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伤仲永》历年中考阅读试题一网打尽:15个试题
《伤仲永》的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伤仲永》复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题目中的"伤"意即悲伤哀痛。
体现了作者伤感的感情基调。
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本文叙事先扬后抑。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二、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世隶耕lì或以钱币乞之qǐ日扳仲永pān环谒于邑人yèyì不能称前时之闻chèn泯然众人矣mǐn今夫不受之天fú而已邪yé三、重点实词。
世隶耕(属于)称前时之闻(相当)仲永之通悟(通达智慧)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彼其受之天也(他)泯然众人矣(完全)贤于材人(贤:胜过。
材人,有才能的人)环谒于邑人(四处拜访)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稍稍宾客其父(渐渐)或以钱币乞之(求取)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达到要求)父异焉(对……感到惊异)即书诗四句(写)邑人奇之(以……为奇)稍稍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父利其然也(以……为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还自扬州(从)复到舅家问焉(复:又焉:代指方仲永的情况)卒之为众人(最后)固众人(本来)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从此。
立就:立刻完成)四、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材"同"才",才能)五、各种词类活用(一般了解即可)②词类活用形容词作意动词 "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名词作意动词 "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动词用作状语 "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③一词多义自: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闻: 1.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其: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然: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为: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④古今异义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阅读《伤仲永》,回答下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②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③复到舅家_________________④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有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又发生_________________和“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眼中的方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①第一段着重描写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作用?本文给我们怎样的'教育和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中考文言文《伤仲永》练习题-精选文档
中考文言文《伤仲永》练习题中考文言文伤仲永练习题
《伤仲永》加点字解释卷A卷
1、仲永生五年 ( )
2、未尝识书具( )
3、忽啼求之( )( )
4、旁近与之( )
5、并自为其名( )( )
6、其诗以养父母( )
7、收族为意( )
8、传一乡秀才观之
9、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10、不使学( )
11、从先人还家( )
12、于舅家见之( )( )
13、泯然众人矣( )
《伤仲永》句子翻译测试卷(B卷)
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3、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4、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5、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
矣。
”
《伤仲永》阅读理解卷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丐于邑人,不使学。
予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
伤仲永练习题及答案
伤仲永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伤仲永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唐朝D. 宋朝答案:B. 战国时期2.伤仲永的父亲是谁?A. 田齐B. 王媯C. 郑国公D. 顾恺之答案:C. 郑国公3.伤仲永因何事而被判死刑?A. 与人争斗而致人死亡B. 犯下盗窃罪C. 挑衅国君D. 被人陷害诬告答案:A. 与人争斗而致人死亡4.伤仲永收到一位女子的感谢信,信中女子自称是谁的女儿?A. 郑国公B. 顾恺之C. 王媯D. 田齐答案:D. 田齐5.伤仲永最终被赦免,原因是什么?A. 国君对他的忠诚感动了国君B. 他跟国君有亲戚关系C. 女子请求国君放过他D. 他的父亲求情赦免了他答案:C. 女子请求国君放过他二、填空题1.伤仲永出生地为_________。
答案:郑国2.伤仲永与谁发生争斗?答案:王媯3.伤仲永对被害人的父母感到__________。
答案:歉意4.伤仲永被判处哪种死刑?答案:凌迟5.伤仲永被赦免的条件是什么?答案:女子请求国君放过他三、简答题1.简述伤仲永与王媯的争斗经过及结果。
答案:伤仲永与王媯发生了一次激烈的争斗。
在一次比武中,伤仲永不小心伤到了王媯,导致王媯受伤甚重,最终不治身亡。
这起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伤仲永也因此被判处死刑。
2.伤仲永为什么最终被赦免?答案:伤仲永最终被赦免是因为一位女子给国君写信请求放过伤仲永。
女子自称是被伤仲永救过的人,感激之情使她不顾一切地请求国君宽恕伤仲永。
国君被女子的诚恳和感激所打动,最终决定赦免伤仲永。
四、解答题1.伤仲永的故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答案: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明智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与他人的关系,避免采取激烈的行动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同时,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珍惜亲情和友情,对待他人要有宽容和谅解的态度。
2.你认为伤仲永应该被赦免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个人观点。
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伤害他人的行为的评判,以及刑罚与赦免的平衡问题。
伤仲永阅读答案(精选8篇)
伤仲永阅读答案(精选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党团资料、读书笔记、读后感、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伤仲永阅读答案(精选8篇)《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伤仲永阅读练习题及答案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②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4分)(1)父异焉() (2)指物作诗立就()(3)稍稍宾客其父() (4) 贤于材人远矣()【小题2】翻译划线的句子。
(4分)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小题3】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有(2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小题4】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2分)答案【小题1】(1)认为诧异的;(2)完成;(3)以宾客之礼相待;(4)比。
(4分,各1分)【小题1】①仲永的父亲认为以此有利可图,便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②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是普通人(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成为一个普通的人恐怕(都)不容易吧?【小题1】正面描写:ABC 侧面描写:DEF(2分,各1分)【小题1】一个人的成功,不能仅凭天资,更重要的是要靠后天的学习。
(2分)。
伤仲永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伤仲永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伤仲永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伤仲永》选自,是因惋惜方仲永而写的一篇短文。
“伤”,这里有和的意思。
文章阐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才能不断进步;则必然才智枯竭,最终成为一个平庸的人。
2.从体裁来看,《伤仲永》属于。
文章明显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提出作者的见解。
二、语段阅读。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用“/”为第二段断句。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世隶耕②自为其名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泯然众人矣⑤不能称前时之闻⑥传一乡秀才观之3.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4.翻译下面句子。
A.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B.父利其然也。
5.文中有三个字点出了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
这三个字是:6.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仲永的父亲贪利而自得,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7.课文中的哪些话介绍了方仲永才能发展的三个阶段?8.对本文的写作特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夹叙夹议、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B.寓事于理、先抑后扬、对比的手法C.就事说理、先扬后抑、对比的手法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人的天资与后天成才的关系。
B.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是天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C.本文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了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才的关键。
D.本文针砭了当时不重视人才培养的社会弊病。
E.本文强调了知识、才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天才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大有作为。
【能力素质提高】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一课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好像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伤仲永》阅读练习题附参考答案阅读《伤仲永》,回答下面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 ②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 ③复到舅家_________________ ④父异焉_________________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 .余闻之/也久。
D .父/利其然也。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方仲永自幼天资过人的具体表现有两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又发生_________________和“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的变化,变得“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眼中的方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我最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6.①第一段着重描写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作用?本文给我们怎样的教育和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伤仲永》习题带答案
《伤仲永》中考阅读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B.贤于.材人远矣万钟于.我何加焉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解析】A通达;通过。
B介词,比;介词,对,对于。
C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D要;探求。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解析】A代词,他;表推测语气,大概。
B完成;靠近。
C最终;最终。
D成为;为了。
3.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解析】A代词,书具;宾语前置标志。
B代词,他;代词,他。
C推辞;言辞。
D表顺承;表转折。
4.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B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聚、团结)B.稍稍宾客..其父(客人)C.泯然众人..矣(常人)D.贤.于材人远矣(胜过、超过)【解析】B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伤仲永》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伤仲永》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伤仲永》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甲]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老思:
8。
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9。
[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的.过程。
(4分)参考答案:
7。
①胜过,超过②劳神,费心思(4分)
8。
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 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
(4分)
9。
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虚心学习,相互切磋(4分)。
伤仲永阅读题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乂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乂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0分)①世隶耕()②未尝识书具()③借旁近与之()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⑤稍稍宾客其父()⑥或以钱币乞之()⑦父利其然也()⑧邑人奇之()⑨日扳仲永()⑩泯然众人矣()3、用“/”画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2分)(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余闻之也久4、写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秀才观之④有能称前时之闻5、本文按照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从道理上来讲是因为他(7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短句。
(6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文:(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6、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其三,从方仲永本身来看,。
(引号内填原文)(3分)7、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了什么启发?(2分)答案:1、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唐宋2、届于曾经邻居从此渐渐有人认为……有利可图认为……奇特通“攀”,牵,引常人(每小题0.5分)3、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余闻之也/久4、D5、时间仲永生五年诗作才能显露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受于人者不至(每处1分)6、略7、不一定有这样的奇才,作者借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不努力学习,也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伤仲永》中考题
(一)阅读《伤仲永》,回答8——10题。
(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1)稍稍..与之..宾客其父(2)借旁近(3)邑人..奇之(4)不能称.前时之闻9.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10.从全文来看,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什么?(2分)11、“世隶耕”三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一)阅读《伤仲永》,回答8——10题。
(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1)稍稍..与之..宾客其父(2)借旁近(3)邑人..奇之(4)不能称.前时之闻9.翻译下列句子。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
《伤仲永》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伤仲永》文言文阅读理解习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王安石《伤仲永》)【乙】陈际泰,字大士,临川人。
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时取旁舍儿书,屏人窃诵。
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②,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十岁,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
父见之,怒,督往田,则携至田所,踞高阜而哦,遂毕身不忘。
久之,返临川,与南英辈③以时文名天下。
其为文,敏甚,一日可二三十首,先后所作至万首。
经生举业之富,无若际泰者。
(节选自《明史》)【注释】①外兄:表兄。
②句读:古人称文词之间该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
③南英辈:指艾南英等三人,与陈际泰被合称为“临川四才子”。
④经生举业之富:读书人应试诗文的数量之多。
1.下面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2分)A.借旁近/与之 B.余闻之/也久C.时取/旁舍儿书 D.于外家药笼中/见《诗经》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4分)(1)时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不能称前时之闻()(3)取而疾走()( 4)与南英辈以时文名天下()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2)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译文:4.通读甲乙两文,回答下面问题。
(5分)(1)甲文中方仲永自幼天资聪颖,长大后却“ ”;乙文中陈际泰小时虽“家贫,不能从师,又无书”,后来却能“ ”。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2)方仲永与陈际泰最终不同的结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回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仲永》历年中考阅读试题一网打尽:15个试题1(黄石市·2011)(二)比较阅读。
(14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材料,完成10-13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王安石《伤仲永》)【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2分)A.父异.焉,借旁近与之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乡为.身死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C.或以.钱币乞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睢不辱使命》)D.色愈恭,礼愈至.日中不至.,则是无信(《陈太丘与友期》)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B.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倡(《陈涉世家》)D.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12.用“/”为甲文中画浪线句子断句。
(断五处,不要求加标点。
)(2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文:(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译文:14.乙则材料中,因“家贫“和”嗜学“之间的矛盾,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两个方面的困难?(各用两个字概括)(2分)答:15.两则材料都涉及到成才话题,从甲则材料来看,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送》文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终成为饱学之这士,这两则材料对的成才观有什么启发?(2分)答:答案:10.C11.B12.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3.(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
(2)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
14.无书,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无师,成年求师叩问之难。
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15.是没有继续学习。
由这两篇文章看来,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
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2(济宁市·2011)[甲]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乙]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
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
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①贤.于材人远矣贤.:②不宜老思..于此老思..:8.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得为众人而已耶?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9.[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的过程。
(4分)答案:(二)7.①胜过,超过②劳神,费心思(4分)8.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
(4分)9.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虚心学习,相互切磋(4分)3、2010广西省玉林市、防港市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8~10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未尝.识书具/尝.射于家圃B、并自为其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传一乡秀才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从先人还.家/扁鹊望桓侯而还.走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今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译文:金溪县百姓方仲永,祖祖辈辈以耕种为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译文:从此,(大人)指着东西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
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译文:天天让仲永去拜访同县的人。
D、泯然众人矣译文:跟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了。
10、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题目《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才华泯灭的悲伤之情。
B、“即书诗四句”、“邑人奇之”这些语句,充分表现了儿童时代的方仲永的神奇。
C、“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方仲永父亲这种急近功利的行为,是他才能衰退直到泯灭的最主要原因。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学习,也会变得平庸。
11、下面《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搭配不当的一项是()(3分)A、宋江——怒杀阎婆惜B、诸葛亮——巧设空城计C、孙悟空——智取红孩儿子D、张飞——大意失荆州答案:8、A 9、C 10、A 11、D4、呼和洁特市(09内蒙古)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自《伤仲永》) 9.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B.余闻之/也久C.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D.父/异焉,借旁近/与之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世隶.耕 ( ) (2)即书.诗四句 ( )(3)父异.焉 ( ) (4)称.前时之闻 (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文:(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文:12.后天的学习很重要。
请你把方仲永的故事提炼成一个论据来论证这个论点。
(2分) 答:答案:9.D本题是对学生文言句子朗读节奏划分的考查,腻乎较容易的题目。
在四个备选答案中:A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其涛/以养父母收族为意”,8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余闻之也,久”,C项正确朗读节奏应为“即/书涛四句,并/自为其名”,D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故正确答案选D)项。
簧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先要准确理解文甸的意思;然后,结食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及具体的语境加以分析,就能够进行正确划分。
10.(1)属于(2)书写 (3)感到诧异(认为奇怪) (4)相当(2分)11.(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水题诗。
(2分) (2)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分) 12.简述这个故事即可。
如:自小天资聪明的仲永,因为没有后天的学习,不也同样落得“泯然众人矣”的下场吗? (2分)5、襄樊市(09湖北省)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12-16题。
(10分)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贤于.材人远矣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初极狭,才通.人B.未尝识.书具默而识.之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渔人甚异.之D.忽啼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4.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2分)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2分)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16.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2分)答案:12.(1)文采和道理;(2)胜过、超过。
(2分)13.C (2分)14.(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2分。
“卒”“众人”“受于人”“不至”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处扣0.5分)15.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分。
每空1分)16.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