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教案

(2024秋新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教案

第五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5.7 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题名称】第7课时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96页。

【教学目标】1.会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观察、从多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加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动会上,学校啦啦队正在给队员们加油助威。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所学知识解决运动会上的问题。

(板书课题:多角度解决求总数的问题)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教科书P96例题情境图。

教师:运动会上,啦啦队的同学们正在表演呢!请仔细观察,你从图中找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

预设1: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预设2: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信息。

教师: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信息用小棒摆出来,跟同桌说一说。

预设:学生可能按左右两部分摆,左边表示男生人数,右边表示女生人数;也可能按前后两部分摆,前面表示前排人数,后面表示后排人数。

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1:5+10=15(人)或10+5=15(人)。

预设2:7+8=15(人)或8+7=15(人)。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算式。

教师: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知道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方法。

先来看第一种方法,为什么用加法?这里的5、10各表示什么意思?预设:学生说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6和7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和7。

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教学新课:1、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人和物,得出它们的数量是6和7。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6、7。

2、记6和7的字形。

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6和7的字型像什么?3、数6和7。

(1)数出指定数量的物体。

(2)数出6根或7根小棒,并创造图案。

4、数的顺序(1)在一把缺少数字的尺子上要求学生把数写完整。

(2)让学生操作学具,明确5的后面是6,6的后面是7。

5、7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教师直接出示点子图等,让学生填符号(也可用手势表示)(2)同桌两人自己在点子图上涂色,然后再进行比较。

6、分清6和第6,7和第7(1)让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集体校对。

(2)游戏法:老师邀请十位左右的学生上台,听老师的要求,找同学起第6个是谁?等等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8和9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8和9。

2.使学生知道9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8和9的组成。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8和9。

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一、教学新课:1、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数一数图中的人和物,得出它们的数量是8和9。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字8、9。

2、记8和9的字形。

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8和9的字型像什么?3、数8和9。

(1)数出指定数量的物体。

(2)数出8根或9根小棒,并创造图案。

(3)从树叶图、红花图等图片中圈出指定的数,并说说自己是如何数的。

4、数的顺序(1)在一把缺少数字的尺子上要求学生把数写完整。

(2)让学生操作学具,明确7的后面是8,8的后面是9。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5和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5和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5和6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5和数6,并了解它们的组成;2.能够将数5和数6按要求组成。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数5和数6的基本认识;2.数5和数6的组成方式。

三、教学重点1.学会认识数5和数6,并能正确书写;2.掌握数5和数6按要求组成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数5和数6的认识1.通过教具或图片展示数5和数6的形状,并让学生模仿书写;2.引导学生口头描述数5和数6的特点。

步骤二:数5和数6的组成1.给出一些具体的组成要求,例如:用5个相同的物品组成数5,用6个相同的物品组成数6;2.让学生用珠子或图形等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并记录下组成方法。

步骤三:巩固练1.播放相关数学动画或视频,加深学生对数5和数6的理解;2.配发练册,让学生进行练,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组成数5和数6.五、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组成数5和数6,例如:用不同形状的物品进行组合;2.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创造力解决,例如:用5个相同的数字组合成最大的数。

六、教学评估1.实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检查他们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组成数5和数6;2.批改学生完成的练册,评估他们的运算能力和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数学教具:珠子、图形等;2.数学动画或视频资源;3.练册。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和组成数5和数6,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书写数字时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书写的训练。

下节课,我将重点进行数字书写的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书写技能。

同时,我还将引入更多的游戏和趣味活动,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6和7 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6和7  人教版

标题: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6和7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数,从1数到7,并能正确地读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3)使学生能够通过数数活动,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感受数字6和7的实际意义。

(2)通过数数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数字6和7的正确读写,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 教学难点:准确地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3.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图片、实物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从1数到5。

(2)教师出示数字6和7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写。

2. 探究新知:(1)教师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2)学生尝试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数游戏,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套数字卡片和图片。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数字6和7表示图片中的物体数量。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4.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孩子用数字6和7表示家里的物品数量。

2. 家长与孩子一起玩数数游戏,巩固对数字6和7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1. 数字6和7的正确读写。

2. 数字6和7的实际意义。

3. 用数字6和7表示物体的数量。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通过实物操作和数数游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6和7的含义。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4和15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4和15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
《14和15的组成》
教材目标
1. 通过研究本单元内容,使学生掌握数字14和15的组成方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
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数字14和15的组成方式,例如14可以由10和4组成,
15可以由10和5组成。

教学步骤
引入新知
介绍数字14和15,并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字的特点。

数字探索
1. 让学生自己补充数字14和15的组成方式,并和同桌分享。

2. 课堂上选择几组学生介绍自己的组成方式。

游戏研究
1. 设计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组成数字14和15。

2. 小组合作,比赛找到更多组成方式。

巩固练
1. 发放练册并进行书写练。

2. 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

总结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练册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数字14和15的组成方式的掌握程度。

2.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研究方法。

知识拓展
1.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数字的组成方式,例如13由10和3组成,16由10和6组成等。

2.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找到更多数字的组成方式。

参考资源
1.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五单元。

2. 相关练习册和学习素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25和2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25和2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25和26的组成》教学目标- 理解数字25和26的组成- 能够用不同数字组成25和26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25和26的认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字的能力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到9的数字卡片若干- 盒子:装有数字卡片的盒子,每个盒子分别装有1到9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利用数字卡片展示数字25和26,让学生观察并回答是哪两个数字组成的。

讲解1. 分别拿出数字2和数字5的卡片,示范将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形成数字25。

要求学生模仿拼凑数字25。

2. 同样的方法,示范将数字2和数字6的卡片组合在一起,形成数字26。

鼓励学生模仿拼凑数字26。

游戏练1. 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他们通过组合数字卡片的方式,找出能组成数字25和26的组合。

可以使用多个数字卡片,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组合方式。

小结与拓展1. 随机选择几位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组合方式,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鼓励多样化的组合方式,并解释每种组合方式都是正确的。

2. 继续讨论其他能组成25和26的数字组合,让学生尝试拼凑这些数字,并发现规律。

3. 提问学生:有哪些数字组合不能组成25和26?请解释原因。

拓展活动1. 让学生自行设计数字卡片,尝试组合其他两位数并写出对应的数学式子。

2. 小组讨论,比赛看哪个小组能找到更多的数字组合。

总结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们加深了对数字25和26的认识,并培养了灵活运用数字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数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35和3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35和36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35和36的组成》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这一单元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单位的概念和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 培养学生对35和36的组成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数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 35和36的组成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好35和36的卡片;- 准备一些小对象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准备一些练题和游戏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研究的内容,提问:什么是数学单位?2. 通过实际场景引入本节课的研究内容,比如教师拿出一些小对象,问学生:有没有办法将这些小对象组成35个或36个?研究新知1. 教师出示35的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并数数卡片上的数字。

然后,教师将35拆分成3和5两个数字,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意义和组成方式。

2. 教师出示36的卡片,同样引导学生认识并数数卡片上的数字。

然后,教师将36拆分成3和6两个数字,让学生体会它们的意义和不同于35的组成方式。

拓展练1. 教师出示一些小对象或图片,并要求学生用这些小对象或图片来组成35个。

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不同的组合方式。

2. 教师出示另一组小对象或图片,并要求学生用这些小对象或图片来组成36个。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方法。

温故知新1. 教师出示一些练题,要求学生计算35+1的结果以及36-1的结果。

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组成方式和加法运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35和36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课堂总结通过这一单元的研究,我们掌握了数学单位的概念和用法,以及35和36的组成方式。

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练和游戏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其他说明- 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35和36的组成方式;- 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材料和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6和17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6和17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6和17的组成》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6和17;2. 学会用小提脱图或小提脱棒表示数字16和17的组成;3. 掌握数字16和17的大小关系;4. 通过练,加深对数字16和17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提脱图或小提脱棒;3. 十位和个位的数字卡片;4. 练册。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 让学生回忆上一课研究的内容,复数字1到15的认识和组成;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现在要认识数字16和17,你们觉得它们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

研究新知1. 展示数字卡片16和17,让学生认真观察;2. 引导学生用小提脱图或小提脱棒表示数字16和17的组成,例如:16可以是10和6组成,17可以是10和7组成;3. 引导学生练用小提脱图或小提脱棒表示其他数字的组成,加深对数字组成的理解。

数字比较1. 提问学生:“请比较数字16和数字17的大小关系,哪个数更大?”;2. 引导学生用小提脱图或小提脱棒表示数字16和17,比较十位和个位的大小关系;3. 学生回答后,进行讨论和解释,确保学生理解数字16和17的大小关系。

巩固练1. 分发练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2. 监督学生的研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 收集练册,进行简单的批改。

课堂总结1. 回顾数字16和17的组成;2. 总结数字16和17的大小关系;3.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掌握更多数字的组成和比较。

课后作业1. 完成练册上相关的作业;2. 练用小提脱图或小提脱棒表示其他数字的组成;3. 多进行数学游戏或活动,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以上为《16和17的组成》教案内容,请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流程和辅助教具,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巩固训练和扩展学习。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数字“2”的读法和书写。

(2)掌握“加”的概念,会用“加”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和。

(3)掌握“减”的概念,会用“减”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差。

2. 能力目标:(1)能够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和和差。

(2)能够用“加”和“减”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掌握数字“2”的读法和书写,掌握“加”和“减”的概念,会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两个数字的和和差。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2. 教学器材:数字卡片、算术题卡片、算术题纸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读出数字,并让学生书写数字。

2. 教师出示算术题卡片,让学生读出算术题,并让学生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算术题的答案。

(二)主要活动1. 教师出示算术题纸,让学生用“加”和“减”的方式计算算术题的答案。

2.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加”和“减”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游戏活动1. 教师准备一些算术题卡片,让学生分组比赛,谁先解出算术题,谁就胜出。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比赛,谁先解出实际问题,谁就胜出。

(四)总结活动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学生也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但是有些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加强练习。

第五单元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 连加、连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连加、连减(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连加、连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意义。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法、减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讲解连加的意义:把几个数相加的运算。

如:2 3 4 = 9。

2. 讲解连减的意义:把几个数相减的运算。

如:10 - 2 - 3 = 5。

3. 引导学生观察连加、连减的运算规律,总结出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出示一些连加、连减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学生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 强调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鼓励学生运用连加、连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讲解新课、巩固练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五单元5.8《8和9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5.8《8和9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5.8《8和9的认识》(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和9的数字概念,能够正确读写这两个数字。

2. 培养学生对8和9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3. 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8和9的数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8和9的数字概念的认识和读写。

2. 8和9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1. 8和9的数字概念的建立。

2. 8和9的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数字卡片或图片。

3. 练习题或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字1-7。

2. 引入新课,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新数字是8和9。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8和9的形状。

2.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写数字8和9,并让学生跟着朗读。

3.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理解数字8和9所代表的数量。

三、教学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找数字”游戏,让学生在教室内寻找数字8和9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活动,让学生数一数教室内有多少个物品,并将结果用数字8和9表示出来。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一比”活动,让学生比较数字8和9的大小,并说出哪个数字更大。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数字8和9的认识。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检查练习题的正确性。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复述数字8和9的读写和意义。

2. 教师出示一些数字8和9的组合,让学生进行数数和比较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了数字8和9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注重学生的练习和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对数字8和9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五、1.1《6和7的认识》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写6和7这两个数。

2.会用6和7表示事物的个数及事物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6的分与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初步渗透有序思考的方法。

2.经历探究7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类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6和7表示事物的个数及事物的顺序,掌握6和7的组成。

难点:区别6和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6个彩球直尺学生准备计数器直尺小棒圆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1.游戏:给魔球排排队。

智慧老爷爷听说大家学习非常努力,为了鼓励同学们,特意制作了6个彩色的知识魔球送给大家,谁能将这6个知识魔球按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呢?出示实物(6个彩球),请学生上台将6个知识魔球按序号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2.导入: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你们想得到这些知识魔球吗?我们一起来努力吧!(板书课题:6和7的认识)操作指导这一板块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小游戏引入新课,利用孩子们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创设给魔球排排队的小游戏,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同时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板块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活动1数一数,初步感知6和7引入: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们正在干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39页主题图。

过渡:是呀,他们可真爱劳动呀!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做热爱劳动的好学生。

其实这里面还藏着很多数学问题呢!1.在图中找出6和7。

(1)自学提纲:①认真观察主题图,图中哪些人的数量可以用6或7来表示?②仔细数一数班级里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把。

(2)学生先自学,然后在自己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3)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生1:我是这样数的,教室里面有5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进来1个同学,一共有6个同学。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8和9的加减法练习》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6-10的认识,以及8和9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能力,但对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数和运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数数、运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识6-10这几个数,掌握8和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进行8和9的加减法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和运算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6-10的认识和8、9的加减法运算的图片、例子等。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卡片、小棒等教具,用于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6-10这几个数,引导学生复习数数的能力。

同时,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入8和9的加减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讲解6-10的认识和8、9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用数学》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和7、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6和7,并能正确书写;2.能够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认识数字6和7;2.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3.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6和7•介绍数字6和7的基本概念;•按照书写要求正确书写数字6和7。

2. 加法运算•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例如:6 + 7 = ?3. 减法运算•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掌握减法的概念;•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例如:7 - 6 = ?4.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为例,展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如购物结账、分担食物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数字6和7,引起学生的兴趣;•讨论数字6和7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2. 认识数字6和7•投影幻灯片展示数字6和7的书写方法,学生认真观看学习;•请学生用铅笔在本子上正确写出数字6和7。

3. 加法运算•集体讨论加法的定义,并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加法运算练习;•指导学生利用数字6和7进行加法运算,鼓励他们口头回答。

4. 减法运算•向学生解释减法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习减法;•让学生利用数字6和7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检查他们的计算结果。

5. 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故事、游戏或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如时间、空间、物品数量等。

五、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引导学生发言,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复习数字6和7的书写以及加减法运算;•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以上为本次《6和7、用数学》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8和19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8和19的组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18和19的组成》前言本教案是针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而设计的。

本单元的主题是“18和19的组成”,旨在引导学生掌握数字18和19的组成方法,拓展他们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数字18和19的基本构成。

- 能够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完成18和19的分解、组合和计算。

-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口算能力。

-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 课程教材: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卡片、计算器、小黑板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数字和运算方法。

2. 给学生出示18和19的数字卡片,让他们观察、分析并描述数字的构成。

3. 引导学生讨论18和19各位上数字的含义,并总结数字构成的规律。

步骤二:研究和探究1. 引导学生使用加法和减法运算符卡片,进行数字分解和组合的活动。

2. 出示一组数字卡片,例如15、3和18,让学生用加法运算符卡片组合出18,并进行口头解释。

3. 出示一组数字卡片,例如22、3和19,让学生用减法运算符卡片分解出19,并进行口头解释。

4.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数字卡片进行分解和组合活动,加深对18和19构成的理解。

步骤三:巩固和拓展1. 给学生一些列数字卡片,让他们进行18和19的计算和判断练。

2.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或小黑板,完成一些简单的18和19的运算练。

3.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分解和组合方法应用到其他数字的计算中,并进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练。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们掌握了数字18和19的组成方法,提升了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通过分解和组合的活动,他们不仅学会了数字的拆解和运算,还培养了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后续的研究中,他们将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数字的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数字6。

2.能够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3.能够用手指和竖式表示数字6。

二、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6。

2.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四、教学准备
1.班级环境准备。

2.数字卡片6。

3.数字棍6。

4.学生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和数字棍6,让学生看一看这个数字和物品,并向学生提问:“这是什么数字?你看到了几个东西?”
2. 学习
1.学生操作数字棍6,理解数字6的数量含义。

2.学生用手指模仿数字6的书写,并理解六这个数是怎么样表示的。

3.学生通过练习本的配套练习,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3. 拓展
教师出示一些问题,如“小明有6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应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4. 巩固
让学生自由创设一些含有数字6的小问题,相互出题并回答,巩固数字6的概念。

六、作业
完成课堂练习本上关于数字6的练习。

七、板书设计
数字6
6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6,通过实物和书写的形式进行了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数字6的数量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字6进行简单的计算。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最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加深对数字6的理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一、引入课题
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
2、
3、
4、5(学生齐数)。

2、5添上1是几?(6)6添上1是几?(7)。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理解这两个数字宝宝。

(板书:6、7的理解)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
(3)交流、汇报。

(4)小结。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5)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A、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
B、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
C、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
2. 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2)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增强理解。

(3)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室有那些物体的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的顺序。

学生拨:
(5颗6颗7颗)
请第一组的同学读一读。

(0-7)
请第二组的同学读一读。

(7-0)
同桌互相读一读。

学生答:数的,6个点子比7个点子少,所以6小于7。

想的,因为6再添上1是7,7比6多1,所以7比6大……
学生答:0-6都可以。

6、7,也可以是别的数。

学生两人一组,互当小老师,给对方出一道这样的题。

教师活动:
(一)教学6的组成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
可以怎样填?教师巡视。

(教师可
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学习数的组成。

(1)教材第41页涂一涂,填一填,仔细观察第一行有几个圆圈?(6个)涂了几个?(5个)这6个圆圈就分成了几和几?(5和1)(2)我们再接着往下涂,边涂边说。

(3)重点指导。

(4)看到第一组组成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
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

引导学生说出:5和1组成6,同时填6的组成。

学生交流学习
(二)教学7的组成。

板书:
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同桌说说,然后对应地在下边板书出来。

(三)读、记这两个数的组成。

6.板书设计
6和7的分与合
6的组成 7的组成
环节二:探索新知,激发兴趣
师:这幅图上的点子表示8,你能拿出表示8的学具吗?请自己摆一个喜欢的图环节三:出示动物图
师:把左边的8个圈起来,从左边数,在第8个下面画上。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8、9)》(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8、9)》(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8、9)》(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8、9的数字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和识别。

2. 培养学生运用8、9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8、9的数字概念和读写能力。

2.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学生对8、9数字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8、9的数字和相关图片。

2. 教师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8、9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3. 教师准备教具,如水果、玩具等,用于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8、9的数字和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

2. 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8、9的数字特点和相关的图片。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运用8、9进行加法和减法计算。

2.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8、9进行解决,如:小明有8个苹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多少个?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

三、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8、9的认识和计算能力。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8、9进行解决,如:小华有9个球,他想分成3组,每组有几个球?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和思路。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探究活动、练习题和拓展题目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认识和掌握了8、9的数字概念和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数学(第一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一课时6、7的认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39~40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难点: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学会写6、7。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小棒若干、图片若干、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教师提出问题:“小朋友,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朋友?”指一名学生回答,然后课件出示: 0、1、2、3、4、5(学生齐数)。

2、5添上1是几?(6)6添上1是几?(7)。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两个数字宝宝。

(板书:6、7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学习数数和认数。

(1)出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

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2)引导观察,启发思考。

在学生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以二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3)交流、汇报。

(4)小结。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5)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A、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B、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C、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2. 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2)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3)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室有那些物体的数教后修改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3、教学数序。

(1)、出示计数器:让学生上台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2)提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3)、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4)将直尺图利用课件展示出来,只写出0、1、2、3、4、5、()、()(5)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6)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4、比较大小。

(1)出示5、6、7的点子图,分别用什么数表示?(2)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什么?(3)得出: 6〉5 5〈6 7〉6 6〈75〈6〈7 7〉6〉5(4)、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43页的练习5○6 6○7 6○5 7○65、明确6、7的序数意义。

(1)区分第几和几:请第一组第6个同学起立;a.请第一组前面6个同学起立。

b.让学生观察分析,说一说第6和6个意义上的区别,明确序数的意义。

(2)出示课本金鱼图,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A、先让学生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6瓶里有几条金鱼。

B、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边数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是第4瓶。

C、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3)游戏: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

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

(如果对了,大家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师: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6、教学6、7的书写。

(1)学生观察6、7,教师做示范(强调起笔、运笔及收笔)。

(2)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6、7。

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3)让学生上台示范写,评论比较谁写得好。

三、知识回顾,评价体验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些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2、找找生活中的6、7。

四、总结五、作业板书设计 6、7的认识6个人7个人6张桌子7把椅子5 6 7 6〉5 5〈6 7〉6 6〈7 5〈6〈7 7〉6〉5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师用书学科数学(第一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第二课时 6、7的组成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6和7以内数的组成。

2、学生能熟练地说出6和7以内数的组成。

3、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经历6和7的组成过程。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小棒、鱼图片、小猫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谈话: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客人,瞧!它是谁?(小猫)小猫想考考我们,大家做好准备。

(1)2、5可以分成几和几?用什么方法能把5的分成都说出来?教后修改(2)3小猫说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厉害,他又有困难了,你们想帮助他吗?二、新知教学1、教学7的组成(1)是猫妈妈和猫奶奶的生日,小猫钓了7条鱼,想当生日礼物送给她们,不知怎么分,你们能帮帮他吗?(2)学生用小棒代替鱼,同桌合作,一人分小棒,一人记7的分成(3)汇报交流(师板书)(4)问:你发现6的组成有什么规律吗?(5)指导记忆:谁记得快,你有什么好方法?(6)小猫说我们班小朋友这么积级,想送一条鱼给记得最快的小朋友,还有几条?(再次记忆)2、教学6的组成(1)学生用小棒代替6条小鱼,各自边分边写(2)汇报交流(3)指导记忆(4)这么多种分法,小猫会选哪一种?3、指导填书P444、小结揭题:6、7的组成三、巩固练习1、猜数游戏6 7 7 6 71 □ □ 42 □ □ 2 □ 62、看图说组成□ □ □●●●○○○○ ★★☆☆☆☆▲▲▲△△△3、练习P48第1题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说一说6和7的组成。

板书设计6、7的组成7 7 7∧ ∧ ∧1 62 53 46 1 5 2 4 36 6 6∧ ∧ ∧1 52 43 35 1 4 2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师用书学科数学(第一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第三课时 6、7的加减法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2~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学难点:找减法的总数。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3+2 2+3 5-3 5-2 (指名回答并说思考过程)2、复习6、7数的组成和分成3、导入:大家已经会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6、7的加减法(板书)二、探究体验1、教学6的加减法(1)听要求摆小棒,列算式A 师:左边摆5根小棒,右边摆1根小棒。

你能看小棒列出加法算式吗?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5+1=6 1+5=6 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B 师:左边摆4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

你能看小棒列出加法算式吗?板书:4+2=6 2+4=6C 师:谁能猜猜下面老师会要你们怎么摆小棒?生猜。

全班摆,教师板书算式:3+3=6D师: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E 小结:这些都是相加的和等于6的算式。

(2)问:你能看小棒列出减法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板书:6-1=5 6-5=1教后修改问:其他的算式你能写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吗?板书:6-2=4 6-4=2 6-3=32、教学7的加减法(1)让学生动手摆7个小圆片,然后用小棒分出6和1。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板书:6+1=7 1+6=7问:你还能用圆片摆出得数为7的加法算式吗?和同桌说说。

(2)教师演示:先摆出7个圆片(左1个,右6个)盖住左边的1个。

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盖住右边6个呢?汇报交流。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师板书:7-1=6 7-6=1问:你还能说哪些用7减的减法算式呢?(3)小结:从圆片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就可以得到另一部分的数。

3、指导书写,写P49第7题三、巩固练习1、口算2+4 4+2 1+6 6+16-2 6-4 7-1 7-6计算并比较四题,你发现了什么?2、看图列式:书上P49第5题和P48第4题3、出示2、3、5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5+1=6 1+5=66-1=5 6-5=1教学反思参考资料教师用学科数学(第一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第四课时用数学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6~47页。

教学目标1、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难点:正确地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1、谈话:小朋友,金色的秋天到了,果实累累,你们想去看看吗?2、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1)生说图意: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跑来了2个小朋友,(板书出示:大括号和问号)(2)谁能说说大括号的意思?学生回答:把原来的小朋友和跑来的小朋友合起来。

根据学生回答把大括号改变方向说意思(3)这个问号是什么意思?学生答:要提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才打上问号。

(4)解决问题,列出算式2+4=6问:“2、4、6”分别表示什么?(5)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用加法?3、出示第二幅图(1)与第一幅图比较有什么不同?(2)引导学生说图意(3)列式计算:7-3=4 “7、3、4”分别表示什么?(4)把问号放在另一边,引导学生说图意,列算式。

4、及时反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做一做中的两题5、小结揭题二、应用新知,培养能力1、练习书P51页(1)看图说意思并列式计算2、画图让学生练习。

三、及时总结,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还有哪些地方也有数学,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看谁是数学小博士。

教后修改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列出算式2+4=6问:“2、4、6”分别表示什么?教学反思学科数学(第一册)备课教师授课时间第周月日教学内容第五课时练习十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8—49页。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含义,能根据一幅情境图写出相关的算式,并能熟练计算6、7的加减法。

2、在练习中培养有序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含义。

教学难点:能熟练计算6、7的加减法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