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测定与线性范围试验(精)
关于最低检测限与线性范围试验的讨论

回归作统计分析方法。以总蛋白浓度预 期值为横坐标,测定值为纵坐标,在坐
标纸上作图,若所有实验点在坐标纸上
呈明显直线趋势,
建立回归方程y=a+bx,要求a接近于0,
b在0.97~1.03之间,若满足此条件,则可
直接判断该测定方法是否在所要求的线 性范围。
若a较大,b>1.03或<0.97则认为在高浓
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指定量
检测项目向临床能报告的检测范围,患
者样本可经稀释、浓缩或其它预处理。
(一)原理 线性范围是指系统最终输出值(浓度
或活性)与被分析物浓度或活性成比例
的范围。线性范围的测定即测定浓度曲
线接近直线的程度,它反映整个系统的
输出特征。
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总蛋白标准溶
液,用双缩脲试剂测定各自的浓度,以 标准液预期浓度为横坐标,测得浓度为 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图,即可绘制出 一条直线,即计量反应曲线。
量。
功能灵敏度(FS):以日间重复CV
为20%时对应检测限样品具有的平均浓 度确定为检测系统或方法可定量报告的 分析物的最低浓度或其它量值 。
(一)原理
定量检测分析测量范围(AMR)验证

定量检测分析测量范围(AMR)验证分析测量范围(Analytical Measurement Range,AMR)是指用不需任何稀释、浓缩或其它不属于常规检查步骤部分的预处理而直接测量样本的方法得到的分析物值的范围,也被称为“线性”或“直接可报告范围”[1]。
AMR验证(AMR Validation)是检测系统对超出AMR的分析物的浓度或活动进行适当恢复的确认过程[2]。
我们实验室在美国病理家学会(CAP)的认可过程中对定量检测项目进行了AMR 的验证,现以白蛋白测定为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AMR材料:Align专用于白蛋白AMR验证品,批号7152000,每瓶8ml,共7个水平,靶值分别为9.0、20.0、31.0、43.0、54.0、64.0、72.0g/L。
1.2 仪器和试剂:Olympus AU640生化分析仪。
校准品:Olympus配套,批号961051。
试剂:Olympus原装白蛋白试剂,批号6166,试剂盒标明其分析测量范围为15-60g/L。
室内质控品:Bio-Rad 血清化学质控品,三水平,批号为77631、77632、77633。
1.3 方法,定标后,检测质控在控,然后进行AMR验证品的检测,将7个水平的验证品[2]各分成2管,按照1、1、2、2、3、3……的顺序检测。
2结果7个AMR验证品的结果见表1.表1.AMR验证品检测结果验证品靶值检测值1 检测值2 均值差值偏倚% 可以接受的偏倚(2×CV)结果Level1 9.0 9.4 9.0 9.2 0.2 2.22 <40% 通过Level2 20.0 19.7 19.8 19.8 -0.2 1.25 <6.6% 通过Level3 31.0 32.7 31.9 32.3 1.3 4.19 <6.6% 通过Level4 43.0 43.5 43.5 43.5 0.5 1.16 <6.6% 通过Level5 54.0 55.4 54.9 55.2 1.2 2.13 <6.6% 通过Level6 64.0 64.9 65.5 65.2 1.2 1.87 <6.6% 通过Level7 72.0 76.1 76.2 76.2 4.2 5.76 <6.6% 通过图1.白蛋白的线性表1结果表明,7个水平的AMR验证品的检测值与靶值的偏倚均在可接受范围,说明该检测系统的试剂标明其分析测量范围为15-60g/L是符合的,可在生化仪上设定白蛋白的分析测量范围为15-60g/L。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标准规程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前白蛋白(缩写PAB)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项目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检查体液乳酸脱氢酶的体液标本应用肝素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24h。
-20℃保存稳定30天。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24h不饮酒和12h以上禁食空腹状态。
2.3.2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2.3.3可以使用肝素抗凝的血液标本。
3 方法原理人血清PA与其相应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形成一定浊度。
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量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校准比较,计算未知样品的PA含量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前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未开瓶的试剂储存在2~8℃可稳定至有效期。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白蛋白测定(缩写ALB);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测定项目组合。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
1标本采集2。
1.1常规静脉采血约2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
1。
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
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
1。
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
1。
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
1ml的血清或血浆。
2。
1。
5。
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
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2。
1。
5。
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2。
2标本保存2.2。
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周,普通冰箱中(2~8℃)稳定一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
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
3.2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血清中的白蛋白与溴甲酚绿在PH=4.2的条件下结合生成绿色复合物,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其颜色深浅与白蛋白浓度成正比,通过在63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可得出白蛋白的含量。
PH=4.2白蛋白 + 溴甲酚绿—-—-—-------———绿色复合物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4。
2试剂盒保存:保存于2~8℃,不开盖情况下至标签的失效期。
开盖后放于仪器的冰箱中至少稳定14天.开盖后避免污染。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浊度时,表明有细菌污染,不能继续使用.4.3试剂盒准备:液态单试剂型,即开即用,无特殊准备4.4试剂盒主要成分:缓冲液(pH 4.2)50 mmol/L,溴甲酚绿0.25 mmol/L,其中含有稳定剂与保护剂<0.1%。
实验一血清蛋白质测定(范玉平)

【试剂与器材】
1.6 mol/L NaOH溶液 2.双缩脲试剂 3.双缩脲空白试剂 4.60~70g/L蛋白质标准液 5.仪器 分光光度计。
19
【试剂与器材】
大试管
1ml吸管 5ml吸管 洗耳球
4支 3支
2支 1只
20
操作步骤
1.取试管4支,标明测定管(U)、标准管 (S)、标本空白管(B)、试剂空白管( RB)。
【注意事项】
4. 实验证明,BCG不但与白蛋白呈色,而且与血 清中多种蛋白质成分呈色,其中以α1-球蛋白、 运铁蛋白、结合珠蛋白更为显著,其反应速度较 白蛋白稍慢。由于在30s内呈色对白蛋白特异, 故BCG与血清混合后,在30s读取吸光度,可明 显减少非特异性呈色反应。为了减少本法基质效 应的影响,最好用参考血清作标准。
【方法学评价】
1.本法操作简便、快速,胆红素和一般脂血对测定 无明显干扰。
【方法学评价】
2.血红蛋白和BCG产生与白蛋白相等的颜色强度, 血红蛋白在1g/L以下无明显干扰,2g/L使吸光度 增高3.2%,3g/L使吸光度增高7.4%,4g/L使吸 光度增高7.7%,5g/L使吸光度增高8.8%,所以 溶血标本不宜做BCG法白蛋白测定。
二 物理法:
又可分为紫外吸收法、折射法和重量法 等。除紫外吸收法外,其他方法现已很少 使用或被淘汰。
三 蛋白质与染料结合的方法
是比较灵敏而特异的一类方法。用的较多的染料有丽春红 、考马斯亮蓝G250和邻苯三酚红钼。丽春红蛋白结合法 测得的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相符,并且显色后在室温可稳 定24小时;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蛋白法灵敏度高,特异 性强,操作简便,广泛用于尿蛋白,脑脊液蛋白及各种 微量蛋白的检测,但该方法测定蛋白浓度的线性范围不 宽,与白、球蛋白反应的灵敏度不同,反应强度亦受温 度的影响,且比色杯吸附色素而干扰测定,不能用于自 动化分析仪,因此该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邻苯 三酚红钼络合显色法克服了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蛋白法 的上述缺点,且具有简便、稳定等优点,可用于自动化 分析仪。
蛋白质定量的五种方法

蛋白质定量的五种方法方法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目的]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原理]双缩脲(NH2CONHCONH2)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CONH-)在碱性溶液中也能与Cu2+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
在一定范围内,其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
因此,可以利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双缩脲法是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常用方法之一。
操作简便、迅速、受蛋白质种类性质的影响较小,但灵敏度较差,而且特异性不高。
除-CONH-有此反应外,-CONH2、-CH2NH2、-CS-NH2等基团也有此反应。
[操作]取中试管7支,按下表操作。
各管混匀、放置37℃水浴中保温20分钟。
用540nm比色,以空白管调零点,读取各管光密度值。
[计算](一)在座标纸上以光密度为纵座标,以蛋白质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二)从标准曲线中查出待测血清样本的蛋白质浓度(g/L),并求出人血清样本的蛋白质浓度。
(三)再从标准管中选择一管与测定管光密度相接近者,求出人血清样本的蛋白质浓度(g/L)。
[器材]中试管7支,l毫升刻度吸管3支,10毫升刻度吸管1支,水浴箱,721型分光光度计、坐标纸。
[试剂](—)6N NaOH:称取240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中。
(二)双缩脲试剂:称取CuS04·5H2O 3.0克,酒石酸钾9.0 克和碘化钾5.0克,分别溶解后混匀,加6N NaOH l00ml,最后加水至1000ml,贮于棕色瓶中,避光,可长期保存。
如有暗红色沉淀出现,即不能使用。
(三)0.9%NaCl。
(四)蛋白质标准液(10mg/m1),称取干燥的牛血清蛋白100.0mg,以少量生理盐水溶解后倒入l0ml容量瓶中,淋洗称量瓶数次,一并倒入容量瓶中,最后加生理盐水至刻度线,或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然后稀释成l0mg /m1作为蛋白质标准液。
白蛋白

检验原理试剂采用溴甲酚绿染料结合法,即在PH4.2条件下,白蛋白与溴甲酚绿结合形成蓝绿色络合物。
反应形成的蓝绿色络合物与样本中白蛋白浓度成正比。
通过在630nm处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值,即可测得样本中白蛋白的浓度。
临床意义白蛋白是主要的血浆蛋白。
其主要功能包括调节细胞外液的分布;运输诸如激素、脂类、维生素、钙和其它微量元素;构成体内部分氨基酸库;维持渗透压。
测定血清白蛋白常用于病人状态的非特异监视。
高白蛋白血症常见于脱水或血液浓缩。
低白蛋白通常是由于血稀释;体内水分过多;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烧伤等;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肝脏疾病而导致蛋白合成降低;分解代谢增加,如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和发热。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在2~25°C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18个月。
样本要求1血清或血浆样本均应不溶血。
2样本在2-8℃可稳定20天。
检验方法1试剂配制:试剂为液体形式,可直接用于测定。
2测定条件:温度37℃波长630nm 测定模式:终点法反应方向:吸光度上升的反应校准模式:两点定标注:两点定标:其中一点为实验用水,另一点为校准品3校准程序①校准品: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为本试剂配套使用的校准品。
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是以人与人源性物质为基础的含有26个不同组分、29个不同方法学定标值(校准浓度)的冻干校准血清。
临床化学校准血清中白蛋白浓度的溯源性与校准浓度见相应批号临床化学校准血清的说明书。
②校准及校准频次的要求:正常情况下,应每周至少对测定进行一次校准。
当发生下列情况(试剂批号改变时、配套使用的仪器进行维修、保养或关键部件进行更换后、质控品的测定结果发生偏移或超出规定的范围等)应重新对测定进行校准后,再对患者样本进行检测。
4质量控制程序①质控品: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校准血清为本试剂配套使用的质控品。
复星长征临床化学控制血清是以人血清为基质的由正常/水平I与异常/水平II组成的冻干品控制血清。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标准规程(知识资料)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前白蛋白(缩写PAB)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血生化中肝功能项目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检查体液乳酸脱氢酶的体液标本应用肝素抗凝。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8h,普通冰箱中(2~8℃)稳定24h。
-20℃保存稳定30天。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避免剧烈活动,24h不饮酒和12h以上禁食空腹状态。
2.3.2注意有无应用影响测试项目的药物。
2.3.3可以使用肝素抗凝的血液标本。
3 方法原理人血清PA与其相应抗体在液相中相遇,立即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形成一定浊度。
该浊度的高低在一定量抗体存在时与抗原的含量成正比。
通过与同样处理的校准比较,计算未知样品的PA含量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前白蛋白试剂盒,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出品。
4.2试剂盒保存:未开瓶的试剂储存在2~8℃可稳定至有效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数据处理与分析:
(1)用Excel软件制作出浓度C 对吸光度值 A的标准曲线图,求出线性范围。
(2)采用SPSS13.0软件对线性范围内的浓
度C 与对应吸光度值A作直线回归分析,求
出回归方程ŷ=a + bx,并求出相关系数(r) 和决定系数(r2)。
• 以标准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浓度C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
标,可在普通方格纸上绘出一条直线,即剂 量反应曲线或校正曲线。
• 在此情况下,待测物浓度与吸光度的比值为
一常数,直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tanθ都相等,
即
tanθ=A1/C1=A2/C2=A3/C3=……An/Cn
=K此处K即为校正常数。
•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存在理想的反应曲线,当 被测物浓度过高、仪器处于非理想状态时,
(值(P值>0.05,可以认为两种方法的结 果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显著性 差异。)
7.注意事项:
(1)样品中TP含量超过100.0g/L则用蒸馏水 稀释后测定,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黄疸、溶血标本对本法有干扰,故用标 本空白管来消除。
(3)取量要准确,操作要规范。
8.思考题:
(1)氨基酸可以用双缩脲法测定吗?为什么?
血清总蛋白(TP)测定 与线性范围试验
邹佳峻
一、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TP) 二、线性范围试验
一、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TP)
1.实验目的:
•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方法 • 熟悉722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 了解TP测定的临床意义
2.实验原理:CO(NH2) 2 + CO(NH2) 2
• 配对样本是指同一样本进行两次测试所获得 的两组数据,或对两个完全相同的样本在不 同条件下进行测试所得的两组数据。
• SPSS13.0操作: 1、录入数据; 2、选择菜单:Analyze > Compare
Means >Paried-Sample T Test 3、生成统计结果,查看P“sig.(2-tailde)”
(2)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最后得 出本次实验的结论。
二、线性范围试验
1.实验目的:
• 通过线性范围的测定,选择线性段作为该测 定方法的分析范围。
• 掌握线性范围试验的评价及意义。
• 熟悉线性范围试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2.实验原理:
• 在比色分析中,在符合Lambert-Beer定律 的条件下,有色溶液的吸光度与被测物质浓 度成正比。
缩合 (1)双缩脲反应:
H2N-OC-NH-CO-NH2
+
Cu2+ OH-
紫红色化合物
(2)双缩脲法测定TP的原理
OH-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 + 铜离子
(-CO-NH-)
Cu2+
紫红色复合物
• 紫色复合物在540nm波长有特定的吸收峰, 其颜色的深浅(吸光度)与蛋白质的浓度在 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 此反应和2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 在碱性溶液中与Cu2+作用生成紫红色复合物 的反应相似,故称双缩脲反应。
6、输入数据,注意“自变量”和“因变量” 所对应的位置 :
7、选择“分析”→“回归分析” →“线 性” :
Analyze >Regression >Linear
8、选择自变量(X),因变量(Y): 将“因变量”选入“Dependent”下框内,
“自变量”选入“Independent”下框,点击 “OK”
6.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1)血清总蛋白浓度增高见于:
a.蛋白质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 b.血浆浓缩(如呕吐、严重腹泻、高烧)。
(2)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见于:
a.蛋白质合成障碍(如肝严重受损); b.蛋白质丢失增加(如严重烧伤、肾病综合 征); c.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低蛋白饮食、严 重结核病、甲亢); d.血液稀释。
都可导致对Lambert-Beer定律的偏离,出 现正偏离和负偏离现象。
• 因此,新建立的分析方法,其线性范围尚未 确定时,为较准确地测出该方法符合
Lambert-Beer定律的浓度范围,我们需要 进行线性范围的测定。
• 线性范围的确定:
要求能覆盖临床上的参考值和常见疾病 的医学决定水平,以减少标本稀释重测的机 会。
(一)线性回归
• 在两个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 与Y)间,通过散点图我们可观察出所有数 据点都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这样的直线可 以画出许多条,而我们希望其中的一条能最 好地反映X与Y之间的关系,即我们要找出 一条直线,使这条直线“最贴近”已知的数 据点。
• 线性回归——用直线方程表达X(自变量) 和Y(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实验材料:
• 试剂:(1)商品双缩脲试剂
(2)自配双缩脲试剂 (3)血清样品 (4)总蛋白标准液(70.0g/L)
• 器材:试管、加样枪、吸量管 、722分光光
度计、水浴箱
4.实验方法:
取5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另取5支试管,按下表操作:
5.实验结果:
• 参考值:
60~82g/L
• 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用SPSS13.0 分析两组数据间有无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 验)。
5.实验结果:
所得数据如实填入表四:
6.注意事项:
(1)标本、试剂的加量必须十分准确,应用 加样枪进行加样。
(2)稀释时,应使测定管系列成为精确的浓 度等差系列。
(3)质控血清稀释时,要严格规范操作,准 确加样。
(4)同一浓度应采用三管平行操作,初步判 断测出的吸光度值,若相差超过0.100,应 去掉其中的异常数值后再算平均值。
3.实验材料:
• 试剂:自配双缩脲试剂、TP标准液、质控
血清(用蒸馏水稀释,浓度为120g/L)。
• 需用到的公式: C1*V1=C2*V2
• 器材:试管、加样枪、吸量管、722分光光
度计、水浴箱。
4.实验方法:
取试管31支,除空白管外,1~10号管各做3个平行 管,一共有10个浓度。按表三加样:
• 回归: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已知X 值可以预测Y值。
8.思考与讨论
(1)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讨论,最后 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
(2)线性范围试验在方法学评价中有何作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 回归分析步骤
1、SPSS13.0软件的安装:
(1)运行“SPSS13Eval,点击“下一步”, 直至安装完成;
• ŷ:是y(实测值)的预测值,表示当x取 值xi=(1,2,……,n)时,y相应的预 测值为yi。
• ŷ=a+bx称为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相应 的直线称为回归直线。
• a:是回归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即X=0时 Y的预测值。
• 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又称为回归系数。 表示自变量X对因变量Y影响大小的参数, 即当X改变一个单位时,Y的预测值平均改 变|b|个单位。
为负相关;
• r=-1为完全负相关。
• r=0为零相关, 表示无直线相关 关系 。
• 决定系数r²:反映了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 的比例,其越接近于1,回归直线拟和的效 果越好。
• 拟合度越大,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解释程 度越高,自变量引起的变动占总变动的百分 比高,观察点在回归直线附近越密集。
• 相关: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 度和方向。
• 要确定回归直线方程,只要确定截距a与回 归系数b即可。
• 回归直线的求法
最小二乘法: 各实测点到直线的纵向 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二)直线相关
• 直线相关——如果两个随机变量中,一个变 量由小到大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地由 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地变化,并且测得两个 变量组成的坐标点在直角坐标系中呈直线趋 势,就称这两个变量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2)复制“Patch.exe”至SPSS安装文件夹 (默认为C:\Program Files\SPSSEVAL),“运行”→“破 解”。
2、运行SPSS13.0,选择“输入数 据” :
3、选择“Variable View”选项卡 : 4、修改小数点和输入标签名称 : 5、选择“Data View”选项卡 :
• 可用相关系数r表示。
• 相关系数r——是说明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 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统计指 标。
• 相关系数没有单位,其值-1 ≤r≤ 1。
• |r|越大,两变量的关系越密切。
• 当两变量呈同向变
化时,0<r<1,为
正相关;
• r=1为完全正相关。
• 当两变量呈反向变
化 时 , -1 < r < 0 ,
9、生成分析结果 “Regression” 并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