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宗教论探析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教与思想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宗教与思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一个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宗教与思想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宗教和思想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和民众道德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宗教与思想的定义、儒家、道家、佛教等主要宗教与思想流派的介绍以及它们对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宗教与思想的定义宗教和思想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把握人生意义、规范行为以及对神秘力量的信仰和崇拜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套信念系统。
宗教一般是一种信教行为,与特定的神灵、神圣对象和崇拜方式相关,包括各种宗教仪式、信仰教义等。
而思想则更为广义,是指个体或集体对于世界、人生、道德价值等问题的理性思考。
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核心观念是“仁”。
儒家强调家族的道德、政治与社会责任,主张通过贤德的君主和仁爱的君子来建设社会。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他的思想被系统地整理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它对道德伦理的强调促使人们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使得社会关系更加稳定。
儒家思想还对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崇“读书为天下之治”,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道家思想道家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思想的核心观念是“道”,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天人合一。
与儒家强调治理社会不同,道家更注重个体的修养与境界,主张通过修炼自己来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道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的追求无为而治的思想为封建帝王提供了一种底气,使其可以以仁慈、宽厚之心治理国家。
同时,道家思想对于个人的修养和内心的宁静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塑造士人的品格和人格修养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四、佛教思想佛教是古代中国从印度传入的宗教思想,其核心理念是“涅槃”。
佛教倡导人们通过修行、觉悟来解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境界。
儒教是教说之我见
儒教是教说之我见儒家思想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之一,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远异常。
它的思想内容产生于春秋末期的孔子,到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把其确立为正式的官方思想,使儒学真正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正宗,到了宋明之际,发展到了顶峰。
儒学成为支撑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手段和控制人民的工具,但儒学可不可以称为儒教,或者说儒教到底是不是宗教。
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到底有没有像一些西方国家一样具有一个民族宗教,如果有,那么是不是就是儒教?这是中国学术界近些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论者就儒教究竟是不是宗教这个观点展开一个论述,由于水平有限,所述观点可能会略显肤浅,希望有关学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一、有关宗教的本质和要素宗教一词起源于欧洲,汉语里,宗教一开始是分开说的,而宗教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
英国神学家约翰?麦奎利给宗教下的定义是:宗教是存在本身(神或上帝)对人的触及,以及人对这种触及的反映。
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宗教概念的理解,则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
这段话高度深刻的概括了宗教的本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颠倒的歪曲的反映。
那么宗教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呢?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团体或者说是社会意识形式,一定会有一些稳定和特定要素去使她的教徒们遵守和信奉。
因此,宗教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即教义;宗教的创始人,以及膜拜对象,即教主;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即教团;还有宗教仪式,宗教的活动场所,还要有众多的信徒等,这些都是宗教主要的构成要素。
缺少这些要素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宗教。
二、儒教是教说的提出和理由“儒教”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游侠列传》中言:“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但这里的“儒教”一词显然是由“儒”和“教”两个词组成的,而这里的“教”是取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
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的梳理和反思
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的梳理和反思
董笑晨
【期刊名称】《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0)006
【摘要】多年来,有一普遍流行的看法,认为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文化注意人与人间之伦理道德,而不重人对神的宗教信仰,如西方的黑格尔、中国的梁漱溟等人。
因此儒学的宗教性问题一直是近现代中国儒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试图对以往儒学宗教性研究中的一些核心观点进行梳理,考查诸位学者对儒学宗教性研究的不同纬度,以了解儒学究竟有哪些宗教特征,力求对这一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阐释。
【总页数】5页(P553-557)
【作者】董笑晨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8
【相关文献】
1.关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研究的反思 [J], 刘雪飞
2.试论宗教的构成要素--以儒学宗教性问题为例 [J], 杨国庆
3.从观卦[()]看《周易》中的\"神道设教\"观\r——兼论儒学的宗教性问题 [J], 张文智
4.当代新儒家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反思 [J], 郭齐勇
5.论儒学的宗教底蕴——对儒学宗教性问题的再辨析 [J], 王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学宗教性总结反思
儒学宗教性的总结与反思【摘要】儒学是否为宗教,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
清朝末年,康有为就率先提出儒学宗教论观点,但是蔡元培、章太炎、陈独秀等学界名流纷纷撰写文章予以批驳。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产生,第一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力辩儒学不是宗教,第二代人物唐君毅、牟宗三等基于与西方文化抗衡与护持中国文化精神的心结,开始以新的视域认识、掘发、诠解儒家、儒学中所蕴含的宗教精神。
第三代人物杜维明、刘述先等,对神性与人性、道德精神与宗教精神、终极关怀与现实关怀、内在超越与纯粹超越的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本文将从近代以来学者的思考中反思与总结儒学是否为宗教的看法。
【关键词】儒家;宗教;康有为;新文化运动;新儒家儒学是“学”,还是“教”?倘若是“教”,那么,它是“教化”之“教”,还是“宗教”之“教”?儒学是否为宗教,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虽然每一次争论都未能取得一致看法,但是继续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儒学的本质及其功能很有意义。
早在19世纪末,中国学术思想界就曾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论证,而一直到现在的新儒家,也没有人得出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结论。
清朝末年,康有为就率先提出儒学宗教论观点。
1898年,康有为就在其名噪一时的《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就儒教的产生、发展,以及儒教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用今文经学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在书中不断出现“儒教为孔子所创”、“孔子创儒教改制”、“六经皆孔子改制所作”、“鲁国全从儒教”、“儒教遍传天下战国秦汉间尤胜”、“武帝后儒教一统”等字眼,把“述而不作”的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素王”,把儒学创始人孔子奉为“万世教主”,把儒学改造为“儒教”,把儒学发展史描述为与欧洲基督教的发展相类似的儒教史。
从而不仅说明儒学是宗教,孔子是儒教的教主,而且也说明儒教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全民信仰的“正宗大教”。
至此,中国近代史上开始掀起了一场颇具影响的儒学宗教化、国教化运动。
中国古代最强大的宗教,一教定天下,一传两千年,天下皆服
中国古代最强大的宗教,一教定天下,一传两千年,天下皆服谈及中国古代的宗教人们首先会想到道教和佛教,诚然,佛教道教影响深远,流传长久。
但是,中国古代真正强大,真正具备统治力的宗教并不是佛道两家,而是儒教。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儒教的形成和源流。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儒教并不是等于“儒家”,儒家思想只是一种学说,儒教却是一种宗教。
儒教真正形成是在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以后,儒家理论成为汉帝国官方认可的主流思想,成为四百年间天下人共尊的核心价值观。
这种影响到了汉末魏晋,直接形成了宗教。
最早出现“儒教”这个称呼是在《史记》,但那是说先秦时代的局部情况,全国范围内“儒教”成为所有人认可的主流,还是在汉代魏晋时代。
一个宗教的形成必须有最高教主,有经典著作,有最高理想,有具体纲领和行为准则。
儒教最高教主自然是孔子,其经典著作就是《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后世鸿儒撰写的作品,其最高理想就是实现“仁政”,辅佐君主定天下,实现天下大同,其纲领和行为准则历代有所变化,但也无外乎“仁”“礼义廉耻”“君臣父子”这一套东西。
魏晋时代,儒教被称为“圣教”,儒家经典被称为“圣经”,儒家理论思想被称为“道”。
到了南北朝时候,胡人入主中原,儒家思想受到冲击,道教和佛教开始强盛起来。
但是,道教佛教更倾向于“出世”,在帮助统治者维持统治的角度,并不如儒教直接迅疾。
因此,北魏孝文帝为代表的一批胡人统治者,开始实施汉化,其中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儒教化”,以儒教内容对灵魂洗礼,期待融入中原文明。
到了隋唐时代,儒教更是被写入国家法典,具体的祭祀,学习,日常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儒教开始完全统治天下。
佛教和道教根本就不是其对手,著名的文学家韩愈就是曾明确表示:无论是佛教道教还是别的什么宗教,只要到了中国就必须与儒教相适应。
这一点是当时精英阶层的主流价值观。
宋代大力提倡儒教,随着儒教完全融入中国人基因,儒教的内容成了这个民族的全部。
在当时人眼中,外族只要学习并服膺儒教,就只算是王朝更迭,不算“亡天下”,说明儒教在当时的儒生眼中,已经是超越国家和民族层面的信仰。
儒家是不是宗教
儒家是不是宗教?
一、儒(释道)教之本质:
从自己的心性上,根据修养工夫,以求个人人格之完成,即自我圆满的实现,从此得解脱,或得安身立命。
(耶教为依他之信)
二、儒家之宗教性: 可以从「宗教形式」与「宗教真理」二个层面加以说明:
1.「宗教形式」:,因为没有教会的组织、僧侣的制度、特殊的仪式(如入教受
洗儒家确不像宗教、出家受戒等) 、教条及对独一真神之义务、权威性的教义(如明确的来生观念、特定的救赎观念等) 、神话和神怪之成份,但宗教之形式本就是多样性的,并没有理由一定要采取某种形式,所以唐君毅先生谓「儒家非一般宗教」。
2.「宗教真理」之表现及践行:
能启发无限向上的超越精神,突破生命的有限性而取得无限的意义和价值: 孔子的下学上达、知天命、敬畏天命;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即事天,都显示超越精神。
能决定生命的方向和文化理想: 肯定人皆可以为圣贤,可以自觉自主地决定「生命的方向」(希贤、希圣、希天) ,以成就生命的不朽。
从纵横两方面显发「文化理想」,在横的方面,本于仁心之感通及扩充而「亲亲、仁民、爱物」,极于民胞物与之精神(横的方面); 在纵的方面,慎终追远,上承祖宗之心与往圣之志,而下则求启迪后人,以万世之太平为念。
能开出日常生活的轨道和精神生活的途径: 以礼乐(尤其是祭礼) 与伦常生活之「五伦」,作为日常生活的轨道。
儒家之不只是伦理的、道德的,也是宗教的。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
古代儒释道三教的融合与争鸣在古代中国,儒家、佛教和道家被称为“三教”,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三教之间不仅相互争斗、吸取、影响,也出现过一些融合的现象。
本文将从融合与争鸣两个方面来探讨古代儒释道三教之间的关系。
儒释道三教的融合儒家注重修身养性、治国安民,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崇尚孔子与孟子的思想。
释家强调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主张禅定慈悲般若。
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返朴归真,追求长生不死、变化无穷。
在某种程度上,三教有着共通之处,都追求人性的完善、道德的升华、心灵的净化。
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三教之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
比如佛教的入华与中国文化之间,产生了佛教与儒教的合流现象。
在南北朝时期,僧侣玄奘西行求法,将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广泛传播佛教思想。
在此过程中,佛、儒之见相互借鉴,佛教修行者也会同时学习儒家经典,形成了一种“仁慈如父母,大慈悲” 的修行态度。
道家与儒释的融合也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汉代的黄老学说,结合了黄帝传统与老子思想,形成了一种讲究道德修养的新兴哲学。
在《黄帝内经》中,既包含了医学的治病要旨,也涵盖了道家的养生理论,形成了一种融合的医学思想。
儒释道三教的争鸣尽管在某些时期,三教之间会出现一些融合的现象,但也并非一片和谐。
在某些时候,三教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争议与争执。
比如北魏时期的佛教与道教之争,佛教徒认为自己的修行方法是最高尚的,而道教徒则认为道家修炼的功夫才是最为深奥的。
在当时,佛教、道教之间争风吃醋,甚至发生过一些武力冲突。
另外,儒释两家也不时产生争执。
儒家强调的是人伦道德的修养,追求仁义礼智信的完美;而释家注重个人解脱、超越世俗,不拘泥于形式。
在宋元明清等朝代,儒释之争也时有发生,关乎经学与禅修的优劣之争。
总的来说,古代儒释道三教之间的融合与争鸣,既有相互学习、借鉴、影响的现象,也有分庭抗礼、明争暗斗的场面。
三教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其中既有相互冲突,也有相互融合。
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与信仰体系。
这一体系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宗教与信仰体系,并展示其多元性与和谐共存的特点。
一、儒家思想与孔子信仰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该思想以儒家经典《论语》为代表,强调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石。
孔子信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它将孔子视为至高无上的圣人和伟大的教育家。
许多中国人信奉孔子并尊重其思想,他们在孔庙中祭拜孔子,希望能够获得他的庇佑和智慧。
孔子信仰与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智慧的源泉。
二、佛教的传入与融合佛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宗教之一,它在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并与当地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入的融合。
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对佛教进行了吸纳、研究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独创性地融合了佛教的教义与中国的哲学思想,例如道教的道家思想和儒家的仁义道德。
这种融合为中国佛教赋予了独特的气质,并使其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与接纳。
如今,中国的佛教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并吸引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崇敬。
三、道教的神秘与超自然信仰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道家哲学思想。
道教强调追求长生不老和修行达到超越人性境界的目标。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道教对中国文化和宗教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教的信仰体系包含了丰富的神灵观念、仙人信仰和超自然现象的探索。
道教寺庙成为人们寻找平和心灵及精神指引的场所,被广大信徒用作宗教仪式和冥想的场所。
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四、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分别在7世纪和16世纪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宗教多样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整理浅论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docx
最新整理浅论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浅论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太平天国宗教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学界涉猎无多,主要是学界存在这样一在种思维——太平天国运动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与宗教这种被经典作家斥之为“精神鸦片”之类的东西不应有过多联系,多数人是怀着讥笑和咒骂的心情对它不予置评,或许也是有所顾虑不敢提及也未可知。
简又文察觉到大陆学界的这种倾向,语重心长地指出:“(太平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源头及性质,亦即其建国创制之主要原则,举凡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全部制度,包括其思想、书籍、命令、理想、甚至每个人之日常行为、生活,无不受宗教之透彻的支配;非彻底了解其宗教方面之真实内容,简直不能了解及诠释这革命大运动之真相及意义,甚且很容易流于误会及错解焉。
”①简氏对太平天国宗教研究虽有开创之功但也无力改变整个学界的偏向。
据笔者粗略的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前,论及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和宗教关系的文章有6篇②。
而专门涉及太平天国宗教的文章更是寥寥,就笔者所见大约有5篇③。
在浩如烟海的太平天国著作中,每每遇到这个问题学者们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1978年以后,这个现象发生了较大改观。
比较多的学者对太平天国宗教的产生、教义演变及其与各方关系的演进迹象进行了细致、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关系,在“文革”时几乎所有相关文章都是对洪秀全怎样破坏偶像、打倒神权、捣毁孔子牌位的颂扬,仿佛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麾下的子民真的是对孔子恨之入骨,跟儒家作毫不留情的决裂。
事实上,太平天国的上述举动,本是从废止偶像崇拜这一教义出发的宗教行为,它绝少任何政治象征意义。
而在“文革”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这个问题的跟学术也无关。
“文革”结束后学界才得以平心静气地对待太平天国的宗教和儒家思想的关系。
而注意点是从《天条书》、《太平诏书》、《百正歌》、“三原道”等书的不同版本间对待儒家典训名言运用程度不同引起的。
孔子的宗教观
一、孔子的宗教观1、孔子的学说是否是一种宗教学说冯友兰先生说:对于自然,总要有所理解;对于自然,总要持一种态度。
宗教也是对自然界的一种态度。
有些宗教认为宇宙有一个最高主宰者,称为“帝”、“天”。
孔子对宗教的态度,看起来似乎是犹疑的,其实不然,孔子曾在《论语》中多次提及到过“天”,有些地方直接提到“天”的就有十九条之多,所以他的学说中肯定是有宗教观点存在的。
其中有两个观点可以说明:一个是“天人之学”、另一个是“鬼、神”之说。
在天命观中有许多例子,如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轻侮圣人之言。
”孔子说:“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身居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论。
小人不懂天命因而不敬畏,不敬重地位高的人,轻侮圣人的言论。
”“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者,大人是社会的统治和管理者,“圣人”是个人所信奉的权威,“圣人之言”是圣人所说的话。
在鬼、神论中有,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季路向孔子请教如何服侍鬼神的问题,孔子不仅拒绝回答而且把“事人”看得比“事鬼”更为重要,这显然出乎季路的意料于是追问孔子对死亡的看法。
孔子用同样的方式以“焉知”拒绝讨论。
从而可以看出,孔子的宗教观是他敬重自然的天但他不信鬼神,他更在乎的是事人而非事鬼,他追寻的是一种自然规律,在其规律中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具体阐述孔子对“鬼神”的认识对于当时来说宗教仪式是很普及的,神职人员的增多而增加,迷信活动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此影响,“孔子为儿嬉戏,长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这就说明孔子小时后就已经开始学做祭祀的礼仪了,但是对于来自远古社会的鬼神迷信思想并没有盲目的接受。
他不但自己“不语怪、力、乱、神”《述而》更不愿意他的学生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
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
关于对儒家文化的论述摘要:本文对儒家文化的发扬传承本文对儒家文化的发扬传承,,以及儒家文化对后人的影响做探讨。
并且探讨了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探讨了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
“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关键字:独尊儒术独尊儒术;;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取其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其糟粕; ;今天,当我们提起儒家,提起孔孟,不免产生一种陌生遥远的距离感。
其实,儒家思想文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烙印在我们祖先身上,并作为一种经典的思想文化流传至今,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儒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1、儒家学说的创立、儒家学说的创立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
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大约从公元前七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没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
这些人被称为“儒”。
并且“儒”也是当时对学者的尊称。
所以儒家也是从根底上也就代表了古代的皇室。
也是从根底上也就代表了古代的皇室。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中国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和信仰系统对于塑造中国人民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宗教与哲学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宗教与哲学思想。
一、中国的宗教思想在中国,众多的宗教信仰蓬勃发展,并与其他文化元素相互交融。
以下是一些中国重要的宗教思想:1.儒教:儒教是中国最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宗教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儒家教育重视家庭观念和孝道,培养慈爱、尊重和孝敬的价值观。
2.佛教: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佛教教义中的中道思想强调中庸之道、生活平衡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佛教文化以修身养性、悲悯众生为核心,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道教:道教是中国独有的宗教之一,强调个体的修炼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
道教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与“道法自然”理念,鼓励人们放松心灵,顺应自然规律,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4.伊斯兰教、基督教: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伊斯兰教强调忠诚、兄弟爱和慈善,基督教强调爱的精神和互助互爱。
二、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极为丰富多样,对于塑造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仁爱和社会秩序。
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成为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修养和教育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道家思想:道家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为代表,追求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生活状态。
道教的核心理念是“道可道,非常道”,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内在的平衡和和谐。
3.墨家思想:墨家强调兼爱、非攻和节约。
墨子认为宇宙万物应该平等对待,主张爱的普及和和平共处。
4.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严明的法律制度和强大的统治权威。
法治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
儒学与宗教辨
儒学与宗教辨丰晓流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出现过儒家、儒学、儒教(孔教)的记述。
至西汉后期、东汉初期,佛教传入中国,中国道教创立后,人们将儒道佛合称“三教”。
其实儒学(儒教)与宗教有实质上的区别。
人们也许会问:司马迁著《史记·游侠列传》说:“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又怎么解释呢?这或许与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宗教组织有关,或在词语表达上取模糊态度。
如“汉代儒家宣扬夏尚忠,商尚敬,周尚文为三教”。
[1]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文化的发展,语言表述也随着发生变化,如中国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某些概念、语法使用上出现差别一样。
儒学是否应属于宗教,并称“三教”?值得探讨。
一、儒家(儒学)源流儒者,是从古代巫、史、祝中分化出来的人。
《周礼·天官·家宰》[2]:“四曰儒,以道得民。
”后人解释说:儒以掌养国子以道德,故云以道得民。
指从事国子道德教育为业的学者或专家,孔子应属这一阶层的人。
然孔子未走这条路,而是创办私学,行“有教无类”,成为我国古代教育家,后被封建王朝封为“至圣先师”。
儒学与原始宗教或后来的宗教派系及其信仰者、神职人员是有区别的。
儒家学说的理论构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意指他爱好周代文化。
《庄子·天运》[3]载:“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后因《乐》佚,称“五经”),但也不能因此说他没有作。
如作《春秋》、删《诗》经等编辑工作,应是有作的。
二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将孔子的学术言论和本人的学习心得,创作集结成书或新著,继承并发展儒家理论,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从此“五经”、“四书”成为儒学的基本理论。
在儒学理论中,有诸多方面与宗教理论显著不同:一是遵循了孔子的“子不语怪、力、乱、神”[4]的思想;二是联系社会实际,把教育人作为要务,即以仁义道德为本,治国平天下。
期望受教者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共担责任,共享幸福的“大同世界”。
对于儒学宗教性问题争论的文献综述
对于儒学宗教性问题争论的文献综述丁静J11014018 历史系2010级摘要:关于儒学是否宗教以及儒学的宗教性问题的讨论是20 世纪儒学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对于康有为及儒教的观点及儒学宗教论,各思想派别都给予了激烈的反驳或回应。
尽管其争论的出发点有较浓的政治和思想斗争意味,但它促使人们开始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重新审视和检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部分的儒学,因而对于学术思想史来说不无重要意义或启示。
关键字:儒学宗教性儒教儒家思想传统是否能被视为一种“宗教”,儒学具有怎样的宗教性内涵?这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虽然每一次争论都未能取得一致看法,但是继续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于认识儒学的本质及其功能很有意义。
在关于儒学宗教性课题的研究中,目前学界大致有三种看法,一是认为儒学不是宗教,只是世俗的人文主义;二是不认为儒学是宗教,但承认它具有宗教的某些特点,故有宗教性,但和西方的宗教不同,是既超越又内在的;三是认为儒学是宗教,故称儒学为儒教。
正如人们所说,要解决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什么是宗教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只靠简单的定义就能够解决的,最重要的是对宗教的本质能不能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
由于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因素的影响,文化思潮的变迁以及学术观点各异的派别及个人的参与而使得这个问题的讨论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更由于学者对宗教概念的界定、对宗教价值的判断、对儒学认识及价值的判断的不同,特别是每个学者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此问题也有不同的认识,使得这一问题更具复杂性。
论题有变化,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也有变化,但有一点似乎没变,这就是凡是涉及宗教的问题,都是有关人生信仰的问题而不是科学认识的问题。
如果说在古代,宗教与科学尚未完全分化,只能从基本倾向上进行分析,那么到了现代,二者的基本界限应当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也应当在这一共识之下研究儒学的问题。
下面先对一百多年来对这一问题的代表性争论作一简要回顾。
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儒释道三教的兴衰变迁
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儒释道三教的兴衰变迁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即儒教、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这三门学说在历史上相互交织影响,各有其流派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传播背景、主要思想和发展历程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儒释道三教的兴衰变迁。
一、传播背景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儒释道三教的兴起与传播离不开其背后的社会背景。
儒教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门学说,崇尚礼乐道德,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和谐。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从印度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新的宗教信仰与哲学体系,满足了人们对救赎与超越的渴望。
道教则强调追求道的境界,追求自然的法则,提倡安静自觉、返朴归真。
二、主要思想1. 儒教儒教的核心思想是仁爱、礼教和家族道德。
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等被视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典籍。
儒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秩序和关系,注重社会伦理和政治上的道德行为。
2. 佛教佛教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追求解脱和超越人世的苦难。
佛教通过修行和觉悟,追求涅槃,即超脱轮回和苦难的状态。
佛教的经典包括《大般若经》、《法华经》等。
3. 道教道教的核心思想是追求道和自然,强调“道法自然”。
道教注重修炼身心的方法,通过安静、默念、行持等方式来达到超越尘世,回归自然的境界。
道家经典有《道德经》、《庄子》等。
三、发展历程1. 兴盛时期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教在不同时期都有兴盛的时期。
儒教在中国的统治阶级和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主流思想;佛教在东汉末期盛行,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相融合;道教在汉朝、魏晋时期达到了高峰。
2. 衰落和遭受压制中国古代宗教与哲学儒释道三教也经历了衰落和遭受压制的时期。
儒教在秦朝焚书坑儒、清朝康熙乾隆时期受到压制;佛教历经南北朝、唐朝时期的繁荣和晚唐时期的禁令,也面临着时常的衰落;道教也曾多次受到儒家和佛教的打压,但仍保持了一定影响力。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儒家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等,这些经典中所呈现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儒家经典翻译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角度出发,探讨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元素如何渗透并影响了人们的伦理认知,以及在翻译过程中这些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如何被传递和解读。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首先体现在对于人与神的关系的体认上。
在儒家经典中,孔子对于天的理解和崇敬是很明显的。
《论语》中提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中孝与仁的关系就是通过对天的崇敬来说明的。
天被儒家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伦理认知隐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宗教与儒家伦理观念的内在联系。
对于儒家经典的翻译来说,在传播这种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时,需要在确保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注重传递这种伦理观念的内在联系和宗教化特征。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还反映在对于人类行为规范的诠释和引导上。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中包含了儒家伦理观念的核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道德,亲近百姓,努力追求至善。
这种义利观、社会伦理观和个体伦理观的统一被儒家视为重要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原著的精神内核,注重传播这种含义丰富的伦理认知隐喻。
儒家经典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还表现在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引导上。
《论语》中提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强调了心灵修养与自我检讨的重要性,它要求人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认清自己的缺点,力求不断提升精神境界。
这种对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引导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与伦理观念的有机结合。
在翻译这些经典时,需要着重在语言之外,传达出其中的道德追求和精神愿景,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宗教化伦理认知隐喻。
中国的古代宗教信仰
中国的古代宗教信仰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丰富多样,包括儒教、道教、佛教和民间信仰等。
这些信仰在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些古代宗教信仰,阐述它们的主要教义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儒教儒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它源自于孔子的学说,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
儒家思想认为,人的行为应当遵循道德准则,尊重家庭和社会的伦理关系,并追求仁、义、礼、智、信等美德。
此外,儒家注重孝敬亲长和对君王的忠诚,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家族道德的传承。
儒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深远。
它塑造了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影响了中国人口中的道德伦理观念。
儒教的核心思想仍然在现代中国存在,并为现代中国社会提供了重要的价值引导。
二、道教道教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主要信仰,强调与道的合一以追求永生和长寿。
道教的核心思想围绕道、德和无为展开。
道教追寻自然法则,主张返璞归真,强调保持身心的平衡和谐。
同时,道教也涵盖了神仙信仰和修炼术,追求超凡脱俗的境界。
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其与中国文学、艺术和哲学的密切联系上。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以道教思想为依托,创作了大量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道家学说的影响还体现在中国医学、养生保健等方面,传播了许多健康养生方法和理论。
三、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的信仰相融合,成为古代中国三大主要宗教信仰之一。
佛教强调修行和慈悲为怀,追求解脱和智慧。
佛教教义主张放下欲望,超越生死轮回,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觉悟。
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深远。
“大乘佛教”在中国逐渐盛行,影响了中国的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尤其是唐宋时期,佛教达到鼎盛时期。
佛教的观念和教义塑造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风貌,佛教寺庙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民间信仰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还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
这些信仰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神明和祖先的崇拜,涵盖了神话、祭祀、巫术和迷信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与信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并发扬光大。
其中,宗教与信仰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们对神灵、宇宙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本文将从儒、道、佛三教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与信仰的内涵与影响。
一、儒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儒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
在儒教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内核。
礼仪、孝道、忠诚、义理等被儒教奉为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儒家思想将宗教与信仰与道德行为相结合,提倡博爱、和谐与互助。
儒教的宗教活动以祭祀祖先为主,通过祭拜祖宗,人们表达对祖先的敬仰、感恩与祈福之心,也体现了尊重传统、亲情与家庭价值观的传承。
同时,儒教对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的重视,强调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君权与民权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与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教的哲学与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道教产生于中国古代,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寻求人生的真理与寿命的延长。
道教的思想对于人们的生活观念、修养方式和自然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其中,道家哲学的核心是“道”,强调“道法自然”,并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皆遵循自然法则,并将其视为最高指导原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影响体现在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此外,道教信仰中的神灵崇拜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人们通过信仰神灵,寻求神灵的保佑和指引,以及解决世间纷扰中的难题。
三、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价值观的传承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与信奉。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修行与解脱,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圣谛”和“八正道”。
佛教的教义与修行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思考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佛教强调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鼓励人们以平等、慈悲和智慧的心态对待他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教的影响体现在人们注重修身养性,追求解脱和超脱尘世的精神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孔子即是此群体中最杰出的学者。
他的弟子很多,由此形成了儒家学说,并在诸子百家争鸣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派。
他们以远古贤明帝王的治世为理想社会,以礼教区分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以仁、义、忠、孝作为社会道德规范,而且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
儒者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特别强烈,世俗性的特征非常显著。
在春秋战国的乱世,其学说与法家、墨家、纵横家比较,则颇为迂阔而不适用,所以它的价值也不为各国的统治者所认识。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鉴于自秦王朝统一中国以来已经试用过法家、纵横家和道家学说为治国的理论,从政治上考虑,见到儒家礼教有利于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其“仁”与“义”作为社会道德原则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儒家,包括现代而易为民众接受,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具新儒学,并不具备宗教的性质。
然而二尊儒术”的建议。
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皆以儒家学说为十余年来,西方神学家们都认定儒家是宗教,其影响治国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政治伦理的理论基础。
汉代学及于汉学界和国内学术界。
于是儒家是否宗教,就成者对儒学性质的认识是明晰的,所以《汉书-艺文为甚受关注的学术问题。
在我们中国传统观念中,儒志》述及先秦以来学术的“九流十家”中最有影响的家与宗教是无关系的,但现在既然成了学术问题,探而形成学派的九家,首为儒家,其次为道家、阴阳讨起来便非常复杂而困难了。
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从孔子的时代至东汉永平四年(61)班固完成《汉书》初一、儒家属于东汉以来的三大信仰之一稿时,虽然有原始的迷信残存民间,以及阴阳五行及儒为学者之称。
中国春秋后期,即公元前5世纪谶纬之说流行,但学术界尚无宗教的概念;这时儒家之末,在知识分子阶层中出现一种文化修养很高,熟和道家皆仅为学派而已。
欧洲、中亚和印度的许多民悉历史典籍,懂得礼乐,志于为诸侯贵族服务的群族都有自己的神话,而宗教则依附于神话,在这些民儒家学说宗教论探析谢桃坊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印度僧人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于中国洛阳白马寺译《四十二章经》一卷,标志着印度佛教开始在东土流传。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张陵吸收道家学说与方士神仙之说创立道教而与佛教对抗。
此两教的宗教特征很明显,它们与儒家构成中国三大信仰体系。
自东汉以来,无论帝王个人的信仰如何变化,儒家学说作为统治思想的地位则是稳固的,因为佛教和道教的出世精神使它们不可能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理论。
这种利害关系,统治阶级是很清楚的。
贞观元年(627)唐太宗于即位时曾说:“戡乱以武,守成以文,文武之用,各随其时。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九)当平定社会战乱时,必须使用武力,即采取法家与兵家之说;治理社会必须倡导文治,即宣扬儒家之说。
唐王朝虽然出自李姓而崇奉老子,但唐太宗表示:“朕今所好者,惟在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贞观政要》卷六)统治者最佳的政治选择是儒家学说。
唐太宗认为。
统治者崇尚儒家比如飞鸟有翼翅,游鱼依赖于水,失之必死。
他的认识是很典型的,可以代表中国统治者对儒家的基本态度。
中国古代朝廷的重臣都是儒者,他们从社会政武帝宇文邕虽出身夷狄,但成为北方统治者后仍以治、礼法及经济的角度考虑,经常主张排佛或灭佛,为:“儒教之弘政术,礼义忠孝,于世有宜。
”而对于道教因其是本土宗教则常常采取宽容的态度。
(《广弘明集》卷八)他于天和四年(569)三月十每当道教与佛教论争时,道教往往借助儒家的政治势五日召集名儒、众僧,道士及文武百官二千余人于正力。
这便形成了中国宗教史上长期的三教论争。
北周殿展开三教辩论。
这场辩论经历数载,至建德三年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
三教辩论的结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宗教皆崇拜超自然的东西,关果是儒家的地位愈益稳固,而佛教与道教均被废除。
注人的终极价值的追求,并相应有严格的宗教祭拜仪此后在唐代武德五年(622)、武德九年(626)、贞式——这三者是宗教的基本标志。
中国的儒家是否具元十二年(796)、大和元年(827)均有三教辩论。
有这三个标志呢?这正是判断儒家是否属于宗教的理这些辩论主要是佛教与道教双方的论战,而道教总是论依据。
关于对超自然力的态度,儒家的态度较为含在教理方面处于劣势。
三教辩论中,儒家并非以宗教糊;而且不去深究它。
中国殷周时期的先民已感到有的角色参加;虽然有时也被称为“儒教”,但皆回避一种超自然力的“天”,它主宰着宇宙万物的命运。
了三者的宗教性质,自然也未涉及“儒教”是否宗教儒家圣人孔子关于“天道”的具体见解,其弟子们并的问题。
儒家仅是参加了佛教与道教之争,因其是三未听见。
孔子从来不谈论怪异和鬼神等超自然物,对大信仰之一的重要势力,遂亦被称为“教”,然而并它们采取回避的态度。
一次孔子患疾病,弟子请他向未因此改变其非宗教的世俗性质。
北宋初年儒者孙复天地神祗祷告。
他则以为自己平素行事是符合神明即以为将儒家列为“三教”之一是儒者的耻辱。
他的,不必祷告。
至于“天”,其一年四时运行,万物说:佛、老之徒,横行于中国,彼以死生祸福、虚无生长,均自有其规律。
因此有学问的人应该对这种超报应为事,千万其端,绐我生民,绝灭仁义,屏弃礼自然力的意图——“天命”表示敬畏。
如果人们的行乐。
以涂塞天下之耳目。
天下之人,愚众贤寡,惧其为违背了社会道德规范便获罪于“天”,即使祷告也死生祸福,报应人之若彼也,莫不争奉而竞趋之,观无济于事。
儒家亚圣孟子以为圣人对于“天道”的遵其相与为群,纷纷扰扰,周乎天下,于是其教与儒齐崇是一种自然之性。
儒者荀子关于“天”作有专论,驱并驾,峙而为三,吁,可怪也,去君臣之礼。
绝父亦认为“天”有自已的规律,并不因贤帝而存在,也子之戚,灭夫妇之义,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不因暴君而消失。
执政者只要重视农业,节用财物,若以为心,得不鸣鼓而攻之乎?(《宋元学案》卷二则“天”是不会使之贫穷的;国民丰衣足食,勤劳而《泰山学案》)不误农时,则“天”是不会使之劳苦的。
儒家观念中这代表了真正儒者的观点。
它坚定地表明了儒家的“天”,在宋代新儒家的理解实为“理”,即至高与佛教和道教在性质上的区别。
的理性范畴。
这种“天”是无形象。
无人格,没有神秘的色彩,也非偶像。
唐代建中四年(783)朝廷重有命在天。
”武王数纣之罪曰:“乃日吾有命,罔惩时,人们心里好像它是存在的。
这样,鬼神的存在就曰:“视履考祥”又曰:“吉凶者,得失之象”此乃在。
儒家不能避免祭祀,因为它是礼仪的一种必要的天命由人,其义明矣。
然则圣哲之意,《六经》会形式,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玄理的意义。
我们从儒家通,皆谓祸福由人,不言盛衰有命。
(《资治通鉴》对待人的生死的态度和祭祀祖先的情形,很难作出儒卷二百二十八)家相信来世,或者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尚有一个超自陆贽的见解体现了真正儒者的“天命由人”的观然的天国。
儒家以祭祀祖先的方式教育下一代和没有点,其无神论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文化的人,还以此表示继承祖先的事业的愿望和对祖关于对终极价值的追求问题,即生命必然有终先的敬重与缅怀之情。
儒家“慎终追远”之义即在于极,但魂灵是否存在,它是否能到一个超自然的理想此,它可使人民的道德风尚变得淳厚。
宗教在关怀人的地方?儒家对此问题的回答同对待“天”一样,态的终极意识的同时,总是宣扬因果报应和原罪观念,度仍较模糊。
中国民间的原始迷信中对鬼神的崇奉即使信徒对死后或来世产生恐惧的心理,因而不断在现表示了人的魂灵的不灭,而且有一个鬼神的居所。
这世以善行来救赎自己的灵魂。
儒家是无此种观念的。
种迷信不仅在孔子的时代存在,而且此后亦长期存关于儒家是否具有特定的宗教仪式?孔子学说的在。
相比之下,儒家则主要关注现实社会,无暇也无核心是“礼”,儒家以礼教来维持社会等级秩序,以思辨能力去探讨人的终极意识。
孔子的弟子季路问关礼制和礼仪体现礼教。
孔子在回答弟子问孝道时说:于奉祀鬼神的问题,孔子表示尚未作好关于人民的父母在生时以礼侍奉,死后按丧礼安葬,祭祀时遵循事,怎能去奉祀鬼神呢?弟子又问人死后的情形会是礼制——这就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孝道。
中国在西周怎么样的?孔子回答说:我们对人生尚不知道,怎能时期各种礼制已经建立。
儒家不是礼制的创制者,却知道人死后的情形呢?儒者执著于现实人生,不愿去是礼教的倡导与维护者,而且他们熟悉种种繁琐的礼探究不可验证的超自然的事物。
儒者继承了中国先民仪形式。
儒家经典的《仪礼》、《礼记》、《周礼》祭祀祖先的传统,也参加统治阶级祭祀山川天地神祗称为“三礼”,其中《仪礼》是最古老的,孔子曾对的活动,但这些是否即说明儒者相信祖先的魂灵和神它作过订正。
《仪礼》在汉代初年仅保存了《士礼》十七篇:《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士对秦朝礼仪加以增损。
汉武帝时在独尊儒术的指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思想下。
召集儒士共定礼仪,于太初元年(前104)《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改正朔,易服色,封泰山,定宗庙百官之礼。
从中国《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制形成的过程,可见这种礼仪是统治阶级制订的,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
它们可分为而这正是儒家的专业范围,它的世俗性质是很显著冠、婚、丧、祭、射、乡、朝、聘八类礼仪形式。
西的,并不具宗教的色彩。
帝王有时祭天、祀山川、巡汉初年又获得《古仪礼》五十六篇,除去十七篇相同视诸侯,并无常制,只有在统一中国,天下安宁,造而外,尚有三十九篇逸礼。
汉初朝廷设置“五经博就盛德大业之际,才祝告天地山川以显示帝王的功士”,《仪礼》即《五经》之一。
古代礼制随着东周业;因此这并非每位皇帝都必须去封禅的。
封禅的政王室的衰微而残缺毁损。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统一中治意义远远大于祭祀天地山川的意义。
唐贞观六年国后参考六国之礼仪择善而从,汉王朝建国之初由儒(632)群臣请求唐太宗封禅,太宗说: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
若天下又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
中国一些好大喜功的帝王每因封禅而巡视天下以炫耀文治武功,天。
封禅的确有很繁琐的近于迷信的仪式,但在历代自从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流传以来,儒者与它们的帝王不是普遍的,尤其并不代表中国社会普遍使用的关系就呈现很复杂的状态。
宗教知识及其学说不可能礼仪。
从上述可见儒家不崇拜超自然的事物,不关注不对儒者发生影响,于是儒者中有坚决排斥佛老的,终极价值,更无“天国”的观念,也不存在特殊的宗有吸收佛理以丰富儒家学说的。
有的儒者时而倾向于教仪式,因而儒家并非宗教。
佛家,时而倾向于道家。
统治者则在崇儒的基础上兼利用佛教与道教以满足民众的宗教信仰需要,求得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然而这并不排除中国始终存在真正三、儒家在本质上是无神论和理性主义的儒者,真正的僧侣和真正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