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的本质
美及美的本质
第一章美及其本质美是什么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5.羊大为美;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1.美是理念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4. 美恶皆在其心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二节美的根源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第三节美的本质一、什么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人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1.从人不同于动物的物种特征来理解,在于“自由”“自觉”;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第四节美的特征一、非功利性一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二主体对客体不作实际功利性评价二、形象性一美以形象呈现二美的形象依赖于人的直觉感悟三、感染性四、创造性第五节美与真、善的关系一、美和真、善的区别二、美与真、善的联系1.美以真为基础,离不开真;2.美以善为依托,表现了善;教学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美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掌握美的特征及其与真、善的关系,培养学员的审美能力,使学员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审美的眼光发现美、欣赏美,提高学员鉴赏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1、美的本质及根源2、美与真、善的关系课后练习:1.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美的本质;2.试论美与丑的关系,如何理解波特莱尔的“以丑为美”阅读书目:1.宗白华美学散步2.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美是什么这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人问及;有人说美是泰山的日出,有人说美是雷锋的心灵,也有人说美是贝多芬的音乐、李白的诗歌;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相同;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一位绝世佳人:“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看到这段文字,每个人头脑中都会出现一个美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能是王昭君、杨贵妃、貂蝉、西施;宋玉认为这样一个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而笑的女人就是最美的女人,他眼中的美人与我们的理解都不一样;所以,生活中,人们对美的理解是不同的;同样是雕塑,有的可能认为中规中矩的屈原像很美,有的可能认为裸体的掷铁饼者很美;同样是风景,有人觉得江南很美,有人认为大山很美,有人认为落霞很美,甚至有人认为大漠黄沙很美;其实,这些都是对具体事物的美的感受,并没有回答“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美是什么”人类最早对这个问题进行哲学探讨是在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先提出来;柏拉图曾经在他的名着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及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关于“美是什么”的讨论;苏格拉底:“美是什么”希庇阿斯:“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苏格拉底:“一匹母马或一只汤罐也可以是美的,但这还不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使那件东西成其为美;”希庇阿斯:“黄金是使事物成其美的;”一件事物纵然是丑的,只要镶上黄金,就得到一种点缀,使它显得美了; 苏格拉底:“希腊大雕刻家菲狄阿斯雕刻女神雅典娜时并没有用黄金做她的眼或面孔,用的是象牙;而且他雕两个眼珠子不用象牙,用的是云石;由于象牙和云石配合得很恰当,所以雕像很美;”希庇阿斯:“恰当是美的”;苏格拉底认为恰当使事物在外表上显得比它们实际美,隐瞒了事物真正的本质;美本身不是外在的性质,而是事物的内在的内容;所以他说“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物,还是一门学问;”两人辩来辩去,仍然没有能够解决“美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因为它们都没能准确地概括出美的根源和美的本质;从这场讨论中他们得出一个结论:“美是难的;”自柏拉图来之后,人们一直试图探索美的根源和本质,给美一个定义,但却始终未能找到满意的答案,以至于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转引自美学杂志,1982年第3期,第115页;为什么美的本质成为一个难解之谜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态;正如席勒在他的诗歌美中所说:“你万古一体,而形式无边无际;正是在这形式的无尽里蕴含着你的统一;”美的个别的具体的形态可以把握,但是美所呈现的形态是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的;美的这种普遍性使美的本质很难寻求;当人们从这一种美的形式中似乎找到了对美的品质的说明时,却会发现不能用它来说明另一种美的形式的品质,要找到美的事物的共同品质无异于大海捞针;另一方面,人的审美感受的差异性使得人对美的感受千差万别;不同的人由于主体情况不同,会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评价;同一人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因时间、环境、心境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审美评价;这都增加了对美的认识的困难;然而,世界的一切都是可探究的,尽管美是“难”的,但是美的根源和本质仍然可以逐步被人认识、被揭示;历史上的美学家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下面向大家介绍美学史上关于美是什么的几种主要观点;第一节美学史上的几种观点一、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1.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是以毕达哥拉斯为首的一群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们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宇宙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在他们看来,不管什么事物,也不管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都可以还原为数;他们说“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整个有规定的宇宙的组织,就是数以及数的关系的和谐系统;”数既然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就是美的本质;问题是,世界上不仅有美,也有丑,丑不是也可以还原为数吗那么,什么样的数与数的关系是美的呢和谐;和谐的数与数的关系就是美本身;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对称;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再就是黄金分割比,即1:.这可以通过正五角星的研究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边,它们的比率就是1:;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任何事物只要符合黄金分割比都是美的;2.苏格拉底:美是合适,美是有用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着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东西美不美,不在于它合不合规律,而在于他合不合目的;比如矛和盾,进攻的时候,矛是美的,防御的时候,盾是美的;反过来,再好的矛与盾,也是丑的;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美就是合适,美就是有用;”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美就在事物之中,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事物形成的原因有两种,一个质料因,一个形式因;形式比质料高一等;比如一块砖头,泥巴做的,对于泥巴来说,砖就是它的形式,砖头高于泥巴;一团泥可以变成泥塑变成艺术品,并且具有审美价值了;形式的变化催生了美;4.博克:18世纪经验主义美学家博克认为:“我们所谓美,是指物体中能引起爱和类似情感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例如形体大小、颜色变化、明暗对比等,这就是美所依存的特质;美是物体的一些特征而引起的小巧、光滑、各部分见出变化、不露棱角、娇弱以及颜色鲜明而不强烈等等;5.羊大为美;中国古代对美的认识也注重它的物质特性,比如大小,对称等;“美”最初的形态和含义:其一是“羊大为美”,其二是“羊人为美”;“羊人”是头戴羊面具跳娱神舞的巫师;说文解字中提到“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给膳也;”此外,美在大小、对称、距离上体现;楚灵王:台美夫伍举: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可见,在战国时期中国也有人认为美在事物外在的属性、形式;二、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1.美是理念柏拉图最早提出“美是理念”的观点,他认为美来自永恒的理念,人要到精神世界中去寻找美;例如桌子,世界上有很多,但它们都叫桌子,也都是桌子,不管它的形状大小如何都是桌子;因此桌子这个概念,就是天下之所有桌子共有的普遍形式,也就是它的理念;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三个层次:理念是最高层的世界,是最真实的世界;现实是第二层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则是第三层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而美便在事物之外,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存在的一种理念——“美本身”;柏拉图正确地区分了“什么东西是美的”和“什么是美”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认为“美本身”派生出现实生活中一切美的事物,是美的本源;他说:“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使那件事物成其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显然,柏拉图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后来新柏拉图的创始人普洛丁进一步把“美是理念”神秘化,甚至直接用“神”来代替理念;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9世纪德国古典美学大师黑格尔发展和完善了“美是理念”的说法;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不断运动着的绝对理念;它在自身的运动中“外化”出各种现象;首先是现实自然界,然后是人类社会,最后是人的精神;艺术就是用感性的形象把真实呈现于意识,而审美就是对事物的感性形式进行观照;黑格尔把美学称为艺术哲学;他继承了柏拉图关于世界的三个层次说;但他的观点与柏拉图不同之处在于,柏拉图的“理念”是空洞的、抽象的,是脱离了个别的一般,是永恒不变的万物的模式;而黑格尔所谓的“理念”,则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的,是自身矛盾着的辩证统一体;他认为美是具体的,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主观和客观地统一;黑格尔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具有合理的内核,但他的出发点仍然是抽象的“理念”,因此也是唯心的;3. 休谟:美是主观观念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提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这个人觉得丑,另一个人可能觉得美;”与黑格尔齐名的另一位德国古典美学大师康德从先验论角度出发强调:“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4. 美恶皆在其心我国古代也有不少学者把人心看作美的本源;儒家经典礼记“美恶皆在其心”;柳宗元认为不存在一种客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彰”:通过人的审美活动发现、唤醒、照亮;对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解读: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具有不同的意蕴;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级,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关于美学问题的讨论中,也有人提出:美,只要有人感到它,它就存在,不被人感受到,它就不存在;高尔泰的主观主义美来自人心的观点,把美从神秘的“理念”中解脱出来,肯定了美与人的关系,重视对审美主体的研究,对我们认识美的本质有借鉴;但是,它由人们美感的差异性推论出美是主观观念,混淆了美与美感的界限;用美感来代替美,用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来代替美的事物、美的属性,显然是以偏概全;这种把美说成是心灵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抹杀了物与心的关系、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割裂开主客二体就无法感受到美;三、从主客二体关系考察美的本质为了摆脱客观论与主观论的片面性,一些美学家提出:美既不在客观自然属性,也不在主体的精神和感受,而在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狄德罗的美在关系;18世纪法国思想家狄德罗明确地提出“关系”产生美的效果;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他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是随着关系而开始、增长、变化、衰落、消失的;客观存在的“美”不能脱离主观体验而存在,是与主观体验构成统一关系;由此,他提出三种“美”:第一种是“实在的美”,即客观对象自身的秩序、对称、比例和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内在关系;第二种是“相对的美”,即主体把客观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而构成的关系;美的对象是否存在,依赖于它是否被主体审美感知;比如这样的诗句“我的爱人是朵红红的玫瑰,在初夏的五月开放,和谐而又合拍”,玫瑰被感知才是美的存在;第三种是虚构的美,实际是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的美;2.朱光潜:美在心与物的关系上;他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说“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这是狄德罗的启蒙主义美学与美育思想的继承;他认为“物甲是自然物,物乙是自然物的客观条件加上人的主观条件的影响而产生的,所以已经不纯是自然物,而是夹杂着人的主观成分的物,换句话说,已经是社会的物了,美感的对象不是自然物而是作为物的形象的社会的物;美学多研究的也只是这个社会的物如何产生,具有什么性质和价值,发生什么作用;至于自然物社会现象在未成为艺术形象时,也可以看作自然物则是科学的对象;”这种“美在关系”的观点,不仅坚持了唯物论,而且强调了美的社会内容,强调了从各种事物的相互关系中,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中,去认识美,发现美;但是,这种“关系”论没有完全同人类社会历史深刻地联系起来,因此,也是片面的、宽泛的,甚至模糊的;3.李泽厚先生: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五星红旗;他认为我们感到五星红旗美,并不是因为一块红布,几个黄星就觉得他美;它的美只在于它代表了中国,代表了这个独立、自由、幸福、伟大的国家、人民和社会,而这种代表是客观的现实;正因为这样,它才美,它的美,既是客观不依存人的主观意识和情趣,又是社会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的;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不依存人的主观意识和情趣;第二节美的根源美学史上关于“美是什么”的问题作了许多探讨,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受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束缚,他们对美的根源及本质的探讨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直到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美进行分析,才科学而圆满地回答了“美的根源是什么”“美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创造了美”一、劳动使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成为审美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动物那种无意识的本能活动;人的劳动可以成为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人通过劳动获得达到目的的愉快和喜悦,从而人的劳动包括劳动过程、劳动动作、劳动技能等就由功利向审美转化,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意义的史前艺术原始歌谣、原始舞蹈、原始壁画、原始陶器等都是在原始劳动生活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人的劳动生产、改造自然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但在这种功利性的劳动中,人们获得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发展了生产力,获取更丰富的生活资料,改善了生活;原始人用歌谣、舞蹈、壁画等记载自己征服自然的过程,愉悦了自己,获得了精神享受;19世纪的一些人类学家考察当时残存的原始部落时,发现他们的劳动和歌舞是结合在一起的;现在的一些不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依然保存着这样的传统;原始劳动常常是一些简单而繁重的集体劳动,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需要按照劳动的节奏规律协调各人的动作姿势,使大家默契配合,于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有一定节奏的劳动号子、动作和姿势,并逐渐定型化;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鲁迅门外文谈:“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都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原始人在不断重复这些节奏、号子、动作的原始歌舞时候,既是一种经验的传授,又能感受到节奏的韵律,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处于功利目的劳动过程和劳动动作具有了审美意义,成为审美对象;如果说原始歌舞是原始艺术美的话,那么,它主要是原始劳动美的再现,而劳动美又是劳动本身的属性,是生产实践的产物;二、劳动使劳动工具成为审美对象人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使人脱胎于动物而成其为人;但是原始人最初对工具的改进是出于实用主义目的,而不是为了美;他们把石器制成对称的形状,是为了用力均匀,便于命中目标;把外形磨光,是为了提高砍削、投掷的速度;在劳动实践中,当原始人认识到工具在造型上的对称、均衡、平滑等形式具有实用效能后,便会赞赏这样的形式,以此为美;古希腊人认为:“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的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说文解字中也说“美与善同意”;于是具有实用功利性的原始工具就有了审美价值、审美属性,以工具为静态形式的形式美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们渐渐不仅在制造实用工具时追求这种“美”的形式,也逐步在其他方面追求这样的形式;于是出现了只保存工具的对称、均衡、平滑等形式而没有实用功能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工艺品;例如各地出土的玉斧、玉刀等,虽然坚硬但易脆,只具有鉴赏价值而不具备使用价值;三、劳动使劳动产品成为审美对象原始劳动产品与原始劳动工具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功利到审美的过程;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劳动产品的质料、形状、结构等逐渐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同时也更符合人的审美需求,从而成为审美的对象;以陶器为例,陶器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最重要的劳动产品,它的出现标志这人类不仅能改变现有物质的形态,而且能根据人类的需要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陶器最初纯粹是为实用而制作的,用来盛放东西,炖煮食物;陶器上的线条、纹饰、图案并非出于审美的需要而创造,有些是编织泥胚时因捆绑、晾放等原因而留下的草绳痕或其他印痕;有些是表达一些巫术诉求,如鱼纹、蛙纹反映了生殖崇拜,祈求多子多孙;但是原始人从制作的成功中获得了创造的愉悦,进而把符合实用目的和制作规律的造型、纹饰等形式作为欣赏的对象,并加以创新、美化;于是陶器上的纹饰越来越多,造型也越来复杂,有的陶器演化为装饰品和工艺品,陶器作为劳动产品也就具有审美意义,成为审美对象;四、社会生产实践是美的终极根源美既不源于“理念”,也不出于“人心”;它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伴随人类的成长,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发展;生产劳动、社会变革、科学和艺术活动等等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它们或多或少会对美的变化、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作为最基础的则是生产实践;因此,“劳动创造了美”,不仅是指美诞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而且指一切美都是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的,人类的社会生产实践是一切美的终极根源;有人认为自然美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出现,与人无关,更与人类劳动无关,那么你是如何理解自然美是人类劳动创造的思考练习观点:首先应该把自然与自然美区别开来;自然与自然美的关系事实上是客体与对象的关系,自在与自为的关系;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各种物象是早于人类而存在,也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但它们是“自在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身无所谓美丑;。
美的本质和特性
学史上第一次美学大计论。在这次美学计论中,有关美旳本
质讨论是最主要旳和最丰富旳。
第二次“美学热”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 以李泽厚为代表旳“实践论”美学进一步成为主流,代表性 旳说法有李泽厚旳“自然人化”说,蒋孔阳旳“人旳本质力 量对象化”说,以及高尔泰旳“美是自由旳象征”说,等等。
——美旳本质及其特点
第一节 美旳本质及其难解性
一、美旳现象与美旳本质
美旳现象存在于各个领域里: 1、物理世界:自然美、科技美 2、心理世界:心灵美、精神美、道德美 3、生活世界:行为美、服装美、人体美、工艺美、 建筑美…… 4、艺术世界:文学、绘画、音乐、舞蹈…… 美旳本质(美本身)即美者之所以美旳根据,任何 物只要具有美本身就肯定是美旳。所以美旳本质是唯 一旳,而美旳现象是多样旳。
一、高尔泰、吕荧:美是观念、美是自由旳象征
二、蔡仪:美是经典
三、朱光潜:美是主客观旳统一
四、李泽厚: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旳统一
第一派,主观论,“美是观念”
1、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吕荧以为,美是人旳一种观
而不强调以情感人,所以它富于哲学旳思辨性和逻辑性。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美学家论美旳本质
中国当代美学经历了两次“美学热”,有关美旳本质探
讨与这两次“美学热”紧密有关,也大致能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次发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是从黄药眠批评朱光潜
旳美学文章开始旳;随即,蔡仪、朱光潜、李泽厚等人均刊
登文章,对别人旳观点展开批评和争论,引起了中国当代美
黑格格旳哲学、美学思想—— 1、宇宙旳本原是“精神”,宇宙旳终极本原是“绝对精
神”,世间万物就是由“绝对精神”派生出来旳。
第三章_美的本质问题
美的本质问题
第一节 美的本质问题的追问史
• 一、作为美的定义问题的美的本质问题 • 从美学史上看,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包括了三 个方面,即“什么是美”、“美是怎样存在的” 以及“为什么美”。 • “什么是美”涉及了美的定义。 • 柏拉图开启了一条寻找美的定义的基 本思路,即美的本质的探讨应能寻找 出那个导致一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 共同本质。
• (二)主观论 • 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体的一种内在 心理状态或心理构造物。 • 在美学史上,明确提出主观论观点的,是17世 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 20世纪的审美态度理论就是一种最 典型的主观论。它认为,不论什么 对象,只要主体对它采取一种审美 的态度,它就可以变成审美对象, 就会显得美。
• 二、从人的本质到美的本质 • (一)人在本质上是审美性的 •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劳动观本身就带有浓厚 的审美色彩。在马克思心目中,劳动本质上就 是一种最广义的审美活动,真正的人性本质上 也就是审美的。 • 马克思强调了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所具有的审 美性,他对劳动的许多论述为我们理解美的本 质问题提供了许多启示。马克思对真正劳动的 论述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出发点。
• 人类审美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却不是与 世隔绝的领域,它必然包含某种与非审美的现 实之间的对照。现实中非审美的真与善也必然 与美有某种特殊的联系。 • 因此,现实中非审美的真假、善恶,可以通过 转化为审美中的真假、善恶,作为审美中不可 缺少的要素,与美统一在一起。只是我们必须 清楚,这种美与真、善的统一,立足于审美独 立性基础之上,而不是美与真、善直接等同。
• 美学史上有关美的存在问题的回答,可分为三 大基本派别: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 • (一)客观论 • 客观论认为,美就在物,它存在于客体之中, 是客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客观论首 先认定,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 的意识而存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 象固有的各种属性之一。
美的本质探讨
美的本质探讨【摘要】美的本质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话题,从哲学、艺术、心理、文化和科学角度来探讨美的本质,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角和理解。
从哲学角度看,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对世界秩序和和谐的感知。
在艺术中,美是艺术家对于美学规律的表达和实践。
心理学认为美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
文化角度下,美是特定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产物,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
科学角度则通过研究美的生物学基础和认知机制,探讨美的本质。
综合以上角度,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美的本质,认识到美是一种多维度的概念,引领着我们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和认知。
【关键词】美的本质、探讨、哲学角度、艺术角度、心理角度、文化角度、科学角度、结论1. 引言1.1 美的本质探讨美的本质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各种哲学、艺术、心理、文化和科学角度都在探讨着美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美是一种抽象而又具体的概念,它既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形态和色彩之中,又存在于人类思想和情感中的激动和共鸣之中。
美的本质探讨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观察和思考,更是对内心深处的探索和感悟。
美的本质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体验。
通过哲学的思辨、艺术的表现、心理的分析、文化的传承和科学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美的魅力和力量。
美的本质探讨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寻之旅,它让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对美的渴望和追求。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对美的本质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和把握这个世界,更好地发现和体味生活中的美好和意义。
2. 正文2.1 美的本质探讨的哲学角度美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以被解释为对事物的审美价值或美感的认识和感受。
在哲学角度上,对美的本质探讨常常涉及到美的起源、本质和功能等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是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理念,是理想世界的投影。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是一种秩序和完美之美,是事物内在本性的体现。
这种哲学观点影响了后世对美的理解。
美的本质
二、美感的起源 美感是人的一种感受,属于意识的范畴。在弄清美感源于什么之前,应先明晰一个问题,即动物是否具有美感。 达尔文把审美的观念分为两种:一种高层次的,即狭隘的;一种低层次的,即广义的。他认为动物有低层次的审美观念,并且具有美的表演和欣赏活动,达尔文举了鸟和一只受欺辱而报复的狒狒为例。[5] 但这种观点受到多数人的质疑,他们认为动物没有审美观念,动物“不是针对满足迫切生理需要”[6]的表现行为,只是动物的本能,条件反射,或者是性冲动,生理快适感等等。我个人认为达尔文对审美观念的划分并没有错,动物在某些方面确实具有审美的意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也具有意识,意识也不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动物也有表现欲,如猴王在其“部属”面前摆出一副神圣不可侵犯 的架势,竖毛,昂首,大摇大摆。其他雄猴则回避,更不敢有什么不敬的行为。猴王的这种表现不完全是为了 食物或配偶,更可能是想耍耍威风,表现它高不可攀的地位。当它得意洋洋的从部署面前走过之时,它一定如同人一样有一种优越的感觉,它所想的是它的强悍和它的“臣民”对它的敬畏与服从 ,其实这种意识就是美的意识。当狗见到远方归来的主人所表现的那股“喜出望外”地亲热劲,恐怕不能用诸如条件反射、本能、性冲动来解释吧。狗的行为若用人的语言来表达:“您回来了我好开心,我又能天天形影不离的跟随您了,这是我最乐意的事。”狗的行为就说明它当时产生了美的感觉。有人会说这是把狗对主人的爱看成美,是不正确的。中国有句古话叫情人眼里出西施,既然人能把爱转变成美,狗为什么就不能呢?这是人们认识的一种偏见,在狗的眼中,主人就是最可爱,最美。而且,多数情况下主人可并不为狗带什么礼物,如果是条件反射,则这种行为会逐渐消失。狗对同是一家人的不同主人的热情也是有差异的,这说明狗也有好恶感,有审美的观念。据《灵长类》一书提供,科特兰德教授有一次发现,一只黑猩猩花了整整15分钟的时间坐在那里默默地观看日落,它望着天边变幻的色彩,直到天色发黑才离去。该书作者说:“一味认定只有人类才能崇拜和欣赏非洲黄昏的美景,就未免有点儿太武断了。”[7] 本能之类的词语并不能解释什么,听起来却像神甫说“那是上帝安排的”一样合理。以上的论述至少可以说明,动物或多或少具有审美的观念。 然而,不得不承认,动物的审美意识与人类的审美意识(美感)有着本质的差别,动物只在某些方面才表现出对美的认识。动物的意识简单,数量少,不能变化(不是绝对的);人类则恰恰相反,人类广泛的可学习性、创造能力使自己的意识日益丰富,变化多端。所以只有人类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感,动物所具有的美感是低级的,几乎可以忽略(在美的本质中再作进一步论述),而不是没有,或者主观的归为快感。用陶水平的一句话说:“动物的自由游戏快感中已孕育了人类美感的某些因子,或者说是人类美感的萌芽。[8] 马克思说过,对于不辩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由于动物的意识太过于简单、低级,不能与人类相提并论,从这个意义上去讲,我们承认只有人类才有真正意义的美感也不为过。美不能离开人,脱离人而论美显得毫无意义。 而人类意识又是怎样从简单到复杂的呢?它的根本动力是什么?达尔文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马克思则进一步说明了劳动在古猿转化为人的重要作用。劳动是古猿求生的一种特别的选择,这种选择超脱了动物本能的求生行为。劳动当然能满足古猿的基本生理生存需要,在这以后,古猿也能表现原始的高级需要,比如刚才所提到的猴王表现权势的行为,这是动物属性满足感的延伸,正是这种延伸,才使意识得到不断 的强化,复杂多变。其中古猿相对完善的大脑是先决条件,劳动相对于动物的游戏而言则是一种最好的强化途径。古猿的意识逐渐丰富,变化多端,彼此想交流,有表达的欲望。最初也只能借助于手势或者某些行为,就如同欢迎就摆尾的狗;而相对高级的嗓子,最初也只能吱吱唔唔,正是如此,才训练出能发出各种音节的嗓子,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语言才得予产生。当然,这是个相当 漫长的过程,语言的丰富则使意识更加复杂多变,人类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能力——可认知性和广泛的可学习能力。《生物的思维》一书指出,劳动只能促进社会进步,不能引起人类进化,脑思维能力的进化才是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9] 所以我认为,动物属性满足感才是人类意识人化的最原始动力,劳动只是一种强化的途径。同样,人的审美意识在复杂的意识中得到强化,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提高,超越,与动物的低级审美意识划开了界线。所以,美感源于动物属性满足感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深度则由大脑的完善程度决定。 三、千古之谜:美是什么 美是什么,现代许多美学家只讲美感和艺术,对美却避而不谈。1903年威廉·奈德在《美的哲学》一书第一话便是:“美的本质问题经常被作为 一个理论上无法解答的问题而放弃。”哈比吕把美的本质的探讨称为一项“困难和难以接受的任务”。美是美感的根源,撇开美而谈美感和艺术,如引无源之水,缘无本之木,任何美学体系,都必须回答什么是美的问题。 关于美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或者“劳动创造了美”,严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美的实践观的旗号。同美的统一论一样,美的实践论也是在逃避美的本质之争,对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根本就未作说明。实践论引入了“人化的自然”、“劳动创造了美”等新观点,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美,这是美学的一大创举,也是实践论显得合理的原因,至少它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其实,实践论最想表达的是人在美的认识上的主观能动性,这倒是美的主观性的很好说明。美的实践论者机械地把“人的本质力量”和“对象化”强加给美,而所谓的劳动创造了美,根本就是断章取义。马克思没有美学方面的专著,甚至没有对美的基本观点(他只认为美离不开人类)。所谓的马克思对美的重要论述的出处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讲‘劳动异化’中共两次提到了美,分别是“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和“……也能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物”。[9] 通观全文,那两句话所强调的是劳动和意识,与美的联系仅仅是出现了那两个字,说劳动创造了美是违背了马克思的本意的,也与马克思严谨的治学作风背道而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看待美学问题,也并不是非要从马克思的原著中找一点关于美的论述为自己的论点“镀金”,那种做法简直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即使如此,让我们看看那种断章取义,糊乱联系的漏洞吧。 美确实离不开人类,这倒不是因为人类劳动创造了美,而是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那复杂的意识--美的意识。劳动当然能创造人类认为是美的东西,但人类创造的东西可不一定美;人类同样可以感受到不是自己创造的美,如日月山川的雄伟壮丽,这种美与人类的劳动根本拉扯不上关系。也有观点认为未经人们直接改造的自然美,虽没直接显示人的本质力量,但由于它产生于人类实践根本改变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所以它仍间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化。这种解释未免牵强。自然景观的存在是人类感觉到的美的物质载体,但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人们可能感到丑。同样,自然景观的存在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作为大自然万物之灵的人类,也只不过活动范围更广,影响力大一些而已,但人类始终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说它仍间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化,就好比说大自然是为人而存在一样荒唐。所以美的本质问题应与劳动彻底的决裂。 美到底应该是什么呢?法国启蒙运动创始人伏尔泰曾提出一些关于美的重要见解,他认为有两种美,一种是不稳定的,相对的。他说:“美往往是非常相对的,在日本是文雅,在罗马就不文雅;在巴黎是时髦的,在北京就不时髦。”另一种则是普遍的,不变的 。他说有些行为是全世界都觉得美。又如他认为审美趣味既有普遍性和辨别其好坏的标准,又有特殊性,没有绝对的规格。在一般性的协调一致中,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每个国家造成了一种审美趣味。[11] 总而言之, “美既是永恒的,又是可变的;既是稳定的,又是流动的,两者是对立的统一。”[12]美究竟是什么?该怎样来把它的特性和概念统一起来? 我认为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人对事物的共同看法,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普遍看法;这种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等。伏尔泰所说的美其实就是美的文化共识的一些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美的一些特性。 (一)区域性。或称民族性,即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对美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于他们形成的文化共识的差异所造成的。古希腊以身体的强悍、各部分之间比例的协调为美;缅甸姑娘则以长颈,带铜圈为美,这二者在人体上的审美标准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
美学概论知识点
美学概论知识点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第二章一、美的本质1、从物质世界中去探寻美的本源美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一种物质属性,如自然属性、形式特点、典型性等,是独立于人类主观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不受主体的偏见和个人爱好的影响。
(1)“美在形式”说美是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形式、结构、属性、特质和法则。
【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英】荷迦兹《美的分析》【美】克莱夫·贝尔:美是“有意味的形式”。
(2)“美在典型”说美是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特殊性、最有代表性的事物。
【古希腊】苏格拉底【法】孟德斯鸠【美】朗洛伊斯2、从精神世界探讨美的本源认为美不是客观地存在于物,不是物固有的属性和特质,而是精神介于物的结果,精神是第一性的,把美归结为一种精神现象或精神属性。
(1)“美在理念”说客观唯心主义:把外在于人的某种绝对观念看成是美的本源。
【古希腊】柏拉图【中世纪】圣·托马斯·阿奎那【德】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美在主观”说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心灵如意识情感、想象、直觉等看成是美的本源。
【英】休谟【英】科林伍德【意】克罗齐3、从主客观关系探寻美的本源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主客观的关系上,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1)“美在关系”说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
认为美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要看它与人及其周围其它的事物所形成的关系。
【法】狄德罗(2)“美在生活”说强调美是一种客观社会存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强调美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客体(审美对象)的审美实践活动。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4、从社会实践活动去探讨美的本源【德】马克思美的根源在社会实践,美的根源不在自然物质属性,不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理,也不在主观心理与客观事物的统一,它的根源深深地蕴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美是人类充满活力的创造性活动历代哲学家、文艺理论家对美本质的探讨,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美的部分特性,对我们理解美本质给予许多启示。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美都是人类特有的创造物,它不存在于自然之中,而深深植根于人类的心理、意识,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理解方式之一,是人类对生存体验的符号表达,因此,我们认为,美的本质也必须从人类生存和体验的角度进行界定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生存方式人生在世就是生存,生存就是人的存在,马克思称之为社会存在,生存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人类有三种生产方式,也就有三种生存方式。
人类第一种生存方式是自然的生存方式,这是原始的生存方式,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没有发展起来,物质生产方面还没有社会分工没有生产资料,没有形成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血缘关系:精神生产方面没有科学,没有意识形态,只有巫术活动,而巫术是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混沌未分的原始活动,不是精神生产,原始时期唯一的生产活动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这是动物的生存方式,是人自然性动物性的原始生存方式人类第二种生存方式是社会的生存方式,这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方式。
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物质生产成为基本的生产方式,形成了社会的生产关系,人类开始摆脱自然的奴役确立主体地位,人的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但人的意识活动精神活动因素却处于从属地位,服务于物质生产的全部过程,其生产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直接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尚未获得充分独立。
人的精神活动依附于物质生产,受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控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的本质。
人类第三种生存方式是自由的生存方式,这是人类理想的生存方式。
马克思说:“…自由的王国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
”这就是说在物质生产主导的现实世界没有真正的自由,自由只存在于精神生产领域。
因为精神生产中,并不要求直接改造客观的、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借助于一物质材料和手段,将在观念中所反映和改造了的自然与社会生活以及主观世界物化出来,把人的意识和思维成果予以对象化,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从古希腊开始的代表美学家和其具体观念,对美的评价,分类,理解一、从精神意识中探究美这是唯心主义的美学1、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或“美是理式”说)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大希庇阿斯篇》A、美根源于美的理念即美本身B、理念是客观世界的根源,客观世界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C、美的理念是先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
现实事物的美只是美的理念的影子2、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客观唯心主义绝对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绝对理念也是美的根源,但理念必须显现,与现象,与有限的感性形象成为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评价:美的定义颠倒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见解包含了辩证法思想1、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2、肯定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看,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美的3、康德的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含有目的性的形式”主观唯心主义著作:《纯粹理性批判》认知(知)《实践理性批判》意识(意)《判断力批判》美学(情)康德的哲学建立在先验论的唯心主义基础上,在美的问题上,他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
他说:“至于审美的规定根据,我们认为它只能是主观的,不可能是别的”因此在《判断力批判》中指出美是无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定义4、克罗齐(1866~1952)“美是直觉即表现”说(经验描述)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美的根据在于心灵,他说:“美不是物的事实,它不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
”美是心灵作用与食物而产生的直觉。
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中探讨美的根源(唯物主义美学)1、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的美在食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说认为一般不能脱离“个体”单独存在,认为美在感性事物本身美主要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美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2、达芬奇(1432~1519)的美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他在《画论》中指出,美不是来自神二是来自人,来自客观现实生活,美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比例和谐。
3艺术美的本质
2、自我确证(艺术家、欣赏者)
(1)艺术家的自我确证:在艺术创作中,艺
术家的创造力、情感表达、生活经验都能在 自己创造的形象世界中得到确证。 艺术作品中理想的艺术形象往往是艺术家自 我的写照或自我的理想状态,凝聚着艺术家 丰富的情感内涵,对艺术家具有明显的自我 确证,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能产生强烈的审 美冲动。
四、美的非功利性
美的非功利性:指的是审美主体的非功利 性态度。 审美最重要的主体条件是——非功利的态 度。
第二节 艺术的本质
传统的艺术形式
一、有关艺术的论述 二、对艺术本质的共识
一、有关艺术的论述
艺术的本质是对存在的肯定、祝福和神
话。——尼采 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培根 艺术,是人加入自然,并解放自然——梵高 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接审美形式 的创造。——余秋雨
二、中介本质:想象中的形象系统
从美的本质中探求主客体关系。 强调艺术美既不是客观之物,也不是主观
的精神,而是一种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想象 形象,朱光潜先生称为“物的形象”或 “物乙”。这种物的形象是以感知到的对 象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同时,审美中的 形象又不再是客观的形象,而是一个想象 中的形象,从而具有主观性。物的形象体 现了主客观的统一。 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品的产生。
再如,英国画家荷迦斯认为所有线条中最美的是 曲线,而所有的曲线中最美的是蛇形线。
2、主观精神说:美的本质在于主观精神的活
动,是特殊精神运动如直觉、冲动、愉悦、 情感等导致了美的产生。美离不开人心灵的 参与。 ——美是非功利的。
3、主客关系说:美的本质在于它是主客观
(二)艺术是一个人为性的形象系统
1、艺术以人为性为基础
美学概论 第三章 第三节关于美的本质问题
名家点评: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 不过是端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 生在书中过活。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 莫如深的思想线索,叫人不得不佩服。
• (二)美在主观说。
• 认为美是人的意识、情感活动的产物或外射表现,这种理论在审美意识、审 美心理、审美感情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柯罗 齐 认为美既不在客观,也不在主观,而在二者的结合中。但在论说中有倾向于
客观的,也有倾向于主观的。 • (四)超自然说。 • 认为美是上帝、神或某种超越主、客观的"第三力量"创造的。 • (五)社会实践说。 • 认为美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自然的人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
名家点评:
•(1)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 的胸襟’,值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朱自清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家
•(2)学习美学也好,学习艺术也好,关键不在能否掌握一、两种技能,而是要看我们能否 达到一种化境。人生的境界有很多种,能够达到朱光潜先生所崇尚的‘艺术化的人生’,则 可以说‘今生无愧矣’。
• 所谓客观:是指事物的客观固有属性以及人对它的客观认识,它不同于事 物的价值属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 所谓主观:是指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属性以及人对它的态度。
三、美是主客观的同一
• 在审美活动的超现实性当中:存在自由、超越,在自由与超越之中,主客 体的对立消失了,
美的本质观
美学作业美的本质观姓名:***学号:************年级专业: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美的本质观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和基础。
在人类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最先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几千年来,中外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都为解决这一问题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为当代学者深入讨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接触和学习美学后,在众多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表达我对美学本质问题的观点。
“美”这个词。
是我们最常用、最熟悉的概念,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人就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里,朝霞彩虹,高山海水,明月清风,鸟语花香;人们也在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物质产品和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同时人们也都在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生活,希望把生活打扮的繁花似锦;用美的标准陶冶自己的情操,匡正自己的言行,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心灵美的人。
可是爱美是一回事,是否善于正确的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又是一回事。
有的人,奇装怪发,言语粗俗,格调低下,却自认为美得很。
其实,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在理论上,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在形式说”、“美在理念说”、“美在典型说”、“美在关系说”、“美在生活说”等。
“美在形式”说主张从客体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外在形式上的某些特性。
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同事物形式表现出来的均衡、对称、比例、和谐、多样统一分不开。
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荷迦兹、克莱夫·贝尔也持此类观点。
这些观点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单从形式来规定美的本质,不能解释所有美的事物与现象,特别是无法解释社会美的种种现象。
美的本质1
圣母神情凝 重,面目端 庄,散发着 一种高贵雍 容之美。 《圣母子》
拉斐尔
3.主客观统一说
以朱光潜为代表。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 与物的关系上面。
4.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说
以李泽厚为代表。美是一种人类社会生活的属性、形 象、规律。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
第三节 美是一种价值
1.美的美学含义
第二节 当代中国美学家的解答
1.主观说
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美是人的主观意识,客观的美并不存 在,美是主观的,人的心灵是美的源泉。
2.客观说
以蔡仪为代表。美是独立于主体的意识之外的,美感是对客观 的美的反映。 美是典型,即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
画面半明半暗, 给人以鲜明的 立体感、质感。 人物的微笑和 她清澈明亮的 眼神给人安详、 宁静、温柔的 感觉。
第四节
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对象
现实世界的事物纷繁多样,只有美的对象才能引
起人的美感。
审美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一)物象性与意味性的统一
1、物象性
所谓物象性,就是物与象的结合。即具体存在的 物质形象。 任何一种审美对象正是由于一定的物质材料构成 了一个具体的形象,欣赏者才能凭借自己的感官 直接地感受到它们的存在,进而体验到它的美。 没有可见的形象,尽管这些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但它们也不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如空气、X射 线、电子等。抽象的思想、概念等,更不能成为 审美对象。
三种主要含义(李泽厚):审美对象、审美性质
(素质)、美的本质(根源)
2.美的日常含义
非美学含义包括:一是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 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二是用于伦理评
价,是对人的言论、行为、思想等肯定性评价与赞同。
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罗丹:思想者198×129.5×134cm,
青铜,创作于1880-1900年,它是被预 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 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 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 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 考。
罗丹:地狱之门
罗丹在1880年接受了制作《地狱之门》的 艰巨任务。雕刻家为此耗费了近20年的时 光。他为了表现那些运动中的生命,雕塑 了186个分别为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 斗、折磨自己的形象。这当中,有雄健的 躯体,也有柔美的裸身,其中的主要形象 后来成为独立的作品。《思想者》便是其 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安排的关系。
(2)相对美:属于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联系。
三. 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 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 是美的。”(《生活与美学》,第6-7页)
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
陶玉玲饰二妹子
在普通人民(农民)看来美好 的生活是“丰衣足食而又辛勤 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 ,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 美人的必要条件。”
3.荷迦兹(William Hogarth,1679—1764)
• 他分析各种美的事物的特征,从而得出结论说:“美正 是现在所探讨的主题。我所指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 、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 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而产生了美。”
• 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如果从一座优秀的古代雕塑上除去它的弯弯曲曲的蛇形线,它就会从精 美的艺术作品,变成一个轮廓平淡、内容单调的形体。”
·美在事物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 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 ↔ 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
美的本质的分析
关于美的本质也就是美是什么的问题的 探讨由来已久,古今中外,频有论述。从 总体上来讲,对于美的本质的界定基本上 可以划分为三大体系: 一、主观论体系,认为美是人的主观意识 二、客观论体系,认为美是一种客观存在 三、主客统一论体系,认为美是一种主观 意识与客观存在的调和统一。
最早探索美的本质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
由毕达哥拉斯提出的著名命题“万物 皆数”是该学派的哲学基石。而“一切数 均可表成整数或整数之比”则是这一学派 的数学信仰。 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相关的经典: 1、勾股定理 2、黄金分割 3、运动悖论,诗人悖论,飞矢静止悖论, 阿克琉斯悖论
主观唯心主义的美的本质观:
认为美的本质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精神 意识。 主要代表是以柏拉图、普洛丁、英国经验 主义美学、鲍姆加登、康德、席勒、黑格 尔、克罗齐等。 柏拉图:唯心主义美的本质论的鼻祖,是 西方最早直接论述美的哲学家。《大希匹 阿斯》专门论美,提出了美是“理念”的 本质论。以古希腊哲学中的理念论为基础。 理念的美又被称之为“美本身”。
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相 互交融而形成的那种和谐统一的特质。包 含三个组成部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 相互关系。三者缺一不可。
唯物主义客观论:从现实世界的物
质领域或客观事物本身来探讨美的本质。 主要代表有亚里士多德、狄德罗、车尔 尼雪夫斯基、马克思主义美学等。 亚里士多德:最早直接从唯物论的立场 论述美的本质的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美的 本质就是由一定体积与组织结构所形成的 事物的有机整一的形式和比例。美是一种 独立外在的客观存在。与毕达哥拉斯学派 比较接近。
美国当代哲学家刘易斯认为:美是刺 激内心价值的一种潜能。审美客体的固有 价值是客体的性质,必须在于审美主体的 人的机能相互作用中才能形成。也就是说, 当客体对象未被主体的人经验时,其内在 的潜能不会发生效应,只有通过审美主体 才能使客体的这种潜能发挥出来,转化为 现实中的美。
朱光潜: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1.古典主义:美在物体形式2.新柏拉图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在完善3.英国经验主义:美感即快感,美即愉快4.德国古典美学: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5.俄国现实主义:美是生活。
1.古典主义:美在物质形式古希腊人:把美局限于造型艺术,很少有人就诗和一般文学来谈美,因为用语文来描绘形象是间接的,不是能凭借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须通过理智的。
美只在整体与各部分的比例搭配上,如平衡、对称、变化、整齐之类。
亚里士多德:和谐感和节奏感是人爱好文艺的原因之一。
美就在于体积大小和秩序。
罗马时代,西塞罗:物体各部分的一种妥当的安排,配合到一种悦目的颜色上去,就叫作美。
十八世纪英国画家霍嘉兹《美的分析》:最美的线形势蜿蜒形的曲线,因为它最符合“寓变化于整齐”的原则。
同时代的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伯克在《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起源》:美的主要特征在于细小和柔弱。
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认为:希腊造型艺术所表现的最高的美的理想是“高贵的单纯,静谧的伟大”,单纯到像“没有味道的清水”,静谧到没有表情。
这种最高的美的理想主要体现在形体的轮廓和线条上,所以他也辛苦钻研希腊艺术作品的线条,得出的结论是:一个物体的形式是由线条决定的,这些线条经常改变他们的中心,因此决不形成一个圆形的部分,在性质上是椭圆形的,在这个椭圆的性质上,它们颇类似希腊花瓶的轮廓。
莱辛《拉奥孔》:只有绘画描绘各部分在空间里同时存在的物体的静态,才宜于表现美,诗则叙述在时间上先后承续的动作,不宜于描绘物体形状,所以也就不宜于表现美。
如果诗要勉强写物体美,只有化静为动,化美为媚(动态美)或是只写美的效果而不是写美本身。
组件莱辛还是以为美在物体形式。
德国古典美学的最大代表之一康德:美只是由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美,也就是物体及其运动的形式美。
美不涉及利害计较、欲望和目的,也不涉及概念或抽象思考的结论。
美只在形式,不涉及内容意义,一涉及内容意义,美就不是“纯粹的”而是“依存的”。
美的本质—余梁钟王
美的本质摘要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上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回答的理论问题。
西方和我国当代美学界,从客观、主观、主客统一的角度对美的的本质进行探讨,发表了不同的观点。
本文总结这些观点,并进行综合评价。
但在美的本质的探讨实践中发现一个基本倾向,就是美的本质与人密切相关。
关键词:美的本质;人的本质;主观;客观一、引言美的本质和特征问题是关于美的本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核心是美的本质问题,即回答美是什么的问题。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上最基本的也是最难回答的理论问题。
美是什么?是对象的客观属性?是主体的主观体验?或者是二者之间的互相感应?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理论上弄清楚美学中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问题,及美的本质问题。
为此,不少哲学家、美学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然而,千百年来,这一看似简单的基本命题,却成了一道难以言说的理论难题。
美学领域里的分歧、争鸣和流派的分庭,都同对美的本质的不同理解直接相关。
二、西方对美的看法(一)美在客观说1.美是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
2.美是完整: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
3.美是一种神圣的比例:达·芬奇。
4.荷加兹:蛇形线最美。
5.美在客观的“理式”:柏拉图、普洛丁、黑格尔。
从客观事物的属性中寻找美的根源,认为物之成为审美对象,是由于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所致,认为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情趣、爱好、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
该学说把美定位在事物的自然属性及形式、结构方面,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
但由于它割裂了美与主体(人)、美与社会、美与实践的内在关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偏见,很难解决美的本质问题。
(二)美在主观说1.美只存在观赏者的心中:休谟。
2.美是快乐或舒适:伊壁鸠鲁派、马歇尔。
3.美是性本能的升华:弗洛伊德。
4.自卑与超越:阿德勒。
5.心理距离说:布洛。
6.孤立说:闵斯特堡。
7.移情说:里普斯。
该学说把美从客观美的束缚下解救出来,引导人们对审美主体及其心理,生理机制进行研究,形成了审美的意识、审美心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心境等诸多有价值的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的形象不等于梅花。美是客观
的观点,其错误是把“象”和“物” 混淆
起来了。“物”是实在的世界,“象” 是
知觉的世界。形象——这种非实在 的形式是不能离开人的意识的,包 含有人的创造。借郑板桥的话,物 的形象不是机械反映的“眼中之竹”, 而是主动、创造性看后形成的“胸中 之竹”。 •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 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 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 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
• 心和物不是两个东西。马祖道一说:“凡所见色,皆是 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世界
•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 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 。意象是美的本体,意象 也是艺术的本体 。
• 中国美学在意象的一个最一般的规定就是情景交融。王 夫之说“情景名为二”,好像是两个东西,“而实不可 离” 。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 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来看此花时,此花 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 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王阳明《传习录》)
(二)主观论
主观论认为,美在心,即美是主 体心灵的产物。
高尔泰认为是美感决定美: “客观的美并不存在,美只要有
人感受到它,它就存在,不被 人感到,它就不存在。” “人的心灵,是自然美之源泉, 也是艺术美之源泉” “美与美感虽然体现在人物双方, 但是绝不可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 “我们凝望着星星。星星是无言的,冷漠的,按照大 自然的律令运动着,然而我们觉得星星美丽,因为 它纯洁,冷静,深远。实际上,纯洁,冷静,深 远,……等等,和星星无关,因为这是人的概念。 星星自身原始地存在着,无所谓冷静,纯洁,深远。 它们是无情的,因为它们没有意识,它们是自然。”
我们的看法
• 合理性:认识到离开主体就不可能有美,强调 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
• 片面性:当它把美归到主体一边,把美看成主 体的一种心理体验,从而忽视了美的对象何以 为美的客观原因。我们为什么觉得林志颖比龅 牙哥美?与对象一定有关系。
(三)主客统一论
• 主客统一论:美是主客相遇、彼此契 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性质。
• 这一思路受到了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 析哲学的批判。分析哲学认为,从语言上 看,“美”字本是一个形容词,甚至是个 感叹词,美学家误把它变成了名词,询问 “美是什么”,从而带来了无穷的混乱与 错误。
• 中国古典美学从不对美不下定义。“天下 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道可道,非常
二、美存在于哪里?
第三章 美的本质
美,追求美,人类永恒 的话题。探寻美的本 质,主要体现在:
• 一、美是什么? • 二、美存在于哪里?
美学的美的概念
讨论美的本质之前,先对美 的概念作个区分:
• 狭义的美(日常生活中所 谈的美)——优美。
• 广义的美(美学所指的 美)——不仅是优美,还 包括崇高、悲剧、喜剧、 荒诞,沉郁(杜甫)、飘 逸(李白)、空灵(王维)等 一切审美对象。
(物的什么特性使它成为美呢? 蔡仪认为是物的典型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们的看法
• 合理之处:认识到没有 对象就没有美。
• 不合理处:有着不可克 服的理论困难。我们说 一朵“花”是客观存在 的,并不意味着同样也 可以说一朵“花的美” 是客观存在的。颜色、 气味之类的对象属性, 对于不同的人是差不多 的。美却不同,对我为 美的东西,对别人来说 却可能是不美的,比如 这棵树是美还是不美? 显然,美离不开主体。
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我们欣赏艺
术作品这种情况最明显,同样是读陶渊明的诗,不同文
化教养、不同格调、不同趣味的人,他们从作品里头得 到的体验,体验到的美是不一样的。(悠然见南山)
赵飞燕 现代国画 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鲁本斯《美惠三女神》 当代西方模特
浪子燕青纹身 泰国、缅甸长脖子
“美是什么?” ——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 这条由柏拉图开启的思路,询问“美本身” 究竟是什么,忽视了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区 别。我们说一个人长得美,这与说一个人 长得白在逻辑上是同一类型的陈述。其中, 人是实体,“美”或“白”只是实体的属 性;当柏拉图提出“美本身”的时候,就 把作为属性的美实体化了。
小结
• 世界上不存在现成的美。 “美”的本体是 “物的形象” ,存在于审美活动中,主客 融合一致的物的形象才产生美。
• 主客统一论克服了客观论和主观论的片面 性,是一种更符合审美现象实际情形的理 论倾向。
• 这种主客融合一致的物的形象(“胸中之 竹”)在中国古典美学里叫——意象。意 象世界是一个审美的世界。
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另一维度:
美存在于哪里? • 换个说法:
美是在物呢? 还是在心? • 再换个说法: 美是主观的? 还是客观的?
(一)客观论
• 在客观论看来,美在物,存在于客体之中,是客 观对象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属性。客观论首先认定, 对象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 在的,继而又强调美就是该客观对象固有的各种 属性之一。美就像大小、方圆、轻重、红绿等属 性一样,是事物本身就有的;即便没有人的意识, 美仍然存在,而人的意识只能对它进行“反映”。
• 这种从“美是什么”的角度来理 解、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做法, 在现代西方美学中已基本消失了。
• 但由于它在前苏联的美学研究中 影响极大,而当代中国美学又借 鉴前苏联美学,因此,我们在当 代中国美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关于 “美”的定义,如“美是自由的 形式”(李泽厚)、“美是自由 的象征”(高尔泰)、“美是人 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蒋孔阳) 等等。
• “在明月之夜,静听着低沉的、仿佛被露水打湿了 的秋虫的合唱,我们会回忆起逝去的童年,觉得这 个鸣声真个‘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其实秋 虫夜鸣,无非是因为夜的凉爽给它们带来了活动的 方便罢了。当它们在草叶的庇荫下兴奋地磨擦着自 己的翅膀的时候,是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声音,会被 涂上一层悲愁的色彩的。” ——高尔泰《论美》
• 朱光潜认为美不全在物,也不全在心, 而在心和物的关系上。譬如一株梅花, 它本身只是美的条件,还要加上观赏 者的情趣,这样使它成为一个梅花的 形象,才成为美。朱光潜先生认为把 美看成是天生自在的物,是一种常识 的错误。他说:“表象”是物的模样 的直接反映。而物的形象是根据“表 象”来加工的结果。物本身的模样是 自然形态的东西,物的形象是“美” 这个属性的本体。
• 客观论是最能体现一般“常识”的观点。西方很 长时间里,美学家们基本上是客观论者。前苏联 和当代中国美学界更是有许多人把坚持客观论当 作为在美学中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 蔡仪:
“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 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 也是艺术美的根源。”
“物的形象是不依赖于鉴赏者 的人而存在的,物的形象的 美也是不依赖于鉴赏的人而 存在的。”
柳宗元:“夫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兰亭也,不
兰亭雅集图
遭右军,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
可从以下二个层面来理 解:
•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 离不开观赏者。
• 美因人而异(个人文化、 历史、民族差异等)。
• 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 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
一、美是什么?
从柏拉图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试图给“美”下一个 定义。
•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普遍认为美是和谐; • 中世纪:美是完善; • 近代英国经验派美学家:美是快感。 • 自从美学学科诞生以后,关于美的定义更是五花
八门、应有尽有,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 现”,是一个著名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教授朗洛伊丝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 人们是如何判断美的?照片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