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遗训
曾国藩遗嘱原文及译文注释
曾国藩遗嘱原文及译文注释曾国藩遗嘱原文如下: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无间。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失焉。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
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
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者,教弟终身行之者也。
无论和顺逆境且宜事事于省吾身。
知其过而速改以从善也。
家中兄弟子侄到老堂前住过之后无论愚贤有无成人须早寻一艺业认定勿要改换门径不可坐吃山空不可鄙事小利方可靠近君子而急远小人免受欺诈耶。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
《曾国藩家书》中不可不知的4个核心,附家训30条经典教育语录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曾国藩出生显赫,生在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
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最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翰林庶吉士,封一等毅勇侯,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军事家、文学家。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是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在曾国藩的倡议下,清政府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所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下“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含近1500封信集“的不得不看的育人经典名著---《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中共收录了曾国藩书信435通:其中《与祖父书》14通,《与父母书》48通,《与叔父书》9通,《与弟书》249通,《教子书》115通。
另附《致夫人书》、《教侄书》等7通,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孙之辈,所以涉及范围甚广,是自古以来被研究研习的著名教育典籍。
今天我们就主要看一下其核心的4个方面的内容(俗称干货),以方便大家日后在相夫教子、为人处世中熟知和运用。
1.关于读书学习“业精之法在于专,读书应有恒心;读书贵在有常,学习贵在有恒。
定要坚持‘看、读、写、作’。
”其意思就是说,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工作都要专注、有恒心,读书要经常读,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而且要贵在坚持。
读书学习的时候也一定坚持“看、读、写、作”这四个法则。
现在由于受到电子化设备的冲击,纸质书籍受到了极大的冷落,好在国家及有关教育部门提出大力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等,还有社会上出现的《朗读者》、《约读书房》、《教子有方》等读书性质的节目、公司和协会,这对纸质书籍的保护和传播都是一件好事情。
曾国藩四句话遗嘱
曾国藩四句话遗嘱:让后代没出一个败家子
一是: 慎独,则心里平静。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
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二是: 主敬,则身体强健。
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三是: 追求仁爱,则人高兴。
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四是: 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
古代的圣君贤
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心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勤劳能使人长寿,安逸能使人夭亡;勤勉则人尽其才,安逸则无能而被人抛弃;勤能够广济百姓,而神灵敬仰,安逸对人无好处,鬼神也不羡慕。
教育曾国藩的[诫子书]
教育:曾国藩的[诫子书]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函,号涤生。
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因历尽艰辛为清王朝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而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一直被誉为成功教子名人。
他认为持家教子主要应注意以下十事:一、勤理家事,严明家规。
二、尽孝悌,除骄逸。
三、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
四、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
五、联姻“不必定富室名门”。
六、家事忌奢华,尚俭。
七、治家八字:考、宝、早、扫、书、疏、鱼、猪。
八、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九、不可厌倦家常琐事。
十、择良师以求教。
此篇是曾国藩临终前为儿子纪泽写下的遗训,亦被后人称为《诫子书》。
译文如下:第一、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能在处世时做到心安理得,心平气和。
修身养性做人做学问的道理,最难的就是养心,养心中最难的,就是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
能够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就可以问心无愧,就可以对得起天地良心和鬼神的质问。
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没有做过一件问心有愧的事,那么他就会觉得十分安稳,自己的心情也常常会快乐满足宽慰平安,(做到在一个人独处时思想、言语、行为谨慎)是人生中最好的自强不息的道路和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是做到守身如玉的基础。
第二、主观上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敬就能使身心强健。
内心专一宁静浑然一体,外表衣着整齐态度严谨,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敬的方法;一出门就像要去拜访一个尊贵的客人,就像普通老百姓在祭祀祖先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恭敬的样子,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敬的气氛。
想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来安抚老百姓,必须做到一丝不苟,这样,老百姓才会信服,这是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敬的效果。
聪明的人和机智的人,因为他们都能够做到对人对事对物态度恭敬,所以总能够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曾国藩的四条遗训
曾国藩的四条遗训第一看: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
畅游史海,可以看到“盛不过三代”是大多数官宦之家很难逾越的魔咒。
而曾氏家族却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广铨、曾昭抡、曾宪植等一代代杰出人物。
探寻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曾国藩留给后代的"四条遗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条遗嘱: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自我修养的道理,没有比养心更难的了。
心里既然知道有善恶,却不能尽自己的力量以行善除恶,这是自己的表现。
内心是不是自欺,别人无从知道。
孟子所说的上无愧于天,下无疚于心,所谓养心一定要清心寡欲。
所以能够慎独的人自我反省时不感到愧疚,可以面对天地,和鬼神对质,绝对不会有行为无悔恨而心却退缩的时候。
人假如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面对天地便神色泰然,这样的心情是愉快平和的,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是最好的药方,修身养性的第一件大事。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在内专一纯净,在外整齐严肃,这是敬的工夫;出门如同看见贵宾,对待百姓像行大祭祀一样崇敬,这是敬的气象;自我修养以让百姓平安,忠实恭顺而使天下太平,这是敬的效验。
聪明智慧,都是从这些敬中产生的。
庄重宁静则一天比一天强,安闲敬纵则越来越懒惰,都是自然的征兆验效。
如果不论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不敢懈怠,那么身体的强健,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读书学习,粗浅地知道了大义所在,就有使后知后觉的人觉悟起来的责任。
孔子教育人,莫大于求仁,而其中最要紧的,莫过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这几句话。
人有谁不愿意自立自达,如果能够使人自立自达,就可以和万物争辉了。
人有不高高兴兴地归附的吗?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如果一个人每天穿的衣服吃的饮食,与他每天所做的事所出的力相当,则看到的人会赞同他,鬼神也会加以称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的人。
曾国藩遗训
曾国藩遗训:“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课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
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
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
果能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力去人欲,以存天理,则《大学》之谓之自慊,“中庸”所谓戒慎恐惧,皆能切实行之。
即曾子之所谓自反而缩,孟子之所谓仰不愧,俯不怍,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皆不外乎是。
故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
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毕至。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以此事天饗帝,盖谓敬则无美不备也。
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之为悚,气之为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
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
至于高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就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不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
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
后世论求仁者,莫精于张子之《西铭》。
曾国藩:清芬世守盛德日新
曾国藩:清芬世守盛德日新清廉品格世代遵守,崇高美德弘扬光大。
曾国藩(1811—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人,晚清中兴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入翰林院,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卒谥“文正”。
论学主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遗稿经后人编为《曾文正公文集》。
曾国藩是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标本式人物,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以忠谋政,一生奉行“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曾国藩亦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者之一,他倡导洋务运动,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建立了第一家新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生前身后,备受推崇。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座落在湖南省现双峰县荷叶镇境内涓水河畔,全宅占地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
富厚堂为土石砖木结构,明清回廊式风格,大气而不显豪华,简朴而不失庄重。
宅内有山有水,古木参天,亭阁相映。
后山的鸟鹤楼和荷花池中的凝芳榭等5座亭阁交相辉映,使富厚堂成了一座国内保存无几、仿泮宫(学宫)风格建造的乡间侯府。
富厚堂正宅又称八本堂,取自曾国藩“八本”家训,其住房简单、朴素、大方。
而富厚堂的精华所在,应数它的四座藏书楼,即公记藏书楼、朴记藏书楼、芳记藏书楼和思云馆,曾氏后人称之为“曾家人的精神中心”。
藏书楼飞檐重叠,防虫、防潮、防火、采光,功能齐全,精巧实用,体现了我国近代藏书楼建筑的高超艺术。
虽历经150余年风雨,至今旧貌依稀。
曾氏家训曾国藩祖父曾星冈少时纨绔,因有长辈讥讽他会是“败家子”而幡然醒悟,自此讲求农事,并提出“治家八诀”,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奠定了曾氏家族耕读孝友的家风。
曾国藩作为家中长子,尤其重视对诸弟及子侄的教育。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家训篇一:曾国藩家训曾国藩家训——上部一、谁来拯救笨小孩——最后一位大儒。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毛泽东蒋介石——圣经、曾国藩家训靖港之战——过令旗者斩。
自杀。
塔齐布大胜太平军(湘潭大捷)。
天津教案——时任直隶总督。
王三----天津天主教堂教民。
对峙情绪失控。
国际政治事件。
当时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不愿意与洋人对峙,处理了犯案的民众。
弥留之际,他也后悔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天津教案。
(跟大儿子曾纪泽说,面对洋人,一定要不卑不亢——成为中国外交史上伟大的外交家,从沙俄手里谈回了新疆伊犁)自我教育——正是因为有这样反思和反省、自我教育,才有这样的华丽转身。
正是因为认识到自己天资愚钝,所以才彻夜读书,弥补不足。
在家书里反思最多的,便是自己气量狭小(老师撑伞)。
彻底地反思、反省,以至于后来,心胸越来越豁达。
正是因为有这种反思和反省,才能有华丽的转身。
——梁启超2. 无一日不读书我这一生,无一日不读书进德(以图无忝所生)——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修业(以图自卫其身)——形成自己的一技之长曾爷爷,纨绔子弟,培养曾麟书。
——耕读传家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曾国藩曾纪泽:考完一次之后便去研究西学。
曾纪鸿:研读数学——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100多位,中国第一部电学著作。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曾国藩的读书方法: 1.要读经典(经过岁月、时间、实践检验的思想智慧); 2.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先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做札记 3.培养读书兴趣和方向可以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3 撑起两根穷骨头做官以守穷为穷是保身之道;穷是善身之道:给9岁的曾纪泽写信:做君子(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给曾纪芬一条绸缎裤子“一品宰相”——只吃眼前菜。
一食千金,吾目不忍睹,口不忍食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4 他有说到做不到的时候吗?节欲节劳节饮食色欲浮夸戒多言戒戒唐鉴: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总是要静??最是静字功夫要紧倭仁:1.记日记:.人最容易原谅的人是自己(错事容易忘)-真正有勇气的人是敢于面对自己;2.要敬、要慎独做法:1.静坐;2.临事淡泊守志(能甘淡薄便有几分真学问)列文虎克(显微镜——微生物学创始者)把简单做到纯粹,自然能有成就 5. 最败人的两个字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学到的五个重要的人生经验
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学到的五个重要的人生经验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著名大臣,他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誉为“明朝遗臣之一”。
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誉和挫折,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下面将总结五个重要的经验,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第一,诚实守信。
曾国藩一生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便是诚实守信。
他不仅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政治生涯中也一直秉持着诚实守信的原则,为官清廉,不为权势所动。
曾国藩用自己的事实胜过其他的措辞,他的清廉正直也充分地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我们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到,做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诚实守信,我们要始终信守承诺,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素质,让自己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第二,精益求精。
曾国藩不仅在政治上精益求精,在学术和兵法上也是如此。
他一生勤奋好学,常常为了深入研究一道难题而整夜不眠。
曾国藩认为“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
第三,看事物全面。
曾国藩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多个领域都有得到深入了解和研究,他能够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不受片面的观点所限制。
他也能够根据事情的不同情况,制定出全面的解决方案。
我们也应该从曾国藩身上学习到,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内,要善于换位思考,看待事物要有广度与深度,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第四,坚定信念。
曾国藩作为一位忠诚的官员和士大夫,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秉持着忠诚、守信、正义的原则,不受世俗的浮躁和利益的干扰。
他一心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从不为自己打算。
我们应该向曾国藩学习,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周围的声音所干扰,要为自己的信念而奋斗终生。
第五,不忘初心。
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心路历程,也是不忘初心。
他为人民、为国家的初心从未改变。
曾国藩一生经历了政治风云变幻、世事兴废,但始终专注于自己的使命,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从未被私心所动。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
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通常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行为准则,也叫家训。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曾国藩36字家训家规,欢迎大家分享。
志:做人要做第一等人。
人生由立志开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
凡蒋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恒:有恒断无不成之事。
一为坚持,二为专注,三为渐进。
于修业则贞之以恒。
专:力气用到点子上。
西洋技艺所以卓越古今者,尤其每治一事,处心积虑,不达目的决不止。
心越用则越灵,技越推则越巧。
熟:笨功夫也有大收获。
熟源于勤,熟导致精。
裕:让自己的心胸开阔起来。
治心当以“广大” 二字为药。
局量太小,不足以任天下之大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宽广,气量宏大。
一笑即可了之。
静:不动更能掌握主动权。
静坐克己,静坐反思。
静能生动,更能制动。
非静无以成学,非学无以成才,宁静已以致远。
人打第一下,我打第二下。
淡:品位好人生的真谛。
自视常若平淡无奇,则成大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能文不求名。
暇:留一分自在方可容得大事。
事物运动的节奏讲究一张一弛。
暇谋:核心人物越是身处危险,越要脱去恐惧的悲观心态,气定神闲,要以四两压千斤,安定人心。
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从心态上进行放松,是松字决的最高境界。
大事抓紧,小事放松。
理财:来的松,销的旺。
明:眼越明,心越亮。
凡办大事,以见识为主,才能为辅。
人贵自知,自知则明。
深明大义,晓明大体。
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事前易暗,事后易明。
人才以陶冶而成,以勉强磨砺而生。
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总须多看几次,亲加观察,方得其大概。
曾国藩给他父亲在死后写的墓碑上的文章墓志文我想看一下
曾国藩给他父亲在死后写的墓碑上的文章墓志文我想
看一下
经典之语
积苦力学,应有司之试十有七,始得补县学生员。
不获大施,则发愤教督诸子。
批注
德孝至纯,孝之不嫌父母衰弱老污,奉亲如己。
父奋发求学十七载。
户部未仕。
批注
批注二每日析读曾国藩为父亲写墓志铭,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教子有方从小至成人,曾国藩没离父亲身旁;读书识字都是父亲亲教,可说曾国藩其学,本出自家,后辈承之延之。
曾国藩也如此教育二子,纪泽纪鸿皆成社会杰出人士,此家教家风之生之起。
德孝至纯曾国藩爷爷得了重病,曾国藩父亲三年没有睡过安稳觉,尤其对半身不遂的爷爷,照料的无微不至,以至所有家人皆效父亲侍奉爷爷,细节之描述,感人至深。
积苦力学父亲奋发求学十七年中了秀才,一生中没有大的学业施展,但发愤教育督导孩子,终使后人曾国藩崛起而功于社会。
本文从教子有方、德教至纯、积苦力学三个方面描述了父亲一生,记述之详,情挚之真,今日读来,触动内心,若身临其境,不免思之久远。
今社会流传,“三代方能培养出一个贵族”,从曾国藩的成长来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不仅仅曾国藩父亲很优
秀,实际曾国藩的爷爷星岗公也很优秀,是曾家开山之祖,至曾国藩为三代矣。
家风家教如此,国风国教亦如是。
曾国藩家训八则:做到三条,可小有积蓄;做到七条,必家财万贯
《礼记·大学》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对古代读书人的要求,也是对有志之士的期盼。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能做到这四点的人,通常都荣耀一生,被世人牢记。
治国平天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些遥远。
可修身齐家却是每个人都必须完成的一生伟业。
就连清末名臣曾国藩位居高位后,也从不敢懈怠,时常在书信中向子侄强调家规。
因此曾国藩的后人,都成为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因此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任何一个家庭都应该有坚持并流传下来的人生哲理,帮助后人们自省与努力。
这是一个家族走向成功的奠基石,也是所有大家族默认的立家根本。
曾国藩家训十则:做到三条,可小有积蓄;做到七条,必家财万贯。
第一条:贪爱奢华,未有不败荣华富贵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曾国藩却说:不能贪爱奢华,否则家族必会落败。
明朝首富沈万三家缠万贯。
家里雇的先生写完一篇稿子,沈万三立刻赏他二十两白银。
家中众人喜好喝酒,沈万三立刻买来几十倾田地,用来种酿酒的粮食。
这样的高调让沈万三成为朱元璋的眼中钉,几十年中连遭三次打击,最终家破人亡。
钱在兜里,自己知道就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就会引来灾难。
第二条:与人为善,何况兄乎独木难成林,单丝不成线。
任何一个人,如果背后有强大的家族支撑,在成功之路上也会少很多阻碍。
可亲戚之间的关系,不能仅仅依靠血缘,平日的和善的相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三条:情有等差,礼有隆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深浅之分。
因此不同的情谊,也要有不同的礼遇。
如果给关系一般的人送上厚礼,不但无法增加你们的友谊,反而还会让对方惶惶不安。
第四条:风霜磨炼,自足筋骨吃苦耐劳本是我们传下来的优良传统,可随着时代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享乐主意。
在这样的情形下,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相应降低。
与其外出拼搏,不如守着一亩三分地舒服。
可不经历风霜的磨炼,怎么能见到雪后的骄阳?第五条:饭后千步,养生秘诀你如何定义成功?是家财万贯,还是子孙满堂?其实,这些的基础,都需要你有一个好的体魄。
曾国藩家训名言读书快乐
曾国藩家训名言读书快乐曾国藩家训名言读书快乐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书籍是人类的朋友,而读书则是人类的亲密朋友。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能培养文化修养;若果经常地去研究,去读,去思考,便能从中央到地方找到新的知识点,正所谓"温故而知新",还可以把知识点都牢牢地记住,就像刻在脑海里一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多读健康有益的书,努力地学习,才能为自己幸福的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3、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弄来熏风。
4、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5、假有学穷千载,书总五车,见良直而不见其善,逢抵捂而不知其失,葛洪所谓"藏书之箱筐""五经之主人"而夫子有云:"虽多亦奚以为?"——刘知几6、对于书我总是先草草看一遍,粗枝大叶看一遍,然后放下来,将来碰到什么问题时再集中研究它,再认真看它。
我是主张这样去看书的。
用不着一本一本啃,你要认真研究哪一个问题的时候,再认真去看。
这是一种先浏览的过程,好像逛百货大楼,看全部,但只买一两样,把货品的形势掌握在胸中而已。
因此,要对书发生兴趣。
对书发生兴趣的人,总是趣味高尚的人,去品味各种文艺上的细腻的味道,然后去品评我们的作品,才会出现细腻的感觉。
——黄永玉7、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蟑灰丝,时蒙卷轴。
如何修身养性提高自我?
如何修身养性提高自我?1、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曾国藩遗训》含义:做事注意自己在单独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不违法违纪,心里就安稳,时刻注意尊重别人,自身就强大;遇事总是按仁义的方法去处理,别人就喜欢你,坚持勤奋地学习、工作,就是神灵也钦佩你。
启示:做事不独断,时刻自省,则心安;外表持重,内心沉着,则身体强健;不断追求仁义,则身心愉悦;思想诚实,待人真诚,则神清气爽。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含义:赞颂品行才学像高山一样,要人仰视,而让人不禁按照他的当作行为准则。
启示:高山,喻高尚的德行。
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
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3、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含义:想到自己的地位高,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害怕自己骄傲自满,就想一想江海在百川之下。
启示:虚心接纳来自百川的流水,就是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
4、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左宗棠含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就是胸怀远大抱负、只求中等缘分、过普通人生活;;向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则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启示:李嘉诚办公室悬挂的唯一的一幅书法,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
这24个字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纵观上、中、下,横览高、平、宽,居上时想到下,立高时寻找宽。
所以无论在多么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都能够处变而不惊,遇险而不乱,既能创造一番事业,又能守住一番事业。
5、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禅宗;无门禅师含义:春天的百花开了,秋天的月亮特别皎洁,夏天吹拂着徐徐凉风,冬天飘着皑皑白雪;若能将生老病死的无常、荣辱得失的好坏,都不挂在心上,那就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
启示:这一首诗偈,是无门慧开禅师写的,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示。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中华文化向来重视家和家文化,家文化、家风、家教对人的教育作用很大。
直至今天,如果我们说某人素质差,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家教不好。
这是因为,家教就是通过家风、家训、家范、家箴等方式来施行的,家风家训弱化了,人的文明素质的培养就会受到局限。
曾国藩家风家训10条:一、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是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
二、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一件事,就算再美好,一旦没有结果,就不要再纠缠,久了你会累;一件物,就算再留念,如果你留不住,就要适时放手,久了你会心碎。
有时,放弃是另一种坚持,你错失了夏花绚烂,必将会走进秋叶静羌。
三、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没有一劳永逸的东西,所以一直能获得长久利益的事情不要做,因为那可能是骗局,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别人都想去的地方不要前去,因为那里有可能有危险,《论语》中有: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四、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错误而否定他的闪光点,不要因为一点怨言而忘记别人曾赋予的恩惠。
所以看人要从整体出发,不要因为局部的瑕疵而全盘否定,更不要以貌取人。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即是爱一人但是知道他的缺点,厌恶一个人但是了解他的优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待人接物时要抱有一颗公正客观的态度。
五、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将利益与他人共享,他人心存感激,就不会背叛你,所以说“轻财足以聚人”。
律己甚严,使他人心生敬意,自然就肯服从你了。
欲得人才而善用之,首先要有容人的雅量。
凡事带头去做,才足以领导他人。
六、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于一个“奢”字,安逸享乐,最后离失败也就不远了,为人当如梅竹,人人自然敬而亲之,更不可能讨人嫌。
曾国藩三立遗嘱
曾国藩三立遗嘱1.兵败靖港初立遗嘱咸丰四年(1854)四月,曾国藩初度出师不利,兵败靖港。
铜官投水欲尽,幸被章寿身救。
退驻长沙妙高峰后,他仍悲观到了极点。
此时,他写下遗疏、遗嘱,决计再度自尽。
临死前,湘潭传来了塔齐布的捷报,湘军于是扬眉吐气,曾国藩也就打消了死意。
当时,他立下的遗嘱中,有这样一条:赶紧送灵柩回家,愈速愈妙赙。
内银钱所馀项,除棺敛途费外以慰父亲之望。
不可在外开吊,受到家后不可剩一钱,概交粮台。
曾国藩的遗嘱中,强调的是速送灵柩回家。
他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葬身之地。
2.祁门被困再立遗嘱咸丰十一年(1861)正月,曾国藩被困于祁门。
二月,景德镇被陷,祈门粮路已断。
“若不能打开徽州,则四面围困,军心必涣,殊恐难支。
”三月曾国藩亲至休宁,督攻徽城,不克。
仍回祁门,誓以身殉国。
此时,他自书遗嘱,寄与儿子纪泽、纪鸿说: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
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
八本日: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忧民为本。
三者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吾祖星冈公之教人,则有八字,三不信。
八者日: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三者,日僧巫、日地仙、日医药,皆不信也。
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
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
吾当军事极危,辄将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亦别无遗训之语,尔可禀告诸叔及尔母无忘。
曾国藩的这篇《遗训》,重提了祖父不信地仙之说,只字未及自己的葬身之地。
3.天津教案三立遗嘱同治九年(1870)五月,天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教案”法国领事署’天主教堂和仁慈堂被焚毁,打死法国传教士等二十人。
中国教民被打、被杀三四十人。
五月二十三日,曾国藩在保定督署接到谕处理“天津教案”。
六月初四,他在赴津之前,给儿子纪泽、纪鸿写了封长信,安排身后诸事。
曾国藩遗训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到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
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
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则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已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
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庄敬曰强,安肆日偷。
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怠,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三曰求仁则人悦。
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出一源。
若但知私已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背而失之矣。
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
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
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
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四曰习劳则神钦。
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
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
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长才识。
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
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村而见用,逸则无芝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氏遗训,在曾家的作用在他死后便显现了出来。
曾国藩的父亲曾书麟育有五子四女。
曾国藩居其长。
其余依次为潢、华、荃、葆。
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
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被誉为“近代中国的杰出人物之一”和“中国近代改革的奠基人之一”。
他不仅在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以其高尚的品德、深厚的家风和精神品质为后人所传颂。
曾国藩给后代留下的16字家训,即“勤俭、诚信、敬业、爱国”,是他一生追求卓越、追求真理、追求人格完美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后人的嘱托和期望。
这16字家训不仅是曾国藩家族的传家宝,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勤俭”勤俭是曾国藩家训的第一条,也是他一生追求卓越的第一要义。
曾国藩在自己的《曾文正公全集》中曾写道:“一生之中,勤俭二字,常常挂在心头。
”勤俭是指勤奋工作,节约用钱、用物。
曾国藩在家庭、官场和军营中都是以勤俭为准则,他自己勤奋工作,不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还鼓励家人和部下们也要勤俭节约。
他认为,勤俭可以使人有所成就,可以使人有所积累,可以使人有所发展,可以使家庭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在今天的社会中,勤俭的精神已经被淡化和忽略,很多人过度追求享乐和消费,不注重勤奋工作和节约用钱。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人的经济困境,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从曾国藩的家训中汲取勤俭的精神,注重勤奋工作,节约用钱,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和福祉。
二、“诚信”诚信是曾国藩家训的第二条,也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第一要义。
诚信是指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讲真话、做实事。
曾国藩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他在家庭、官场和军营中都是以诚信为准则,他自己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而且还鼓励家人和部下们也要讲真话、做实事。
他认为,诚信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谊,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今天的社会中,诚信的精神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很多人不讲真话、不做实事,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欺骗他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已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怠,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出一源。若但知私已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背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曾国藩要子孙记住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可谓用心良苦。
一般说来,君子独处,往往自已反省自己在为人处事上的过失,以便日后改正。小人独处,往往会邪思侵淫,从而做出一些坏事来,所谓无事生非是也。君子独处的时候很谨慎。小人恰恰相反,独处的时候会做出不好的事情来,一见到君子就会去掩饰,越是想隐藏,反而暴露得越彻底。一个人能够做到做事无愧于天地,堂堂正正,他(她)还有什么理由不心安理得呢。心中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猜疑,这就叫心正。小人恰恰相反,他们由于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心中充满忧虑,充满恐惧,充满猜疑,整天提心吊胆。所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就是这个道理。慎独要做到“诚”。诚就是不欺人,不欺已。不欺人一般容易做到。不欺已,却较难。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没有检讨自己的习惯。有了矛盾不是从自身方面去找原因,而是想法去从别人身上找不足,从而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做人做事不找借口,严于律已,是最聪明的。
主敬,简单地说,主要放在人与事上。对人要恭敬,平等待人,这就会广结善缘。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很成功的推销员,晚上已经上床睡觉了,突然想起还有一件业务没处理,于是翻身起床,将衣服从里到外穿整齐,领带打好,袜子鞋子穿好,对着镜子看了一下,头发没乱,然后微笑着拿起电话给客户通话。他老婆说他:“你穿这么整齐谁看得见?神精病。”他说:“你不知道,一个人做事,要在人前人后都要一个样,这样才会无愧于心。”这个例子,既可以说是敬人,也可以说是敬业。不敬人,人也不会敬你,不敬业,就更危险,小的方面说,就会不出成绩,进而有失业之忧。大的方面来说,一生都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不然怎么会有“天道酬勤”一说呢。
有钱人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来自自身的危机。这主要是说驾驭金钱的本事。金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里的一叶小舟,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这种倾覆的危险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来讲,有德的人,有钱是多多益善。因为他不会把钱仅仅看成是自己的财富,他会让亲人得到好处,进而让社会得到好处。如香港大亨邵逸夫捐资助学,在国内到处可以见到逸夫楼便是一例。在国际上,有钱人捐资公益事业几乎是一种很平常的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多数人认为,财富的积累与社会支持分不开,回报社会理所应当。也有一部分是追风的。这样做,也会化解贫富悬殊带来的怨恨。良好的公众形象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无德的人一旦有了钱,他便会趾高气扬,好事占尽,全不想明天会如何。有的人欺男霸女,危害一方;有的五毒俱全,以嫖赌为乐事。这样的人,他的富贵会长久吗?从外部来讲,人家见你有钱,就会眼红,想方设法要从你手上弄点钱。或从交易中正当取利;或借,或偷,或抢。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曾国藩日课十三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求仁,就是心胸要宽厚些。心胸狭隘,就会容不得人。看人家做事,横竖都是错。把人看得一无是处。于是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于是有了指责,有了争吵,有了矛盾。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件事,都存在着两面性。对与错同时并存。这是对立的统一。你认为对,其中难道没有错的成分?你认为错,就没有对的成分?你判断对与错的标准就那么正确吗?如果标准错了,结果会正确吗?更何况,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个智力健全的人,到了18岁,便有了完全行为能力,其行为受法律承认。合法行为,受法律保护,违法行为,受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由自己负责。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外人,严格说,我们都无权干涉。但可以从亲情,道义方面提一些建议,采纳与否,全在他自己。对人的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私人生活领地或私人权利的现代文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说得上“立人达人”。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说要想自己被人立,说要先立别人,要想自己发达,就要先使别人发达。这是上等智慧,一般人是不易理解的。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一种大谋略。可以减少对立面,同时可以让人家发自内心地拥戴你。现在很多人不仅不讲“立人达人”,愚蠢到不伤害自身利益的好事都不会做。例如一个人本来很不错,但你就是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客观地说几句好话。一个同事本来很有本事,应该得到晋升,当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却投了反对票。为什么?忌妒心在着怪。你这样处事,那里会有“亲情”和“友情”。没有“亲情”和“友情”,就是无情!
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关于“习劳”曾国藩讲得很清楚:“勤则寿”。我要加一句:勤则健。现在很多人食必珍馐,动必车驾。以为这是享福。殊不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食必珍馐,动必车驾,必然会“因富而伤身”,各种富贵病会不期而至。现在有几句顺口溜:“吃饭吃素,穿衣穿布,上班走路。”说明已经有人认识到,享福不是好事。多做事,多劳动,把劳动当做煅练,身体自然会好,长寿也是可以预期的。
曾国藩的遗训对教育人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如果一个人能不折不扣地去实践,他的一身一定是会有所为的。不管他是为官还是为民,都会平平安安地生活一辈子。人生难得的就是平安。现在有一种错误观念,总认为有钱,或者当官,才算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又错误地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事实往往不是这样。有钱人或当官的人,实际上是很危险的生活着。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然,在物质世界里,不注重财富也是不现实的。人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财富。只是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万不可忘记加强自身修养。
《大学》曰:富润室,德润身。就是说财与德都很重要。财富是有形的,人们往往十分重视,德是无形的,往往难以引起重视。殊不知,财与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财,人难以生存;没有德,人难以立足社会。财因德而保,德因财而彰。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氏遗训,在曾家的作用在他死后便显现了出来。
曾国藩的父亲曾书麟育有五子四女。曾国藩居其长。其余依次为潢、华、荃、葆。曾国藩一生清廉,虽然官至极品,是满清入关以来,汉官中的第一人,但他终身严格用《大学》里的八个字来要求自己,他认为:修养是人生最大的谋略,是立身的根本。其弟曾国荃在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后,官至一等伯,也算是了不起的大官了,但由于修养不如乃兄,见识不如乃兄,留给儿孙的财产多于教诲,其子孙却不如乃兄之子孙。曾国藩的儿子纪泽后来做了大官,且延之几代而未衰。
再说财富与幸福。其实财富并不等于幸福。现在有钱人多的是。有钱人一般都很忙,忙生意,忙应酬。家有老父老母也没时间照顾。有的还算有孝心,给老人买一栋别墅,请几个佣人,名曰请老人享福。实际上,是看房子。房子冷冰冰的,老十分孤独。没有膝下之欢,没有天伦之乐。老人幸福吗?其实老人的要求是很低的。不饥不寒不寂寞,也就足够了。金钱对他们并无多大的意义。有人打了一个比方,说人是数字,1、2、3、4、5……财富是数字后的0,假如人是1,你的财富再多,也是增加了几个0而已。一旦人没了,0又有什么意义呢。
曾国藩遗训
曾氏遗训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到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则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