩萨的修行目标是成佛,为了利益众生而修行。
2.声闻:声闻是指追求解脱和解除痛苦的人。
声闻的修行目标是成为阿罗汉,通过修行达到解脱的境界。
3.缘觉:缘觉是指追求利益众生的人。
缘觉的修行目标是成为缘觉圣者,通过利益众生来修行。
4.瑜伽:瑜伽是指追求内心平静和觉悟的人。
瑜伽的修行目标是成为瑜伽圣者,通过内心的觉悟来修行。
5.密教:密教是指追求开悟和超越世俗的人。
密教的修行目标是成为佛陀,通过超越世俗的修行方法来实现开悟。
三、止观止观是修行的两个阶段,分别是止和观。
1.止:止指的是让心灵平静下来,使思绪停止。
通过禅定等方法,使心灵达到平静的状态,摆脱纷扰的思绪。
2.观:观指的是观察内心和外界的真实面貌。
通过观察内心和外界的变化,认识到事物的真实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洞察和觉悟。
止观是相互依存的,只有通过止才能达到观,只有通过观才能达到更高的止。
在修行过程中,止观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
四、科判科判是对修行者的观念、信仰和行为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指导。
通过科判,修行者可以了解自己的修行状况,找到修行的方向和方法。
科判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修行目标:科判会帮助修行者明确自己的修行目标,例如成佛、解脱、利益众生等。
明确目标有助于修行者在修行中保持动力和方向。
2.修行方法:科判会指导修行者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例如禅定、念佛、持咒等。
不同的修行方法适合不同的修行者,科判可以帮助修行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3.修行障碍:科判会帮助修行者识别自己修行中的障碍和困惑,例如贪欲、嗔恨、疑惑等。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全文-古籍
摩诃止观记中异义续藏经止观记中异义唐道邃说乾淑集谨录邃和尚止观记中异义天台弟子乾淑集序中云。
无漏总中三者。
记家意易知。
和尚云。
将三界为三。
即所止。
无漏为。
一即能止。
从前次修无漏。
止三界狱中来。
故用三界为三。
无漏为一。
合为四也。
次云。
一经一说如此者。
记指前常啼等是。
师意。
常啼等但是成华严之一意。
故言一说如此。
言余经亦然者。
记云。
诸经未引者尚多。
师意不尔。
但指下所引诸经是也。
疑者云者。
犹闻上余经。
亦然语。
故请引云。
愿闻诚证也。
次简非中。
记云。
先心次道。
师意云。
但是双标心道章门。
何以得知。
据后释十心中。
皆云发心行道。
以此验之。
知无别也。
次或先起是心后起非心者。
记云。
是即菩提。
非即十非。
师意云。
是即二乘。
非即九非也。
何以知之。
据后云是非并简。
验知也。
次[口*(千/山)]中两番者。
记意。
前番约是非相对。
是即菩提。
非即十非。
后番约内外。
谓二乘外谓九。
非为二边。
虽一往分折。
犹恐前单约内心。
后约心境也。
师意云。
前一但就十为内外并等。
后番[揉-矛+ㄆ]用。
后是心对十非简是。
谓菩提非。
结二十五法中立名者。
记将令且下结。
师意亦将不无观下结。
据引经意。
但至则及内外观经。
又则尽故知。
将此亦不无观为立名。
由合为一段也。
生起十章末。
结云。
终至圣人方便。
记独将二乘菩萨三境对圆方便方。
师意但是当教方便。
但是当未证前。
又约发时未论入位。
故通名方便。
圆教通用十境为方便。
不局二乘菩萨为方便也。
言方便者。
但是二乘菩萨未证真前为方便。
证真了。
不名方便亦不论发。
又私料简中云。
无漏阴转成法性阴者。
记云。
灭后界外受法性身。
呼为法性阴。
师意。
但即身得便是法性。
不待灭后也。
又云。
常见之人异念断者。
记将内外凡为异念。
经自释异念者八也。
忍人也。
人即忍也。
即因也。
又次言先尼小信尚不可得者记云小乘信师意云但是少信心也。
又矢石者。
记云可知。
有言两人共战他。
一用石。
一用矢。
战胜时各言有功。
故二人诤其矢石有功。
又有言。
六因时。
鶽衔矢长一尺八寸堕魏王殿。
王命前朝臣共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禅学般若与摩诃止观是我们中国汉地流传广泛的两大修炼智慧学科,禅学般若以空性活泼,领悟智慧显现为主,而摩诃止观则是以博大精妙绝伦,止观双修为胜谛道,二者是同源,同根。
禅学悟道之修根本,是当下自身内心世界境地,光明和智慧冥想,我们的本性圆满无碍的正念觉知,与直接通摩诃达止观微妙法门息息相通;禅性根相圆通,于自我修正和利于事业人生,都能通达无碍而观心自在。
摩诃的意思是大,无限大的内心世界,亦是博大精妙的含义。
摩诃可以说成是绝对无限的大,大到什么程度,难以描述,这个大所指的就是我们的本性,所以叫做摩诃,以此来形容和比喻,因此以摩诃的大来形容止观,所以也既说止观能够概括一切修炼、修
正自我、智慧圆满的一切含义。
“止观”,系禅定和智慧的并称。
“止”,音译“三摩地他”,意译又可作“止寂”或“禅定”;“观”,音译“毗婆舍那”,意为智慧。
《维摩诘经》卷第五里说,“止”是使所观察的对象“住心于内”,不分散注意力;“观”是在“止”的基础上,集中观察和思维界定的对象。
因此,止观就是戒定、慧“三学”中的定、慧二学,相当于大乘禅学里“六度”中的禅定、般若二门。
指通过止息离心、观照获得般若无上智慧。
早在印度《奥义书》时期中已有类似的思想,到了佛教经典时期,修炼者根据佛陀精神思想,大多提倡定慧并行,把禅定修习与理论思维紧密结合,以此为放便,获得生死根本和烦恼解脱。
我国早期佛教中,止观的修习已经开始被人们开始注意到了,后来由于般若学说的传入和盛行,禅定渐有修习与般若学说开始分离。
修习禅观者偏于静坐调息观心,重视般若学说者偏于定理思辨。
婆罗门族后裔人,姚秦大乘经典学师鸠摩罗什,通过大量译经,将止观修习与禅学般若智慧统一,指出定慧双修的必由之路,虽然他本人的主要是修习大乘般若论学。
鸠摩罗什后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禅定实践与禅学般若理学相互融通,即把止观自我修证方法上升为理和修并行完整的同一体系。
禅学空性,为三根性说三法门,引用三譬喻。
《摩诃止观》第一卷中说,三种止观本质上没有区别,“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只是为三种不同根性的人分别宣说,所以姑且立三种法门。
止观分渐次止观和圆顿止观;渐次止观是以《次第禅门》为代表的止观学说。
《摩诃止观》是圆顿止观的代表学说。
所谓“圆顿”,意思为圆融顿悟,不二定论,《摩诃止观》集中论述的,便是与中观实相密切关联的这种圆顿止观。
也是架构我国天台宗《六妙法门》的特色哲学思想的主要著作。
止观实修论学,精密微妙无比,这里一禅只浅显的论述止和观中有的:三止和三观。
第一,身体止。
意思就是通过我们对人生的领悟,智慧的观照,打破自身意识的分别心,消除六根六尘的烦恼执着,根和尘都相互脱离,并且根性离根,尘性离尘。
所以说根性本无所碍,尘性本无所染,这个时候,内无分别心,外无尘相意识,如此既是当下体悟真空之性,也是经典里所说的“智慧本来面目”,既我们的智慧本性。
我们的智慧本性独脱离于物质束缚后,于当下中,清澈湛然,
无住无生,这个境地心既是是第一步的止,这个止和禅学的初见本性意义相同,也就是禅学里破初关的修炼是一致的。
第二是心缘止。
体悟本心后,重新回到日常事物上来,则显我们根尘的本性,显现万物的妙空缘起,呈现本性智慧的自然运用,积极活泼地作用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人事当中。
所以经典说六根六尘生发种种的智慧方便,一切流露,一切生活,时用于智慧的当下,直入在生活里,不离人生,喜悦自在。
第三是不二止。
智慧本性不二,一切事物都是缘生缘灭,一切都是心现生活,智慧本性本来就是没有能所修正,一切万物本来没有差别,当下心地既没有污染;一切方法都是当下心的不二意识,圆满行道,与整个宇宙自然,一心世界,一切事物,都是智慧本性显现,都是无量光明心,所有都是不二心识的显现。
如同自然的虚空,流星划过,没有
行轨的痕迹,本性如此安止于我们本来的智慧禅定当中,照见五蕴皆空相,心无挂碍,不生不灭,永恒长存。
因此说,止是回归,归来的意思,通俗的话说让我们歇下来,叫做止。
既然是止观,止既不离观,观就是观照,照见的意思。
第一是空性观,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觉知,对事物既是空相的一种领悟,空的含义是摩诃心,能包容一切事物的缘起,身心和世界没有了妄想,没有了执着,一切是空性的缘起,则空也空掉,如此就是经典里阐述的中道、中观,不落两边。
第二是妙观,妙观就是智慧本性观,既一切事物都在我们的一念当下心中显现;当下心显现得清澈,清楚和明朗,一切的分别,一
切的作用,一切的事物,无所不了,无所不觉,这既是妙观。
第三是中观,妙观之性,既是中观。
中观是完全消除两边妙起的痕迹。
通俗的话说中观是空而不落空,妙起而不住妙,空和妙都完全的圆融在这个“中观”的当下觉知,因此,经典里所说一切“中观”亦是不可思议。
一禅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