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之教育支出共21页

合集下载

财政教育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分类方法,政府支出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在我国现行预算制度下,主要包括:(1)基本建设支出。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3)科技三项费用。

(4)农业支出。

(5)林业支出。

(6)水利和气象支出。

(7)工业交通等部门的事业费。

(8)教育事业费。

(9)科学事业费。

(10)卫生经费。

(11)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13)国防支出。

(14)行政管理费。

(15)外交外事支出。

(16)公检法司支出。

(17)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18)债务本息支出。

(19)其他支出。

政府支出按具体用途分类,是同国家预算科目的设置相一致的,这种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

我们就其中某一项政府支出,例如教育支出来具体分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事业也因此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财政教育支出也不断增长,但同时存在较多问题。

一、国际财政教育支出分析国外教育经费来源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即是“财政性教育拨款”;二是私人出资(如非政府性组织的捐赠),近些年来呈上升趋势。

从05年的数据分析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政府性教育拨款占各国GDP比重的5%。

(而我国尚为4%的目标而奋斗)我们可以看看其后的因素:1、基础教育的普及政策和城乡教育的均等化程度。

一般而言,城乡教育均等化越高,拨款水平也就越高。

2、后中等教育政策。

3、高等教政策,各国因分担政策的不等化,而有较大差异。

有数据表明:OECD国家中央、州和地方的分担比例平均为46.5:27.5:27.1,可以看出中央政府承担了主要角色。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发展状况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下表:表1 我国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GDP的比重年份财政支出总额/亿元财政支出/亿元GDP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教育支出占GDP比/%2000 2562.61 15885.50 99214.6 16.13 2.63 2001 3057.01 18902.58 109655.2 16.17 3.142002 3491.40 22053.15 120332.7 15.83 3.322003 3850.6 24649.95 135822.8 15.62 3.282004 4465.86 28486.89 159878.3 15.68 2.792005 5161.08 33930.28 183084.0 15.21 2.802006 6348.36 40422.73 209407.0 15.18 3.012007 8280.21 49781.35 249529.9 16.32 3.322008 10449.63 62592.66 300670 16.32 3.482009 12309.66 75220.00 335353 16.37 3.6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从中,我们可以得出:1、我国的教育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不断的增加,从数据上,近年来的教育支出增长大致保持在10%,表明了教育支出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简析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简析

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支出改革的方向
1、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教育支出水平加强政府在教育财政投入上主体地 位和主导作用,稳定教育经费来源。 2、提高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其根源主要在于财政收入在GNP 中的比重偏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并不等于政府收入。 3、优化三级教育结构在我国,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在三级教育中的分配不尽合理, 应把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高等教育中。 4、解决财政教育支出中的地区平衡问题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地区间教育的均 衡发展。 5、建立高校财政评估机构,即高校和政府的中间机构。 6、完善政府的财政拨款制度。 7、要切实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和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 真正尊重高校的办学主体和融资主体的地位,使高校真正成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融 资主体。 另外,一些公立高校还可以进行“转制”的改革,创办产权多元的高等教育机构。有的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引入外资,建立对外合作机制。
6.7﹪ 6.5﹪ 6.4﹪ 6.2﹪ 6.2﹪ 6.0﹪ 5.8﹪ 5.7﹪ 5.7﹪ 5.1﹪ 5.0﹪ 4.9﹪ 4.7﹪ 4.6﹪ 4.4﹪ 3.8﹪ 2.80﹪
• 2012年世界各国教育 支出占GDP平均值4.9 • 发达国家教育支出占 GDP平均值5.1 • 发展中国家教育支出占 GDP平均值4.1 • 中国教育支出占GDP的 题
在政府投入是主渠道的前提下,能否开拓非政府渠道,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中 国虽然也颁布了捐赠法,但在具体税收政策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只是实行税前从 所得中全额扣除捐赠额外,没有其他税收优惠以鼓励社会捐赠。企业投资也是高校经 费、特别是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另外,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自于社会的投资也不 是很高,虽然近几年民办高校发展迅速,但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策的制约。 《高等教育法》规定“设立高等学校,……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许多有眼光的企业家也看 好这一产业,很想向民办高校投资,而投资必然要求回报。

财政部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教育支出 解释

财政部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 教育支出 解释

一、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在财政管理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是指对财政资金支出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可以更清晰地表现出财政支出的用途和目的。

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是根据国家财政支出的性质和用途,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将支出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分类。

二、教育支出解释教育支出是指政府为改善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覆盖面所进行的资金支出。

教育支出包括对学校教育的直接投入、对学生的资助、对教育行政管理的支持等方面。

教育支出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人才培养、提升国家综合实力。

三、深入探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教育支出1. 教育支出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属于哪个类别?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教育支出通常会被划分到教育文化类别下,以便更好地监督和管理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

2. 教育支出的具体项目有哪些?教育支出的具体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学校建设经费、教师工资支出、学生资助、教育设备购置等。

这些项目的支出对于保障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教育支出的重要性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因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加大对教育支出的投入,既是对未来的投资,也是对国家长远发展的保障。

四、对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教育支出的个人观点和理解教育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教育支出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监督,可以更好地保障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总结与回顾在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教育支出作为一个重要的支出项目,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教育支出的科学分类和详细监督,可以更好地保障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通过深入的探讨和详细的解释,相信你对财政部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教育支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论购买性支出之教育支出

论购买性支出之教育支出

财政学论购买性支出之教育支出经济学院教育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由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起主导作用。

政府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不仅缓解了因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的现象,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投资,而对人才的投资就等于对整个国家的投资,它背后所具备的巨大潜能与经济效益是无穷的。

一、教育支出定义1、政府财政用于教育事业的经费开支。

按照来源和负担情况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财政的预算内教育支出,各级政府征收的由于教育的税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以及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

2、分类:①按照性质划分,教育支出主要包括教育基建支出和教育事业费支出。

②按照教育层次来分,可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学校三级教育经费支出。

3、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是一种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尤其是越基础性的教育,其公共性越强,对于整个社会的利益与好处就越多。

(正外部性、教育资本市场不完全性、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二、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必要性1、教育的正外部性首先,教育能提高劳动者的各方面素质,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从而能提高劳动生产能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其次,教育能够提高一国国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降低犯罪率,能为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教育是一种不完全市场下的准公共物品从经济性质来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物品。

然而,教育是分初、中、高几个层次的。

所谓初等教育是保证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权利,更是每一个公民的一种义务,它是带有强制性的。

既然是国家通过立法安排义务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享受这种教育,那么这种服务理应由政府来提供和保障,从这个角度看初等教育应该是纯公共物品,而作为一种纯公共物品,它就具备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就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提供纯公共物品,因为:一方面,从公共物品的提供的角度来看,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的编辑成本等于零;而另一个方面,非排他性意味着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并不排除其他人使用。

浅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

浅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

浅谈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摘要】中国财政教育支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政策与措施、影响及展望以及与国外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揭示了其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章也分析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成就与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情况,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我国、历史发展、主要内容、政策与措施、影响、展望、比较分析、成就与不足、发展建议、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了解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了解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财政教育支出是指政府用来支持教育事业的资金,包括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等各方面的支出。

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教育支出是保障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只有保障教育经费的足够投入,才能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推动国家社会的持续进步。

财政教育支出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通过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可以缩小城乡、地区、贫富等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资源。

财政教育支出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了解财政教育支出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我们深入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2 探讨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我国政府在财政教育支出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显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在国民经济总支出中占比逐年提高,体现了财政教育支出在整体支出中的重要性。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然而,教育财政支出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问题1.教育财政支出不足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教育财政支出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还是存在不足。

特别是在国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教育财政支出普遍不足,导致教育资源短缺,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改善。

2.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分配都存在明显的不均衡问题。

富裕地区的学校设施先进,教育资源充足,而较为贫困的地区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这种不均衡的资源配置,限制了一部分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3.教育财政支出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当前,教育财政支出涉及到多个层面,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教育财政支出,要求公正、透明、规范,但实际上存在部分项目拨款不透明、资金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整个教育支出的效益降低。

4.教育财政支出过多的问题。

虽然教育财政支出不足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在某些地区或领域,却存在教育财政支出过多的情况。

例如,一些高校设施过于豪华、教师福利待遇过高等问题,导致教育经费浪费。

二、建议1.加大教育财政支出。

教育财政支出是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要给予更多的支持。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要坚持公平、公正、效率的原则,加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统筹规划,提高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覆盖率。

3.规范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

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财政支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育经费用于正常的教育活动,保证教育财政支出的真实、公正、合理。

4.加强教育财经的监督和审计工作。

教育经费的监督和审计工作必须加强,以确保教育经费的用途合理和效果明显,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

5.提高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益。

要对教育财政支出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并及时调整经费分配方式,确保教育经费合理投入,产生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

我国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情况分析教育支出是指国家用于教育事业的各项费用开支,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支出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理、高效的利用和配置这部分资源,对于我国科教兴国的实现将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采用教育支出强度、支出结构、生均支出水平三方面衡量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用教育支出总额、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等规模指标对我国教育支出进行规模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的教育支出的相对规模和绝对规模都不断增长,但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使用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矛盾仍然存在。

一、近年来我国教育支出的总体发展状况1.教育支出总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

反映了教育支出较快的增长速度,说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方面大力投资。

2.中国教育支出高于大多数国家已成财政支出首项。

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

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在国际上通常用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来衡量。

3.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低位徘徊。

二、我国教育支出中所存在的问题1.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过低。

尽管我国的教育支出总额连年增加,但是,教育支出占GDP 的比重却不见有多大的增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世纪曾呼吁世界各国在2000年实现教育支出占比达到6%的目标。

但直至今日我国还是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较低的占比说明,在我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教育支出未能与经济同步增长或优于经济增长,使得政府教育经费对学校运转的支撑力度并没有得到增强。

2.教育支出国际比较差距明显。

教育经费相对于GDP的比重,世界平均的水平是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

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是中国的7.44倍;所以中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尾,实在与我们的国家地位和经济实力不相符。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

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过去、今天、未来新闻081 夏濛205410813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民族素质和文明程度,它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逐步确立了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科技的进步,文明的演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育。

为了使我国发展成为科技强国,实现提高国名素质的战略目标,政府义无反顾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不断扩大财政性教育支出,使得教育支出在发展教育事业中逐步体现其重要地位。

确切地说,教育支出不仅仅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对国名生产总值,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应。

教育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政府由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发挥起主导作用。

政府所能提供的教育服务不仅缓解了因贫富差距带来的教育不公的现象,也是对人才的一种投资,而对人才的投资就等于对整个国家的投资,它背后所具备的巨大潜能与经济效益是无穷的。

一、改革开放翻开教育事业新篇章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思潮的引领下,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在中国掀起。

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也体现在教育体制的改革,换句话说,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为就教育体制改革打下基础,而教育体制的改革更是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逐渐在全国范围普及,而政府对不同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面,扩大了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要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实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以省级政委统筹为主的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

形成对高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

改革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分配的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