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咏史怀古诗鉴赏一、概念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二、怀古诗特点:⒈形式上: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如《乌江亭》;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如《咏荆轲》;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如《金陵怀古》。
2.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表示怀念故国。
王导,东晋之缔结者。
这位“风流宰相”以过江士人为主体,合南北士人共同辅佐晋元帝司马睿。
被元帝称为“吾之萧何”。
在皇帝登基大典上,司马睿要王导一同“升御床共坐”,同受百官朝拜。
王导推辞再三,司马才独自上了龙座。
“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晋书。
王敦传》)。
《世说新语。
言语》载:”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新亭在南京西南,依山临江,风景佳丽,然江山已非昔日。
同坐醉眼相视,皆潸然泪下。
唯王导呵骂众人作”楚囚相对“,激励诸君振奋精神,为克复神州而努力。
)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思古人:屈原、贾谊、项羽、诸葛亮、周瑜、西施、王昭君、岳飞忆其事:国事兴衰、战事成败、人事悲喜抒己志:仰慕、怨愤、讽刺、警戒、勉励3.写法上,怀古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4.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三、分析艺术特色用典:借古讽今,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咏史怀古诗鉴赏
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 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 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 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 非作歹; 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 忧君忧民。
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 汴河曲 [唐 ]李 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 一段。 ②隋家:隋王朝。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 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 ④不较多:差不多。
咏史怀古诗鉴赏
• 【温故知新】 • 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 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 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 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 “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 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长于情 景交融 • “咏史”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 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 —长于议论精辟。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什么?该诗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尾句中的“吟魂”在诗中指的是屈 原想象中的屈原。 该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既有 对屈原伟大爱国精神的崇敬之情,也有 对时局的愤慨之意,还有对屈原悲剧的 凄婉 之慨。
⑴ 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 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李诗重在通过叙写汴河春色和隋 宫的荒废,抒发了对隋王朝衰亡的 感慨(喻伤今之意)。 皮诗看似为汴河洗刷“罪名”, 实则巧妙地对亡国之君进行了强烈 的斥责。
⑵ 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 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别加以说明。
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鉴赏
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鉴赏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优秀的文言文咏史怀古诗,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历史事件和传说中人物的崇敬,还有着丰富的文学意蕴。
在众多文言文咏史怀古诗中,以下是十大著名咏史怀古诗的简介和鉴赏:一、《苏武牧羊》《苏武牧羊》是司马迁所作,描写了苏武出虞后在紫荆谷牧养羊群的场景。
诗歌中苏武的形象,既有神武、国家大臣的强大的气魄,又有游牧民族的诗人和隐士的柔情。
整首诗把人物心境状态与自然风景融为一体,表现出诗人心中对苏武君之崇敬和赞美。
二、《东皇太一指璧》《东皇太一指璧》是屈原所作,记述了太一帝王在游历河洛时,发现一块璧时的故事,后被台汉五帝立为一位伟大的帝王。
这首诗把太一帝王的风采和他对天地万物的慈悲和统治能力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臣下敬仰君王这种贵族礼仪。
三、《搜神记》《搜神记》是苏轼所作,记述了吴传英搜神的故事。
这首诗的语言豪放,表达出吴传英精神的顽强和思想的灵活,以及他对神话中人物的敬畏。
四、《凤求凰》《凤求凰》是李白所作,讲述了凤凰降临的故事。
诗中的风格朴实、意象深远,表达了李白对凤凰灵动和传奇色彩的崇敬和惊叹。
五、《听蜀僧琴》《听蜀僧琴》是柳宗元所作,写了一个蜀僧老人在南山边吹奏琴和唱歌的场景。
诗中蜀僧把时代变迁和苦难变为乐趣,表达了对自由、对变迁的崇拜。
六、《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是李白所作,记述了去东京游览的故事。
这首诗除了表达诗人对古建筑美景的崇敬外,还把李白自身的多情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七、《南乡子》《南乡子》是杜牧所作,描写了南乡子对家乡离别的伤感。
诗中融入了杜牧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怀仁,表达了古人追求梦想的热情和追求理想的意志。
八、《登郊》《登郊》是白居易所作,描述了登上郊外高山的故事。
这首诗以白居易的个人感受为主,把自然和社会的层次,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得形象而真实。
九、《落花》《落花》是杜甫所作,描述了郊外落花的场景。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政治局势和社会现实的观察。
咏史怀古类古诗10首鉴赏
十首经典咏史怀古诗赏析以下是10首咏史怀古诗以及它们的鉴赏:1.《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凭吊昔日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和南岸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2.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通过描写月夜江景的美丽,勾勒出当年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背景,表达出作者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
3.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写作者登上幽州台远望山河的广阔,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4.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路途的描绘,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5.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通过描绘折戟沉沙的景象,表达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
6.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绘,表达出对逝去的岁月的感慨和人生的悲凉之感。
7.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同时又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执着追求和乐观态度。
李商隐咏史怀古诗
李商隐咏史怀古诗
李商隐咏史怀古诗,是李商隐的一首诗歌,它描绘了历史上一段艰难时期的历史情景,表达出了作者对过去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被大多数中国人誉为“咏史怀古之绝唱”,其实原名是《悼亡诗》。
诗中提到的“来日绮窗前”,是指谋士张仪在宣明新朝后被废后,不得不投奔张良,并在张良家里当仆人,每天早晨在玻璃窗前看着明月,想起以前的辉煌和自己的悲惨命运而悼亡。
诗中写道:“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谋士张仪对被废的痛苦和难以忘怀的相思之情。
诗的第二句“千年一声悲”,意为永不停歇的痛苦和悲声,就像历史中无法挽回的悲剧,都会传唱千百年来,甚至流传至今。
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悲叹之情,他希望能够扭转历史,但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第三句“金榜题名无忧”,意为古代的科举考试,只要考取过状元,就可以保证一生无忧。
但是当时的科举制度已经衰退,无法改变当时的人们的困境,所以作者用这句话表达了无可奈何的心情。
最后一句“山河破碎风飘絮”,意思是山河的破碎和风的飘动。
这表达了历史的更迭,一切都会变得混乱,甚至消失,只有风是不变的,永恒不变。
李商隐咏史怀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和悲叹,它以一种深刻而又抒情的方式,将历史的悲惨和勇敢一起表达出来,令人震撼。
(2020高考诗歌鉴赏专题)2020年高三语文诗歌鉴赏题材类专项提升专题05咏史怀古诗含解析
专题05 咏史怀古诗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一.咏史怀古诗概说1. 咏史怀古诗定义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表达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咏史怀古诗严格来说应该有“怀古”、“咏史”两个小类:①.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检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读到的见地的诗歌,其长于精辟议论。
例如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②. 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歌,其长于情景交融。
例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 咏史怀古诗特点:1)咏史怀古诗的形式标志:标题中常含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字样。
2)咏史怀古诗的代表作家:魏晋时期:左思唐代:中唐以后诗人居多,尤其以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为代表。
两宋: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等。
3. 咏史怀古诗的典型意象:①.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②.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秦始皇阿房宫)、赤壁(赤壁大战)、新亭(六朝时期建康西南的近郊军垒,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堤(古堤名,隋炀帝游江南时观赏用)、马嵬(马嵬哗变)、华清宫(唐玄宗杨玉环)、汴河(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一部分)、淮水(古代南北方分界线)、乌江亭等;③.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隋宫、湘妃祠、贾谊故居、武侯祠、昭君墓等;④.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⑤.景物:明月、江水、断壁残垣、荒草青苔、古墓、落日、悲风等;⑥.其他:后庭花、垂杨、霓裳羽衣等。
4. 咏史怀古诗的常见典故咏史怀古诗由历史而兴怀,故其作品中常常涉及历史事件,上面介绍的标志意象背后都有历史典故,但因其描写对象即为历史,故一般情况下不算用典,但若注释提及则可算,所以做题时需留心注释。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②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 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 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 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 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 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 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 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咏怀古迹· 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故国的没落荒凉 , 诗中句句是景,然而 石头城 刘禹锡 无景不融合着诗人对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故国萧条、人生凄凉 的深沉感伤。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台城 答案:1、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原 刘禹锡 因: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台城六代竞豪华, 结绮临春事最奢。 2、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 万户千门成野草, 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无边野草凄凉中, 只缘一曲后庭花。 这一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到当年翠 注释: 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袖曼舞的场面,让荒淫误国的历史教训化 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个楼阁。 做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
咏 赤壁 实景
乱:山崖陡峭不平 穿:山岩高耸入云 地势险要 惊:浪涛奔腾澎湃 景色奇伟 卷:江水汹涌翻滚
上阕:咏赤壁,写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的怀念
• 作者把周瑜放在怎样的背景下来写的? 作者为何要把周瑜放在 有什么特点?
这样的景色中呢? 以境界开阔 气象恢宏的 作者用了比喻、夸张、拟 人的手法写出了气势磅礴的场 景物衬托周瑜豪迈的英雄气 面。 概,英雄风采,景和人相得 益彰。
怀才不遇 借古讽今;
雄浑悲怆
昔盛今衰, 理性反思, 揭示哲理。 盛衰无常 物事人非的伤 感 ; 凄清悲凉
李商隐《咏史》原文及赏析
咏史[唐] 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分类标签: 怀古诗作品赏析【赏析】: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量,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
相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咏史诗以历史故事或传说为题材,与诗人的历史观有密切的联系。
李商隐的咏史诗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用发展变化的历史观分析社会变化,将国家的兴亡归因于“人为”。
在《览古》中,他把纵的历史与横的观实联系起来指出:“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深刻地警告晚唐统治集团:一切都在变化,金城汤池并不能永保国家不衰亡。
他还根据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咏史》),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在他对历史的一个根本认识是:“又闻理与乱,系人不系天。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在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他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
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系人不系天”的思想贯穿于李商隐全部的咏史诗中。
最显著的是一首《咏史》(北湖南林水漫漫),说明了兴亡有道,不关天命。
他又说:“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咸阳》)。
秦并天下不系于得山河之险。
他既然认为理乱兴亡有线索可寻,又存有“乘运应须宅人荒,男儿安在恋池隍”(《题汉祖庙》)的雄心,因此,虽然古来人事代谢,仍觉事有可为。
并不悲观。
在强调人为的同时,诗人又突出批判了把地域条件、天命王气作为精神支柱,毫无顾忌地苟安享乐的封建统治者。
2024版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
咏史怀古诗鉴赏和解析contents •咏史怀古诗概述•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咏史怀古诗的艺术手法•咏史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咏史怀古诗的解析技巧•咏史怀古诗的影响与价值目录01咏史怀古诗概述咏史怀古诗是指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或古代文化的缅怀和追忆,表达自身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定义涵盖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领域。
题材广泛表达诗人对历史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情感深沉运用典故、象征、对比等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手法多样定义与特点先秦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发展历程咏史怀古诗的萌芽阶段,如《诗经》中的《大雅》、《小雅》等篇章。
咏史怀古诗的成熟和高峰阶段,出现了杜甫、李白、苏轼等大家的杰出作品。
咏史怀古诗的初步形成阶段,左思《咏史》、陶渊明《读山海经》等作品。
咏史怀古诗的继承和发展阶段,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如元好问、高启等人的作品。
代表作品左思《咏史》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表达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杜甫《蜀相》通过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缅怀,表达诗人对忠臣良将的崇敬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李白《古风》以古代文化为题材,通过描绘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表达诗人对自由、豪放的精神追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为背景,通过对周瑜、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02咏史怀古诗的主题思想咏史怀古诗往往通过描绘历史场景、叙述历史事件来回顾历史的变迁,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关切。
回顾历史变迁感叹历史无情反思历史教训诗人在缅怀历史时,常常会感叹历史的无情和残酷,以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奈。
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诗人试图揭示历史的教训,警示人们要珍惜当下,避免重蹈覆辙。
030201缅怀历史抒发怀古之情咏史怀古诗中,诗人常常借助历史题材来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思念。
寄托哀思诗人在诗中寄托对逝去亲人、友人的哀思,以及对故国、故乡的眷恋之情。
咏史怀古诗鉴赏(实用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 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 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 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刘禹锡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 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 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 考。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内容分 类 思想感 情 表现手 法 鉴赏方 法
借古抒怀,借古伤今,讽今;理性思考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昔盛今衰,物 是人非的伤感;借古讽今;理性思考,揭 示哲理 对比,用典,借古讽今,借景抒情,直抒 胸臆 寻找连接点;归类,探求主旨
咏史怀古诗习题演练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咏史怀古诗的意象】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 、华清宫、汴河、淮水、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 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 蜀等。 E.其他:吴钩、《后庭花》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
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咏史怀古类诗歌的鉴赏1咏史诗、怀古诗和代表诗人1、咏史诗: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陈述自己独到的见地而创作的诗歌。
——长于议论精辟。
2、怀古诗:是指因登临古地游览、凭吊古迹,追念往事,触景生情,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长于情景交融。
3、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或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我们合称为咏史怀古诗词。
4、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2鉴赏咏史诗三步曲1、鉴赏步骤:弄清史实→体悟感情→分析技巧即怀什么古→作者怀古的态度情感→怎么怀古【鉴赏思路】(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典故)(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和观点(体悟意图、领悟感情)(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析技巧手法)【答题方法】寻找连接点; 归类,探求主旨凡是课本、读本及其注释、练习中所出现过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典故都应牢牢加以掌握,切不可等闲视之。
对于唐宋著名诗人的大体经历,也要略知一二,这样,在不懂得诗人创作该篇时的背景之情况下,也能做个大体的猜测,不至于两眼抹黑。
这是最基本的。
2、赏析范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咏史怀古诗鉴赏
二、“虚”与“实”的关系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虚景和实景的关系之一:相反相成形 成对比 【表达效果】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 处和某处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 突出表达了诗人某种感慨。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桔柚香, 江风引雨入船凉。 忆君遥在潇湘上, 愁听清猿梦里长。
二 鉴赏方法指要
首先,弄清史实,疏通文意。读懂咏史怀古诗,对作 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要 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 如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在南京,东晋时是高门士族的聚居区,晋朝王 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 得名。朱雀桥在秦淮河上和南岸的乌衣巷相邻,昔日 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以燕栖旧巢唤 起人们想象,昔日的王谢权门现在已居住着寻常百姓 之家;今昔对比,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令人叹 惋再三。如果不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就很难深入的理 解蕴涵其中的诗意。
旧,月光依然,所变者是“故国”、 “空城”,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 全诗基调凄凉不堪,句句都融合着 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 感。
2、 怀古咏史,别有寓意 :
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 同时,融进了的自己切实的生活感 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个 人意识。
①或是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王安石金陵怀古词《桂枝香》:
一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
1 、感伤兴衰、抒发感慨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 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对物换星移、 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尤其是做为六朝古 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 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 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 个专题。
咏史怀古诗鉴赏
咏史怀古诗鉴赏一、咏史诗的概念咏史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班固的《咏史》是我国是诗歌史上第一首以咏史为题的诗,真正奠定咏史怀古诗传统的是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
这组诗借咏史来反映寒门知识分子和世族门阀之间的矛盾。
这种叙述历史与抒发情怀的结合,成为咏史怀古诗词的传统,被后世诗人传承沿袭。
二、怀古诗的特点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4)语言:含蓄蕴藉(5)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6)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7)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8)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三、怀古诗常用的典故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
“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一、课本实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补注背景: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定,天下暂时一统。
但是,河北、山东藩镇割据局面愈演愈烈,时刻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
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作具体的分析。
答:
2、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答:
二、特点归纳
(一)、点击概念
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与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
欣赏这类诗歌,我们往往要了解的是作者写了怎样的古人、往事,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二)、知识链接
1、咏史怀古诗特点: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4)手法:用典对比借古讽今吊古伤今
(5)语言:含蓄蕴藉
(6)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
(7)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
(8)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9)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2、咏史怀古诗常用的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
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
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4)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5)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
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6)杨柳曲——乐府曲调“杨柳枝”,有时也作“折杨柳”,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
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咏史怀古诗常见的古地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三、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㈠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问:白居易听琵琶女的弹奏,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杜甫写昭君的“怨恨”又寄托了怎样的情怀呢?
答:。
归纳㈠
㈡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问:请从本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这一角度,来分析诗人所寄托的感慨。
答:。
归纳㈡
㈢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问: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
第一首《题乌江亭》是从评价的,杜牧认为
;第二首《夏日绝句》是从评价的,李清照认为
;第三首《乌江亭》是从评价的,王安石认为。
四、解题指导→迁移训练
(一)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二)考试设题角度
(1)写景、用典意图
(2)分析评价思想感情(抒发怎样的感慨?)
(3)分析艺术手法
(三)迁移训练
1、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
台城① (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②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注释】①台城,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
②结绮临春,陈后主营造的两座楼阁。
(1)这首诗以“台城”为题,其中蕴涵着诗人怎样的历史反思?
答:。
(2)结句“只缘一曲后庭花”显示了这首怀古诗高超的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答:。
2、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08江苏)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此诗系作者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答:。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一、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1、杜甫时年55岁,“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
昭君入宫见妒,远嫁边疆,身死异国:杜甫入朝见妒,无辜遭贬,漂泊西南。
两人遭遇何其相似,故诗人借王昭君之事来抒写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归纳㈠
3、前三句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对比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4、【参考答案】采用对比手法。
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参考答案】它妙在含有余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
5、第一首《题乌江亭》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第二首《夏日绝句》是从节操(气节)的角度来评价的,李清照认为项羽是有傲气,宁死不屈、铮铮铁骨的一条汉子,死得其所,对其表示敬意。
第三首《乌江亭》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来评价的,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一针见血地指出人心向背是胜败的关键,项羽败势难回,过江也无法东山再起,不死也没用。
一、咏史怀古诗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1)诗人反思了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原因:奢侈豪华,荒淫误国。
(2)诗人借用《玉树后庭花》的典故,用听觉形象来代替议论,无边野草凄凉中,《玉树后庭花》的乐曲在空中回荡,使人联想起当年翠袖曼舞的场面,让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可听可感的具体形象。
2.(1)答: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2分)寄寓了人世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分)
(2)比喻。
(2分)①忧君王为奸邪说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1分)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