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参考》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 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同课异构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 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共30张PPT)

人教 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共30张PPT)

A . 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和约签字
C.还我青岛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6.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是( D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促进中国人民的新觉醒
7、右下图为某年的一份报纸的一角,它反映了: A、响应“五四”运动的国内专电
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
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
狗。
——毛泽东
1、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①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 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阅读教材P67,归纳建党的条件
√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10、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 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 星。”誓词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 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
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 因可能是
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
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
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
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
校长:L·H·泰
纳(Turner)
B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政上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副主任刘伯坚的信》1926.11.9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四单元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附答案)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四单元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附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问题导学一、五四运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原因、性质和特点。

材料二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材料三杜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及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统治。

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别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结束为止,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别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1)概括评价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陈独秀说:“中国的经济现状,军阀阶级与资产阶级显然分开,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分化尚未到截然分离之程度。

……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争斗与可能,而且连一般的政治争斗之需要甚至于连自己阶级的经济争斗之需要都不曾感觉的工人(如手工业者),也并不是少数。

……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2)材料二的观点和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有什么严重的缺陷?(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1927)
必要性: 敌强我弱
中共中共“三大”确定合作方针
因 国民党: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国际上:共产国际的帮助
⑵标 国民党一大(1924.1,广州) 志:u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增加了反帝内容
u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⑶影响: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2. 北伐战争
①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⑴ 背景 ②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
③建立国民革命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
⑵ 时间: 1926.7---1927
⑶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⑷ 成果
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1927年初,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反除
帝 反

封十
建一


北洋政府被迫解除三位亲日派分子的职务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 本代表拒绝签署!”
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顾维钧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 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 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 曹章陆去—《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时间 5月4日——6月3日
6月3日——7月初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青年学生
无产阶级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方式 罢课,游行
罢课,罢工,罢市
3.结果 -----取得了初步胜利.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作业提交时间:请同学们在下次课前将作业完成,以便课堂交流和讨论。
注意事项:
1.作业完成过程中,同学们要注重查阅相关资料,力求论文和PPT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在完成作业时,注意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将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同学们要重视作业质量,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了解可能相对有限,但对于革命、战争等话题具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背景和意义可能存在模糊认识,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和讲解。
-利用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和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创设历史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体验历史事件,提高他们对革命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设计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零散的历史事件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
2.教学过程设想: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革命歌曲、展示历史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过于关注表面现象,缺乏深入剖析的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
3.学生在价值观方面,可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具有一定的崇敬之情,但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应通过情境创设、情感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4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定义、背景和意义,掌握其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师参考)(新课标)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1 新人教版必修1

结果: 两湖战场
江西战场
闽浙战场
前期北伐取得重大胜利 国民政府北迁武汉(1927年初)
精选ppt
21
吴佩孚
孙传芳
精选ppt
张作霖
22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精选ppt
23
4.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国共合作为何会破裂?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有哪些? 大革命失败原因是什么?
精选ppt
24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
精选ppt
1
一、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精选ppt
2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半殖民革地命半封建社会 革命
社会性 质
同 任务性 质
都是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马列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选举中央领导机构
精选ppt
9
今上海兴业路六号
精选ppt
10
嘉兴南湖的游船精选ppt来自11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
单 位
代 表 单位 代 表
上 海
李 达 李汉 俊
济南
王尽美 邓恩 铭
北 京
张国焘 刘仁 静
广州
陈公博 包惠 僧
长 沙
毛泽东 何叔 衡
旅日
周佛海
武 董必武 陈潭 共产 精选ppt
精选ppt
19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阅读学思之窗,说说国共合作的原因以及方式? 敌人力量异常强大且凶残,革命必须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36张)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共36张)

学生 _____
内除国贼 “外争主权,_________” 二十一条 “废除_________”“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
工人阶级
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军阀政府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1)_________ (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意义: 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___________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中国 ②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与_____ 国民党 合作的决定。 _______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工农运动 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_________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
课程 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标准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基本史实和国民革命的历史功绩 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重点
难点
一、五四风雷 1.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过程: 中心 第一阶段 北京 上海 _____ 主 力 口 号
得永恒的青春。当这种人生追求成为一代青年的孜孜实践,迎
来的,就是生机盎然的青春中国。
——《人民日报》
探究思考: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五四运动孕育的“五四精神”的内容 是什么。
提示: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具
体来说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材地位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学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二、重点难点及突破学习重点1.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学习难点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难点解析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背景。

国内背景即五四运动爆发的内因,包括三点:一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二是随着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壮大。

三是什么运动的开展(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运动。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尖锐。

国际背景也有三点,一是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二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指明了解放道路;三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五四运动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一,革命的指导思想变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第二,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变化: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第三,代表的阶级利益变化: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无产阶级的政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革命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内战争)土地革命(第二次国内战争)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红军长征(1921年——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战争)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五四运动、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等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整和在一起成为一个背景小专题,既要显示他们的共性,也要区别个性,还要突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和大革命的失败。

(2)利用图片,中共“一大”到“三大”会议决议等史料,在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的基础上,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培养运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3)提问、启发、讨论、比较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前后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伟大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1)利用收集和分析史料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主要史实。

(2)提问、启发、对比、讨论的方法,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历史意义。

(3)采用问题情景教学法。

情景的设置可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教学中应重视和学生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学会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三.教材内容、课标要求、重点难点1. 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这节课正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学习,分析清楚这两个概念,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3.教学重点:重点: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1924年到1935年中国革命形势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国情,做出科学判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秉承“五四”精神,努力报效中华的道德情操;了解共产党28年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教学重难点】重点:五四运动、国共合作及北伐战争难点: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依据;中共成立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材料探究、对比讨论、史论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刚才我们通过一组图片大致回顾了中国近代史,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醒来,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探索与抗争。

但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未能完成反封建反侵略任务,旧式民主革命改变不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面对民族危亡,敢问路在何方?中国又该往何处去?摆在了中国人面前。

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辟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革命道路。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风雷•新开端(新阶级新觉醒)点燃五四运动导火线的是什么事件? 1919年1月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期望能将德国在山东攫去的特权归还中国,而巴黎和会却蛮横地把这些特权转交给日本。

愤怒终于像火山那样爆发了。

1、【探究一:】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展示材料: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0万,增至战后的200 万…1915 年9 月,《新青年》的出版标志着彻底反封建文化运动的开始……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说课稿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今天我有幸来到充满神奇力量的革命圣地——延安,心情十分激动!踏上革命老区这片热土,时刻都感受到这里厚重的革命气息。

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的游船辗转上井岗山,爬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延安。

一路走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回望过去,我们追寻中国革命的遗迹,重温建党初期的历程。

通过本课来探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源头,我本节课说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析教材、明学情、定目标、讲策略、说过程。

一、析教材本课属于政治模块“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这个单元下的一个学习要点,是中国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转折。

本课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转折点,它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的重要起点。

本课课标要求: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二、明学情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

高一学生具备强烈的探究欲,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较初中明显增强,且有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

本课内容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认识较肤浅,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定目标根据新课标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时空观念:通过梳理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过程中的大事件并形成时间轴,构建时空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精选史料、创设情境,通过丰富而详实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丰富学生认知,掌握三个子目基本史实,理解其发生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家国情怀: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领会“五四精神”,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民族觉醒,万众一心,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风雷 1、背景
国际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反帝情绪高涨 俄国十月革命 指明方向
阶级矛盾尖锐 (根本)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工人阶级壮大(阶级) 国 民族工业的发展 思想解放(思想) 内 新文化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27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开始破裂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完全破裂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北伐的对象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失败 原因
客观:敌人力量强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中共缺乏经验;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陈独秀在后期放弃领导权。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这个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 如果没有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的作
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能使北洋军阀政
府在人民面前低头。
一、五四风雷 3、历史意义
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特点(各阶层起的作用):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 相结合的进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开端。
实现标志: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广州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
影响: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2、国民大革命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 工农运动、国民政府成立、 广东革命根据地统一 目的: 高潮: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对象: 结果: 兴起: 结果:失败 1924 1925 1926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材料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 (3)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 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 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四 ] ——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 (4) 新的觉醒 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相互支援,形成反 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正证明就是 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 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第二阶段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商人 罢市、学生罢课
形式
口号
学生集会游行、罢课
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 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动”, 结果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释放被捕学生 初步 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三人的 胜利 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思想版
新闻 1912-1919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所开始的, “是世界革命的新纪 元,是人类觉醒的新 纪元。我们在这黑暗 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 新文化运动时期,李大钊 一线,仿佛在沉沉的 发表文章,认为孔子是“数千 深夜中地一小小的明 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 星,照见新人生的 帝王专制之护符”,是“保护 路。——李大钊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君主政治之偶像”。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多万;1919年产业工人 达200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 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目标是彻底完成反帝 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比较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名称 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新质的领导资阶产阶级级—民—主工人资阶产级阶级民主
新的指导革思命 想——马克革思命主义 革命任新务的奋斗反目帝反标封——社会反主帝义反封
“新”在:政党性质—工人阶级政党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 代表利益—广大人民的利益
1、兴起—— 国共合作 (1)原因: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 命统一战线。 (2)过程: ①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②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形成 (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4)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工 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大革命迅速到来。
1919年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中心
北京
3主、力意义: 青年学生
上海 工人阶级
①彻底外地争不主妥权协,地内反除帝国反贼封;建废的除革《命二运十动一(性条质》)
口号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②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方式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结③果促进了马被克捕思主义传播。 释放,罢免,拒签
材料三: 陈独秀等人创办《青年》杂志,在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首开解放思想的先河,鼓舞了大 批的进步青年看清了黑暗的社会,义无反顾地加 入到革命队伍之中。 材料四: 十月革命一 声炮响,为中国送来 了马克思主义。
③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国际背景: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
二七惨案 发生地点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组 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共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时候, 认识到什么问题?
三、国共合作
(一)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内部条件: 1、反帝反封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敌强我弱,中共需要寻求同盟者; 3、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政党,有威信、有实力;
三、国共合作
(一)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 (二)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中共三大确立
(三)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广州
(1)讨论国民党的改组问题
2、主要内容:(2)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3)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问题 :
1、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
2、五四运动的特点?(社会各阶层在运 动中的作用)
3、五四运动的作用?
4、怎样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义革命的 开端
(五)意义
1、性质:彻底地反帝反封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3、作用: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4、影响: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拒绝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利 释放 罢免 拒绝
初步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 没 半有封完建成社反会帝性反质封,建没的任有务 改变山东的状况
探讨:
“五四精神”有哪些丰富内涵呢?二 十一世纪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认为应该怎 样结合实际发扬“五四精神”?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风雷
国民党一大
国共合作
(五)知识迁移,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
1、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有 ①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国家 在中国的特权 ②卖国贼曹、章、陆被撤职 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③④
2、“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 运动,这里的“彻底”指的是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 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破裂, 七一五政变 国民大革命失败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2)原因: 陈独秀犯右倾错误,放弃革命 主观: 领导权。 掌握革命领导权、掌握革命武装 (3)教训:
(四)课堂小结,知识整合
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诞生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崛起 北伐 国民革命进入高潮
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开端
说课演示
一、说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四、说教学设计 五、说特色
六、说优化反思
一、教材简析
1、教材地位 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承前启后,意义重大。 2、重难点: 五四风雷及历史意义 重点: 国共合作 北伐战争 难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二)展示课标,明了要点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 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认识国民大革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人教新课标)必修1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人教新课标)必修1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中共一大
明确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D
角度 2 从无产阶级政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角度突破 【示范 4】 五四运动爆发、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这三者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B.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剧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9 年 5 月,军阀当政,风雨飘摇,为抗议巴黎和会上帝国 主义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无理决定, 身在人生春天、心系天下安危的北京青年学生发起伟大的五四群 众运动。
青岛五四广场的主题 雕塑“五月的风”
他们高扬爱国、进步的旗帜,投身于救亡图存的洪流。 90 多 年来,五四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铸成了一枚光辉勋章,成 为时代青年爱国奉献的标志。 请思考 :五四运动对促成中从领导阶级来看: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已经作为 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
(2)从指导思想来看:在五四运动时期,已涌现出一批拥护十 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 大钊等,他们成为运动的领导力量。他们指导运动的思想武器, 已经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是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 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 在一起。 (3)从时代特点来看: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4)从革命前途来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界, 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历史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设计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一、教目标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二、教材分析与教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为2课时。

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情况:五四风雷、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武装起义和土地革命、红军的长征。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情况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曲折发展的历程。

建议教师在教中适当补充有关的文字与影视资料,增加生对于这一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感性了解。

本课引言是由历史资料与历史插图两部分组成的。

建议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强调以下三点:第一,指出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通过《五四传单》的讲授,激发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第三,指出本课习任务:教师要与生一起探究的四个问题(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有什么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成立的,有何伟大意义?国共合作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破裂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怎样建立的,有什么意义?)需要解决六个概念(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革命纲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革命根据地)。

第一目,“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师应带领生分析以下几个方面: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①五四运动的背景:经济基础:辛亥革命后,中国近代工业迅速发展;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十月革命给我们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②五四运动的过程:5月4日~6月初:运动的中心在北京,生为先锋;6月5日后:运动的中心在上海并迅速波及全国,工人阶级为主力;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精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精品

上海今兴业路(李达家) 浙江嘉兴南湖
内容
③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 导工人运动; ④成立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 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新”主要体现在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C
③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 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 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的主要史实,认识其伟大 历史意义。
一、五四风雷 1.原因 (1)根本原因:北洋军阀黑暗统治 使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2)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 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备注1、巴黎和会的性质:是帝国主 义国家的分赃会议。 2.经过 (1)第一阶段: ①时间:1919.5.4——6、4 ②运动中心:北京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国共合作: (1)条件:? ①敌人的力量太强大,中共深感要战胜 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②孙中山认为国民党必须改组,孙中山 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 (2)实现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 召开。
(3)意义: ①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② 2、北伐战争(大革命的高潮): (1)条件: ①政治方面:国共合作的实现; 1925年 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 ②军事方面:国民政府整编国民革命军 ③后方基地: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④群众基础:工农运动的发展;
(5)后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革命暂时转入低潮。 (6)教训:工人阶级应坚持对革命、尤 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小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表现在哪 些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京 代 表
张国焘
刘仁静
武 汉 代 表
董必武
陈潭秋
长 沙 代 表
毛泽东
何叔衡
济 南 代 表
王尽美
邓恩铭
广州代表
旅日代表
陈公博
包惠僧
周佛海
陈独秀没有出席“一 大”,为什么中共“一大” 会上还要选举他为中央局书 记?
陈独秀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阅读学思之窗,说说国共合作的原因以及方式? 敌人力量异常强大且凶残,革命必须团结一 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1919年9—1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 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完整地向中国人介绍了 马克思主义学说。
五四时期的毛泽东
1918年4月,毛泽东和蔡和森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
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 地点: 代表: 1921年7月23日 上海 13人 ——嘉兴南湖
内容: 决定建党并通过党纲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社会主义社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历史条件:
1、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 工人运动的发展—— 阶级基础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3、共产国际的帮助 ——外部条件 4、陈、李的早期建党活动 ——组织条件
陈独秀
《新青年》 “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
选举中央领导机构
今上海兴业路六号
嘉兴南湖的游船
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
单位


单位


上海 李 达
李汉俊 济南 王尽美 邓恩铭
北京 张国焘 刘仁静 广州 陈公博 包惠僧 长沙 毛泽东 何叔衡 旅日 共产 武汉 董必武 陈潭秋 国际 周佛海 马 林 (列席)
上 海 代 表
李达
李汉俊
概况: 目的: 对象: 方针: 经过: 打倒列强除军阀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先打吴、再打孙、最后打张 1926.7---1927.初 江西战场
结果: 两湖战场
闽浙战场
前期北伐取得重大胜利 国民政府北迁武汉(1927年初)
吴佩孚
孙传芳 张作霖
张作霖
吴佩孚 孙传芳
4.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国共合作为何会破裂? 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有哪些? 大革命失败原因是什么?
一、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性质 都是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马列主义
异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发展前途 资本主义社会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
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反革命 政变
失败原因:
客观方面: 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方面: ①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 ②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