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不是真爱
宠爱 不是真爱
溺爱,不是真爱!有这样一个故事:暑假,一个中国的家长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伯斯的朋友玛丽家,说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玛丽照顾一下,因此,玛丽就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玛丽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你爸爸托我照顾你,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
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決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但若没时间的话,你要弄清楚路线和车程,可以自己去玩。
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著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玛丽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所触动的。
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生活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
最后,当玛丽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更不欠自己,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決早餐,以及自己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
一个月之后,他回到了北京的家。
家人惊讶地发现,这个孩子变了,变得什么都会做,他会管理自己的一切:起床后叠被子,吃饭后会洗碗筷,清扫屋子,会使用洗衣机,会按时睡觉,对人也变得有礼貌了……孩子的变化让父母大为吃惊,不知道玛丽用了什么魔法让孩子变得如此能干。
中国的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只要自己有的就全都要给了孩子。
即使自己没有,也总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甚至恨不得把孩子下辈子的东西都帮他们准备好。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在现代社会中,溺爱现象越来越普遍,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导致孩子们性格扭曲、自私自利、缺乏独立性。
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相反,过度溺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发展都是有害的。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溺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追求的是短期的满足和安逸,而非孩子的长期健康成长。
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往往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教导和引导,对孩子的性格、情商和学习能力造成负面影响。
父母溺爱孩子,过度迁就孩子,使孩子形成依赖性,丧失了独立自主的能力,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真正的爱应该是坚定的、负责任的,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溺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害。
过度溺爱往往导致孩子性格扭曲,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
溺爱的孩子通常缺乏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待学业和生活没有积极的态度,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溺爱还会使孩子缺乏适应能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无法应对。
从长远来看,溺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它会影响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
溺爱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问题。
过度溺爱的孩子通常缺乏独立性和自尊心,他们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
在社会交往中,他们缺乏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操纵,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不满意。
长期下来,过度溺爱的孩子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自己和他人都构成了威胁。
父母应该正确理解爱的含义,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真正的爱应该是对孩子的负责任的关怀和引导,帮助他们长大成人。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爱和关怀,同时要教育他们独立自主、自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换个角度来说,父母过度溺爱孩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父母的工作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就会用物质和溺爱来弥补。
其次是父母的过度焦虑和担忧,他们担心孩子受挫折,害怕孩子遭受伤害,便通过过度溺爱来保护孩子。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作文800字(通用6篇)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作文800字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作文800字(通用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作文800字(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作文800字1今日,我从一本漫画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漫画,名叫《长不大的小树苗》,使我有了深刻的感想。
漫画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太阳火辣辣的,这时,树妈妈想:瞧瞧,这么热的天,都把大地烤红了,可千万不能让我的孩子晒着,到时候再得个病啥的。
于是,树妈妈就用她那茂盛的树冠遮住了太阳,虽然自我很热,汗珠滚滚。
但她心想:为了让自我的孩子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这样做值得了。
到了晚秋,寒风呼啸,许多鸟儿都已经飞到了南方过冬,不一会儿,只听哗啦啦……轰隆隆……好一场狂风暴雨。
树爸爸想:这么冷的天气,可千万别让我的树宝宝淋着冻着,万一得病可就麻烦了。
于是,树爸爸就用自我庞大的身躯抵挡着那瓢泼大雨。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树爸爸和树妈妈总是护着自我的孩子。
久而久之,树爸爸和树妈妈奇怪的发现,自我的孩子仍旧是一颗小树苗,他们悲痛到了极点。
心想:这是为什么呢。
是呀,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树宝宝并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为什么在树爸爸树妈妈的细心照料下,没有长成他们所期盼的样貌呢树爸爸、树妈妈难道你们并不明白,这是溺爱的表现呀!溺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你们什么事情都迁就着树宝宝,不让他受那么一丁点挫折,怎样能长成参天大树呢我很庆幸,因为我的父母对我的爱才是真真正正的爱。
其实一开始,我还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给我报这么多的课外班,什么电子琴呀、数奥呀、作文呀……看别人家的小孩呢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啊!此刻我明白了,我真真正正的明白了!你们是真正的爱我,不把我当作“小祖宗“来看待,不把我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来捧着。
【议论文】溺爱作文600字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作文600字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溺爱是指过度迁就一个人,对其违法纪律行为视若不见或不惜代价地满足其一切需求,这种行为长期下来会给孩子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甚至会培养出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的人格。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溺爱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对孩子的伤害。
首先,溺爱会给孩子带来许多不好的结果。
孩子自小就得寸进尺,得到的越多越要求多,无法承受挫折,不懂得珍惜。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虚荣、贪得无厌的心态,对感恩、责任、坚韧的品质缺乏培养。
他们甚至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他人,忽略了人
类基本道德。
其次,溺爱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如果孩子一直被保护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没有经
历过一些挑战和困难,他们就无法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
这种过衡的保进起到了反作用,
孩子的心智和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无法应对社会不停变化和挑战。
因此,父母们应当克制自己的溺爱行为,理性地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信、勇敢地面对困难,培养出在复杂环境中成长的能力和品质。
应
该教给他们有用的知识,使之具有生存技能,而非让他们沉迷于某种无谓的消费,造成浪费。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应该端正态度,认真告诉他们内在的错误,而不是为他们掩饰错误,造成更大的代价。
总之,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
我们应该以合理的方式,给
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在家庭中注重教育他们的劳动意识、责任感和感恩心态,理
性的看待其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用人格魅力为孩子作出正确引导,这样孩子才能快乐成
长。
【议论文】溺爱作文600字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作文600字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溺爱是指在对某个人或物的喜爱达到了一定程度后,超出了正常的范畴,失去了理性,甚至会对其造成伤害。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过度溺爱,导致孩子只会依赖别人,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它是因为父母的自私和无知而产生的。
首先,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孩子只要一遇到问题,就会去寻求父母的援助。
这样做有时会让孩子感到安慰,但很多时候,它只会让孩子变得不独立,没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不知道如何自主解决问题。
这种情况在孩子长大后,必然会对他日后的生活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
其次,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过度溺爱的父母会把孩子保护得过于严密,不让他感受失败的滋味。
这样不仅让孩子没有机会学习面对失败,而且也让他失去了自我挑战和进步的机会。
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自信,缺乏探索未知的勇气。
再次,过度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
孩子一旦习惯了被人们溺爱,就会变得极度依赖父母,他只会想着自己,而不会为别人考虑。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仅在家庭中会出现问题,而且在社交方面也会受到影响,难以居于合群之中。
最后,过度溺爱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畸形的童年记忆。
孩子们从小便体验到被家长溺爱的温暖和关爱,当他们长大后,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养成了依赖父母的习惯,这样会让他们无法经历独立的生活,也无法体验到自己成长的过程。
由此,过度溺爱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缺陷,在对自己的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
综上所述,慈爱的家长也应当注意到过度溺爱的危害。
对孩子的关爱应当因时而变,适合孩子的情况下,适合现代社会,适合人类进步的方式实现。
真正的家长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孩子的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而不是溺爱他们。
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溺爱不是真爱
溺爱不是真爱①溺爱是阻碍青少年成长的囚笼。
当代青少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宠儿,从小娇生惯养,溺爱备至,唯恐不周。
这样不仅使其产生娇气,不敢勇于面对困难,而且慢慢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其实溺爱不是真爱,它严重地阻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②这们知道,青少年的思想是幼稚的,不成熟的,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养成一些不良风气,这时便需要有人教育他们,引导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走上正路,而溺爱却恰恰与之相反。
青少年思想幼稚单纯,触于墨者则黑,染于朱者则赤,极易沾染不良的习惯与风气,这就需要随时的思想诱导与政治教育。
如同一棵幼树,不能因疼爱它怕伤着它而不去剪修,任其旁逸斜枝,终不会长出好的材料。
一块好的璞玉,因过分喜爱它的晶莹剔透而不去雕琢,终不能使其成为珍器。
对于青少年又何尝不是呢?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教,不知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我们知道青少年成长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他们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因而青少年必须具有战胜困难的能力,而溺爱却会使他们丧失这种能力。
当代青少年大多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里,一有困难,自然有家长去承担,去处理。
这样就会使其养成懦弱心理,不敢面对困难,不敢挑战生活,意志薄弱,在学习与生活中见“硬”就回,见难就躲。
要知道人生中没有绝对宁静的港湾。
只有平时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与毅力,养成艰苦奋斗的品格,才能战胜人生的风浪艰险。
④再者,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要让青少年敢于经风雨,见世面,在坎坷中、在艰难困苦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其克服困难的意志。
古人云:“温室难养千里马,花盆难育万年松”。
一贯呵护的小树,是经受不了暴风骤雨的摧残,只有经常在风雨中摇摆的树木,才有不折的韧劲。
因此,彻底克服其依赖心理、懦弱品格,真正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能力,才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才有可能使其自立自强于社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在现代社会中,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子女过于溺爱。
溺爱是一种过度优待的行为,这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脆弱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溺爱的家庭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后果,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溺爱的危害,矫正自己的行为,更好的关爱孩子。
首先,溺爱往往会让孩子不自觉地养成不良的习惯和性格。
通常溺爱的孩子会显得自私、霸道、娇纵、不讲理、缺乏自律和责任心等,在日后的生活中这些孩子很难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有些孩子在长大后会出现心理障碍或行为怪异等现象。
其次,溺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一种阻碍。
溺爱的家长常常会为孩子做一切事情,无论是家务还是学习、社交,而孩子自己没有任何实践和锻炼自己的机会。
这样很容易使得孩子失去锻炼身体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而这些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孩子需要不段地尝试和探索,通过失败和成功来不断的成长自己的能力。
第三,溺爱可能还会让孩子陷入情感困境之中。
溺爱的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因此他们自己很难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
尤其是在情感方面,溺爱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得依赖性强,缺少自我规划和主见性,因此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洗脑”,并难以得到真正的爱和关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关爱和教育孩子呢?首先是尝试给孩子一定的独立性,考虑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自主处理事情,如互相协作完成家务、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等。
其次是通过鼓励和肯定来给予孩子自信心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孩子能够自己寻找方向和目标,知道自己在人生中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要切实表现出对于孩子的关爱,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呵护和关怀,不是简单的物质上的满足,更要关心孩子在内心的成长和幸福。
总的来说,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家长应该尽量避免过度的优待和纵容,让孩子能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逐渐成长、独立并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关怀和呵护。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父母对孩子的溺爱是指对孩子过于宠爱,包容其任性与错误,不给予适当的教育和引导。
虽然溺爱家庭可能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负面影响。
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溺爱会导致孩子缺乏自律能力。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提到,“恩与爱追求矛盾的,恩典和宽容成为耳濡目染而无法予划分,致使人无法自行。
溺爱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种“毒品”,他们不愿意面对挑战和困难,依赖他人来解决问题。
当孩子遇到坎坷时,他们缺乏面对困难的能力,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人生发展。
溺爱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溺爱孩子,过分迁就孩子的任性和错误,不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这将阻碍孩子自我发展。
当孩子一直处于依赖的状态下,他们可能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这是孩子成为独立、自信的人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溺爱会让孩子缺乏适应能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挫折和困难,而溺爱的孩子由于从小未曾经历过挫折和困难,当他们面临困难时就会无法应对。
无法面对挫败和困难将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情绪,这将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溺爱也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
溺爱的孩子往往缺乏独立性和社交经验,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妥协和处理人际关系。
在与同伴相处时,他们可能表现出自私、任性的行为,使得其他孩子不愿意和他们相处。
这将导致他们在社交圈中孤立无援,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尽管溺爱家庭可能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有着负面影响。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并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成功。
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残害
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残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慈母多败儿”的说法,所谓“慈母”,指的是一种过分的母爱,也就是教育学家所说的溺爱。
从字面上看,溺爱的“溺”字有淹没之意,这也表示,过分地疼爱孩子等于淹没了他们。
古人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爱之,其实仇之。
”这是对“溺爱”一词最好的注解。
人世间的种种感情没有比得上父母之爱的。
但是只有爱,不见得就能教好孩子。
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小男孩在客厅看电视,玩玩具,吹着空调,而他的爸爸、妈妈在厨房正忙着给他做饭,热得满头大汗。
开饭了,孩子的动画片还没有看完,妈妈便把饭菜端到客厅。
妈妈负责喂小男孩,爸爸则负责哄小男孩吃饭。
动画片演完了,小男孩却不想吃饭,于是爸爸开始做各种滑稽表演。
终于,小男孩笑了,妈妈这才喂上一口。
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真想问问漫画中的爸爸、妈妈,你们不累吗?这样的爸爸妈妈应该及时警醒了,因为你们这样做会把孩子推入深渊的。
还曾看过一条新闻:一个大学生每次吃鸡蛋,都是母亲剥完皮他才吃。
有一次在学校食堂吃饭,一个鸡蛋,他没剥蛋皮就吃了。
还说:“这个鸡蛋怎么和家里的不一样呢?”看了这条新闻,人们都会笑他太笨,可这就是溺爱造成的恶果。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喜欢给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孩子的事情都包办下来,一一为孩子做好。
这些父母似乎不知道,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孩子能够适应他自己未来的生活,因此,日常生活中应当教导他们学会独立地生活,而不要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
天鹅每年冬天都要从北方飞到南方,可是,一些北方人因为喜欢天鹅,经常为它们提供食物。
于是,一些天鹅因贪恋这些食物便留在了北方,并渐渐被驯化成了家鹅,连飞也飞不起来了。
因此,人们只要停止提供食物,它们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那些每年不辞辛苦坚持飞往南方的天鹅呢?它们活得好好的,并且越飞越高。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对溺爱现象的一种警告,咱们中国的父母,尤其是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当掌上明珠,从来不让孩子扫一回地,洗一次碗,真是应了那句话“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七、2 石明珠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化学夫妇只有一个儿子,自从他们的孩子出世起就一直喂他蒸馏水,结果不到几个月,那个小孩子由于缺乏免疫能力而死了。
多么可怜的小孩啊!化学夫妇你们虽然具有科学家的头脑,但你们却没有正确抚养孩子的普通常识;你们对自己的孩子爱的那么深,但是你们却亲手害死了自己的孩子。
可怜啊---- 孩子有可能成为祖国的栋梁!
有一句话说得好:“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世界上没有一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们知不知道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现在有些家庭把独生子女称为“小公主或小皇帝”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于是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
他们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晒了,大有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要月亮不敢摘星星,他们对孩子的一切都进行包办,不让孩子学穿衣,不让孩子学会洗衣服等等。
总之,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情,哪怕是害自己能办到的事情,父母也给包办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溺爱。
凡是被家长所宠爱的孩子,往往缺少应付困难,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颗就要上架的地瓜苗,人若把瓜移到家字旁,然后顺其自然,它就会沿着架子茁壮的成长起来,但若担心它怕不上去,每天都要扶它一把,那么它不但爬不上去,甚至还有可能会枯萎。
我们家长都应给孩子一片天地,让孩子在生活中自我磨砺自己,才能使他们健健康康地成长。
溺爱不是真正地爱!。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溺爱”都是出于对他们的爱,但实际上,过度溺爱会给孩子带来更多伤害。
首先,溺爱容易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家长包办一切、照顾一切,他们就失去了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变得依赖性很强,无法自我管理,甚至成为了“钻牛角尖”的固执者。
而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被溺爱的状态,那么当他们长大成人时,就可能会变得无所适从、没有方向感,甚至会犯错。
其次,过度溺爱也可能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出现问题。
如果家长对孩子极其放纵,让他们驾驭“所有的一切”,孩子可能会容易浮躁、不安定。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在和别人相处时表现急躁、过于情绪化,与他人相处时容易出现冲突,从而影响到他们情绪和人际化能力的发育。
另外,过度溺爱导致的孩子心理问题也比较常见,如焦虑、孤独等。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溺爱容易导致孩子的懒惰和不努力。
如果家长一直为孩子“铺路”,帮助他们解决一切困难,他们就容易失去自我奋斗和争取的意愿。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变得无动于衷、没有上进心,对学习、对生活都没有热忱和追求。
这么一来,孩子就处于一种不主动的被动状态,容易落后于同龄人。
在这个社会中,孩子的教育真的非常重要。
其实,孩子能否成为优秀的人并不是家庭背景非常好,而是家长的教育方式。
家长们需要认识到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只有给予孩子恰当的教育和发挥自我,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为有用的人。
溺爱不等于爱
溺爱不等于爱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爱的解释是:“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
对溺爱的解释是:“过分宠爱(自己的孩子)”。
从现代汉语的语法上分析溺爱的解释----过分宠爱。
是爱的一种,过分宠爱可以理解为偏正短语,也就是给爱加上了定语,而且不是别的词儿而是过分,过分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说话、做事)超过了一定的程度或限度。
那么,现在对溺爱可以这样理解:(对自己的孩子)爱过了头,既然是过了头,说明就不是适当的爱,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长对孩子的爱也越来越深,进而孩子就成了家里的皇帝或公主。
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要什么给什么,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甚至手不伸口不张的也为数不少。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变成这样呢?写到这里不由得我想到了一句话: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难道说要想孩子早日懂事的首要条件是先让自己家变成穷光蛋吗?没必要。
关键是家长怎样去对待孩子?与其说做孩子保护伞,还不如教给孩子怎样使用伞,你不可能永远在孩子身边;与其说给孩子买许多做人道理的书让他读,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多帮助你做些家务,不能让孩子做纸上谈兵的赵括;与其说给孩子买健身器材让他们运动,还不如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既锻炼身体又体验生活,同时也能知道家长的钱不是他花钱时所想到的那钱是很容易就挣来的;也让他们知道挣钱的艰辛、工作的压力、社会的险恶。
对孩子的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千万不能让孩子有这样一种想法:“没钱时就让爸妈去银行去取”。
他一直认为银行是他家的,随用随取,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以前我在公交车上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的父亲喝醉了酒,给儿子讲他以前小时候是如何地苦,没衣服穿、吃不饱饭,成天都是饿着肚子上学,回家后还要干重活。
他本想借此教育儿子要俭省着花钱,谁知一向不知钱是如何挣得的儿子伤心而诚恳地对爸爸说了一句令人吃惊的话:你饿的时候为什么不去吃肯德基呢?爸爸说那时候不是咱家没钱吗?嗨!我当什么呢,“没钱怎么不去银行去呢…….。
溺爱并不是真爱的心得体会
溺爱并不是真爱的心得体会溺爱并不是真爱自从我有了孩子以后,我对他的爱无比深沉。
每天我都会尽我所能地满足他的各种需求,给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
我为他做饭、洗衣、收拾房间,甚至把他送到学校门口。
我从来没有让他尝到一点委屈。
在我眼中,他是世界上最可爱、最重要的人。
然而,我意识到这种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溺爱是一种过度关爱的行为,它会让孩子养成一种被动依赖的心态,缺乏独立和自主能力。
正如金口玉言所说:“溺爱是一枚患在父母心里的炸弹,它慢慢地摧垮着孩子的成长”。
首先,溺爱会让孩子失去面对挫折的勇气。
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如果一味地去解决问题,他们就会错过了成长的机会。
成长需要经历失败,需要面对痛苦和挫折,才能学会坚持和突破。
而溺爱的孩子往往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一直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无法适应外界的压力和挑战。
其次,溺爱会让孩子缺乏独立和自主性。
溺爱的孩子习惯了被人照顾,习惯了被宠爱,不善于处理事务,缺乏自主能力。
他们总是依赖他人,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缺乏自主能力的孩子,在社会中容易受到欺负和伤害,无法独立生活。
再次,溺爱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和自大。
由于一味迁就和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很容让自己成为中心,习惯了别人围着他们转。
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同情心、没有责任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欲望。
这样的孩子很难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
最后,溺爱会让孩子失去追求自己独特梦想的机会。
溺爱的孩子往往没有机会去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期望和安排。
这样的孩子失去了追逐梦想的机会,将来可能会为自己的人生感到迷茫和无助。
因此,我们作为父母,不能过度溺爱孩子。
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品质。
同时,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和个性,给他们空间去探索和发展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爱护孩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主、有担当的人。
在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开始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教育和培养。
【议论文】溺爱作文600字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作文600字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溺爱,是指父母对子女过度给予关爱和纵容,甚至迁就于子女的一切需求和愿望。
溺爱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爱,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溺爱的定义,就可以看出它与真正的爱有所不同。
真正的爱,并不是盲目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而是要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当的自由和发展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溺爱往往会剥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他们过度依赖父母,丧失自我主观能动性。
与此溺爱还会导致孩子缺乏责任感和自制力,无法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容易形成自私和任性的性格。
这些负面影响不仅会限制孩子的发展,还可能在以后的成年生活中带来困扰。
溺爱也容易造成孩子对社会的不适应。
在家庭中得到过度呵护和关怀的孩子,往往对外界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他们可能会过于依赖父母,无法独立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和问题。
当他们长大后,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缺乏自信和勇气。
这不仅会妨碍他们的职业和人际发展,也会给他们心理上造成困扰和压力。
溺爱还会错误的灌输孩子功利主义的价值观。
在溺爱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因为得到了父母无条件的宠爱,而形成功利心态。
他们可能会只追求眼前的快乐和利益,不注重自己的品德和人格修养。
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会对社会的公平和和谐造成一定的威胁。
溺爱并不能代表真正的爱。
父母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给予适当的自由和发展空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真正的爱,是为孩子的全面发展着想,而不是一味地迁就和满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下一代,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9年小学生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的确,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必须从小磨练自己、锻炼自己,从父母的温室里走出来,独立生活,勇敢地接收挑战!因为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文/小记者 张仁磊(市府东街小学)
指导老师:任志艳
现在90后的孩子们都是父母的掌中宝,放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久而久之,使得孩子失去了独立自强的能力,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离开温室便经不起风吹雨打。俗话说:“花盆里长不出苍天大树”。父母的百般呵护,使孩子们丢失了人生的三大树——自强树、自立树、自信树。失去了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社会上很难立足。
看似温柔的爱却酿造了今天的悲剧,爱要适度,温柔与严厉并举。
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不是真正的爱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则新闻:徐州市有一家人,原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不料,无情的命运摧毁了这个美好而又幸福的家庭。不满18周岁的男孩,将要遭受父亲病逝、母亲患有精神病的苦痛。倍受父母关爱的他怎能承受得了?于是,悲剧发生了——他用电线和绳子亲手杀害了自己母亲。
看了这则触目惊心的新闻,我不禁为之震撼。小男孩的承受能力如此之差我想是父母的溺爱所致!
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作文
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作文
溺爱啊,真的是个甜蜜的陷阱。
父母们总觉得给孩子最好的就
是爱,但过度溺爱,就像是给他们吃了一大堆糖果,结果却把孩子
的牙齿都蛀坏了。
这些孩子在温室里长大,一点风雨都受不了,一
遇到点困难,就哭着喊着找妈妈。
溺爱真的跟绑住孩子差不多。
父母们总是担心孩子受伤,啥都
不让他们碰,啥都不让他们试。
结果呢?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都不会,更别说创新了。
这种爱,真的像个大笼子,把孩子关得死
死的。
溺爱这东西,还特别毒。
它让孩子觉得整个世界都得围着他转,别人都得顺着他的心意来。
这样长大的孩子,自私、任性,根本不
懂得尊重别人,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这种爱,就像是慢性毒药,
一点点侵蚀着孩子的内心。
但真正的爱不是这样的。
它不会把孩子宠上天,而是会教他们
如何独立,如何面对困难。
父母们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
尝试,去犯错。
同时,也会关心他们的内心,教他们怎么做人,怎
么处世。
这样的爱,就像是阳光和雨露,让孩子健康地成长。
所以啊,我们得警惕溺爱这玩意儿。
别再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去爱孩子了。
给他们点自由,让他们自己去闯。
这样,他们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议论文】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溺爱是指家长对孩子过度的宠爱和纵容,并经常听从孩子的所求所想,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和满足,进而导致孩子变得任性、娇纵和无法独立。
溺爱的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并不罕见,一些家长认为这是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溺爱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爱。
溺爱无法让孩子得到真正的成长。
成长是一个锻炼和磨练的过程,孩子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并从中学习和成长。
溺爱了孩子之后,家长不会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总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使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习惯了依赖父母的关怀和照顾,无法独立生活和面对挫折,这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溺爱会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
孩子的性格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溺爱会使孩子变得任性、自私和缺乏责任感。
孩子在得到了过多的关注和满足后会形成一种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只关注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他们往往不懂得尊重他人和为他人着想,容易出现权利意识过强,优越感和自我膨胀的心态,从而导致与他人的关系紧张和破裂。
溺爱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困扰。
一方面,这种过度的关注和关怀会让孩子产生压力感和焦虑感,他们常常担心失去父母的宠爱和关注,从而形成不正常的依赖心理。
这种依赖心理会使他们对外界产生畏惧和排斥,很难适应社会的变革和环境的改变。
溺爱也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和无自信。
他们习惯了依赖他人的帮助和关怀,对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并难以独立思考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种理智和有限度的爱,既要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父母应该学会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并给予他们合理的自由和责任,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独立和自主,才能真正实现父母对孩子的爱与期望。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得治!
溺爱,不是爱,是伤害,得治!妈妈你爱我吗?这是孩子经常问我们的问题。
也许答案是:“妈妈当然爱你哦!哪个父母不爱孩子呢?”但孩子这么问时也许父母付出了很多爱但孩子没感受到爱。
父母们都是爱孩子的,但什么是爱,什么是溺爱呢?有时候真的分不清楚。
有时爱着爱着就不自觉的变成溺爱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爱和溺爱就像真假美猴王,有时很难辨别。
什么是溺爱呢?“溺”,就是淹没,人被水淹了叫“溺水”;如果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对孩子的爱多了,孩子就被爱淹了,叫“溺爱”。
溺爱容易让孩子滋生依赖,打击孩子的独立性,摧残孩子的身心健康,阻碍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的幸福。
那么溺爱的特征有哪些呢?1. 在家庭系统里把孩子摆在第一位,对孩子给予特别对待。
比如,给学龄期孩子喂饭。
把最好的饭菜水果放在孩子面前,仅供他一个人享用。
其他人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必须买大蛋糕。
家里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
这样容易让孩子无意识的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和分享”的品质。
2. 即刻满足孩子的需要。
比如,孩子说饿了,一刻都不能等,恨不得立刻马上把饭就喂到孩子嘴里。
孩子说要玩具需要买玩具,即便外面下着大雨,立刻马上就冲出去买等。
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容易焦躁,缺乏耐心,不肯等待。
但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需要等待的。
这样做有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生活懒散,包办代替。
比如,孩子生活方面吃穿住行都由父母或其他抚养人去做,孩子起床后帮忙叠被,孩子吃饭时帮忙端饭,孩子上学前帮忙找衣服,孩子喝水帮忙拿水,孩子的书包帮忙装,孩子的卧室帮忙收拾,孩子的日常家务都帮忙做。
孩子想看电视就一直看,孩子想玩就一直玩,孩子可以随便制造垃圾随便扔。
这样做容易损害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4. 提倡孩子把享乐放在第一位,对孩子大惊小怪。
比如,孩子上下学必须车接车送。
吃的穿的用玩的都给孩子买或用最好的。
孩子哪里擦破皮或生个小病或取得一点点成绩就大惊小怪。
这样做对孩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勇敢或积极进取的品质会有影响。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案例解读
每个人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孩子懂得再多的道理,如果没有实践,能力也不会得到提升。而父母过多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时机,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其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也会受到影响。而且在父母的悉心呵护和照料下,孩子容易养成依赖的个性,遇事缺乏自主判断和独立解决的能力。父母给孩子营造一个过于安逸的生长环境,虽然满足了爱孩子的需要,也满足了孩子被动享受生活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所以,事无巨细、包办代替的爱孩子的方式,实际上是非理性的、缺乏远见的溺爱。
抗挫折能力差
抗挫折能力既是一种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种在挫折和痛苦中寻找幸福的能力,还是一种正确面对挫折的观念。人的心理承受力只有在经历过一次次的挫折过程中才能逐渐得以提高和增强。因此,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是要让孩子从小经历各种挫折,比方,拒绝其不合理要求,对其错误行为进行批评,让孩子体验到失败的痛苦等等。但是在溺爱型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小心呵护,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挫折,显而易见,其抗挫折能力很差。
缺乏责任意识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孩子生活自理。因为这些事情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孩子自己完成,这是孩子应该承担的责任。如果孩子连这些最基本的责任都不想承担,更别提承担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了。但是在溺爱型家庭中,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被照顾的非常周到,从吃饭、穿衣到学习、考试,孩子没有承担责任的时机,也不想着主动去承担责任,其责任意识必然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溺爱不是真爱!“软暴力”更毁孩子
近日,一些青少年涉嫌犯罪引起社会关注,由此引发“下一代”如何教育的大讨论。
许多家长表示知道溺爱孩子有危害,也知道“慈母多败儿”,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分不清什么是溺爱,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溺爱孩子。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
人被水淹没了叫“溺毙”,如果父母的爱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
溺爱是孩子成长的毒药。
“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对孩子一味迁就,包庇纵容,就是“溺爱”。
过度关怀也是病
初春的北京,乍暖还寒。
在医院采访中,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两岁的儿子感冒了,妈妈抱着来看病,尽管症状很平常,可是后面跟着一大拨“相关人等”,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家里的小保姆。
弄得医生哭笑不得,明明10分钟的看病时间,为了应付家属左右开弓的“盘问”硬是拖了25分钟。
儿科专家告诉记者,对下一代的异常关注也是一种病。
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祖辈4人、爸爸妈妈父辈2人对独生宝贝1人,“421综合征”形象地概括了这种现代家庭爱儿过甚的情形。
儿童心理专家李公正教授表示,这样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独立。
孩子受到两代人的“呵护”,在家是“小皇帝”、“小霸王”,可是出门后就表现为六神无主,因为他们再也不知道依靠谁,感到非常无助。
“关怀强迫、溺爱过度其实也是一种软暴力。
”教育学者裴秀芬认为,父母溺爱的抚养方式,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
溺爱孩子的家长常担心孩子拿这摸那不卫生,跑东
跑西不安全,限制孩子的活动,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内心因此自卑孤独。
溺爱的父母还喜欢包揽孩子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情愿自己多累点,也不愿意孩子辛苦。
这样做一方面让孩子有“只有你们会做,我不会做”的自卑感,另一方面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应该为他做一切,不懂得感恩,如果父母或别人做得不如他的意,就会很不满。
溺爱的两种现象
溺爱分两种——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
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的复制品;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
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
”心理咨询师袁荣玲说,“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也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
”并且,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
依赖,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
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
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
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
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
这个探索过程主要从2岁开始,他们需要认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孩子没走入社会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
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
长此以往,孩子的天然自恋就没有遭遇真正挫折,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
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以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
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心理专家指出,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
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
“在0—2岁时,怎么满足孩子的需要都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从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必须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探索,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他意识到,世界并非是围绕着他而转,其他人是和他一样重要的人。
他要自爱,但同时要爱人。
”
溺爱不能算真爱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
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
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
派克描述说,这些“更多的东西”就是:爱不光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和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它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敦促、安慰。
所谓合理,是一种判断,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
这样做的人经常会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当中,一方面要尊重所爱的人在生活和人格上的独立,一方面又要适时提供爱的引导。
这种真爱复杂而艰巨,需要认真思考,需要不断创新。
相反,溺爱不管看起来是多么富有牺牲精神,也是懒惰的、缺乏思考、陈旧、僵化的,而且是一成不变的。
最懒惰的就是放纵型的溺爱,因为这样做的父母居然放弃了思考,而让没有控制能力的孩子去发号施令。
24岁宝宝都有哪些年龄特点
如果有人问育儿专家:“幼儿最吸引人的阶段是什么时候?”许老师一定毫不犹豫地说:“4岁。
”但是对一般的大人而言,这个年龄的孩子却最令他们头痛。
与3岁或5岁时相比,4岁幼儿最不温顺。
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所谓的“精力旺盛期”,身体的一切机能都开始生气勃勃地向各方面发展。
家中有4岁幼儿的父母,有时被孩子烦得几乎手足无措,甚至失望得不想理他们,这时做父母的能深切体会到育儿的艰难。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父母亲也必须经历这个阶段才能自我成长。
4岁幼儿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的那样不合群、爱顶撞,反而十分喜欢与人接触、融入社交。
只不过是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让人误认为不合群、爱顶撞。
此外,4岁幼儿非常多才多艺,任何事都想尝试,不论是锯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在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见他披着花衣服模仿电视荧光屏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过家家。
这个时期,他们成长的脚步非常快。
如果他们稍稍驻足,用认真的眼光注视着某样东西时,一定是发现一些新鲜的玩意儿,接着便穷追不舍地发问:“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
什么呢?妈妈。
”对4岁幼儿来说,这世界上的事对他们而言多半仍然是陌生的,为了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
对幼儿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常觉得吃不消。
4岁幼儿同时也是大方、自夸且喜欢吹牛的。
如果谈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令大人自叹弗如呢!总之,4岁幼儿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
快速成长所导致的偏差和混乱,除了适用在经济上以外,也适合用在4岁幼儿身上,我希望大人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