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_物质生产_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
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生产”理论及启示
马克思理论中关于“生产”理论及启示生产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开始物化,这种物化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了极点,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作用如何?马克思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研究,揭示人类解放的最终目的。
标签:生产理论;人类的解放;经济决定论引言马克思通过对生产过程的研究,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关系,揭示了生产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构成了他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文化逻辑的现实基础。
可见,生产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是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的。
生产具有双重性,即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
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开端和发源地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不是意识或其他。
但是人们在生产自己生活资料的同时,也生产着自己的社会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生产中创造的社会关系对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乃至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制约作用[1]149。
马克思坚持认为,人的生产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目的,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唯一的以人为目的的社会。
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随着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开始物化,这种物化趋势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了极点。
由于生产关系的物化,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之间的关系就完全被倒置过来了:不是物的生产服从于人的生产,而是人的生产受物的生产的支配。
那么,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下,这两种生产的作用又是如何呢?笔者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下,两种生产都起着作用,虽然在资本主义社会物的生产被认为是最高的目的,但是就其历史使命来说,最终也是为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提供前提和条件,为其服务的。
所以,物的生产是基础,人的生产起主要作用。
同时,研究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只有建立了人与自然的物质生产关系才能有人与人的相互关系。
先有生产关系,然后才有政治关系、伦理关系和文化关系等,这既是历史的客观顺序,也是逻辑的必然,更是实践的要求。
但是生产仍旧是以人为中心的,人的生产仍旧是第一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对社会现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这两个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的指导原则。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复习,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重要理论。
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多样的系统,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辩证唯物主义通过对矛盾的认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和和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这一矛盾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引发各种次要矛盾,推动社会的不断变革。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过程中,没有例外;特殊性则强调每个矛盾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最后,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
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通过矛盾的斗争,事物得以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斗争是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改造社会的基础。
同时,矛盾的统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概念。
矛盾的统一指的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种认识论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它们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结构。
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它包括人们在生产中使用的工具、技术和资源。
浅议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
浅议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摘要: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以前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了批判性阐释,认为不管是消费、分配还是交换都只是作为生产活动的内在要素包含在生产之内,而绝不是一种并列的的关系。
这里所指的“生产”是“物质生产”而且是“生产一般”,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包括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
因而,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都是这个“生产”的要素和内容。
关键词:物质生产;生产一般;关系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我们非常容易地误以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1)具有直接的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2)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媒介,相互依存;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3)每一方都为对方提供对象,每一方都在自己实现时创造对方,把自己当作对方创造出来。
这种结论的得出似乎很容易,因为:(1)消费生产着生产:产品在消费中才成其为产品;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创造了生产的对象、动力、目的和生产者的素质。
(2)生产决定着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和消费的动力。
然而,当“生产就是消费,消费就是生产”的观点在马克思的大段阐述下变得显而易见时,马克思则表示这只是黑格尔主义者、社会主义美文学家、平庸的经济学家的一贯主张而已。
实际上,马克思并不是要否认生产与消费的紧密联系,而是反对将两者完全等同起来。
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没有差别的。
生产与消费除了具有上述的联系之外,还是相互对立的:首先,生产和消费是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生产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要素。
而“消费,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其次,“在社会中,产品一经完成,生产者对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外在关系,产品回到主体,取决于主体对其他个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产品并不一定回到生产者手中,因为生产者在社会中并不是为了获得、占有产品而进行生产。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浅析论文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浅析论文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浅析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浅析全文如下:【摘要】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着眼于根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着眼于发展,吸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着眼于现实,搞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关系;着眼于应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现实的思想路线。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五个“着眼于”。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所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地位极其重要。
为了正确而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采取多维视角,纠正机械论、简单化、绝对化等倾向,澄清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那些模糊观念。
一、着眼于特点,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创性观点过去,不少领导干部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概括自己的体会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这些观点固然正确,不过,它们是一般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在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那里已经作过阐述,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或基础,但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仅仅了解这些,还没有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这个问题上,哲学界近年来也一直存在着所谓“物质本体论”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争论。
有的专家坚持认为,物质第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反对把实践观点看作是它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实践视阈下的物质与自然的概念与内涵-最新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实践视阈下的物质与自然的概念与内涵一、马克思的新物质观概念及内涵马克思不是在抽象的物质观的基础上谈论实践问题,恰恰相反,他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的基础上来谈论物质问题。
(一)马克思实践视阈下的物质概念马克思认为:在人类社会产生的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才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
马克思从不抽象地谈论物质概念,而是从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要素的角度去谈论物质及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
在马克思的眼中,物质不是一种与人相分离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实在的东西,而是被社会地、历史地组织起来的东西,是人的生产劳动中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第一,“物质”的实在性。
马克思抛弃了西方传统哲学抽象认识论的思考方式,代之以实践的方式。
马克思在消解实体的抽象性时,赋予“物质”明确的社会生活意义:“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做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
”因此,物质的不是抽象的范畴,它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才体现出其实在性,才变成了真实的存在。
第二,“物质”的属人本质。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包含着人的感性的、直观的因素的,同时超越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强调了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作用。
因此,马克思总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那样一个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的世界。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当把物质看做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物的时候,它只不过是哲学上的虚构。
因此,当人们在拓展他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时候,他不是去发现一个非人的世界,而是去发现一个他没有认识的但是是属于他的生存的世界,而他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同时又是对他的生存世界的拓展。
第三,“物质”的社会性。
马克思不是停留于费尔巴哈在直观意义上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而是强调了人作为社会的动物、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的作用。
因此,马克思在其科学研究中,总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所造成的那样一个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的世界。
马克思的“物质观”概念辨析
马克思的“物质观”概念辨析作者:徐娜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29期摘要:物质观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石。
马克思作为一个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也有与其哲学相适应的物质观。
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物质”一词最初的由来,再阐释了“物质”概念的演化过程,然后将马克思与恩格斯、列宁的物质观作比较,最后着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关键词:物质观;本体论;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9.07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论,即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哲学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本文所要讲的唯物主义并非直接从某个具体领域去考察“唯物主义”在不同哲学家或不同历史时期那里的定义,而是将唯物主义中“物”的概念析出,逐步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1 物质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唯物主义学说在历史上不能在哲学思想中占据主流,这是由于人们长期把唯物主义的“物”——物质(matter),理解为“质料”。
质料在构成一个事物的各要素里面只是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却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要素。
比如一艘船的质料是木头,它的形式是造船者在木头中实现的设计。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世界上所有事物的等级秩序的排列中,他认为所有事物都无法逃脱质料和形式组成的序列,低级事物是高级事物的质料,高级事物是低级事物的形式。
唯物主义始终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别人在反驳唯物主义时会使用像“质料"这样的一个非常贫乏的物质概念。
这就导致了唯物主义无法解释世界的运动或者其它纷繁复杂的现象。
比如在牛顿力学的世界观中,物质是物质,运动是通过外加的“力”这种外部作用来加在物质上面的。
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这个世界可以被设想为一个静止的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质并不是第一性的,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原因归根结底就不是物质的原因。
直到马克思将运动引入到物质概念中来,把运动作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时(尤其是直到马克思将物质的概念极大地扩充之后),才使一些较为复杂的现象得以用物质来解释。
马克思的思想内涵及途径诠释
马克思的思想内涵及途径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历史观: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驱动社会发展。
他关注社会的历史演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必然崩溃的趋势。
2. 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思想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他认为一切都是物质的产物,意识形态是经济利益的反映。
他拒绝了唯心主义的观点,并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3. 阶级斗争:马克思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阶级斗争的推动,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他强调劳动者阶级的反抗和革命,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来解决社会矛盾。
4.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发展了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导致了社会的不平等和阶级对立。
马克思的思想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研究和社会观察:马克思在研究历史和观察社会的基础上,总结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内在规律。
他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和阶级对立现象。
2. 经济学分析: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学的研究,发展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和矛盾。
他的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3. 哲学思考:马克思的思想中融入了对哲学的思考,尤其是对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的运用。
他通过哲学分析,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4. 政治行动和实践:马克思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他不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通过参与革命运动和政治行动,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推动社会变革。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分析
马克思哲学的三个基本维度和两个基本发展方向分析马克思哲学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本体论维度、认识论维度和实践论维度。
在马克思哲学中,这三个基本维度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马克思哲学具有两种基本发展路向,即批判性地向群众的生活和哲学家的生活汲取营养并以此来发展自身、丰富自身的倾向。
在马克思哲学中,这两种基本发展路向也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
但是,马克思哲学的这些内在特质至今并没有被给予合理而充分的领会和把握。
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对马克思哲学的整体性理解。
基于此,笔者拟对此予以简要探讨,不妥之处,请同仁批评指正。
一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马克思哲学的认识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本身的言说方式和澄明形式,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维度所表明的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趋向和目的指向,三者必然内在统一于马克思哲学中,因此,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哲学的基本命题就需要在上述三种维度中进行。
本体论是哲学关于人之存在根据的根本看法。
其对于哲学而言具有始源性意义和价值。
本体论所表达是源始的存在学概念,而这种概念是先于一切科学基本概念的定义。
因此,它必然表达了哲学是其所是的基本立场。
恩格斯指出,在哲学史上,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全部哲学必然都会在思维和存在二者之间何者具有先在性上做出选择并以此作为自身哲学的基本立场。
对此所作的不同回答便必然分野出不同的哲学阵营,即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
马克思虽然选择了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命题作为自身哲学的本体论概括,但是并没有沿袭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而是对它们进行了扬弃或者根本改造。
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不仅同唯心主义的基本立场有了根本区别,而且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有了根本不同。
因此,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立场之真正内涵就成为理解马克思哲学之本体论的关键和根本枢机。
马原理的物质概念
马原理的物质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即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探讨物质概念。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源自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实在。
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对象。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强调了物质的历史性和社会性。
物质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物质的历史性意味着它具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物质的社会性意味着它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强调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但又受意识的反作用。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物质世界是人们认识的客观依据,而意识的发展又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改造。
此外,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还包含着对人的实践活动的重视。
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通过人类社会实践来实现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改造和丰富物质世界的根本动力,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还具有对自然界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也存在于自然界中。
自然界是物质的广阔范畴,它同样受到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解释和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中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改造和利用的基础。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强调了物质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对于物质世界的改造和认识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不仅适用于人类社会,也适用于自然界。
它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工具,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物质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物质世界的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马克思中物质的解释
马克思中物质的解释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他哲学中一个核心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物质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基本的、客观的存在形式。
物质不仅包括人类所能感觉到的物质实体,也包括人类感觉不到的物质实体,比如说空气、磁场等等。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界全部存在形式的概念。
马克思认为,物质存在于自然界中,是客观的存在。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等。
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由其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强调,物质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是客观存在的。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还包括物质的运动。
马克思认为,物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
物质的运动包括各种形式,比如说质量的运动、能量的转换等等。
马克思认为,物质的运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类的观察和认知。
在马克思看来,物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物质的生产和交换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物质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物质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总之,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界全部存在形式的概念,包括物质的客观存在、运动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
论马克思的物质概念
伴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国家的进步,物质文明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代社会更加需要运用物质文明来提升和改善我们的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所提出的“物质”概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指出,“物质”是物体的客观含义,它是外部物质和内部物质的统称,它们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并参与客观的生命和活动现象。
Mobili表明,客观的物质以形而不是以意识的形式存在,它可以被观察到并可以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将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看作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体,物质是真实的,而精神则是看不见的。
此外,马克思认为,物质是劳动改造自然世界的基础。
它使劳动者和劳动手段之间进行联系,为自然资源提供重要的条件,并可以为人类创造出科学技术和文化构建的良性基础。
它可以用来改变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的多种需求,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满足物质要求。
总而言之,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关于把物质当作精神和物质结合体的概念,它在劳动改造自然世界这一重要领域极具意义。
马克思的物质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然规律,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1关于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2关于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观点,3关于社会形态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4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观点,5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6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7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8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9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10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11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12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观点。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注意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一、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精髓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精髓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马克思在思辨自然和人类社会存在及其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与哲学相关的观点和理论。
其基本观点和精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论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唯物论是指认为物质是基本的、根本的客观存在,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辩证法是指对立统一的法则和质量互变的观点。
唯物论和辩证法相互补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论是依据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矛盾和斗争。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
无产阶级作为历史发展的先进阶级,可以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四、实践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唯一的客观的认识来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从实践中得出结论。
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论必须符合实践的要求。
五、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根本目标。
这不仅包括人的物质生活的改善,还包括人的思想、文化、自由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观点之一。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发展、人类认识、阶级斗争、实践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观点,这些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当代中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加快推进着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精髓,也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我们可以从历史唯物论中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实践论中认识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从唯物辩证法中理解世界的本质,从阶级斗争和革命的基本观点中认识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现实意义,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中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体系及其核心要点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体系及其核心要点解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高度科学、完备而又发展着的理论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理论要点。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理论体系及其核心要点进行解析,以期对读者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提供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1. 哲学基础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矛盾性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辩证的和不可逆转的。
2.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发展的经济规律和政治规律。
其中,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3.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最高理想,包括共产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阶段,其核心思想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阶级和剥削。
社会主义理论则是指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通过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逐步实现共产主义。
二、核心要点的解析1.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这种斗争决定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社会历史进步的动力。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想基础,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必然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3.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剩余价值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是基于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价值和他们实际获取的工资之间的差额,资本家通过剩余价值的占有实现自己利润的增加。
马克思需要概念的内涵探析——兼评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马克思需要概念的内涵探析——兼评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于萍【摘要】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从历史生产过程、资本批判的视角把需要界定为人“正常”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象化实践活动的需要和社会关系的需要,是价值范畴、实践范畴和关系范畴的统一.赫勒在其《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一书中将马克思的需要范畴主要作为价值范畴来理解,在需要的内涵、需要的分类及需要的意义中都包含着价值判断与价值倾向.这是因为赫勒的人道主义追求使她过于注重价值判断,而忽视了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历史分析,这也使她陷入了乌托邦.【期刊名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25)003【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马克思;需要理论;赫勒;需要概念【作者】于萍【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0-0需要概念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概念之一。
需要范畴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之一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础范畴,而且也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论证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所以需要概念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
马克思通过研究需要的异化发展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对人的控制和利用。
今天,资本逻辑对人们的控制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化,已经深入到了日常生活领域甚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层面。
资本为了满足自身增殖就要加快资本流通的速度,就要不断激发人们的需要和欲望,人们因此陷入了需要的困境。
所以重新探析马克思需要概念的内涵,仍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马克思是以政治经济学的经验事实为基础,从现实的具体的人出发,通过考察需要与生产、劳动、社会关系等概念的关系来分析和论证需要的产生、发展及其满足,他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从历史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理解人的需要。
所以马克思的需要概念首先要以实践为核心,也就离不开社会历史的维度。
需要是在社会历史中形成并发展的,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来获得满足。
物质概念马克思
物质概念马克思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之一。
根据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基本实体,是构成现实世界的物质基础。
以下是对马克思的物质概念的解释:
1.现实世界的基础:对马克思来说,物质是构成现实世界的
物质基础。
一切存在都是由物质的各种形式组成的,包括
自然界的物质以及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社会制度。
2.目的性和活动性:马克思认为,物质具有目的性和活动性,
即它们可以通过相互作用和变化来实现自身的目标和需求。
物质是能够改变和发展的,它在不同形式和阶段的演变中
具有内在的动力和运动性。
3.社会性和历史性:马克思强调物质与社会和历史的关系。
他认为,社会制度和历史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和交换关系的
变化推动的。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结
构,并且社会的发展是物质基础上的发展。
4.物质改变和社会变革:马克思强调物质的实践性和变革性。
他认为,通过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活动,特别是通过生
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物质可以被改造和利用。
而社会变革
则要求对现有物质条件和社会制度的革新和改变。
总之,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强调了物质的客观存在、目的性和活动性,以及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紧密关联。
它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提
供了基础。
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为理解社会、历史和人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框架。
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概述及其在我国的当代价值分析
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概述及其在我国的当代价值分析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以及物质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其核心理论可以概括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即物质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和动力,其他社会领域如政治、法律、文化、意识形态等都是在经济基础的决定下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唯物史观强调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连续性,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观,更是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对社会历史的分析、预测以及社会革命的指导发挥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我国的当代价值极其重要。
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马克思唯物史观,深入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马克思唯物史观成为了同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相适应的时代精神和价值观念,如今已经成为贯穿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理论体系之一。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价值在于它对现实社会进行科学的指导,指出了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在中国,我们可以从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应用马克思唯物史观,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的指导,同时总结反思过去的经验,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践和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实践应用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其实践应用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包括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
唯
物史观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产生的产物;阶级斗
争理论认为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发展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结构,阶级斗争决定社会走向。
在这两种理论
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物辩证法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别于唯心主
义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都具有矛盾性,矛盾是
运动和发展的原动力。
而唯心主义则认为矛盾不是客观存在的,
而是主观感受的结果。
唯物辩证法比唯心主义更加明确地把握了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通过实践制
定和证明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通过实践,认识得到不断
升华,经验得到认识性总结。
这一理论思想为革命运动提供了理
论支持。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和世界各国革命的思想指导和核心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已经发展为完整的体系,我们不仅需要认识符合中国国情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需要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加以具体实践应用。
五、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实践应用已经发展多年,深入浅出地阐
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
论的学习和实践应用,以推动中国和世界的社会进步。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经济学内容。
其中,《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核心著作之一,而全面生产理论是《资本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分析和探讨,是对商品生产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矛盾的阐述。
本文将从商品生产的基本概念、商品交换、商品生产的内部结构以及全面生产理论的实践意义等方面对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进行研究。
一、商品生产的基本概念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也是《资本论》研究的核心对象。
商品是有价值的使用价值,具有价值和价位两个方面。
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劳动的凝结物,而价位则是商品在市场上的交换比例。
价值是通过劳动时间来衡量的,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二、商品交换的过程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价值的实现和扩大。
马克思指出,商品交换是通过劳动分工和交换比例的比较来进行的。
商品交换是建立在私人拥有生产资料和商品的基础上的,每个人都通过生产和交换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商品交换中,存在着等价交换的原则,即不同商品之间的交换比例应当是一定的。
三、商品生产的内部结构商品生产的内部结构包括了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物质过程,包括了使用价值的创造和劳动过程的组织。
劳动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进行劳动活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则是指劳动者在提供等价劳动之外,还要提供多余的劳动,这种劳动产生的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即剩余价值。
四、全面生产理论的实践意义全面生产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全面生产理论揭示了商品交换内在的矛盾和不平等的现象。
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和剥削现象,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究 2005年第5期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论析◎唐正东 [摘 要]马克思从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出发,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构建了人类解放的理论逻辑,其中蕴含了把经济提升到哲学的层面上来加以实现的深刻思想。
可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后马克思思潮中的不少学者却不加分析地指责马克思陷入了生产主义拜物教的泥潭。
本文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文本学分析为基础,试图证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解放逻辑决不是生产主义的拜物教。
[关键词]物质生产 生产主义 拜物教〔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5)05-0013-06作者简介 唐正东,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江苏 南京,210093)。
① 张一兵教授把这一点界定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中的社会唯物主义逻辑”(参见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马克思哲学中的物质生产概念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范畴,在西方主流哲学谱系中,这一带有经济学印迹的范畴自然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可马克思哲学却偏偏把它纳入到核心范畴之中。
马克思正是要用这样一个概念来展开对人类解放之必然性的认识。
从马克思一贯具有的严谨的理论风格来看,这里必然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马克思就无法跨越“生产”与“自由”这两个不同的理论平台。
但遗憾的是,前苏联与东欧的传统马克思主义解释体系却只是从经验实证性的物质生产的角度来论证和阐释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概念,并进而把社会发展的内涵全部沉降到生产力发展的层面上。
我们暂且把这一点界定为对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第一次误读。
对马克思这一概念的第二次误读来自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当代西方的后马克思思潮中的学者们。
霍克海默、阿多诺、阿伦特、鲍德里亚等人把前苏联与东欧学界对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解读,直接嫁接到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上面,并进而顺理成章地把马克思定位为一个没有摆脱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传统的“生产主义”者。
马克思真的像阿多诺所说的要把世界变成一个“大工场”吗?真的像阿伦特所说的始终徘徊于“生产性的奴役和非生产性的自由的痛苦选择”[1](P105)中吗?真的像鲍德里亚所说的始终未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技术、进步、历史等概念做出批评,而只是“将这些概念转译为物质生产的逻辑以及生产方式的历史辩证法”[2](P33)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我们澄清对马克思物质生产概念的基本看法,并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哲学之历史唯物主义本质的理解。
一“物质生产”原本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是指生产者借助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财富的过程。
在西方思想史上,尽管自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之后,这一概念演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但在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它还是具有一定的、朴素的哲学意蕴的,即它是充分考虑到这一生产过程所处于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内涵的,①只不过斯密、李嘉图等人死抱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天然合理性的观点不放,才导致了他们在物质生产的丰富内涵的挖掘上没有太多的理论建树。
马克思自1843年10月开始进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以后,就一直坚持从物质形式和社会形式这两个方面来介入对物质生产过程的研究,只不过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始终受制于其经济学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在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理解上更是如此。
作为物质形式而存在的物质生产过程是不会有太多的争议的,所有的争议和不同观点都集中在对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理解上面,即对物质生产的生产关系之内涵的理解上面。
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来说,在获得科学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之前,要想获得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正确理解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建立在对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之有效区分基础上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才可能凸显作为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真内容。
否则的话,即使涉及到了资本家与工人在生产过程的关系,也只不过是这两个阶级之间笼统的政治斗争的关系。
这样理解的物质生产过程还只是一般性的生产过程,这种视域中的生产关系还只是一般性的生产关系,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57-58年手稿》)中,上述这种一般性的物质生产过程还只是被当作抽象的生产过程来看待的。
马克思对物质生产范畴的完整内容的准确理解是在《57-58年手稿》中完成的,这当然有赖于他在经济学研究水平上的推进。
经过“伦敦笔记”的过渡,马克思在《57-58年手稿》时期已经准确地把握了科学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具体表现在:11价值理论。
马克思此时清楚地认识到,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交换并非一般性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而是具有特定社会历史内容的资本与劳动之间的交换,这种交换是与生产力发展的特定阶段所出现的所有权与劳动相分离为前提条件的。
这实际上就意味着马克思此时已经明确地界定了抽象劳动的社会历史性内涵。
正像他在论及资本与劳动能力的交换时所说的,“所有权同劳动相分离表现为资本和劳动之间的这种交换的必然规律……劳动作为同表现为资本的货币相对立的使用价值,不是这种或那种劳动,而是劳动本身,抽象劳动,同自己的特殊规定性绝不相干,但是可以有任何一种规定性。
”[3](P252-253)更为关键的是,马克思还指出了这种抽象劳动的社会历史基础,“生产关系的即范畴的(这里指资本和劳动的)特殊规定性,只有随着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在工业生产力的特殊发展阶段上,才成为真实的。
”[3](P254-255)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如下观点:“价值表现为一种抽象……在分析过程中不仅会显示出像资本这样的属于一定历史时代的形式所具有的历史性质,而且还会显示出像价值这样的表现为纯粹的抽象的规定,显示出这些规定被抽象出来的那些历史基础,也就是它们只有在其中才能表现为这种抽象的那些历史基础……价值概念完全属于现代经济学,因为它是资本本身的和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的最抽象的表现。
价值概念泄露了资本的秘密。
”[4](P299)《57-58年手稿》中,马克思在展开其理论分析时比较多地使用了交换价值的概念,但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马克思此时对价值的理解与《资本论》第一卷从“幽灵般的对象性”的角度来理解价值的观点已没有根本性的区别。
21货币理论。
在“伦敦笔记”已取得的思想进步的基础上,马克思此时又把货币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伦敦笔记”中,马克思还是在区分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信用货币这两种不同的货币职能的前提下,来论证信用货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也就是说,马克思那时还只是看到了货币的一种职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货币关系本身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马克思那时还没有看到货币基于其自身的本质必然发展到资本关系这一客观的规律性。
这项工作是在《57-58年手稿》中完成的。
由于在整个手稿中马克思所使用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论述方法,因而,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在《货币章》中对货币的论述仍然基于一般性的社会关系的层面,似乎还没有达到“伦敦笔记”中已提出的有关信用货币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新观点的水平。
随着马克思在“资本章”的第一篇即“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对“是否应把价值理解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的质问,以及随后便出现的对这一问题的肯定性回答,“无论如何,在研究价值时必须对这一点加以详细的研究,不能像李嘉图那样索性把它抽掉,也不能像庸俗的萨伊那样,只是把‘有用性’一词郑重其事地当作前提。
在阐述各篇章时,首先要并且必须说明,使用价值在怎样的范围内作为物质前提处在经济学及其形式规定之外,又在怎样的范围内进入经济学”,[3](P223)货币本身与资本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便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马克思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价值、货币、资本这三者之间的内生性的不断发展的关系,即价值作为一种抽象形式,其自身的运动必然使它发展到货币的阶段,而货币本身的实现形式恰恰在资本之间,只有在资本中,货币才能作为一种完成形式而存在,“价值表现为一种抽象,这只有在货币已经确立的时候才是可能的;另一方面,这种货币流通导致资本,因此,只有在资本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正如一般说来只有在资本的基础上流通才能掌握一切生产要素。
”[4](P299)31剩余价值理论。
与“伦敦笔记”相比,马克思此时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又获得了进一步的推进。
马克思不但指认了剩余价值与工人劳动之间的关系,而且更为关键的是,马克思还把这一问题置放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内涵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这主要得益于马克思此时已经在劳动二重性问题上得出了重要的观点,即已经对抽象劳动的内涵及其社会历史基础获得了正确的认识。
在指认与物化劳动相对立的工人的劳动时,马克思指出,“唯一不同于物化劳动的是非物化劳动,是还在物化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劳动。
换句话说,物化劳动,即在空间上存在的劳动,也可以作为过去的劳动而同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相对立。
如果劳动必须作为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作为活劳动而存在,它就只能作为活的主体而存在,在这个主体上,劳动是作为能力,作为可能性而存在;从而它就只能作为工人而存在。
因此,能够成为资本的对立面的唯一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而且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即生产劳动)”。
[3](P228-229)正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马克思不仅看到了剩余价值与工人劳动之间的直接关系,而且还越过这一理论层面,看到工人的生产力是如何转化成资本的生产力的,即资本是如何从一种自在的、被动的存在转化成自为存在的。
在《57-58年手稿》中,马克思在剩余价值问题上不仅把思路推进到了正确区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层次,而且还进一步推进到了剩余价值率的层面,正确地指出了“实际剩余价值取决于剩余劳动同必要劳动的比例”[4](P265)的观点。
二在上述经济学研究水平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物质生产概念的内涵有了较以前更为丰富的理解。
他已经不再从单方面的物质形式的角度来理解物质生产,而是在物质形式线索的基础上又加进了社会形式的审视线索。
有的学者会问,马克思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就已经具有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了,怎么会直到《57-58年手稿》才具有对物质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的审视线索呢?《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交往形式”、《哲学的贫困》中的“生产关系”不都是社会形式的审视线索的证明吗?我以为,这里的问题其实比想像的要更为复杂。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尽管的确看到了物质生产的社会性,即没有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物质生产,而且还看到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即随着物质生产的物质形式的发展,其社会形式,即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也就随之而改变,但问题是:马克思此时还不知道这些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