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优质说课稿

合集下载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教案第一节电荷 (1)第二节库仑定律 (7)第三节电场电场强度 (14)第四节静电的防止与利用 (21)第一节电荷【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斤,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2. 理解电荷守恒定律;3. 关注存在元电荷的事实,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 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2.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培养他们谦虚好学的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2. 对于元电荷的理解,以及对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学会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2. 应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接触起电现象中电荷量的分配。

【教学准备】课件、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碎纸屑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

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呢?讲授新课:(1)电荷【教师举例引导】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刚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可以将我们的头发吸引起来;冬天的夜晚,我们脱掉身上的毛衣会有“噼啪”的声响,衣服也会黏在身上,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实验】学生实验:利用桌子上的实验用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毛皮摩擦橡胶棒,分别把棒靠近乒乓球或者碎纸屑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学生:发现玻璃棒和橡胶棒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现象原因。

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1 电荷》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电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

本节将学习静电学。

将从物质的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演示】摩擦过的琥珀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这样的物体就带了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之间也相互排斥,而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之间却相互吸引,所以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用正数表示。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用负数表示。

电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进行新课1.电荷(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电子的转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

(3)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用静电感应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年新编)9-1 电荷(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年新编)9-1 电荷(教案)

9.1 电荷学习目标1.知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知道元电荷的概念,认识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知识点一、电荷及相互作用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物质的微观结构(1)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

原子核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2)原子电性: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与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的位置表现为电中性。

(3)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

4.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

当物体内的正电荷数量多于负电荷数量时,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

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数量相等时,物体不带电。

【题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答案】B【解析】b球带电后,使a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的结果是a靠近b的一侧出现与b异种的感应电荷,远离b的一侧出现与b同种的感应电荷。

虽然a上的感应电荷等量异号,但因为异种电荷离b更近,所以b 对a的静电力表现为引力。

当b吸引a使两者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b、a便带同种电荷,有斥力作用,因而又把a排斥开,所以B正确。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b立即把a排斥开知识点二、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1)指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上电荷的方式,如图。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3:9.1电荷教案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3优质教学设计3:9.1电荷教案

9.1 电荷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的第九章第一节。

作为“静电场”的第一节,是本章的预备性知识,也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必须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由电荷、起电方式、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个部分内容组成。

关于静电现象方面的知识,初中已有介绍,而高中更侧重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初中已接触,电荷守恒定律对学生而言不难接受,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分析产生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原因,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进一步巩固高中的守恒思想。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习惯。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并且知道其相互作用规律。

(2)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世界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3)知道电荷量、元电荷等概念,了解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4)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

(2)由两个起电实验,分析电荷可能守恒的合理猜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 体验自然现象的神奇。

(2)经历猜测验证电荷守恒定律的过程,培养守恒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做好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两个实验(2)让学生理解电荷守恒定律2.教学难点(1)做好感应起电两个实验(2)让学生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活动一:教师:播放闪电视频,引入物理学习新篇章电学部分。

(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体会静电现象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板书标题: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活动二:教师:提问:初中学过哪些与电荷有关的知识?学生:回答:(1)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2)摩擦可以起电;......(意图:回顾已学知识,增强学生熟悉感)(板书:一、电荷: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教学环节二:活动一:教师:让学生举例摩擦起电。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

第九章是静电场及其应用,讲述电现象。

人类研究电现象的历史与力学研究同样丰富多彩,但电的世界比机械运动的世界更加错综复杂。

《电荷》一节主要讲解静电现象及电荷守恒定律。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1.1 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

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例 1 通过多种方式使物体带电,观察静电现象。

例 2 演示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

”二、说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电荷、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教材一开始以摩擦起电知识引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的问题;紧接着教材介绍了电荷发现的历史、电荷的分类、电荷量的单位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教材从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分析了静电现象;紧接着教材通过实验分析静电感应现象;然后教材讲解了电荷守恒定律;最后讲述了元电荷知识。

教材安排有实验、做一做,以提高学生理解、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四、说核心素养:【物理观念】通过学习电荷知识,树立物质观念和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从电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用原子结构模型分析静电现象,在探究过程中运用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体会用“实验法”和“理论推导”相互验证问题的方法。

《电荷》说课稿

《电荷》说课稿

《电荷》说课稿《电荷》说课稿1一、说教材:我所说的这一节课是人教版物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是电学内容中最基础的内容。

这一节是电学的入门,比较难教。

针对以上事实,我确定的本节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1、三维目标:__x。

知识与技能: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己做摩擦实验,使对电荷的产生感兴趣,能主动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2、教学重点:两种电荷的规定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单位。

3、教学难点:电荷的认识及相互作用。

二、说教法:这一节内容我们有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先让学生拿出一个塑料尺子或塑料笔帽等去靠近小纸屑(无任何现象),然后再让他们在自己的头皮上摩一摩,再靠近纸屑(发现纸屑被吸引)。

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摩擦的效果。

老师再加以演示,加深影响。

对于学生自己不能操作的实验,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其中适当穿插练习和提问、阅读等方法。

三、说学法:由于物理学是以实验作为基础的,所以本节课主要以实验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和观察,会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从中总结,教师引导会得到正确的结论。

过程中强调实验现象的识记,从现象中总结规律,以加深理解,便于记忆。

四、说课堂教学程序:__x。

五、板书设计:5、1电荷一、带电(带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现象二、两种电荷:实验表明: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他们是这样规定的: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三、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电荷》说课稿2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这节课既是上一节课学习的安培力的延续,又是后面要学习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基础,它是这一章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__的重点,同时也是与力学进行综合的完美切入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9章第1节电荷 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9章第1节电荷 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节电荷教学设计荷和负电荷。

迄今为止,人们没有发现对这两种电荷都排斥或都吸引的电荷。

所以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

①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用”+“表示。

②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用”- “表示。

(2)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荷量(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用Q或q来表示。

(2)单位:它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

(3)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带电多。

尽管电荷量有正负值(正号一般省略),要知道这里的“+”“-”号代表电荷的种类,与数学中的正负号的含义不同。

3.物质的微观结构阅读课文了解电荷的种类和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阅读课文掌握电荷量定义以及单位知道比较电荷带电的多少,要比较的是其电荷量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带电多。

观看图片说出物质的微观结让学生掌握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等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整个原子对外界表每个原子中质子的正电荷数量与电子的负电荷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电中性。

质子和中子之间有强相互作用核力的作用。

离原子核较远的核外电子容易受到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2)金属的微观结构模型①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

②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出示图片:金属的微观结构模型教师讲解:每个正离子在金属内部排列起来,它们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这就使金属成为导体。

注意:绝缘体中几乎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二、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1)定义:人们发现,很多物体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并称这种方式为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第九章 1 电荷》学历案-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三册

《第九章 1 电荷》学历案-高中物理人教版19必修第三册

《电荷》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电荷”,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电学部分的基础知识。

学生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掌握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守恒定律以及库仑定律等基本原理,为后续学习电场、电流、电容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电荷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正负电荷的区分方法。

2. 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在相互作用中的转移和守恒关系。

3. 掌握库仑定律,并能运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培养学生对电学实验的兴趣和基本实验操作能力。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讨论和互动,评价学生对电荷概念的理解和正负电荷的区分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测试,评价学生对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通过对实验操作的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前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荷与静电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新课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理解电荷的概念、正负电荷的区分方法以及电荷的守恒定律。

同时,介绍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荷的相互作用和转移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提交。

3. 作业批改与反馈: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的学习过程,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电荷说课稿高中

电荷说课稿高中

电荷说课稿高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荷”。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荷”这一内容是高中物理选修 3-1 第一章第一节的知识。

本节内容是学习静电场的基础,对于后续学习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等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如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引入电荷的概念,然后介绍了电荷的种类、电荷守恒定律以及元电荷等重要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等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电荷的本质、电荷守恒定律的内涵以及元电荷的概念等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了解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方式。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能用其解释相关现象。

(3)知道元电荷的概念,了解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电荷守恒定律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静电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荷的种类、相互作用及起电方式。

(2)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教学难点(1)对感应起电本质的理解。

(2)元电荷概念的建立。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演示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等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荷的存在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9.1 电荷 教案-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

9.1 电荷 教案-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三

9.1 电荷〖教材分析〗本节由电荷、感应起电、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四部分内容组成。

他们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关于电荷的一些知识初中已经有相应的介绍,高中则更加侧重从物质的微观结构来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中要通过对三种不同起电的方式进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电荷的认识。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物理观念:能建立电荷的物理观念,运用物理语言科学的描述电荷的特性,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物体带电现象。

科学思维:知道电荷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一样具有普遍性,物体带电只是电荷的重新分布,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科学探究:掌握研究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方法,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电荷的转移方向和数量。

科学态度与责任:理解物理概念的建立的过程和规律;感悟自然界的统一、和谐美;认识到电量与能量物理现象的相似性,具有在微观领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物体带电的方式和实质。

2.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1.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电荷的移动方向和电量的计算。

2.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验电器、碎纸屑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

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呢?二、新课教学(一)电荷1.介绍发现电荷的主要历程在公元前 600年左右,古希腊人泰勒斯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播放动图)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顿牟掇芥”一语。

此语意为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像草芥一类的轻小物体。

(展示图片)到了16世纪,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在研究这类现象时首先根据希腊问的琥珀创造了英语中的“electricity” (电)这个词,用来表示琥珀经过摩擦以后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并且认为摩擦过的琥珀带有电荷。

归纳:电荷是具有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性质。

高中物理 第9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新人教版高二第三册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第9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 第1节 电荷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新人教版高二第三册物理教案

第1节 电 荷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知道元电荷、比荷、电荷量、静电感应的概念。

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带电现象。

1.通过实验,知道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

2.通过多种方式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知识点一 电荷及起电方式[观图助学]以上四个图,均发生了带电现象,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怎样使物体带上电呢? 1.两种电荷 (1)电荷的分类①正电荷: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性质一样的电荷。

②负电荷: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性质一样的电荷。

(2)电荷的性质:同号电荷相互排斥,异号电荷相互吸引;且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物质的微观结构 (1)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2)原子电性: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与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整个原子对外界表现为电中性。

(3)离子的电性:失去电子的原子为带正电的离子;得到电子的原子为带负电的离子。

3.摩擦起电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丢失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4.感应起电(1)自由电子:金属中离原子核较远的能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的电子。

(2)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的现象。

(3)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思考判断](1)两个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为斥力,两个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2)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3)玻璃棒和其他物体摩擦后不一定带正电。

(√)知识点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观图助学]如上图,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时不小心两小球接触了一下,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

9.1 电荷—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

9.1 电荷—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教案

课时教案第九单元第 1 案总第案课题:§9.1 电荷【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元电荷的概念2.知道各种起电方式,理解带电的本质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4.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教学重点】1.电荷起电方式2.电荷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各种起电方式的本质【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电学部分内容,电学分为静电学和恒定电流两部分,我们首先学习静电学,并学习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间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关联的电场的基本性质。

一、电荷自主学习:(学生回顾初中学习内容,完成下列空格)㈠两种电荷1进一步提问,丝绸和玻璃摩擦后丝绸带什么电?毛皮和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什么电?学生回答:丝绸带负电,毛皮带正电。

学生阅读教材P2内容,回答什么是电量,电量的单位。

2.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作电荷量。

符号:Q 单位:库仑教师演示:橡胶棒和毛皮摩擦;玻璃棒和丝绸摩擦,摩擦后分别靠近碎纸屑或者通草球,发现可以吸引它们,得出带电体的基本性质。

㈡基本性质: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部是否存在电荷?怎样使物体带电?(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问题)二、起电方式阅读教材思考:物体的微观结构,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㈠微观结构原子(中性)原子核(正电)核外电子(负电):位于原子核附近,束缚力较小,易脱离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由于原子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原子中电子的多少和运动状况也不相同。

1.自由电子: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

2.离子: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注意: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这就使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

㈡带电及带电方式使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带电状态的过程叫带电。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电荷》

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电荷》

听课记录:2024秋季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电荷》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物理观念:使学生理解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电荷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数据,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导入•教师行为:教师手持两个充好电的气球,相互靠近时观察到它们相互排斥或吸引的现象,提问:“为什么气球之间会有这样的相互作用?这与什么有关?”•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并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过程点评:通过生动的实验演示,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引入电荷概念做好了铺垫。

三、教学过程3.1 电荷的概念与种类•教师行为:讲解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存在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通过实例(如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帮助学生理解电荷的种类。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电荷的概念和种类。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清晰,实例生动,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

3.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教师行为:利用电荷棒进行演示实验,展示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引出库仑定律的初步介绍。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讨论库仑定律的意义。

•过程点评:实验演示直观,学生参与度高,通过讨论加深了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

3.3 电荷的守恒定律•教师行为:通过讲述“摩擦起电”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电荷的来源和去向,介绍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强调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回顾“摩擦起电”的实验过程,思考电荷守恒的原因,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电荷守恒定律。

•过程点评:通过回顾实验和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实质和重要性。

电荷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电荷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9.1电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9.1电荷》,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电荷》是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第1节。

本节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起始章节,将从基础知识开始构建电磁学部分的知识框架。

本节的内容从对电荷、电荷量的认识开始,从微观层面介绍物体带电的本质,并由此对物体的起电方式加以了解,从而对电荷守恒定律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最后了解元电荷和比荷的概念。

二、说学情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导能力,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电学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适度回顾已学过的知识,指导学生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论证、归纳等过程,让学生在旧有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并对物理学的守恒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说教学目标1、分析摩擦起电和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现象,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2、通过观察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现象,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

3、通过不同起电方式的分析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体会守恒观念对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难点: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四、说教学法教法:1. 教师引导,适时点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2.通过小组讨论、归纳等方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一)学科思政,情感渗透:电荷学科研究的是物质所带电荷的性质、相互作用及其规律。

在现代社会中,电荷学科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有力工具。

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应用,电荷学科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预学导学: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水流。

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可以吸引轻小物体设计理念:(根据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学情分析设计)(三)导入新课:【提问】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呢?(四)互助探究,分层提高:1.先了解什么是电荷,再从物体的微观角度出发知道物体带电的难易程度与自身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有关2.描述与分析(1)摩擦起电(2)感应起电(3)接触起电(4)经历过程,逐步引导,体会物体带电的实质(5)经历过程,逐步完善得出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物理必修三 9.1《电荷》 (1)

物理必修三 9.1《电荷》 (1)

9.1 电荷一、教材分析《电荷》是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九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通过对电荷的认识开始,再通过微观层面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从而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最后了解元电荷和比荷。

电荷的一些知识初中已有相应的介绍,高中应侧重于从微观结构来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对三种不同起电方式进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电荷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电学的基本知识,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推理演算能力。

能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用实验现象说话,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演示实验、分析论证和归纳结论等方式和过程,让学生很自然的理解和接受新知识,进一步理解物理学的守恒思想。

三、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能建立电荷的物理观念,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荷产的本质,知道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二)科学思维:知道追寻守恒量是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守恒思想的又一具体体现,物体带电是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知道元电荷的概念是基于实验事实,“元电荷”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量子化”概念(三)科学探究:掌握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进一步学习电荷守恒定律。

(四)科学态度与责任:理解物理学中的守恒思想,会从微观领域角度解决物理问题。

四、教学重点1.电荷守恒定律2.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等问题五、教学难点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等问题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对话教学六、教学流程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说文解字》中“电”导入新课。

2、实验小视频,毛皮擦过的橡胶棒或者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能够吸引纸屑,物体有了这种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带有电荷。

3、观看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视频。

高中电荷说课稿

高中电荷说课稿

高中电荷说课稿高中电荷说课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电荷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电荷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我的说课分课标分析、教学资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体会六部分:第一部分:课标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洛伦兹力,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

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根据课标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A、会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

B、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

C、知道电视显像管的基本构造以及它工作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演示、实验、观察,形成洛伦兹力的概念B、通过探究明确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微观与宏观),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可以用左手定则判断C、通过思考与讨论,推导出洛伦兹力的大小公式F=qvBsinθD、最后了解洛伦兹力的应用——电视显像管中的磁偏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推理;B、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自主学习探究的精神;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关注国内外科技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确定本节的重点是:1、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2、洛伦兹力大小的计算难点是:洛伦兹力计算公式的推导第二部分:教学资源:1、教材资源:我使用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三章第五节《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本节课既是安培力知识的延续,又是为下一节《电荷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的学习打基础,而且在以后的力学综合问题中经常会涉及到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等其它力的综合。

在近两年的高考中都是以大题的形式出现,可见其重要性。

2、生活资源:电视机显像管、阴极射线管、感应圈、学生电源、蹄形磁铁,使学生领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优质说
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第1节《电荷》。

第九章是静电场及其应用,讲述电现象。

人类研究电现象的历史与力学研究同样丰富多彩,但电的世界比机械运动的世界更加错综复杂。

《电荷》一节主要讲解静电现象及电荷守恒定律。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3.1.1 通过实验,了解静电现象。

能用原子结构模型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例 1 通过多种方式使物体带电,观察静电现象。

例 2 演示并分析静电感应现象。


二、说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电荷、静电感应、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教材一开始以摩擦起电知识引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的问题;紧接着教材介绍了电荷发现的历史、电荷的分类、电荷量的单位及意义;在此基础上,教材从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