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用地评价、经济条件分析与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的评价和分类
第五章城市用地的评价与分类一、城市用地及用地规模的概念一、城市用地规模(1)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既指以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
(2)城市用地规模: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的大小。
城市用地规模(A)=预测的城市人口规模(P)×人均建设用地标准(a)与城市用地规模相近的两个名词:城市是人与各种活动的聚集地,各种活动大多有聚集的现象,占据城市中固定的空间位置,形成区位分布。
这些区位(活动场所)加上连接各类活动的交通路线和设施,便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总体布局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工程技术和建筑空间组合的综合反映。
(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用地功能组织,它是研究城市各项主要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在分析城市用地和建设条件的基础上,将城市各组成部分按其不同功能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使城市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用地布局。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一、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方法: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综合的思想和方法。
二、自然条件的评价(即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地形、冲沟、滑坡与崩塌、岩溶、地震)A.建筑土质与地基承载力由于地质构造和土质的差异,以及受地下水的影响,地基承载力相差悬殊,故需全面了解建设用地范围内各种地基的承载能力。
特别要注意有些地基土在一定条件下常常因改变其物理性质和形状而出现问题,如湿陷性黄土受湿后结构下陷,易导致建筑的损坏;膨胀土受水膨胀、失水收缩都会带来危害;沼泽地处于水饱和状态,地基承载力较低。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1.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2.城市职能: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3.用地性质:居住用地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工业用地M、物流仓储用地W、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公用设施用地U、绿地与广场用地G。
4.土地使用兼容性:定义:用地使用兼容是确定地块主导用地属性,在其中规定可以兼容、有条件兼容、不允许兼容的设施类型。
一般通过用地与建筑兼容表实施控制。
目前普遍缺少关于兼容设施的规模与容量标准的控制。
用地使用兼容不得改变地块的主导用地性质,并应给出兼容强度的指导性指标。
5.容积率:容积率(Plot Ratio/Floor Area Ratio/V olume Fraction)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6.建筑密度:建筑密度(building density;building coverage ratio),[1] 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四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四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对城市空间的规划和发展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综合评价城市用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城市用地的适宜性,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对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的详细解析。
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以综合评价为基础,通过对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因素的研究和分析,确定城市用地的适宜性等级。
适宜性等级的划分通常包括优先适宜、适宜、一般适宜和不适宜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类型的城市用地。
在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中,自然条件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理、土地利用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它们对城市用地的选择和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形地貌的复杂程度和坡度的大小,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
水文地理特征,如河流、湖泊、水源等,对城市水资源的供应和水环境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中,必须考虑自然条件对城市发展的适宜性。
社会需求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社会需求包括人口密度、居民用地需求、公共设施需求等因素。
人口密度是衡量城市用地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口密度高和人口增长趋势明显的地区,需要更多的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
除此之外,不同行业和社会群体对用地的需求也需要考虑在评价指标中。
例如,工业用地需要考虑交通便捷性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商业用地需要考虑消费人群的规模和经营环境等。
经济发展是评价城市用地适宜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包括工业发展、商业发展和城市旅游等方面。
工业发展对城市用地的需求主要包括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和交通用地等。
商业发展对城市用地的需求主要包括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等。
城市旅游对城市用地的需求主要包括文化旅游景区、酒店用地和休闲娱乐用地等。
因此,在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
环境保护是评价城市用地适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包括生态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和大气环境的保护等。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是为了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科学利用土地资源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用地的土地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用地的适宜程度,为城市用地的规划、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土地条件、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
土地条件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土地类型、土质、地貌地貌等因素。
土地类型分为农田、居民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
土质是土地微底质的构成,决定着土地的质量。
地貌则是地面的形态、起伏、坡度等因素,影响着土地的利用方式。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价,可以确定不同用地的适宜程度。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包括水资源、气候、地质等因素。
水资源是城市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因此评价城市用地是否适宜考虑到水资源的丰富程度。
气候因素主要是考虑城市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否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的居住。
地质也是评价的一个因素,主要是考虑到地震、地质灾害等自然因素对城市用地的影响。
社会经济评价是评价城市用地适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考虑城市用地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社会和经济需求。
比如,商业用地是否能满足人们购物、娱乐等需求,工业用地是否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等。
生态环境评价是评价城市用地适用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评价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用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否会破坏生态平衡。
比如,工业用地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居住用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等。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评价的结果将为城市用地的规划、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制定合理的城市用地政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用地评价与用地选择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米的地段,才可选 作城市用地;反之,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则不宜作为 城市建设用地。如必须利用,则应根据土地使用性质的 要求,采用不同的洪水设计标准(50年、100年一遇), 并修筑堤防等防洪设施。
用地结构是否体现出城市性质的要求,或是否反映出 城市城特市定市自政然设地施理和环公境共和服历务史设文施化的特建色设等现等状。,包括
社质会量、经数济量现、容状量特与征改造利用的潜力等,将影响到土
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因此,在 很多城社市会的经总济体现布状局特中征,新主区要与表旧现城在的人关口系结问构题、往人往口 成分为布方的案密重度要,的以抉及择城内市容各。项物质设施的分布、容量及 其与居民需求之间的适应性。
不同建筑用地对坡度具有不同的要求(见表)
地面坡度对各项用地的限制并不是绝对的, 应视城市技术经济水平、土地资源丰欠程 度、企业生产特点和建筑物的用途而定。
如利用钢铁厂炼铁和烧结工艺上有联系的 特点,将其车间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 选矿厂也可以阶梯式布置; 城市住宅建筑可以依山灵活布置。
3. 各种地貌现象
2.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 规模和建设布局关系密切
河川流量、水深、流速,影响桥涵工程、给排
水工程的标准、港口码头的位置与规模,以及稀 释污染物的能力;江河的流量、流向直接关系到 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相互位置等。
在西北干旱地区及沿海岛屿等地,淡水往往是 影响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
3.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 设具有重大影响
太阳辐射对于确定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及建筑群
的组织和布局,确定道路的方位和宽度,都有一 定的影响。
城市规划考试试卷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雅典宪章城市性质城市规划城市人口城市绿地城市用地区划城市用地热岛效应城市空间系统三类用地城市景观规划对外交通用地居住用地城市公共中心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开敞空间分质给水系统居住小区住宅群体空间组合干道网密度城市用地选择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二.问答:1.“雅典宪章〞对城市规划目的的界定。
2.城市规划的根本社会作用(意义)和根本任务。
3.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4.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那么。
5.城市用地的属性。
6.对城市用地自然环境条件分析的内容。
7.进行用地评定时要注意哪些因素? 8.城市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9.工业用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0.居住用地组成的内容。
11.公共设施分布规划的要求。
12.城市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13.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根本要求。
14.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的根本原那么如下:15.山区城市布局的形式及其特点。
16.水源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7.城市管线工程的分类。
18.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的根本内容。
19.居住区规划的主要内容。
20.合理、选择住宅类型应考虑的因素。
21.居住区绿地规划的根本要求。
22.城市广场的类型和广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23.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内容。
24.城市设计的内容和类型。
三.填空:交易场所1.从汉字字义看,城一种防御性构筑物,市是交易场所。
2.城市化可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该大纲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
4.雅典宪章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综合城市四项根本功能生活、工作、休息和交通。
5.1978年12月秘鲁的利马集会后发表的马丘比丘宣言,提出了城市急剧开展中如何更加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了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的问题。
6.城市规划学科传统上包括城市研究、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三局部内容。
第11章-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2、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 (不可移动性、耐久性和不可再 生性等) (2)社会属性:(依附于拥有地权的社会权力) (3)经济属性:通过人类社会活动而体现出的经 济价值; (4)法律属性:土地权益及其转让等,通过法律 保障。
3
3、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可用作城市活动场所,由于区 位、地质等差异影响使用价值; (2)交换价值: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具体表 现为地价、租金或费用等,2009年全国土地出 让价16000亿元,约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 土地的经济产出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3)地面的坡度对规划与建设有着多方面 的影响。
67
(4)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 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有利于 合理的地布局建筑、绿地等设施。
(5)地貌对通信、电波有一定影响,如微 波通信、电视广播、雷达等对地形都有 一定的要求。
4、地形条件
城市各项工程建设总是要体现在 城市用地上,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规 划布局、道路走向、线型、各种工程 的建设以及建筑的组合布置、城市的 轮廓、形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我国地形分类
名称 极高山
绝对高度 (m)
>5000
相对高度 (m)
>1000
名称 高丘陵
绝对高度 (m)
200-500
相对高度 (m)
(1)城市用地的归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 有制”;“城市市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
(2)城市用地的管理
“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 工作”,设置县级以上的土地管理机构,行使管理职能。 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方面,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 总体规划相衔接,通过城市规划管理、城市土地管理相协 调的过程,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推进城市的建设和 发展。
如何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评价与监测
如何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评价与监测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评价与监测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监测手段的运用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评价与监测。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评价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从不同的方面综合考虑城市建设用地的质量和效益。
首先,可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选择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效率、生态保护状况、污染物排放等。
其次,可以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指标包括用地的经济产出、就业创造能力等。
再次,可以从社会效益的角度考虑,选择指标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对居民生活质量、社区服务设施等的影响。
最后,还可以考虑其他关联因素,如交通设施、用地的可持续利用等。
通过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状况。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评价需要基于科学的评价方法,以数据为基础进行量化分析。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
层次分析法可以有效地评估不同指标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的影响程度,并设置权重,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
模糊综合评价法可以根据各指标的取值,使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城市建设用地开发进行评价。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以通过计算各指标与评价对象之间的关联度,从而得出相对较为准确的评价结果。
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结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手段的运用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监测是对城市建设用地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持续的监控和跟踪。
为了有效进行监测,可以运用遥感技术、GIS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或无人机等手段获取大范围的影像数据,实现城市建设用地的高精度监测。
GIS技术可以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和展示,提供全面、直观的监测结果。
通过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和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城市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城市用地规划的综合考虑因素与权衡分析
城市用地规划的综合考虑因素与权衡分析引言城市用地规划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进行权衡分析,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城市用地规划中的综合考虑因素以及权衡分析的方法。
一、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城市用地规划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城市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用地来支撑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商业、住宅等用地。
在进行用地规划时,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划分不同类型的用地,并确保用地的供应与需求相匹配。
此外,还需要考虑用地的可持续性,避免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城市用地规划中不可忽视的考虑因素之一。
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等。
因此,在进行用地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的需求,合理划定生态保护区、绿地和公园等用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城市用地规划中不可或缺的考虑因素之一。
城市的发展需要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文化等。
在进行用地规划时,需要考虑社会公平的原则,合理划分不同社会功能用地,并确保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得到平衡。
此外,还需要考虑城市的社会文化特点,保护历史遗产和文化景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四、交通因素交通因素是城市用地规划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城市的发展需要高效的交通系统来支撑,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等。
在进行用地规划时,需要考虑交通需求的变化,合理划定交通用地,并确保各个用地之间的交通连接畅通。
此外,还需要考虑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五、土地利用效率土地利用效率是城市用地规划中需要重视的因素之一。
城市的土地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进行用地规划时,需要考虑土地的多功能利用,避免单一功能用地的浪费。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
城乡规划原理复习考点及重点1.现代城镇定义包含的三个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2.按行政区划标准:我国城镇可以划分为直辖市、市和镇。
3.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1)人口职业的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变(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4.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3)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6.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7.我国的法规系统构成:(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规章(7)技术标准规范8.城乡规划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10月28日修订。
9.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10.规划依据:上位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国家政规、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11.我国城乡规划运作体制的核心:程序合法、依据合法12.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3.“三区三线”: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14.城乡规划中的七条控制线:(1)红线(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红线。
对“红线”的管理体现在对容积率、建设密度和建设高度等的规划管理。
(2)绿线(城市绿线):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3)蓝线(城市蓝线):一般称河道蓝线,指水域保护区,即城市各级河、渠道用地规划控制线,包括河道水体的宽度、两侧绿化带以及清淤路。
根据河道性质的不同,城市河道的蓝线控制也不一样。
(4)黄线(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恩温(R. Unwin)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居住区里的“组成细胞”,它是以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来作为规模控制的居住生活基本规划单元,配备有日常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并将这些设施安排在步行范围以内,不受外来交通的干扰,使居民有一个舒适、方便、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
对以后的居住区规划影响很大.一书两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城市性质: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城市职能: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城市化与城市化水平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5、城市规划区与城市建成区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二、简答(共20分,每题5分)1、城市规划体系包含哪些内容?其核心是什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举例说明.一个国家的城市规划体系包括规划法规、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核心,为规划行政和规划运作提供法定依据。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以英国为例,主干法:《城乡规划法》(1990年);从属法规:《城乡规划(用途类别)条例》(1987年),《城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1988年),《城乡规划(发展规划)条例》(1991年)等.专项法:如英国《规划(历史保护建筑和地区)法》(1990年).相关法:《环境法》(1995年)、《保护(自然栖息地)条例》(1994年)等。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城市化水平越高,土地利用效率也越高,因为城市化意味着土
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社会治理水平
03
社会治理水平越高,土地利用效率也越高,因为良好的社会治
理可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管理。
环境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如地形、气候 、水资源等条件。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生态环境质量 越好,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些城市在土地利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 违规使用土地,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03
CATALOGUE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 析
经济因素
01
02
03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 响土地利用效率,随着经 济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 效率也会相应提升。
土地利用效率是指一定区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承载的经济价值或社 会效益。它反映了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和产出水平。
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
土地利用效率强调土地的产出价值与投入的关系,即在相同的投入 条件下,获得最大的产出。
土地利用效率的外延
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包括经济价值,还涵盖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 效益。
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及 影响因素
2023-11-10
CATALOGUE
目 录
•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 •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措施建
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CATALOGUE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
土地利用效率的定义
城市土地与城市用地规划
坡度与城市规划建设
有利于城市排水 影响城市道路、铁路、机场等 建设适宜坡度 地形地貌与城市布局形态
水文与水资源条件
水文与水文地质
水体的作用:
有利因素:水源、水运、改 善气候、泄洪、排水、稀释 污水、美化
B.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城市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包括质量、数量、容量与改 造利用的潜力等,都将影响到土地的利用及旧区再开发的可能性与经济性。
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包括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等设施的 分布、配套及质量等,是土地利用的重要衡量条件。尤其是在旧区改建方面, 土地利用的价值往往要视旧有住宅和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改建后所能得益 的多寡来决定。
A.城市用地布局结构方面
城市的布局现状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有着相当的恒 定性。对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的评价,应着重于这样几个方面。
✓ 布局结构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的 关系,以及所反映的城市总体运营的效率与和谐性。
✓布局结构能否适应发展,城市布局结构形态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 将对城市整体的增长、调整或改变的可能性产生影响。
我国土地市场因此而形成了三个级别:一级市场为国家垄断,二、 三级市场为竞争经营。
✓一级市场:国家控制(包括行政划拨),主要是提供土地增量; ✓二级市场:通过市场规律实现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三级市场: 土地使用者通过房产交易使土地间接进入市场流通。
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主要有三种: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 卖出让,其中拍卖出让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6000
≥8000
津
素
城市规划原理
名词解释1、城镇化:指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2、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的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代表为:米列都城。
3、卫星城镇定义:在大城市周围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4、邻里单位: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5、城市人口: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6、城市用地: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
7、城市性质: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8、城市规模:指以城市人口总量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包括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个方面。
9、城市设计: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
10、容积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11、建筑密度:是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面积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
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12、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地面积的比例。
13、建筑后退:是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和各种规划控制线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线进行控制。
14、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15、城市职能: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16、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17、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考试(四科合一)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1
880.[多选题]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A.地形条件评价B.自然条件评价C.气候条件评价D.建设条件评价E.用地经济性评价答案:B|D|E解析:城市用地的评价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①自然条件评价。
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和城市职能的充分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②建设条件评价,是指组成城市各项物质要素的现有状况与它们在近期内建设或改进的可能,以及它们的服务水平与质量。
③用地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这三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往往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价。
881.[多选题]在震区建设城市时应做到()。
A.建筑不宜连绵成片B.建筑应避开断裂破碎地段C.在城市的下游不宜修建水库D.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E.地震断裂带上可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干路答案:A|B|D解析:在震区建设城市时,除制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外,还须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题。
如:①建筑不宜连绵成片;②尽量避开断裂破碎地段;③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建设,同时也不能布置城市的主要交通干路;④在城市的上游不宜修建水库,以免地震时水库堤坝受损,洪水下泄,危及城市。
882.[多选题]可能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的水文条件包括()。
A.景观用水量少B.洪水侵患C.年水量的不均匀性D.河床泥沙淤积E.水流对沿岸的冲刷答案:B|C|D|E解析: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不但可作为城市水源,同时它还在水路运输、改善气候、稀释污水以及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但某些水文条件也可能给城市带来不利影响,例如洪水侵患,年水量的不均匀性,水流对沿岸的冲刷,以及河床泥沙淤积等等。
883.[多选题]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的后果包括()。
A.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B.水源枯竭C.地面沉陷D.水的矿化度大幅降低E.对地面建筑及各项管网工程造成破坏答案:A|B|C|E解析:地下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应探明地下水的蕴藏量和补给情况,根据地下水的补给量来确定开采的水量。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受到关注。
土地是有限资源,如何高效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
一、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需要首先确定指标体系。
常用的指标体系包括:人均用地、建筑面积占地比、容积率、绿地率等。
1. 人均用地人均用地是指城市用地面积与城市人口的比值。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人均用地越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国家对城市人均用地有明确的指导标准,但由于各个城市的人口总量、用地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导致人均用地标准存在差异。
2. 建筑面积占地比建筑面积占地比是指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
该指标反映用地利用效率、城市密度和土地使用效益等因素。
3. 容积率容积率是指规定范围内的建筑体积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在土地资源极度紧缺的现状下,容积率的调整和优化将对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
4. 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城市用地面积中的绿地面积比例。
绿地率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绿地率越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越优美。
二、影响因素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仅受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受到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1. 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城市建设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土地利用效率,比如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周边环境等。
卫生、道路、水利、绿化等建设设施的建设也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2. 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因素也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发达的城市往往具有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则土地利用效率较低。
3. 政策引导政策引导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也很大。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1.邻里单位邻里单位,首先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度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每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2.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工作需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对城市的各项要素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城市总体规划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为依据。
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法治观点,努力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管理知识,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城市规划要根据地方特点,因地制宜地编制,既要遵循科学规律又要符合当地条件,尊重当地人民意愿和当地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才能更合理制定规划。
(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工作城市规划既要解决当前的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它既有现实性,又要有预计性。
规划要与时俱进,正确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实际展现城市发展的动态规划。
(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居民点: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
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城市(城镇):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市: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镇:经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行政地域。
市域: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城市群: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城镇体系: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卫星城(卫星城镇):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设计: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规划区: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开发区:由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建设地区的统称。
旧城改建:对城市旧区进行的调整城市结构、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改善和更新基础设施、整治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历史风貌等的建设活动。
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对被铁路、河流分割的城市,适当保留河流渡口,铁
路平交道口。
f.合理控制城市建筑密度,扩大房屋间距,少建高层建
筑。
g.为保证震时救护工作的需要,对通讯、消防、公安、
救护等,应有较高的设防标准。
h.在给排水市政设施和电力、煤气、电讯等设施上,都
应有备用措施和进行分区的抗震、防震规划。
2.5~3.0
低层建筑
0.8~1.0
道路
1.0
地下水质状况也会影响到对用地的选择
地下水地的下水水质中影氯响离:子(Cl-)和硫酸根离子(SO4 2-) 含量生多活少饮对用建—筑微物量有元一素定含影量响高,或其低含都量会较影多响或,较 高如,硬将水对、硅软酸水盐都水不泥符产合生饮一用定要的求侵。蚀,甚至会影 响到腐建蚀筑建物筑基物础基的础稳—固氯性离。子、硫酸粒子含量过
过高的堤防也影响城市对水面的利用和联系。 如图湖北沙市,荆江大堤对沙市用地、利用水面、 取水、排水等有不利影响。
三、地貌条件
❖地貌类型 ❖ 地表形态 ❖ 各种地貌现象
1. 地貌类型
研究规划范围内地貌类型及其组合特点,是进行城市用地 评定和确定城市结构的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各种地貌类型中,河谷地带的阶地,山区的山间盆地以 及一般的平缓丘陵,在其它条件的配合下,是城市建设的理 想用地。
城市用地评价、经济条件分 析与用地选择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定 城市用地建设与经济条件分析 城市用地的构成 城市用地选择
第一节 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
一、地质条件 二、水文条件 三、地形条件 四、气候条件
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 ❖ 水文地质 ❖ 地震地质
2.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 规模和建设布局关系密切
河川流量、水深、流速,影响桥涵工程、给排水 工程的标准、港口码头的位置与规模,以及稀释污 染物的能力;江河的流量、流向直接关系到工业区 与居住区的相互位置等。
在西北干旱地区及沿海岛屿等地,淡水往往是影 响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
3.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 设具有重大影响
合理确定地震烈度
基本烈度——以100年内在本地区可能遭遇的地震最 大烈度为准。 设计烈度——在地区宏观基本烈度的基础上,考虑到 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地形、水文、土壤条件等 的不一致性所出现的小区域地震烈度的增减,并 据此制定的更切实而经济的小区域烈度标准。
二、水文条件
❖ 河川湖海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
1.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条件影响建筑物地基的稳固性和工程建 设的经济性。
工程地质条件用地基承载力表示。即kg/cm², 或 t/m²。不同地表组成物质地基承载力不同。
类别
承载力 (t/m2)
类别
承载力 (t/m2)
碎石
40~70 细沙;稍湿 16~22
砾石
30~50
湿
12~16
粘土
25~50
大孔土
15~25
粗沙、中沙 24~34
淤泥
4~10
泥炭
1~5
各种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具有不同的要求
单位:t/m2
类别 地基承载力 类别 地基承载力
工业建筑 重工业厂房 道路与建筑
用地
15~20 >25
5
民用建筑: 2 12~15 >20
及 地某 基城 承市 载用 力地 分地 析基
高会腐蚀硅酸盐建筑基础。
3. 地震地质
掌握活动断裂带的分布,对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采取防震 措施很有意义。
在强震区一般不宜设置城市。在震区设置城市时,除制 定各项建设工程的设防标准外,还须考虑震后疏散救灾等问 题,如建筑不宜连绵成片,尽量避开断裂破碎地段等。
地震断裂带上一般可设置绿化带,不得进行城市建筑的 建设,同时也不能作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
土 分 类
2.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的厚 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
地下水常常作为城市用水的水源,特别在远离江河湖泊 或地面水水量不足而水质又不符卫生要求的城市,调查并探 明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
探明地下水的蕴藏量和补给情况,确定开采的适当水量。 以防止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漏斗”,影响城市发展与布 局。
河流的洪水位、洪水频率、洪水淹没范围等,对于城市建 设项目的布局、用地安排、堤防工程建设等有重大影响。
一般要求:百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5~1米的地段,才可选作 城市用地;反之,常受洪水威胁的地段,则不宜作为城市建 设用地。如必须利用,则应根据土地使用性质的要求,采用 不同的洪水设计标准(50年、100年一遇),并修筑堤防等 防洪设施。
此外,在地震活动强烈地区,城市的上游不宜修建水库。
3. 地震地质
在城市规划中,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主要从两个 方面考虑:
根据可能发生的地震的强度、频率,考虑城市是 否建设发展,乃至城市的发展规模,或确定限制发 展哪些工业项目。
在规划中研究安排应采取的各项抗震防震措施。
在常地震地区,除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外, 在规划布局上可采取如下各种防震措施:
a.加强城市用地分析评定工作,对强烈褶皱带、活动断
裂带、古河道、矿藏采空区、大型水库下游、洪水淹没 区、地形上平原与山地接合部等,一般不宜选择作为城 市建设用地,或布置重要的建筑物。
b.调整、迁出易产生次生灾害的油库、化工厂、货场等
设施。
c.适当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合理安排城市居住区小块绿
地。
d.搞好道路规划,适当增加主要干道宽度,最好修建有
❖ 江河等地表各水情要素与城市用地规 模、布局关系密切
❖ 河川洪水位状况对沿河城市规划建设 具有重大影响
1.河川湖海等地表水体的分布,是城
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生产的集中,运输量 和用水量的剧增,河川分布状况对城市形成发展的 作用更加明显。
水文条件对城市产生、分布等的影响,主要反 映地理位置上,近江或沿海、沿江仍然是城址选择 的首要目标。
地下水的分布,按其成因和埋藏条件, 可以分为三层,如图
上层滞水 埋藏深度
潜水面
地表水
潜水 承压水
隔水层 隔水层
地下水位的状况——地下水埋藏深度,影 响建筑物建筑,从而影响到城市用地和建筑 物的具体布局。
一般建筑物对地下水埋藏深度的要求
建筑层数
地下水埋深(米)
三层以上建筑
1.0~1.5
有地下室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