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标准文件管理规范
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014制程管理程序
版 次:03 修正码:1.0
深圳市铭鸿特科技有限公司 制程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P -014 页 次: 2 OF 2
要求,并作好日常维护、保养、维修、校验工作,具体按《量仪管理程序》规定执行。
详细书 面 报 告、 业务必须 妥善 协调沟通 客 户,合同变更后必须及时书面转达生产等
部 门 , 订单变更处理 具体按照《客 户服务管理程序》相关规定执行 。
4.14 防护标识:产品自材料到完工出货各环节,必须按照客户要求以及公司有关材质管理
要求规范准确标识产品材质、订单号、模件号等项目,并分区分类放置保管;
生产通知 单 》;
②复制记录表:业务《 ( 粗工 ) 生产通知单》内容分别复制粘贴于《 ( 备料 ) 自检记录
表》、《自 检记录 表》、《 产 品 检验记录 表》 对应栏次即形成以上三张记录表并
分别发放给仓库作下料自检记录、生产作生产自检记录、品检作产品质量检验记录。
4.11成品检验:产品生产完成后,品检根据图纸、订单要求、产品检验标准进行成品检验
现场产品必须区分合格品、不合格品、待工品、待检品等分类放置并标识记录 。
4.15 客户财产:客户提供图纸、代工产品必须明确标识、妥善保管。
4.16 记录保管:生产通知单、产品检验记录表、自主检查表、不合格品处理单等资料必须
予以受控保管,具体按《质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4.17制程检验流程:
下单
生产
4.6 教育培训:对于新产品、新工艺、特殊重要产品、新上岗员工,必要时生产部、 品 质 部 应组织员 工 进 行 产 前培 训 ,确保生 产检验 人 员 明确 产 品工 艺 技 术 、 质 量交期 等要求并按正确要求 实 施作 业 。
外协PCBA制程规范
广州××××有限公司外协PCBA制程管理规范文件编号:文件版本:A受控印章:受控编号:发布日期:年月日实施日期:年月日编号 No.版本 Rev. A外协PCBA制程管理规范状态 Date 第0次修改页码 Page 1 of 101、目的为了提高外协PCBA生产效率和品质管控,并对我司产品的加工流程和辅料的使用统一标准,从而确保我司产品的一次合格率。
2、适应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生产加工我司PCBA板的所有外协厂家,运用于PCBA加工流程、辅助工具制作标准、辅助物料的选配、加工注意事项等。
3、常规要求3.1常规元件加工参照我司提供的《PCBA外协加工常规要求》执行。
3.2特殊元件或者工艺加工要求参照我司提供的各板《特殊工艺要求》操作。
3.3元件前加工时要做好防静电措施和摆放整齐,不能乱摆放。
3.4除我司《特殊工艺要求》外,其余加工要求参照行业IPC-A-610D II级相关规定执行。
3.5我司IQC来料检验除各板型《特殊工艺要求》内容外,其余的都按照IPC-A-610D II级标准进行检验。
3.6对过波峰焊出来出来的PCBA板表面有明显赃物痕迹的要求清洗干净。
3.7加工我司的键盘板中按键元件禁止接触到洗板水。
3.8清洗的时候,必须使用中性(酸碱度)的洗板水。
3.9贴片制程严禁使用红胶工艺加工。
3.10涉及加工我司产品的设备必需悬挂操作说明和保养记录表。
3.11加工我司的产品各工位要有SOP,内容中要有明确的作业手法和注意事项。
3.12加工我司产品时要严格做好防静电措施,具体参照我司提供的《PCBA外协加工常规要求》操作。
3.13我司的产品在过波峰焊时需使用过炉治具,除非有特殊指明无需使用治具的除外。
3.14每次申请开钢网或者辅助治具时都需要我司工艺部人员确认后方可操作。
3.15加工流程中需设立AOI全检和DIP全检两个工位,具体流程可以参照以下操作:揭思国编号 No.版本 Rev. A 外协PCBA制程管理规范状态 Date 第0次修改页码 Page 2 of 10 常规生产加工流程:4、辅料选型供应厂商按以下辅料型号进行采购作业并用于我公司PCB的焊接加工中。
制程管控程序文件
审核:制定:八、表单《模具清洁保养加护表》1、每次上机生产前,对模具进行保养及检查部位;停止生产下模也是如此;(如打油)2、每次生产中因机台问题造成产品停止生产的,上下模均需对模具进行保养与维护;3、按照产品累计生产的模次,凡是模具达累计生产到100K时,需对模具进行保养与维护并检查;如此类推;4、模具若在生产过程中因产品问题续修模的,带模具维修OK后,上模生产时,需对模具进行检查和保养,若有异常,需及时反馈主管;5、模具在生产过程中,生产部人员必须填写:“模具清洁保养计划表”,填写完毕后,交由主管审核;3、任何模具出厂维修或退模至客户,不得损坏;维修如有毁损,模具管理人员有权申请要求赔偿六、入厂管理:1、新到模具时,按到货单认真查验,必须检验模具的完好性。
2、入模具架放的模具,要做好保护,标明物料编号及厂家后有序排放入模具架(以厂家名为标准)。
3、定期整理模具架,挑出长期不生产或一款相同的模具隔离摆放处理。
七、模具保养与维护:3、保证每款模具标签完整,标明物料编号。
以厂家为分类标准。
4、出、入公司一定要有单据,双方签字后样品方可出、入。
模具去向要落实到人。
五、出入模具架管理:1、模具出入模具架前,模具管理人员应确保模具的完好性,决不能有不良模具流出或流入客户端。
视情节严重 按公司相关要求进行处罚。
2、模具管理人员在接到模具出厂通知时,填写送货单或退模单,领模具人员、模具管理人员签字后方可出厂。
2、未经允许,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接触及触摸模具架,模具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无关人员接触及触摸模具架。
3、模具管理人员有权监督接触及触摸模具有关人员的活动。
4、模具管理人员必须对模具架发生的一切异常状况负责,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向领导汇报。
四、一般规定:1、每天清理模具架,保证模具架的清洁、整齐、有序。
2、新到模具时,必须检验模具的完好性。
及时入库并贴标(要特殊要求:拍照处理)、排放(或收藏)、入帐。
一、目的:为规范模具管理,使模具各陈列井然有序、美观,查找有据,保养维护有据,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制程质量异常管理规范
5.1.4.1 SMT产线停线后未经品质部门同意不得私自进行生产;
5.1.4.2停线后品质部门需主导重点跟踪质量改善效果,尽量配合相关单位尽量降低停线时间;
5.1.4.3SMT生产主管需重点跟进停线异常处理情况如影响到正常生产出货计划时需及时提出给相关部门协商处理;
5.1.4.4白班产线如出现停线情况产线必须及时知会给相应PC,夜班停线异常只有在无法改善产线到了必须拆线时则需先知会相应PC,在PC给出处理意见后方能拆线;
5.1.2.4品质部门跟踪改善对策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结果
5.1.3结案条件
5.1.3.1制程/物料异常:IPQC跟进20-100PCS首件如未再发现有异常联络的故障现象将做结案处理。
5.1.3.2人为作业不良:需确认责任人已纠正作业手法并在每2小时的巡检过程中未再发现有违规作业现象将做结案处理
5.1.3.3 OQA批退异常:责任单位改善后,重新送检未再发现不良
5.1.2.5品质部门跟踪改善对策及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结果
5.1.3复线/结案条件
5.1.3.1制程/物料异常:IPQC跟进20-100PCS首件如不良率恢复正常水平,产线可复线生产,IPQC开出《复线联络单》。
5.1.3.2人为作业不良:需确认责任人已纠正作业手法并连续确认改善后生产出来20PCS以上的产品该异常已改善,产线可复线生产,IPQC开出《复线联络单》。
5.1.1.2SMT炉后目检工位综合不良率≥5%或连续两个时间段内(每个时间段为1小时)综合不良率≥4%由跟线IPQC发出《品质异常停线联络单》
5.1.1.3测试段DL、BT工位不良率≥3%或MMI工位不良率≥3%(抽测为≥3%,全测为≥4%)或DL/BT/MMI工位综合不良≥6%由跟线IPQC发出《品质异常停线联络单》
工艺制程控制文件
工艺制程控制文件工艺制程控制文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控制和管理工艺制程的文件,它对于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工艺制程控制文件的定义、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艺制程控制文件的定义工艺制程控制文件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的一系列文件和规范,用于指导和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
它包括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规范、设备操作指导、检验方法等内容,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和参考文件。
二、工艺制程控制文件的编制原则1.准确性原则:工艺制程控制文件应准确地反映出生产工艺的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2.完整性原则:工艺制程控制文件应包含全面的工艺信息,涵盖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步骤都得到有效的控制。
3.可操作性原则:工艺制程控制文件应具备明确的操作指导,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执行。
4.可追溯性原则:工艺制程控制文件应具备良好的追溯性,能够追溯到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相关操作记录,以便于问题的排查和质量的溯源。
三、工艺制程控制文件的主要内容1.工艺流程:详细描述产品的生产流程,包括各个工序的顺序、工艺参数和操作要求等。
2.工艺参数:明确规定各个工序的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确保每个工序的操作都符合要求。
3.工艺规范:规定各个工序的操作规范,包括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4.设备操作指导:提供设备的操作指导和维护要求,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5.检验方法:规定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四、工艺制程控制文件的应用价值1.确保产品质量:工艺制程控制文件能够规范生产过程,确保每个环节的操作符合要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2.提高生产效率:工艺制程控制文件能够指导操作人员进行规范的操作,减少操作失误和重复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全]制程控制管理制度
[全]制程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产品品质管理,规范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稳定且处于受控状态,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产品生产的整个阶段。
三、职责1、质量管理部职责质量管理人员对每一工序进行逐一查核、指导,纠正作业动作,即实施制程巡检;记录、分析全检站及巡检所发现之不良品,采取必要的纠正或防范措施;及时发现潜在或潜在的质量异常现象,并追踪处理结果。
2、生产车间的职责作业人员应随时开展自检互检工作;关键控制工序,由专职人员依规定的检验规范实施全检工作,确保产品的重要质量项目符合标准,并做不良记录;各级管理人员应随时查核作业品质状况,对异常现象予以及时排除或协助相关部门予以排除;3、工程技术部的职责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标准作业指导书;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文件;维护、保养设备与工装,确保其能正常工作;不定期对作业标准执行与设备使用进行核查。
四、制程质量管理人员工作内容为对制造过程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质量管理部应建立一个能够稳定生产合格产品的管理体系,抓好每个环节上的质量保证和预防工作,对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
1.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保证上线材料达到产线的质量要求。
2.制定检查标准与工艺规程。
3.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分析,协助生产部门做好产品质量管理。
4.掌握产品质量动态,加强对不合格品的管理。
5.过程巡检及产品质量异常原因的分析与处理。
6.半成品库存的抽检及报废品的鉴定。
7.监督仪器、量规的管理与校正。
8.对作业标准与工艺流程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9.加强作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与培训。
五、制程质量控制流程质量管控人员的工作流程:开始——了解各车间生产计划情况——准备及查找相关资料——协助各车间开展相关工作——在各车间生产过程中定时巡检——对巡检状况进行处理与记录——结束六、制程质量控制作业细则1.作业人员确依作业标准作业,且于每一批的第一件加工完成后,必须经过有关人员实施首件检查,待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加工,各组组长并应实施随机检查。
注塑生产制程管理规范
常见问题
• 1\看板填写潦草不规范 • 2\看板内容与实际状况不符 • 3\只关注机台看板,不关注车间生产看板
工艺控制要求
• 3\生产现场的管理责任人应监督部下落实每天 生产现场的管理责任人应监督部下落实每天 按规定频率完成对注塑成型参数的管控和记录, 按规定频率完成对注塑成型参数的管控和记录 保证量产产品的生产现场具备受控的工艺卡\按 保证量产产品的生产现场具备受控的工艺卡 按 公司规定定时记录核实机台工艺参数; 公司规定定时记录核实机台工艺参数
常见问题
• 1\机台只有监控记录没有工艺卡 • 2\工艺卡没有及时受控 • 3\监控记录与工艺卡不符而没有验证或批准 的记录 • 4\监控记录与实际机台参数不符 • 5\没有按时监控 • 6\作假记录….
模具管理要求
• 4\生产现场的管理责任人应监督部下落实对量产 生产现场的管理责任人应监督部下落实对量产 中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定时 中模具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定时 对模具分型面进行检查\清洁并记录执行的日期和 对模具分型面进行检查 清洁并记录执行的日期和 时间;模具每生产 模具每生产3万啤下模申请模房对模具进行 时间 模具每生产 万啤下模申请模房对模具进行 彻底的保养和维护并记录大保养的日期和时间; 彻底的保养和维护并记录大保养的日期和时间
注塑机使用与保养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机台编号: 机台编号: 类 别 机器运转是否正常 温度是否正常 有无漏电、 有无漏电、水、气、油现象 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每日 机台是否正常 机器、 机器、模具是否通冷却水 机台是否放置与生产无关的物品 自动供油是否在标准存量 操作员 润滑系统是否正常 安全装置是否正常 每周 水、电、气、油路系统是否正常 活动部位是否正常 注射装置是否正常 检查人 检查项目
生产制程管理程序文件(5页)
1、目的1.1对过程中影响产品品质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品质满足规定的要求。
2、概述2.1 本程序文件适用于生产过程控制及适当环境下生产。
2.2 生产过程包括装配、注塑、车缝及五金加工。
3、职责3.1PC部负责有效安排生产计划,确保资源的充分利用,以最低的成本按时完成生产,确保货期的准时达成。
3.2生产部通过有效管理,负责确保全部生产操作符合规定之作业要求,以保证品质的制造过程,同时达到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和要求。
3.3PE部负责制定[工程流程图]、[检查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及必要时提供技术支援和有效之工夹具,以确保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品质问题的减少。
4、程序4.1当PC部收到[生产通知单]后,即作合同评审(COP3.1)。
4.2若能通过评审的[生产通知单],有关人员需每周制定或更新一份[生产计划]/ [加工计划](加工车间用)交PC负责人确认后,发出给有关使用部门(COP3.1)。
4.3生产部收到[生产计划]/[加工计划]后,应考虑是否有能力按生产计划生产,如以下几种因素:A.物料的实际状况。
B.人员的满足状况。
C.PD交货期的缓急状况。
D.机器、工夹具的准备状况。
4.4如生产部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则由PC提出并作以下处理:A.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由PC变更生产计划。
B.如不能满足客户要求,通知销售支援部与客户进行沟通修改订单的要求(方法参照[合同评审程序])。
4.5当生产之前准备资源满足后,可安排有效之生产。
4.6生产部依据[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单]中“实际用量”栏之数量发出[领料单],将[领料单]副本交到仓库领料,并按各型号之[工程流程图]进行排拉生产。
非流水线生产车间的作业及检测人员的安排见[非流水车间人员配制要领]。
4.7生产部根据[作业指导书]及[生产通知单]要求作业,直至包装后的成品存放于待检区,待FQC作最终检查(COP10.1)。
4.8每个生产工序的半成品,均由生产线检测工按[检查指导书]及[生产通知单]要求进行所需之制程中检查.(COP10.1) 生产线检测工检查位置根据[工程流程图]要求。
制程检验管理规范
5.3.2.1检验合格:
IPQC在规定频率周期内巡检产品合格时,需对此周期已包装的产品外箱标签上加盖“IPQC PASS”印。
5.3.2.2检验不合格:
5.3.2.2.1 IPQC在规定频率周期内巡检产品不合格时,马上通知生产部进行改善,同时对上一巡检周期内产品进行追溯确认,对锁定可疑对象品包装箱(或袋)贴附红色“不合格”标识, 并在每个卡板上贴上一张“不合格票”并详细注明不良信息,具体作业依《不合格管理程序》实施。
5.1.4.1首件检验合格:
IPQC首件检验合格时签署首件样板并交IPQC组长确认,确认无误签发给生产部,生产部在接收合格首件样板后方可正式生产(首件样板须放置在生产机台/线专门放置区域,有限度样时,同样需将限度样放置在生产机台/线专门放置区域。
5.1.4.2 首件检验不合格:
IPQC首件检验不合格时需及时通知生产部进行改善,生产部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改善后重新送检首件。
5.4.1.2依照《检查指导书》频率要求对产品相关的4M1E的管理进行巡检。
5.4.1.3依照《检查指导书》频率要求及测试方法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信赖性测试。
5.4.1.4以上检验结果记录于《IPQC巡检记录表》中。
5.4.2 检验判定与处理:
5.4.2.1检验合格:
IPQC在规定频率周期内进行巡检合格时,需对已包装的产品外箱标签上加盖“IPQC PASS”章。
5.2.2 有限度样品时,作业员还需对限度样品进行确认,当生产部品接近限度样时,需及时报告上司及技术员确认是否可改善,不可改善时,检查时需确保产品在限度范围内,超过限度时需隔离并报IPQC确认。
5.2.3作业员自主检查检出的不良品需进行标识与隔离,可在不良品异常处贴附“红色箭头标或
工程技术文档规范性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文档规范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工程技术文档的编写、审查、审批和使用,提高工程技术文档的质量和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工程技术文档的编写、审查、审批和使用管理。
第三条工程技术文档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工程规范、施工工艺流程等。
第四条工程技术文档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具有真实、准确、完整、清晰、规范的特点。
第五条公司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保证工程技术文档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二章编写管理第六条工程技术文档的编写应当由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的人员负责,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全面。
第七条工程技术文档的编写应当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格式,确保文档规范。
第八条工程技术文档应当根据工程过程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新、完善,确保与实际工程进度相匹配。
第三章审查管理第九条工程技术文档的审核应当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确保内容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第十条审查人员应当依据相关文件,对工程技术文档进行认真审查,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第十一条工程技术文档的审查结果应当及时反馈给编写人员,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第四章审批管理第十二条工程技术文档的审批应当由公司的相关领导或专业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确定文档的使用和实施权限。
第十三条审批人员应当对工程技术文档的内容和准确性进行核查,确保文档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第十四条审批人员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批工作,确保文档能够及时使用。
第五章使用管理第十五条工程技术文档的使用范围应当明确,使用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文档内容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十六条工程技术文档的更新和变更应当及时通知相关人员,确保文档与实际工程进度一致。
第十七条工程技术文档的使用情况应当定期汇总并分析,临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文档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六章督导管理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建立相关的检查、考核和奖惩制度,对工程技术文档的编写、审查、审批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制程管理规范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1. 目的为规范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外协加工、进料检验、生产组装、不良维修、出货检验、工程安装等一系列过程的工艺及操作要求,从而保证产品制程受控、质量稳定,特制定本规范。
2. 合用范围合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制程控制。
3. 引用标准部份参考SJ/T 10533-944. 职责品管部,负责进料检验、出货检验过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及监控。
负责IPQC 巡检及问题总结、改善跟进;创造部,负责生产线制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及监控研发部,负责产品维修过程制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及监控客服部,负责产品现场安装、调试、维护等过程制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及监控采购部,负责制程管理所需用品用具的采购和管理5. 基本要求上班时必须仪表整洁,按要求佩戴工作牌。
5.1 保持作业台面清洁,不得有零碎物料、锡渣、零件脚、胶丝等杂物。
5.2 工具物料摆放整齐,分类放置,并标识清晰。
5.3 仪器工具参数应按作业指导书要求设置。
5.4 良品、不良品、待处理品必须标识明确并区分放置。
5.5 做好产品防护,防止作业过程损坏或者外观的损伤。
5.6 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作业,遵守工艺要求。
5.7 拿取路线板时,应夹持住路线板板面,不得拎或者提路线板上的元器件/线材等。
拿取PCB 空板或者元器件时,必须带好手套避免手指直接接触PCB 焊盘或者元器件引脚。
5.8 作业时,路线板应用板架整齐放置。
不得随意放置在工作台或者任何无静电防护措施的地方。
5.9 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5.10 下班时应做好台面清洁,工具、物料、在制品摆放整齐,将电脑关机,关断工具仪器设备电源。
6. 静电管理要求6.1 所有人员进入静电管理区域必须实施必要的静电防护措施,如穿戴防静电工作服、穿静电鞋,必要时,戴静电帽。
6.2 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前必须佩带好经测试合格的静电手环并确保接地良好,不得在没有采取防静电措施情况下接触静电敏感元器件、PCBA、半成品等。
需要挪移无法佩带静电手环时必须至少佩带防静电手套或者无线静电手环;6.3 杜绝携带非防静电物品、及与工作无关物品进入静电管理工作区域。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规范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设备制程检验管理,在制程检验过程中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设备制程检验人员。
2. 质量管理流程2.1 设备制程检验流程概述设备制程检验是指在设备制程过程中对关键产品参数进行检验的过程。
检验工作包括收集样本、测量和评估样本数据、比较样本数据与标准要求,以及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的过程。
2.2 设备制程检验管理流程设备制程检验的管理流程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1.收集样本:根据设备制程流程和工艺要求,收集合适的样本进行检验。
2.测量和评估样本数据: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样本进行测量和评估。
3.比较样本数据与标准要求:将样本数据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判断样本是否合格。
4.记录和报告检验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记录表中,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5.处理不合格样本:对于不合格的样本,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返工、调整设备参数等。
2.3 设备制程检验文件管理为了保证设备制程检验的可追溯性和一致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系统。
文件管理包括以下内容:•设备制程检验计划:对设备制程检验进行计划,包括检验内容、样本数量和检验方法等。
•设备制程检验记录表:记录每次设备制程检验的结果,包括样本数据、对比结果和处理措施等。
•设备制程检验报告:定期汇总设备制程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
3. 设备制程检验要求3.1 设备制程检验标准设备制程检验的标准是指对设备制程中关键参数的要求。
标准应满足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3.2 设备制程检验频次设备制程检验的频次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设备稳定性进行确定。
通常情况下,设备制程检验应定期进行,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特殊检验。
3.3 设备制程检验设备和方法设备制程检验需要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
对于不同的检测参数,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检测。
同时,应对检测设备和方法进行定期校准和验证。
生产制程WI制作管理规范(含表格)
生产制程WI制作管理规范(ISO9001-2015)1. 目的规范W/I作业,使生产部门生产制程工作程序合理化、标准化,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2. 范围凡本公司之机种从新机种导入至完成出货所需相关数据之动作。
3. 权责3.1研发单位:提供零件料号、样品或相关图面等。
3.2工程单位:3.2.1 PE:提供物料清单(BOM)、样品及相关电气规格、调整规格等。
3.2.2 ME:提供包装图面及相关机构规格等。
3.2.3 TE:提供相关程序名称及机种程序清单等。
3.2.4 IE:负责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生产制程WI制作。
3.2.5 DCC:负责文件发行、存盘。
3.3生产单位:3.3.1AI:AI相关人员负责制定AI相关制程之作业指导书。
3.3.2PD:负责文件的执行。
4. 定义PE:产品工程ME:机械工程TE:测试工程IE:工业工程PD:生产部门DCC:资料中心WI:作业指导书ECN:工程变更通知MN:制造通知QA:品保部5. 作业内容5.1 流程图详见页4。
5.2 资料收集:IE要根据实际生产状况从相关部门收集制作W/I所需资料(BOM表、ECN、MN、电气规格、调整规范、包装方式、注意事项等)及样品。
5.3 W/I制作:IE根据实际生产及机种要求进行制程编排、文号定义、具体制作。
5.3.1 W/I制作内容应满足基本内容需求如:仪器设备、工具、治具、测试程序、材料料号、品名、组装工具、检验工具、加工工具、加工规格、机器设定、烙铁温度、电动起子/气动起子、扭力/测试规格等相关内容。
5.3.2 W/I文号编码原则如下:W/I文号由各制作单位内部管控,以不重复为原则。
9 4 9 W I - * * * * *代表机种流水号代表生产线段别代表制作单位代表文件属性代表事业处编码5.4 W/I发行:W/I制作完成后,相关人员进行审核确认,再经部门主管核准后送交DCC,由DCC统一进行文件拷贝、分发、回收、归档。
5.5 W/I修改:W/I正式在生产部门执行后,若有制程变更或新ECN或MN导入,W/I制作人员需对W/I进行及时修正,经相关人员确认,部门主管核准后,再进行版本进阶发行。
stdf文件标准
STDF文件标准:晶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工艺控制、缺陷管理、工艺模拟和优化及文件格式规范一、晶圆工艺流程STDF文件标准首先涵盖了晶圆制造的基本流程。
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衬底制备:此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片、砷化镓等,并对其进行抛光、清洗等预处理操作,以备后续的工艺步骤使用。
2. 生长薄膜:在这个阶段,各种半导体材料薄膜被生长在衬底上,如氧化物、氮化物等,这些薄膜将构成芯片的主要结构。
3. 制程图案:通过光刻、刻蚀、离子注入等手段,将设计好的图案转移到衬底上,从而制造出所需的半导体器件。
4. 封装测试:完成图案制作后,芯片将进行封装和测试。
封装过程保护芯片免受环境影响,测试则确保芯片的功能正常。
二、工艺参数STDF文件标准详细列出了在晶圆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工艺参数,如光刻分辨率、刻蚀深度、颗粒尺寸等。
这些参数对产品的性能和良率具有重要影响。
1. 光刻分辨率:光刻过程决定了芯片上电路图案的精度和细节,分辨率越高,图案的细节表现越好。
2. 刻蚀深度:刻蚀过程决定了材料被移除的厚度,对于实现特定的器件结构至关重要。
3. 颗粒尺寸:颗粒尺寸决定了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一定影响。
三、工艺控制STDF文件标准强调了工艺控制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实现工艺过程的监控、如何实现参数的自动调整以及如何实现质量控制。
通过这些控制手段,可以确保每个制造步骤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1. 工艺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控关键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功率等),确保制造过程在设定的范围内进行。
2. 参数自动调整:根据实时监控的数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以抵消环境变化和设备差异的影响。
3. 质量控制: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等工具,对制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提高产品良率。
四、缺陷管理STDF文件标准提供了有效的缺陷管理方法。
在晶圆制造过程中,缺陷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识别、分类、修复这些缺陷。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工艺文件管理,提高工艺文件使用效率,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工艺文件,凡涉及制程控制、检验和可追溯性的全部适用。
三、制度要求(一)工艺文件的编制1. 工艺文件编制应遵循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原则,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编制,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GDP标准执行。
2. 工艺文件应全面、准确、详尽、清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工序作业指导书,包括作业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工具清单、作业操作流程图等;(2)制品检验标准,包括外观缺陷、功能参数、安全性等;(3)工具夹具、测量仪器使用规范;(4)质量检验的流程和标准;(5)热处理方案等;(6)关键工艺流程和控制要点。
(二)工艺文件的审批1. 工艺文件的审批应由符合资格的工艺负责人和工艺文件管理员进行,工艺文件的审批人员应熟悉本公司产品和生产过程,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审批能力;2. 工艺文件的审批应遵循“四级“审批原则:(1)一级审批:由工艺负责人审批工艺文件编制内容的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并签署审批意见;(2)二级审批:由质量负责人审批工艺文件的品质要求与公司质量方针的适应性,并签署审批意见;(3)三级审批:由车间主任或生产调度负责人审批工艺文件的技术可行性和生产过程中的合理性,并签署审批意见;(4)四级审批:由工艺文件管理员组织现场试作并验收,确认工艺文件的可操作性和效果,并签署验收意见。
3. 工艺文件需审批人员应依据本制度要求进行审批,严禁简略审批、违规审批和无审批地使用。
(三)工艺文件的变更1. 发现工艺文件存在错误,应第一时间通知工艺负责人进行修正,并出具书面修订单;2. 工艺文件的变更应由工艺负责人提出,经过四级审批人一致同意后执行,变更必须由管理员在工艺文件上进行标注或注销,生成新版工艺文件;3. 工艺文件的修订、变更和替换要进行备查和保密。
(四)工艺文件的管理1. 工艺文件应以系统的形式进行管理,实行电子控制,核心数据采用ERP管理,在不同生产阶段都要使用相应的工艺文件;2. 工艺文件的档案应完整、清晰、易于查阅,坚持规范分类、标识工艺文件,切实做到控制文件版本并及时销毁过期的工艺文件,确保一定期间内的工艺文件存储完整无缺,防止工艺流程中的人为调换或误用;3. 工艺文件的查询应有明确的流程,要有专人管理,所有工艺文件的使用都应由工艺文件管理员直接审核和派发;4. 工艺文件管理应做好安全保密措施,禁止泄露和篡改,要保证生产数据的真实性,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规范工艺文件备份和存储方式。
制程标准文件管理规范
3、职责:
3.1 各IE工程师、技术员:负责产品工艺路线卡(PF),标准作业指导书(SOP),产品制程控制计划(PCP)及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之制订,修订并呈核;
3.2 PIE部IE组组长:负责审核IE工程师制订之产品工艺路线卡(PF),标准作业指导书(SOP)以及产品制程控制计划(PCP),并提供指导意见;
>注意事项应重点彰显品质要求,安全因素以及异常处理方式等;
>设备工装夹具项应描述该工序使用之设备(含相关参数设置)、工装(含工装编号)、工具(含辅助夹具及配套工具)。
6.3.3 Process Control Plan(PCP)/制程控制计划:
6.3.3.1产品制程控制计划制订前需参考样品、工程图、BOM物料清单、产品工艺路线卡、SOP及标准检验规范等工程资料。
6.3.3.2成立专案核心小组,成员包括PE、IE、研发部、工程部、品质部、制造部等,与小组成员协商定义出关键工序,针对关键工序完成制程控制计划。
6.3.3.3控制计划包含工序描述、设备工装模具编号、关键参数设置、公差、测量技术、取样频率、控制方法及反应计划等,详见表单9.3项。
6.3.3.4参与制程控制计划制订之专案核心小组成员应本着客观、实际之科学态度,详细完成各关键工序管制项目分析,完善制程变异控制方法及反应计划。
《产品工艺路线卡》
▲
▲
▲
▲
▲
▲
2
《标准作业指导书》
▲
▲
◆
◆
/
/
3
《制程控制计划》
《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
◆
◆
/
/
/
生产制程质量保证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后端制程质量,制程相关质量有据可依及标准化作业,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质量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制程和出货质量管控所有范围。
3、职责:3.1 PQE主管职责:3.1.1统筹制程PQE及IPQC组长的日常工作安排及分配。
3.1.2考核PQE及IPQC组长工作技能,激厉正能量的团队士气氛围。
3.1.3跨部门之间的协调及组织作战达成预期质量效果。
3.1.4主导重大客诉的检讨、分析改善、对策实施、及时8D回复。
3.2 PQE职责:3.2.1从产品试产导入、到量产过程的跟进各节点的质量指标把控。
3.2.2与前端DQE对接产品资料完整性及释放制程端相关部门及管理。
3.2.3以制程产品的直通率为核心,关闭异常的及时性、TOP5检讨改善落实。
3.2.4 主导制程阶段来料异常确认判定:退货、接收、特采、加工或挑选。
3.3 IPQC组长职责:3.3.1安排IPQC的日常工作及分配事项,检查IPQC工作执行效果、规划培训提高IPQC检验技能。
3.3.2根据FQC验货、客诉、产线TOP3问题,安排重点稽查对应的相关岗位。
3.3.3预防批量性问题的产生和流出。
3.3.4输出本组别的日常工作报表。
3.4 IPQC职责:3.4.1首件检查,依据检验规范文件对拉线前5pcs产品进行外观及功能检查确认,预防批量不良流出。
3.4.2制程巡检,通过5M1E(人、机器、材料、方法、测量、环境)方法线进行巡检管控,异常问题及时反馈确认,预防批量不良流出。
3.4.3拉线相关点检报表确认、现场5S管理、ESD防护及模拟测试。
3.4.4对应产线TOP3重点岗位进行重点抽查,确认改善效果。
3.4.5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判定、标识、反馈、记录,跟踪不合格项的处理进度。
3.5 QC主管职责:3.5.1统筹FQC的所有日常工作安排及分配事项,规划培训提高FQC检验技能;3.5.2考核FQC组长及FQC的工作技能,激厉正能量的团队士气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发号制程标准文件管理规范文件编号:版本/次:A/0总页数:6页制作部门:PIE部首次发行:是修订履历栏No.版本/次修订内容修订日期修订人1 A/0 新发行2009-7-15 曹延平2345姓 名 日 期 制 作: 曹延平2009-7-15审 核:批 准:1、目的:为了规范制程文件之标准化作业,以期制程标准文件能在各阶段有效指导各制造部门之生产运作,达到提升品质与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进而提升公司竞争力。
2、范围:适用于东箭公司制造中心PIE 部。
3、职责:各IE 工程师、技术员:负责产品工艺路线卡(PF),标准作业指导书(SOP),产品制程控制计划(PCP)及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之制订,修订并呈核; PIE 部IE 组组长:负责审核IE 工程师制订之产品工艺路线卡(PF),标准作业指导书(SOP)以及产品制程控制计划(PCP),并提供指导意见;PIE 部经理:负责本部工程师制订之产品工艺路线卡(PF),标准作业指导书(SOP)以及产品制程控制计划(PCP)之核准发行。
4、定义:Process Flowchart(PF):产品工艺路线卡;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 标准作业指导书; Process Control Plan(PCP): 制程控制计划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PFMEA): 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5、制程文件制订过程乌龟图:过程输出:1.经审核《产品工艺路线卡》 过程输入:1.研发部发行图纸、样品等 谁来做(能力/技能/培训) 、研发、品质部门主管及技术人员或多功能小组使用资源:1.计算机、网络、电话2.复印机、打印机3.资料柜4.相应文具6、内容和要求:文件需求序号文件需求产品等级Z T ⅠⅡⅢⅣ1 《产品工艺路线卡》▲▲▲▲▲▲2 《标准作业指导书》▲▲◆◆/ /3《制程控制计划》《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 /序号文件名称过程控制节点开发制样试产量产1 产品工艺路线卡▲▲▲▲2 标准作业指导书▲▲3 制程控制计划▲▲4 PFMEA ▲文件审核权限序号文件名称过程审核权限部门经理组长主管小组长1 产品工艺路线卡产品开发、制样▲▲产品试产、量产▲▲2 标准作业指导书产品开发、制样▲▲产品试产、量产▲▲3 制程控制计划产品开发、制样▲▲产品试产、量产▲▲4 PFMEA 产品开发、制样▲▲产品试产、量产▲▲文件制订说明过程绩效衡量指标:1.产品工艺路线卡于正式图下发后1个工作日内发行;2.主机厂或客户要求之产品SOP制订率100%;3.客户要求或重点产品PCP制订率100%;如何做(方法/程序/技术):七大手法手册3.流程合理化原则4.动作经济原则5.结合团队力量6.3.1 Process Flowchart(PF)/产品工艺路线卡:6.3.1.1制订前应参考样品、工程图、BOM物料清单等工程资料,并参加工程技术交底会,了解客户特殊工艺需求并参考本厂工艺加工能力。
6.3.1.2工艺路线卡制订应运用流程合理化原则,尽量减少搬运、转序;同工序多种加工方法时,应运用经济化原则,选用经济、合理之加工方法。
6.3.1.3制订后应总体检查流程合理性,检讨是否有可改善之处。
检讨后提交审核。
6.3.2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标准作业指导书:6.3.2.1 SOP制订前需参考样品、工程图、BOM物料清单及产品工艺路线卡等工程资料,并参加工程技术交底会,了解客户特殊制程要求及产品特性。
6.3.2.2制订时需参考样板制作过程,结合实际加工能力完善各关键加工工序之重要参数设置参考。
(重要参数定义为:变异后会/可能影响产品特性、结构、外观等之参数)6.3.2.3 SOP标准格式参考表单项,内容包含封面页、图片描述与作业说明、零部件/副资材、注意事项、设备工装夹具以及产品信息等:>图片描述应清晰并按顺序反映文字难以描述之客观操作重点;>作业说明文字叙述应简洁、明了,可获唯一理解;>零部件/副资材项需参考BOM物料清单,做到及时更新规格、编号与用量;>注意事项应重点彰显品质要求,安全因素以及异常处理方式等;>设备工装夹具项应描述该工序使用之设备(含相关参数设置)、工装(含工装编号)、工具(含辅助夹具及配套工具)。
6.3.3 Process Control Plan(PCP)/制程控制计划:6.3.3.1产品制程控制计划制订前需参考样品、工程图、BOM物料清单、产品工艺路线卡、SOP及标准检验规范等工程资料。
6.3.3.2成立专案核心小组,成员包括PE、IE、研发部、工程部、品质部、制造部等,与小组成员协商定义出关键工序,针对关键工序完成制程控制计划。
6.3.3.3控制计划包含工序描述、设备工装模具编号、关键参数设置、公差、测量技术、取样频率、控制方法及反应计划等,详见表单项。
6.3.3.4参与制程控制计划制订之专案核心小组成员应本着客观、实际之科学态度,详细完成各关键工序管制项目分析,完善制程变异控制方法及反应计划。
6.3.4 PFMEA/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6.3.4.1制程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制订前需参考样品、工程图、BOM物料清单、产品工艺路线卡、SOP及标准检验规范等工程资料。
6.3.4.2成立专案核心小组,成员包括PE、IE、研发部、工程部、品质部、制造部等,制订前应召集核心小组成员进行会议,讨论各工序潜在失效模式、判定失效后果及其严重度、研究潜在失效原因及机理及其频繁度、制订现行预防设计控制及探测控制、评估其探测度得出风险系数(RPM);各小组成员建议措施提报评审,设定责任人与完成日期;共同完成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文件存储6.4.1文件命名6.4.1.1 SOP命名:SOP-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如SOP-09款丰田汉兰达侧护踏板基本款-前中支架6.4.1.2 PCP命名:PCP-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如PCP-09款丰田汉兰达侧护踏板基本款-前中支架6.4.1.3工艺路线命名:PF-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如PF-09款丰田汉兰达侧护踏板基本款-前中支架6.4.1.3 PFMEA命名:PFMEA-产品名称-零件名称,如PFMEA-09款丰田汉兰达侧护踏板基本款-前中支架6.4.2文件存储6.4.2.1文件存储路径要求:我的电脑\(盘符)\产品标准文件资料夹\产品名称\(SOP、工艺路线、过程控制计划),每款产品要求分别按SOP、工艺路线、过程控制计划三个资料夹存储分类文件.6.4.2.2文件存储图示说明:6.4.3文件备份6.4.3.1.每月需要将本月内更新或新增的文件备份到\\Djfile\PIE部共享资料\PIE部内部共享资料\IE组资料\产品标准文件资料夹文件修订文件修订之依据为具有效权限签核后之《技术变更申请单》、《技术变更通知单》等表单,以确保文件修订作业之有依据性及规范化。
变更内容栏内应如实填写依据《XX申请单》、《XX通知单》(单号)作出XX修订,保持文件修订工作之可追溯性。
文件修订之时效性为接《技术变更申请单》或《技术变更通知单》后,《工艺路线卡》应于1个工作日内完成修订并审核;《SOP》、《制程控制计划》及《PFMEA》文件为3个工作日内完成修订并审核(具体可视案件紧急程度及工作量调整但须提前报备主管);文件具体修订内容为:《工艺路线卡》:参照《技术变更申请单》、《技术变更通知单》等表单确认图纸是否相应修改,是否影响产品之加工路线,工序中心等,如有则需依本规范项作出修改;《SOP》、《制程控制计划》及《PFMEA》:参照《技术变更申请单》、《技术变更通知单》等确认图纸、BOM及《工艺路线卡》等工程资料是否已修订,如有则需依据本规范、、项进行文件修订。
文件核准后对制造部门之培训要求经核准发行后之《标准作业指导书》作为指导制造部门正确操作之重要资料,为确保产品制作流程顺畅,应由各担当IE工程师组织对制造部门进行培训;培训教材为《工艺路线卡》及《标准作业指导书》,培训对象由制造部安排须包括所有参与此产品制作之作业员;责任PE作为后续工艺指导者,视情况须参与培训及指导;培训须有《培训签到表》记录,由PIE部门存档备查。
7.附加说明产品开发等级表(此等级表是从产品实现难度的排级)等级等级描述Z 主机厂产品开发项目T 全新平台产品开发项目(新产品线),涉及造型开模类项目Ⅰ不涉及造型的开模类项目Ⅱ量车开发且不涉及模具和工艺开发的开发项目(如现有工艺能达到管类护杠)Ⅲ来样或来图且不涉及模具和工艺开发的开发项目(如现有工艺能达到管类护杠)Ⅳ已有成熟车型的产品只是对零部件做更改并延伸成为新规格的产品项目项目资料及责任清单注:1、“▲”为必须,“◆”为可选,“/”为不选;2、若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包括项目和资料格式)3、所有评审会议输出相应的评审记录,其他会议均需输出《会议纪要》(如技术交底会、试产总结会、制程控制计划及PFMEA制订讨论会等)4、所有过程和提交资料必须按相应等级要求进行,不能减少,若因特殊原因需增减过程时需提交申请由PIE部总监批准8.相关文件《产品开发管理程序》《技术变更管制程序》9.相关表格《产品工艺路线卡》DJFR-TC-027《标准作业指导书》DJFR-TC-026《制程控制计划》DJFR-TC-044《PFMEA》DJFR-TC-030《技术变更申请单》DJFR-TC-023《技术变更通知单》DJFR-TC-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