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的讨论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线性与范围(li nearity and ran ge)分析方法的线性是在给定范围内获取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试验结果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或测得的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
所谓线性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其最大量与最小量之间的间隔,可用mg/L ~ mg /L、ug/ml ~ ug/ml等表示。
线性与范围的确定可用作图法(响应值Y/浓度X)或计算回归方程(Y = a+bX)来研究建立。
测定样品时所有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都必须同时作标准曲线。
每次作标准曲线时,方法应与分析方法考核时完全一致。
标准浓度应包括一定梯度的5-8个浓度(非线性者如免疫分析可适当增加),每个浓度只需测定一次(免疫分析可测定两次并取均值);标准曲线应覆盖样品可能的浓度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最高浓度的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度的80% (但应高于LOQ);目前仍广泛采用相关系数(r)表示标准曲线的线性度、并控制r > 0.990。
对照品的LOQ必须包括在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与检测器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的样品的含量范围一般情况下,标准曲线的最低和最高值是包含在线性范围内的,而且不同人做的标准曲线,他所取的最低和最高值也不会都相同,打个比方来说,A做5个点的标准曲线,所选择的标准样品的浓度分别为:1,5,10,15,20,那么最低最高值分别为1和20,而对于这种要检测的物质来说它的线性范围可能是10E5,要远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所选择的浓度范围•通常在建立一个新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文献查到一些物质的线性范围,而实际工作中,要确切知道某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必要性可能也不大。
S/N=3时的浓度是检测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3倍,注入液相色谱仪的对照品百分浓度%。
S/N=10是定量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10倍时,注入液相色谱仪的对照品量。
检出限值和定量限值的确定
确定检出限值和定量限值的协议1.范围此文件明确了确定临床检验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值,确认所声明的限值,以及合理使用和解释这些限值的建议。
同时,还提供了根据实验室在低值方面的目标来确定最低定量限值的方法。
EP17可以应用于所有测量程序(包括定量检测),尤其是对于那些在较低值上才能做出医学鉴定的程序。
此文件的预期用户是临床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厂家。
2.背景介绍在实验室测量中,存在许多方法来确定最低检出限值和最低定量限值的方法。
本文并不准备对所有这些方法做一个总结,也不准备找出它们之间一致的地方。
临床实验室的需求很特别因为所建议的方法必须适用于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下所使用的分析设备。
通常情况下,这意味按照厂家或其代表原来安装的状态使用这些设备。
测量检出限值和定量限值最常用的方法,包括ISO11843,假设单纯靠仪器的输出可能会得到负的浓度值。
这些方法也假设空白样本所产生的信号是在一个很低的平均值周围分布的(通常是0值)。
但是,许多常见的临床实验室仪器都仅仅能够产生正的信号,此外,最原始的检测信号是无法从仪器里提取出来的,因此优先的参数模型是不适用的。
此协议是用于结果以质量或浓度为单位的方法的。
尤其是那些在临床上有必要测量很低浓度的情况。
EP17的预期是适用于所有测量程序的,但是更加适用于那些得出0浓度或正值浓度的测量程序。
对于能够获得仪器最原始信号的厂家,应该考虑选择参考ISO11843-1和ISO11843-2或11843-3(这两者的选择取决于校准关系是否为线性)。
上述的这些文件描述国际公认的测量检出限值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EP17所描述的协议应该和ISO文件产生同样的检出限值,但是ISO方法所得到的值会有更加低的不确定度。
然而,必须要注意的是ISO方法要求在所有的检测水平(包括空白样本)上都是正态分布的。
对ISO方法的恰当使用还要求有较高的统计学水平,这一水平是大多数实验室达不到的。
EP17的目的就是让大多数实验室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能够得以应用和理解。
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
影响因素
仪器噪音
仪器本身的噪音水平会影响检测限, 因此需要选择低噪音仪器。
样品基质
样品基质中的其他组分可能会干扰待 测物的测量,需进行基质匹配或消除 干扰。
测量方法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光谱法、色 谱法等,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 仪器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进行控制。
联用技术
尝试与其他分离、富集技术联用,进一步提 高目标组分的检出限和准确性。
标准化与规范化
制定该方法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推动其在行 业内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生态毒理学研究
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用于检测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对生物体的影响。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有毒 物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放射性核素测量
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在放射性核素测量中用于精确测量放射性物质的活度和浓度。这些测量有助于 核能安全、核废料处理和核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和管理。
药物分析
01
药物质量控制
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在药物分析中用于药物质量控制,确保药物的
有效性和安全性。这些试验用于检测药物中的杂质、降解产物和溶剂残
留等,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02
药代动力学研究
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用于测量药物在体内的浓
度。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验证仪器性能
在确定的线性范围内,对仪器进行验 证,确保其性能理
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异常值剔除等。
线性关系评估
根据标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评估仪器与标准品之间的线性关系。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检测方法对浓度与响应值之间呈线性关系的范围。
在实际分析中,线性范围的确定对于准确测定样品的浓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的概念、确定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概念。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指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检测方法对浓度与响应值之间呈线性关系的范围。
在该范围内,样品的浓度与检测方法的响应值成正比,可以通过线性方程进行描述。
一般来说,线性范围越宽,检测方法对样品浓度的测定范围也就越广。
确定方法。
确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逐点法、最小二乘法、相关系数法等。
逐点法是最直观的确定方法,即通过一系列标准溶液的浓度与检测方法的响应值进行绘图,观察曲线的线性范围。
最小二乘法则是通过最小化实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来确定线性范围。
相关系数法则是通过计算相关系数来确定线性范围,相关系数越接近于1,线性范围越宽。
实际应用。
在实际分析中,确定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对于准确测定样品的浓度至关重要。
首先,确定线性范围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避免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
其次,确定线性范围可以帮助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方法的优化提供依据。
最后,确定线性范围可以帮助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确保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总结。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是确定检测方法对浓度与响应值呈线性关系的范围,其确定方法包括逐点法、最小二乘法、相关系数法等。
在实际分析中,确定线性范围对于准确测定样品的浓度至关重要,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评价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以及验证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因此,对于每种检测方法,都应该进行严格的线性范围确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性。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适合于相应分析要求,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学研究或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
验证内容有: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重现性)、检测限、定量限和耐用性等。
一,线性线性是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质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
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制备一系列供试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五份供试样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对被测物浓度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 )越接近于1,表明线性关系越好。
用UV法测定时,以对照品配制一定浓度范围的对照品系列溶液,吸光度 A 一般在0.3〜0.7,浓度点n = 5,用浓度C对A作线性回归,得一直线方程,方程的截距应接近于零,相关系数r应大于0.9999。
用HPLC法测定时,以对照品配制一定浓度范围的对照品系列溶液,浓度点n = 5〜7,用浓度C对峰高h或峰面积A或被测物与内标物的响应值之比进行线性回归或非线性拟合(如HPLC-ELSD ),建立方程,方程的截距应趋于零,相关系数r应大于0.999。
线性关系的数据包括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和线性图。
二,范围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及要求确定。
对于有毒的、具特殊功效或药理作用的成分,其范围应大于被限定含量的区间。
三,精确度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 )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准确度验证。
1.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做加样回收率测定,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
线性和范围
线性与范围 (linearity and range) 分析方法的线性是在给定范围内获取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试验结果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或测得的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
所谓线性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其最大量与最小量之间的间隔,可用mg/L ~ mg/L、 ug/ml ~ ug/ml等表示。
线性与范围的确定可用作图法(响应值Y/浓度X)或计算回归方程(Y=a+bX)来研究建立。
测定样品时,所有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都必须同时作标准曲线。
每次作标准曲线时,方法应与分析方法考核时完全一致。
标准浓度应包括一定梯度的5-8个浓度 (非线性者如免疫分析可适当增加),每个浓度只需测定一次(免疫分析可测定两次并取均值);标准曲线应覆盖样品可能的浓度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最高浓度的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度的80% (但应高于LOQ);目前仍广泛采用相关系数(r)表示标准曲线的线性度、并控制r≥0.9900。
对照品的LOQ必须包括在线性范围。
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 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
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既反映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本底)值的高低。
要根据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
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也可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空或3S空)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
为使计算得到的LOD值与实际测得的LOD值一致,可应用校正系数(f)来校正,然后依之制备相应检测限浓度的样品,反复测试来确定LOD。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是在常温下由化学反应产生的光的发射。
其发光机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些物质分子,如反应物、中间体或者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中间体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等能级的光子,对光子进行测定而实现定量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是将化学发光与免疫反应相结合的产物,因化学发光具有荧光的特异性,但与荧光产生需要激发光不同,化学发光由化学反应产生光强度,并不需要激发光,从而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的影响。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了免疫化学反应和化学发光反应两个部分。
免疫分析系统是将化学发光物质或酶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经过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在免疫反应结束后,加入氧化剂或酶的发光底物,化学发光物质经氧化剂的氧化后,形成一个处于激发态的中间体,会发射光子释放能量以回到稳定的基态,发光强度可以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进行检测。
待测物质浓度因为与发光强度成一定的关系而实现检测目的。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类别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 3 大类,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体或抗原的一类免疫测定方法。
目前常见的标记物主要为鲁米诺类和吖啶酯类化学发光剂。
1. 鲁米诺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鲁米诺类物质的发光为氧化反应发光。
在碱性溶液中,鲁米诺可被许多氧化剂氧化发光,其中H2O2最为常用。
因发光反应速度较慢,需添加某些酶类或无机催化剂。
酶类主要是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无机类包括O3、卤素及Fe3+、Cu2+、Co2+和它们的配合物。
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下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H2O2等氧化剂氧化成3-氨基邻苯二酸的激发态中间体,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光子。
鲁米诺的发光光子产率约为0.01,最大发射波长为425 nm。
2. 吖啶酯类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吖啶酯用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ChemiluminescentImmunoassay,CLIA)由于热稳定性不是很好,Klee 等研究合成了更稳定的吖啶酯衍生物。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检测方法所能检测物质浓度的线性范围。
在实际的实验室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对样品中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而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确定对于准确的定量分析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概念、确定方法以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标准曲线线性范围是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检测方法所能检测物质浓度的线性范围。
一般来说,线性范围越宽,说明检测方法对于样品中物质浓度的测定范围越广。
而线性范围的确定需要通过实验数据来进行验证,一般来说,线性范围的确定是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后绘制标准曲线来确定的。
其次,确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测定后绘制标准曲线来确定线性范围。
而间接法则是通过对样品进行稀释,使其浓度适应已知的线性范围,然后进行测定,最后通过反算来确定线性范围。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确定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对于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确定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后,可以根据待测样品的浓度选择合适的稀释倍数,使其浓度适应已知的线性范围,从而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对于不同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线性范围的确定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总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确定对于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数据的验证,可以准确地确定检测方法所能检测物质浓度的线性范围,从而保证定量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重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的确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确定方法,从而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于IVD产品线性范围的建立与验证讨论
通过查表得到ADL临界值。
如ADL小于临界值,可认为 多项式具有临床可接受的非 线性,为二阶线性。如ADL
大于临界值,则为临床不可
接受的非线性。
4. 数据处理
精密度检验
计算最优拟合方程回归标 准误 σ
L:样本数;R:重复测定次
数;C:常数,取值见下 表;PctBnd:取5%。 最优拟合方 程阶数 1阶或2阶 3阶 精密度界值 常数C 6.3 6.5
分析测量范围:不经预处理能够准确定量的范围
样品中不含待测物概 率≤95%或99.6%
功能灵敏度:能够准 确定量
线性范围的建立与验证
CLSI EP6 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 准——定量测定方法线性评价》对线性范围
的建立和验证作了详细要求。
总体流程
基本条件保证 及误差确定
样本准备
检测方案
数据处理
简化的方法
生产、质管部:
以预期值为横坐标,测定值为纵坐标,建立回归方程y=bx+a ,将预期浓度代 入方程,计算估算值。 估算值与实测值平均差值应不大于声明的相对或绝对偏差,否则为不满足线 性。
20 0 0 50 100 150
4. 数据处理
回归方程线性检验: 临床标准的线性检验中使用了两个统计量,ADL(偏离直线平均差异, average deviation from linearity)和PctBnd(百分区界percent bound)。 ADL PctBnd
• 一般设定ADL≤5%为临床允 许误差,即取PctBnd为5%,
yi: 各测量值 p(xi):最优拟合方程拟合值 n:样本数乘以重复次数 d:最优拟合方程阶数
不精密度满足判断式时, 说明数据的精密度好可作线性评价。反之则表示数据的精密度差,不能 作线性评价。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介绍
一、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D=2N/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Sg, 单位为mg/mlDv=2N/Sv, 单位为ml/mlDt=2N/St, 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他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 = 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 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 b和标准偏差S b。
在一定置信概率下,被检出的最小测量值X L以下式确定:X L= X b+K’S b式中:X b——空白多次测得信号的平均值;S b ——空白多次测得信息的标准偏差;K’——根据一定置信水平确定的系数。
多西环素方法论文
关于多西环素的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327-01【摘要】文章简述了多西环素的分析方法。
【主题词】多西环素分析方法多西环素(doxycycline)是四环素类抗生素。
体内、外试验均表明它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和立克次体均高度敏感。
临床上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应用于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及回归热螺旋体等非细菌性感染和布氏杆菌病,以及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尿路及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
但多西环素也有很多的副作用,如:诱发低血糖、引起颅内高压、致光敏反应、致肝损伤。
此外,多西环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服用时,可出现氮质血症,血清半衰期延长,血清浓度升高,故对其进行药物浓度测定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有效方法。
目前,已报道的测定多西环素的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毛细管电泳法(ce)、质谱法(ms)、微生物法、荧光法、导数光谱法、流动注射法、吸附溶出伏安法、离子对萃取法等。
本研究就已有报道进行小结,为日后研究工作做铺垫。
一药品中多西环素的分析方法1 荧光分析法:多西环素自身发射的荧光强度较弱,发射波长范围较宽,且呈平台峰,不宜直接采用荧光测定法,通常将其转化为具有较强荧光的化合物再进行检测。
姚兵等报道将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抗菌素在浓硫酸作用下的降解物与β-环糊精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较强荧光的包络物建立了利用转化荧光结构法测定该类抗菌素的新方法,荧光检测限 0. 50×10-5mol/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2.20%。
2 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广泛用于多种药物的制剂分析。
由于多西环素能够与许多显色剂反应,产生的缔合物在可见光区具有良好的吸收,因此可用此法对药物进行测定。
用氯化铜在碱性溶液中与含多西环素的溶液反应,在400nm 波长处测定反应产生的黄绿色光的吸收度来测定药物浓度大小,检测范围在 0~20mg/ml 之间。
线性范围及检测限
线性与范围(l i n e a r i t y a n d r a n g e) 分析方法的线性是在给定范围内获取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试验结果的能力。
换句话说,就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或测得的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
所谓线性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其最大量与最小量之间的间隔,可用mg/L ~ mg/L、 ug/ml ~ ug/ml等表示。
线性与范围的确定可用作图法(响应值Y/浓度X)或计算回归方程(Y=a+bX)来研究建立。
测定样品时所有生物药物分析方法都必须同时作标准曲线。
每次作标准曲线时,方法应与分析方法考核时完全一致。
标准浓度应包括一定梯度的5-8个浓度(非线性者如免疫分析可适当增加),每个浓度只需测定一次(免疫分析可测定两次并取均值);标准曲线应覆盖样品可能的浓度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最高浓度的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度的80% (但应高于LOQ);目前仍广泛采用相关系数(r)表示标准曲线的线性度、并控制r≥0.9900。
对照品的LOQ必须包括在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与检测器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的样品的含量范围.一般情况下,标准曲线的最低和最高值是包含在线性范围内的,而且不同人做的标准曲线,他所取的最低和最高值也不会都相同,打个比方来说,A做5个点的标准曲线,所选择的标准样品的浓度分别为:1,5,10,15,20,那么最低最高值分别为1和20,而对于这种要检测的物质来说,它的线性范围可能是10E5,要远大于制作标准曲线所选择的浓度范围.通常在建立一个新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文献查到一些物质的线性范围,而实际工作中,要确切知道某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必要性可能也不大。
S/N=3时的浓度是检测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3倍,注入液相色谱仪的对照品百分浓度%。
S/N=10是定量限,也就是峰高约在基线噪音高的10倍时,注入液相色谱仪的对照品量。
最低检测限确定的方法
最低检测限确定的最佳方法关于LOD和LOQ术语的定义,最常用的是1975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所下的定义,它对LOD的定义是“检出限以浓度(或质量)表示,指由特定的分析方法能够合理地检测出并与统计学分析的空白背景能区分开的最低浓度(或质量)”。
这个术语虽然很直白,但也过于简单。
它有几个问题未回答,比如,统计分析的差别是什么意思?这里所指的“空白”,在分析中考虑了那些因素?留下这些因素由分析者自己判断,将会导致不同分析者给出的数据差别很大,从而失去数据间的比较意义。
LOD可分为两个部分,仪器检测限(instrumental detection limit,IDL)和方法检测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
仪器检测限(instrumental detection limit,IDL),可定义为在仪器上能稳定检出的与背景相区别的最小分析数量。
仪器的定量限(instrumental quantification limit,IQL),它可定义为用某一分析方法在仪器上能可靠的定量检出的最小数量。
这两条术语(IDL和IQL)只是定义了仪器的限量。
当我们分析诸如动植物组织或土壤、地下水等真实样品时,为了确定检测限,样品基质的干扰必须考虑。
这是因为真实样品基质中含有成百上千种各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干扰对目标药物的检测和定量。
方法检测限(method detection limit,MDL),这条术语适用于分析基质中某种成分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MDL可定义为一种分析方法能稳定地从含基质的样品中检测出与背景相区别的(用一种特殊方法)最小数量。
当确定MDL时,所有基质中的干扰都必须考虑进来。
与此相似,方法定量限(method quantification limit,MQL)可定义为一种分析方法以某种稳定的方式从含基质的样品中(用一特殊方法)能定量检出的最小数量。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
检出限、测定限、最佳测定范围、校准曲线及分析空白一、检出限1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所谓“检出”是指定性检出,即判定样品中存有浓度高于空白的待测物质。
检出限除了与分析中所用试剂和水的空白有关外,还与仪器的稳定性及噪声水平有关。
在灵敏度计算中没有明确噪声的大小,因而操作者可以将检测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放大器放到足够大,从而使灵敏度相当高。
显然这是不妥的,必须考虑噪声这一参数,将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单位体积载气或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的组分量称为检出限。
则:D=2N/S式中:N——噪声(mV或A);S——检测器灵敏度;D——检出限,其单位随S不同也有三种:Dg=2N/Sg,单位为mg/mlDv=2N/Sv,单位为ml/mlDt=2N/St,单位为g/s有时也用最小检测量(MDA)或最小检测浓度(MDC)作为检测限。
它们分别是产生两倍噪声信号时,进入检测器的物质量(g)或浓度(mg/ml)。
不少高灵敏度检测器,如FID、NPD、ECD等往往用检出限表示检测器的性能。
灵敏度和检出限是两个从不同角度表示检测器对测定物质敏感程度的指标,前者越高、后者越低,说明检测器性能越好。
从而可见,测量方法的检出限于分析空白值、精密度、灵敏度密切相关。
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综合性的重要计量参数。
2检出限的计算方法1)在《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监测操作指南》中规定: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著性差异即为检出限(D.L)。
这里的零浓度样品是不含待测物质的样品。
D.L=4.6σ式中:σ—空白平行测定(批内)标准偏差(重复测定20次以上)。
2)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对分析方法的检出限D.L作如下规定。
在与分析实际样品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不加入被测组分的重复测定(即空白试验),测定次数尽可能多(试验次数至少为20次)。
算出空白观测值的平均值Xb和标准偏差Sb。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学验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含量测定方法适合于相应分析要求,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学研究或起草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
验证内容有: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和重现性)、检测限、定量限和耐用性等。
一,线性线性是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质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
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制备一系列供试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少制备五份供试样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对被测物浓度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 ( r ) 越接近于 1 ,表明线性关系越好。
用 UV 法测定时,以对照品配制一定浓度范围的对照品系列溶液,吸光度 A 一般在 0.3 ~ 0.7 ,浓度点 n = 5 ,用浓度 C 对 A 作线性回归,得一直线方程,方程的截距应接近于零,相关系数 r 应大于 0.9999 。
用 HPLC 法测定时,以对照品配制一定浓度范围的对照品系列溶液,浓度点 n = 5 ~ 7 ,用浓度 C 对峰高 h 或峰面积 A 或被测物与内标物的响应值之比进行线性回归或非线性拟合(如 HPLC-ELSD ),建立方程,方程的截距应趋于零,相关系数 r 应大于 0.999 。
线性关系的数据包括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和线性图。
二,范围范围系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结果及要求确定。
对于有毒的、具特殊功效或药理作用的成分,其范围应大于被限定含量的区间。
三,精确度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 ( % ) 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用于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准确度验证。
1. 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做加样回收率测定,即于已知被测成分含量的供试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纯度的被测成分对照品,依法测定。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
体外诊断试剂标准一、试剂的准确性1. 试剂的准确性是衡量试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应通过临床试验或与标准品进行比较,以确定试剂的准确性。
2. 临床试验应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试验过程应规范、真实、完整,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3. 与标准品进行比较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品,并采用可靠的定量方法进行比较。
4. 试剂的准确性应达到说明书中的规定,并进行定期审核和验证。
二、试剂的精密度1. 试剂的精密度是指重复测定结果的离散程度,应通过重复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进行评价。
2. 重复性试验应至少进行3次独立试验,每次试验应包括多个样本,以评估试剂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3. 稳定性试验应包括样本的储存条件、运输条件、使用有效期等方面,以评估样本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4. 试剂的精密度应达到说明书中的规定,并进行定期审核和验证。
三、试剂的灵敏度1. 试剂的灵敏度是指试剂对微量物质的检测能力,应通过分析灵敏度试验进行评价。
2. 分析灵敏度试验应采用一系列浓度的样本进行检测,以评估试剂的最低检测限和线性范围。
3. 试剂的灵敏度应达到说明书中的规定,并进行定期审核和验证。
4. 对于某些特殊检测项目,如激素、药物等,应根据临床需要评估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5. 对于诊断试剂盒中的各个组分,应关注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方面的质量要求。
例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中的酶标抗体、化学发光法中的发光底物等组分都直接影响到整个试剂盒的性能。
6. 对于试剂的稳定性,特别是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要特别关注。
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试剂的性能会产生影响,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测试。
同时,对于某些特定的样本(如血浆、尿液等),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和保存方式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准确性。
7. 对于试剂的特异性,需要关注其能否准确区分不同种类的疾病或病原体。
例如,对于同时存在多种病毒感染的患者样本,需要选择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病毒的试剂盒以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医学中线性范围的名词解释
医学中线性范围的名词解释线性范围是指在医学领域中,结果的变化与测量物质浓度或作用量之间呈现线性关系的范围。
在医学诊断、药物疗效评估、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线性范围的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许多实验室的研究中,常常需要通过测量某种物质的浓度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或药物的疗效。
而线性范围就是指在这种测量中,结果的变化与物质浓度的变化之间存在着一种恒定的比例关系。
在临床实验室中,常用的血清指标如血糖、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经常需要进行相关检验,在这些检验中,线性范围的确定尤为重要。
如果浓度过低或过高,可能会导致结果的误差和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对患者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因此,准确确定线性范围对于临床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线性范围的确定通常需要使用校准方法和质控品,通过测量一系列浓度已知的物质来确定测量方法的线性范围。
这样可以保证在临床检验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方法通常是通过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并在仪器上测量这些溶液的浓度,验证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确定线性范围。
而质控品则是用于检验仪器日常运行情况的标准物质。
通过每次测量一定浓度的质控品,并跟踪和记录其结果,可以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质控品的浓度通常涵盖了线性范围的整个范围,这样可以确保在临床实验室进行测量时,结果可以准确且可靠。
除了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外,线性范围在药物疗效评估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在药物临床试验中,通过控制药物服用的剂量,观察药物在不同浓度下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以确定适宜的治疗剂量。
在生物学研究中,线性范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在蛋白质测定、基因表达分析等实验中,通过控制不同浓度的样本,可以确定测量方法的灵敏度和范围。
在研究中,科学家经常需要测量物质的浓度变化来确定其功能、相互作用以及疾病相关性等。
总之,线性范围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的准确确定对于临床实验室的诊断与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校准方法和质控品的应用,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试剂 1.蛋白质标准液(50g/L) 2.混合血清(120g/L)
3.双缩脲试剂
1.制备不同浓度的样本
U1 DH2O(ul) 200 血清(ul) 300 浓度(g/L) 5.6 U2 200 300 9.3 U3 200 300 15.6 U4 200 300 U5 200 300 U6 200 300 U7
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指定量
检测项目向临床能报告的检测范围,患
者样本可经稀释、浓缩或其它预处理。
(一)原理 线性范围是指系统最终输出值(浓度
或活性)与被分析物浓度或活性成比例
的范围。线性范围的测定即测定浓度曲
线接近直线的程度,它反映整个系统的
输出特征。
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总蛋白标准溶
液,用双缩脲试剂测定各自的浓度,以 标准液预期浓度为横坐标,测得浓度为 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图,即可绘制出 一条直线,即计量反应曲线。
2.蛋白浓度降低 (1)蛋白丢失:如肾病综合征。 (2)摄入不足:营养不良。 (3)蛋白质合成障碍:如肝脏疾病。
二、最低检测限试验
检测限(LoD):是检测系统可检测出
的最低分析物浓度。
最低检测限(LLD):指当标本中
不含有待测分析物时,反应响应量可
能出现的数值范围,即单次测量可达
到的非空白检测响应量对应的分析物
度或低浓度处的实测值和预期值间有较 大偏差。试着舍去某组数据,另作回归 分析,直到a接近于0,b在0.97~1.03之间, 此时缩小的分析范围是真实的可报告范 围。
3.用统计软件拟合(了解)
最佳拟合曲线与直线方程的平均偏差
<5%的浓度范围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
下次课内容
1.血清白蛋白测定。 2.回收试验。
回归作统计分析方法。以总蛋白浓度预 期值为横坐标,测定值为纵坐标,在坐
标纸上作图,若所有实验点在坐标纸上
呈明显直线趋势,
建立回归方程y=a+bx,要求a接近于0,
b在0.97~1.03之间,若满足此条件,则可
直接判断该测定方法是否在所要求的线 性范围。
若a较大,b>1.03或<0.97则认为在高浓
一、血清总蛋白测定 凯氏定氮法 参考方法 双缩脲法 常规方法 酚试剂法 染料结合法 浊度法、紫外光谱法
(一)实验原理
血清中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
中能与Cu2+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络合
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
的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
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双缩脲反应。
蛋白质 + Cu
2+ OH
紫红色络合物
在540nm波长处有吸收峰,在一 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增加与蛋白含 量成正比,由此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二)实验试剂
1、双缩脲试剂
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
硫酸铜、碘化钾 2、标准液 总蛋白 50g/L
(三)操作方法 1、操作参数: 波长:540nm 温度:37℃
测定模式:终点法
2.操作步骤
量。
功能灵敏度(FS):以日间重复CV
为20%时对应检测限样品具有的平均浓 度确定为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的 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或其它量值 。
(一)原理
选择合适的空白标本,该标本与待测 标本的区别在于不含有待测物质,一般
用处理过的标本或一般标本,在分析步
骤中省去关键试剂或操作。
本次实验采用蒸馏水作为空白标本,采 用双缩脲法进行多次测定,求出吸光度 的均值及标准差,计算最低检测限。
作标本空白管消除。
2.脂肪乳糜干扰比色,可加丙酮离心。 3.右旋糖酐可使测定产生混浊影响结果。
(五)方法学评价 1.精密度较好、准确度较高,WHO
推荐方法。
2.线性范围宽(10-120g/L)。
3.操作简便你、快速,成本低廉。 4.灵敏度较低。
(六)临床意义
1.蛋白浓度升高
(1)血液浓缩:脱水、外伤性休克等。 (2)蛋白质合成增加: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增殖病等。
25.9 43.2 72.0 120.0
2.按下表操作
(ul) B S 20 20 1000 1000 1000 20 1000 20 1000 20 1000 U1 U2 U3 U4.......U7
DH2O 20
标准液 血清 试剂
各测定管均测定双份,混匀,37℃ 水浴10分钟,在540nm波长处,用空白
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四)记录实验数据,并绘制剂量反应
曲线。以总蛋白浓度预期值为横坐标, 测定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制曲线,
即为剂量反应曲线。
(五)评价
1.目测法:是评估几个不同浓度样本
的多次测量均值与实际值之间是否具有
肉眼上的直线关系。没有用到统计学方
法来验证线性。
2.平均斜率法:是采用最小二乘法直线
B (ul) DH2O 20 标准液 血清 双缩脲试剂 1000 S U
20 1000
20 1000
混匀,37℃水浴10分钟,在540nm波长 处,用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3、计算
血清总蛋白(g/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定管吸光度
标准管吸光度
× 蛋白标准液浓度
(50g/L)
参考值:60-83g/L
(四)注意事项 1.严重溶血和黄疸可使测定结果偏高,可
第二次实验 血清总蛋白测定、
最低检出限 线性范围试验
教学要求与目的
1.掌握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和测定方
法,了解其临床意义。 2.掌握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的定义、 评价方法及用途。 3.熟悉最低检出限、线性范围的实验 方法。
教学内容 1.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 2.最低检出限测定。
3.线性范围试验。
(二)操作步骤
(ul) B S 20 U(1----10)
DH2O
标准液
20
双缩脲试剂 1000 1000 1000 混匀,37℃水浴10分钟,在540nm波长处, 用空白管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三)计算
1.计算10次测定的平均吸光度及标准差。
2.计算最低检测限:平均吸光度+3S
3.将吸光度值转换成浓度单位。 LLD=A低/A标×C标
三、线性范围试验
可报告范围(RR):指可以报告的所有
结果的范围,包含两种类型的范围,即 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
分析测量范围(AMR):指分析样 本未经任何预处理(稀释、浓缩等),
由检测系统直接测量得到的待测物的可
靠结果范围,在此范围内一系列不同浓
度的样本分析物的测量值与其实际浓度
(真值)呈线性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