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的共30页

合集下载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课件

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优质课件
中国第一个资产 阶级共和政府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纪元:中华民国纪年
孙中山就职合影
中华民国国旗 五色旗
大总统誓词
1.民初政争——南京临时政府 (2)制度选择:
材料1:内阁制乃平时不使 用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 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 非常时代所宜……余亦不 肯徇诸人之意见,自居于 神圣赘疣,以误革命之大 计。 ——孙中山(1911年12月)
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颁布《修正 大总统选举 法》,总统 任期为十年, 可连选连任。
2.民初政争——北洋军阀统治(2)政党政治失败
▶ 照搬西方政党政治模式,脱离了中国基本国情。……辛亥革 命后,政权虽然易手,但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性质,中国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天下而非政党的天下。
——章开沅《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发展》
行政 立法
内阁
参议院
政治
体制
司法 最高法院
总统 总理
国家元首 总统命令
政府首脑 总理附属
1.民初政争——南京临时政府
(4)制度反思:责任内阁制有何不足
今天改选总统,把革命大业,让渡于一个老奸巨滑的官僚……临 时约法这时还在讨论中,我们要防总统的独裁,必须赶紧将约法完成, 并且按照法国宪章,规定责任内阁制,要他于就职之时,立誓遵守约法。
总统制
材料2:内阁若有不善之行为, 人民可以推倒之,另行组织 内阁。总统制度为总统担负 责任,不但有皇帝性质,其 权力在英、德诸立宪国皇帝 之上……现就中国情形论之, 以内阁制为最佳。
——孙中山(1913年春)
责任内阁制
1.民初政争——南京临时政府
(3)制度确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为原则,确立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 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命令需要国务员副署才可生效。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四)司法机关
• • • • • 四级三审制 第一级:初等审判厅 第二级:地方审判厅 第三级:高等审判厅 第四级:大理院,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地方政权
• 省、道、县、镇(乡)当时设有22个省, 未设省的有京兆、热河、察哈尔、绥远、 川边5 个特别行政区。
省级机关
• • • • • • • • • 1.立法机关--省议会 2.省行政长官--都督 民政长 1913.1.8—1914.5.23 巡按使、省长 1914.5.23—1917.9.6 省长 1917.9.6以后 3.地方军政机关 巡阅使:省以上设立 省都督: 1914 年,各省设将军管军政,以后有督军、督理、督 办等名称。
《中华民国约法》: 1.废除责任内阁制,实行总统制 2.总统权力不受限制 3.取消三权分立原则,三权归总统 4.实行变相的总统终身制 15 .特设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直接 掌握军权。
(四)北洋政府的变迁
• 洪宪帝制 • 1.洪宪帝制是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 大倒退 • 2.但未退回到封建君主专制——二元君 主制
• 1905年《中国同盟会宣言》将“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 权”“其措施之次序”分为三个时期— —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 • 1914 年《中华革命党总章》中称为军政 时期、训政时期、宪政时期。 • 1924年孙中山手定《建国大纲》中将建 设之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
(二)南京政府建立的历史背景
中国近现代 政治制度史


• 绪论讲三个问题: •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 和目的 •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 同性问题 •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 究的对象和目的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精美课件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精美课件
——《中国近代史》
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 在十多个省。在各个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
从空间分布来看,革命根据 地有何特点?
①两省交际处的山区 ②长江以南的地方 ③分散,没连成片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
时间: 1931年 地点: 江西瑞金 名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标志: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文件: 宪法大纲 意义: 中共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马工程教材《中国近代史》
训政时期的到来——颁布《训政纲领》
主要内容: ①在训政时期,由国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
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会;
②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治权,托付给国民政 府总揽执行;
③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 重大国务。
“宋案”后,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被镇压
国会议员受袁世凯胁迫,选举其为正式大 总统后,其先后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
民国时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袁世凯复辟始末
盖中国如欲保存独立,不得不用立宪政治,而从其国之历史习惯、社会
经济之状况,与夫列强之关系观之,则中国之立宪,以君主制行之为易,以
共和制行之则较难也。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初期有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 晋绥等边区,抗战胜利时发展为19个根据地。
1、找陕甘宁、晋察冀二块根据地位置。
2、抗日根据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①在敌后 ②大多在长江以北 ③很多连成一片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需要。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 去参议会选举产生。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

浅谈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直至现在的160多年的历史。

自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外国侵略者接踵而来,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以攫取越来越多的侵略权益,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社会同样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从西方列强侵略欺辱的对象到如今东方腾飞的巨龙,这其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我们不妨来做一下探究。

探究一个国家的发展史,政治制度是不得不谈的方面。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之所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1840年以前,中国是清朝统治下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不断丧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西方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还闭关锁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仍沉浸于天朝上国的虚幻中无法自拔。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屈辱的条约并不能让统治者完全清醒,随后太平天国的建立几乎让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重用汉臣并在洋人的帮助下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经制之师”的八旗和绿营的腐败从侧面反应出整个清王朝的腐朽。

清王朝作为我们封建史上最后的王朝,虽然吸取历代专制统治的教训,丰富了专制统治的经验,但是在经历过康雍乾盛世之后不断地衰败,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已成为强弩之末,封建统治摇摇欲坠。

统治集团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地位,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在西方列强以华治华的政策下,统治集团逐渐买办化,成为殖民统治的工具。

此时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大人民处于封建统治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双重压迫之下,过着饥寒交迫且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国民党 1912年8月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等人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 成立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中多数党的 宋教仁遗像
“宋案” 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这威胁到了袁世凯的独裁
统治。1913年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二次 革命”
宋教仁被杀,孙中山力主武装讨袁,国民党发动了 “二次革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国 民党内部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镇压下去。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政治制度
根本政 治制度
基本政 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结合教材18页,梳理建国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脉络。
1949年《共同纲领》 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 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 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清帝直逊接位目诏的书:》防1止912袁.2世.12凯独第裁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根中时本华政目民府国 成的临立:以1法91律2.1否.1 定专第制四,十巩四固条共和国,务保员障辅民佐权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责四任十内五阁条 国防务止员袁于世临凯时专大权总,统维提护出共法和律制案度公
各级苏维埃政权→中华苏~共
抗日根据地(1937—1945)
边区政府+各级参议会
解放区(1946—1949)
行政区(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会堂 (江西瑞金)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布告
思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在人民共和国体制建设 上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百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主发展史。

陈独秀曾指出:“民主主义是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致于政治消灭之间,各时代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事实求是地研究中国近代史就必须承认,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

实现国家民主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

在百年民主政治的实践中,中国人付出了巨大艰辛,留下了鲜明足迹。

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变的历史。

实现国家民主化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之一。

一.关于民主问题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

1.19世纪40到60年代,鸦片战争后,国门渐开,中国人对民主政治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议会。

书中写道:“国中有大事,王及官民俱至巴厘满衙门公议乃行。

”魏源是中国称赞民主制度的第一人。

他指出,美国“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

2.19世纪70——80年代,19世纪70年代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中国有识之士对民主的认识越发深入。

第一,明确民主是立国的根本。

郭嵩焘最先认识到这个问题,他在1875年清廷关于海防的讨论中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他在出使英国后进一步认识到民主的决定性,他在1877年12月22日写道:“计英国之强……在巴力门议政院有维持国是之义……此其立国之本也……中国秦汉以来二千余年适得其反。

”第二,倡导“君民共主”。

用君主立宪制取代中国专制制度,是19世纪70-80年代中国民主思想的主流。

郑观应在成书于1875年的《易言》中介绍了泰西列国的两院制,建议朝廷“仿泰西之良法”,实行君主立宪。

第三,主张“开设议院”。

1883年,翰林院编修崔国因在《奏为国体不定后患方深请鉴前车速筹布置恭折》中,向清廷强调“设议院者,所以因势利导,而为自强之关键”。

他主张由王公大臣组成上议院,由“各省民间公举之人士”组成下议院。

新教材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新教材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创 建建 立人 革民 命革 根命 据政地权 建 抗立 日抗 根日 据根 地据 的地政权建设 建 发立 表行 《政 论区 人民民主专政》
核心提纲
主要制度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具体内容
政协制度
发展历程及职能变化
人民代表大会
发展历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特色的制度理论体系
目的和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去抗需参日要议根。会据选设地置举的各产政级生权。参建议设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 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 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 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 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19度49
政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政协制度确立,代人大
1954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代人大职能结束,参政议政
1956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提出“长期共、互相监督”八字方针
1978
改革开放后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政协制度长期存在和发展”写入宪法
《论人民民主专政》 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已经破产,资产阶级共和国应 给人民共和国,要“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政的国家”。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工 为人中论阶华人级人民领民民导共主的和专以国政工奠》农定提联了出盟理未为论来基础的。的国人家民是民什主么专样政的的国国家家?。有何意义?

《中 国近代至当代政 治制度演变》党政分工明

《中 国近代至当代政 治制度演变》党政分工明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演变》党政分工明《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演变——党政分工明》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制度演变,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反映了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政治体制的探索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一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清朝末期,试图通过“戊戌变法”等改革来挽救危局,但由于封建势力的顽固和改革的不彻底,最终以失败告终。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以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挠,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共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为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这种政权形式充分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制定法律法规,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政治协商会议是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思考:从大会内容来看,苏维埃政权的性质是?
2.全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建设抗日民主政权(边区政府)背景:①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逐步 扩大。②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措施:( 1 ) 设 立边区政府 ,作为民国地方政府。(2)设置各级参议会 ,推行抗日民主制度,选举政府委员(3)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材料: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 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 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思考:抗日根据地为何采取“三三制”的政权模式?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村政
阳益整
四成 都法
吨古
P海
●乌鲁木务
0轿
青西空。
通声 言之手
T5
西 地


西
20
20


西

m




I
3.解放战争时期(1946- 1949)——建立解放区人民政权材料: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设立(大行政区)这样一级的有力 量的地方机构,才能把事情办好。应该统一的,必须统一,决不 许可各自为政;但是统一和因地制宜必须互相结合。在人民的政 权下,产生像过去那样的封建割据的历史条件已经消灭,中央和 地方的适当分工将有利而无害。
一了中国 桂林12月20日 一东北易帜”, 国司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广 州澳 请
五原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途中修遭自本炸死。同年底,费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X 主线场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 1949)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9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9张ppt)
民国时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宋教仁
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概述宋教仁遇刺身亡后的这份挽联“作民权保障,谁为 后死者;为宪政流血,公真第一人”的含义?
第3课 走向共和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目录
一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二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制度探索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独立 特的 性曲【 。 折程 课
过,理 【程 程,解中国 课程标标准 理解政治道 准】】 中国路发展 了解共了解 政治的独特 和制在共和 道路性。 中国建制在 发立的中 展曲国 的折过建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划》 局限性:未能真正限制袁世凯权力;职权不明,导致政争不断、政局动荡。
北洋政府
简介: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 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 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 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 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
以便把中国纳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轨道,提出奠都南京、新总统到南 京就职和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三个条件。
——李侃 等《中国近代史》
袁世凯答应孙中山的条件了吗?
对于孙中山提出的条件袁世凯是怎样落实的?
你怎样看待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
袁世凯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参议院多数党
总 统 经参议院同意任免 总理内阁 行政权
经参议院 同意任命
法 院 司法权
积极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 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 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 义。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①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3)措施: ②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
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实行三三制原则。
在抗日时期,我们所 建立的政权的性质, 是民族统一战线的。 这种政权,是一切赞 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 人们的政权,是几个 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 于汉奸何反动派的民 主专政。——《抗日 根据地的政权问题》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意义: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 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 但规定的责任内阁制并不完备,其要害在于改制之后,未能确定总统 府与国务院孰为最高行政中枢。由于总统府和国务院都被赋予了相当 的行政权,而《临时约法》又“并未说明内阁是对总统或是对议会承 担责任”,于是导致了一国之内同时具有两个行政中枢的二元化政体 格局。……从民初政治的实践上看,斯时真可谓政争不断。
占据区域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其他军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一、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4.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军政”(1924年国民党一大-1928年东北易帜): 是指在国民党的领导下,“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 “促进国家之统一”。 “训政”(1928年—1948年): 是指“军政”统一全国后,需在国民党的领导下, “以党治国”,培养合格官员以实现地方自治,训练 人民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发展“工商事业”、“开 发富源”。 “宪政”(1948年以后):“还政于民”,“依宪法 行全国大选举”。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论孙中山的直接民权思想伟太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创建民国、实行议会政治失败后,提出了国民应享有选举、罢免、创制、否决四权的直接民权的具体方案,以实现主权在民的伟太目标一直接民权是对间接民权的必要补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具有更加完备的民主性,这在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直接民权”的提出19世纪未20世纪初,孙中山是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最伟大的入物之一,他怀着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向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热情地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精华,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具体国情,强调要改变中国积弱积贫的落后面貌,必须效法美国,推翻满清政府,废止封建专制,创立共和制度。

他指出,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人民遭难,都是由清王朝的腐败政治造成的。

君主专制是造成罪恶的本原和产生灾难的根本原因。

因为在君主专制之下,一般的人民群众则无权参与国家政怡,更谈不上监普政府的措施,他们是被排斥于国家政治之外的被统治者,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哪还谈得上人民的幸福和国家的富强.他因而得出有民权而兴、无民权而亡.。

20世纪之中国以“争民权”为之枢纽的结论一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孙中山确定以美国的政治模式为榜样,以“创立合众政府”为兴中会的奋斗目标。

同盟会成立后,这种思想更加明确;他指出.由平民革命建立的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皆平等的有参与权。

大总统由国民公举。

议会以国民公举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实际上就是欧美资本义各国所实行的代议政治。

孙中山把这称之为“间接民权”。

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实践孙中山“间接民权”的理沦,但由于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文化积淀的深厚以及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等各方面的原因,孙中山的实践失败了。

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继续搞封建专制统治。

冷酷的现实使孙中山从实业兴国、’的美梦中迅速醒悟过来。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抗日战争时期的制度探索
(1)背景: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扩大,适应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2)措施: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 各级参议会,并选举产生边区政府委员;实行三三制原 则。
(3)意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三三制”原则:在民主政权组 成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 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共 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 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 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和开明绅士。
第总十理九可条以驳回内总阁统总的理意由见议;会总的统多颁数布党命产令生须,由辅总佐理临责副时任署大内才总阁能统制生。
效。
——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概括《临时约法》的内容?
⑵据此分析约法的性质?它的颁布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意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
映地党采独用立了自不主同地的探政索权政模权式建?设模式。
3、解放战争时期的制度探索 (1)政权建设——行政区 ①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和解放区的日益扩大。
②措施:在解放区设置行政区,在行政区设置军政委员 会或人民政府,各自管辖若干省级及以下行政单位。 ③意义: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理论基础——《论人民民主专政》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不久,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 专制帝制宣告终结。共和取代帝制,中国的国号、国旗、 历法和纪年都随之焕然一新,无一不表明新的共和时代的 到来。通过南北议和,袁世凯赞同共和,清帝退位,作为 条件,袁世凯就任总统。孙中山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 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0张ppt)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共30张ppt)

1916 取消帝制
随后进入军阀割据混战。
材料二
思考: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有什么特点? 竞争型的政党政治 ,党派多 ,参与政治活动积极 ,崇尚议会制 , 政 党政治不成熟 。
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时期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不能成功的原因。
民初的政党政治实践之所以会失败……政党自身的严重畸形化,各 党派间无休止的激烈竞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基础的薄弱,中国传统政 治文化的根深蒂固以及由于国民民主意识的淡薄与参政能力的低下而造 成的民众支持力的不足等。除此之外,资产阶级政治精英对政党理念的 主观认识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为代议制民主建立所准备的 条件的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因素。
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 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依据材料归纳“行宪”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析行宪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在选举伪国大代表过程中,出现了金钱行贿、封官许愿等丑行。选举 结果与原来设想的相距太远,国民党中央下令,凡未经提名而当选的国民 党员把名额让给提名圈定的党员和民、青两党的党员。未经提名而当选的 代表拒不退让,经提名而未当选的代表要求出席国大。有的到国大会堂绝 食,有的竟把棺材抬到国大会堂,以死相挟……会议进行中代表们有“呼 呼入睡”“闭目养神”的……
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第17页“学思之窗”,对“三三制”原则进行简要评析。
——《让历史告诉未来:孙中山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方略及启示》彭先兵
孙中山的理想
国民党的现实
九、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
在训政时期,由中国国民党全国
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
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行使政权;
之权。……

课件3: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3:第3课 近代以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宪法》
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1982年宪法
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的社会主义宪法,集中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为全面开创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局面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 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 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努力奋斗!”
1927年8月1日,南 昌起义爆发,中国共 产党走上武装反抗国 民党的道路
1927年10月,毛 泽东建立井冈山根 据地
上图分别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井冈山会师
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 十多个省。在革命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权也陆续建立起来。
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
2019年,中共十九届四 中全会,通过了《中共 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个有机结合”和评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 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 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
二次革命:“宋案”
1913年3月,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在 上海火车站遭暴徒枪击,伤重逝世。袁 世凯听之“愕然”,布置暗杀活动的人 “穷究”为国务总理赵秉钧。“宋案” 真相公布,全国哗然。
二次革命
“宋案”成为“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孙中山意识到“非去袁不可”,袁世凯 同时准备武力镇压革命派,满足自己的 权力欲望。袁世凯通过“善后大借款” 准备发动反革命内战。国民党人被迫应 战,最终失败。 “二次革命”失败,标 志着辛亥革命无可挽回地失败了。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①背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②第内二容条:主中权华在民民国、之平主等权自,由属为于原国则民,全确体立。行主政权、在立民法,、否司定法君三主权专分制立的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政第治六体条制,人规民定得实享行有内下阁列制各,项内之阁自总由理权由…议…自会由的平多等数,党否产定生封, 建总等统级颁观布念命 令第须十由六内条阁总中理华副民署国才之能立生法效权。,以参议院行之。
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独特性,树立制度自信,推进政
治文明建设。
武昌 南北 起义 议和
1911 1911 10.10 12
缔造共和
南京 临时政府
1912.1-4
破坏共和
北洋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
确立、完 善共和
中华人民 共和国
1912-1928.6
1927.4-1948.5
1927-1937
1946-1949
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1911年10月16日),约 法规定:“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 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据此判断,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的颁布意味着满清帝制最终结束 C.它与《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郑炳凯《辛亥革命与中国政治参与变化的实证研究》 材料二 民国初年,这些政党进行着无穷无尽的党争,不会受到制度上的 有效监督。每当召开国会期间,那些议员们前呼后拥地先住到甲党招待所, 得到各种好处与红包,承诺投该党的票,然后再到乙党招待所住下,同样 再得到好处费,并答应投该党的票。
——萧功秦《第二次选择:辛亥革命后的多党议会民主》 材料三 课本P14历史纵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前言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的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