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球物理勘探

矿井地球物理勘探
矿井地球物理勘探

第三册矿井地球物理勘探

39 矿井物探概述

39 .1 矿井物探的意义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因此,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而我国以地下采煤为主,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其中地质条件是制约采掘机械化、井下作业环境和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科学发展观在煤矿企业的落实,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骤增,一批高产高效矿井正在建设或陆续投产,一是要求在探测的采区内在地面选择适宜的勘查手段,如:地面高分辨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对采区进行探测,为采区规划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二是在大型重达上千吨综采设备安装前或采区开采前,在矿井下查明与控制工作面内一切地质异常体,如:小断层和小褶曲、煤层厚度变化、煤层冲刷、剥蚀、煤层分叉、合并与尖灭、陷落柱、岩浆岩侵入煤层变焦、瓦斯涌出、岩溶及老空空间分布、可能的涌水点及通道、顶底板富水情况、顶板与围岩的稳定性等等。

这些地质异常即使规模小,如果不及时超前探查,不但造成采掘系统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还直接影响高产高效工作面的持续开采及矿井水害的有效防治,更甚者危及整个矿井和矿工安全。一旦发生问题,损失巨大。由于一个等于煤厚小断层存在,导致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设备被迫搬迁,经济损失惊人。例如联邦德国约有20%左右综采面都遇到没有预料到的地质破坏;前苏联有三分之一综采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变化而被迫搬迁。另外,众多的地方小煤矿,多数开采零星的煤田边角,原勘探程度低,构造相对复杂,给矿井采区设计和采掘造成很大影响。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2002年四十余年来,全国煤矿发生300m3/h以上突水达893次,淹没矿井398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亿元。例如:1984年6月,开滦范各庄煤矿2171综采工作面发生充水陷落柱透水灾害,突水高峰期11h,平均涌水量达123180m3/h,仅21h淹没年产300万吨的整个矿井,8天

后又淹没了吕家坨矿。经济损失达4亿元。1993年肥城矿业集团国家店矿-210北大巷突水,涌水量32970m3/h,6个半小时矿井淹没,且株连相邻的南高等矿和兴隆矿,经济损失达1.1亿元。1996年皖北煤电公司任楼煤矿7222工作面突水,水量达34570m3/h,由于岩溶性陷落柱突水处水源充足,总水量达30万m3,不到48小时将整矿井淹没,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在新形势下,仅靠传统的地质方法,查明矿井地质问题是不可能的。如:钻探及巷探是直接观测法,优点是能够直观观测被研究的地质体,结论是明确单一的,缺点是观测经常是不连续的,矿井地质人员通过内插或外推得出的结论有较大误差,甚至导致结论错误。即使运用当前普遍使用的采区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要全部查明落差几米的小断层及其它规模较小的地质异常,仍极其困难。因此,综合运用各种物探方法在地面或矿井下煤层附近探测地质异常,以及与采矿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是矿井地质工作者首选手段。尽管所有物探方法其手段都是间接的,存在多解性和不完备性,但近几十年来,随着物探仪器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其方法和技术日臻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运用计算机快速多手段处理和解释井下采集的各种物探数据,多种物探资料结合矿井地质等资料综合解释,大大地克服了多解性,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矿井物探已成为矿井地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39.1.1矿井物探的概念

地球物理勘探geophysical prospecting 是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又称应用地球物理或勘查地球物理,简称物探。它是用物理的原理研究地壳浅层的物理性质及地质构造,从而寻找与勘查有用矿床及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科学分支。物探方法的物理基础是地壳中存在许多物理性质不同地质体或分界面,它们在空间产生了天然物理场,如:重力场、地磁场、地热场及放射性场等,或者人工物理场,如:人工电场、电磁场;人工地震波时间场;弹性位移场的局部变化的异常场,物探工作者在空中、地面、钻井中或矿井内用各种仪器自动采集观测这些物理场的变化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研究所采集的物探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物探方法按所利用物理场的不同分为:重力、磁法、电法、地震、地热及放射位等六种勘探方法。也可按观测对象或工作空间的不同进行分类,如下表:

煤田地球物理勘探的观测对象包括煤田地质勘探及矿井地质的观测

中的大部分内容,其分类见下表:

矿井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矿井物探,是用于矿井地质勘查的各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总称。

它可以在地面和矿井中进行,地面物探主要任务一是在新建矿井中,为采区规划设计和先期采区设计提供详细的地质依据;二是在生产矿井中为工作面、井巷工程合理布置和采煤工艺的选择提供详细地质资料。地面物探施工简单,探测效率高,设备对环境的要求低,由于装备和物探技术的进步,在地形条件复杂的矿区,如:丘陵、山区、沙漠、湖泊水域等也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井下物探主

要任务是在采煤设备安装或开采前,查明或控制工作面内一切地质异常。一般在巷道内以煤层为主要探测对象,与地面物探相比,它具有探测目标近,物探异常明显而突出,分辨率高,方法多样,运用灵活,探测范围大的优点,但在多数情况下,从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各环节必须考虑全空间问题等特点。

39.1.2 矿井物探发展概况

地球物理勘探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法国Corad和Marcei Schlumberger首创电法勘探技术,地震勘探方法最早的折射波法(1919~1921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工作者第一次用地震反射资料绘制出得克萨斯Ltberty地区盐丘图。随后十年重力、磁法、电磁波法、测井以及海洋物探也得到了发展。为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急需要,众多物探方法用于探查矿产、潜水艇和火力阵地。其后物探基础理论,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处理等学科飞速发展,给物探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持。我国物探技术是从1939年开始的,当时,物探老前辈翁文波先生从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原中央大学物理系开设地球物理课程,培养物探人才。1940年用自制的双磁针不稳定式磁力仪在天门油矿和四川沟气矿进行了重力试验。建国后,1951年石油部门成立我国第一个地震队。煤炭部门于1954年8月组建煤炭系统第一个电法队(地面电法队)开始煤田测井,随后1955年在河北唐山开滦煤矿建立第一个地震队,五十年来全国地震队伍已发展到几十个,特别是80年代以来,由于数字地震仪的引进,道数不断扩展,多次覆盖、高分辨率地震和三维地震勘探的普及、资料处理和人机联作解释系统的发展,使煤炭物探技术在煤田勘探和煤矿生产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矿井物探研究和应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四十年来,各产煤国家根据自身地质特点发展了不同物探方法。我国矿井物探起步较晚,近三十年来,矿井物探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但总体来看,我国矿井物探技术尤其是物探设备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矿井物探方法很多,较为有效和常用方法主要为无线电透射法、高分辨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槽波地震勘探、矿井直流电法、地质雷达和声波探测等方法。

煤矿地震勘探,1975年唐山煤矿与重庆煤研所合作用瑞典六道轻便地震仪,用锤击震源在井下进行了折射波法试验,在厚度1.47~8m煤层中,测出的煤厚绝对误差平均为0.25m,尽管探测深度很小,但试验初步成功对各煤矿都有一定意

义。随后由折射波法试验发展为槽波法试验和应用。1955年,F.F.埃维逊在新西兰煤矿一个煤层中首先激发与接收到煤层波(槽波),并预言可用于煤矿;1963年,Th.克雷及其合作者的研究奠定了槽波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70年代末,提取与利用槽波埃里震相之后槽波勘探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0年前后,以法国、英国为首,澳、匈、捷、前苏联、美等国都先后发展起来。1977年,我国重庆煤分院、焦作矿业学业院、渭南煤矿专用设备仪器厂与徐州、焦作等矿务局合作,首先在井下开展试验,并于1980年前后研制成功TYKD-1型非防爆的9道模拟磁带矿井地震仪和防爆的TEKC-9型模拟磁带矿井地震仪,这些工作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法国WBK公司于1980年推出了SEAMEX-80型遥测式防爆数字地震仪,该仪器只生产了一套,德国物探工作者用该仪器进行了槽波技术研究工作和实际槽波探测工作,随后该公司于1985年又推出改进型SEAMEX-85型多道遥测防爆数字地震仪软件ISS,将槽波地震勘探向实用化推进了一大步。之后,我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引进了SEAMX-85型仪器及软件系统ISS,接着澳大利亚BHP公司和煤科总院西安分院也相继研制了类似的遥测防爆数字地震仪。从此,国内开始了系统生产性能试验。由于微型计算机及其系统在综合性能上日新月异,国内外不断推出槽波地震勘探微机数据处理系统,匈牙利国家物探研究所推出了SSS-1型集中式信号增强型防爆地震仪的微机槽波资料处理系统。在国内,1983年,中国矿业大学开展槽波在煤层中传播规律的模拟研究,成功地研制出MISS型槽波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微机程序系统。煤科总院西安分院也为MD-902型防爆双道数字地震仪开发出ISS-902型槽波的地震数据处理处理微机软件系统。该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成本低,可设置在矿业集团或矿内,系统简单,可独立运行,能及时处理井下槽波采集数据,解释出探测地质成果,也可以将各矿微机数据处理实现通讯和联网,使其资源共享。

1988~1989年,西安煤科分院从日本VIC株式会社引进瑞利波探测技术及GR-810专用仪器。在1991年将该法应用于煤矿井下煤层残厚及独头超前探测,同时研制出瑞利波瞬态激震法的设备MRD-Ⅰ、Ⅱ型仪器,在许多煤矿探测煤厚、小构造、薄煤带等取得良好效果。

廿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和国家开发银行组织和领导下,

在全国重点煤矿大面积开展了地面高分辨数字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在地震地质条件较好地区,运用高分辨二维地震能较可靠查落差≥10m的断层和波幅为10m的褶曲,三维地震勘探可较可靠地查明落差≥5m的断层,幅度≥5m的褶曲,解释煤层厚度变化趋势,配合电法预测煤层顶底板水文地质条件,查明规模较大的陷落柱、采空区及其它地质异常,为众多矿井采区设计、调整采场和采面布置提供了详细地质资料,取得了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

高分辨地震探测技术也可应用于井下,国外在廿十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该项技术研究,原西德用该技术沿巷道探测隔水层厚度;90年代,法国、加拿大等国在黄铜矿、钾盐矿井中获得了很高分辨率地震剖面。1995年煤科总院西安分院在我国龙口煤业集团北皂矿和淮南新集煤电公司八里塘首次使用DYSD-Ⅱ型多道遥测防爆地震仪,开展了煤矿井下高分辨地震研究工作,由于不受上覆松散低速层影响,地震波主频显著提高,提高了分辨率,对于小断层、煤层厚度、下组煤隔水层厚度及可能的导水断层探测十分有利。

声波探测主要应用于工程地质及矿山工程中,廿十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与瑞典等国将声波探测技术应用于岩体探测,以研究岩石力学性质、岩体裂隙、顶板稳定性及围岩强度分类,7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建筑、水电、交通和煤炭等部门的勘测设计和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声波探测根据声源不同可分为主动探测和被动探测两种方法,主动探测其声波为人工激发,而被动探测中,声源是岩体遭受自然界或煤层采动等其它力作用时,在变形或破裂过程中,由岩体自身发射。

声波探测主要解决工程地质问题有:岩体的工程地质分类;确定围岩松驰带的范围,为合理设计锚杆长度、喷浆或衬砌厚度提供依据;测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预裂爆破与注浆效果的检测;混疑土探伤及强度检测;冻结法凿井时,冻结厚度的检测;断层、裂隙及溶洞等地质异常探测,地应力测试;矿井冒顶、瓦斯与水突出,煤矿开采过程出现的“两带”(冒落带、裂隙带)检测及地震灾害预报等。

山东煤田地质局与澳大利亚联邦工业科学组织探矿采矿部(CSIRO)于1996年开始对微地震技术研究,并应用于煤矿“两带”监测中。采煤过程中会产生垮落带和断裂带(简称两带),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又要最大限度地增加煤炭可

采储量,需要根据采矿时形成的实际“两带”高度留设防水或防砂煤柱,用常规方法,如据经验公式或用地面高分辨率地震、钻探及测井,确定“两带”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大多数为点控制,时间上只为某一时刻的瞬时值,不是动态的,且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煤矿“两带”发育情况差异很大,仅据个别矿井获得的观测结果,难以推广到其它矿井。微地震技术类似天然地震,在采矿时“两带”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强度较弱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的钻井中和地表或矿井中,安置传感器(也称检波器)用电缆连接到地面微地震监测仪上,连续动态观测微地震事件,经计算机处理和解释确定裂隙带和冒落带高度。

地质雷达(矿山雷达)是基于电磁波反射原理探测地质构造、地下水体、煤层厚度、煤层冲刷、剥蚀以及采空区垮落带等地质异常。从1937年4月29日美国公布第一专利起,50年代美国率先进行了地质雷达可行性方案研究,70年代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公司(GSSI)推出SIR系列商品化地下雷达系统。随后,日本、加拿大等国在SIR技术基础上,开展了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研究。1983年,日本以厚.坂山等人研究了地质雷达在地基中的实用性后,将SIR产品改型为OAO系列产品。70年代来,加拿大A-Cube公司,针对SIR系统的局限性对系统结构和探测方式作了重大改进,采用微机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及光缆传输高新技术,推出了EKKO GPR系列产品。80年代瑞典地质公司也推出了RAMAC系列的数字式钻孔雷达系统。我国煤科总院重庆分院从70年代开始矿井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及仪器的研究,他们针对我国煤矿井下的环境条件,于1987年研制出防爆型KDL系列产品,该产品不仅在煤矿井下,而且在隧道、市政建设等方面推广使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电磁波法,国外从二十世纪20年代开始研究,首先在磁化矿床上进行试验。我国在60年代开始探索在矿井下应用无线电波透视技术,如原地矿部物探所研制成功DK型透视仪,用以寻找金属盲矿体的探测试验。70年代末,煤科总院重庆煤科分院研制成功WKT-1(不防爆)、WKT-2(防爆)及80年代末推出的WKT-F3型轻便防爆坑透仪。90年代,又研制出WKT-D型大距离智能坑透仪及资料处理的CT或震技术。在80年代,河北省煤研所也完成了WKT型仪器的防爆改造工作,WKT-D型坑透仪,由微机控制,测量数据自动数字显示,自动记录和内存储;数据处理有专门的软件、CT成像处理软件及CAD自动成图,对

井下导体采取综合抗干扰措施,穿透距离可达350~450m,由于该仪器设备先进,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探测效果好,因此,在国内众多局矿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瞬变电磁法(Translem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或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或TDEM。国外TEM法理论研究主要在地面和钻孔中进行,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建立了TEM解释理论和野外施工的方法技术,60年代,前苏联三十多个TEM队在全国各盆地进行普查,并成功地发现了奥伦堡地轴上的大油田。前苏联的TEM法理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前列,50~60年代由Л.Л.BaHbяH,A.A.KYфMAHH等人完成了TEM法的一维正、反演。70~80年代前苏联物探工作者又对二维、三维正演方面作了大量工作。80年代初,жданов提出电磁波拟地震波的偏移方法,他用“偏移成像”的广义概念,在电磁法中确定了正则偏移和解析延拓偏移两种方法。80年代末,KameHecKий,又从激发激化现象理论出发,研究了TEM法激电效应特征及影响,成功地解释了TEM法晚期段电磁响应的变号现象。欧美各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该方法,也做了一些试验,但大规模发展该方法始于70年代,J.R.wait,G.V.keller,A.A.Kaufmann等人对该方法的一维正、反演进行了大量研究。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在TEM法二、三维正演模拟技术方法研究日臻完善,而TEM法解释中时深转换理论和应用研究一直走在前列,并提出了许多算法。

国内TEM法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由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原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中南工业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分别在理论、方法、仪器和野外试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维正、反演及方法技术理论,研制出TEM仪器,而大功率和多功能瞬变电磁仪器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学者在TEM法数据处理和解释中也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TEM波场转换和拟地震波处理方法。中国矿业大学于景邦博士建立了TEM法时间—深度换算数学模型,采用多匝数,小回线组合装置探测巷道不同位置的含水构造,取得明显的地质效果。

矿井直流电法,前苏联及匈牙利在理论和井下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处于领先地位。80年代我国煤科总院唐山分院、河北煤研所、煤科总院西安分院等单位开始将直流电法应用到井下,主要探测工作面顶、底板内的含水及导水构造。1990年开始,中国矿业大学与淮北矿业集团合作开展了多种矿井直流

电法方法有效性的研究工作,并与煤矿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相结合,探测下组煤隔水层厚度。

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在80年代研制出模拟磁带煤厚测量仪,在矿井下使用。随后,淮南工学院与长沙旭华无线电厂合作开发了KDY-1型数字测煤厚仪,在一些矿区得到应用。另外,高精度重力测量、红外测温法及氡气测量也在一些煤矿井下应用,用以解决井下小构造、岩溶陷落柱及含水预测等问题。

地球物理测井(测井),测井起源于法国,1927年9月,法国人斯仑贝谢兄弟发明了电测井,开始在欧州用于勘查煤和油气,两年后传到美国和前苏联。1939年12月,我国使用电测井勘查石油与天然气。煤田测井始于1954年4月22日,五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煤田测井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换代,从五十年代的半自动测井仪,手动绞车,六十年代的半自动照像测井仪,七十年代的车装静电显影测井仪到八十年代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数字测井仪,测井仪器已全面进入计算机数字采集、传输和资料的自动处理。其应用领域迅速扩大,资料解释水平和地质成果不断提高。煤田测井已从简单的定性、定深、定厚,向全面定量解释发展。目前,可提供煤层层位、煤岩层产状、煤岩层力学性质(强度指数、杨氏横量、泊松比、稳定性等),断层参数(性质、断距、破碎带等),煤层煤质参数(碳灰水含量、元素含量、挥发分、发热量等)、岩层孔隙度、岩性砂泥水含量、含水层参数(涌水量、补给关系、水位等)多种地质成果,其中大部分已应用于地质报告中。煤田测井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薄层分层解释水平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煤田测井在煤矿地质勘探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勘探手段,它可能减少钻井取芯工程量,提高勘探速度、降低勘探成本,已经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公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进一步延伸,煤田测井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9.2 矿井物探的主要类型

按照本手册对矿井物探工作范围的界定,按物理场列表分类如下:

39.2.1各类物探手段的适用条件和易解决的问题

各类物探手段所反映的物理特征决定了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地震手段测量的参数为折射、反射、透射地震波的旅行时,表现的物理特征是地下岩石密度和弹性模量,它们决定地震波传播速度;电法测量地下岩石电阻、电压、电位等参数,表征的物理场是电导率等。因此,应用物探方法时,要深入研究勘查对象的地质物性条件,对症下药,分析是否满足适用条件,选用适合的方法,注意用多种有效的物探手段综合解释,才能有针对性解决矿井地质勘探中的问题,取得良好的地质效果。

下表简要列出各类物探手段利用参数,适用条件和解决的地质任务

《地球物理勘探》基本特点

《地球物理勘探》基本特点 (1)地球物理勘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方法 用钻机或其它的机械手段从地下取出岩样来认识地质构造是直接的勘探方法(或称为侵入方法,invasive method)。 地球物理勘探无须从地下取出岩样,而是通过使用专门的仪器在地面(或钻孔中)观察由地下介质引起的某种物理场的分布状态,

收集和记录某些物理信息随空间或时间的变化,并对这些信息的分布特征作出解释和推断,从而揭示地球内部介质物理状态的空间变化和分布规律,以此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及赋存状态、查明地质构造。

(2)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以往的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为矿产资源的调查、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工作提供了大量的、获得实践检验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在覆盖地区对研究地质构造、指导勘探、成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勘探速度,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水文地质钻孔的成井率。

(3)地球物理勘探能更全面了解勘探目标的全貌,避 免钻孔勘探‘一孔之见’的弱点 在工程勘察中,尤其是在浅层岩溶勘察中,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能提供勘探区域内二维、甚至三维的地下岩溶分布状态,克服钻孔‘一孔之见’的局限性。 跨孔声波、电磁波透视法能了解两孔之间的岩体的完整性,能从整体上评价岩体的完整性与基础的稳定性。

(4)地球物理勘探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一)必要条件: 要有物性差异; (二)充分条件: 1、目前仪器技术条件下,能测出异常: (1)场源体要有一定的规模, (2)场源体要有一定的埋深比, (3)仪器灵敏度要高; 2、干扰要小或能分辨异常; 3、环境条件允许。

(5)反演解释具有多解性 同一物理现象(或者说同一性质的物理场的分布)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引起。 例如,在电法勘探中,视电阻率的变化可以由被测目标体电阻率值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于地形,产状等其他因素的变化引起。这反映了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具有多解性。 要克服地球物理勘探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就必须将其与钻井资料或地质资料相结合进行推断解释,必须掌握一定的地层岩矿石的物性参数。

地球物理勘探与工程物探

地球物理勘探与工程物探 一、地球物理勘探分类 (一)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地球的学问,是一门横跨物理学和地质学的边缘、交叉科学。地球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极为广泛,上达数百公里高空的游离层,下至地球深处,包括重力、电场、地磁、地震和放射性等物性特征,都属于其研究的领域和对象。 (二)地球物理勘探 将研究地球的各种物理方法用来寻找地下矿藏,或者用来探测岩体的赋存状况,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就产生了应用地球物理学,或称为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地球物理勘探是以地下岩体的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探测地表或地下地球物理场、分析其变化规律,来确定被探测地质体在地下赋存的空间范围(大小、形状、埋深等)和物理性质,达到寻找矿产资源或解决水文、工程、环境问题为目的的一类探测方法。 (三)地球物理勘探分类 (1)按探测对象、应用领域的不同,物探可分为: ①石油物探 ②煤田物探 ③金属非金属物探 ④放射性物探 ⑤水文物探 ⑥工程物探 ⑦环境物探 (2)按工作环境的不同,物探可分为: ①地面物探 ②航空物探 ③海洋物探 ④地下物探 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根据所探测对象(如岩溶、构造、矿体等各类目的体以及地层等)的物理性质的不同,可将地球物理勘探分为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放射性勘探、地震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地热勘探等多种方法。 (一)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研究由地下岩层与其相邻层之间、各类地质体与围岩之间的密度差而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即“重力异常”)来勘探矿产、划分地层、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重力异常是由密度不均匀引起的重力场的变化,并迭加在地球的正常重力场上。 重力观测方法主要有动力法和静力法两种。 ⑴动力法是观测物体的运动,直接测定的量是时间。 ⑵静力法是观测物体的平衡,直接测定的量是线位移或角位移。静力法只能用于重力的相对测

井下物探管理办法

井下物探管理办法

文档仅供参考 附件7: 矿井物探管理办法 为规范矿井物探工作,提高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准确率,全面落实“物探先行,钻探跟进”的防治水要求,制定本办 法。 一、适用范围 各区域公司及矿井公司、各生产(基建)矿井。 二、地面物探管理 1、矿井地面物探工程立项、方法选择、观测系统确定必须参 考《汾西矿区地面物探总体规划》。 2、地面物探工程计划必须上报集团公司审查同意。 3、地面物探项目的招投标必须符合集团公司相关规定,参加 招标的单位必须具有乙级(含乙级)以上物探资质。 4、地面物探项目招标前必须编制工程设计并报集团公司组织 审查,未经集团公司审查不予审查报告。审查后确定的设计做为 招投标和施工的技术依据,设计变更必须经建设方、监理方同 意。 5、大中型物探项目(2km2及以上)必须聘请具有物探监理 资质的单位进行监理。小型物探项目,矿井必须参与项目开工、 试验、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督管理,并有详细的监管工作日志。 6、集团公司负责物探工程设计、报告的审查并批复。 7、地面物探项目设计、施工方法、质量管理、报告编制等必 须符合国家相关规程、规范要求。

三、井下物探管理 1、各矿井必须成立3人以上(包括3人)的物探技术小组,指定专职的物探技术人员,确保物探工作正常开展。同时按照集团公司要求派出物探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并按周积极开展内部自主培训,不断提高矿井的物探技术水平。 2、各矿井必须配备超前探测水情和构造的物探仪器,以及探测回采工作面地质异常的无线电波透视仪。 3、区域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公司组建物探队伍,保证所属矿井物探工作正常开展。 4、各区域公司、矿井应制定物探仪器保管、维护、使用和交接管理制度,定期对物探仪器进行维护,仪器每两年须送到厂家对技术指标检校或大修。 5、所有开拓、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电法仪器循环探测,要求探测全覆盖。物探范围内如过空巷,应重新探测。 6、为实现物探与钻探相匹配,使用大功率瞬变电磁仪,相邻两次探测间距不大于100米;使用小功率瞬变电磁仪的矿井,相邻两次探测间距不大于75米。 对可能存在地质构造的区段应使用地震类物探仪器探测。 7、受小窑采空区积水及富水构造影响严重矿井(柳湾、水峪、高阳、正文、正旺、正帮、正佳、正珠等)的采掘工作面,应采用瞬变电磁法、直流电法、地质探测仪法多种手段综合验证探查小窑采空区范围及其赋水性。

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

什么是地球物理勘探 人类居住的地球,表层是由岩石圈组成的地壳,石油和天然气就埋藏于地壳的岩石中,埋藏可深达数千米,眼看不到,手摸不着,所以,要找到油气首先需要搞清地下岩石情况以及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物理性质是指岩石的导电性、磁性、密度、地震波传播等特性。地下岩石情况不同,岩石的物理性质也随之而变化。我们把以岩石间物理性质差异为基础,以物理方法为手段的油气勘探技术,称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简称物探技术。 通过观测不同岩石引起的重力差异来了解地下地层的岩性和起伏状态的方法,称为重力勘探。油气生成于沉积盆地,应用重力勘探可以确定沉积盆地范围。 通过观测不同岩石的磁性差异,来了解地下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磁力勘探。在沉积盆地中,往往会分布着各种磁性地质体,磁力勘探可以圈定其范围,确定其性质。 通过观测不同岩石的导电性差异来了解地下地层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电法勘探,与油气有关的沉积岩往往导电性良好(电阻率低),应用电法勘探可以寻找和确定这类地层。 通过观测用人工方法(如爆炸)激发的地震波在不同岩石中的速度变化及其他特征来了解地下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地震勘探。 在以上这四种方法中,重力、磁力、电法三种方法联合起来应用往往可以找出可能有油气的盆地在哪里,盆地中哪里是隆起,哪里是坳陷,哪里是可能最有利的构造等等。这种工作是在找油的开始阶段做的,一般叫做普查。 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最主要的一种勘探方法,具有勘探精度高,能更清晰地确定油气构造形态、埋藏深度、岩石性质等优点,成为油气勘探的主要手段,并被广泛应用。 什么是地球物理测井 井下地层是由各类岩石组成,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为了研究各类岩石的物理性质及井下地层是否含有石油天然气和其他有用矿产,建立了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边缘 学科---地球物理测井学,简称“测井”,它以地质学、物理学、数学为理论基础,采用计算机 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及传感器技术,设计出专门的测井仪器,沿着井身进行测量,得出地层 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地层结构及井身几何特性等各种信息,为石油天然气勘探、油气田

地球物理勘探考点汇总

地球物理勘探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动校正:校正因炮检距不等而存在的正常时差的影响。 2.时距曲线:若测线是沿一条线进行的,则测线上各观测点坐标与波至时间的关系图称为时距曲线。 3.多次覆盖:指采用一定的观测系统获得对地下每个反射点多次重复观测的采集地震波讯号的方法。 4.电阻率剖面法:当保持供电电极距AB不动时,电极系探测深度一定,移动电极系时就可以反应一定深度范围内的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称之为电阻率剖面法。 5.电法勘探:是以岩石、矿石的导电性、电化学活动性、介电性和导磁性的差异为物质基础,使用专用的仪器设备观测和研究地壳周围物理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的一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 6.转换波:与入射波波形不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7.高密度电法:是集电测深和剖面法于一体的一种多装置,多极距的组合方法。 8.槽波地震勘探:是在井下煤层开采工作面内进行的,地震测线接受点和激发点沿煤巷布设,直接探测煤层内地质构造或其他地质异常体的勘探方法。 9.温纳四极装置:一种三电位电极装置,一次组合,可以获得三种电极排列的测量参数。 10.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11.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限的断面。 12.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综合反映。 13.正常时差:各观测点有不同的炮检距,因而有不同的旅行时,他们相对于自激自收时的差称为正常时差。 14.静校正:设法消除地表因素影响的校正过程。 15.观测系统: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16.同类波:与入射波波形相同的反射波和透射波。 17.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18.电测深:电测深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沿深度的变化,达到测深、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目的。 19.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电极向地下发送脉冲式一次电磁场,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由该脉冲电磁场感应的地下涡流产生的二次电磁场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从而来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时间域电磁法。 20.水平叠加:又称为共反射点叠加或共中心点叠加,就是把不同激发点、不同接收点上接收到的来自于同一反射点的地震记录进行叠加。 二、填空题 1.地震勘探的三个主要步骤是采集、处理、解释 2.地震勘探的横波有SV波、SH波 3.联合剖面法曲线中的正交点和反交点分别反映低阻和高阻特征 4.常用电阻率法测量方法有:电阻率测深法、电阻率剖面法、高密度电阻率法 5.观测系统图示方法有视距平面法、普通平面法、综合平面法 6.从实用性出发,地震波可分为有效波和干扰波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探矿法 一、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基本原理 物探的基本特点是研究地球物理场或某些物理现象。如地磁场、地电场、放射性场等,而不是直接研究岩石或矿石,它与地质学方法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通过场的研究可以了解掩盖区的地质构造和产状。它的理论基础是物理学或地球物理学,系把物理学上的理论(地电学、地磁学等)应用于地质找矿。因此具有下列特点和工作前提: (一)物探的特点 1.必须实行两个转化才能完成找矿任务。先将地质问题转化成地球物理探矿的问题,才能使用物探方法去观测。在观测取得数据之后(所得异常),只能推断具有某种或某些物理性质的地质体,然后通过综合研究,并根据地质体与物理现象间存在的特定关系,把物探的结果转化为地质的语言和图示,从而去推断矿产的埋藏情况与成矿有关的地质问题,最后通过探矿工程验证,肯定其地质效果。 2.物探异常具有多解性。产生物探异常的原因,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于不同的地质体可以有相同的物理场,故造成物探异常推断的多解性。如磁铁矿、磁黄铁矿、超基性岩,都可以引起磁异常。所以工作中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往往不易得到较肯定的地质结论。一般情况应合理地综合运用几种物探方法,并与地质研究紧密结合,才能得到较为肯定的结论。 3.每种物探方法都有要求严格的应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因为矿床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自然地理条件因地而异,从而影响物探方法的有效性。 (二)物探工作的前提 在确定物探任务时,除地质研究的需要外,还必须具备物探工作前提,才能达

到预期的目的。物探工作的前提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物性差异,即被调查研究的地质体与周围地质体之间,要有某种物理性质上的差异。 2.被调查的地质体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深度,用现有的技术方法能发现它所 引起的异常。若规模很小、埋藏又深的矿体,则不能发现其异常;有时虽然地质体埋藏较深,但规模很大,也可能发现异常。故找矿效果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能区分异常,即从各种干扰因素的异常中,区分所调查的地质体的异常。如铬铁矿和纯橄榄岩都可引起重力异常,蛇纹石化等岩性变化也可引起异常,能否从干扰异常中找出矿异常,是方法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地球物理探矿法的应用及其地质效果 (一)应用物探找矿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1.物探找矿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因物理场是以水平面做基面,越平坦越好;矿体形态规则;具有相当的规模,矿物成分较稳定;干扰因素少;有较详细的地质资料。最好附近有勘探矿区或开采矿山,有已知的地质资料便于对比。 2.物探找矿的不利条件:物性差异不明显或物理性质不稳定的地质体;寻找的地质体或矿体过小过深,地质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不易区分矿与非矿异常等。 (二)物探方法的种类、应用条件及地质效果简要列于表4—5。 物探方法的选择,一般是依据工作区的下列三方面情况,结合各种物探方法的特点进行选择:一是地质特点,即矿体产出部位、矿石类型(是决定物探方法的依据)、矿体的形态和产状(是确定测网大小、测线方向、电极距离大小与排列方式等决定因素);二是地球物理特性,即岩矿物性参数,利用物性统计参数分析地质构

环境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方法探究

环境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方法探究 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成为各个技术领域面临的问题。环境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靠积极的预防,更要对已经产生的环境污染及危害进行治理,而作为一种环境监测方法,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应用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就环境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与方法进行探讨,希望会对我国的环境建设起到一定作用。 标签:环境保护地球物理勘查 0前言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来各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环境治理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支撑。环境地球物理方法充分的发挥着环境科学与物理技术的两项优势,无论是进行大区域的环境物理变化,还是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都具备了实用性及实效性的优势,为我国的环境监测以及保护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 1对地下水污染的勘查技术 工业的发展与人类各种生活垃圾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了地下水源的质量,地下水污染问题也受到各个学术界的关注。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还是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以及工业垃圾没有进行进一步处理,其中还包括城市生活中所产生的大量垃圾,对垃圾的填埋直接影响了地下水质。地下水的质量直接与我们的生活用水息息相关,如果地下水一直受到污染,会使我们的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所以,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与预防是各个领域都在研究的问题。而在对地下水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地下污染源的所在地点、污染的严重程度、地下水的流向以及污染源的分布等因素,才能在治理当中制定相应的方案。 1.1对垃圾填埋场的渗漏检测 大型的垃圾填埋场会对本地区的土质以及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垃圾渗滤液在渗入地下后会使地层中介质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通过对地球物理仪器设备的应用,可以检测出垃圾渗滤液导致的介质变化,进而分析出渗漏的范围以及地下水的污染程度,这种方法方便快捷,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采样和打钻。 而针对不同的垃圾填埋状况以及工作目的,应该选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常用的方法有雷达法、电磁法、放射性法等,可以用来进行污染治理的前后对比当中。而对小范围内的垃圾填埋产生的影响做检测的话,可以采用激发极化法、探地雷达法等。在进行不同物理检测方法选择时,应该根据实地需要选择可行性的对策,具体为使污染体育背景之间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别,也就是根据仪器的检测数据能够明显的得到相应的结论,使检测结果更科学。 1.2对地下运输管道的检测

地球物理勘探部分知识点

????????????????? ????????????????????????????????????????????????????????????????????????????????????????????梯度法电位法充电法激电测深法各类剖面法激发极化法多级测深法偶极测深三级测深法对称四级测深法电测深偶极剖面法复合对称四级剖面法对称四级剖面法联合剖面法电剖面电阻率法充电法电位法天然场法直流电法法)无线电波透视法(阴影变频法(交流激电法)甚低频法(长波法)电磁法低频点测法 天然场法交流电法电法勘探???????????声波法横波法纵波法面波法反射波法 折射波法地震勘探 测量均匀大地的电阻率,原则上可以采用任意形式的电极排列来进行,即在地表任意两点(A 、B)供电,然后在任意两点(M 、N)测量其间的电位差,根据 (5.2.10)式便可求出M 、N 两点的电位. AB 在MN 间产生的电位差由上式解出大地电阻率,大地电阻率的 计算公式为 上式即为在均匀大地的地表采用任意电极装置(或电极排列)测量电阻率的基本公式。 其中K 为电极装置系数。 电法勘探的基本概念 电法勘探是以研究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石电学性质之间的差异为基础,利用电场或电磁场(天然或人工)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来解决地质构造或寻找有用矿产的)11(2BM AM I U M -=πρ)11(2BN AN I U N -=πρ)1111(2BN BM AN AM I U MN +--=?πρI U K MN ?=ρBN BM AN AM K 11112+--=π

一类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通称为电法。 场源 稳定电流场:点电源电场、两异极性点电源电场、偶极子源电场。 变化电流场:电磁场 装置类型:对称四极、三极、偶极 视电阻率均匀介质电阻率计算公式 实际上大地介质常不满足均匀介质条件,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者有矿体充填其中,这时由上式得到的电阻率值在一般情况下既不是围岩电阻率,也不是矿体电阻率,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用ρs 表示 视电阻率与真电阻率在概念上有本质的不同,决定视电阻率值大小的因素有: 1) 不均匀体的电阻率及围岩电阻率; 2) 不均匀地质体的分布状态(形状大小、深浅及产状等); 3) 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间的相互位置; 4) 工作装置和地质体的相对位置 电测深 电测深法是根据岩石和矿石导电性的差异,在地面上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置电极的位置,观测和研究所供直流电场在地下介质中的分布,了解测点电阻率I U K MN ?= ρ

物探方法简介

物探方法简介 一、瞬变电磁法简介 1、瞬变电磁法技术原理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Method, TEM)是以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并研究该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 来寻找地下矿产资源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一支时间域电磁法。下图即为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图解。 2、瞬变电磁法应用领域 瞬变电磁法施工简便、低阻探测能力强、精度高、探测深度大(地面1000m、井下150m),井下、井上均可施工。具有许多传统直流电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可应用于: ◆地下水探测。瞬变电磁法可用于找水、咸淡水区分、地下电性

分层、圈定地下充水溶洞; ◆寻找金属矿床; ◆煤层顶底板富水性探测、巷道迎头超前探、圈定煤层采空(塌陷)区; ◆陡倾角、断层、岩脉等地质构造探测。 二、高密度电法简介 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高密度的观测点,工作装置组合实现了密点距陈列布设电极,是一种阵列勘探方法,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增加了空间供电和采样的密度,提高了纵、横向分辨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众多直流电阻率方法中,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其工作效率高、反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物探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 ◆寻找地下水、管线探测、岩土工程勘察; ◆煤矿采空区调查,煤矿井下富水性探测; ◆水库大坝的坝体稳定性评价、坝基渗漏勘查、堤坝裂缝检测、建筑地基勘探; ◆涵洞和溶洞位置勘查、岩溶塌陷和地裂缝探测 三、矿井直流电法简介 主要应用于井下,其原理与地面直流电法相似,不同之处为:矿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采用本安防爆设备,它以岩石的电性

我对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的认识

我对地球物理勘察技术的认识 1 地球物理勘探的实质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观察和研究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勘查方法。它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研究基础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通过分析、研究所获得地球物理资料,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 2 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内容 利用相适应的仪器测量、接收工作区域的各种物理信息,应用有效的处理从中提取出需要的信息,并根据岩(矿)体或构造和围岩的物性差异,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做出地质解释,推断探测对象在地下赋存的位置、大小范围和产状,以及反映相应物性特征的物理量等,作出相应的解释推断的图件。地球物理勘探是地质调查和地学研究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3 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根据其所研究地球物理场的不同,物探方法通常可分为以下几大类:(1)以介质弹性差异为基础,研究波场变化规律的地震勘探和声波探测;(2)以介质电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天然或人工电场(或电磁场)的变化规律的电法勘探;(3)以介质密度差异为基础,研究重力场变化规律的重力勘探;(4)以介质磁性差异为基础,研究地磁场变化规律的磁法勘探;(5)以介质中放射性元素种类及含量差异为基础,研究幅射场变化特征的核地球物理勘探;(6)以地下热能分布和介质导热性为基础,研究地温场变化的地热勘探等。 地震勘探是近代发展最快的物探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的传播规律来勘探地下的地质情况。在地面某处激发的地震

波在向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弹性地层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用专门得仪器可以记录这些波,分析所得记录的特点,如波的传播时间、振动形状等,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一起处理,能较准确的确定这些界面的深度和形态,判断地层的岩性,是勘探含油气构造,甚至是直接找油的主要物探方法,也可以用于勘探煤田,盐岩矿床,个别的层状金属矿床以及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 电法勘探是根据岩石和矿石电学性质(如电性、电化学活动性、电磁感应特性和电性差异)来找矿和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是通过观测人工的、天然的电场或交变的电磁场,分析、解释这些场的特点规律达到找矿勘探的目的。电法勘探分为两大类,直流电法,包括电阻率法、充电法、自然电场法、直流激发极化法等;交流电法,包括交流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大地电磁场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和微波法。 重力勘探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重力加速度值得变化而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的一种方法。以牛顿万有引力为基础。只要勘探地质体与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仪器找出重力异常,然后结合当地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的埋藏情况,进而找出隐状矿体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磁法勘探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磁性,可以 产生各不相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磁异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她包括地面、航空、海洋磁法勘探及井中磁法勘探等。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进行地质填图;研究与尤其油漆有关的地质构造及大地都造等。我国建国以来大多数铁矿区、多金属矿区及油气田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磁法勘探。效果显著。

浅谈地球物理勘探的勘探方法

浅谈地球物理勘探的勘探方法 白亚东 宁夏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宁夏750004 摘要:“地球物理勘探”,英文名为geophysical prospecting,也称“物探”。地球物理勘探常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分密度、磁导率、电导率、弹性、热导率和放射性,与此相应的勘探方法分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温法勘探和核法勘探。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物理性质;勘探方法 一、地球物理勘探的定义。 “地球物理勘探”,英文名为geophysical prospecting,也称“物探”。地球物理勘探是利用地球物理的原理,根据各种岩石之间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及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测量工程区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以了解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勘探和测试方法。由于地球物理勘探具有设备轻便、勘察速度快、投入人力财力小等特点,它在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 二、地球物理勘探的勘探方法。 地球物理勘探常利用的岩石物理性质具有密度、磁导率、电导率、弹性、热导率和放射性。勘探方法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地温法勘探和核法勘探。 (一)重力勘探。

重力勘探是利用专门仪器并按照特定方式观测岩层间的密度差异,进而研究地下地质问题,是利用组成地壳的各种岩体、矿体间的密度差异所引起的地表的重力加速度值的变化而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方法,用以提供构造和矿产等地质信息。 重力勘探是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在接近较大密度的物体时,其引力增大,反之引力减小。在地表上引起的重力变化就是重力异常,勘探地质体与其周围岩体有一定的密度差异,就可以用精密的重力测量仪器找出重力异常。异常的规模、形状和强度取决于具有密度差的物体大小、形状和深度。然后,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其他物探资料,对重力异常进行定性解释和定量解释,便可以推断覆盖层以下密度不同的矿体与岩层埋藏情况,进而找出隐伏矿体存在的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能源工业、国防工业和测绘工业是重力勘探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国内重力勘探队伍主要集中在地矿部门和石油部门,国外的重力勘探主要应用在盆地、盆地深层和井中重力测井方面。 (二)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自然界中的岩石和矿石具有不同的磁性并能够产生不同的磁场,它使地球磁场在局部地区发生变化,出现地磁异常,利用仪器发现和研究这些磁异常,进而寻找磁性矿体和研究地质构造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磁法勘探主要用来寻找和勘探有关矿产(铁矿、铅锌矿、铜锦矿等),测定和分析研究各种磁异常,找出磁异常与地下岩石、

关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重要应用分析

关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重要应用分析 摘要: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包含内容诸多,其包括航空放射性技术、航空重力技术、航空电磁法、航空磁法、深地震主动源剖面法、地面电磁法、天然地震流动 台阵观测法、井中物探技术以及金属矿地震技术等,鉴于现实情况的考虑,本文 基于“代表性、针对性和透彻性”的论述原则,以括航空放射性技术为研究对象实 施分析。 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重要应用;分析 1导言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应用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不但能够准确的调查和现 实地球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还能在地质工程中,对出现的病害问题进行详细的 检测分析,帮助工作人员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提供准确的信息依据,备受众多领 域工作人员的青睐,为很多重要的社会建设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由此,在社会 的发展进程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应用将愈加广泛,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的持续 发展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基本特点 (1)直接性寻找矿产资源以及地层,以矿体为勘察对象,比如:利用磁法勘探磁铁矿,利用重力法进行盐岩的勘探工作,以及运用激电法对硫化物矿体进行 探测工作等。(2)间接性寻找矿产资源以及地层,在这一工作中以控矿地质体 为勘探对象,比如:在寻找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时可以采用磁法进行勘探工作, 在寻找钾盐资源时可以采用重力法进行勘探工作,在对油气资源进行探测时可以 采用地震法进行勘探工作。(3)地球物理勘查资料解释的多解性。对于不同的 地质体来说,常常存在很多相似的异常,比如:磁铁矿与基性火山岩容易引起强 磁异常,铜多金属矿与黄铁矿、石墨容易形成激电异常等。(4)地球物理勘查 成果的等效性。在一定的埋藏条件下,地质较小、物性差异大与地质体规模较大、物性差异小的地质体也可以形成相似异常的结果,从而对异常解释形成一定的影响。 3关于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的分析 3.1重力勘测 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中,重力测量技术较为普遍,重力仪的重力测量技术精 度主要用于矿体,并对密度差重力变化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这是一种运用 起来较为便捷的矿产勘查方法,同时也可以对地质进行研究。在应用方面,重力 勘测技术多应用于岩浆岩体、沉盆基地、划分断裂等基础物质上,重力勘测技术 还为与金属相关的花岗岩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2磁法勘探 在对矿石和自然界岩石进行磁力勘查时需要用到磁法勘探技术,可以合理地 分析和检测磁场的变化。同时,磁勘探技术也是研究地质问题和勘探资源的重要 手段。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磁性勘探技术是目前最简单的一种勘探方法,它具有成本低、携带方便、工作效率高、勘探结构准确等优点,尤其是在有色金 属的勘探中。此外,在飞机的运行中,飞机磁力仪对航空磁力测量,能在短时间 内实现大范围大范围的区域磁扫描,为飞机的正常运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3.3电法勘探 电法勘探技术是根据矿石与岩石之间的电性差异对矿产的勘查进行分析与找寻。电法勘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法。(1)直流电阻率法。这一方法

物探方法原理

第三章测线布置、物探方法及质量评价 第一节测线布置目的及精度 一、测线布置总体规则 (一)、测网布置应根据任务要求、探测方法、被探测对象规模、埋深等因素综合确定。测网和工作比例尺应能观测被探测的目的体,并可在平面图上清楚反映探测对象的规模、走向。 (二)、测线方向宜垂直于地层、构造和主要探测对象的走向,应沿地形起伏较小和表层介质较为均匀的地段布置测线,测线应与地质勘探线和其它物探方法的测线一致,避开干扰源。 (三)、当测区边界附近发现重要异常时,应将测线适当延长至测区外,以追踪异常。 (四)、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应适当加密测线和测点。 (五)、测线端点、转折点、物探观测点、观测基点应进行测量。 二、各测线方位、长度及物探方法布置 根据任务设计书,本课题测线、测点采用网格状布置,分别对测网内每个点进行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和微动法测量。其中高密度电法测线垂直于构造布置以某一方位布置一条约290m-590m长的测线,主动源面波法以测点为中心以某一个方位(根据实际场地条件而定)布置一条40m-50m长的测线,微动法则对该中心点进行单点测量,并用手持GPS记录该中心点的位置,设计的测点坐标是根据湖南怀化盆地岩溶塌陷1:5万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图选定的并计算的,精度达到经纬度小数点后6位数字,精度达到15m以内,达到了设计精度要求。

第二节 物探方法、参数及技术指标 物探方法、参数及质量评价,严格按照相关物探规范、规程设计、执行,对已有规范、规程不适应岩溶塌陷调查的部分,参照相应的规范、规程修改执行。本章主要叙述与该项目有关的物探方法。主要有地面物探:高密度电法、主动源面波法和微动法。 一、高密度电法 (一)、高密度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 高密度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原理:测线垂直构造走向或地下水流向,在测线上顺序布置供电电极A 、测量电极M 、N 和供电电极B ,在测线的中垂线方向上布置“无穷远”极C ,距离一般大于AB/2距的5倍以上,A 或B 分别与C 组合,分别供电测量获得视电阻率 和 。这样的视电阻率曲线是在固定A 、M 、N 、B 间距下获得,沿水平向测量可获得一定深度范围内的电性分布信息,其中 、 的曲线形态(正交点、反交点、同步起伏等),可用于评价地下地质体的导电性;曲线在交点附近的变化形态(对称、倾斜),可推测地下地质体的产状;对比不同极距的联合剖面曲线,可推测地下异常体的空间形态;通过曲线异常段与背景值的相对大小、变化剧烈程度可估算地下地质体的位置和宽度。该方法是追索直立或陡立脉状低阻体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1)仪器:WDJD-3 (2)测量参数:电位,供电电流 (3)利用参数:视电阻率 (4)布置方式:剖面 (5)技术指标: 高密度联合剖面法和高密度电测深法采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DJD-3多功能数字直流激电仪为控制主机,配以WDZJ-3多路电极转换器构成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在野外通过重复测量、检查试验来判断仪器是否工作正常。 ①仪器技术指标、装备技术指标满足(DZ/T0073-1993表4及)的规定。 ②曲线具有极值类型的异常值Y 估计表达式为: 00()/a Y ρρρ=- 3-1 0ρ为正常背景值。 ③ 曲线具有阶梯状类型的异常值Y 估计表示为: 2121 2()/()a a a a Y ρρρρ=-+ 3-2 2a ρ、1 a ρ分别为阶梯两侧的视电阻率值。

物探专业术语

物探专业术语

物探专业术语 1、观测系统 测线上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为了得到能够系统地追踪目的层有效波的地震记录,在野外资料采集时必须适当地安排和选择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即要选择合理的观测系统。 2、二维地震勘探 沿着地表的一条直线进行勘测,就能够研究该测线下面不同地层界面的形状和位置,这种勘测方法称为二维地震勘探,相应的观测系统称为2D观测系统。 3、三维地震勘探 如果在地表的某一平面内连续地进行观测,就能够最佳地研究该平面下不同地震界面的形状和位置,这种勘测方法称为三维地震勘探,相应的观测系统称为3D观测系统。 4、多次覆盖 对界面上某一点进行观测称为采样或覆盖。若对每个点只观测一次,称为单次覆盖,如观测多次,则称为多次覆盖。 5、覆盖次数 对界面上某一点进行观测的次数。 覆盖次数的设计:假如目的层反射波能量强,连续性好,能够可靠地追踪,那么每个反射点只需要勘测一次就足够了。但是实际情况

并非如此,有效反射波总是与各种干扰波重叠干涉。当勘探深度增大时,由于多次波和散射波相对加强,信噪比变得更低,单次覆盖效果不佳,因此现在广泛采用多次覆盖系统。基本思路:用一组单次覆盖系统,其中每一种都可以沿侧线连续追踪同一反射界面,当资料处理合适时,反射层应该位于每个地震剖面的相同地段。 6、炸药震源 炸药震源是脉冲震源。炸药在外界的影响下迅速放出气体和高热,形成高压气团而急剧膨胀,在很短的瞬间将冲击力作用于周围物体,即形成所谓的冲击波。在爆炸中心,物体被粉碎、破坏或产生非弹性形变。在破坏带及非弹性形变带外,形成岩石的弹性变带,此时冲击波变成弹性波传播出去。常用的炸药是硝氨炸药。经验表明,炸药激发的地震振动是衰减很快的似正弦脉冲,脉冲的前缘很陡,能量高度集中。在均匀介质中爆炸时形成中心对称的膨胀型震源,主要产生纵波。 7、可控震源 这是50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震源,因为它产生一个延续时间从几秒到几十秒,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正弦振动,故称为连续振动震源;又因为扫描的频率范围及振动的延续长度都可以事先控制和改变,故称可控震源。 8、时序 在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中,因为是多通道同时记录,记录数据是以时间为顺序的,所以保存在磁带介质上的数据也是按时间顺序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综述

TECHNOLOGY WIND 1前言 地球物理勘探是主要有重力法、磁力法、电法、地震法等,它是区域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在地面地质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对覆盖区域和海洋区域进行勘探尤为有效的方法。它是用物理原理对地下矿产、地质构造进行勘探的一种方法。其作用主要是确定基岩的性质和起伏情况、沉积盖层的厚度和构造的分布特征,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方法。 2常用勘探方法 为了获得更好的解释结果,一般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然后与地质调查和地质理论相结合,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研究地下岩石的情况首先要分析岩石的导电性、磁性、密度、地震波传播等物理性质,地下岩石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各种岩矿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不同的物理现象,例如磁性不同的岩石,对同一磁铁的作用力不同;密度不同的岩石,重力不同;导电性能不同的岩石在相同的电压作用下,电流分布不同;相同的振动波在不同岩石中传播速度不同。我们现在常用的方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2.1重力勘探 1)原理:重力勘探是测量由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异常的地质体,确定异常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从而对研究区域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物探方法。地质体与围岩的密度存在一定差别、有足够大的体积、具有有利的埋藏条件、干扰水平低时可以采用重力勘探法。 2)重力勘探的意义:重力勘探法广泛用于勘探石油、天然气和煤;并查明区域构造,确定基底起伏,勘察盐丘、背斜等局部构造;勘探铁、铬、铜、多金属及其他金属矿产;查明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和岩体,进行间接找矿;也常用于寻找较大的、地表或者近地表的高密度矿体,并计算矿体的储量;可以探测岩溶,追索断裂破碎带等。我国早在1945年就成立了第一支重力勘探队;1975年任丘古潜山油田的发现,重力勘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重力勘探法在查明区域构造特征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2.2磁法勘探 1)原理:通过探测不同岩石的磁性差异,来了解地下岩石情况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在沉积盆地中,往往会分布着各种磁性地质体,磁法勘探可以圈定磁性地质体的范围,并确定该地质体的性质。地球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磁场,我们可以认为地球是一个均匀磁化球体,如果地壳某处的磁偏角和磁倾角与北京值不符合时,那么该处可能有带磁性的物质。在油气田区,如果烃类物质向地面渗漏就会形成还原环境,把岩石土壤中的氧化铁还原成磁铁矿,这时就会产出磁异常,利用专门的的仪器可以测出磁异常从而可以发现油气。 2)磁法勘探的意义:通过磁法勘探可以直接寻找磁铁矿床,普查与磁铁矿共生的弱磁性矿床和砂矿床;勘探铝土矿、锰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弱磁性沉积矿床;勘探油气田和煤田构造,研究磁性基底控制的含油气构造,圈定沉积盖层中的局部构造。 2.3电法勘探 1)原理:电法勘探是以岩石和矿物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研究天然电磁场和人工电磁场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地质勘探的一种物探方法。当在地下两点供应直流电,地下就会立即形成一个电场,如果地下的导电性是均匀的,那么电流的分布也就是规则的。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地下的物质分布都是非均质的,这时候的电场就会发生扭曲,电流线分 布就不是规则的,我们通过对电流线的分析,可以判断地下的各种情况。电法勘探的方法有人工场法、天然场法;按地质目标分类有金属与非金属矿电法、石油与天然气电法、水文与工程电法、煤田电法;按电磁场的时间特性分类有直流电法、交流电法、过渡过程法;按产生异常电磁场的原因分类有传导类电法、感应类电法。 2)电法勘探的意义:电法勘探使用的参数较多,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找水、找油气、找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勘察地下深部地质构造等有关问题,以及各种工程建设中的基础问题。 2.4地震勘探 1)原理:人工方法引起的地震波在地层内进行传播,由于不同的地层其弹性不同,我们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规律来勘探地下的情况,这就是地震法。我们人工或非人工震源,在地面某处激发产生地震波,当地震波在地下进行传播时,它会遇到不同的地层,在地震波传播到不同地层的分界面时会产生反射或折射,就像我们在平静的池塘中仍一块石头一样,当石头仍进池塘里会产生“水波”,“水波”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当传到水池边上或遇到障碍物时“水波”就会反回来,这就是波的反射。当地震波到达不同地层的分界面时就像遇到障碍物的“水波”一样反回来,我们可以用专门的仪器接收这些反射波或者折射波,最后对这些波的传播时间、振动形状等特点进行分析,来判断地层的岩性。当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较快时,可能是致密坚硬的岩石,当地震波在某一岩层中的传播速度较慢时,可能是疏松的岩石。利用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征还可以判断地下深处的构造特征,如背斜、断层、隆起、沉积盖层分布情况等等地质问题。爆炸震源是地震勘探中广泛采用的非人工震源。2)地震勘探的意义:利用地震勘探勘察油气田区域地质构造,地质测深及工程地质勘察,在资源勘探中,地震勘探是油气勘探的最有效方法。自该方法诞生后,已从模拟发展到数字,从最初的一维发展到现在的三维甚至四维,地震勘探法不仅可用于勘探比较复杂地区的油气藏,并且正向着油气开发领域渗透和拓展,它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 3结论 油气勘探技术的更新和油气勘探理论的发展分不开的,自从陆相生油论诞生后,我国的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是突飞猛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石油工业主要依靠前苏联的技术装备,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沙漠、戈壁、海洋、沼泽、各种复杂的山地等条件艰苦、地形复杂的地区进行勘探和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属于油气勘探技术的一种,其原理都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获取地下的信息,并对最终的解释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来判断地表以下的各种地质情况。自然地理条件不同选择的勘探方法不同,对仪器的选择也不同,无论是哪一种勘探法都显示出地球物理勘探的优越性和其潜在的价值。无论是哪一种勘探仪器,都向着轻便、高精度、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综述 李国荣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利用物理学原理,以岩石和矿物等介质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对地球物理场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的 观测和分析,运用现代技术,记录岩石物理现象的变化,进而掌握地下岩矿的性质及分布规律,达到寻找油气的目的。[关键词]地球物理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参考文献] [1]顾功叙.地球物理勘探基础.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2]吴功建.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和找矿中的应用.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3]张厚福.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孙新铭,王正东.油气田勘探.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科技前沿 9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力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重力勘探(1) 测量与围岩有密度差异的地质体在其周围引起的重力异常﹐以确定这些地质体存在的空间位置﹑大小和形状﹐从而对工作地区的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情况作出判断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第一个研究和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是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G.Galileo)。以后﹐比较准确地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是利用摆仪。19世纪末叶﹐匈牙利物理学家厄缶﹐L.von发明了扭秤﹐使重力测量有可能用于地质勘探。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重力仪的研制成功﹐重力勘探获得了广泛应用﹐并且发展了海洋﹑航空和井中重力测量(见海洋地球物理勘探﹑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测井和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重力异常和重力改正】 观测重力值除反映地下密度分布外﹐还与地球形状﹑测点高度和地形不规则有关。因此﹐在作地质解释之前必须对观测重力值作相应的改正﹐才能反映出地下密度分布引起的重力异常。重力改正包括自由空间改正﹐中间层改正﹐地形改正和均衡改正。观测重力值减去正常重力值再经过相应的改正﹐便得到自由空间异常﹑布格异常和均衡异常(见地壳均衡)。在重力勘探中主要应用布格异常。为研究地壳均衡﹐地壳运动和地壳结构也需要应用均衡异常和自由空间异常。在平坦的地形条件下﹐常用自由空间异常代替均衡异常。 【重力数据的处理和解释】 野外获得的重力数据要作进一步处理和解释才能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主要分3个阶段﹕野外观测数据的处理﹐并绘制各种重力异常图﹔重力异常的分解(应用平均法﹑场的变换﹑频率滤波等方法)﹐即从叠加的异常中分出那些用来解决具体地质问题的异常﹔确定异常体的性质﹑形状﹑产状及其他特征参数。 解释分为定性的和定量的两个内容﹐定性解释是根据重力图并与地质资料对比﹐初步查明重力异常性质和获得有关异常源的信息。除某些构造外﹐对一般地质体重力异常的解释可遵循以下的一些原则﹕极大的正异常说明与围岩比较存在剩馀质量﹔反之﹐极小异常是由质量亏损引起的。靠近质量重心﹐在地表投影处将观测到最大异常。最大的水平梯度异常相应于激发体的边界。延伸异常相应于延伸的异常体﹐而等轴异常相应于等轴物体在地表的投影。对称异常曲线说明质量相对于通过极值点的垂直平面是对称分布的﹔反之﹐非对称曲线是由于质量非对称分布引起的。在平面上出现几个极值的复杂异常轮廓﹐表明存在几个非常接近的激发体。定量解释是根据异常场求激发体的产状要素建立重力模型。一种常用的反演方法是选择法﹐即选择重力模型使计算的重力异常与观测重力异常间的偏差小于要求的误差。 由于重力反演存在多解性﹐因此﹐必须依靠研究地区的地质﹑钻井﹑岩石密度和其他物探资料来减少反演的多解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