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继续教育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补课班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补课班高中数学教案模板

补课班高中数学教案模板课时安排:每周2次,每次2小时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内容;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3. 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达到或超过年级要求。

教学内容:1. 代数:多项式、函数、方程、不等式等;2. 几何: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向量等;3.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排列组合等。

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一套高中数学教材作为参考,例如《高中数学》;2. 试题:准备一些高质量的习题,用于课堂训练和作业;3. 辅导资料:准备一些辅导资料,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4. 讲义:准备课堂教案,包括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等。

教学方法:1.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2. 课堂练习:给学生布置习题,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他们互相讨论和交流。

评估方式:1. 日常练习:每次课堂会布置一些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2. 作业考核:每周布置一些作业,用于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3. 期中期末考试:每学期进行一次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整体学习情况。

教学过程:1. 暖身活动:进行一些简单的暖身活动,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2. 知识讲解:讲解当天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3.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4. 案例分析:讲解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促进交流和学习。

教学反馈:1.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2. 定期和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3.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和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作业

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作业

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作业继续教育是指在完成初等教育阶段后,为了满足个人的学习需求、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或职业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教育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继续教育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作业进行探讨,以期为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首先,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应该注重实用性。

继续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并着眼于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金融领域的继续教育中,数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利率计算、风险评估、投资组合优化等。

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学员的需求和工作背景,设计相关的数学教学内容,切实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数学难题。

其次,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应注重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在继续教育中,学员往往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分析,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并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实际案例,让学员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深入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

另外,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还应关注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继续教育的学员通常是成年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与学生时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入互动的教学方法、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只有学员具备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兴趣,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工作能力。

此外,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还应注意培养学员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继续教育的学员通常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员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辅导备课教案范文

高中数学辅导备课教案范文

高中数学辅导备课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
2.如何计算一个数的平方根。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教材、教具等;
2.学生: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实际例子引入平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介绍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讲解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3.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讨论:与学生讨论平方根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5.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澄清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兴趣,但有些学生在计算平方根时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相关练习。

下节课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多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成人高考数学教案5篇

成人高考数学教案5篇

成人高考数学教案5篇学好数学同学好其他学科一样,都要付出辛苦的汗水和艰辛的努力,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成人高考数学教案5篇最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成人高考数学教案1一、极限和连续(1)极限1.知识范畴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1)数列数列极限的定义唯独性有界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逼定理,单调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定理(2)函数极限的概念和性质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χ趋于无穷(χ→∞,χ→+∞,χ→-∞)时函数的极限函数极限的几何意义唯独性四则运算法则夹逼定理(3)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的比较。

(4)两个重要极限sin x lim x = 1 x →01 lim 1 + x = e x →∞x2.要求(1)了解极限的概念(对极限定义中“ε—N”“ε—δ”“ε—M”的描写不作要求)。

掌控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以及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控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知道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控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进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高阶、低阶、同阶和等价) 。

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4)熟练掌控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2)连续1.知识范畴(1)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定义左连续和右连续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中断点(2)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的连续性(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定理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包括零点定理)(4)初等函数的连续性2.要求(1) 知道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中断的概念,知道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极限存在之间的关系,掌控函数(含分段函数)在一点处的连续性的判定方法。

(2)会求函数的中断点。

(3)掌控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它们证明一些简单命题。

(4)知道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连续性,会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极限。

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设计数学内容模板

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设计数学内容模板

一、培训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质量和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满足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求,特制定本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设计数学内容模板。

二、培训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把握;2. 培养数学教师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能力;3. 提升数学教师教学评一致性的作业设计水平;4. 增强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研究的方法论认识;5. 促进数学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三、培训内容1. 数学核心素养概述(1)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2)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3)数学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

2. 大单元教学设计(1)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点;(2)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3)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与问题设计;(4)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活动与评价方式。

3. 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1)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的概念与意义;(2)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3)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的方法与技巧;(4)教学评一致性作业设计中的案例分享。

4. 数学教学研究方法论(1)数学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概述;(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3)案例研究与行动研究;(4)教育实验与观察研究。

5. 教育教学观念更新(1)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育;(2)数学教育理念的转变;(3)数学教育目标的确立;(4)数学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

四、培训方法1. 讲座法: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析数学教育理论;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难题;4. 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实践活动,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5. 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场景,让教师体验不同角色,提升教学效果。

五、培训时间与地点1. 培训时间:为期5天,每天8小时;2. 培训地点:XXX学校继续教育中心。

2021继续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21继续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2021继续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课题: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科目提供者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和对应中线的比与相似比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对性质定理的探究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逐步掌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3、通过例题的拓展延伸,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2.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初中“相似形”这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完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相似三角形的特性,以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全面研究。

它是全等三角形性质的拓展,也是研究相似多边形的基础,这些性质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学情分析数学***教学对象单位初三学生****中学课时2学生们以前知道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率。

在这一章中,我学习了相似图形的判断条件,对相似三角形有一定的理解,并有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经验。

本节主要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度之比、对应角平分线之比和对应中线之比等于相似比的性质。

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它经历了许多合作学习过程,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学生对相互评价和提问有一定的热情。

因此,参与相关性质的实践探究活动的积极性应该相对较高。

4、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使课堂高效。

在教学中,我们从实验出发,利用相似比为1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找到并总结了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1。

初中数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初中数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

初中数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和意义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时期。

初中数学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培训内容1.数学知识系统学习通过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梳理,使教师对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学教学方法与技巧通过对不同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研究和实践,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数学素养的培养培养教师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提高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把握,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4. 数学教学案例分享通过对数学教学案例的分析和分享,使教师们能够通过实例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养。

5. 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对各类数学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数学教学资源和支持。

6. 数学学科发展趋势的研究通过对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和分析,使教师们更好地把握数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培训方式和方法1. 专题讲座邀请数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2. 教学观摩安排教师们去参观一些先进的学校和教学班级,进行教学观摩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

3. 教学案例分享组织教师们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素养和水平。

4. 教学研讨组织教师们进行教学研讨,分析和讨论一些教学难点和热点问题,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

5. 在线学习通过互联网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开展在线学习和交流,使教师们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和分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实地实验组织教师们进行一些实地实验和教学实践,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

2024年成教优质课教案

2024年成教优质课教案

2024年成教优质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人教育数学》教材第四章“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标准形式、求解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标准形式;2. 学会使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 能够将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标准形式及求解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教材、《成人教育数学》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背景。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标准形式;(2)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举例说明各种求解方法的应用。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解题过程。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一元二次方程定义、标准形式;2. 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 例题及解答过程;4. 课堂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 5x + 6 = 0;(2)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x^2 4x 6 = 0;(3)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x^2 + 5x 2 = 0。

答案:(1)x1=3,x2=2;(2)x1=3,x2=1;(3)x1=2/3,x2=1。

2. 作业要求:请用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分别求解上述方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及其应用,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高一数学拓展教案(精选6篇)

高一数学拓展教案(精选6篇)

高一数学拓展教案(精选6篇)高一数学拓展教案篇1一、教学内容分析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__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四、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__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教学难点:巧用圆锥曲线解题高一数学拓展教案篇2经典例题已知关于的方程的实数解在区间,求的取值范围。

反思提炼:1.常见的四种指数方程的一般解法(1)方程的解法:(2)方程的解法:(3)方程的解法:(4)方程的解法:2.常见的三种对数方程的一般解法(1)方程的解法:(2)方程的解法:(3)方程的解法:3.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转化。

4.通过数形结合解决方程有无根的问题。

课后作业:1.对正整数n,设曲线在x=2处的切线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为,则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是[答案]2n+1-2[解析]∵=xn(1-x),∴′=(xn)′(1-x)+(1-x)′xn=nxn-1(1-x)-xn.f′(2)=-n2n-1-2n=(-n-2)2n-1.在点x=2处点的纵坐标为=-2n.∴切线方程为+2n=(-n-2)2n-1(x-2).令x=0得,=(n+1)2n,∴an=(n+1)2n,∴数列ann+1的前n项和为2(2n-1)2-1=2n+1-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是函数的图象上的动点,该图象在P处的切线交轴于点M,过点P作的垂线交轴于点N,设线段MN的中点的纵坐标为t,则t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解析:设则,过点P作的垂线,所以,t在上单调增,在单调减,。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新规定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新规定

一级建造师继续教育最新规定教案:小学数学《分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章《分数的加减法》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例题,运用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个水果盘里有3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小红吃了1个,请问小明和小红一共吃了几个苹果?2. 讲解分数加减法的基本规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3. 例题讲解:例1:同分母分数加法:1/4 + 3/4 = ?解: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得到答案为4/4,即1。

例2:异分母分数加法:1/2 + 1/3 = ?解:先通分,得到2/6 + 3/6 = 5/6。

4. 随堂练习:1) 1/5 + 2/5 = ?答:3/5。

2) 2/7 + 3/7 = ?答:5/7。

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包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1) 1/6 + 1/3答:1/6 + 2/6 = 3/6,即1/2。

2) 2/5 + 3/10答:4/10 + 3/10 = 7/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部分学生仍需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例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继续教育网数学教学设计作业

继续教育网数学教学设计作业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

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
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

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教学设计
课题: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的应用(四)
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六(1)班课时:1课时
提供者: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百分数的应用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安排,教材安排在百分的应用第四部分内容,是基于五年级百分的应用,以及六年级上册百分数应用前几节的情况下组织的内容。

所以应特别注意学生百分数与整数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

继续教育数学教学设计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0.0025;121;32
学生活动:模仿教材例1的模式,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学生板演,全班同学做完后修改板演同学的错误,用彩笔改出来。
例2:下列各式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学生活动:在全班交流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
例3:(口答)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师生互动归纳新知
(四)巩固练习加深ຫໍສະໝຸດ 解(五)课堂小结整体感知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强调:书写时根号一定要把被开方数盖住。
问题2: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值是怎样的数?
这里的被开方数a应该是怎样的数?
问题3: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怎么表示?
归纳: 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
算术平方根为非负数,即: 0,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即a 0,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即:当a<0时, 无意义。
三个问题的设置加深对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
5.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怎样用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1、2答案,提出疑难问题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理解和感知算术平方根概念,通过讨论、交流,提出共同的问题,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师生互动归纳新知
问题1:你能叙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吗?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的平方等于a,即 =a,那么这个正数 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计划通过认真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教法》,使我更加理解了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成人高中数学教案

成人高中数学教案

成人高中数学教案课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能够求解一次函数的基本问题;能够应用一次函数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际情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内容:1. 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 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3. 一次函数的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2. 能够正确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进行相关计算;3. 能够灵活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与示范相结合: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和解题演练,引导学生理解难点、掌握重点;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习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等方式,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学习目的;2. 深化:讲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并进行相关练习;3. 拓展: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案例分析;4. 巩固:进行课堂练习,巩固一次函数的知识点;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学资源与评价:1.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课件、习题集等教学资源;2.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及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与展望:1. 反思:针对本次教学内容,及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2. 展望:通过本次教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发展。

高中衔接教材数学教案模板

高中衔接教材数学教案模板

高中衔接教材数学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直线方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表示直线的方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

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数学教材。

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引入一道与直线相关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直线方程的话题。

二、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
1. 介绍一次函数的概念和表达式。

2. 讲解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三、讲解直线的方程表示方法(20分钟)
1. 推导直线的一般方程形式。

2.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通过给定的两点确定直线的方程。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
1. 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五、拓展应用(10分钟)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一次函数和直线的方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对概念理解不够清晰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引导。

继续教育教学设计(数学)

继续教育教学设计(数学)
环节四:检测达标
检测题:
(1)如果把向北的方向规定为正,那么走3.5千米,走-1.2千米,走0千米的意义各是什么?
(2)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20℃,下午2时的气温比中午上升了4℃,晚上8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5℃,下午2时的气温是多少?晚上8时的气温是多少?
1.所有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2.教师对答案,同桌交换,举手统计做对的同学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引入,探索新知
师1:出示课题,这节课学习2.1有理数。在小学,初一新生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并且也知道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小学学过哪些数?
师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说的同时教师黑板上板书)大家能举例吗?举手回答,按举手人数判断,举手最多的组有机会展示。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体系中理解知识的内涵,在分类中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建立起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分类的思想方法,能正确地对有理数进行分类
三、知识与技能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并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于海平面200米应记作______;
环节二学生先独立完成,要求:
1.将结果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桌不要看
2.举手统计完成的人数,同桌交换,老师对答案
3.举手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以便决定教师是进行小组讨论还是教师讲解
最终达到全班全部通过
环节二的设计是对知识掌握的需要,学生必须要巩固所学的新知,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再一次的感受有理数,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

自考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自考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自考小学数学教案范例
课题: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内容:
1. 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原理;
2. 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 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教学图片或实物示范,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2. 提出一个简单的加法或减法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二、讲解(15分钟)
1. 根据教材内容,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原理;
2. 结合实例,介绍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3. 讲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如先算个位数再算十位数。

三、练习(20分钟)
1. 给学生提供一些加法和减法练习题,让他们自行解答;
2. 随堂检查学生的解答情况,并适时纠正错误。

四、拓展(10分钟)
1. 给学生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加减法问题,让他们结合实际情况解决;
2. 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并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总结(5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化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并提出问题及时解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简单易懂的讲解和实例演练,帮助学生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时引入一些应用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023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案ppt总结(模板)(1)

2023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案ppt总结(模板)(1)
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总结(通用 )
汇报人:
2023-12-17
目录 Contents
• 培训背景与目的 • 培训内容与过程 • 参训教师体验与收获 • 培训效果评估及改进建议 • 对数学教育的展望与建议
01
培训背景与目的
数学教育现状及挑战
教学方法陈旧
当前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采用传 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注,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 握数学知识。
有效课堂管理
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和规 则,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 行。
师生沟通技巧
掌握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技 巧和方法,建立和谐的师 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
家校合作与沟通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关注学生的数学学 习状况,形成教育合力。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
经典教学案例解析
通过分析经典的教学案例,提炼 出成功的教学经验和策略,为教
教学技能提高
学习到新的教学方法和策 略,如启发式教学、探究 式学习等,提高了教学效 果。
教育技术运用
掌握了更多教育技术的使 用,如多媒体教学、网络 教学等,丰富了教学手段 。
教育教学观念转变
学生主体观念
认识到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促进 者的角色。
探究式学习观念
开始重视探究式学习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和创新能力。
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实践操作与反思
组织参训教师进行实践操作练习 ,引导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所 学理念和方法,并及时进行反思
和总结。
经验分享与交流
鼓励参训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实 践经验和心得体会,促进彼此之
间的学习和进步。
03

成人初中数学教育教案

成人初中数学教育教案

成人初中数学教育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成人初中数学复习课程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将重点复习初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和概率等方面。

教学目标:1. 复习和巩固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1. 代数方面: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基本概念和解法。

2. 几何方面:复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几何图形的计算。

3. 概率方面: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独立性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代数复习(15分钟)1.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的解法。

2. 通过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三、几何复习(15分钟)1. 复习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

2. 通过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概率复习(15分钟)1. 复习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独立性和概率的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综合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初中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资源:1. 教材和教辅资料。

2. 练习题和测试题。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1. 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和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目标(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目标要明晰、具体、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同时掌握正确口算除法的方法。
2.能对被除数或除数进行适当地估算,能运用于口算除法中。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同时学生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同时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b.30×4=120,则120÷30= 4
3、想一想:122÷30≈120÷28≈
【设计意图】:对于几百几十除以整十,学生的计算技能倒不是问题,主要是让让他们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自主学习新知识,同时又巩固了口算除法的算法。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180÷30= 240÷40= 420÷60=
答:还有4个班级没有领到气球。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20×4=808÷2=480-20-20-20-20=0
80有()个10
20有()个10
拓展进行估算
a.学生进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变式练习:改成有80根,每班19根呢?分几个班?
提供实际情境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估算。
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口算除法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四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教材的编排:例1出示情境图分气球,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样化。延伸,对于被除数跟除数进行估算练习。例2进行拓展,让学生探究一百几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时也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总体来说,教材的特点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过程,得出方法多样化,最后优化方法。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
1、创设情境:运动会开幕式不仅要气球,还要彩旗,为运动会添彩。现在刘老师那里有120面彩旗,每班要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120÷30=
学情预设:学生会能够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口算。
a.12÷3= 4则120÷30= 4(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84÷30≈240÷37≈420÷58≈
【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口算与估算,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到等被除数较大时,进行口算的话,用前面提到的b种方法好,把几百几十看成两位数,进行口算,更简便,同时也不容易出错。
四、练习巩固、提高应用
1、要求口算:
90÷30= 150÷30 360÷40=
143÷70≈632÷90≈240÷77≈
c.80-20-20-20-20=0,这里有4个20.所以80÷20=4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b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的各种算法,我先不急着进行评价哪种算法好,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自己喜欢哪一种算法就选择哪一种。因为在后面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中学生自己会体会到用b种方法为最好。这里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
4、拓展进行估算:老师那里还有83根彩带,每班也2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设计意图】:提供实际情境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估算而估算。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估算。
(三)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60÷20= 90÷30= 80÷40=
60÷20≈90÷30≈80÷40≈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这里提供评价:如果全做对的同学可以奖励3颗星星,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情境
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出算式
提供生活情境,为运动会做准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则80÷20=4(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2、提问: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出算式80÷20
3、揭题:口算除法(板书)
【设计意图】:提供生活情境,为运动会做准备,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种算法
1、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乘法算法,并对算法技能进行训练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为这节课引出新知作好铺垫,让学生能联系旧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课本情境图: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在入场仪式上每个班级都要拿着气球入场,最后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运动会开始。现在就是小红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级去总务处林老师那里领气球。这时,林老师出了一个问题考他们:
2、解决问题:练习十三第2题
每包有30本书,一共要邮寄240本书,要捆多少包?
4、练习十三第5题:
小红在看故事书,这本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我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要学生说出题目当中隐含的条件:一个月大约30天。这道题目放在课堂上训练,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进行提高训练,同时还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帮忙指导,以便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对于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灵活性。不仅有技能训练,又有解决问题。练习的难度也逐步提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2、布置作业:《课堂作业》第*页,书上练习十三第3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
在于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并在寻求实例的过程中体会口算除法的引入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
七、教学板书(本节课的教学板书。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口算除法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80÷20=4(个)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子目标)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报答案)
20×3 60×4 80×5 30×4 70×8 40×9
400×5 500×7 110×6 200×9 150×3
2、提问:指出150×3 70×8 400×5你是怎么算的?
3、总结:整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对于几百几十除以整十,学生的计算技能倒不是问题,主要是让让他们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迁移,自主学习新知识,同时又巩固了口算除法的算法。
六、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2、各组汇报: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则80÷20=4(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c.80-20-20-20-20=0,这里有4个20.所以80÷20=4
学情预设:a.学生进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变式练习:改成有80根,每班19根呢?分几个班?
5、小结:于整十除以整十的口算的方法:是看成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进行口算。对于除数与被除数不是整十的,要进行估算,把除数与被除数估成整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