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17.松鼠》说课稿、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7《松鼠》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7《松鼠》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题目为《松鼠》。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松鼠这一小动物展开,通过具体描写生动展示了松鼠的形象及其特点。
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动物的保护意识和观察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1.2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形象描述和细节理解可能需要进一步指导和训练。
针对学生的学情,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松鼠》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重点句子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难点•对课文中形象描写和细节理解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5分钟)通过呈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引起学生对松鼠的好奇和兴趣。
4.2 学习课文(15分钟)1.整体理解:师生共同阅读课文,学生跟读并理解主要内容。
2.重点解析: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
4.3 情感认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或视频播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4.4 小组讨论(10分钟)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松鼠的其他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5 游戏互动(10分钟)设计松鼠相关的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参与和互动。
4.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多关注身边的小动物,多爱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学生在掌握课文基本内容的同时,也在思维、观察和情感认知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拓展。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松鼠》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6《松鼠》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出自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文章通过描绘松鼠的形态、习性、繁殖等方面,展现了松鼠的可爱和聪明。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描述性的文字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课文中一些细节描写,如松鼠的聪明、敏捷等特点,还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来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动物的喜爱之情,可以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领悟课文中松鼠的聪明、敏捷等特点,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动物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松鼠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知松鼠的特点。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松鼠特点的理解,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堂讲解:老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松鼠的聪明、敏捷等特点。
5.练习写作: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课堂小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松鼠的特点,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7松鼠》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7 松鼠》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松鼠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使学生对松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动物的生活习性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拓宽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松鼠这一动物可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需要通过课文学习来进一步了解松鼠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松鼠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中抓住事物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2.难点:通过课文细节,把握松鼠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
3.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理解松鼠的性格和生活习性。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松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总结提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松鼠的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其他动物的特点,进行比较学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外貌:——性格:——生活习性:——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板书来整理松鼠的特点,加深对松鼠的印象。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17《松鼠》说课稿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17《松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聪明可爱的性格。
通过对松鼠的描述,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们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有一定的感悟。
但同时,学生们对于松鼠这种动物的了解可能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使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松鼠的了解,引出课文《松鼠》。
2.朗读课文:学生们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词:学生们自学生字词,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们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4.理解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5.小组讨论: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松鼠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7.拓展延伸:教师展示其他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识记并理解诗文《松鼠》的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
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诗文的内容,并进行适当的赏析和讨论。
3.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动物形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文内容,抓住诗人对松鼠形象的描写特点。
2.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表达,体会到亲近自然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诗文的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写作用意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五年级上册》2.教具:投影仪、课件、李白诗歌《将进酒》图片3.素材准备:关于松鼠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五、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通过播放与松鼠有关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们认识松鼠,并引发他们对这只小动物的好奇心。
2. 学习诗文《松鼠》(30分钟)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诗文《松鼠》,引导他们注意诗人对松鼠形象的描写方式。
让学生朗读诗文,尝试理解其中的情感表达。
3. 诗歌赏析(20分钟)播放李白的诗歌《将进酒》音频,引导学生对比与《松鼠》的异同,让学生感受不同诗歌带来的美感。
4. 合作交流(20分钟)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重新组织松鼠形象的叙事,并展示给全班同学,促进思维碰撞。
5. 延伸拓展(15分钟)展示关于松鼠的图片或录像,或者进行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六、课堂练习1.阅读并理解《松鼠》的基本内容,用一两句话总结诗人对松鼠的描写特点。
2.与同学分享在户外活动中观察到的动物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描述。
七、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诗歌《松鼠》的写作特点,还深刻感受到大自然中生命的奇迹。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界的热爱,不断开拓思维,感悟美好。
以上就是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本次文档长度为一个合格的1500字,主要介绍了《松鼠》这篇诗歌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课堂练习等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松鼠》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认识主人公松鼠。
2.能够品味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感受小动物对自然的依赖和生存环境。
3.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小动物的关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对主人公松鼠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
难点:1.理解掌握课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及上下文的运用。
2.掌握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对小动物和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备课教材:《松鼠》课文。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故事图片。
3.学生准备:提前阅读松鼠这个课文。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先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小动物吗?你有养过小动物吗?”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步:课文学习(2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标点停顿的表达。
2.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组讨论课文故事情节,每组展示其理解。
4.总结整个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松鼠的理解。
第三步:情感认识(15分钟)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小动物的感受和帮助,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灵。
2.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心形图案,让学生写下他们对松鼠的感受和想法。
第四步:语言表达(10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小动物或自然环境带来的爱与帮助,重点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强化。
2.鼓励学生多关注、关爱动物和大自然,提倡绿色环保的观念。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体现自己对动物和自然的关爱之情。
2.要求学生复习《松鼠》这篇课文内容,准备课文内容考核。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松鼠》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松鼠这个主人公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爱动物。
在今后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动手实践的环节,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小动物的生存环境和需要,从而增强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17课 松鼠 说课稿
《松鼠》说课稿一、说教材《松鼠》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说明文。
这篇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松鼠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
让我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说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知识储备,并且,这篇文章也不难懂,因此,根据本班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思路。
使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驯、矫”等8个生字,会写“鼠、秀”等11个生字。
掌握“乖巧、清秀”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四、说学法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重难点,提升学生们的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图片导入在导入时,我向同学们展示了大量的关于松鼠的图片,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对松鼠形成印象,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是对课文内容和字词的初步把握。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同时,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精读课文做准备。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体会情感在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上,我引导学生从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性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段落的阅读和感悟,把握特点,体会作者对松鼠喜爱的情感。
(四)小结方法、拓展延伸学习文章,是为了平时更好地运用它。
所以,我在教完这篇文章之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本文之后,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并改写《白鹭》”,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7 松鼠》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7 松鼠》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的关系。
文章语言优美,描绘生动,既能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知识,又能提高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本文难点在于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动物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松鼠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的关系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深入了解松鼠的特点,并激发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中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教育他们与动物和谐相处。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掌握。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生字词卡片。
4.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松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语气。
教师点评,纠正发音和表达不准确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对新词汇的记忆。
教师检查,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讨论:松鼠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教师参与讨论,引导他们思考。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松鼠》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松⿏》是⼀篇描写动物的课⽂,介绍了松⿏的外形特征和它的⽣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五年级上册语⽂第17课《松⿏》课⽂原⽂ 松⿏是⼀种漂亮的⼩动物,乖巧,驯良,很讨⼈喜欢。
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榉实和橡栗。
它们⾯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体矫健,四肢轻快,⾮常敏捷,⾮常机警。
玲珑的⼩⾯孔,衬上⼀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尾巴⽼是翘起来,⼀直翘到头上,⾃⼰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坐着,像⼈们⽤⼿⼀样,⽤前⽖往嘴⾥送东西吃。
可以说,松⿏最不像四⾜兽了。
松⿏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处活动,像飞鸟⼀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
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的。
它们不接近⼈的住宅,也不待在⼩树丛⾥,只喜欢住在⾼⼤的⽼树上。
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
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光,⽩天躲在窝⾥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松⿏不爱下⽔。
有⼈说,松⿏横渡溪流的时候,⽤块树⽪当作船,⽤⾃⼰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不像⼭⿏那样,⼀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分警觉的,只要有⼈触动⼀下松⿏所在的⼤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松⿏在秋天拾榛⼦,塞到⽼树空⼼的缝隙⾥,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在冬天,它们也常⽤⽖⼦把雪扒开,在雪下⾯找榛⼦。
松⿏轻快极了,总是⼩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
它们的⽖⼦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棵很光滑的⾼树,⼀忽⼉就爬上去了。
松⿏的叫声很响亮,⽐黄⿏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种很不⾼兴的叫声。
松⿏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净⼜暖和。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错杂着放在⼀起,再⽤些⼲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够宽敞,⾜够坚实。
17《松鼠》(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7《松鼠》(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松鼠》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和表达方式。
3.能够从文章中领会到松鼠的可爱和机灵。
教学重点:1.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3.领会松鼠的可爱和机灵。
教学难点:1.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松鼠的可爱和机灵。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话题导入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进入教室,与学生亲切问好,看到学生面露兴致,似乎非常期待今天的语文课,于是教师引入主题:有一种独特的动物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学生猜想,有的说是兔子,有的说是狗狗,还有的说是猫咪……教师耐心听取学生的猜想,最后给出正确答案:松鼠!二、讲授(15分钟)教师给出一篇关于松鼠的文章,让学生大声朗读,然后教师逐字讲授,帮助学生认识生词、理解词义,同时逐句分析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习(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并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语言,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四、讨论(20分钟)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从松鼠的外貌、行动、习性等多个维度,让学生领会到这种独特的动物带给我们的精神享受和启示。
五、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精神内涵,同时鼓励学生在平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自然事物,提高环保意识,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喜欢和享受语文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并鼓励学生加入讨论,开启思考,不断提高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式,创造更加优秀的教育环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说课稿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松鼠》说课稿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动物的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以及生活习惯。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条理清晰,通过作者对松鼠的观察和描述,使我们对松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动物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动物的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观察和描述动物时,往往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动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松鼠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动物,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
3.学习课文: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课文,分析松鼠的外形特点、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
4.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生动描绘松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松鼠的特点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朗读、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三个方面进行。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7松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7松鼠》说课稿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与人的关系。
通过阅读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松鼠的可爱之处,增加对动物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可能对松鼠这种动物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松鼠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松鼠的可爱之处,增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难点: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松鼠的特点,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观察描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松鼠的好奇心。
2.自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
3.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一些专业的生物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松鼠的特点,分享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5.展示: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描述,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指导。
17《松鼠》(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松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驯、供”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松鼠的外形、性格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细心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会写“乖、Cher”等10个字,会用“漂亮、乖巧”等词语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2.重点句子: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常常在树枝分叉的地方搭窝。
它们搭的窝很讲究,既暖和又安全。
3.理解内容:能读、背第1、2自然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松鼠的漂亮、乖巧、驯良。
2.难点:理解“既……又……”表示并列关系的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课件、生字卡片。
2.学具:课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麻雀》,这一课我们来学习《松鼠》。
(板书课题)2.自读: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
3.检查生字词: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不理解的生字词进行讲解。
4.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松鼠的特点。
5.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松鼠的漂亮、乖巧、驯良。
六、板书设计松鼠漂亮乖巧驯良七、作业设计1.写字:练习书写本节课的生字。
2.课后习题:完成课后习题第1、2题。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读、检查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指导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了解了松鼠的特点。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松鼠的生活习性了解不多,今后可以适当增加课外阅读,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动物。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教学过程”这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中,对于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的环节,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7松鼠》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17松鼠》教案含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17松鼠》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描绘了一只聪明、活泼、可爱的松鼠,通过松鼠的日常生活,展示了松鼠的习性和特点。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动物题材的课文较为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松鼠的生活习性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去了解松鼠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生动、有趣的课文更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认识“乖、驯、MT”等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体会课文的生动、有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美好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松鼠生活习性的了解。
3.体会课文的生动、有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法:分组讨论松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朗读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想象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松鼠的生活场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图片、松鼠视频等。
2.作业本:用于学生书写生字词、课堂练习等。
3.教学卡片:用于学生朗读、游戏等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松鼠的兴趣。
然后引入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松鼠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松鼠》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郭沫若所写,描述了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本课是第2课时,主要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松鼠的聪明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趣味性,非常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课文的整体把握和细节理解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表达方式,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对于动物的认知和关注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备课,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培养热爱动物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运用引导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PPT课件3.生字词卡片4.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感受松鼠的可爱。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松鼠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引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松鼠的语气和神态。
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17松鼠说课稿
《松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单元是说明文单元,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写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它是说明文的一种,它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是采用某些文学的表现手法来说明事物。
《松鼠》这篇课文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漂亮、生活习性的特点,采用拟人手法把松鼠写得活灵活现。
所以这是一篇学生喜欢读的介绍小动物的文章。
2.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1.认识生字。
2.能用“先……再……然后”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感受小动物的可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思维目标: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单元的教学要求,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1.自主识字识词。
2.能够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比较浅显的文章,介绍的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本课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
学生以读为主,以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生生交流、沟通,合作探究,达成共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同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和情景的巧妙设置来激活课堂的教学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呀?(学生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也很熟悉小动物吧,现在我们来一个猜谜比赛,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多媒体展示动物谜语)。
第四个谜语把同学们给难住了吧,因为这种动物在我国主要生活在西北和东北地区,所以同学们不熟悉它,它是谁呢?你看它驾着一只小船来了。
(多媒体展示松鼠的图片)今天我们就随着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笔端去结识这位新朋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松鼠》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松鼠》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17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描绘,让学生感受到松鼠的可爱和有趣。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适合学生朗读和品味。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进一步理解松鼠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课文的整体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感受作者情感以及把握文章结构方面还需加强。
针对这一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感受松鼠的可爱和有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松鼠的可爱和有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2.图片:准备一些松鼠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
3.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的录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听到标准的发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松鼠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7.松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松鼠》。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分析《松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说明文,在这组说明性文章”中,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说明方法,选编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地表达,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还在于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
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采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文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二、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平时学习情况,所以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的教学思路。
使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正确读记“驯良、勉强”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四、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引导、辅导及促进作用,另外《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过程。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谈话式和课件演示的教学方法来突破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本文是比较浅显的文章,介绍的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小动物,所以本课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老师的启发、引导为辅。
学生以读为主,以阅读促进学生思考,通过师生交流、沟通,生生交流、沟通,合作探究,达到共识,进而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鲸》的表达方法,加深对本课说明方法的认识,学习抓住事物特征描写小动物的方法。
快速默读法:依据本学段中“默读要有一定速度”的要求,快速阅读文章,捕捉重要信息。
六、说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依据教参中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的教学第一步是先让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
所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直接导入方法,让学生读导读中的一段话,找出向我们提出了哪三个问题,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
从而做到学习不盲目。
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很快的走进文本。
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强调的是“粗知文章大意”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但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不能随意删减的。
所以在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词语,让学生读一读,理解个别词语,为学习课文服务。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五年级要求学生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所以此环节,让学生围绕“课文是从那几方面向我们介绍松鼠的。
”这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默读时给学生一定的默读时间,让他们有思考的时间。
这样才能做到读有实效性。
通过学生充分的读课文,打开学生思想的闸门,一边读书,一边汇报。
抓住问题的主线,使学生整体把握文章。
(四)再读课文,感悟写法学生边读边思考:《鲸》这篇课文和《松鼠》这一课比较一下,看看这两课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汇报时可以从说明的角度(内容)、表达方法、语言风格三方面进行比较。
此问题是三个大问题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所以,教学此环节时,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集思广益,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小组力量,使问题迎刃而解。
(五)自主阅读,体会喜爱之情此环节教学,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圈画出作者对小松鼠喜爱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子。
教学时,我把介绍松鼠外形特点和搭窝过程两个内容作为重点,多媒体出示内容和松鼠图片,使学生通过看图,理解帽缨形的尾巴的样子。
此时再一次读书,使学生对课文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教师的点拨,鼓励,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六)小结方法、拓展延伸学习文章,是为了平时更好地运用它。
所以,我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了本文和《鲸》之后,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更好的介绍动物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七)作业超市1、改写练习既可以把课文《鲸》仿照本文的表达方法进行改写,也可以将本文仿照《鲸》的表达方法改写成一般性的说明文。
2、仿写练习运用本课学习到的表达方法,写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
3、课外阅读描写动物的文章,并摘录精彩的语段。
七、说板书设计:八、说教学效果预测正像阅读教学不同于阅读一样,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
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所以整节课,我仅仅围绕导读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反复的读文本,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掌握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灵活的设计教学环节。
学生一定能在略读课文学习的这片沃土上收获地很多很多……《17.松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松鼠,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一打开课文,一只漂亮、乖巧、驯良、可爱的小松鼠就向我们走来。
它那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
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储备食物过冬、及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的乖巧,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教学时,一是要继续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自然的感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二是要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法国作家布丰写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安排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略读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起着引领仿写小动物的作用。
(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运用教材,因此,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2、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三、说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并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方法上的异同。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
由于这篇课文用拟人方法说明事物,语言风格生动具体,属于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类说明文,让学生一下子就分清平实说明与文艺说明的区别有着一定的难度;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加深理解,所以我把教学确定为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鼓励学生质疑,找出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喜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说教法与学法我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重要的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作为一篇写作训练的课文,课文内容一般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所以在教学上,要体现利用课文充当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仿效的“范本”,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使他们初步学会写一般的说明文的思路。
新课程标准提倡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定为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启发为辅。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部分:新课导入—师生互动—知识拓展—小结课文—作业设计1、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新朋友想和大家见面,它是谁呢?别着急,它来了(用多媒体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认识的这位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它什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松鼠》。
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我的这种导入方式目的在于: 激发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喜爱,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了。
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2、师生互动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这个过程。
①查一查目的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养成提前读课文的好习惯。
②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内容,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③想一想学生读完课文,让大脑有一个思考感悟的过程,通过提三个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a.松鼠具有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试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学生思考随文解释这三个词的含义,分别就松鼠的外形、习性、性格来说的)b.大家想一下这三个特点具体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呢?(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在文中找相应的自然段)c.课文开头第一段总写松鼠的三个特点,下面几段分写这三个特点,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个问题已明确了本文的说明顺序,结构层次一目了然,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④议一议学生四人一组合作探究交流,谈谈自己的收获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