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之教育支出共21页
财政教育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a2823ff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c.png)
财政教育支出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在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下,主要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3)科技三项费用。
(4)农业支出。
(5)林业支出。
(6)水利和气象支出。
(7)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
(8)教育事业费。
(9)科学事业费。
(10)卫生经费。
(1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13)国防支出。
(14)行政管理费。
(15)外交外事支出。
(16)公检法司支出。
(17)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18)债务本息支出。
(19)其他支出。
政府支出按具体用途分类,是同国家预算科目的设置相一致的,这种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
我们就其中某一项政府支出,例如教育支出来具体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事业也因此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财政教育支出也不断增长,但同时存在较多问题。
一、国际财政教育支出分析国外教育经费来源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即是“财政性教育拨款”;二是私人出资(如非政府性组织的捐赠),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
从05年的数据分析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政府性教育拨款占各国GDP比重的5%。
(而我国尚为4%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可以看看其后的因素:1、基础教育的普及政策和城乡教育的均等化程度。
一般而言,城乡教育均等化越高,拨款水平也就越高。
2、后中等教育政策。
3、高等教政策,各国因分担政策的不等化,而有较大差异。
有数据表明:OECD国家中央、州和地方的分担比例平均为46.5:27.5:27.1,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承担了主要角色。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发展状况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下表:表1 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年份财政支出总额/亿元财政支出/亿元GDP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教育支出占GDP比/%2000 2562.61 15885.50 99214.6 16.13 2.63 2001 3057.01 18902.58 109655.2 16.17 3.142002 3491.40 22053.15 120332.7 15.83 3.322003 3850.6 24649.95 135822.8 15.62 3.282004 4465.86 28486.89 159878.3 15.68 2.792005 5161.08 33930.28 183084.0 15.21 2.802006 6348.36 40422.73 209407.0 15.18 3.012007 8280.21 49781.35 249529.9 16.32 3.322008 10449.63 62592.66 300670 16.32 3.482009 12309.66 75220.00 335353 16.37 3.6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中,我们可以得出:1、我国的教育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加,从数据上,近年来的教育支出增长大致保持在10%,表明了教育支出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简析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a5cf69caaedd3383c4d32a.png)
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支出改革的方向
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主体地 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2、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其根源主要在于财政收入在GNP 中的比重偏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 3、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在我国,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 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4、解决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问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 衡发展。 5、建立高校财政评估机构,即高校和政府的中间机构。 6、完善政府的财政拨款制度。 7、要切实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 真正尊重高校的办学主体和融资主体的地位,使高校真正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融 资主体。 另外,一些公立高校还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建立对外合作机制。
6.7﹪ 6.5﹪ 6.4﹪ 6.2﹪ 6.2﹪ 6.0﹪ 5.8﹪ 5.7﹪ 5.7﹪ 5.1﹪ 5.0﹪ 4.9﹪ 4.7﹪ 4.6﹪ 4.4﹪ 3.8﹪ 2.80﹪
• 2012年世界各国教育 支出占GDP平均值4.9 • 发达国家教育支出占 GDP平均值5.1 • 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 GDP平均值4.1 • 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 题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 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 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 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 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 《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 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财政部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教育支出 解释
![财政部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教育支出 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2bdc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8.png)
一、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在财政管理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是指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财政支出的用途和目的。
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是根据国家财政支出的性质和用途,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支出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分类。
二、教育支出解释教育支出是指政府为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覆盖面所进行的资金支出。
教育支出包括对学校教育的直接投入、对学生的资助、对教育行政管理的支持等方面。
教育支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三、深入探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教育支出1. 教育支出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属于哪个类别?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教育支出通常会被划分到教育文化类别下,以便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2. 教育支出的具体项目有哪些?教育支出的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建设经费、教师工资支出、学生资助、教育设备购置等。
这些项目的支出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教育支出的重要性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加大对教育支出的投入,既是对未来的投资,也是对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四、对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教育支出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教育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教育支出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监督,可以更好地保障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总结与回顾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教育支出作为一个重要的支出项目,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教育支出的科学分类和详细监督,可以更好地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解释,相信你对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教育支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论购买性支出之教育支出
![论购买性支出之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cac865ae0029bd64783e2c23.png)
财政学论购买性支出之教育支出经济学院教育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由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起主导作用。
政府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不仅缓解了因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的现象,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投资,而对人才的投资就等于对整个国家的投资,它背后所具备的巨大潜能与经济效益是无穷的。
一、教育支出定义1、政府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开支。
按照来源和负担情况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各级政府征收的由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
2、分类:①按照性质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
②按照教育层次来分,可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三级教育经费支出。
3、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尤其是越基础性的教育,其公共性越强,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与好处就越多。
(正外部性、教育资本市场不完全性、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必要性1、教育的正外部性首先,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教育能够提高一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降低犯罪率,能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教育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下的准公共物品从经济性质来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
然而,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所谓初等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权利,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义务,它是带有强制性的。
既然是国家通过立法安排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这种服务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和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初等教育应该是纯公共物品,而作为一种纯公共物品,它就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提供纯公共物品,因为: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提供的角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的编辑成本等于零;而另一个方面,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使用。
浅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
![浅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82e0e68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c.png)
浅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摘要】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政策与措施、影响及展望以及与国外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其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章也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我国、历史发展、主要内容、政策与措施、影响、展望、比较分析、成就与不足、发展建议、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了解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了解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财政教育支出是指政府用来支持教育事业的资金,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等各方面的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教育支出是保障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保障教育经费的足够投入,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推动国家社会的持续进步。
财政教育支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缩小城乡、地区、贫富等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财政教育支出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了解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深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 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我国政府在财政教育支出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显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国民经济总支出中占比逐年提高,体现了财政教育支出在整体支出中的重要性。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f6fee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6.png)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然而,教育财政支出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问题1.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教育财政支出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还是存在不足。
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教育财政支出普遍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改善。
2.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都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
富裕地区的学校设施先进,教育资源充足,而较为贫困的地区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限制了一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3.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当前,教育财政支出涉及到多个层面,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教育财政支出,要求公正、透明、规范,但实际上存在部分项目拨款不透明、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整个教育支出的效益降低。
4.教育财政支出过多的问题。
虽然教育财政支出不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却存在教育财政支出过多的情况。
例如,一些高校设施过于豪华、教师福利待遇过高等问题,导致教育经费浪费。
二、建议1.加大教育财政支出。
教育财政支出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要坚持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加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统筹规划,提高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覆盖率。
3.规范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经费用于正常的教育活动,保证教育财政支出的真实、公正、合理。
4.加强教育财经的监督和审计工作。
教育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必须加强,以确保教育经费的用途合理和效果明显,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
5.提高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益。
要对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调整经费分配方式,确保教育经费合理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80d5b3c77da26925c5b051.png)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教育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费用开支,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理、高效的利用和配置这部分资源,对于我国科教兴国的实现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采用教育支出强度、支出结构、生均支出水平三方面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用教育支出总额、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等规模指标对我国教育支出进行规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不断增长,但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使用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矛盾仍然存在。
一、近年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体发展状况1.教育支出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
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
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国际上通常用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
3.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低位徘徊。
二、我国教育支出中所存在的问题1.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却不见有多大的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
但直至今日我国还是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2.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的水平是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
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是中国的7.44倍;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尾,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5b8950350b4c2e3f5727639f.png)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过去、今天、未来新闻081 夏濛205410813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和文明程度,它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逐步确立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演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
为了使我国发展成为科技强国,实现提高国名素质的战略目标,政府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不断扩大财政性教育支出,使得教育支出在发展教育事业中逐步体现其重要地位。
确切地说,教育支出不仅仅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对国名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应。
教育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由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起主导作用。
政府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不仅缓解了因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的现象,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投资,而对人才的投资就等于对整个国家的投资,它背后所具备的巨大潜能与经济效益是无穷的。
一、改革开放翻开教育事业新篇章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思潮的引领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在中国掀起。
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体现在教育体制的改革,换句话说,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就教育体制改革打下基础,而教育体制的改革更是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而政府对不同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扩大了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要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委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
形成对高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
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的制度。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6a16a4b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5.png)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和未来的希望,因此,教育财政支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直面教育财政支出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本文将分析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方法。
二、投入不足首先,我国教育财政支出仍然面临投入不足的困境。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在2019年全国GDP中仅耗费了3.89%用于教育上,这个数字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
相比之下,美国和芬兰等国家在相同时间段内的教育支出占比分别为5.13%和6.47%,明显高于中国。
投入不足导致了学校设备落后、校舍紧张、人员配置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三、地区差距大其次,教育财政支出在地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政策的差异,某些地方明显抓教育的力度不足。
这导致了城乡之间、沿海内陆之间以及东部中西部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一些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条件简陋等问题。
缩小地区差距并提高整体国家教育水平成为势在必行的任务。
四、财政支出效益低下同时,教育财政支出效益低下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前情况下,我们仍然存在着资源浪费、管理混乱等问题。
例如,在招生热点高校周边,会涌现出大量小饭店和房屋中介业务,这凸显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效益低下;一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招生乱象、人事任命不公等问题,导致资源无法有效利用。
五、教师待遇和素质问题此外,教育领域依然面临着教师待遇和教师素质提升问题。
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于教师薪酬水平的调整力度,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收入水平还相对落后。
这导致了一些优秀人才流失,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
另外,教师素质的提升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教师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以适应随时变化的需求。
六、解决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1. 增加教育财政支出:政府应当增加对于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并确保资金到位。
近年来我国财政在教育方面支出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财政在教育方面支出的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b4a515576529647d26285289.png)
近年来我国财政在教育方面支出的情况金融1301班郏贺伟20135107001一、财政教育支出定义财政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
按用途分类中的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的一部分,是财政支出按费用分类中社会文教费的一部分,是财政支出按职能分类中的教育支出。
二、财政教育支出现状财政教育支出从1978年的75.05亿到2012年的21994亿,投入总量上不断增加,增长速度也十分迅速,是财政支出中增速最快的项目之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财政教育投入仍不足。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一直增加,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达21165亿元,占GDP 519322亿元的4.08% 。
*1财政教育支岀统计表财政救市i曲政支出占財政丸出GD卩〔亿c^GDPbt出(亿內比例(沟例eo200862542 M T1由.码21B514.4 3.132009J 2231.0976299.9316.03265SW32010146TO.07K9874J6314045.4 3 &520111S5S6.7O109247.7915.1034X)402 S佃20122H6J.0C12^52.9717.46$19322.0 4 .OS密剂来腔Y中国统it年瘩2012》三、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问题(一)财政教育支出投入不足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总量上虽然持续增加,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6%-21%并且在2012年达到财政教育支出占GDP4%&目标。
然而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人均财政教育支出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很多发展中国豕。
表2各国2012年财政裁肓支出统计表肘旳教育英出(亿美用学空人均材政救育丸出]美心美国7T43英国1226,如巴两L1401粽3中152195S73资料来源:经济现察网(二)城乡教育支出不均衡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没有足够收入支持教育费用,并且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占全国中小学人数80流右,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2%-2.5%形成了教师资源匮乏、设施落后的恶性循环。
财政支出-教育支出
![财政支出-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9437bd3af12d2af90242e6fb.png)
我国财政支出——教育支出摘要:教育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
教育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各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的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支出的总数在不断增加。
但是我国的教育支出规模、结构和经费区域分配等一系列不合理,导致我国教育发展受阻。
整体国民素质难以更进一步、更快提高。
进一步合理化教育支出规模和结构,才能更快更有效的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关键字:教育支出规模支出结构三级支出分配区域比例前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达程度、教育投入常常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素质、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
2011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会议上指出,我国财政教育投入持续大幅增长,已成为公共财政第一大支出。
2010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相当于公共财政收入的17.6%。
教育事业是我国人才战略的基础,由教育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及其规模和结构则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与源泉,是当今乃至未来国际竞争的核心所在,没有良好的教育,就没有有竞争力的人才。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
一方面,教育具有私人产品的属性,受教育者个人能够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获取较高货币收益及较高的精神享受。
因此,教育可由私人部门提供并获取利益;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有较高的正外部效应,对我国生产力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及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民族文化与文明程度, 增加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由于教育有较大的外部性,如果依靠市场提供,那这种外在收益不可能由兴办教育私人主体获得,因而他们提供的教育数量肯定会低于期望水平。
因此,这种支出必须有政府的介入。
由于教育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必须确保教育投入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避免因教育机会不均等所造成的贫富差距与不平等状况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公平。
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财政支出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教育支出规模、结构和经费区域分配比例。
财政支出之教育支出
![财政支出之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7eee19ed172ded630b1cb635.png)
教育支出:指政府用二教育亊业方面的各项支出,一
国教育的发达程度、全社会用二教育的投入水平,是衡 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教育支出 是公共财政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我国之现状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亊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亊,教育亊 业的发展离丌开国家的大力支持,离丌开充分的政府教育投入,离丌 开合理有效的政府教育资金配置。尽管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 绝对数额在逐年上升,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呈上升趋势, 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确实还存在着总量丌足、结构丌合理等问题。 1991年到2006年,16年时间里,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的比重只增 长了0.15%,即使到2006年,这一比重也只有2.98%,未曾突破3%, 更不4%预期目标相去甚进。
非OECD国家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则相对低一些。 智利 3.0% 印度 3.7% 俄罗斯 3.8% 菲律宾 3.2%
巴西 4.4%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教育支出占GDP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因而其教育设施、国民素 质较高,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则相对低一些,差距由此显现。
2011年最新金砖五国比较
南非 巴西 印度 俄罗斯 中国
(三)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及财政分权体制的内在制约 中央政府只在宏观上掌握教育亊业的发展方向,迚行总体规划和 决策,以及对少部分部属大学迚行管理;而大多数的教育亊权都从属 二地方政府,包括对基础教育的直接管理和大部分的高等教育管理。 从财政分权体制来看,我国实行的是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财政制 度,上级政府无权直接干预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而只拥有对下级政 府迚行财政转移支付戒监督指导的权利。因此,地方的教育支出主要 是由当地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而由二我国中、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 的差异较大,直接导致其财政性教育支出的较大差异。而中央财政对 此又缺乏足够的横向平衡不协调能力,导致教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 更显突出。
财政教育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4a42d1393968011ca300917a.png)
19.37
18.69 20.28 20.69 21.06 20.17 18.82 17.34 16.13 16.17
2.74
2.5 2.51 2.41 2.46 2.5 2.59 2.79 2.63 3.14
位万元(图四) 合 计 18106109 146920957 5289432 2381672 6145261 3809096 3187733 5349184 3006988 3486163 4937339 11054890 8911507 4873316 4479126 3776516 8397429 7633496 5194495
3.政府支出多种多样,教育是一项长期性 工程,具有间接性和迟效性,出于追求政 绩或本地区、本部门的经济利益的考虑, 政府更愿意将资金投入见效快的项目,忽 视教育事业的投入
• (事)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丌合理 • 区域性教育投入丌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由二我国 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教育的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是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在20丐纨80年代后期, 教育投资和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以后, 由二各地方经济发 展水平丌同,可投入的资金能力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教 育经费支出的地区差异更为突出。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由二较高层次的地方政府财 政把绝大多数资源放在高等教育上,对二基础教育则是层层下 放,特别是基础教育下放到乡镇一级以后, 由二全国许多乡镇 财政的财力有限,结果基础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拖欠教师 工资、学生流失严重、校舍破旧丌堪等。
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情况2009(图三)
教育支出
![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f533eb5dcf84b9d528ea7a44.png)
百年大计 〃 教育为本
—— 教育支出
目 录
一、教育支出的定义和属性
二、教育支出的提供方式 三、我国教育经费的规模、结构
四、教育支出的效率分析
一、教育支出的定义和属性 ❶ 定义:财政教育支出是指财政支出中的教育部分支 出,主要包括教育的基础设置投资、教育的经常费用。 ❷ 属性:当前将教育支出归入非生产范围,因为它不 能对当前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做出直接贡献。从长远看, 教育的发展将不 断提高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 象的素质,他们 对物质财富生产的贡献会越来越大。
O
D
D′
B
C 教 教育 育
对私立学校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
OVER
第三小组
对学生本人补助后个人教育消费的变化
⊙对学生本人提供补助一般有两种具 体的做法: 1、拨款兴办学校,提供免费教育; 2、给学生发放免费入学卡。
②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
其他产品 其 他产品
C
A
⊙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获 ⊙家庭在获得补助前,预算线AB与无差 得补助的低收入家庭可以 将补助款用于购买其他产 异曲线I相切于E点,用于教育消费的数量 品,因此这种方式无法保 为OD。得到补助后,家庭的预算线由AB向 证家庭增加对教育的消费。 外平移至CF,并且与无差异曲线I’相切于 E’点。可以看出,家庭用于教育消费和其 他产品的消费同时增加,其中教育消费由 OD增加到OD’,增加了DD’。 E′
2006年
1:1.6:10.0
四、教育支出的效率分析
① 对学生本人补助的经济效应 ② 对低收入家庭提供补助的经济效应
பைடு நூலகம்
③ 对私立学校补助的经济效应
其他产品 其 他产品
财政支出之教育支出
![财政支出之教育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3374c73531126edb6f1a1086.png)
初等教育 0.13 0.15 0.19 0.14 0.12 0.14 0.11 0.11 0.05
中等教育 0.35 0.27 0.27 0.16 0.17 0.23 0.12 0.15 0.15
高等教育 0.21 0.42 0.41 0.49 0.06 0.45 1.10 0.83 1.93
从上面不难看出:我国三级教育财政性教育支出分配比例不 合理,政府应该在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义务教育方面起主导作 用,在具有准支出的级差有所缩小,但初等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 仍然严重不足。 而事实上,多项研究结果均表明,初等教育的外部性是最强 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教育支出应该根据这种特点在三级教育 上进行合理分配。
建立弱势补偿机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国家财政 教育支出应实行倾斜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直接资 金补助,才能使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切实有效的政策扶持。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
从效率来看,当每个人最后一单位的教育费用所产生的效益 相同时,社会总产出最大化,基于这一点,能力较强的人因为能 产生较高的效益而应该得到较多的教育经费; 从公平来看,政府应当向所有家庭均等地提供最低标准的教 育,即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对于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 教育的资助,只给予那些有能力的、贫困的个人,即切实实行前 面所说的奖、贷、勤、助、减的助学体系。
(一)加强教育事业的制度建设与立法监督工作我国财政 性教育支出在总量、结构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必须从制度、法规建设上着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立法,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体系。
(二)扩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增加教育经费总支出,建 立多元化的筹资机制。
如,发行教育彩票,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充分引入市场竞 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尝试股份制学校建设经费 和办学经费主要通过捐资、合资、银行贷款、合作办学等不 同渠道吸纳的民间资金,学校的建设和办学通过市场方式来 运作。
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教育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中的教育财政支出](https://img.taocdn.com/s3/m/18a9780b2af90242a895e5cb.png)
原则: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只有按照行政及社会事业 计划、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统筹安排运用,才能为国家 完成各项职能提供财力上的保证。
2017-12-12
5Leabharlann 录一、公共财政支出的概念二、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理论演变和对教育的影响
2017-12-12
6
1.按政府职能分类
按政府职能进行分类,可分为国防支出、外交支出、行政支出、 司法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债务支出和社会福利支出等。
2017-12-12
2
第一部分 公共财政支出
2017-12-12
3
目录
一、公共财政支出的概念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理论演变和对教育的影响
2017-12-12
4
公共财政支出的概念
财政的本质是一种由政府主导的对资源、财富、社 会福利的分配关系。
公共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是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 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是国家将 通过各种形式筹集上来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的 过程,它是整个财务分配活动的第二阶段。
市场本身
• 义务教育作为纯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其他教 育作为准公共产品需要由政府财政和受益者共同承担。
2017-12-12
12
目录
一、公共财政支出的概念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内容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理论演变和对教育的影响
2017-12-12
13
财政支出理论的重要性
• 公共财政支出理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经过 200 多年的不断完善,至今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 体系。 • 公共财政支出理论以“市场失效”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 将“公共产品”理论作为核心理论,从而为正确处理政府 与市场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正确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和 活动空间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理解公共财政支出 理论对指导我国的财政实践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