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棉布 英国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美国
120 100 80 60 40 20
小麦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有两条 一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二是完全竞争市场即商品的价格等于成本
小麦的机会成本等于小麦与布匹的相对价格 (Pw/Pc)
美国120/180﹦2/3﹦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小麦与布 匹的相对价格 美国120/180﹦2/3﹦美国小麦的机会成本﹦美国小麦与布 匹的相对价格
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性质:
①不相交。 ②越偏离原点,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③斜率为负。 ④凸向原点。
如何保证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①补偿原则:一国贸易中的受益方在完全补偿了受损方后仍较贸易
之前有收益,则该国在贸易中是获利的。
②限制性假设:收入、偏好和消费模式
注意:国际贸易的开展会改 变国内的真实收入分配,如 果国内的收入分配发生了改 变,无差异曲线是可以相交 的噢!这样我们就不能运用 无差异曲线来分析问题了, 怎么办呢?
从A到B,每多生产20单位的X,所需放弃的Y的数 量是在不断增加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差异 要素供给不同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 生产可能性曲线
同一国家内部生产可能性 生产技术不同 曲线也在不断发生移动
3、边际转换率 定义: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的Y的数量。 意义: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趋势:递增 原因:成本递增
前述标准模型中比较优势来源于:
两国具有不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进而导 致商品存在国际价格差异。 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是社会无差异曲线不同, 即偏好不同,此时仍可能存在互惠贸易的基础。
第三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 具体内容见P56-57 • 通过分工与 贸易,每国都可消费生产可 贸易, 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 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即突破了贸 易前PPF对消费的约束 对消费的约束, 易前PPF对消费的约束,获得更大的福 利。 • 3。国际贸易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国际贸易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国际贸易下的相对均衡价格 就是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 价格。 注意 注意: 价格。(注意:需求状况会影响价格的确 定和利益的分配) 定和利益的分配)
第三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从机会成本不变到机会成本递 增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三种情况 机会成本不变( 形状?) • 1。机会成本不变(PPF or PPC形状?) 机会成本不变 形状 • 2。机会成本递增 。 • 3。机会成本递减(PPF形状?) 形状?) 。机会成本递减( 形状
•
机会成本不变的PPC 机会成本不变的
• 1。A、B两国分别在 和Y的生产上具有 。 、 两国分别在 两国分别在X和 的生产上具有 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 机会成本递增的特点,分别作出两国的 PPF。 。 • 2。边际转换率(MRTxy): 每多生产一单 。边际转换率( 而少生产的Y数量 位X而少生产的 数量。也是 的边际成 而少生产的 数量。也是X的边际成 其大小用PPF上点的斜率表示。 上点的斜率表示。 本。其大小用 上点的斜率表示
七、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 1。贸易所得分为 贸易所得分为: 贸易所得分为 交易所得:生产组合不变,单纯由于 (1)交易所得 交易所得 贸易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利益 (2)分工所得 分工所得:完全由分工带来的利益。 分工所得 (P59) 2.一般不作区分,直接分析总的贸易所得
八、两国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封闭条件下的总体均衡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与欧盟之间也出现了一些贸易摩擦,主 要涉及反倾销、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美国对华的贸易政策
贸易逆差
美国对华贸易存在较大逆差,这是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重要原因 之一。
高技术出口限制
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实施限制,影响了两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合作。
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对华采取了一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如征收关税、发起反倾 销调查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技术交流等,有 利于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政治 、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 。
05
国际贸易实务
贸易术语与惯例
贸易术语
贸易术语是用来描述商品价格构成和交货 条件的简短术语,如FOB、CIF等。这些 术语明确了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责任和风 险,有助于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古代贸易
古代丝绸之路等贸易路线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商品 和文化交流。
近代贸易
随着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 命的兴起,国际贸易逐渐 繁荣,贸易壁垒逐渐减少。
现代贸易
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成为主 流,WTO等国际组织推动 贸易自由化和规则制定。
02
自由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定义
绝对优势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他认为各国在生产不同商品时,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商品上所 花费的劳动时间比另一个国家少,那么该国就拥有生产这种商品的绝对优势。
国际结算流程
国际结算流程涉及多个环节,如开立账户、核对单据、付款等。确保结算流程 的顺畅和安全对于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第三章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1.1 1.2
机会成本递增 边际转换率
1.3 生产可能性曲线
1.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递增:一国要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
的另一商品以释放足够多的资源。
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是不同质的
—生产要素的投入比或者密集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1.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就是均衡相对价格,即贸易达到平衡时的价格。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4.1 基础和所得
4.2 不完全分工 4.3 小国情况 4.4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4.5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在贸易中,国家1生 产更多的X(具有比较优 势的商品)的同时,仍 继续生产一部分Y。同样, 国家2在贸易中仍继续生
单位X必须放弃4个Y,所以国家1生产X具有比较优势。
MRSA MRSA' 说明国家1多消费1单位X必须放弃1/4个Y,国家2多消费
1单位X必须放弃4个Y,所以国家1(在独立生产时)少消费X是划算的,
生产的X应用于出口。 此时,国家1专业化生产X,国家2专业化生产Y,两国均可从中获益。
4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
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前指执行比较优势战略时,发展中国家运用劳
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且由于比较优势战略的实施还会强
化这种国际分工形式,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附加值环节。由于初级产品的 需求弹性小,加上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甚 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是指发展 中国家虽然开始进行制造业的生产,但是这种改良型的比较优势战略由于过度 的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 依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2 提供曲线
(3)贸易均衡及贸易条件的决定
2 提供曲线
(4)提供曲线的弹性 ❖ 进口需求弹性 ε=OR/OS (>1 =1 <1) ❖ 出口供给弹性
e=SR/OS = ε-1 ❖ 提供曲线弹性
η=ε/(ε-1)=(e+1)/e
作业
• 1名词解释:贸易条件 提供曲线 • 2阐述国际贸易标准模型与大卫·李嘉图的比
收入贸易条件 Ti=PX×QX/PM
单要素贸易条件 TS=(PX/PM)×ZX
双要素贸易条件
TD=(PX/PM)×(ZX/ZM)×100
2 提供曲线
(1)概念:在所有可能的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愿意进口某 一商品的数量和愿意出口另一商品的数量的组合轨迹
(2)提供曲线的推导
2 提供曲线
(2)提供曲线的推导
1 标准贸易模型与大卫·李嘉图的 比较优势模型的区别
(1)从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转向相对价 格的比较优势
(2)从机会成本不变转为机会成本增加 (3)福利水平的提高体现在社会无差异
曲线上 (4)国际分工不完全化
2 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3 社会无差异曲线
4 封闭经济的一般均衡
5标准贸易模型的图形分析
6 两国生产状况完全相同但偏好不同的国际贸易
7 贸易利益的分解
二、国际贸易均衡
1局部均衡 2一般均衡
1国际贸易的局部均衡分析
2 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
三、贸易条件与提供曲线
1 贸易条件 2 提供曲线
1贸易条件
商品贸易条件 T贸易模型 二、国际贸易均衡 三、贸易条件与提供曲线
一、标准贸易模型
1 标准贸易模型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 的区别
国际经济学2-2015
第二节要素密集度、要素丰裕度和生产可能性曲 线的形状 1.要素密集度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 素的比例。
K K L X L Y
X 为劳动密集型商品, Y 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 要素密集度图示
2.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
要素禀赋(要素丰裕度)指一国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 比例假设有两种要素资本( K )与劳动( L ),则要素禀赋 可由 K/L 表示,也可由 w/r 表示。若一国 K/L 大于他国,则 称该国为资本丰富而劳动稀缺的国家,他国则为劳动丰富而 资本稀缺的国家。。 ( 1 )用物质单位表示
• 第二节提供曲线 • 一、概念 • 提供曲线(offer curve)有时也称相互需求曲线 (reciprocal demand curve),反映的是一国为 了进口其需要的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 商品数量,也就是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 一国愿意出口与进口商品量的组合。
• 二、提供曲线的推导 • 1 提供曲线的简单推导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 第一节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 一、对于机会成本递增的说明 • 机会成本不变( 1 )不符合实际;( 2 )难以得到唯 一的均衡解。 • 机会成本递增原因:(1)生产要素不同质;(2)不 同产品生产要素投入比例不同。 •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随着某种产品产量的增长,一国 多生产一单位该产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种产品 的产量机会成本递增使生产可能性边界成为一条凹向 原点的曲线。
T Px 100 P m
第五章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 H-O 理论)
• 引言 • 要素禀赋理论(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 • 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后 经萨缪尔森等人加以完善,是现代国际贸 易理论的典范。(俄林1977年与米德同获 诺贝尔奖;萨缪尔森1970年获奖。)
第3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5B
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
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双方共同的相 对价格。
Figure 3.4: PB= PB’=1,即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此时商品的 出口数量等于进口数量。 几点说明: 均衡相对价格是通过试错法确定的。 当Px/Py=2时,国家1想出口X的数量大于国家2对X的需求量, 致使Px/Py向1回落。 当Px/Py=1/2时,国家1想出口X的数量小于国家2对X的需求量, 致使Px/Py向1提升。 一旦均衡相对价格确定下来,则双方的贸易所得就确定了。在 上例中,双方均收获了20X和20Y。
3.5D 成本递增下的小国情况
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 不完全分工。
假定小国主要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X,小国 的Px/Py=1/4<Pw=1,小国将提高X产量。 由于小国的生产不影响X的世界价格,也不 影响大国X的相对价格,所以小国通常会获 得贸易中的全部所得。
3.5E 交易所得与分工所得
2多消费1单位X必须放弃4个Y,所以国家1(在独立生产时)少消费
X是划算的,生产的X应用于出口。(少消费X)
此时,国家1 专业化生产X,国家2专业化生产Y,两国均可从中获益。
3.5 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和所得
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两国具有 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构成了互利贸易的基础。
3.2C 对递增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 线差异的说明
一般而言,不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 不相同。 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同的原因:
(1)两国有不同的要素(资源)禀赋 (2)两国生产技术不同
随着要素或生产技术的变化,一国的生产 可能性曲线也会发生改变。
3.3A 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
第3章_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第 3 章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成本递增下的PPF 社会无差异曲线 孤立均衡 成本递增下的贸易基础与所得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本章的关键术语◆机会成本递增 ◆边际转换率 ◆社会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分工所得 ◆交易所得国 际 贸 易 理 论3.2 成本递增下的PPF ◆机会成本递增increasing opportunity cost ▲一国为了获得每多生产1单位某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商品的资源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 另一商品的产量▲PPF: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经济贸易学院 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理 论3.2A 对于成本递增的说明Y Y Nation 1140 120 △Y -△XNation 2 B’A100 80 60 40-△Y △XA’B20 0X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01030507090110130XNation 1: 每多生产20单 Nation 2: 每多生产 位X,必须越来越多地 20单位Y,必须越来 越多地放弃X的生产 放弃Y的生产经济贸易学院 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理 论3.2B 边际转换率MRT ◆ X对Y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 的数量MRTXY = △Y/△X,即X的边际成本 ◆ PPF上某点MRT:PPF上该点的斜率Y Nation 1 A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 kA=1/4 少生产1/4单位Y来释 放足够资源来多生产1单位XB△X-△Y▲ kB=1 少生产1单位Y来多生 产1单位XX01030507090110130◆ A B,生产越多X,成本蒋兴红 jxh_jm@经济贸易学院国 际 贸 易 理 论3.2C 机会成本递增及PPF差异的原因 1、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1)生产资源或要素不同质 (2)商品生产中的生产要素比例不固定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2、PPF不同的原因: (1)两国要素或资源禀赋不同 (2)两国生产技术不同经济贸易学院 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理 论3.3 社会无差异曲线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需求角度:偏好或需求偏好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反映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 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经济贸易学院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理 论3.3A 对社会无差异曲线的说明Y D● B● ●特征A U0 U1 U2●C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0 X1.曲线上任意两点所衡量的福 利水平是相同的 2.越远离原点,福利水平越高 3.任何两条社会无差异曲线 均不可能相交 4.凸向原点:斜率为负经济贸易学院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理 论3.3B 边际替代率MRS ◆ 消费中X对Y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 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 量 ◆ CIC上某点MRS:CIC上该点的斜率的 绝对值 ◆ MRS递减:每多消费1单位X,须放弃 的Y商品会越来越少-凸向原点经济贸易学院 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国 际 贸 易 理 论3.4 孤立均衡◆分析无对外贸易时,均衡的决定 ◆均衡点:某国达到其生产可能性曲 线(PPF-供给)所允许的最高的社会 无差异曲线(CIC-需求)时,即PPF和 CIC的切点 ◆国内均衡相对价格:公切线的斜率反映该国的比较优势经济贸易学院 蒋兴红 jxh_jm@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国 际 贸 易 理 论3.4A 对于孤立均衡的说明国 际 贸 易 的 标 准 理 论孤立均衡时,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于A点, 即国内均衡点,福利最大化。
国际经济学第3章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递增成本下:即使是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 工
第三节 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国际贸易利益: 又称为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 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
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 水平的提高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KX
OX Y Y0 Y1 Y2
LY
OY
(X1,Y2)
(X0,Y2)
E2
X2
(X0,Y1)
E1
Y2
E0
X1
KY
X0
Y1
LX
Y0
E0
(X0,Y1) (X0,Y2)
E1 E2
(X1,Y2)
O
X0
X1
X2
X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或称为社会成本),是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 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它产品的产出量。即|dY/dX|。
Y
·M ·N
U3 U2 U1
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XO
(A国)
U3′
·M′
U2′
· U1′ N′
X (B国)
第一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均衡消费点。 BB′表示X和Y在价格既定条件下一国的国民预算线①。 ① 国民预算线是指在X和Y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国民收
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点的轨迹。
Y
B′
C U0
O
BX
第二节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03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08
李嘉图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推广
李嘉图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在多个国家、 多种产品的情况下是否成立? 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条件下李嘉图的比 较成本原理是否成立呢? 注意:比较在机会成本不变和递增条 件下两者有何相同与不同? 一、机会成本递增 二、机会成本递增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三、机会成本递增下的比较利益说
17
总体均衡分析
Y
Y A国 A2 P=4 B国 B1 出 口 进口B
B2 P=1
进 口
A
出口
A1
P=1/4 P=1 X
X
18
二、分析结论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优势贸 易理论仍然有效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贸易原理仍然有效。只要存在生产 技术的相对差异,就会产生商品的生产成 本和价格的相对差异,存在比较优势商品, 一国生产并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 处于比较劣势的产品,参加贸易的国家仍 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1
本章主要讨论的问题: 1、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李嘉图的比较优 势贸易理论的成立问题 2、两国商品的交换比价问题 3、需求偏好贸易理论
2
3.1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一、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因增 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所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 品的数量或价值。
P
ES
美国 S E m am
a
ac E
ac D ED
D Q Q
31
Q
二、进出口国的获利
由上图可知: 中国出口大米使国民福利增加了ac 美国进口大米使国民福利增加了am 问题:如何得到福利增加的结果? 问题:自由进出口贸易中谁获得了更大的 利益? X是A国价格变化率;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在上一章中,我们介绍了古典的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揭示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内核仍然是我们这一章起点和基础。
在这一章中,我们的分析还将继续在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投入以及没有运输成本、两国之间要素不可流动但产品可以自由流动的理想世界中进行,但我们不再假定机会成本不变,而是更为接近现实地假定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也就是说,除了用机会成本递增代替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之外,本章的假设条件与上一章没有差别。
但为了更具一般性,本章将假定参与贸易的国家为A国和B国,两种产品分别为X和Y。
同时,我们还将引入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如等产量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等。
这样,对两国社会生产状况的描述也将不采用具体数值,而是通过等产量线的不同形状来体现。
我们首先分析一国在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然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讨论两国国家贸易的动因以及模式和所得。
之后,我们进一步分析通过贸易两个国家如何实现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指出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即使两国社会产状况完全相同,但只要需求偏好不同,它们依然存在着贸易的动机,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共同获益。
第一节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比较利益上一章中我们提到机会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使用的资源如果用作其他用途可以实现的价值。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增加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的机会成本是指所不得不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的价值。
上一章中我们假定机会成本是不变的,为了使我们的理论更加接近现实,本章中,我们将把这个假定条件取消,进而研究机会成本可变——主要是递增条件下的贸易理论。
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机会成本也可看作是以另一种商品计量的某种商品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即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出所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是普遍和典型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递减性质。
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各国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进而进行贸易,对各贸易国均会带来最大收益。
国际贸易第三章 新贸易理论
3、知识外溢
马歇尔在其论著中曾写道:当同行业中 的许多公司集中在一个地区时,“业务 中的秘密将不再是秘密,会在人群中流 传„„出色的工作能够得到应有的评价 ;机器、生产流程,以及业务组织上的 发明与改进也能够得以迅速论证——如 果某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构想,它将被其 他人采纳并揉入他人的想法。这就是新 构思的源泉。”
第三节
规模经济理论
第二,经营者在从材料的流进流出到生产本身的组 织方面学会了如何将生产过程安排得更有效率。 第三,原先对产品设计十分谨慎的工程师们也掌握 了能够估计设计中不增加缺陷而节省成本的经验 。更好的和更专业化的工具以及工厂组织也能降 低成本。 第四,材料供应者可能学会如何处理企业所需的原 料,并且可能将此优势以较低的材料成本的方式 传递给该企业。
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
产业内贸易指数 公式:
A
美国计算机出口价值450亿,进口550亿,计算产业内贸易 指数。
当X=M时,A取极大值,A=1,表明全部贸易 都是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工最高。 当只有X,M=0时,则A=0,表明完全出口专 业化 当只有M,X=0时,则A=0,表明完全进口专 业化 完全的出口专业化和完全的进口专业化表示水 平分工最低,垂直分工最高,进行产业间的贸 易。
第二节
2014年2月28日星期五
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
本国的厂商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满足本国的需求, 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呢?
第二节
2014年2月28日星期五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
人们从已有的产业内国际贸易的事实出发,发现 当代禀赋相似国家间的双向国际贸易似乎并没有 引发大规模的资源的国内、国际的重新配置和收 入的再分配。 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很多的模型,其中格林纳威 (D.Greenaway)、格鲁贝尔(Grubel)、劳埃德 (Lloyd)、迪克西特(A.Dixit)和克鲁格曼 (P.Krugman)理论观点都颇具代表性。
第三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
资本价格 劳动价格
利率(r) 工资率(w)
( PK PL
)I
( PK PL
) II
r
r
( w ) I ( w ) II
?
应为<
结论:Ⅰ国为资本富裕的国家,Ⅱ国为劳动富裕 的国家。
18
请问:用实物法和价格法定义要素丰裕度会不会出 现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以 哪种方法为依据?
实物法
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The Pur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第一节 标准理论 第二节 H-O理论——贸易的基础
3
第一节 H-O理论——贸易的基础
4
1、国际贸易基础; 2、贸易对国内的影响;
2、有关概念 (1)要素禀赋 指一国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历史原因、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造成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差异 决定产出差异
8
(2)要素比例 指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 商品属性特点决定 (3)其他概念
9
一、 H-O理论概述
A、等产量线
例:在X、Y两种产品中,生产一单位Y产品所需投入的资本是 3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12单位,生产一单位X产品所需 投入的资本是2单位,所需投入的劳动力是2单位,试判断X、 Y是属于类型的产品。
X
资本密集型
Y
劳动密集型
注意:要素密集度是个相对概念
14
例题2:
假设在A国,生产食品的资本/劳动比率(k/l)为1, 生产服装的这一比率为1/4;在B国,生产食品的 k/l=4,而生产服装k/l=1。请问,A国、B国分别 在哪种要素上较为便宜?为什么?
3.国际经济学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1International Trade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8樊瑛《国际经济学》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3.5 在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础与利得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两国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构成贸易的基础。
两国根据各自比较优势,专门分工生产本国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会不断递增,一旦两国同一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这种分工就会停止。
贸易就在这一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
通过互利贸易,两国最终消费水平均会大于不存在贸易时的消费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3.5A对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基础和利得的说明4、通过贸易,A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同时用60X交换了B国60Y,见贸易三角形BCE,其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70X和80Y),比孤立均衡时多获得20X和20Y。
5、通过贸易,B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同时用60Y交换了A国60X,见贸易三角形B’C’E’,B国的最终消费组合为其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100X和60Y),比孤立均衡时多获得20X和20Y。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3.5E 交换利得与分工利得分工利得:A国进行分工生产X,从而生产B点的商品组合,最终的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获得了更大收益,从无差异曲线II上T点到无差异曲线III上的E点的增量就是分工利得(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樊瑛《国际经济学》第三章小结本章将简单贸易贸易模型扩展为机会本递增条件下的标准贸易模型。
一国的需求偏好可以用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每多生产1单位某产品,必须越来越多地减少量一种商品的产量,以获得足够资源,这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为凹向原点的曲线,曲线上每点的斜率即边际转换率(MRT )。
标准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 标准国际贸易理论在这一章,我们将分析拓展到递增机会成本的情况。
我们假设两个国家A ,B ;两种商品X ,Y 。
要素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
3.1 递增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递增机会成本发生的两个可能原因: (1) 生产要素非同质。
例如,一国一部分土地为平地,适合种小麦,另一部分为山区,适合放牧,如果该国不断增加小麦产量,则可能将山区土地拿来使用,这可能导致机会成本递增。
(2) 在商品的生产中,要素并非固定比例。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 )X 对Y 的转换率表示为每多生产一单位的X 需要放弃的Y 的数量,因此它其实是生产点斜率的绝对值。
3.2 集体无差异曲线(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s )在微观经济学里,我们研究的是个人的偏好。
而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我们在很多时候并不以单个人为分析对象,而以国家为分析对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简单方法是,通过个体无差异曲线的加总来构造一条可反映整个社会需求条件与福利的无差异曲线,即集体无差异曲线。
不幸的是,事实上不同人之间的偏好可能是各不相同的。
虽然对各种可能的消费组合,每个人都可根据个人的偏好加以排序,但由所有个体构成的集体或社会则可能无法有一个统一的偏好排序。
我们举一个例子以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现在国内就台湾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进行投票。
国内只递增机会成本表示一国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某种产品以释放出足够的要素去生产另一种产品。
这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
如右图所示。
X Y有三个人:甲乙丙。
有三种解决办法:攻打台湾(A)、和平统一(B)、放弃台湾(C)。
他们的在这里,我们通过简单多数原则进行投票,可以发现:若对A 、B 投票,A 胜;若对B 、C 投票,B 胜;若对C 、A 投票,C 胜。
这就产生了一个循环偏好,不符合理性要求。
虽然如此,我们在后面的分析中,还是将一个国家当作一个理性的个人处理。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得自分工的利益(分工所得)。
精选ppt
24
第四节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在成本递增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 不同,就仍然存在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 性。
只要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着对商品的不同 偏好,互利贸易就可以发生。
精选ppt
25
精选ppt
16
图3.3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所得
精选ppt
17
在图3.2中我们看到,在不存在贸易的条件下,
A国X的均衡相对价格是PA=1/4,而B国X的均衡下 均衡相对价格是PA=4。故A国在X上,B国Y上具有 比较优势。
假如由于某种原因两国开始贸易(比如政府取消 贸易壁垒或运输成本大幅度下降),A国就应该分
精选ppt
28
较,A国在贸易中获得了20X和20Y。同样地, B国用60Y交换60X,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 曲线Ⅲ上的E点。与A点比较也多获得了20X 和20Y。
• 注意,在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中,两个国家均 脱离了自给自足的状态,其生产模式也是相同 的。
精选ppt
29
精选ppt
12
线与无差异曲线Ⅰ的切点。B国在A 点达到 均衡。在A国,商品X的均衡相对价格就是通 过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A的 公切线的斜率,在图中PA=1/4,对于B国PA = 4。由于X在A国的均衡相对价格低于B国,故 A国对于X,B国对于Y具有比较优势。
精选ppt
13
(二)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19
三、不完全分工
(一)固定成本条件下贸易模型 两国均完全分工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
的商品。专门生产。 (二)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模型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_OK
3.3 opportunity costs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
机会成本与相对商品价格
X产品的机会成本等于X产品对Y产品的相对价格, 等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即边际转率,该 指标反映了一国的比较优势。
6
3.4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
10
illustration of equilibrium in isolation
(对于孤立均衡的说明)
图3.3译文(见66页图3.3) :A国在A点组织生产和消费,
而A点正是其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其能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 线I的切点,这时A国达到了均衡,或是福利最大化。同样, A1为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无差异曲线I1的切点,B国A1 点达到均衡。在A国,商品X的均衡价格就是其生产可能性 曲线与无差异曲线在点A的公切线的斜率,图中PA=1/4。 对于B国,PA1=4。由于X在A国的均衡价格低于B国,故A 国对于X,B国Y具有比较优势。(7)
4
3.2 Community indifference curve社 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图3.2,P52) 表明使一国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X和Y的不同组合。高的曲线
表示高的满足程度。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向下的,而且是凸向 原点,互不相交。 边际替代率(P63) 消费中X对Y的边际替代率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 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Y的数量。社会无差异曲 线上某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 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该曲线下降而下降。
7
3.5 the basis for and the gains from trade with increasing costs
【国际经济学】第三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2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3.2A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每多生产一单位某商品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另一 商品以释放刚好足够的资源。
思考:为什么要引入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是如何产生的? 为什么它比固定机会成本更接近实际情况呢?
(1)引入目的:更接近经济现实 (2)机会成本递增是由于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或资源: ①不是同质的,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完全相同或具有相同的质量; ②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的比率或密集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也 意味随着一国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它必须使用越来越低效或并不完 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这就使得机会成本递增。
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所得
06
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07
附录
3.1 引言
本章我们将把简单贸易模型扩展为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更接近 现实的模型。我们将引入需求偏好理论和社会无差异曲线。接着,我们 将揭示在成本递增且无贸易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因素如何决定一国 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从中我们也可以确定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
意义:决定了交?
一组特定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一国国内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另一种不同的 收入分配会导致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而它很可能与先前的无差异曲线相交。 当一国开始贸易或扩大外贸规模时,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确实会发生,出口商会获 益,而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将会蒙受损失。这也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同的 冲击,这种冲击取决于个人消费模式是更倾向于X还是Y。这样一来,贸易就会改 变该国国内真实收人的分配,从而使无差异曲线相交。
解决无差异曲线相交的办法: ①补偿原则:在这个原则中,如果一国贸易中的获利方在完全补偿了损失方的损失后仍比贸易 前有所收益,则该国在贸易中是获利的。进行这种补偿的一个办法是政府对贸易获利方征收足够的 税以补贴损失方,或对损失方进行减税。 ②限制性假设:制定一系列对收入,偏好和消费模式的限制性假设以防止社会无差异曲线相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
3 A
B1 CA pa PW A X
CB
A1
UB
2
pb B
UB
1
X
两国分工与贸易后,各自的生产均衡点和消费均 衡点分离,并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上达到了消费 均衡,实现了更高的社会福利水平。所以各自按 比较优势分工并贸易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第二节
YU2
A
贸易利益的分解 贸易利益分为来自贸易的 利益和来自分工的利益 来自贸易的利益是指在资 源配置、产出量和产出结 构都不变的情况下,一部 分产品以国际价格进行贸 易时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U2
B
QY
U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三、两国均衡贸易条件的确定
A国的提供曲线
QY
pw ∨ pw
均衡贸易条件为 pw pw : Y Q X Q 即A国愿意出口的 X等于B国愿意进 口的X,B国愿意 出口的Y等于A国 愿意进口的Y。
pw pB
QY
B
pw pw
pw ∧ pw
一、A国贸易提供曲线的推导
贸易后A国 的消费可能 性曲线 贸易后A国的消 费均衡点
QY
U2
A国的提供曲线
贸易条件:出 口单位X换回 的Y的数量
2
贸易前A国的生产 和消费均衡点 贸易后A国的 生产均衡点 QX
U0
C2
C1
•
pw pw
pw pw
1
C2
C1
•
p w p w C 2 D 2 A D 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二、机会成本递增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 1.生产要素的生产两种产品。 作用是考察一国如何分配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问题 ,也叫生产可能性边界,或转换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U1
•
A
pw p A
•
p w p w C 1 D1 A D1
1
pw p A
注意:提供 曲线凸向出 口轴
8
A
假设 p A <
pB
QX D1 D 2 0 ,即A国专门生产X产品,B国专门生产Y产品。
D1 D 2
p 二、B国贸易提供曲线的推导( A
QY
<pB ) B国出口Y进口X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当 p w ∨ p w 时,情况正好相反。故均衡贸易条件为:p w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p w QY Q X
三、均衡价格的局部均衡分析
P DA SA SW 出口 PEW PEA EA Q EW 出口=进口 DW 进口 DB PEB EB SB
11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Y
1 A
Y
U
U
2 A
U
3 A
B1 CA pa A X
CB
U UB
U
1 2 A
3 A
A1
pb X
B
由于A国X商品的机会成本小于B国生产X商品的机会成 本,所以A国在X商品上有比较优势,B国在Y商品生产 上有比较优势。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四、开放条件下的生产——消费均衡分析
Y
U
U
1 A
Y
还是一个确定的相对价 格线
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边际转换率=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 Y A1 其中A1A2为预算线。 PYA1=PXA2 相对价格p=PX/PY=A1/A2 X A2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所以,预算线的斜率就是产 品X与Y相对价格 X
三、封闭条件下的生产——消费均衡分析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第一节 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均衡
一、贸易条件 一单位出口商品可以兑换的进口商品的数量,或者出口产品价格 与进口产品价格的比值。 比如出口产品价格为10,进口产品价格为5,则贸易条件为2. 现实中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 数的比值来表示。
应用贸易条件分析问题时,需要进行动态比较。
生产实现一般均衡的条件是相对价格线与生产 可能线相切。单个市场的供求决定了该产品的 均衡产量和价格水平,所有单个市场的均衡确 定的均衡产量确定了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具体位 置和特定的相对价格线。 消费达到一般均衡的条件是社会无差异曲线与 社会预算线相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三、封闭条件下的生产——消费均衡分析
贸易条件的定义、提供曲线的定义、机会成本的定义; 一国在封闭经济条件下生产-消费的一般均衡分析;
两国分工贸易的生产-消费-贸易一般均衡分析及福利分析;
提供曲线的推导;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X
U
2 A
U
3 A
UA
A1 CA pa
1
A
U
1 A
来自分工的利益是指按照 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时 ,会导致国内资源的重新 配置,进行专业化分工, 益。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U
3 A
U
2 A
就是来自分工的利
第三节 均衡贸易条件的确定——两国提供曲线分析法
贸易提供曲线: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在不同的相对价格下,为 进口所需的某一数量的商品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的数量。
2
pw pB
pw pw
1
p w p w C 2C 3 0C 3
D 2
C2 C1
D1
B国的提供曲线
pw pB
C3
1
0
D2
D1
C1
pw pw
pw pw
2
QX
C2
注意:提供曲线凸 向出口轴。贸易条 件:就是两种产品 的交换比例,即可 用:1单位X交换多 少单位Y表示,也可 用1单位Y交换多少 单位X表示。
E
QY
QY
A
B国的提供曲线
pw p A
0
QX
A
QX
QX
B
QX
当 p w ∧ p w 时,A国愿意出口的X的数量 Q XA 将小于B国愿意进口X的数量 Q XB , 同时A国愿意进口Y的数量Q YA 也会小于B国愿意出口Y的数量 Q YB ,这意味着X 供不应求和Y供过于求,从而X相对于Y的贸易价格就会上升,即X交换Y的数量 (贸易条件)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