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教学设计方案 (2)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马诗》三首,理解诗意,感受诗歌的韵味。
(2)能够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马诗》的背景知识,理解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运用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通过诗歌鉴赏,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2)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马诗》三首分别描写了不同马的特点,展现了马的威武、忠诚、勤劳等品质。
2. 诗歌内容:分别解析《马诗》三首的诗意,描绘诗中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3. 诗歌鉴赏: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背诵《马诗》三首,理解诗意。
(2)用自己的话描绘诗中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3)了解诗歌背景,理解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2. 教学难点:(1)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感悟。
(2)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词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马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马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诗歌朗读:学生自读《马诗》三首,注意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韵味。
3. 诗意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析诗意,描绘诗中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4. 背景介绍:介绍《马诗》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5. 诗歌鉴赏: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分享学习心得。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古诗三首《马诗》(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马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马诗》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的一篇古诗,这首诗通过咏马表现了诗人对唐朝重武轻文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愤慨。
前两句通过平沙如雪的秋野和挂甲执刀的将军,烘托出战马嘶呜、尘烟飞腾的激烈战斗场面,后两句则描绘了战马被束缚在槽枥间,空有雄心却无法驰骋、一展雄风的苦闷。
全诗寄寓深远,写的是马,但更多的是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形象地表达了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壮志难酬的痛苦。
二、教学目标1. 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2.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深入理解古诗,通过感悟古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难点:读中感悟,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与古诗内容相关的课件。
2. 学生搜集有关古诗背景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教师使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故事大致内容:一个穷困潦倒的诗人,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一个人牵着一匹瘦弱不堪的马行进在新疆的旷野上。
迎着瑟瑟的秋风,诗人不禁吟出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样的诗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马诗》。
)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
(如:为什么不用“咏马”而用“马诗”为题?“马诗”是什么意思?“马诗”里头有哪些内容?)(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1. 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小组合作交流:通过查阅工具书,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词不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派代表逐句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理解情况相机进行点拨、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理解诗句的意思。
)适时出示句式训练:(填空)(1)“____________”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领悟诗人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马的视频,让学生观察马的形态和动作。
(2)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马吗?马有什么特点?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
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停顿。
(3)让学生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
理解诗意 (1)让学生默读古诗,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3)让学生找出古诗中描写马的句子,体会马的特点。
体会诗情 (1)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古诗?他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马的古诗。
(2)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马的绘画和书法作品,感受马的魅力。
(3)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马的作文,要求写出马的特点和自己对马的喜爱之情。
总结全文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全文,强调古诗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古诗,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布置作业 (1)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让学生把古诗的意思写下来。
(3)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马的资料,了解马的文化。
1. 2. 3. 1. 2. 1. 2. 3. 4. 5. 6. 7.。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古诗两首《房兵曹胡马》、《马诗》》教学实录1教材分析本篇课文中所选区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和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马诗》,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马,与本单元的主题“马”联系紧密,但是虽然两首诗都描写了马,却有所不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1.认识识字表生字,读准发音,记清字形。
2.学会写字表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用正确的书写姿势进行规范的书写,把字写美观、工整、大方。
3.用多种方法熟读古诗,体会两首诗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4.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作者用哪些具体的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体会这种写法。
教学重难点古诗的诗句以学生诵读为主,朗读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悟词句的大致意思,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交流对语句的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精彩两分钟:介绍有关马的古诗或诗人。
目的:1.调动学生已有的古诗积累,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
2.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知晓有关作者的资料,为理解古诗的意境提供依据。
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同学们喜欢马吗?你最喜欢马的哪些方面?给大家说一说。
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马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著名的诗人笔下的马,看看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感受。
(板书课题:古诗二首)二、讲授新课1.交流预习情况。
(1)要注意的读音:大宛(wǎn)锋棱(léng)骁(xiāo)腾堪(kān)(2)易错字:(学生书空练习书写,加深印象。
)钩络(3)比一比,再组成词语:(做成投影片,让学生辨析组词)婉()骁()堪()漠()俊()宛()饶()湛()摸()峻()yān()sì()燕似yàn()shì()(4)读课文:《古诗二首》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提问:我们学习古诗有哪几步?学生: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古诗三首《马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诗》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尝试用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如果对今天的学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中的《马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过诗中描绘的那种壮志豪情?”比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拼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马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对偶这两个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中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如“断肠”所蕴含的情感,我会通过对比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马诗》中的一个景象或情感,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顺利。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启发,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总结:“马儿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它象征着力量、速度和忠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马的古诗——《马诗》。”
(二)讲授新知
1.诗词背景介绍
-介绍诗人李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马诗》的创作情境。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关键词和生字,如“骋”、“蹄”、“腾”等,为学生理解诗句做好铺垫。
-通过学习诗中所表达的奋发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6.总结反馈,提高效果
-在课堂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给予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情感教育相结合,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朗读、背诵等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2.自主探究,深入理解
-学生自主阅读《马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感悟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诗中的难点和重点,互相启发,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精讲精练,突破重难点
-针对生字、生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掌握。
(五)总结归纳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马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喜欢马吗?”等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初读古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金络脑、踏清秋”等生字词。
让学生说说古诗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古诗的大意。
3. 精读古诗学生默读古诗,思考以下问题:诗人笔下的马是什么样子的?诗人为什么要写马?诗人通过写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4. 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马,以及当时的感受。
组织学生开展“马的绘画”活动,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马。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马的古诗,如杜甫的《房兵曹胡马》、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等,感受不同诗人笔下的马的形象。
5. 课堂小结总结古诗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强调诗人对马的赞美之情。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10古诗三首《马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马诗》,理解诗意,感悟作者情感,并背诵全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借物喻志的手法,体会诗人用马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马诗》三首,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马诗》诗意,感悟作者情感,背诵全诗。
2.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李贺生平及写作背景,初步感知借物喻志的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马的特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马诗》。
2. 朗读全诗学生自由朗读《马诗》,注意节奏、停顿、语气,初步感知诗意。
3. 理解诗意教师逐句解读诗意,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
4. 感悟作者情感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马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等。
5. 朗读体会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6.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马诗》的写作手法,如借物喻志、对比等,并举例说明。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马诗》的意境、情感及写作手法。
8.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背诵《马诗》,并搜集其他有关马的诗词,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马诗》2. 诗歌全文3. 诗意解读4. 作者情感5. 写作手法七、作业设计1. 背诵《马诗》2. 搜集其他有关马的诗词,下节课分享3.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马的短文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结合诗人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借物喻志的手法,感受到了诗人用马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马诗》教学设计张颖课前: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1.师:今天张老师和同学们共同上一节语文课,高兴吗?看到大家这么精神,老师决定给大家画一幅画,想知道是什么吗?(师画马)认真看黑板,对了是马。
没等老师画完,就看出来了,好眼力。
喜欢马吗?你们对马有哪些了解?谁来说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2师:马是六畜之首。
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板书《马诗》让我们有气势地读一遍题目。
二、初读古诗,感悟大意1.师:诗人李贺被称作“诗鬼”,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却遭小人迫害,只当过九品小官。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63页,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并标出节奏。
(生自由读)师板书全诗。
2.师:因为这是一首五言诗,所以节奏应为二三停顿,谁愿意来读一读.3.想听听老师读吗?端好书:范读。
4.谁还愿意读一读?让我们有气势的读一遍吧!三、理解诗句,体会情感(一)前两句诗1.师:我们先来看古诗的第前两句,(幻灯)谁愿意来读一读。
2.出示幻灯,师:知道感悟故事的几种方法吗?(借助注释、插图、查找资料。
反复诵读)3.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法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大意?(生汇报)4.师:同学们在汇报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能基本弄懂古诗的诗面含义,但还需更深的挖掘课本,理解诗意。
5.幻灯师:(幻灯片)是啊,这默默旷野,沙石像雪一样的晶莹洁白,燕山顶托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6.师画7.:“沙如雪”“月似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边画)比喻的修辞手法,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8.出示图师:“大漠”“燕山”是古时候边塞之地,那里曾有过无数的战争,也曾有过无数征人的生命与鲜血在这里挥洒。
所以这行诗给人一种清冷而且悲凉的感觉,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这种感觉吗?(找六名学生)指导朗读(二)后两句诗1.师:如果有一匹矫健的骏马能在这样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腾跃,那该多么威武豪迈。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马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马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马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马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
2. 讲授新课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停顿。
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师讲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问题,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诗人的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默写古诗。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马的喜爱之情。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了解了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马诗》教学反思篇一在百度里打入马诗,李贺,跳出来的是一大段李贺的诗,仔细一看,我们所学的四句诗是其中的一部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基本意思为:大漠的沙像雪一样铺天盖地,燕山的月亮像一弯银钩(兵器)。
什么时候能够给马套上镶金的笼头,在凉爽的秋天飞快地奔驰在疆场。
这是一种意境,表现的比较抽象,在网上查找了许多动画课件,都是一些比较虚幻的一些画面,如何让孩子学习这首马诗,如何使孩子尽快理解记忆呢?一、听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觉器官,集中注意力,表达自己所听到的,可以是简单的诗名、诗人名字,或最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一句诗。
在第一遍欣赏时,孩子能说出诗名和诗人名字,但最其中的诗句还是模糊,没关系,那就进行第二次倾听,听之前,提出要求,让倾听成为有目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容易的记忆了其中有印象的一句或者几句。
二、说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说错了,边上朋友帮助,在比较完整说出诗句后,再请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对诗句的意思,同时,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
这些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古诗的能力,对古诗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他们表达的古诗的意思有着自己的见解,很多时候表达能够比较到位,这就对记忆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记记忆古诗,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但一开始,容易记了上句忘了下句,这个时候,如何提醒呢?我的方法是,用动作。
根据每一句古诗意思,简单的和孩子商量好用什么动作表现,在孩子不记得的时候,只要稍作动作,孩子便能很容易的记得下一句。
二、比这是我和孩子们在学习古诗中常用的方法。
在孩子们基本掌握后,分男女组、小组、个别等进行比赛,比赛的要求很简单:响亮、流利,而评委就是其余的孩子,赢得胜利的总能得到一张小贴纸或者一颗爱心。
孩子们兴趣极高,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古诗。
马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导入:(2分钟)提问:猜谜语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3、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搜集查找关于李贺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千古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2、古人对李贺的评价3、知诗人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讲授新课(一)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初读诗文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四)理解诗题“马诗”即描写马的诗歌,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这是历来写马之作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马”为题写作的组诗。
李贺写作马诗并非只是为了描绘马的外形,更多的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李贺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明诗意品读一、二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马诗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马诗的诗意和表达手法。
3. 掌握马诗的基本韵律和艺术特点。
4. 提升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马诗》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古籍名篇,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通过学习《马诗》,能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马诗》的背景,包括诗歌的作者、创作时间和创作背景等。
强调《马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并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2. 导读教师诵读《马诗》,鼓励学生用想象力和感情体验诗歌的意境,从而引起学生对于马的描写的思考。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马诗》的诗意和表达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作者通过对马的描写来表达对英雄壮丽气概的赞美。
分析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韵律的运用,增强学生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
4. 朗读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马诗》,并进行朗诵训练。
教师示范正确的朗读技巧和节奏,学生跟读,提升学生对于韵律的把握和表达的准确性。
5. 鉴赏教师选取《马诗》中的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象和情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美。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和解读《马诗》。
6. 创作要求学生按照自己对《马诗》的理解,创作一篇与马有关的短文或诗歌。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尽量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展示个人对于马的理解和情感。
7. 总结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对于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总结,激励学生对于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评估1.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参与度、思考深度、朗读准确性等方面。
2. 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估,主要关注学生对于《马诗》的理解和创作的独特性。
3. 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反馈,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于《马诗》教学的满意度和收获。
五、教学扩展1. 邀请文化专家或骑马爱好者前来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于马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教案
3.提高思维品质:分析《马诗》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介绍李贺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分析李贺的诗歌风格,如浪漫主义特点,以及与同时期诗人的区别。
2.教学难点
(1)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马的形象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学生需理解其深层含义。
-指导学生如何从字面意义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
(2)古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识别。
-学生在识别和运用修辞手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掌握程度不一。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但可能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学生还未完全消化吸收。考虑到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对今天讲解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中表现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加强对每个小组的指导和关注,鼓励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诗》的基本概念、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诗人的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中马的形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到学生们对《马诗》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探索古诗中的马的形象,我发现学生们能够逐渐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1、(出示)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有关马的哪些知识呢?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
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3、齐读课题:马诗二、学习新课(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1.学生汇报:①看诗题明对象;②看作者知背景;③看诗文解大意;④看资料(注释)悟诗情;⑤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
好,我们再次齐读诗题——《马诗》。
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3.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们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4.学生汇报。
(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古诗写了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络锤凿焚)指名读,齐读。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个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地写一遍,展示作业。
这是***写的字,看他写得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也把字写得这样好。
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马诗》经典教案
《马诗》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漠、燕、梭、何、限、度”6个生字,会写“燕、融、锲、塞、碣、璃、谓、鞭、驱、驰”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锲而不舍、塞外、碣石、玻璃、渭河、谓、基础、鞭策、奔驰”等词语。
2. 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马诗》的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物?2.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马,谁能说一说你喜欢马的什么?3.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马,因为马是骏马、是宝马神骏,它不但有日行千里的非凡气力,更有不怕困难,甘当主人的战斗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宝马的古诗《马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 同桌互相读诗,纠正字音后练习把诗读流利。
3. 指名读诗,正音。
4. 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感悟意境1. 请你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 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教师小结:寒冷的秋夜,一望无际的大漠上,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
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马的诗句?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2. 总结: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瑰宝,而唐朝又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歌。
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有关马的古诗,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赛诗会,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背诵的好。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马诗》的诗意,体会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马诗》。
3、帮助学生学习诗歌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教学难点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战场上的勇士。
许多诗人都写过与马有关的诗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
(二)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 790 年约 817 年),字长吉,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三)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广阔的沙漠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山岭上的新月,像一把弯弯的钩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五)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诗人借马抒情,渴望自己能像骏马一样被重用,施展才华,为国建功立业。
但现实中却不被赏识,怀才不遇,心中充满了愤懑。
)2、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赏析写作手法1、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诗人以马自喻,借写骏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沙场,来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施展抱负的心情。
)2、举例说明借物喻人的手法在其他古诗中的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与马有关的诗句。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马诗》。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马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能够背诵古诗《马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拓展阅读和写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马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马诗》。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马诗》的作者、背景、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朗读法教师范读古诗《马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马诗》,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马诗》,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马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4. 拓展阅读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马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李贺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5. 写作法让学生根据古诗《马诗》的意境和情感,写一篇短文或诗歌。
让学生根据古诗《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画一幅画或制作一件手工艺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马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马的外形、动作和神态。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马吗?为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马的古诗《马诗》。
2. 讲授新课介绍古诗《马诗》的作者李贺。
讲解古诗《马诗》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诗》教学设计司徒小学裴娟娟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
(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二)理解意象出示古诗通过一组图片初步认识马的形象。
二、学习新课(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是什么?1、学生齐读: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注释)悟诗情,反复诵读入诗境。
(四看诵读法)2、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3、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二)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1、学生汇报。
2、(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1、自学要求: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2、交流展示:3、理解诗句意思(五)体察诗蕴品悟诗情1、自读第一、二句,思考(1)这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2)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师生共议。
拓展练习:看图片,仿写诗句。
2、品读三、四句。
(1)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何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六)整体参读总结写法李贺就是在写马吗?《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当堂检测。
1、补充古诗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诗词拓展。
复习托物言志的诗《青松》。
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六、小结:板书设计:马诗写景抒情施展才华为国立功《马诗》教学反思司徒小学裴娟娟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古诗方法的渗透。
“四看诵读法”是我为学生总结的学古诗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
“一诗一画一情境”,整体感知诗意,不做逐字逐句的诗句对译,是学习古诗的策略之一。
本课我也遵循了这一规律,以“读”贯穿教学的始终,引导学生积极诵读,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感悟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用画的形式凸显整首诗的意境,同时通过一个简短的仿写练习,丰富了他们的语言积累,培养了良好的语感,提高了审美修养。
本课的教学在拓展性方面做得不够,因为《马诗》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其实还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写马的诗篇,或者出示一些其他的托物言志的诗,在交流中开拓思维,增加积累。
《马诗》说课稿一、说教材《马诗》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练习6”中的一首咏物言志五言诗。
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李贺的《马诗》可以说是写马诗里的压卷之作。
二、说学情六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课读通古诗可以做到,但古诗语句简练,情感丰沛,现代小学生对马在古代人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没有认识,因此难于理解作者借物喻人的心理,同时文为心声,作者的人生经历幻化成的人生感悟超越了小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因此光是理解诗表达的文字意思不难,记住古诗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作者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是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一、引入。
(不仅做到了成语的积累复习,而且让学生感受到马在古代人们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二)理解意象出示古诗通过一组图片初步认识马的形象。
二、学习新课(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一般是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先出示方法,然后进行方法的渗透)1、学生齐读: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注释)悟诗情,反复诵读入诗境。
(四看诵读法)2、明确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看诗题明对象)3、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作者李贺的资料?(二)简介作者酝酿情感。
(看作者知背景)1、学生汇报。
2、(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作者资料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三)初读诗文,初步感知。
(看诗文解大意)自学要求:1、自由朗读,注意节奏2、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交流展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四)分步解读,理解句意(诗中有画,让学生通过图画理解诗词)1、自学要求:朗读之后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想好组织好语言快速提问,其它同学认真听。
小组讨论:品读句子,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文意思。
2、交流展示:3、理解诗句意思(五)体察诗蕴品悟诗情(悟诗情,入诗境)1、自读第一、二句,思考(1)这两句诗中,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2)写了些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这是一段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师生共议。
拓展练习:看图片,仿写诗句。
2、品读三、四句。
(1)题目是《马诗》不见一个马字,是否离题了?为什么?(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3)“何当”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情境,体会作者想要实现理想的迫切心情。
(六)整体参读总结写法李贺就是在写马吗?《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从马身上表现的都是人的情绪思想,这种描写的方法叫托物言志。
《马诗》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当堂检测。
(当堂练习,及时检测)1、补充古诗大漠_______,燕山_______。
何当_______,快走_______。
2、《马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四、诗词拓展。
(主题阅读的渗透)复习托物言志的诗《青松》《竹石》。
五、作业布置。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
2.并且按“四看诵读法”学习所搜集到的诗歌。
六、说板书设计马诗写景抒情施展才华为国立功板书力求简单明了,写景抒情,说明它是借物喻人,“施展才华,为国立功”这是诗人的志向,借由写马来表达。
七、说教学反思李贺的《马诗》是对该单元“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表达方法的迁移和深化,诗歌通过描写清冷大气的场面,勾勒出静态中马的苍劲有力,通过“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的慨叹,流露出了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不遇于时的感慨、愤懑、矛盾心理。
俗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节课我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古诗方法的渗透。
“四看诵读法”是我为学生总结的学古诗方法,教学过程中遵循“整体感知—知人识文—分析品味—理解共鸣”的古诗教学程序,通过一个个层层推进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紧紧扣在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上来推进课堂,放手给学生思考、讨论,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