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医学伦理学
一,名词解释1、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及道德规范。
2、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
3、医学道德: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可简称为医德。
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服务的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品德。
4、医学道德规范:是指依据一定的医学道德理论和原则而制定的,用以调整医疗工作中各种人际关系、评价医学行为善恶的准则。
5、医患关系:就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中,以医务人员为一方和患者及其家属为一方所建立的各种联系。
6、医患纠纷:医患双方在相互联系中由于一种或多种原因不能和谐相处,而引发的争执,我们统称为医患纠纷。
7、人体试验:人体试验是直接以人体作为受试对象,用科学的方法,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判断假说真理性的生物医学研究过程,它在医学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8、《赫尔辛基宣言》:是第一个由世界医学协会所采用、涉及人体对象医学研究道德原则的伦理文件。
成为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指南。
9、生育控制:在我国通常称为计划生育。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因此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每一位育龄期公民的社会义务与责任。
10、人工流产:是指由孕妇本人提出要求,并通过他人(通常是医生或助产士)以人工手段施行的堕胎手术,以终止妊娠。
11、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德方面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和自我锻炼所达到的一种能力和思想品质。
二,大题1、道德的特点:稳定性、规范性、社会性、层次性。
2、医学道德的特点与作用:特点,①医学道德的实践性与稳定性②医学道德的继承性与连续性③医学道德的全人类性作用,维护作用、协调作用、约束作用、促进作用。
医学伦理学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
医学伦理学核心考点知识点总结一、绪论●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学道德1.医学道德的定义:医学道德,职业道德的一种,简称医德。
它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
(医学道德通过具体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影响和约束医务人员的言行,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医学道德的特点●全人类性和阶级性的统一人道主义●继承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性:始终以治病救人为基本活动宗旨时代性:医德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在不同时代也具有不同的特点●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规范性:医学伦理学是关于医学道德的理论体系实践性: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来源于医学实践,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形成发展;医德原则和规范又反过来对医学实践活动起着指导作用,要求医务人员付诸实践3.医(学道)德现象的2个方面●医德的意识现象(医德关系的主观方面):医学道德的观念、思想和理论●医德的活动现象(医德关系的客观方面):医学道德的行为、评价、教育和修养4.【从(道德)关系来看】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患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的关系●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其基本理论2.其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及其在医疗、卫生、保健、科研等不同领域应用等伦理要求3.其教育、评价和修养●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1.古代医德思想的孕育和发展●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孕育和发展●萌芽:原始社会时期(“神农尝百草”),先秦时期奠基●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秦汉时期初步发展,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宋元时期逐步完善,明清时期深化扩充●中国古代医德思想的主要内容●医乃仁术:古代医德的核心儒家文化仁爱思想●精进医术:严谨求精的医学态度●忠恕平等待患:一视同仁的医德准则忠恕: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平等:一视同仁●舍利取义:医家的职业价值取向●谦和谨慎:尊师重道的职业要求●国外古代医德思想概况2.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中西方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特点●西方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特点●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研究领域不断扩大●逐步科学化、法规化●中国近现代医学伦理学的特点●突出强化医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表现为中西医德思想交融并存的局面●表现为医学职业团队的产生和职业道德的规范化3.当代生命伦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研究内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四原则说: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正义原则。
医学道德修养
❖ 研究室、教研室、研究所、研究中心 ——教学和理 论科研
❖ 国际生命伦理学会、亚洲生命伦理学会、中华医学 会医学伦理学分会、许多省市自治区及地方医学伦 理学学会 ——组织医学伦理学的学术交流
❖ “医学伦理学专家委员会 、“白宫生物科技伦理委 员会
❖ 医学道德教育和医学道德修养是同时的
二、医学道德教育和修养的意义
❖ (一)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 (二)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 (三)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一)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
❖ 教育和修养——养成良好医学品德——医学人才的 塑造
❖ 从一般意义上,职业道德品质是专业人员的必备素 质。一个合格的专业工作者,除了需要健康的体格 外,还必须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即德才兼备。
(三)医学道德教育和修养之间的关系
❖ 医学道德教育是主体——社会对医务人员进行的医 学品德培养活动,将社会的医学道德规范传授给医 务人员,并使医务人员真诚地接受和自觉地遵循它 们,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道德修养的社会内容;
❖ 而医学道德修养是主体——医务人员个人进行的自 我医学品德养成活动,将医学道德教育的内容—— 医学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医务人员内在的医学 道德品德,即使医务人员经常地遵循医学道德规范, 以致于养成一种习惯。
❖ 就是医务人员按照医学道德规范的要求而从 事医学行为,使自己的医学行为合乎医学道 德要求的医学道德修养方法
❖ 分类 ❖ 按照在医学行为中的动机和效果中,躬行可
以分为“用敬”和“积善” :
❖ 按照是否有他人监督可以分为“有人监督的 躬行”和“慎独”有两种形式。
医学道德修养方法 ——躬行 (续)
医学伦理学期末总结
简述医学伦理学发展三个时期及基本特征?1、医德学:是医学伦理学的最初形式,亦称传统医学伦理学。
主要内容是医师的职业戒条和医师的职业美德。
当时医学中的伦理关系基本是医患关系,强调医师个体的道德自律。
2、近现代的医学伦理学:以英国的托马斯-帕茈瓦尔的《医学伦理学》的出版为标志。
生物医学模式确立,医医关系突出,转变为医界的行业自律。
3、生命伦理学:1971年波特在《生命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中首先使用的“生命伦理学”一词,1978年,美国肯尼迪伦理研究所编写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认为生命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确立。
进入社会伦理控制的新阶段。
(一)医德义务概述:医德义务即医学道德义务,是医学界的职业道德责任。
(二)医德义务的特点1、医德义务依靠非权力强制力量维系2、医德义务的履行不以获取权利为前提。
3、医德义务涉及的范围广泛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的内容在生命神圣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形成了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完善认识——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
所谓生命神圣-质量-价值论,是指人的生命是极其宝贵的、具有一定的质量、能够创造价值。
所以,人类应该珍重、救治、完善自身生命,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根据其生命质量和价值,采取相应的措施分别对待。
(一)医学人道主义的涵义医学人道主义是指认为人具有最高价值,因此医学界应该尊重、同情、关心、救助服务对象的思想。
(二)医学人道主义的伦理意义1、体现着医学的道德价值2、规定者医学界的基本道德要求3、代表着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古代医学道德的基本内容(1)忠于医业、仁爱救人(2)博施济众、一心赴救(3)精勤不倦、深究医术(4)宽和端庄、不贪财色(5)尊重同道、谦和不矜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特点1、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显著(1)“仁爱救人”的行医准则(2)内省、慎独的医学道德修养方法(3)“推己及人”与“易地以观”的医学道德情感2、坚持辨证施治的整体医学观,注重心理、社会、自然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医患关系的模式1、主动被动型2、指导合作型3、共同参与型4、消费型1、医师的道德义务与权利(1)医师的道德义务。
临床业医师《医学伦理学》医学美德论
⼀、概述 (⼀)美德论 美德论是美德伦理学的理论体系,⼜被称为德⾏论或品德论。
它以品德、美德和⾏为者为中⼼,研究和探讨⼈应该具有⼀个什么样的⼈,有道德的⼈是什么样的⼈,⼈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格? (⼆)医学美德论 医学美德论是传统的医德学的理论,它以医学品德、医学美德和医务⼈员为中⼼,研究和探讨医务⼈员应该具有⼀个什么样的⼈,有道德的医务⼈员是什么样的⼈,医务⼈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或品格? ⼆、医学美德(医德品质) (⼀)医德品质的涵义 所谓医德品质、即医学品德,是医务⼈员在长期的医德⾏为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理状态。
为了准确地把握医德品质,需要注意以下⼏点: (⼆)医德品质的构成要素 1、医德认识 所谓医德认识,就是医务⼈员对医学道德的所得。
它包括对社会的医学道德要求、即医学道德规范的所得和对个⼈的医学道德品德的所得。
医德认识与医学伦理实践关系密切。
2、医德情感 所谓医德情感,就是医务⼈员具有的或所得的引发医学道德⾏为的情感。
包括先天具有的和后天习得的,后者⼜包括对社会医学道德要求的情感和对于⾃⼰或他⼈的医学道德⾏为的情感。
3、医德意志 所谓医德意志,就是医务⼈员在医德⾏为中,克服困难从⾏为的思想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理过程。
3.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和医德意志之间的关系 ⼀个⼈的医德情感形成于他的医德认识等活动;医德意志形成于他的医德情感和医德认识等活动;医德认识则形成于医学道德实践等活动。
⼀个⼈的医德品质就是医德认识、医德情感、医德意志之和。
(三)医德品质内容 在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医德品质的基础上,⼈们形成了在当今社会和医学背景之下的优良医学品质体系。
在这⾥我们主要阐述五个⽅⾯的内容:仁慈、诚挚、严谨、公正和节操。
1、仁慈 仁慈,就是仁爱慈善,具体说来就是医务⼈员具有⼈道精神的品德。
医务⼈员是仁慈的化⾝,仁慈是医务⼈员的⼈格特征,仁慈最能体现医学⼈道主义思想和道德要求,仁慈是长期⼀贯遵守"医学⼈道"道德要求所形成的医德品质。
最新医学伦理学教案——第十三章 医学道德评价
第十三章医学道德评价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1、掌握医学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依据医学行为动机和效果、目的和手段正确进行医学道德评价的方法,以及良心和名誉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发挥的不同作用。
2、熟悉熟悉医学道德评价的涵义,熟悉医学行为动机与效果、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良心和名誉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3、了解历史上的动机论、效果论、手段决定论和目的决定论。
了解良心和名誉是怎样形成的和医学道德评价的真假对错。
二、讲授学时:2学时三、内容纲要及重点难点(一)内容纲要:1、医学道德评价的涵义、主体和结果。
2、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标准具有客观性、标准的内容。
3、医学行为动机和医学行为效果:历史上两种典型理论、医学行为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依据医学行为动机和医学效果正确地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4、医学行为手段和医学行为目的:历史上两种典型理论、行为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依据医学行为目的和手段正确地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5、良心和名誉概述:二者的涵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6、良心和名誉的形成。
7、良心和名誉的作用:良心发挥作用的机制、名誉发挥作用的机制、良心和名誉作用后果的不同。
8、医学道德评价的真假对错:概述、医学道德评价的真假对错之判断。
(二)教学重点:1、医学道德评价的客观标准。
2、依据医学行为动机和效果、目的和手段正确进行医学道德评价的方法。
3、良心和名誉发挥作用的机制和发挥的不同作用。
(三)教学难点:1、医学道德评价的涵义。
2、医学行为动机与效果、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
3、良心和名誉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四、教学设计:第一节医学道德评价的内涵和标准一、医学道德评价的涵义所谓医学道德评价,就是人们对医学伦理行为的道德价值的判断。
这种判断包括对医学伦理行为的“认知评价”、“情感评价”、“意志评价”:分别是对医学伦理行为的道德价值的认识、心理体验和意志反应。
对于医学道德评价,需要明确以下几点:(一)医学道德评价的主体医学道德评价的主体,就是医学道德评价者,包括社会上广泛的人们和社会组织。
最新医德修养与医德评价幻灯片
(二)医德评价的标准
医德评价的标准是指衡量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善恶以及其社会效果优
劣的尺度和依据。
1、是否有利于德评价的医疗标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解除病
人的病痛,是医学的最终目的,也应该是评判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
道德的主要和根本标准。
2、是否有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医德评价最一般的方式为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俗这三种无形而深刻
的伦理力量。
1、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在医德评价中的作用为:
(1)指导作用:社会舆论代表了社会倾向性的态度,具体到医疗实践中则
体现着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的要求。社会舆论能对医德行为做出善恶评价,
从而促使医务人员在实践中为了谋求其支持或肯定而自觉按照医德原则和规
正的评价。
2、医疗目的和手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一般情况下,医疗行为的目的和手段的善恶属性是一致的。但也会
出现目的与手段相背离的情况。因此,依据医疗目的选择医疗手段,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有效性原则、优化原则、一致性原则和
社会性原则,这些原则的限制和指导能保证医务人员选择的手段是
与医疗目的相一致的。
(四)医德评价的方式
3、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对医德行为具有约束和评价作用。由于传 统习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 的,因此,它能被社会广泛承认和接受,并且根深 蒂固的存在于人们包括医务人员的观念之中,通过 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务人员逐渐将传统习俗的要 求转化成自身思想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在医疗 实践中依据传统习俗的要求对每一个医疗行为进行 评价和约束,从而保证自己的医疗行为符合人们所 公认的道德要求。
谴责下,坚持或改变自己的思想或行为方向,自觉将自身思想行为控制在医
医学伦理学(第5版)PPT课件 第十八章 医学道德教育、评价与修养
医学伦理学(第5版)
(二)医德教育的规律 医学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为内外化机制。分内化和外化两个方面。 内化是指个体吸收外界的各类道德规则,与个体既有的内在因素相融合, 进而形成主体内在的相应道德观念、情感、判断等核心道德态度的过程与规 律;外化则是已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判断等核心道德态度,在具体的情 境中,通过整合并表现出相应道德行为的过程与规律。两者相互衔接与渗透、 快速地相互转化影响。
(一)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
医学道德评价,是指医务人员自己或他人依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某个医 务人员或者是全部医务人员的医学道德行为表现,进行价值判断与评价的过程。 医学道德评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他人或特定团体进行道德评价的一个 方面,是道德现象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发挥作用,道德评价是核心环节和主 要路径。
医学伦理学(第5版)
(二)技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一体化
约束医务人员的行医规范是多重的,且多重规范之间关联密切。 最基本的规范是技术规范。只有医务人员按照标准的技术规范处理医学 问题,道德与法律规范的讨论才有意义,否则就属于草菅人命,一开始就违 背了道德与法律。 患者和公众最敏感的行医规范是道德规范。患者与家属更多地关注医务 人员在行医过程中的态度表现,并以此确立对医务人员喜爱与反感的态度。 道德规范具体到医务人员身上,对其要求为要有关心、耐心、同理心,全心 全意为患者着想与服务。
医学伦理学(第5版)
二、医学道德教育的路径
(一)课堂教学
首选方式是课堂教学形式。通过经设计的教材和课堂教学,让受教育者
获得系统理论与行为指导,并以考核的方式验证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由于道德教育对象为青年人,而他们的人生观、 价值观早已形成,因此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对其进行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时, 不能保证所有理论或知识都能被其内化、整合,也即不能够完全做到内化于
医学伦理学重点
1.道德--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意识形态,是由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并有经济基础决定,以善恶为评价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
它由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三个部分构成。
2.道德的特点--稳定性,规范性,社会性,层次性。
3.医学道德--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在医疗过程中形成的,用来调节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相互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4.医学道德的特点--a.医学道德的实践性与稳定性,b.医学道德的继承性与连续性,c.医学道德的全人类性d.人道性e.自主性5.医学道德的作用--维护作用,协调作用,约束作用,促进作用。
6.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学道德为研究对象,探索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活动中的医学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促进医务人员人格完善和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兴交叉边缘学科。
7.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学领域中的医务人员的医德意识和医德活动为研究对象。
8.医学伦理学研究内容--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9.生命医学伦理学的含义--生命医学伦理学是根据道德价值和原则,运用伦理学的方法,在跨学科的条件下和跨文化的情况下对生命科学和卫生保健领域内的人类行为进行系统研究的新兴学科,他是在医学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简称生命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四大基本原则——不伤害,自主,尊重,公正10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方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1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有助于实现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医德医术双馨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有助于以学生提高完善的素质,激发更大的学医热情.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医德医风建设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更好的认识与解决医德难题,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12扁鹊医德思想——_随俗而变,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坚持科学,反对迷信13黄帝内经——尊生贵人思想2对学习医德的人要严格挑选3医务人员应博学多闻4医务人员要坚持科学反对鬼神5主张医生应当医术精通,工作严谨6提倡预防为主7坚持实事求是8教师向学生传授真理9行医要文明礼貌14 1933年6 月上海国光引述社出版了有宋国宾主编的《医学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祖国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1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事业准则2清廉正直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3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4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5不为权贵忠心于医学的现身精神6不断总结勇于创新15希波克拉医德——为病人利益行医2医生要尊重同行正确处理同行的关系3为病人保守秘密和隐私4注正行为举止修养。
中医执业医师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中医执业医师医学伦理学试题及答案: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一、A11、医学道德评价的标准包括A、疗效标准、社会标准、科学标准B、舆论标准、价值标准、疗效标准C、科学标准、社会标准、舆论标准D、科学标准、疗效标准、价值标准E、社会标准、价值标准、舆论标准2、正确把握医德评价依据的观点是A、动机论B、手段论C、效果论D、目的论E、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辨证统一论3、医学道德教育的意义不包括A、有助于形成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B、有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C、有助于促进医学科学工作发展D、是将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的重要环节E、是确保维护社会公益的原则4、医学道德教育的过程不包括A、提高医德认识B、培养医德情感C、锻炼医德意志D、坚定医德信念E、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锻炼5、医学道德修养的范畴包括A、意志、情操、仪表、品行B、举止、仪表、意志、情感C、情操、信念、习惯、举止D、情操、举止、仪表、品行E、仪表、品行、情操、信念6、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A、自我批评B、自我反思C、见贤思齐D、接受病人监督E、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二、B1、A.内心信念B.社会舆论C.传统习俗D.真诚信仰E.科学标准<1> 、医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是A B C D E<2> 、医德评价中最普遍、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医学道德评价标准有疗效标准、社会标准、科学标准。
【该题针对“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 (1)在医学道德评价上,我们应该坚持哲学上的动机与效果辩证统一的观点,即必须从效果上去检验动机,又要从动机上去看待效果,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
(2)一般情况下目的决定手段,手段服从目的,没有目的的手段是毫无意义的。
同时,没有一定的手段相助,目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在评价医务人员的医德行为时,不仅要看其目的是否正确,还要看其是否选择了恰当的手段。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一)、道德l、道德的定义: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持的,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二)伦理:1.伦理的定义: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和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
2.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二者都可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伦理特指行为应该如何的规律。
道德特指规范在人们身上形成的品德。
(三)、伦理学l、伦理学定义:是研究人类伦理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规范的制定方法、制定过程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
伦理学又叫道德哲学。
(一)医学道德(医徳):是医务人员在医务工作中调整与服务对象以及相互之问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
(二)医学伦理学1、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医学伦理学是关于医学职业道德的学说。
是由医学和伦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
2、创立:由英国医生托马斯·帕茨瓦尔在1803年首先创立,其标志是托马斯·帕茨尔的«医学伦理学»一书的发表。
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医学伦理学以医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医德关系及反映出来的医德现象。
医德关系包括: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社关系。
医德现象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
3、生命伦学理难题。
4、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及发展一、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1、价值论的概念: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价值)的认识,就是价值论。
2、生命价值论的概念:生命价值论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石。
生命价值论认为,人的生命是神圣的,人的生命具有宝贵的质量,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3、生命价值论对医学伦理学的影响:要求医务人员不仅仅满足于保全病人的生命,更要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使医学造福于人类。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复习资料
医学伦理学与医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思考题:1.试述我国医德基本原则、准则的主要内容?答:医德基本原则1.我国当代医德原则概述1981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医德学术讨论会”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
其内容表述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80年代中期,经修改,把上述提法确定为:“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根据汉语表达所追求的由繁到简、高度凝练的习惯,后来有些学者将其简称为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
2.我国当代医德原则简析社会主义医学人道主义原则的内容包含分工互补的四个层次。
(1)防病治病。
防病治病从宏观层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整的医德责任,即无论医务人员身在哪一个工作岗位,无论医疗卫生单位属于何种性质,都必须肩负起防病治病的使命。
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克服狭隘的传统义务论,树立和形成由传统义务论与现代公益论整合而成的全新的医德义务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对病人个人、对健康人群、对生态环境、对每个人全面健康需求等多重义务之间的关系,彻底实现医学目的。
医德基本原则把全面的医德责任作为其首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现代医学发展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要求。
(2)救死扶伤。
救死扶伤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临床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
“救死扶伤是临床医务人员的天职”这一医德思想,是古今中外先进医家的共识。
我国医界从“医乃活人之术”出发,以“医之使之生”的涵义来命名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医家,以实践奠定和丰富了“仁爱救人”的优良传统。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以“为病家谋利益”和“不伤害”等准则阐述着同一个伟大思想。
我国当代医界的楷模赵雪芳、华益慰、抗击非典的模范人物以及众多优秀医务人员,对什么是“救死扶伤”做出了最为精彩的诠释。
(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这个原则中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
医学伦理学知识点
1.医学伦理学是一门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其与医学相伴而生,共同发展,二者都为了维护和增进人类的健康。
2.医学的内在固有本性是人性、德性;目的是为人的生命健康服务;使命是维持、支持生命,促进人类健康。
3.医德的最基本问题是道德和利益;利益是医德的基础;医德是有一种特殊的调节方式。
4.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德的科学。
5.医德现象包括:(1)医德意识现象:医德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医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价值的理论、观念、情感理想和信念(2)医德规范现象:医学实践中评价和调节医德行为的准则(3)医德活动现象:按照一定的观念,遵循一定的医德准则进行医德评价教育和修养。
6.医德关系包括:(1)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关系⑵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3)医务人员,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4)医务人员和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7.医德观:(1)人道主义观(2)人人健康观(3)两个效益观: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局先位置,努力提高医疗质量,更好更多地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服务(4)公正平等观(5)竞争协作观(6)优质服务观(7)依法治医观: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求人们的行为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试制契约化,合法化,以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保证社会能有效运作8.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1)生命论:①生命神圣观:生命神圣观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强调对生命的尊重:生命的神圣与否应当取决于生命价值与质量的统一;局限性在于只重视个体生命意义二而忽视了作为人类的整体利益的重要性,对于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有伦理阻碍的②生命质量与价值观:质量应从体能和智能两个方面加以判断和评价,价值是指社会价值,生命个体扮演一定角色,有意识,并能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才算有价值的生命③人道观和权力观:在医学活动特别是医患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同情和关心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力、维护病人的利益、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质量的伦理思想和权力观念;核心内容:a、尊重患者的生命,是医学人道主义最基本的或最根本的思想,医者应当珍重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权力,尽力救治病人b、尊重患者的人格,病人具有正常人的权利也具有一些特殊的权利,是提高医疗质量及效果的必须要求c、尊重患者的平等,医疗中应当尽量排除非医疗因素,让每个患者都能人道的,平等地实现医疗目的d、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要求重视患者的生命质量和价值(2)道义论(康德):一个行为的正误评价不在于诉诸行为的后果,而在于规定伦理道德的原则或规则,而有些原则或规则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贯彻的,其坚持行为动机的重要性①行为道义论:个人无需伦理规则就能直接把握应该做什么,唯有良心、直觉和信念能决定最后做什么②规则道义论:判定行为的正误要看它是否符合伦理原则或规范③绝对至上命令a、一个行为在伦理上是对的,当且仅当这个行为准则可以普遍化b、一个行为在伦理上是对的,当且仅当行为者在完成这个行为时不把任何人当做物或手段(3)后果论与功利论(边沁、密尔)①行为功利论:把行为的价值是否带来有效用的后果作为判定人的行为在伦理上正误的标准②规则功利论:判定行为的对错要看其是否符合规则,而规则应带来正效用,或正效用大于负效用③功利论据决策的程序:罗列一切可供的选择办法—计算每一种办法的后果,对自己和别人产生了多少幸福和不幸—比较这些后果,找出最大量幸福和最小量不幸(5)公益论和公正论:是强调以社会公众利益为原则,是社会公益与个人健康利益相统一的医学伦理理论①公益论的内容:兼容观、兼顾观(任何医疗行为都应该兼顾到社会、个人、集体的利益)、社会效益观②公正论的内容8.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医德基本原则: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9.尊重与自主:①尊重病人的人格与自主平等。
医学伦理学总结
第一章1.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
是运用伦理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医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
2.医学伦理学的含义及学科性质:1)道德(Morality):从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作为维系手段,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的,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体系。
2)道德和伦理的区别:两者存在学理区别,如:道德(Morality)是后天形成的伦理(Ethics)是先天形成的尽管两者在学理上有区别,却在现实生活常常混用,视为同一概念。
3)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科学。
是运用伦理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与人、医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问。
4)学科性质:3.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2)、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体系。
(3)、生命伦理学难题。
(4)、医学伦理学的教育、评价和修养。
4.影响我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相关内容:医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人文研究的兴起第四章1.医患关系的道德特征:一致性相容性不平衡性不对称性2.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1)医患结构的“技术化”趋势。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趋势。
3)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
4)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
3.医患冲突及其调适:1)医患冲突的原因:(1)医者:医德医疗观服务态度(2)患者:不良求医行为不信任就医心理对健康期望过高疾病本身(3)管理、社会:管理缺陷、医疗体制、道德风尚、保障制度等2)调适原则:(1)坚持社会公益原则(2)坚持医患平等原则(3)坚持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原则4.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1)病人的权利(2)病人的义务(3)医生的权利—特殊权利(干涉权)(4)医生的义务(保守医密)5.病人的权利:1)基本医疗权2)知情同意权3)诊疗选择权4)疾病认知权5)保护隐私权6)免除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权7)医疗监督权8)要求赔偿权6.病人的义务:1)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2)积极配合诊疗的义务3)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4)支持医学科学研究的义务7.医生的权利:干涉权医密8.医生的义务:1)维护病人健康,减轻痛苦的义务2)解释说明与履行知情同意原则的义务3)保守秘密的义务9.医际关系的模式:1)主从型2)指导-被指导型3)并列-互补型4)相互竞争型10.医际关系的道德原则: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原则2)平等相处、互相尊重的原则3)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的原则4)相互协作、互相监督的原则5)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第五章1.预防医学的伦理特点:1)价值导向的超前性2)价值评估的滞后性和无形性3)价值目标的社会公益性2.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1)全社会参与原则2)社会公益原则3)社会公正原则3.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1)有利原则(Principle of Beneficence)2)不伤害原则(Princip1e of Nonmaleficence) 3)尊重原则(Principle of Respect)4)公正原则(Principle of Justice)第六章1.临床诊疗的伦理原则:1)整体性原则2)最优化原则3)知情同意原则4)协同一致原则2.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1)举止端庄,态度热情2)全神贯注,语言得当3)耐心倾听,正确引导3.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1)对症下药、剂量安全2)合理配伍、细致观察3)节约费用、公正分配4)近远期效益统一5)严守法规、接受监督4.手术治疗的道德要求:手术前的道德要求:(1)严格掌握指证,手术动机正确(2)病人应知情同意(3)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手术中的道德要求:(1)严密观察,处理得当(2)认真操作,一丝不苟(3)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手术后的道德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2)努力解除病人的不适第八章1.医学科研的自身特点: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医学伦理
一、医学伦理学1、医学道德是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简称医德。
它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是社会一般道德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现。
2、医学伦理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科学。
它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理来研究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
3、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1)医德现象: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医德活动现象(2)医德关系: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和社会的关系、医务人员与医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4、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1)医德理论;(2)医德规范体系;(3)医德实践;(4)生命伦理学二、中国古代医学伦理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1)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2)扁鹊——“六不治”原则3、发展时期(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2)东汉末年华佗(3)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论》4、完善时期(1)金元四大学派:寒凉派刘完素、攻下派张从正、补元派李杲、养阴派朱震亨(2)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陈时功——《外科正宗》2、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主要内容(1)生命神圣,有贵千金;(2)医者仁心,仁爱救人;(3)不图钱财,清廉正直;(4)一心赴救,忠于医业;(5)精勤不倦,一丝不苟;(6)严格自律,修身养性三、国外医学伦理的代表人物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古罗马盖伦,古印度外科鼻祖妙闻,古阿拉伯迈蒙尼提斯四、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P231、生命论:是围绕如何看待人的生命而确立的理论,主要包括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及生命价值论。
2、美德论:又称德性论或者品德论,是研究做人应该具备的品格、品德、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品格、品德、品性的理论。
3、义务论:是关于义务、责任和应当的理论,是探索在道德意义上人们应当承担的职责与使命,也即应当做出什么行为,不应当做出什么行为的理论。
4、后果论:是以道德行为所引发、导致的后果作为评价行为主体行为善恶是非、确定道德规范的最终依据的伦理学理论。
医学伦理学考点总结
医学伦理学第一单元医学的道德传统细目一中医医学的道德传统一、中医医学道德规范规范备注对待患者至亲之想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视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治学态度至精至微“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省疾问病,要“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汤药,无得参差”服务态度一心赴救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医疗作风端正醇良“正己正物”。
“正己”指精通医理,严肃医风;“正物”指诊断正确,用药恰当对待同道谦和谨慎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
偶然治瘥一病,则昂首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二、中国古代医学家的道德风范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自序》时期——以“仁爱救人”为准则,以“救人活命”为己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长全,以养其生”孙思邈: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北宋钱乙为人治病不分贵贱。
“自是戚里贵室,逮士庶之家,愿致之,无虚日”PS:从此,皇亲国戚、贵族之家,以及下层官吏、百姓人家,都希望请到钱乙治病,钱乙没有一点空闲的日子。
徐大椿:《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论伤寒类方》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
况果能虚心笃学,则学日进;学日进则每治必愈细目二外国医学的道德传统要点一外国医学道德规范1.救死扶伤、尽职尽责:维护患者生命,增进人类健康是最崇高职责2.平等待人,一视同仁3.医行庄重,语言和蔼4.慎言守密,尊重患者5.尊重同仁,团结协作要点二外国医学家的道德风范希波克拉底:西方医学之父阿维森纳:阿拉伯医学家塞尔维特:西班牙医师南丁格尔:护理学创始人野口英世:小日本,不考第二单元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尊重不伤害有利公正(一)不伤害原则在医学实践中,不伤害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损害。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教育的道德问题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教育的道德问题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教育是与医疗行业紧密相关的两大领域。
这两个领域都涉及到道德问题,其中医学伦理学关注的是医疗实践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而医学教育则着眼于培养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职业素养。
在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教育的交叉中存在着一系列道德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医学行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关乎人类的生命和福祉。
首先,伦理问题与医学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
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塑造他们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的过程。
在医学教育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了解伦理问题,培养其正确的伦理观念和行为准则变得至关重要。
医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医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能够面对复杂的医学伦理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其次,医学伦理学所探讨的伦理问题也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日益复杂,医学伦理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例如,人类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争议,医学教育如何将这些新的伦理问题纳入到教学中进行讨论和引导,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医学教育需要与医学伦理学领域密切合作,不断研究和探索新的伦理问题,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伦理知识和思维方式。
此外,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教育还涉及到医疗实践中的道德问题。
伦理问题在医学实践中随处可见,如病人的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等。
医学教育需要向学生传授处理这些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做出道德正确的决策。
同时,医学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使其能够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并关心他们的权益和需求。
最后,医学伦理学与医学教育的道德问题还涉及到医生职业道德的提升。
医生作为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其职业道德的高下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医疗质量。
医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其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同时,也能够始终坚守医学伦理原则,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024版医学伦理学课件(新教材)
建立完善的医学伦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医学伦理制度,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权益,为医学伦 理决策提供制度保障。
Part
05
医学伦理教育与修养
医学伦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通过医学伦理教育,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到医德的重要性,培养其 救死扶伤、尊重生命、热爱医学事业的医德情感。
02
医学伦理原则与规范
医学伦理原则
不伤害原则
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应尽量 避免对病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 伤害。
尊重原则
医务人员应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 和自主权,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 隐私权。
有利原则
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应对病人有 益,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和健康。
公正原则
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中,应公正 地对待每一位病人,不偏袒任何 一方。
传授医学伦理知识
系统地向医学生传授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使其掌握医德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培养医学生的医德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运 用医德原则和规范处理医德问题的能力。
医学伦理修养的内涵与要求
医学伦理修养的内涵
包括医德认知、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和医德行为四个方面。医德认知是对医德原则 和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医德情感是对医德行为的情感体验;医德意志是坚持医德原 则和规范的毅力;医德行为是遵循医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习惯。
医学伦理学课件(新 教材)
• 医学伦理学概述 • 医学伦理原则与规范 • 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 • 医学伦理决策与案例分析 • 医学伦理教育与修养 • 医学伦理学前沿问题探讨
目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提纲】
1.医学道德评价
2.医学道德教育
3.医学道德修养
医学道德评价
医学道德评价的含义
1.主体:医学道德评价者
2.客体:医学道德评价的对象——医学伦理行为和医德品质
3.结果:“质”——对“善恶”性质的判断,“量”——对“善恶规模和程度”的判断。
医学道德评价的依据
(一)医学伦理行为的结构
1.医学伦理行为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即所谓的动机,客观因素即所谓的效果;
动机与效果
2.医学伦理行为包括目的和手段:目的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为了达到的行为结果;手段则是医务人员有意识地用来达到行为结果在行为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
目的与手段
(二)动机与效果
2.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关系
对立统一
3.依据医学伦理行为的动机和效果正确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1)总体上,注重两者的统一性
(2)对具体医学伦理行为进行道德评价时侧重效果
(3)对医务人员的医德品质进行评价侧重动机
(三)目的与手段
1.历史上两种典型理论
(1)目的决定论
(2)手段决定论
2.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立统一
3.依据医学伦理行为目的和手段正确进行医学道德评价
(1)总体上,注意两者的统一性
(2)医学伦理行为目的合乎道德是其合乎道德的必要条件
(3)正确认识医学行为手段的道德性
医学道德评价的方式
1.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是指医务人员发自内心的对道德义务的深刻认识、真诚信仰和强烈的责任感;是医务人员对
自己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内在动力,是医德品质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医德评价的重要方式。
2.社会舆论
社会舆论是指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行为和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即公众的认识。
社会舆论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调整人们的道德行为,指导人们的道德生活,是医德评价中最普遍、最具有影响力的方式。
3.传统习俗
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一种普遍的、稳定的、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风尚。
医德传统是传统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学道德教育
医学道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形成医务人员的内在品质,是把医学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内心信念的重要一环。
2.有助于培养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是形成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环节。
3.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促进医学科学工作发展的重要措施。
医学道德修养
医学道德修养的含义
所谓医学道德修养,就是医务人员在医德品质、情感、意志、习惯等方面按照一定的医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达到的医德境界。
医学道德实践——医学道德规范——医德境界
医学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是医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①坚持在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
②坚持在医疗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品德,自觉的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提高自己医学修养。
③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使自己的认识不断提高,医学道德修养不断深入。
【习题】
医德修养要坚持
A.集体性
B.组织性
C.实践性
D.强制性
E.机动性
『正确答案』C
既是一种医德修养方法,又是一种医德修养境界的是
A.学习
B.积善
C.自我反省
D.慎独
E.实践
『正确答案』D
关于医务人员道德自律的实现途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内心信念
B.道德修养
C.自我道德教育
D.自我道德评价
E.外在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