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小学_五年级
五年级音乐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课件人音版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 的方向迈进,并且毫不畏惧 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 临!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 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 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 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 先读书。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主要民族之一,也 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人种属于纯蒙古人
种,是黄色人种的代表民族,语言为蒙古
语。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其中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
个部落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 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
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2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嘎达梅林》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属于人音版。
这首歌曲以嘎达梅林为主题,歌词描绘了嘎达梅林的英勇形象,旋律激昂,富有感染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基本技巧有一定了解。
然而,对于蒙古族音乐特色和嘎达梅林的故事,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背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嘎达梅林》。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嘎达梅林》的旋律和节奏。
2.正确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激昂情感。
3.了解蒙古族音乐特色,感受嘎达梅林的背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背景,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4.音乐欣赏法:欣赏蒙古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嘎达梅林》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准备蒙古族音乐的相关资料,如音频、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嘎达梅林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嘎达梅林的故事。
同时,播放蒙古族音乐,让学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色。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嘎达梅林》的乐谱和歌词,向学生介绍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错误。
4.巩固(10分钟)学生单独演唱,教师评价学生的演唱效果,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欣赏蒙古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独唱《嘎达梅林》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独唱《嘎达梅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嘎达梅林》是一首五年级上册的独唱歌曲,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嘎达梅林这一蒙古族英雄人物为主题,歌颂了他的英勇事迹和高尚品质。
歌曲旋律优美,富有蒙古族特色,节奏自由,富有变化,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蒙古族的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他们对于民族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探索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然而,歌曲《嘎达梅林》的节奏较为复杂,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歌曲《嘎达梅林》的背景、作者及蒙古族的音乐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嘎达梅林》的旋律演唱和节奏把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特有的节奏和自由节奏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乐器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蒙古族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蒙古族的音乐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歌教学:介绍歌曲《嘎达梅林》的背景、作者及蒙古族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节奏教学:分析歌曲中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4.歌唱练习:让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情感的把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蒙古族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交流。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嘎达梅林》的旋律线条、节奏符号和歌词。
通过板书,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歌曲的结构和节奏特点。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教案《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二)教学内容:认识马头琴、欣赏《嘎达梅林》教学目标:1、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2、了解《嘎达梅林》的历史故事及《嘎达梅林》多种音乐题材的表现形式。
3、初步了解蒙古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有很多家长来到我们班,希望咱们大家好好表现,咱们一起度过欢乐的“音乐四十分”。
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是: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并回答问题:1. 乐曲的名称是?(板书:嘎达梅林)2、多媒体所展示的画面表现的是我国的哪个少数民族?3、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什么?(板书:马头琴)二、新授部分:(一)蒙古族风土人情。
你能谈谈你所了解的蒙古族吗?蒙古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蒙古族自治区,地处高原,地哉辽阔,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
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
别称:“马背民族”。
吃:以肉食为主,多吃肉块、炖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
奶食以马乳为主。
穿:四件套(首饰、长袍,腰带。
靴子。
)住:主要居住在蒙古包。
圆形为主,冬暖夏凉。
易于拆建。
语言:使用本民族语言学家规范的蒙古文。
传统节日:每年七八月间,蒙古笔举行那达慕“娱乐游戏”之意。
包括摔跤、射箭、赛马三项竞技。
歌舞:传编的有马刀舞、盅碗午、鄂而多斯舞。
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乐器:马头琴。
宗教信仰:喇嘛教。
(二)认识马头琴1、刚才乐曲演奏的主要乐器是什么呢?(马头琴)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马头琴:(课件展示)3、它为什么被称为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为琴头上刻有马头而得名。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马头琴)》名师教案

《嘎达梅林》名师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人音版)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豪放流畅的曲调,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音乐实践活动,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嘎达梅林》的不同特点。
3、知识与技能: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听辨男中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随音乐《嘎达梅林》表演蒙古族舞蹈。
师:聆听如此迷人的乐曲,我非常想表演一段舞蹈,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 *伴随背景音乐《嘎达梅林》大屏播放蒙古草原视频,教师舞蹈表演。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刚才这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生回答:蒙古族2、聆听《嘎达梅林》主题音乐谈感受(音乐继续播放)师:每当听到蒙古族的音乐,我都会想跳一段蒙古族舞蹈。
但今天这段音乐的风格却截然不同,哪位同学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感受?生: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伤、难过……3.介绍《嘎达梅林》背景资料(教师讲解)师:为什么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却没有丝毫的心情舒畅,反而阵阵悲伤涌上心头呢?因为这段乐曲,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悲壮的英雄故事。
*(随马头琴曲《嘎达梅林》结合视频教师讲述背景故事)二、了解马头琴及其音色1、师:能让人感到凄凉、悲伤除了这个悲壮感人的故事,主奏乐器马头琴更是把情绪渲染的沁人心扉。
2、播放马头琴演奏主题音乐的视频,聆听音乐,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3、讲述马头琴来历的故事,结合PPT图片了解“马头琴”结构。
4、再次聆听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主题音乐,随琴哼唱。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教案《嘎达梅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模唱、欣赏等不同的方式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且用简单的乐器给音乐伴奏。
2.学习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能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嘎达梅林》。
3.能够即兴创编简单的歌词。
4.产生热爱少数民族音乐,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唱《嘎达梅林》,感受蒙古族长调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嘎达梅林》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内蒙古风景图,配乐《万马奔腾》进入课堂。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内蒙古,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那里独特的风景与文化吧!2.揭示课题《嘎达梅林》师:这里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歌,是关于一个蒙古族英雄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嘎达梅林)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这首《嘎达梅林》。
二、新课学习(30分钟)1.聆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师:首先,让我们来聆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试着感受一下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听完以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播放范唱)生自由交流感受(优美、抒情、赞颂等)师:同学们都听出了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聆听一次吧!(播放范唱)2.逐句模唱学习歌曲。
(1)出示第一段歌词,请学生模唱学习第一段。
(2)出示第二段歌词,请学生模唱学习第二段。
(3)出示第三段歌词,请学生模唱学习第三段。
(4)教师播放伴奏音乐,学生跟伴奏试唱整首歌曲。
3.巩固演唱(播放伴奏音乐)。
4.揭示音乐记号及讲解知识点。
师:同学们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呢?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比如:(1)“嘎达梅林”和“啦”两个十六分音符处应该怎么唱才能流畅又好听?(2)两个十六分音符下面有这样的弧线是什么意思?(连音线,表示两个十六分音符要唱成三连音的时值)(3)“英勇的嘎达”这三个字的力度应该怎样变化? (4) 这首歌曲中有几个音出现了休止符?请同学讲出休止符的作用。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马头琴)》名师教案

《嘎达梅林》名师教案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嘎达梅林》(人音版)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蒙古族民歌和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豪放流畅的曲调,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和音乐实践活动,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像,感受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嘎达梅林》的不同特点。
3、知识与技能: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听辨男中音音色,并能哼唱《嘎达梅林》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能够感受、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培养学生对乐曲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随音乐《嘎达梅林》表演蒙古族舞蹈。
师:聆听如此迷人的乐曲,我非常想表演一段舞蹈,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 *伴随背景音乐《嘎达梅林》大屏播放蒙古草原视频,教师舞蹈表演。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刚才这段舞蹈是哪个民族的?生回答:蒙古族2、聆听《嘎达梅林》主题音乐谈感受(音乐继续播放)师:每当听到蒙古族的音乐,我都会想跳一段蒙古族舞蹈。
但今天这段音乐的风格却截然不同,哪位同学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感受?生:乐曲中透露着一些悲伤、难过……3.介绍《嘎达梅林》背景资料(教师讲解)师:为什么我们仿佛置身于辽阔的草原,却没有丝毫的心情舒畅,反而阵阵悲伤涌上心头呢?因为这段乐曲,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悲壮的英雄故事。
*(随马头琴曲《嘎达梅林》结合视频教师讲述背景故事)二、了解马头琴及其音色1、师:能让人感到凄凉、悲伤除了这个悲壮感人的故事,主奏乐器马头琴更是把情绪渲染的沁人心扉。
2、播放马头琴演奏主题音乐的视频,聆听音乐,加深对主题音乐的印象。
3、讲述马头琴来历的故事,结合PPT图片了解“马头琴”结构。
4、再次聆听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主题音乐,随琴哼唱。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嘎达梅林》人音版

2、作品情绪?
3、每部分表达的意境。
1、请同学分析作品表达内容。
2、感受情绪。
3、指导
理解
想象作品表达的意境,画一画
再次聆听,指导想象。
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反思
学校(五)年级(音乐)导学案
设计人:检查人:教案编号:
课题
嘎达梅林
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
目标
1、随琴声模唱主题。
2、理解作品情绪。
3、想象作品表达的意境。
学习
环节
学案
导案
了解
作品
预习。
简介作品作者。初步感知分别用心聆听。
1、作品的拍号?
2、作品分几部分?
3、作品带给你的感受?
4、随琴声模唱主题。
聆
听
分
析
说课稿 人音版 音乐 五年级 下册 《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交响诗《嘎达梅林》它描写并歌颂了蒙古英雄嘎达梅林为了保护草原,率领牧民起义,与当时残酷的封建王爷、军阀英勇战斗的悲壮事迹。
音乐素材来自同名的民歌,作品曲式为奏鸣曲式,分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
作品体裁为交响诗,是一首叙事性及戏剧性的大型单乐章管弦乐曲,使用了交响形式的手法,以著名的蒙古民族历史故事为题材,故事情节形象地呈现于乐曲中,全曲用时约17分钟。
2.教材中的地位《嘎达梅林》是一首交响诗,从作品深度来说更加深刻,容量也更大,鉴于此,应把这一内容安排为欣赏的第二课时。
从各民族音乐体系来说,作为一首以蒙古民歌为素材的音乐作品,它也应当承担起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民族民间音乐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民歌和欣赏交响诗《嘎达梅林》让学生从“情”的角度,了解和体会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热爱民族英雄、热爱民族音乐。
2.技能目标:聆听交响诗《嘎达梅林》,感受和体验乐曲中用各种音乐要素(如:力度、旋律、节奏、音色、速度等)在表现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并理解音乐的内容及意境。
3.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标题音乐的特点,并能对标题音乐感兴趣。
三、教学重点欣赏《嘎达梅林》,并通过各音乐要素的分析、比较来充分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
四、教学难点1.注意乐器音色的听辨。
五、教学方法1.想象体验法2.比较法3.自学法4.节奏模仿法六、教学过程1.导入(1)欣赏马头琴演奏《嘎达梅林》。
提问: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歌曲?学生回答后总结:这是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由马头琴演奏,它那古朴、苍凉的音色特别能蒙古大草原的辽阔和蒙古人的性格,所以音色对于音乐形象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意图:一上课就聆听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那种悲壮、扣人心弦的音色一下子就带动了学生的情绪,迅速进入到课堂气氛中,并初步认识音色这一音乐要素在音乐形象塑造中的重要性。
(2)复习歌曲《嘎达梅林》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民歌旋律,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找到民歌与交响诗之间的联系。
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反思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反思篇1《嘎达梅林》是一首著名的蒙古民歌,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有关蒙古风土人情的资料、电影片断、民歌欣赏。
通过直观展示,带领学生们走进蒙古,也全面深入的了解了我们的民族英雄及其他的动人故事,并在德育上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渗透,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整节课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本课中不只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弹奏技能而是以音乐中的审美为教学的主线,我紧密把握教学中的一切环节,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美和情感美。
在这种美的气氛渲染下,学生情不自禁主动投身于音乐教学活动中,课堂效果良好。
但由于对教材钻研不够透彻: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审美的“美”字上下功夫不够:语言组织不够美,没有深入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美。
2、小组合作学习成员过多,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不够,走进了千篇一律的误区。
一节课能通过老师的精心组织、设计安排,使内容变得充实生动,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对学习的欲望,从而让每个学生印象深刻,这应该是作为老师的我们今后努力和学习的方向。
五年级音乐上册《嘎达梅林》的教学反思篇2这节课在设计时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与拓展。
以音乐要素为主线,通过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对嘎达梅林这位蒙古族英雄的塑造,让学生了解怎样用音乐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在教法与学法上的突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会懂得听辨;会产生更多、更新的感受;会有很多可以与他人交流的话题;会引发他们思想深处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很多优秀的、经典的作品都是扎根于民族音乐的沃土,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民族音乐的兴趣与愿望——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最大的收获:1、将民歌、电影音乐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
《嘎达梅林》(教案)

5.了解课文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6.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英雄品质的可贵,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嘎达梅林》核心素养目标:
1.阅读理解: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思考。
《嘎达梅林》(教案)
一、教学内容
《嘎达梅林》(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英雄的赞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课文《嘎达梅林》的阅读与理解,体会课文描绘的嘎达梅林英雄形象,感受草原民族英雄主义精神。
2.学习生字词:嘎达、梅林、蒙古、草原、英雄等。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叙述的起承转合。
(2)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梳理课文中出现的关键生字词,如“嘎达”、“梅林”、“蒙古”、“草原”等,让学生掌握其读音、书写和含义。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生字词,巩固所学。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气和节奏。
-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水平。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嘎达梅林》这一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英雄主义的思考,效果还不错,大家都很积极地参与进来。但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英雄主义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是我讲解得不够详细,也可能是因为这个概念本身就比较抽象。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动了起来,但我注意到有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并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可能是由于时间紧张,也可能是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不够。这一点我需要在以后的课堂上加以改进,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嘎达梅林|人音(简谱)(2023秋)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简谱识读:部分学生对简谱识读存在困难,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可设计简谱识读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卡片、游戏等,降低简谱识读的难度。
四、教学流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1嘎达梅林|人音(简谱)(2023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嘎达梅林》这一首歌曲。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听过蒙古族的音乐?”(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蒙古族音乐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简谱的基本概念、在歌曲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简谱和音乐表达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果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嘎达梅林》这首歌曲,通过简谱教学,让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嘎达梅林》小学-五年级音乐上

马头琴在蒙古的地位:马 头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 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 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 的牧歌等。
《嘎达梅林》
次数 音区 音色 速度 伴奏 形象
声乐曲《嘎达梅林》 语言声韵的抑扬与曲 调旋律的起伏一致, 情绪悲壮而沉重,表 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 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 怀念。
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 的苦难生活和对王爷、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 表达出人民对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从此, 马头琴便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心声。夏夜,当人们漫步在草原的 牧场上,或是城镇的街道旁,一缕悠扬而激越的琴声传来,感 人肺腑,沁人心脾,这便是马头琴的乐声。
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 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 放。主题音乐的多次再现, 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 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 描绘。
嘎达梅林
生平:
•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
•
历任:旗卫队章京、昆都、扎兰、梅林等职
。
•
1908年,在达尔罕旗旗卫队当兵服役,
嘎达梅林
(1892年—1931年4月5日)
•
• •
5年后被提升为旗卫队章京。
1916年被任命为旗卫队的扎兰(参领), 1925年被提升为旗军务梅林(统领)。
蒙古族。 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 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
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 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中国 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 一首作品。五重奏是:第一马头琴、 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 头琴、倍低音马头琴。
五年级上册音乐第5课时《嘎达梅林》

第 5 课时嘎达梅林五年级上册音乐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过程与方法: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熟练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多三位歌唱家演唱的《嘎达梅林》,引导学生从多个艺术角度去理解和感悟《嘎达梅林》,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教学重点:马头琴《嘎达梅林》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不同歌唱家所演唱的《嘎达梅林》所表达的感情和情绪的不同。
教法:想象体验法学法:自主学习法教学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歌曲《嘎达梅林》等教学过程:【教师引导】1、课前播放蒙古民歌《我从草原来》。
2、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的歌曲大家熟悉吗?它是那个民族的歌曲,你是怎么知道的?3、大家对蒙古族都有那些了解呢?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蒙古族的风俗人情。
)4、同学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在刚才的歌曲中还唱到了蒙古族的一样乐器,同学们听出来了吗?5、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师:也许是浸染了马的灵性,其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
马头琴,尤可模仿马的嘶鸣,萧萧然,几可乱真。
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情悲悯之情,令倾诉者翻卷衷肠。
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这话十分贴切,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下面我们来欣赏马头琴独奏曲《嘎达梅林》。
【自主学习】请学生讲述马头琴的故事。
师小结: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
这一暴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
嘎达梅林代表人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
但是,事与愿违,不仅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
嘎达梅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嘎达梅林》︳人音版(五线谱)】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嘎达梅林》︳人音版(五线谱)】课题《嘎达梅林》教学目的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重点难点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教学方法视唱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钢琴等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二次备课一、常规教学发声练习1、课前播放音乐:九月或莫尼山,画或表演《外婆的澎湖湾》》2、音节练习音程练习和声练习3、节奏练习4、师生一起进行节奏练习A、师生一起拍击节奏(教师鼓敲重音,敲侧面弱音学生一起)B (可省略)教师拍八分音符学生拍重音节奏,双声部节奏练习,师生配合。
或反之学生分组练习。
C 师生一起复杂节奏练习。
练习歌曲的伴奏旋律D 教师用wu哼唱主旋律学生节奏配合E 教师哼唱引子部分,学生进入,师唱生敲打节奏,边唱边表演。
F学生练习引子部分的旋律,教师哼唱主旋律,学生拍击节1/ 4奏节奏-----不同速度不同感觉表演练习5、引入主题:有时的美来自于身边的美景,有时的美来自一首动听的歌曲,而今天的美,来自同学美整齐划一的节奏与同学们优美的和声。
拿起你的乐器,打出你的节奏,唱出你的旋律。
6、这件乐器同学们认识吗?7、介绍马头琴8、让我们在悠扬的琴声中,一起邂逅下蒙古惊艳奇绝、如诗如画般的秀美景色。
主题音调伴奏下,欣赏优美图片。
边听可以边表演。
9、也许是浸染了马的灵性,马头琴的音色空灵中有奇绝之境,感人肺腑。
马头琴,可模仿马的嘶鸣,几可乱真。
马语中常有悲声,而马头琴也如马语,深情悲悯之情,令倾诉者翻卷衷肠。
有人曾经说过: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曲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
当一首悠扬的马头琴曲在人们耳边奏响时,你随着那旋律闭目冥思吧……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
边听边提示主题出现次数。
听后提问;我们知道小提琴四重奏就是第一小提琴------。
,谁知道马头琴五重奏就是什么呀,就是五把马头琴合成演奏,当然,这首曲子还有打击乐等伴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古族。 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 弟,“梅林”是其官职,即札萨克
达尔罕亲王那木济勒色楞的总兵。
•
1929年前,蒙古族封建王公达尔罕企图出卖 旗地,便勾结东北军军阀强行开垦土地。这一暴 行引起蒙古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嘎达梅林代表人 民的利益到沈阳去控告。但是,事与愿违,不仅 控告无效,他反被捕入狱并被判处死刑。嘎达梅 林的妻子牧丹闻讯后,带领群众劫狱,救出了嘎 达梅林。嘎达梅林率众起义,形成了一场轰轰烈 烈的反抗封建贵族统治的大规模武装斗争。后来 ,嘎达梅林被蒙奸李守信陷害,在辽河畔被敌人 包围,后在战争中壮烈牺牲。
嘎达梅林
那 达 慕 大 会
生平:
• 嘎达梅林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
•
历任:旗卫队旗卫队当兵服役,
嘎达梅林
(1892年—1931年4月5日)
•
• •
5年后被提升为旗卫队章京。
1916年被任命为旗卫队的扎兰(参领), 1925年被提升为旗军务梅林(统领)。
马头琴在蒙古的地位:马 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 的最好的乐器,它能够准确的 表达出蒙古人的生活,如:辽 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 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 的牧歌等。
《嘎达梅林》
次数 音区 音色 速度 伴奏 形象
两种表现形式你更喜欢哪一种?
声乐曲《嘎达梅林》 语言声韵的抑扬与曲 调旋律的起伏一致, 情绪悲壮而沉重,表 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 的无限敬仰和深切的 怀念。 马头琴演奏的《嘎达梅林》, 旋律既抒情优美,又热情奔 放。主题音乐的多次再现, 将嘎达梅林对草原的热爱, 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进行了清晰的 描绘。
1=D 4/4
嘎 达 梅 林
内蒙古民歌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 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马头琴五重奏《嘎达梅林》,是中国 第一张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中的第 一首作品。五重奏是:第一马头琴、 第二马头琴、次中音马头琴、低音马 头琴、倍低音马头琴。
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 的苦难生活和对王爷、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 表达出人民对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从此, 马头琴便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心声。夏夜,当人们漫步在草原的 牧场上,或是城镇的街道旁,一缕悠扬而激越的琴声传来,感 人肺腑,沁人心脾,这便是马头琴的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