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狂犬病患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三)身体状况
潜伏期
• 潜伏期长短不一,5日至10年或更长,一般1~3个月。1年内发病者占全 部病例的99%。临床可分为狂躁型(脑炎型)及麻痹型。我国常见为狂 躁型,典型临床经过分为3期。
一、护理评估
(三)身体状况
1.前驱期 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继而出现恐惧不安、
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 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感等异样感觉, 是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本期持续2~4日。
• 其次是猫、猪、牛及马等家畜和兽类
一、护理评估
(二) 流行病学
2.传播途径
• 主要通过咬伤、抓伤、舔触的皮肤、黏膜侵入。实验室或蝙蝠 群居洞穴中的含毒气溶胶可经呼吸道传播。
• 病毒通过咬伤传播是非咬伤传播的50倍以上。
一、护理评估
(二) 流行病学
3.易感人群
• 普遍易感。动物饲养者、兽医、动物实验员和勘探者是本病的高危人群 。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约为15%~30%。下列因素可使发病率增加 :①咬伤部位的神经血管分布丰富,如头面部、颈部及手部。②咬伤程 度严重,伤口深大者发病率高。③伤口未及时清创。④咬伤后未及时全 程注射狂犬疫苗。⑤被咬者的免疫功能低下。
2.病原学检查 (1)抗原检查 可取角膜印片、咬伤部位皮肤组织或脑组织通
过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原,阳性率可达98%。 (2)病毒分离 取患者的唾液、脑脊液、泪液接种鼠脑分离病
毒。至少需1周才有结果。
一、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2.肝炎病毒标记物: • 乙型肝炎 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见于HBV感染者。抗HBs为保
三、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狂犬病健康教育PPT课件

紧急处理咬伤和抓伤
尽早就医,向医生说明受伤情况。
总结
总结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它可以 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控制。
预防狂犬病的最重要措施是接种疫苗和 避免与可能带有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接触 。
总结
在遭受咬伤或抓伤时,及时进行紧急处 理并寻求医疗帮助。
狂犬病健康教育PPT课 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的症状和治疗 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紧急处理咬伤和抓伤 总结
引言
引言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可导致死 亡。 它主要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给人类。
引言
狂犬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来预防和控制 。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的症状和治疗
狂犬病的症状和治疗
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神 经系统的异常表现。 没有特效治疗,一旦症状出现,病情通 常不可逆转。
狂犬病的症状和治疗
早期预防狂犬病接重要性
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
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重要和有效 的方法。 避免与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接触 。
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性
如果被动物咬伤或抓伤,要及时清洗伤 口并寻求医疗帮助。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避免亲近不熟悉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 物。 不要触摸生病、行为异常或狂犬病症状 的动物。
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在有狂犬病传播风险的地区,要按时接 种疫苗并定期复查。
紧急处理咬伤和抓伤
紧急处理咬伤和抓伤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它主要影响哺乳动物,如狗、猫和狐狸 。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攻击神经系统 ,导致严重并且不可逆转的损害。
《狂犬病》ppt课件课件

2021/5/18
仁寿运长医院院感科
13
伤 口 处 使理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自来水)冲伤口
用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
交替至少20分钟
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然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 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
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 到全面彻底
20%肥皂水配制:20g肥皂加蒸馏水或自来水至100ml。 2021/5/也18 可用普通肥皂清洗伤仁寿口运长,医院但院感要科 避免共用肥皂交叉污染 14
2021/5/18
仁寿运长医院院感科
21
接种程序
( 3)接种时间
一般情况下暴露后预防必须严格按照“0、3、7、 14、28天”的程序进行接种。
0、3和7天针次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 关键,所以接种时间必须严格执行。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14和28天针次适当延迟或 提前也可接受,后续针次仍按原免疫程序接种。
2021/5/18
仁寿运长医院院感科
6
暴露后分级
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II级暴露: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提示: 仔细观察暴露处皮肤有无破损 当肉眼难以判断时,可用酒精擦拭暴露处,如有疼痛感,则表明
伤及真皮层,皮肤存在破损(此法仅适于致伤当时测试用);
2021/5/18
仁寿运长医院院感科
22
再次暴露后处置
再次暴露后的伤口处理 无论前次暴露是否(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也不管距离 前次免疫时间长短,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 进行伤口处理。
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 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 至少1年。
狂犬病知识幻灯片(含解说词)PPT优秀课件

6
狂犬病病毒的生存条件
➢ 狂犬病病毒在 pH3~11稳定 ,可在-70℃或冻干于0~4℃ 保存时存活多年。
➢ 狂犬病病毒对脂溶剂、乙醇、酸、碱等多种物质敏感。 ➢ 狂犬病病毒易被巴氏消毒法消毒。 ➢ 不易被酚或来苏尔溶液杀灭,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
迮文远等. 《 计划免疫学》第二版. 2001
狂犬病临床分期
➢ 狂犬病的临床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 潜伏期 ✓ 前驱期 ✓ 急性发作期 ✓ 昏迷及死亡
11
狂犬病的潜伏期
➢ 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大多为1至3个月,但也可短至一周, 或长达几年。
➢ 被动物咬伤部位、伤口的严重程度,以及伤口感染病毒的 量等因素影响着潜伏期的长短。
使用方法
➢ 如解剖学结构可行,应按推荐剂量将被动免疫制剂全部浸 润注射到伤口周围,同时应避免多次重复针刺进伤口。
➢ 假如手指或足趾需要浸润注射,必须小心进行以防止引起 间隔综合征。
➢ 当全部伤口进行浸润注射后尚有剩余免疫制剂时,应将其 注射到远离疫苗注射部位的深部肌肉。
➢ 伤口严重或有多处伤口(特别是幼儿),按常规剂量不足 以浸润注射伤口周围的,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 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40
被动免疫 — 为人体提供最及时的保护
41
使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的原理 (RIG) [20,21]
在第 0,3,7,14,28天使用单剂量HDCV后狂犬病毒抗体滴度的变化。
100
安全区 (active immunization)
10
GMT (IU/ml)
0.51
WHO 血清阳转标准
0,1
狂犬病危险区域,需要被动免疫
2024年度《狂犬病病毒》PPT课件

2024/2/2
20
免疫应答机制剖析
免疫应答过程
疫苗接种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体液免疫 主要产生中和抗体,阻止病毒在细胞间的传 播;细胞免疫则通过杀伤感染细胞来清除病 毒。
免疫记忆形成
疫苗接种后,机体会形成长期免疫记忆,当 再次接触病毒时,能够迅速启动免疫应答, 有效防止病毒感染。
2024/2/2
25
未来挑战及应对策略
未来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狂犬病防 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如疫苗接种覆盖率不均、疫 情监测难度加大、跨区域传播风险增加等。
应对策略
为应对未来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 政策引导和投入,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和质量;二是 完善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三 是加强区域合作和联防联控,共同应对狂犬病的跨区 域传播风险;四是推广先进技术和方法,提高狂犬病 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狂犬病病 毒的R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024/2/2
16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
免疫层析试纸条
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在试纸条上,通过毛细作用使样本中的病毒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可 见的线条,从而判断结果。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利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将特异性抗体与胶体金颗粒结合,形成可见的红色或紫色斑点, 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2024/2/2
26
07 总结与展望
2024/2/2
27
课件内容回顾
狂犬病病毒的基本特性
病毒形态、基因组结构、复制策略等。
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机制
动物咬伤、病毒进入神经系统等。
狂犬病病毒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狂犬病课件(共38张PPT)

(三)免疫学检查
• 1.抗原检测:可取角膜印片、发根皮肤活检组织或脑组 织通过免疫荧光抗体技术检测抗原,阳性率可达98%。
• 2.抗体检测: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对未接种疫苗者有诊 断价值。但由于病程第8天前不易测出,而患者发病 后很快死亡,故意义不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或病兽咬伤或抓伤史。
• 典型临床经过分为3期。 交感神经受累时可出现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
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恐怖表情,多动,易激惹。 ②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狂犬表现:发病初期行为异常可有两种:1. 另一些离群孤僻,对主人淡漠无情。 ①单室严格隔离病人,防止唾液污染,尽量保持病人安静,减少光、风、声等刺激,狂躁时用镇静剂; 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纠正心律失常、稳定血压,出现脑水肿时给予脱水剂等。 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 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临床表现
患者交感神经功能常呈亢进,表现为大量流涎 ,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
病人神志多清晰,可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 等。
本期约1~3天。
临床表现
麻痹期
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由安静进 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该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6~18小时。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人被犬咬伤后的发生率为15%~20%,被病 狼咬伤后为50%~60%。
流行病学
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②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③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 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 ⑤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率低; ⑥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
2024版年度狂犬病ppt课件下载

01狂犬病基本概念及流行病学Chapter狂犬病定义与传播途径狂犬病定义传播途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害程度流行病学特点危害程度国内外发病现状及趋势分析国内发病现状近年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是全球狂犬病高发国家之一。
国外发病现状发达国家狂犬病发病率较低,部分国家已经消灭了狂犬病。
趋势分析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和流浪犬只管理加强,预计未来我国狂犬病发病率将继续下降;同时需要关注新型狂犬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和传播。
预防措施与政策支持预防措施政策支持政府加大对狂犬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狂犬病挑战。
02病原学与发病机制探讨Chapter狂犬病毒生物学特性介绍病毒复制与增殖病毒形态与结构狂犬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病毒遗传与变异感染过程与临床表现分析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01潜伏期与发病期02临床表现与分型03免疫应答及抗体产生机制剖析天然免疫应答人体在感染狂犬病毒后会启动天然免疫应答,产生干扰素等抗病毒物质。
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其中体液免疫主要产生中和抗体来清除病毒。
抗体产生与保护机制中和抗体是预防和治疗狂犬病的关键物质,能够有效地中和病毒并阻止其感染细胞。
慢性感染与潜伏期问题探讨慢性感染现象与原因潜伏期长短与影响因素潜伏期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03诊断方法与标准制定依据Chapter临床表现诊断误区病史采集030201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误区提示实验室检测技术应用与进展病毒分离抗体检测核酸检测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判断。
制定背景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疾病,早期准确诊断对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意义阐述统一诊断标准有利于提高狂犬病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诊断标准制定背景和意义阐述鉴别诊断技巧和注意事项鉴别诊断技巧掌握注意事项04治疗方案选择及效果评估Chapter药物治疗策略部署和执行情况回顾药物治疗方案执行情况回顾免疫接种方案优化建议疫苗接种种类接种程序优化营养支持等辅助措施推广应用营养支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狂犬病-PPT课件

暴露后首次预防接种程序
5针肌肉注射法
级暴露: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D28
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 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
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
中国卫生部网站
二、预防
二、预防--暴露前接种
所有人群均可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以下人群应优先考虑: • 和犬猫等动物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员 • 狂犬病诊疗、研究人员、疫苗生产者、狂犬病实验室工作人员 • 护理狂犬病病人的医务人员 • 前往狂犬病高发地区工作或旅游者 • 高发地区的儿童
D0
D7
D21/28
狂 犬 病
一、基础知识 二、预防与控制 三、相关疑问
一、狂犬病基础知识
定义:
➢又称恐水病、疯狗病 ➢是由狂犬病毒引起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 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全身抽搐、极度恐惧、对水声、风等 刺激极度敏感。
狂犬病病死率100%
一、狂犬病基础知识
传染源:主要为犬,其次为猫,此外狼、猫 鼬、狐狸等。正常犬也可携带狂犬病病毒。
现代狂犬疫苗已经进行了高度纯化,不含有目 前已知的引起胎儿致畸,致瘤、致突变的药物, 因此是安全的。
孕妇暴露于狂犬病后接种狂犬疫苗无任何禁忌 症,到目前为止尚无由于接种狂犬疫苗引起胎 儿致畸、异常的报道。
暴露后免疫失败分析
伤口未处理或未及时处理 没有同时使用抗狂犬免疫球蛋白 抗狂犬免疫球蛋白没有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或 者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不充分。 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或延误处理时间 免疫水平低下。
在没有动物致伤的情况下,1年后加强1针,以后 每隔3-5年加强1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干燥、反复冻融有一定抵抗力。可耐受低温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病学特
征
第十一节 狂犬病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被狂犬病毒感染的病犬、 猫、猪、牛、吸血蝙蝠
– 免疫学检查
• 检测脑组织、唾液和尿沉渣中的病毒抗原,阳性率约40%; 检测血液或脑脊液中的中和抗体,对未接种疫苗者有诊断价 值。
– 病原学检查
• 取病人的唾液、脑脊液、泪液接种鼠脑分离病毒,对狂犬病 动物及病人死后脑组织进行切片染色,镜下找内基小体,或 用PCR检测狂犬病毒RNA。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2019/5/27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心理-社会状况
• 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 • 有无因症状明显、病情发展迅速而出现紧张、恐
惧不安等不良情绪。 • 了解病人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如何。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辅助检查
– 血常规及脑脊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 脑脊液压力升高,细胞数、蛋白质稍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恐 水 症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麻痹期 6--18小时
痉挛减少或停止,由狂躁 嗜睡
安静
昏迷,各种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
弛缓性瘫痪,最终死于呼吸及循环衰竭
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 部分病人呈现麻痹型狂犬病,无恐水及兴奋期表现。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SUCCESS
THANK YOU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情观察
•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 • 有无呼吸肌痉挛等严重并发症。 • 观察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反应。
• 大多数患者有类似感冒症状、恐惧不安。 • 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
缩感。
• 最有意义的早期症状:约50~80%病人已愈合的伤 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 走感。
原因:由于病毒繁殖刺激周围神经元引起。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二)兴奋期或痉挛期 持续1~3日
身体状况
潜伏期时间 长短不一,多数1年以内(1-3个月) 潜伏期长短的影响因素:
1、年龄 2、伤口部位 3、伤口深浅 4、侵入病毒的数量、毒力 5、受伤后是否进行正规清创、是否接种狂犬 病疫苗和抗血清 6、宿主的免疫状况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典型病例临床表现分为三期:
(一)前驱期 持续2~4日
人
民
卫 生 出
狂犬病
版
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疾病概述
定义
临床表现
病原体
流行病学
预后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定义
•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 起的,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 人畜共患传染病。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狂犬病的病死率为100%
至今没有被证实有治愈 的例子
1、高度兴奋性:(多神志清楚)表现为极度恐惧,烦燥, 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对水、风、声、触动等刺 激非常敏感。
•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患者渴极畏饮,饮而不能下咽, 常伴有声嘶和脱水。
2、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患者出现大汗、流涎,心率快,血 压升高,瞳孔扩大。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3 向各器官 扩散期
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 侵入全身组织器官
(眼、肾脏、唾液腺等)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心理-社会状况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健康史
• 询问是否接触过病犬,有无 被病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史。
• 有无接种过疫苗。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项目
一般护理 内容
环境
将病人安置于安静、避光的单人房间,由专人护理, 减少风、光、声等刺激,对病人实施严密接触隔离。
饮食护 理
有恐水及吞咽困难者应禁食禁饮,在痉挛发作的间 歇期或应用镇静剂后可鼻饲高热量流质饮食,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准确记录出入量。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 有受伤的危险 与病人兴奋、狂躁、出现幻觉等精神异 常有关。
• 有窒息的危险 与病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呼吸肌痉 挛有关。
• 有误吸的危险 与发作性咽肌痉挛致吞咽困难有关。
• 恐惧 与疾病引起死亡的威胁有关。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病情观察
对症护理
用药护理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咬伤、抓伤;接触传播; 偶尔可见呼吸道传播
普遍易感,和病犬的接触情况、 血管的分布密切相关
全年均可发病,冬季较低; 农村多于城市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每小时移 动1-3毫米
1 局部组织 内繁殖期
病毒 咬伤部位 横纹肌细胞内繁殖
神经末梢
2 侵入中枢 经节大量繁殖 中枢神经系统
– 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决定了病毒具有嗜神经 性,产生中和抗体有保护作用;
• 核蛋白抗原,是荧光免疫法检测的靶抗原,有助于临床诊断。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原体 • 对脂溶剂(肥皂水、氯仿、丙酮等)、乙醇、甲醛、碘制剂以及
季胺类化合物、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敏感,容易 被杀灭;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表现
• 临床主要表现为
•
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
涎和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包膜(为薄膜)
基质蛋白
糖蛋白
病原学
垂直切面
核糖核蛋白
• 狂犬病毒属棒(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单股副链
RNA病毒,形似子弹 ;
• 含有5种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 (L)、磷蛋白(NS)和膜蛋白(M)。
人民卫生出版社
治疗要点
• 本病目前无特效疗法,应及时正确处理伤口 及对症治疗。
• 保持病人安静,减少风、光、声等刺激,狂 躁时用镇静剂;加强监护治疗,保持呼吸道 通畅,吸氧,必要时行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维持内环境平衡。
第6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护理诊断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病犬、病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