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教案(鲁科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案 鲁科版选修31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先填空]1.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带电和感应起电.2.静电感应:导体因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再判断]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一导体靠近带正电的物体,其靠近端带负电.(√)3.带电体靠近导体,导体感应起电,拿走带电体,导体仍然带电.(×)[后思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为什么带负电?【提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失去电子,则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合作探讨]如图111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图111探讨:(1)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金属箔片有什么变化?(2)这时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3)再让A和B接触,又会看到什么现象?(4)再把带正电物体C和A接触,金属箔片又有什么变化?【提示】(1)C移近导体A,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2)金属箔片仍张开,但张角变小;(3)A、B接触,金属箔片都闭合;(4)两侧金属箔片都张开.[核心点击]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1.(多选)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带正电荷【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荷.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荷.分析四个选项可知B、D正确.【答案】BD2.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不带电的同样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是因为( )【导学号:34022000】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解析】金属球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则B球上的自由电子受A球上所带正电荷的吸引而转移到A球上,B球因缺少电子就带上了正电荷.【答案】 B3.(多选)如图112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2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 上的金属箔片闭合【解析】 C 移近A 时,带正电的小球C 对A 、B 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A 、B 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 端积累了负电荷,B 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贴有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上了与A 、B 同种性质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A 正确;C 靠近后保持不动,把A 、B 分开,A 、B 上的电荷因受C 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A 、B仍带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时即使再移走C ,因A 、B 已经分开且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 正确;先移走C ,A 、B 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其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中和,再把A 、B 分开,A 、B 也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C 错;先把A 、B 分开,再移走C ,A 、B 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 、B 接触后,A 、B 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箔片都不会张开,D 错.【答案】 AB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1)只有导体中的电子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的电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导体能够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2)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带同种电荷.[先填空] 1.原子结构 如图113所示图113原子⎩⎨⎧原子核⎩⎪⎨⎪⎧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电子:绕核旋转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3.物体带电的实质:电子发生转移,电子数与质子数不变.[再判断]1.摩擦起电就是通过摩擦创造了电荷.(×)2.近代物理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带电粒子可以产生和湮灭,故在一定条件下,电荷守恒定律不成立.(×)3.带负电的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该小球的负电几乎为零,可见小球上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后思考] 教师用书独具如图114所示的现象为感应起电过程,为什么一定要先使导体球瞬时接地再移走施感电荷,而不是先移走施感电荷再接地?甲乙丙丁图114【提示】导体球瞬时接地时,导走负电荷,小球最终带正电;若先移走施感电荷,球上感应出来的正、负电荷相互吸引而中和,小球最终不带电.[合作探讨]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时不小心两小球接触了一下,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探讨1:电荷到哪里去了呢?是否违背了电荷守恒定律?【提示】两球上的异种电荷中和了,即正、负电荷代数和为0,对外不显电性;没有违背电荷守恒定律.探讨2:两带电导体接触后,电荷量一定相同吗?【提示】不一定.[核心点击]1.“中性”与“中和”的理解(1)中性:物体内有电荷存在,但正、负电荷的绝对值相等,对外不显电性.(2)中和:两个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带电体相遇达到电中性的过程.2.元电荷(1)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则e=1.60×10-19 C.(2)对元电荷的理解:①元电荷是最小的带电单位.②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③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 ,或者是e 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④质子及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与元电荷相等,但不能说它们是元电荷.4.M 和N 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 带正电荷1.60×10-16C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导学号:34022001】A .在摩擦前M 和N 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 .摩擦过程中电子从N 转移到MC .N 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0×10-16CD .N 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60×10-16C 个电子【解析】 M 和N 相互摩擦,M 带正电是因为M 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小而失去核外电子的结果;由于电荷守恒,故N 一定带等量负电荷,选项C 正确.【答案】 C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C ,Q B =-3.2×10-9C ,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转移了多少?【解析】 两小球接触时,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即接触后两小球的电荷量为Q A ′=Q B ′=Q A +Q B 2=6.4×10-9+-3.2×10-92C =1.6×10-9C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 球转移到A 球,自身的净电荷全部中和后,继续转移,直至其带Q B ′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ΔQ =|Q B |+Q B ′=3.2×10-9C +1.6×10-9C =4.8×10-9C ,则转移的电子数n =ΔQ e =4.8×10-91.6×10-19=3.0×1010(个).【答案】 电子由B 转移到A 共转移3.0×1010个完全相同的导体球接触带电时电荷量分配原则形状、大小都相同的导体接触时会将电荷量平分.(1)用带电量为Q 的金属球与不带电的金属球接触,每个小球带电量均为Q /2,且所带电荷的性质相同;(2)用带电量为Q 1的金属球与带电量为Q 2的金属球接触,若两球带同种电荷,则每个小球所带电量为总电荷量的一半.若两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相同量的异号电荷,然后平分剩余电荷.[先填空]1.静电的应用:静电复印、静电喷雾和静电除尘等.2.静电的防护:尽快把静电导走,如:印刷厂里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油罐车车尾装有一条拖在地上的铁链,传动带上镀银等.[再判断]1.飞机轮子上有搭地线是静电的应用.(×)2.静电植绒是静电的应用.(√)[后思考]静电应用的原理是什么?【提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利用静电力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分布.6.下列选项中属于静电的应用的是( )【导学号:34022002】A.印刷厂里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B.室内栽花种草C.静电喷雾用于汽车外壳的喷漆D.地毯里夹杂着很细的金属丝【解析】选项A、B、D中是将产生的静电及时导走,防止静电的危害,选项C是利用静电完成了喷漆作业.【答案】 C7.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A.消除静电B.除菌消毒C.应用静电D.防止漏电【解析】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甚至病人身体也要良好接地是为了防止静电的积累,良好接地会使静电及时导走,避免静电的危害.选项A正确,其他选项均错.【答案】 A防止静电的途径(1)避免产生静电.如在可能情况下选用不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2)避免静电的积累.产生的静电要设法导走,如增加空气湿度、接地等.。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课件鲁科版选修3-1
探
方式 内容 产生及 条件 现象 摩擦起电 两种不同绝缘体 摩擦时 两物体带上等量 异种电荷 不同物质的原子 核对核外电子的 束缚力不同而发 生电子得失 感应起电 不带电导体靠近带电体 时 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 电荷,且电性与原带电体 “ 近异远同”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带 正(负)电物体吸引(排斥) 而靠近(远离) 接触起电 导体与带电体接触 时 导体上带上与带电 体相同电性的电荷 自由电荷在带电体 与导体之间发生转 移
思考如图所示,当两个带异种电荷的导体接触时,会发生电荷的中
和现象,中和的电荷是不是消失了 ?
提示:(1)电荷的中和是指正、负电荷对外表现的电性相互抵消,使得净 电荷减少或为零,但正、负电荷本身依然存在。 (2)电荷既不会消失,也不能被创造出来。电荷的中和是 “净电荷”的减 少。 (3)我们通常讲一个物体带多少电,实质上指的就是带多少净电荷,只是 习惯将 “净 ”字省略掉。
第 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 其微观解释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 构的角度认识物体的带电本质。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会分析静电现象。 3.了解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1.静电的产生 (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 :通过与带电体接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 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一部分电子会从带电的导体上转移到 不带电的导体上,从而使不带电的导体带电。 感应起电 :通过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的电性 物理学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负电。 实验表明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探究一
探究二
反思对每一种起电方法要理解起电过程,如感应起电是由于外来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学案(2020年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
1.1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案(2020年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及其微观原因。
2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3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个规律电荷守恒定律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会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与防护。
一.静电的产生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静电感应导体因受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方式叫感应起电。
3.电荷物理学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1.原子结构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物体不显电性。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3.物体带电的本质电子的转移。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激光打印机.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杀菌等。
2.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之一是尽快把静电导走。
起电的三种方式要点归纳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方式内容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产生条件两不同绝缘体摩擦时导体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与带电体接触时现象两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导体两端出现等量异种电荷导体带上与带电体电性相同的电荷微观解释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力不同,摩擦时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受到带电体对它的排斥或者吸引,而移向导体的远端或者近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自由电子在带电体和导体上转移,且重新分布实质均为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精典示例例1多选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出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生转移,失电子的显示正电,得电子的显示负电,此过程并非创造了电荷,而是总电荷量守恒,A错误,B正确;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是电荷在同一导体内部发生了转移,C正确,D错误。
「精品」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场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课堂互动教案鲁科版选修3_1(1)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课堂互动三点剖析一、静电感应与感应起电1.感应起电用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注意:不要接触),会看到验电器的指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验电器的指针带上了电.保持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用手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指针偏角为零.先把手移开,再把玻璃棒移开,会发现指针又发生了偏转.这种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也可以使导体带电的方式叫感应起电.感应起电和摩擦起电的不同是前者没有接触只是靠近,后者必须直接接触.2.为什么能发生感应起电的是导体而不是绝缘体?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在带电体上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发生了分离,使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只有导体上的电子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上的电子不能那么自由地移动,所以导体能发生感应起电,而绝缘体不能.【例1】如图111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1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解析:虽然A、B起初都不带电,但带正电的导体C对A、B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A、B 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积累了负电荷,B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贴有的金属箔片因为接触带电,也分别带上了与A、B同种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A正确.C只要一直在A、B附近,先把A、B分开,A、B上的电荷因受C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A、B仍带等量异种的感应电荷,此时即使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能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正确.但如果先移走C,A、B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其相互之间的库仑力作用下吸引中和,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C错.先把A、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箔片都不会张开,D错.答案:二、电荷守恒定律1.在近代物理学中,一对正、负电子的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一个中子衰变成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这种事实与电荷守恒定律矛盾吗?不矛盾.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湮灭和产生,两种电荷数目相等、正负相反,而光子和中子都是中性的,本身不带电,所以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因此电荷守恒定律也可以叙述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2.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接触后的电荷量分配原则(1)若带同种电荷,两金属球接触后总电荷量平分.(2)若带异种电荷,两金属球接触后电荷量先中和再平分.图1-1-2【例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附近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1-1-2所示,现使a、b分别带正、负电,则可能的情况是( )A.b将吸引a,吸引后不放开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b立即把a排斥开解析:因a带正电,b带负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轻质小球将向b靠拢并与b接触,当小球a与b接触后,将对两球所带的电荷进行重新分配,结果两球带同种电荷将会被排斥开;若a、b原来带电荷量相等,则a、b接触后中和而都不带电,a、b将自由分开.答案:B温馨提示电场的性质就在于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或微小物体有力的作用,两球原来带异种电荷一定会相互吸引.虽然两小球不一定完全相同,但相互接触后电荷量仍然会重新分配,相互作用力会发生变化.三、静电的应用和防护1.静电危害产生的主要原因:静电力和静电火花2.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途径、方法及其措施(1)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如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使用抗静电材料等.(2)给静电释放提供通道,如设备接地,适当增加工作环境的湿度等.【例3】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产生的静电导走,下列措施中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A.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C.飞机轮上装搭地线D.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解析:防止静电危害是不让其产生火花、高压,而钳柄上的绝缘胶套是防止操作时漏电,而不是防静电的,其余几个均是防止静电危害的,因此应选B.答案:B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如图1-1-3所示,在带电体C的右侧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则A_______电,B_______电.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带_______电,B带_______电.图1-1-3解析:导体A、B放在电荷附近,A、B两端出现等量的异种电荷,若分开A、B,则A带负电,B带正电,若C先移走,则A、B上的电荷会中和.答案:不带不带负正变式提升1如图1-1-4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图1-1-4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解析:验电器的金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两金箔带电荷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箔上的正电荷逐渐“上移”,从而使两金箔夹角减少,选项B正确,同时否定选项C.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球时,发生静电感应观象,使A球电荷发生极性分布,靠近B 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A球上的感应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相互作用,因距离的不同而表现为吸收作用,从而使金箔张角减小.答案:AB类题演练2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则两球原来带电情况可能是( )A.其中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B.两个小球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C.两个小球原来带同种电荷D.两个小球原来带不等量异种电荷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说明接触后两小球肯定带同种电荷.A、C、D.答案:ACD变式提升2有一质量较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吊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先相互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净电荷D.接触后,A球一定带负电荷解析: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小球A时,先相互吸引,说明接触前A不带电或带正电,故B对,而接触后,二者相互排斥,说明二者又肯定带了同种电荷,但是何种电荷我们无法判断.故只能选B.答案:B类题演练3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 )A.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吸引灰尘B.人造纤维的导电性好,容易导走静电,留下灰尘C.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不易除掉灰尘D.人造纤维的绝缘性好,容易积累静电,吸引灰尘解析:人造纤维比棉纤维容易沾上灰尘是由于人造纤维易带电,使灰尘产生静电感应而被吸引.而易带电的原因是绝缘性好不易导走静电而使电荷积累,所以D正确.答案:D。
鲁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31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教学课件 (共31张PPT)
五、静电的应用与防护
静电复印 静电喷涂 利用 静电除尘 静电植绒 静电分选
原理:吸引小物体
避雷针防雷电 避免
油罐车防静电
原理:将静电导走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一、两种电荷
1、正负电荷及电荷间作用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①吸引轻小物体 ②验电器
Q
+A
B
课后练习
4、用一根跟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 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 杆c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
电情况是C(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a
C.a、b均带正电
c
D.a、b均带负电
E.a、b均不带电
b
5、某人做静电感应实验,有下列步骤及结论:①把不 带电的绝缘导体球甲移近带负电的绝缘导体球乙, 但甲、乙两球不接触。②用手指摸甲球。③手指移 开。④移开乙球。⑤甲球带正电。⑥甲球不带电。 下列操作过程和所得结论正确的有( BC) A.①→②→③→④→⑥
五、静电的应用和防护
课后练习
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 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 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BCD )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2、有A、B、C三个塑料小球,A和B,B和C,C和A间都是 相互吸引的,如果A带正电,则( C )
同性排斥,异性相吸
①吸引轻小物体 ②验电器
二、起电方式
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场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案鲁科版3-1.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1.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3.任何方式起电的实质都是电荷的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不变。
1.电荷的电性及作用(1)电性:用丝绸摩擦过的琉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起电方法(如图1-1-1)图1-1-1[重点诠释]1.三种起电方式的比较2.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两种方法(1)将质量很轻的物体(例如纸片、头发)放在它周围,如果被吸引则带电,不被吸引则不带电。
(2)将待检验物体靠近或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根据金箔是否张开可判断该物体是否带电。
1.如图1-1-2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 带上正电,靠近不带 电的验电器B ,则( )A .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因为球A 没有和B 接触 图1-1-2B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 .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正电解析:A 球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 时发生静电感应,使验电器金属杆上端带负电,下端金属箔片带上正电而张开,故选D 。
答案:D[自学教材]1.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呈电中性。
因此,物体不显电性。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3.物体带电的实质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重点诠释]1.对原子结构的理解(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内部的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核相对稳定,核内质子不能脱离原子核,在起电时,转移的都是核外电子。
2019-2020年新课标鲁科版3-1 选修三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WORD教案2
2019-2020年新课标鲁科版3-1 选修三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WORD教案2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重点:电荷守恒定律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要点导学]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2.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C。
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的。
所以,电荷量e称为。
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得的。
3.使不带电的物体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带电状态的过程叫。
常见的起电方式有、和等。
例如:一个带电的金属球跟另一个与它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球接触后,两者必定带上等量同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不带电的导体在靠近带电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受到带电体的作用而重新分布,使导体的两端出现电荷。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会,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荷守恒定律是自然界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在发生正负电荷湮没的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仍然不变,所以电荷守恒定律也常常表述为: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5.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表现为电中性。
(高中物理)第1章静电场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案鲁科版选修3_1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习目标] 1.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了解三种带电方式之间的异同点,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观念)2.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科学思维)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一、静电的产生1.三种起电方式(如图所示)(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2.电荷的性质(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静电感应:导体因受到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1.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3.物体带电(1)实质:电子发生转移,电子数与质子数不变。
(2)结果: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利用静电力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分布。
(2)应用:静电应用有激光打印、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静电的防护(1)静电危害产生原因:静电力和静电火花。
(2)防护方法:尽快把静电导走,如印刷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传送带上镀银,油罐车车尾拖地铁链等。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一导体靠近带正电的物体,其靠近端带负电。
(√)(3)带电体靠近导体,导体感应起电,拿走带电体,导体仍然带电。
(×)[提示]拿走带电体,原来感应出来的电荷重新中和,导体不带电。
鲁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3-1 1.1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教学课件 (共47张PPT)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四、静电危害及控制
1、静电的危害性 • 静电力的不良后果 • 电视机的荧屏表面容易吸附 灰尘,使图像的清晰度和亮 度下降。 • 混纺衣服上常出现不易拍掉 的灰尘。 • 印刷厂里,纸页之间因静电 而粘合,给印刷带来不便。 • 制药厂时,因静电吸引尘埃, 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纯度。 • 静电火花引起的危害 • 医院手术台上,静电火花会 引起麻醉剂爆炸。 • 煤矿里,静电火花会引起瓦 斯爆炸。 • 在航天工业里,静电放电会 干扰航天器的运行,甚至会 造成火箭和卫星的发射失败。 • 在石化工业里,因静电放电 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
微观解释: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实验与探究
A
B
C
A接近B
B与C接触
实验与探究
如何使B、C带上电性相反的电荷?
A
B
C
将B、C分开
实验与探究
如何使B、C上的电荷消失呢?
A
B
C
将A移开
使B、C再接触
实验与探究
如何使B、C上的电荷消失呢?
A
B
C
将A移开
使B、C再接触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防止静电危害的方法 设的在 备工工 和艺业 抗环生 静节产 电,中 材采, 料用改 ;起造 电起 较电 少强 的烈
•
第一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时适 释当 放增 ;加 工 作 环 境 的 湿 度 以 让 静 电 随
• •
用 导 线 将 设 备 接 地 , 把 电 荷 导 入 大 地 ;
三、静电的应用
1、锁住黑烟—静电除尘
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静电场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案 鲁科版选修3-1
第1节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学习目标] 1.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了解三种带电方式之间的异同点,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物理观念)2.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科学思维)3.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态度与责任)一、静电的产生1.三种起电方式(如图所示)(1)摩擦起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2.电荷的性质(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静电感应:导体因受到附近带电体的影响而带电的现象。
二、原子结构与电荷守恒1.原子结构: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旋转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中子呈电中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任何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3.物体带电(1)实质:电子发生转移,电子数与质子数不变。
(2)结果: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三、静电的应用与防护1.静电的应用(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利用静电力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或分布。
(2)应用:静电应用有激光打印、静电喷雾、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2.静电的防护(1)静电危害产生原因:静电力和静电火花。
(2)防护方法:尽快把静电导走,如印刷车间内保持适当的湿度,传送带上镀银,油罐车车尾拖地铁链等。
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一导体靠近带正电的物体,其靠近端带负电。
(√)(3)带电体靠近导体,导体感应起电,拿走带电体,导体仍然带电。
(×)[提示] 拿走带电体,原来感应出来的电荷重新中和,导体不带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静电现象及其微观解释
【学习目标】
1.探究三种起电方式,了解静电的产生及其本质.
2.理解电荷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角度解释静电的产生.
【重点难点】
1、静电产生的探究.
2.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演示摩擦起电机的人造闪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分析原因。
这是一种静电现象,我们不少同学觉得电既神秘又危险,对电存在很多错误的认识,甚至觉得带电就不能碰。
其实不然,播放视频——静电使长发飘起来。
反之在某节目中主持人说电流电死人大约要1A 左右,其实只要几个mA 就能电死人了。
所以作为现代生活在电器时代的我们更要好好学习电学。
因为这不仅是常识,还是生存的能力。
二、新课探究
1、静电的产生
(1)三种起电方式:(图1-1-1)
图1-1-1
例1、如图1-1-2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
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
B,则()
A.验电器金属箔不张开,因为球A没
有和B接触
B.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
C.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
D.验电器金属箔张开,因为验电器下部箔片都带上了
正电
解析:A球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时发生静电感应,使验电器金属杆上端带负电,下端金属箔片带上正电而张开,故选D。
答案:D
例2、一绝缘球A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挂的一轻小物体B被A吸引,如图所示,试分析B的带电情况。
解析:A、B相互吸引,有两种情况:一是A、B带异种电荷;二是其中一个带电,另外一个不带电。
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B可能不带
图1-1-2
电,也可能带负电。
答案:见“解析”。
3、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
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
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的。
【课堂练习】
1、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近旁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现使b球带电,则( B )
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
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
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D、b立即把a排斥开
2、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B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
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
(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
(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带电荷量之比为________.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三点:
(1)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电荷将重新分配.
(2)两球带同种电荷时,总电荷量平分.
(3)两球带异种电荷时,先中和再平分.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