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营造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如何营造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18-10-24T10:45:51.307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4期作者:李宁

[导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本文笔者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了阐述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一小学李宁四川西昌 615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主题。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本文笔者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兴趣

前言

语文教学和生活应是紧密联系的,有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曾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可以说,语文是一门最有内蕴和思想的、最有灵气和诗意的学科。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那么,如何营造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不少语文教师的课堂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课堂缺失了 “真切、真挚、真实、真诚”,有作秀之嫌;二是课堂偏离了生活,忽视了生成,缺乏生动和生命的气息。语文需融入生活之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如果离开了生活的意义,语文也就失去了内在的价值。毕竟,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是通过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科学的预设来完成教学预设,最终到达需要实现的目标,这是教学的最终归宿。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是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课堂教学目标生活化就是要把三维目标和学生们生活的实际密切的联系起来,在备知识的同时更要备学生,认识到掌握知识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教学目标是应包括学生的智能、体能和人文精神目标等多元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更加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总之,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具体教育目的,它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归宿。因此,我们在制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先前经验(即日常生活经验),并预设生成结果,使语文课堂能够走“近”生活,走“进”生活。

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在教学内容要求上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唯一课程资源的束缚,可以整合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来落实当前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现在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时代感强,贴近于学生生活。然而,语文教材并非是语文学习的全部。作为教师,要本着素质教育的要求,以课标为基本的指导,大胆的来挖掘教材,并对于所学知识和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使学生们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知,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首先,适当增加相关生活化课外阅读内容。海伦说:“课外阅读像一艘船,带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更是课内教学引向广阔社会生活的扩展与延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生们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重视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活动,并且及时予以恰当的引导,来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感知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终让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一场深层次的革命。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喜欢盲目地崇拜书本,造成学生的想象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被禁锢被扼杀。而网络教学有着教学活动的跨时空性、学习方式的个性化等显著优点,它能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的优势,结合学生们学习的相关内容给学生们呈现与之相关的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样就能够使孩子们的思维突破教材的束缚,可以弥补教材存在的不足,建立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据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文本,拓深语文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设置贴近“生活” 的实践活动

语文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指导我们的实践,通过语文教学,教师传播教书育人的理念,教师在传播理念的过程中,让一些科学的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从教学中获得的养分能够指导实践,又能从实践中得出结论进一步回归理论教学,这是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联,也是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宗旨和本质。《白杨》这篇课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点篇目,这篇文章写作的角度颇为新颖,通过列车上一对父子的对话引出路边站得像战士一般的白杨树,通过白杨树的特征,延伸出很多哲理,白杨树长得很高、很直,恰如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大的白杨树旁边,又几个小白杨正在茁壮成长起来。学生们反复读完这篇脍炙人口的课文后,也是对白杨树的品质感动不已。此时我提出疑问:“白杨树自身具有某种品格吗?”学生答道:“没有,这是作者的拟人手法,将白杨树比做人。”“为什么作者让白杨树具有这些品格,而不是让车外的马路、或者列出具有这些品格呢?”有个学生回答道:“因为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白杨树的某些特征恰好符合了人所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也许别人来写的话,会让其他事物具有这些品质。”“这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其实从专业术语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意向写作法。”随后,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意向”两个字,“我们平日在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同样如此,我们想表达什么、传达什么,可以通过其他某一样事物表达出来。比如我们写作文《我的妈妈》,我们不一定要从妈妈做什么职业、多大年龄,每天为我洗衣做饭等细节来写,我们可以运用求异思维,因为自己一次犯错,妈妈如何辅导鼓舞我前进,比如妈妈给我买的某一样具有特殊意义的东西摆在我的书桌上,鼓舞我努力学习……”通过这种求异思维的引导和延伸,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课文的精华,也对自己今后的写作还有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启示。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