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测试题doc
论语试题十则
《论语》十则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论语()说()不愠()②陬邑()三省()传()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诲女知之乎!()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⑥其恕乎!()3.解释下列成语。
①温故而知新:②见贤思齐: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论语》是一部的书。
5.孔子,名,字,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
二、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第一则中谈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的句子分别是哪些?7.写出文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并将此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曾子说的“三省吾身”具体是指哪些内容?9.你对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怎样看?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之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0.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谁当南阳县令,他与祁黄羊是什么关系?11.祁黄羊向晋平公推荐谁当尉官,他与祁黄羊有什么关系?12.祁黄羊推荐的人是否合适?13.孔子是怎样夸赞祁黄羊的?14.祁黄羊的行为表现了他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三)①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
论语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论语十则基础知识训练试题及答案一、字词知识1、给下面画线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默而识之( )不亦乐乎( ) 诲人不倦( ) 人不知而不愠( )诲女知之乎( )2、解释下列画线词: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平?⑵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⑶ 温故而知新⑷ 学而不厌⑸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⑹ 吾尝终日不食。
二、句子翻译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已成为人们习惯用的成语,请用现代汉语准确地表达下列成语的含义。
1、温故而知新2、诲人不倦3、不耻下问4、学而不厌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内容理解下列各句是谈学习态度的,还是谈学习方法的?将序号填入答案中:1、不耻下问2、默而识之3、学而不厌4、温故而知新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谈学习态度的有。
谈学习方法的有。
四、文学常识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 )2、《论语》中的“子”“先生”均指的是孔子。
( )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战国时代鲁国人。
( )4、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 )5、《论语》中所说的子贡是孔子的同学。
( )【参考答案】一、字词知识1、略2、⑴ 同“悦”,愉快。
⑵ 道德高尚的人。
⑶ 温习旧的。
⑷ 因过多而不喜欢。
⑸ 舍弃。
⑹ 曾经。
二、句子翻译1、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2、教别人时不嫌疲劳。
形容教导特别耐心。
3、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
4、专心学习,没有厌倦、满足的时候。
形容好学。
5、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能做我老师的人。
三、内容理解学习态度:1、3.5 学习方法:2、4、6四、文学常识1、/2、/3、X4、/5、X。
七年级论语十则测试题 试题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那么测试题人教实验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①论语〔〕说〔〕不愠〔〕②陬邑〔〕三〔〕传〔〕2.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字。
①学而时习之〔〕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诲女知之乎!〔〕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⑤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⑥其恕乎!〔〕3.解释以下成语。
①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是一部的书。
5.孔子,名,字,我国古代伟大的家、_________家。
二、阅读阅读下面文段,答复文后问题。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为政?〕6.第一那么中谈学习方法及个人修养的句子分别是哪些?7.写出文中孔子阐述学习与考虑的辩证关系的句子。
并将此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曾子说的“三吾身〞详细是指哪些内容?9.你对曾子“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怎样看?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祁黄羊去私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之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的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
被尊为。
2、解释加粗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乎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其恕乎勿施于人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看待“学”与“习”的?4、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君子”?5、“温故而知新”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6、你是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结合你日常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7、下面两则内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什么?9、第十则强调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孔子认为“士”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11、结合你对《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2、按原文默写。
(1)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
(2)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
《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一、注音。
论语()亦()罔()焉()二、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________ 温()________2.诲()________ 悔()________3.殆()________ 冶()________4.罔()________ 惘()________三、解释加粗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三省吾身:择其善者:四、解释下列语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五、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七、阅读。
(一)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是以:下问: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
(1)惑:(2)忧:(3)惧:2.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3.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一、lún yì wǎng yān二、1.愠:yùn ,愠色;温:wēn ,温暖; 2.诲:huì,教诲;悔:huǐ,后悔;3.殆:dài ,百战不殆;冶:yě,陶冶; 4.罔:wǎng ,置若罔闻;惘:wǎng ,迷惘。
《论语》十则测试题(含答案)
《论语》十则测试题(含答案)第一篇:《论语》十则测试题(含答案)《论语》十则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一、填空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诲女知之乎!()...诲女知之乎!()不亦说乎()殆()..人不知而不yun()2、在括号中解释加点字,在横线上解释整个词语。
(1)温故知新()_____________ __(2)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 _(3)任重道远()____________ ___(4)三人行,必有我师()____________ ___(5)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_(6)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 _(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______ _________(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 ________二、选择题。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比较下列各句“而”的不同用法,按A、(顺接)B、(转接)分别归类,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思而不学则殆()D、择其善者而从之()5、下列对《〈论语〉十则》中句子(谈学习方法与谈学习态度)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1)(2)(3)/(4)B、(2)(3)/(1)(4)C、(2)(3)/(1)(4)D、(1)(3)/(2)(4)6、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2)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试题(考试)
《论语》十则练习 TLX1.填空:⑴《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字,时期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⑵“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五经”指、、、、。
⑶生活中用来教育人们要谦虚,不要狂妄,不懂装懂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4)《论语十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5)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6)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8)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9)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10)APEC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11)如何对待他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说:,。
(12)《论语》十则》中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1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论.语()不愠.()三省.()罔.()殆.()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再翻译句子。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诲女知之乎(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⑷择其善者而从之(从:)⑸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⑹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于:)5.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0分)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2(答案)
《论语》十则·综合能力测试题一、注音。
论语()亦()罔()焉()二、为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1.愠()________ 温()________2.诲()________ 悔()________3.殆()________ 冶()________4.罔()________ 惘()________三、解释加粗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说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三省吾身:择其善者:四、解释下列语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五、填空。
1.《论语》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主要是记录________________的言行。
2.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
3.《〈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将下面相对应的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七、阅读。
(一)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把这则语录译为现代汉语。
2.解释下列词语。
何以:是以:下问:3.孔子从哪两方面解释了子贡提出的问题?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解释第一则中的加粗词语。
(1)惑:(2)忧:(3)惧:2.试着将第二则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这一则是论述的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3.从第三则语录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参考答案一、lún yì wǎng yān二、1.愠:yùn ,愠色;温:wēn ,温暖; 2.诲:huì,教诲;悔:huǐ,后悔;3.殆:dài ,百战不殆;冶:yě,陶冶; 4.罔:wǎng ,置若罔闻;惘:wǎng ,迷惘。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1.子.(孔子)曰:“学而.①时习..(时常地复习)之.①,不亦(yì)说.( yu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①而.②不愠.(注音yùn解释生气),不亦君子..乎?”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通假字“说”,通悦,译为愉快古今异义“朋”:古义为志同道合的人,今义为朋友。
“君子”:古义为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为泛指人格高尚的人。
一词多义“而”:①处译为然后,表承接关系,词性为连词。
②处译为却,表转折关系,词性为连词。
“之”:①处译为它(学过的知识),词性为代词。
“知”:①处译为了解,词性为动词。
成语有:不亦乐乎这一则是讲学习方法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地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我)日三..(多次)省.(xǐng解释反省)吾身.(自己):为.①(wâi)人谋.(谋划)而.③不忠.(尽心竭力)乎.①?与朋友交.(往来)而不信.(诚实)乎?传.(chuán)不习乎?”一词多义“为”:①处译为替,词性为介词。
“而”:③处译为却,表转折关系,词性为连词。
“乎”:①处译为吗,词性为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词类活用“日”:本义为天,词性名词,本文译为每天,作状语“传”:本义为传授,词性动词,本文译老师传授的知识,作名词成语有:一日三省这一则是讲学习态度方面的内容。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我自己:替别人谋划却不尽心竭力吗?跟朋友往来却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复习吗?”3.子曰:“温故而..(然后)知.②新.,可.(可以)以.(凭借)为.②(wãi )师矣.(yǐ了)。
”古今异义“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今义为可能,许可。
词类活用“故”:本义为旧的,词性为形容词,本文译为旧的知识,作名词“新”:本义为新的,词性为形容词,本文译为新的体会,作名词一词多义“知”:②处译为领悟,获得,词性为动词。
论语十则测试卷
《论语十则》中考题练一、基础知识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名,字,时期国人,我国古代的家,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家经典之一,是记录的体著作。
它与、、合称为“四书”。
3、特别注意的是,本文的作者不是孔子,而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4、重点字词的读音(1)说()乎(2)论()语(3)乐()乎 (4)不愠()(5)三省()(6)传()不习乎(7)罔()(8)殆()(9)诲女()5、出自本文的成语(1)(2)(3)(4)(5)(6)(7)6、关于内容分类(各写三处)(1)谈学习方法的:(2)谈学习态度的:(3)谈品德修养的:二、关于字词(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2、诲女:3、是知也:(二)词类活用1、温故故:2、吾日日:(三)其他1、时习之时: 习:2、朋:3、人不知知:4、愠:5、君子:6、三省三:省:7、信: 8、传:9、知新知: 10、可以:11、罔: 12、殆:有害13、思齐齐: 14、善者:15、弘毅: 16、仁以为己任:17、其恕乎其:恕:18、不欲欲: 19、施:(四)一词多义为 1、为人谋: 2、可以为师也:3、知之为知之:4、仁以为己任:三用原文填空1 新学期又开始了。
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2 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哪一句话?3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4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5 《<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6 《<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7 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四重点句子翻译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测试题
《论语》十则小测试一、填空1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2 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十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论语>十则》中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十则》中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按要求各举两例:(1)谈学习方法的:(2)谈学习态度的:(3)谈品德修养的:三、翻译下列句子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四,在括号内给加线的词注音。
并给黑体字框里的词注释1.子曰:“)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身:乎?”(《学而》)3.子曰:“”(《为政》)4.子曰:“),)。
”(《为政》)5.子曰:“由,)知之乎!不知为不知,)也。
”(《为政》)6.子曰:“)也。
”(《里仁》)7.子曰:“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练习
一背诵全文。
略。
二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高兴,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愠:恼恨,怨恨。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
殆:疑惑。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耻:以……为耻辱。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诲。
6.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指优点。
三说说下列各句的意思。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了旧知识,又领悟了新知识,(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论语》十则教学建议
理解内容,当堂背诵。
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着重弄清实词的含义,不必在虚词和翻译上面花太多的时间。
学生粗知大意之后,即转入背诵。
训练背诵的方式可以灵活。
比如可以先是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过几遍之后即可试着全班同学齐背,然后继之以分行背诵和个别背诵。
也可以先由个别同学背诵,而后分行背诵,最后齐背。
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总之要造成背诵的气氛。
力争当堂解决背诵问题。
练习可以放在课后做。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一、填空:1、孔子名, 字,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
2、《论语》是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的一部书。
5、“四书”分别指:二、原文填空 1.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3.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4.唐太宗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5.在大连夏令营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我们由衷地欢迎大家来大连!”6.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7.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8.《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9.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10.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11.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并阐述为12.论述新旧知识关系的句子是:13.比喻君子始终能坚守志节的句子是:三、解释加点的词:时.习不亦说.乎不愠.吾日.三省.吾身不信.传.不习乎温故.罔.殆.诲女.是知.也弘毅.四、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2、阐述学习态度的句子:3、阐述品德修养的句子:4、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三个。
5、论语十则告诉我们的道理是:6、“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的“朋”指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不亦乐乎?8、我们从“温故而知新”这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论语十则练习题一填空:1、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2、《论语》是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5、“四书”分别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二、原文填空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而不学则殆.(2)学而不厌.(3)、不亦说.乎(4)、温故.知新(5)、思而不学则殆.(6)、是不可以不弘毅..2、下列加点词读音和解释不通的是()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自省.也C、诲.汝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不知而.不愠择其善者而.从之B、可以.为师矣可以.一战C、必有我师焉.不可亵玩焉.D、有朋自.远方来自.三峡七百里中4、下面句子省略成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5、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人不知/而不愠C、吾/日/三省吾身D、择其善者/而从之7、从文中任选一则表明学习态度的句子写在下面:8、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四个:9、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10、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
请任选一则,谈谈对你的启示。
11、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
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1、(1)、精神疲倦而无所得(2)、满足(3)、通“悦”,愉快,高兴(4)、旧(知识)(5)、有害(6)、刚强,勇敢2、D3、B4、A5、(1)、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3)、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6、A7、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例: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9、围绕“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他们(自己也有)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回答即可。
《〈论语〉十则》检测题.doc
《〈论语〉十则》检测题姓名:分数一、填空题(6分)1.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 家,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2.《论语》是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 及其弟子的____,与___、____、_____合称“四书”。
二、理解填空(14分)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 ____,_______ ____.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_______ ___, ______ ______.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 _, ____.4. 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重庆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重庆!”5.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 ___ ____ _____ ___.6.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 __ _, 并阐述为__ _____,_______ __。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60)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
(10分)①为.人谋而不忠乎()②知之为.知之()③仁以为.己任()①学而时习之.()②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①知之为知.之()②是知.也()①择其.善者而从之()②其.恕乎()①仁以.为己任()②可以.为师矣()2.解释下列加点词:(14分)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⑵人不知而不愠.()⑶吾日.三省.吾身()()⑷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⑸温故.而知新()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⑺诲女.知之乎!()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⑼士不可以不弘毅..()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6分)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⑵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⑸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复习测试题
《〈论语〉十则》复习测试题《〈论语〉十则》复习测试题一、基础稳固:1.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____________采集整理而成。
孔子,名,字,期间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被尊称为___________.(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儒家;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丘,字仲尼,春秋期间;思想家、教育家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不愠()三省()罔()殆()(Lún;wǎnɡ;xǐnɡ;yùn;dài)3.通假字解说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yuè快乐。
)⑵诲女知之乎(“女”通“汝”,rǔ你)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zhì智慧)虚词理解“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说以下句子中“而”的意思:学而时习之,(表承接)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任重而道远(表并列)温故而知新(表承接)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择其善者而从之(表承接)六、按要求从本文找出例句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道德涵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岁寒,而后知松柏以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二、经典传承从本文找出八个成语,并解说此中三个。
4字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尔后已不亦乐乎择善而从字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字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说:任重道远:肩负侧重要的使命,行程有很遥远。
比喻责任重要择善而从:选择此中好的随着做,指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学习这些优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憎恶的事情,不要施加给他人。
三、原文填空1.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涵养学习乐趣学习方法)2.《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能够知得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同步测试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人不知而不愠.()(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5)逝.者如斯夫()(6)诲.人不倦()2.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朋.自远方来——朋.友解说:两个“朋”字意思不同,“有朋自远方来”的“朋”是志同道合的人,“朋友”的的“朋”是关系亲密的人。
B. 默而识.之——识.字“解说:两个“识”字意思不同,默而识之”的“识”是记住,这里是理解,领会的意思;“识字”的“识”是“认识”的意思。
C. 学而不厌.——厌.倦解说:两个“厌”字意思相同,都是“厌倦”的意思。
D.温故.知新——无缘无故.解说:两个“故”字意思不同,“温故知新”的“故”是“从前的,旧的”的意思;“无缘无故”的“故”是“原因”的意思。
3.填空:(1)《论语》是_________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记录。
孔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末期思想家、政治家、__________家,是______家的创始人。
《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
”《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述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续仿写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
(1)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誉;——————————————————————————————————————————————————————————————————————————————。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列对联不耻下问利修身,。
二、感知与品味5.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本文中孔子的哪句话?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孔子在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中最赞赏的是哪个层次?你的观点是怎样的,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精段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吾常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雍也》)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耻.下问()终夜不寝.()诲女.知之乎()12.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中的话有的已变成了现在的成语,请写出四个: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4.本文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论语》中有许多内容,后来逐渐演化为固定成语,请判断一下下列语句各是什么成语的原型,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则内有省焉。
”()(2)、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子谓《韶》:“尽美参,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四、拓展训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6.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知之为.知之。
为:_____________ (2)是.知也。
是:_____________(3)满则覆.。
覆:_____________17.翻译下面句子。
(1)诲女知之乎?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孔子问于守庙者曰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 ____18.[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19.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和[丙]文谈的是学习______方面的问题;[乙]文谈的是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过程中______与______应该相结合。
20.(1)孔子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试之”?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孔子这样做有必要吗?谈谈你的看法,并结合文段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1.(1)愉快,高兴,现在写作“悦”;(2)怨恨,心里不满;(3)迷惑不解,现写作“惘”;(4)危险,这里是学业上陷入困境的意思;(5)流逝。
(6)教导2.C 3.(1)儒,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
丘,仲尼,春秋,教育家,儒。
“四书” (2)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