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区域经济差异及条件收敛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一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成果所谓经济增长收敛性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有效经济范围的不同经济单位,初期的静态指标和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单位期初的静态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逐步成为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伯纳德(1995)认为,“新古典模型最激动人心的特征之一是其在收敛现象中的应用”。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假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没有使这一假说得到统一的确认,甚至还对这一假说的技术方法产生质疑。
但是,经济增长收敛性假说蕴涵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为其作出更加广泛细致的研究。
拉姆齐(1928) 等的研究表明,在新古典框架内,对于一个封闭经济,各地区人均增长率可能与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水平存在反向关系。
特别地,如果存在相似的技术结构和偏好,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增长的速度要快,经济收敛现象就会出现。
鲍莫尔(1986)在收集整理16个工业化国家1870年至1978 年的人均收入数据加以回归研究后认为,自1870 年以来,经济收敛现象在这些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
德朗(1988)则通过两个疑问证实鲍莫尔的结论不可信:其一,鲍莫尔的实证样本时间跨度太长,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其间已衰落为不发达国家;其二,实证检验误差太大,对1870年有些国家的人均收入估计是不准确的。
出于以上原因,难以证实收敛现象的存在。
20世纪90年代,对收敛性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虽然在新古典框架内增长的收敛性得到确认,但是有关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里贝尔(1991)认为体现新古典思想的收敛现象在世界经济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他强调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
特别地,莫罗和古德里奇(1994)用巴罗和萨拉伊马丁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意大利地区的收敛现象,结论却完全相反,收敛假说在意大利被拒绝,数据检验发现意大利的南方和北方存在着经济双元化特征。
经济收敛与发散
经济收敛与发散经济收敛与发散是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用来描述不同地区间经济增长的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收敛和发散趋势的变化对于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收敛与发散的概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并对影响收敛与发散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经济收敛与发散的概念1. 经济收敛经济收敛指的是各地区间经济增长率差距逐渐减小,经济水平趋于接近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经济收敛的情况下,较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速会高于较富裕地区,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均衡。
2. 经济发散经济发散则是指各地区间经济增长率差距逐渐扩大,经济水平趋于分化的过程。
在经济发散的情况下,经济相对富裕的地区会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而相对贫困的地区发展滞后。
二、经济收敛与发散的意义1. 经济收敛的意义经济收敛有助于减少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
贫困地区的快速增长能够提高地区的整体生活水平,减少贫困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同时,收敛也能促进资源的更好配置和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经济发散的意义经济发散可以推动地区间的竞争,促进市场活力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体经济的增长。
经济发散还可以吸引投资和人才向相对富裕的地区集聚,促进地区间产业的分工和协同发展。
同时,多元化的经济结构有助于提升整体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三、影响经济收敛与发散的因素1. 政府政策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对于经济收敛与发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扶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包括减税减费、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等,以促进经济收敛。
而对于相对富裕地区,政府应加强监管和调控,防止资源过度集中。
2. 地区差异地区之间的差异包括自然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历史以及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经济的收敛与发散趋势。
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可能实现经济发散,而交通不便或环境恶劣地区可能面临较大困难,实现经济收敛。
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直接关系到经济收敛与发散的趋势。
区域经济差异、生产率的分解及收敛分析
20 5月 09年
财 经 问 题 研 究
Re e r h n na i nd on s a c o Fi ncala Ec om i s u s cIs e
N m e5 ( ee l eaN .0 ) u br Gnr rl o36 aS i
方 法把 T P分解 为技 术进 步 和技 术 效 率 ( 术 F 技
扩散) ,在此 基 础 上 将 劳 动生 产 率 增 长 分 解 为 3
之 间关 系 进 行 检 验 ,发 现 存 在 明 显 的 收 敛 特
个 组成 部分 ,研究 发 现 ,劳动生 产率 的增 长及收
征… ( 类 似 观 点 的 还 有 Sl IM rn等 ) 持 a .. a i a t 。 Br 19 )将发达 国家 和贫穷 国家一起放在 a o(97 r 同一个 计量模 型进 行检 验 ,结果 发现不 存在 收敛
各分 解成 分对 收敛 性 的影 响 。
二 、模型 、变 量选 择 与数据 说 明
7 . 个百分点 ,其 中物质资本积 累、人力 资本 86 积 累 、技术 进 步和技 术效 率所 贡 献 的百 分 点分别 为 2 . 、2 . 、7 1和 0 7 。这 些 研 究 文献 大 98 65 . .
Ma y,2 0 09
区域 经 济差 异 、 生产率 的 分解 及 收敛 分析
魏 下 海 ,李 树 培
( 南开大学 经济学 院,天津
摘
30 7 ) 00 1
要 :本 文以 19 - 20 90 0 6年我 国2 9个省 区的数据 为基 础 ,通过数据 包络 分析 ( E D A)方 法测
一
、
地区差异、收敛路径和经济政策
存在俱乐部收敛 。造成研 究结论不 统一的原 因和如下 区 。 鲍 默 尔 ( am 1研 究 了 1 工 业 化 国 家 17 ” B u o) 6个 80年 三 , 数据 的可获得性 、 数据质量 、 区差距 测算指标 地 至 17 的收敛性 , 9 8年 结果 发现 经济增 长 的收敛 性特 征 显 因素有关 :
研 展最终将趋于稳定状态 , 发达地区增长趋 缓 , 落后地区增长 了大 量 的 实 证 研究 , 究 结 果 并 不 一 致 。l 可 以归 为 三 第 不 第 存在 条 件 1 3收敛 ; 第 速度 加快 , 种 速 度 的 差 异 会 使 落 后 地 区赶 上 发 达 地 种情况 : 一 , 存在 收敛 性 ; 二 , 这
关键 词 : 区差 异 ; 敛 路 径 ; 乐部 收 敛 ; 间 交叉 回 归模 型 ; 地 收 俱 空 经济 政 策
中图分类号 :17 F 2 F 2 ;10
文献标识 9 o 02 0 10 — 0 9 20 )2— 19— 8 就我 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而言 , 大多数学者研 究发
发散 ) ?第二 , 为什么 收敛 ( 发散 ) ?第 三 , 怎样 收敛 区更加落后 。德 ・ 朗格 ( eLn ) 明鲍默尔 的研究存在 收敛 ( D og 证 ( 发散 ) ?从过去学者的研究来看 , 他们 主要 回答前两 个方 样本 的有偏性 和度量 误差 两大 问题 , 结论并 不可 信。4以 l 尚没有正面 回答第 三个 问题 。本 文的 目的是 通 罗默( o e) R m r 和卢卡斯 ( ua ) Lcs 为代表 的新经 济增 长理论 面的问题 , 过改革开放以来官方公 布的 区域经 济数据 , 结合俱乐 部收 认 为, 人力 资本可 以通过工作而积累 , 并在 国际贸易环境 下
区域经济差异、生产率的分解及收敛分析
区域经济差异、生产率的分解及收敛分析作者:魏下海李树培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1990—2006年我国29个省区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算出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将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4个成分,考察4个成分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收敛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平均Farrell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落后地区与生产前沿面渐行渐远;我国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发散的,尽管物质资本积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有显著影响,但技术进步最终促使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存在发散效应。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收敛;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5-0032-08一、引言经济的收敛性一直是增长理论乃至经济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以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在一个有效范围内的不同经济体,初始人均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增长率,最终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异趋于消失。
而新增长理论则暗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收敛趋势,其理由主要是技术进步的内生性、经济系统的收益递增以及人力资本的外部性。
理论观点的分歧催生了大量的实证检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利用跨国数据对经济收敛性进行大量的经验分析。
Mankiw等人(1992)对OECD国家的初始人均收入和增长率之间关系进行检验,发现存在明显的收敛特征[1](持类似观点的还有Sala.I.Martin等)。
Barro (1997)将发达国家和贫穷国家一起放在同一个计量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存在收敛现象[2]。
Islam(1995),Caselli、Esquivel和Lefort(1996)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收敛或发散特征[3-4]。
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收敛文献更多地集中于对收入收敛问题的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收敛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一直是焦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差异状况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中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相比之下,中西部内陆地区则受到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区域经济差异导致资源分配不均、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为更直观地了解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和收敛性,我们选取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作为样本,根据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综合排名。
结果显示,排名靠前的城市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排名靠后的城市则集中在中西部内陆地区。
这表明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地位,而内陆地区则处于相对劣势。
然而,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越来越多的内陆城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发挥自身产业优势,逐步缩小与沿海城市的差距。
例如,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依托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结论与对策建议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象仍然存在,但各地区经济差异呈现收敛趋势。
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下对策建议可供参考:继续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中西部内陆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链水平。
推动各地区协同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与联动。
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建立跨地区合作园区和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互补。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分析——基于扩展Solow 模型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扩展Solow 模型对其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对2000-2017 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各区域之间的收敛速度较慢,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快,西部地区最慢。
同时,本文也探讨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分别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角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扩展Solow 模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一、绪论近年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
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将“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列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这也为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然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
为了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增长条件收敛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不同地区或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外部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变化,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趋同的情况。
Solow 模型作为增长理论中的经典模型之一,可以用来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的情况。
本文将利用扩展Solow 模型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条件收敛进行实证研究。
二、相关理论(一)Solow 模型Solow 模型是以罗伯特·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派增长理论模型。
Solow 模型基于勒昂孟德假设,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积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三个因素,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Solow 模型认为,如果各地区的资本产出比率相同,那么各地区的增长率也应该相同。
这一理论被称为“条件收敛”。
(二)扩展Solow 模型在Solow 模型的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扩展Solow 模型,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等因素也纳入到模型中。
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分析_宋长青
文章编号 ㊀1002-2031(2013)06-0046-06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收敛分析宋长青㊀李子伦㊀马㊀方㊀㊀ 摘㊀要 ㊀经济增长效率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㊂运用SFA 技术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属于要素驱动型增长,资本对GDP 的贡献远高于劳动力;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效率的提高;考察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空间仍很大;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呈现 东高西低 特征,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收敛特征㊂关键词 ㊀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地区差异;收敛性 中图分类号 ㊀F061.5;F124.1㊀㊀㊀㊀ 文献标识码 ㊀A㊀㊀ 作者简介 ㊀宋长青(1984 ),女,汉族,山东沂水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货币政策㊁宏观经济分析;李子伦(1988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马㊀方(1979 ),男,汉族,山东昌邑人,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㊂基金项目 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AZD001)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对策研究㊂ 收稿日期 ㊀2013-02-23 修回日期 ㊀2013-04-10㊀㊀一㊀引言㊀㊀一国经济发展的好坏,除了要关注其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其经济增长的质量,这在学界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㊂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甚少,目前学术界尚处于探索阶段㊂本文试图从效率视角考察 六五 至 十一五 时期(1981-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状况,以期在现阶段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为有关部门提供接近现实的经得起检验的数据加工库以及政策依据㊂现有关于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㊂第一个方面是关于技术效率概念的界定㊂法雷尔(Farrell)从投入角度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产出下生产单元理想的最小可能性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1],而利本斯坦(Leibenstein)从产出角度认为技术效率是指在相同投入下生产单元实际产出与理想的最大可能性产出的比率[2]㊂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基于产出角度来测度技术效率得到了普遍运用㊂第二个方面是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㊂许长新在1994年横截面数据基础之上,利用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我国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在0.90以上的结论[3]㊂而何枫等发现我国整体平均技术效率水平相对偏低,但总体上呈现出一种㊀总第215期城市问题2013年第6期㊀稳步上升的趋势[4]㊂于君博通过对1979-2004年间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发现此期间我国技术效率改善不明显,且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甚至还出现了下滑的趋势[5]㊂朱承亮等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偏低且存在区域差异[6]㊂综上,已有的关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研究,其结论还存在不少分歧,且现有文献大多侧重于经济增长效率的测度,而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机制研究较少㊂虽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差距拉大不可避免,但是过大的地区差距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不仅会影响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效率的提升,而且也会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㊂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技术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度,着重分析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㊂㊀㊀二㊀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㊀㊀1.研究方法根据缪森和布鲁克㊁贝蒂斯和卡洛(Meeusen& Broeck㊁Battese&Corra)以及坎贝尔和洛弗尔(Kum-bhakar&Lovell)等的研究成果[7-9],SFA模型基本上可以表达为:y=f(x;β)㊃exp(v-u)㊂其中,y 表示产出,x表示投入,β表示待估计的参数;误差项ε为复合结构,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v服从N (0,σ2v)分布,第二部分uȡ0,表示那些仅仅对某个个体所具有的冲击㊂本文根据贝蒂斯和克罗利(Battese&Coelli)模型的基本原理[10],运用对数型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算㊂具体的研究模型如下:ln(y it)=β0+β1㊃ln(L it)+β2㊃ln(K it)+v it-u it(1) TE it=exp(-u it)(2) u it=exp[-η㊃(t-T)]㊃u i(3)γ=σ2u/(σ2v+σ2u)(4)在式(1)中,i为各省市区的排列序号,i=1,2 ,N;t为时期序号,t=1,2, ,T;y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产出,L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劳动力投入量,K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资本投入量㊂β0为截距项,β1,β2为待估计的参数,β1表示劳动力产出弹性,β2表示资本产出弹性㊂其中误差项εit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v it (0,σ2v)分布,表示经济系统的外部影响因素和一些数据上的统计误差;第二部分u itɪiid(独立同分布)并服从正态截断分布N(u,σ2u),即u it非负,它反映那些在第t时期仅仅作用于第i个省市区的随机冲击变量㊂在式(2)中,TE it=exp(-u it)表示样本中第i 个省市区在第t时期的技术效率水平㊂当u it=0时,TE it=1,即此时该省处于技术有效状态,表明该省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前沿上;当u it>0,TE it值就处于0-1之间,我们称这种状态为技术非效率,此时该省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前沿之下㊂式(3)描述了时间因素对技术非效率u it的影响,其中,η是待估计的参数,当η>0时,exp[-η㊃(t-T)]将以递增的速率下降,即技术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以递增的速率降低;当η<0时,exp[-η㊃(t-T)]将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即技术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以递增的速率增大;当η=0时, exp-η㊃(t-T)[]将维持不变,即各省市区的技术效率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㊂在式(4)中,γ也为待估参数,表示随机扰动项中技术无效率所占的比率㊂当γ接近于1时,这说明模型中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u it,也即此时该省的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源于技术非效率所引起的损失;当γ接近于0时,则说明实际产出与前沿产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于统计误差等外部影响因素㊂如果γ=0,则表示σ2uң0,进一步地可以推理得误差项εit=v it㊂在统计检验中,若γ=0这一原假设被接受,即说明所有测算的省市区的生产点均位于生产前沿曲线上,此时则无须使用SFA技术来分析,直接运用OLS方法即可㊂若γ=0这一原假设被拒绝,则一般的采用最大似然法㊂2.数据处理本文对1981-2010年30个省份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研究㊂为了保持统计口径的统一,从1996年起四川省的数据包括重庆市㊂原始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㊂具体数据处理如下:y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GDP(单位:亿元人民币),并将历年GDP全部按照1978年价格基准进行折算;L 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从业人员数量(单位:万人);it表示i省市区第t年度的年均固定资本存量(单位:亿元人民币)㊂由于我国现行的统计资料中只有历年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数据,而没有固定资本存量的数据,因此,本文运用 永续盘存法 对此进行处理㊂使用 永续盘存法 主要涉及到以下三个问题:基期资本存量的确定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减指数以及折旧率的选择㊂首先,假设第一期的资本存量是过去投资的加总,则投资时间序列可以近似地表示为:I(t)=I(0)eλt(5)对式(5)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 I(t)=ln I(0)+λt,t=1,2, ,T(6)对式(6)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序列相关进行处理,即可以得到I(0)和λ㊂于是第一期的资本存量为:K(1)=ʏ1-ɕI(t)dt=I(0)eλλ(7)以后各年的资本存量为:K(t)=K(t-1)(1-δ)+I(t),t=1,2, ,T(8)其中,δ为折旧率,且所有投资序列都按照1978年的价格进行平减㊂其次,关于固定投资序列的平减指数,1978-1992年,由于我国官方没有公布投资序列的平减指数,因此采用各省市区GDP的价格指数平减;1992年以后,则可以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典“中得到各省的固定资本投资平减指数㊂最后,在折旧率的选取问题上,本文接受大量同类研究中的假设,将折旧率定为5%㊂㊀㊀三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测度及地区差异分析㊀㊀根据上述模型和面板数据,本文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度㊂结果见表1㊁表2㊁表3所示㊂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到以下结论㊂第一,γ=0.3089,且LR统计检验在1%水平下显著,这说明式(1)中的误差项有着较为明显的复合结构,其表明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分析可以使用SFA;u=0.2191>0,此时TE值处于0-1之间,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处于技术非效率状态,其表明在现有技术进步条件下,我国的经济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㊂第二,β1=0.2967,即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为0.2967,这说明我国从业人员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促进我国GDP上升0.2967个百分点;同理,β2=0.7640,即资本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为0.7640,这说明我国年均资本存量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促进我国GDP上升0.7640个百分点㊂可见,在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中,资本要素的投入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要地位,资本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几乎是劳动力要素贡献率的3倍㊂这一结论与当前学界的主流观点一致㊂郭庆旺,贾俊雪认为1979-2004年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要素投入的增长,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投入性增长方式[11]㊂此外在我国,劳动产出弹性β1与资本产出弹性β2之和大于1,为1.0607,为轻微的规模报酬递增,但是,这种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并不明显㊂㊀㊀表1㊀我国经济增长效率SFA的估计结果变量估计的参数系数标准差t统计值常数项β00.64500.14421 4.4726∗∗∗㏑(L)β10.29670.023212.7944∗∗∗㏑(K)β20.76400.010870.8116∗∗∗γ 0.30890.0762 4.0559∗∗∗u 0.21910.0653 3.3526∗∗∗η 0.02170.0047 4.6475∗∗∗log likelihood function261.0196∗∗∗LR test of the one-sided error225.6743∗∗∗㊀㊀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LR为似然比检验统计量,此处它符合混合卡方分布(Mixed Chi-square Distribution)㊂㊀㊀第三,从各省份情况看,各省经济增长效率均处于上升趋势,其中黑龙江和上海的技术效率历年均较高,均值在0.8以上㊂根据表2中各省份经济增长技术效率均值,本文对我国各省份经济的增长效率进行了分类处理,将其依据技术效率大小分为三个层次:高效率(TEȡ0.8)㊁中等效率(0.6ɤTE<0.8)和低效率(TE<0.6)㊂研究发现,处于高效率的省份为天津㊁辽宁㊁黑龙江㊁上海㊁福建㊁江西,所占比例为20%,而处于中等效率的省份占到了绝大多数,所占比例为76.67%㊂㊀㊀表2㊀不同省份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效率值时间段省市区㊀六五时期七五时期八五时期九五时期十五时期十一五时期均值北㊀京0.7020.7280.7520.7740.7950.8140.761天㊀津0.7620.7840.8040.8220.8390.8540.811河㊀北0.6190.6500.6790.7070.7330.7560.691山㊀西0.5980.6310.6610.6900.7170.7420.673内蒙古0.5630.5970.6300.6610.6890.7160.643辽㊀宁0.7790.7990.8180.8350.8500.8650.824吉㊀林0.7340.7570.7790.7990.8180.8350.787黑龙江0.8510.8650.8780.8900.9000.9100.882上㊀海0.9290.9360.9420.9480.9530.9580.944江㊀苏0.7380.7610.7830.8030.8210.8380.791浙㊀江0.6900.7170.7420.7650.7860.8060.751安㊀徽0.6840.7110.7360.7600.7820.8020.746福㊀建0.7510.7730.7940.8130.8300.8460.801江㊀西0.7560.7780.7990.8170.8340.8500.806山㊀东0.6430.6730.7010.7270.7510.7740.712河㊀南0.6050.6370.6670.6950.7220.7460.679湖㊀北0.7290.7530.7750.7960.8150.8320.783湖㊀南0.7030.7290.7530.7750.7960.8140.762广㊀东0.6980.7240.7490.7710.7920.8110.758广㊀西0.7100.7360.7590.7810.8010.8200.768海㊀南0.6510.6810.7080.7340.7570.7790.718四㊀川0.6240.6550.6840.7110.7370.7600.695贵㊀州0.5380.5730.6070.6390.6690.6970.621云㊀南0.5860.6190.6500.6800.7070.7330.663西㊀藏0.5800.6130.6450.6740.7020.7280.657陕㊀西0.5410.5760.6100.6420.6720.7000.624甘㊀肃0.5950.6280.6580.6870.7140.7390.670青㊀海0.4730.5110.5470.5820.6160.6470.563宁㊀夏0.5190.5550.5890.6220.6530.6830.604新㊀疆0.5500.5840.6180.6490.6780.7060.631全国均值0.6630.6910.7170.7420.7640.7850.727东部均值0.7240.7480.7700.7910.8100.8270.778中部均值0.7080.7330.7560.7780.7980.8160.765西部均值0.5710.6040.6360.6660.6940.7210.649标准差0.0840.0790.0740.0690.0640.058 变异系数0.1270.1140.1030.0930.0840.074㊀㊀第四,我国平均经济增长效率呈现出一种稳步上升的趋势:从1981年的0.652上升到2010年的0.793,但总体水平偏低,平均技术效率低于0.8㊂1981-2010年期间全国经济增长效率均值为0.727,这表明在不增加投入要素的前提下,如果各地区同时提高经济增长效率,则在现有技术进步水平条件下,全国GDP总量可以在现有基础之上提高27.3%㊂这进一步说明了在现有技术进步的条件下我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优选措施之一㊂第五,从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来看,全国区域差异明显,但差异正在缩小㊂考察期内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是稳步上升的,但存在 东高西低 的区域差异,其中,东中部经济增长效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西部地区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㊂从各省市技术效率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逐渐减小,从六五时期的0.127下降到十一五时期的0.074,可见,区域间的差异呈缩小态势㊂㊀㊀表3㊀1981-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平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年份均值1981年0.6521987年0.6861993年0.7171999年0.7462005年0.773 1982年0.6581988年0.6911994年0.7222000年0.7512006年0.777 1983年0.6631989年0.6971995年0.7272001年0.7562007年0.781 1984年0.6691990年0.7021996年0.7322002年0.7602008年0.785 1985年0.6751991年0.7071997年0.7372003年0.7642009年0.789 1986年0.6801992年0.7121998年0.7422004年0.7692010年0.793㊀㊀四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㊀㊀收敛性分析有助于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趋同或者发散状况㊂本文分别从σ收敛㊁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三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地区差异的收敛性进行研究㊂1.σ收敛分析σ收敛研究的是不同地区经济增长效率的离差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若离差逐渐变小,则表示技术效率的离散程度在缩小,趋于收敛㊂本文研究的区域技术效率σ收敛分析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σt=1I-1ðI i=1(TE i,t-TE t)2(9)其中TE i,t表示第i个地区在t时期的技术效率,而TE t是在t时期所有i个地区技术效率的均值㊂当σt+1>σt时,则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的离散系数在缩小,存在σ收敛㊂经计算发现,全国及三大地区均出现经济增长效率标准差下降现象,表现出收敛特征㊂2.绝对β收敛分析绝对β收敛用来分析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能否达到相同稳定的增长速度及落后地区赶上发达地区的趋势,本文根据萨拉马丁的观点构造出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绝对β收敛回归方程如下: [ln(TE i,T)-ln(TE i,0)]/T=α+βln(TE i,0)+ε(10)其中[ln(TE i,T)-ln(TE i,0)]/T表示第i个地区从t=0期开始到t=T期年均经济增长效率的增长率㊂α是常数项,ln(TE i,0)是第i个地区t=0期的经济增长效率初始对数值,β是其回归系数㊂若β为负值表明存在绝对β收敛,即落后地区存在追赶发达地区的趋势,结果见表4所示㊂㊀㊀表4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绝对β收敛检验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β-0.105(0.084)-0.211∗∗(0.078)-0.178∗(0.218)-0.067(0.245) R0.0960.4120.0870.267F 3.866 5.074 1.670 3.216㊀㊀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小括号内表示参数的标准差㊂㊀㊀从表4可知,绝对β收敛性检验的结论与σ收敛性分析大体一致,东部地区β收敛性显著较强,这意味着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明显㊂中部地区β收敛性较为显著,西部地区虽然呈现收敛性趋势,但不够显著㊂这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促进先进技术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㊂3.条件β收敛分析条件β收敛考虑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征,分析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能否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㊂这与绝对β收敛的稳定状态有所不同,条件β收敛中不同地区具有自己不同的稳态水平,它承认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可能持续存在㊂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来检验条件β收敛,回归方程公式如下:ln(TE i,T)-ln(TE i,t-1)=α+βln(TE i,t-1)+ε(11)其中,α为固定效应项,表示不同地区各自稳定的条件㊂β表示回归系数,若β为负则表明存在条件β收敛,即在第i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会收敛于自身的稳态水平,回归结果见表5所示㊂㊀㊀表5㊀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条件β收敛检验变量全国东部中部西部β-1.172∗∗(0.074)-1.310∗∗(0.010)-0.864∗∗(0.169)-1.021∗(0.198) R0.7020.7370.4930.540F12.97612.690 4.681 5.215㊀㊀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小括号内表示参数的标准差㊂㊀㊀由表5可知,全国及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估计系数均为负值,并且全国㊁东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在1%的水平下显著,西部地区也达到了5%的显著水平㊂综上可知,各自地区的经济增长效率都存在着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均收敛于各自的稳态水平㊂㊀㊀五㊀研究结论㊀㊀本文运用SFA基于效率视角对我国 六五 至 十一五 时期(1981-2010年)的经济增长质量状况进行了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㊂本研究得到了以下三个结论㊂第一,资本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劳动力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率㊂我国经济增长属于要素驱动型,特别是受资本要素驱动㊂要素的高投入在一定时期内会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且中国要赶上发达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资本积累过程,基于资本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避免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12]㊂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要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这种经济增长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㊂因此,对此要素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加以改变㊂第二,考察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㊂这说明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空间较大,即在现有技术进步不变的条件下,我国经济还有较大的增长潜力㊂第三,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㊂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区域差异呈现 东高西低 的特征,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㊂通过收敛性分析可发现,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收敛特征㊂ʌAbstractɔ㊀This essay studies on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technical efficiency by SFA during1981-2010.It finds that:Firstly,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a factor-driven growth,especially driven by the capital factor,and the contribution of capital to GDP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contribution of labor,this means that the key of ciency;Secondly,the efficiency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during the review period shows a steady upward trend,but the o-verall level is low,indicating room for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Thirdly,the efficiency of China s economic growth has distinct regional differences,pres-enting east high west low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but this difference is gradually narrowing,to some extent,national and thre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efficiency show the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ʌKey wordsɔ㊀economic growth;technical efficiency;re-gional difference;convergence参考文献[1]㊀Farrell,M.J.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on Efficiency[J].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7(2):253-281 [2]㊀Leibenstein H. A-Efficiency vs X-efficiency [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66(56):392-415 [3]㊀许长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分析[J].财经研究,1996(3):17-21[4]㊀何枫,陈荣,郑江绥.对我国技术效率的测算: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应用[J].科研管理,2004(5):26-32 [5]㊀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6(6):18-22[6]㊀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985-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9):33-36[7]㊀Meeusen.W&J.vanden Broeck.Efficiency Estimation from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s with Composed Error[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77(2):435-444 [8]㊀Battese,G.E.&G.S.Corra.Estimation of a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With Application to the Pastoral Zone of Eastern Aus-tralia[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77(3):169-179[9]㊀Subal C.Kumbhakar&C.A.Knox Lovell.Stochastic FrontierAnalys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10]㊀Battese,G.E.&Coelli,T.J.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s,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Panel Data:with Application to PaddyFarmers in India[J].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1992(3):153-169[11]㊀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世界经济,2005(5):39-43[12]㊀郑玉歆.全要素生产率的再认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9):34-39(编辑:张㊀寅;责任编辑:刘嫒君)。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不同地区在相同时间段内的经济变化。
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模式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要素的投资、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等。
因此,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接近”的特点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收敛性研究的核心观点是较为贫穷的地区具有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较为富裕的地区则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这种观点是基于一些经验证据的分析得出的。
首先,相对较贫穷的地区有更多的增长潜力,在较低的起点上难度较小,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技术和资本来实现快速增长。
其次,富裕地区往往面临着资源约束和市场饱和的问题,难以维持高速增长。
然而,收敛性研究也存在一些争议和假设。
首先,一些研究认为影响收敛性的因素更加复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贫富差距。
其他因素,如政府政策、产业结构、文化传统等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其次,收敛性研究的结论并不是普适的。
有些地区可能会出现持续的收敛或发散趋势,这取决于各种因素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历史背景等。
为了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测度指标。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衡量GDP或人均GDP的增长率来反映地区间的差异。
另外,一些学者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等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释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现象,并提供政策建议。
总之,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未来的研究应该是多学科的、整体的,并结合实证和理论模型,以深化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和收敛性的理解,为地方政府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
中国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 64 ·
《数 量 经 济 技 术 经 济 研 究 》2021 年 第 4 期
敛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评估地方政府之间在经济指标方面的 “晋升锦标赛” 是否也在税收努力
上有所体现。最 后, 利 用 面 板 向 量 自 回 归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PVAR) 模 型 分
析了地方政府税收努力与税收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评价税收努力变动的经济效应。地
当地的基础服务 设 施,而 在 通 过 征 税 以 筹 措 资 金 当 中 所 做 的 主 观 努 力 (吕 冰 洋 和 郭 庆 旺,
2011),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在于 “存量调节”,即将财政收入在不同地区之间调节,而税收努
力的特点在于 “存量盘活”,即通过提高征收效率的方式将潜在财政收入转变为实际财政收入,
方政府税收努力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相关实证研究的重点 (周黎安等,2012;吕冰洋
和郭庆旺,2011;庞伟和孙玉栋,2019),由于 两 者 之 间 可 能 存 在 较 强 的 内 生 性 问 题, 因 此
本文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围绕分地区和分时段两个维度展开研究。
一、研究设计
1.地 方 政 府 税 收 努 力 的 测 算 方 法 目前,相关研究使用的测算方法主要有代表性税制法 (Purohit,2006;杨得前,2014)和
以此增加财政收入。相对于财政转移支付,提升税收努力水平类似于生产过程中提升全要素生
产率,其目的都在于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这在减税降费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区域经济收敛与地区差距的再检验
结果显示, 我国自 18 95年来区域经济增长没有表现 出收敛性。 当我们将全 国划分为 东部地 区和中西部
地 区后 , 们发现 东部 地 区经济增 长 收敛 , 中西部 地 区经 济增 长不 收敛 。 Bidr aaa分 解 结果 显 我 而 l e —O xe n 示, 中西部地 区与 东部地 区经济发展 差距 扩 大的最 主要原 因是 中西部 地 区实物 资本投 资 不足 。随 着改 革
释变量。解释变量 中最主要 的是初始的人均 G P D 水平( pgp 表示 ) 因而最主要 的变量便是 用 cd 来 ,
中, 收敛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 一种是 收敛 , 还有
一
种是 收敛。前者指的是贫穷的经济体经济增
长速度高于富裕 的经济体, 后者指的是在一个横
截面上 , 人均收入或产 出的差 异度或发散率 会随
收 稿 1 :09—1 3期 20 2—1 1
修 回 日期 :00— 2—1 21 0 8
作者简介: 向阳(9 0 , , 应 17 一) 男 河南平顶 山人 ,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 士生 , 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51
科 学决 策 2 1 第 3期 00年
二、 实证模型、 数据、 变量及其处理 ( 实证模型的构建 一) 在 B r 和 S a i M rn 19 ) 的文章 ao r M — — a i( 90 t
一
、
引言及 文献 回顾
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的观点, 由于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和技术进 步的一致性 ,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
增长率会高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 , 区域经济增 长最终将会趋于收敛。 自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居 民的 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 中国居民收入逐渐从世界上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发展成为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随着居 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 , 中国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又是怎样 的呢?国内不少学者对这个问题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 。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经济存在条件收敛或者俱乐部式收敛 , 而不存在绝对收
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摘要:本文对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
在将北京市18个区县划分为4个经济区的基础上,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得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滓-收敛。
同时,还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β-绝对收敛,但存在β-条件收敛,并且分析了形成这种条件β-收敛的原因。
关键词:基尼系数;β-收敛;条件β-收敛在对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中,我们首先将北京市划分为功能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4个经济区,应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这里所说的基尼系数是以各经济区或各区县为单位算出的,它可以表示各经济区或各区县之间的贫富差距水平),对1994-2004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滓-收敛。
然后,利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和空间面板数据(spatial panel data)模型分析得出北京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β-绝对收敛,但存在β-条件收敛,并且分析了形成这种β-条件收敛的原因。
一、经济收敛问题研究的简单追朔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若技术外生一致,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更快的增长速度发展,进而赶上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趋同,即经济收敛。
新增长理论则认为与物质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本相关的规模报酬递增很可能使各地区经济增长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即经济增长发散。
这两种理论对经济增长收敛性长期争论并引发了大量实证研究的出现。
在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实证研究中,一般将经济收敛区分为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
σ-收敛是指经济体人均GDP的标准差具有下降的趋势。
β-收敛可分为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β-绝对收敛是指穷经济体比富经济体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最终都达到相同的稳定状态。
β-条件收敛是指经济体的增长由于其自身初始状态的不同而收敛到各自不同的稳定状态。
俱乐部收敛是指在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经济集团内部,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趋同,而集团间的差异仍会存在。
中国区域经济质量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质量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宁朝山,任海平(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摘要:全要素生产率是评价区域经济质量的重要指标。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衡量σ收敛,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检验。
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区域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
(2)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呈现下降趋势,σ收敛指数的下降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的趋同。
(3)考虑空间相关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β收敛效应显著存在,政府调控、人力资本、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等控制变量对区域全要素生产率收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经济质量;全要素生产率;泰尔指数;收敛性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20)06?0024?05doi:10.3969/j.issn.10032363.2020.06.005收稿日期:2019-11-04;修回日期:2020-10-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JL007)作者简介:宁朝山(1984-),男,山东冠县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E mail)ningchaoshan@163.com。
0 引言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从速度、规模迈向质量、效益的过渡与转型,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指标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新常态下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关键是实现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增长与提升,这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缩小区域间差异,实现地区间经济增长质量的协同提升。
因此,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及其各区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具体测算,进一步检验区域间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演变趋势,探寻这种趋势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加快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以及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中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
中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现象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经济收敛,即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区域经济收敛的情况对于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将对经济收敛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回顾国内外关于经济收敛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合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利用相关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地区间经济收敛的空间效应,包括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等。
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刻画地区间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和动态变化,从而揭示经济收敛的内在机制。
本文还将探讨影响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如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府政策等。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和效应,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经济收敛理论的理解,还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促进中国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理论基础与模型构建经济收敛是指不同经济体或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率逐渐趋同的现象。
在经济学的理论中,经济收敛主要分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
绝对收敛意味着无论起始经济水平如何,所有经济体都将趋同于相同的经济增长路径。
而条件收敛则认为,尽管经济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稳态增长率,但它们会向其各自的稳态水平收敛。
空间计量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地理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
通过考虑地理空间因素,如地理位置、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性,空间计量经济学能够提供更深入的洞见关于经济现象的空间模式和动态。
为了实证分析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性,本文构建了一个空间计量模型。
模型以经济增长率为因变量,同时考虑了传统收敛模型中的控制变量,如资本、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即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是否趋于一致,以及影响这种收敛性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期望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区域发展策略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趋势及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检验方法,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以揭示各地区经济增长是否趋于收敛,以及收敛的速度和程度。
接着,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期望揭示它们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具体影响机制和路径。
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将为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这些建议旨在优化区域发展策略,推动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的整体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认识,也为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基础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是研究不同经济体之间或同一经济体内部经济增速差异随时间推移而趋于减少的现象。
这一理论起源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特别是在Solow(1956)和Swan(1956)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体的长期增长率主要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暂时的。
新古典增长理论预测了经济增长的趋同现象。
趋同是指,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不同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一致。
这种趋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
绝对趋同是指,不论经济体的初始条件如何,其人均收入水平最终都会收敛到一个共同的稳态水平。
区域经济差异的σ收敛空间计量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况, 探讨区域 经济增长是否具有 收敛 , 我们 是 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本 文通过计算变异系数 、 基 尼系数、 塞尔指标等计量指标 , 初步描述 了辽 宁省 内区域 差距 的 变 动 状 况 … 在 此 基 础 上 , 入 经 1; 引
辽宁 省地 区差 距 状 况 。本 文 利 用 1 9 - 2 0 9 5 0 9年
政策都必须通过省一级政府具体实施 , 研究省内 地 区差异 有 助于全 国经 济发 展政 策在 省 内的有效 实施 , 助于 省 内各 地 市经济 社会 协调 发展 。 有
辽 宁省作 为东 北 老 工 业 振 兴基 地 , 过 改革 经
从 目前 已有 的文 献 看 , 对 中 国区域 差 异 及 在
收敛 问题 的研 究 中 , 关 中 国省 际 差 异 的研 究 有
济空 间权重 矩 阵 , 一 步 对辽 宁省 区域 经 济增 长 进 收敛性 进 行研究 。
一
成果 已经相当丰富 , 但具体到某个省 内的研究却 比较少 , 且关 于 收敛 的研究 仅 限 于 简 单 的公 并 式计算 , 较少涉及到经济空 间权重矩 阵。我国很 多省 内地区间的 自然条件、 资源分布、 产业布局都 存在 差异 , 些 差 异还 相 当显 著 。省 区作 为 我 国 有
区域 经济 管理 的一 级地 域 单 元 , 国 的经 济 发展 全
、
辽宁省内 区域差距变动状况
1 95 20 .1 9  ̄ 0 8年变 异 系数及 基 尼 系数 的变
化状 况
变异 系数 和基 尼系数 能够 较全 面地 反 映各地 区经 济发展 水 平 的差 异 程 度 , 它 来 考 察 辽 宁省 用 各地 区经济 发 展 差距 , 有 助 于全 面 客 观 地认 识 将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
浅谈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李㊀超摘㊀要:国内各区域经济在结构上往往差异明显,整体经济并未呈现出趋同的发展趋势,但通过控制外部因素,经济增长就会趋同㊂而增长收敛性分析往往会结合经济发展和区域差距,促进经济增长和区域缩小收入差距㊂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并且研究了区域经济有关的发展收敛性情况,仅供参考㊂关键词:区域经济;收敛性;协调发展㊀㊀为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国内政府有适当调整区域经济战略目标,以及时转变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步一步缩小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情况㊂但据不完全统计资料却显示,尽管这些发展战略大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却并未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绝对差异,所以,引导经济如何收敛性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㊂一㊁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一直都在探索经济发展及区域差距方面的问题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加快经济增长㊁避免区域差距㊁经济收敛性等研究问题确实存在着㊂在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市场化也在加快发展进程㊂尽管全国经济发展有显著提升质量及效益,但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较高生产效率的东部区域却集聚资本㊁生产劳动力等,以至于不断扩大了东中西部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最终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社会的安定和谐㊂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㊁践行收敛性发展方面的工作㊂二㊁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收敛性分析(一)s收敛在现实世界上,s收敛最接近直观理解分析经济趋同领域,就是指某国或者区域人均产出或收入差异,常常会在时间向后推移中不断减少㊂目前,一般通过横截面数据,分析测量s收敛㊂据分析三大经济区域人均GDP不同的结果显示,自改革开放迄今为止,国内各省区先有所缩减整体上人均GDP方面的差异,再不断扩大,且省份间的经济发展也愈发分化㊂尽管在东㊁中部,人均GDP在不断缩小差异,但东㊁中部和西部的差距却在深入扩大㊂在东㊁中㊁西部,安全带呈现出显著的差异㊂这说明收入不一样的 俱乐部 在逐步形成,且以东㊁西部最为显著㊂据分析对比可知,我国各省区及三大区域范围内,人均GDP呈现出双重趋同形势㊂(二)β收敛在β收敛中,是指基本经济特点一样的国家或者区域,和人均资本高的先进国家或者富裕区域的对比分析㊂一般人均资本低的国家及落后国家具有较大的经济增长率㊂也即基本经济特点一样的国家在增长经济率和发展水平上有负相关关系㊂自进行改革开放后,我国各省区发展经济并未出现绝对β收敛,但是东㊁中㊁西部却有显著的β收敛㊂在控制明显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后发现,国内各省内部的行政单位,在自身经济发展间,存在明显的β收敛㊂从国内各省区上看,人力投入㊁外来资金率㊁省人口增长率㊁各省经济所占比例及其经济开放性㊁市政公路等均属于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同样也属于影响各省区经济趋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㊂三㊁中国区域融合经济发展俱乐部一般情况下,说的融合俱乐部就指的是某国家或者区域在增长人均GDP上结构特点相似,且经济发展较好的不一样经济体间呈现出整体趋同的一种趋势㊂也就是说,在某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经济体与另一个具有发达经济的经济体一起组合而成的一个大规模经济集团当中,存在彼此融合经济的基础条件㊂然而,在两个具有显著经济发展差异的大规模经济集团间,却并不存在这种显著的趋同发展经济的趋势㊂目前,在我国各个区域间,有机融合经济俱乐部方面,存在着相当深刻的历史发展根源㊂①自我国改革开放初,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综合作用下,在国内东西部间出现的需求水平及其结构上的不同,最终需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但东部的整体工业化水平却远远快于中西部㊂②在投入因素方面,东部除了具备东西部无可企及的资金总额外,还储备大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所以中西部的人力资本不及东部㊂③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空间布局上看,以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在整个空间上,呈现出从沿海东北至中西部,逐步进行发展的特征㊂所以,在经济体制方面,东部往往存在更为灵活多变的于经济整体发展相当有利的经济结构体系㊂此外,由于东部往往拥有更优异的发展条件,因此为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我国颁布了一系列的于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有益的优惠政策方针,以帮助东部地区广泛吸纳港澳台人才和国外资本,并进一步从资金筹集上扶持东部的深入发展㊂四㊁经济发展收敛性模型一般而言,在一个完善的发展经济的收敛模型中,往往含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累积资本㊁劳动力流动㊁扩散专业技术㊂一旦以上三个变量发生变化,就会从各种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整体收敛性㊂其中的累积资本因素,往往通过改变数额,来进一步影响发展经济方面的收敛性㊂在持续减少资本收益的情况下,往往会减少累积的资本,并且从整体上收敛资本额,进而引起经济发展出现收敛迹象㊂劳动力流动除了是指会大量流动人力资源外,从广义上看,劳动力流动还涉及人力㊁资本等方面的总体流动㊂通过在不一样的地区,不断加快流动以上生产要素的速度和数量,便会引起各地区间呈现出发展经济速度上的差异,甚至迫使经济发展呈现出收敛趋势㊂扩散技术就是指贸易㊁投资等需要扩散的技术,例如,伴随我国建设的持续发展,发达区域往往会不断输46财经论坛Һ㊀送一些技术到不发达的区域㊂所以,在高新科技的剧烈刺激下,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就会提升既有经济发展速度,甚至超过那些发达区域㊂由于高新科技往往会降低研发风险㊁增大生产率,所以会令欠发达区域赢得高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速率,而引起经济发展出现收敛趋势㊂五㊁发展经济的收敛机制据上述分析研究可知,现阶段,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在自身收敛机制上,可以说成是资本收敛方面的机制㊂具体的收敛机制表现是:先递减资本收益,再收敛资本,最后收敛经济发展或者呈现出扩散技术方面的收敛机制:先扩散专业技术,再收敛专业技术,最后收敛经济发展㊂又或收敛流动生产要素方面的机制:先流动要素,再收敛生产率,最后收敛经济发展㊂一般而言,在各个区域,由于地区特点上的不一样,以上三种收敛机制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作用效果,但在收敛区域发展经济当中,却会一起进行相互作用㊂不仅因为区域特别会引起大小各异的收敛机制影响作用,而且在不同时间段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相应的收敛经济发展方面的机制也会不一样㊂据有关研究显示,在改革开放等的综合影响下,收敛资本㊁收敛专业技术扩散㊁收敛生产要素这三种机制,均会大幅作用经济发展方面的收敛,并且分别发挥出相应的收敛作用㊂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均GDP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收敛性㊂而到了20世纪末㊁21世纪初,收敛资本机制㊁扩散专业技术收敛机制,却在发展经济当中起到了很明显的发散作用㊂但收敛流动生产要素的机制,却并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以至于在该阶段,国内人均GDP呈现出相当明显的发散性趋势㊂六㊁结语综上所述,经过分析我国区域发展经济过程中的收敛性可知,为了合理发展区域经济,国家就要深入考察协调地区发展方面的问题,并且凸显出跨区域方面的空间特点㊂目前,我国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外溢效应十分明显,所以应注意推动跨区域之间的团结互助,推行 富邻 方针,以围合而成共赢局面㊂基于开放经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各区域要积极冲出行政区划,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以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开放发展,从而强化收敛性㊂参考文献:[1]宋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和知识溢出效应检验[D].吉林大学,2016.[2]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3]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4.[4]梁宗德.甘肃省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与溢出性分析[D].兰州:兰州商学院,2014.[5]李树,鲁钊阳.中国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收敛性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4(3):27-35+47.作者简介:李超,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青岛农商银行㊂(上接第63页)时更新观念,提高思想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财会管理理念,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要掌握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与管理,对新的知识点要牢记并完全掌握,制定系统的财会管理制度,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为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发展中奠定基础,让企业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迈进㊂(二)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建立系统的人才库企业财会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财会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不断更新和提高财会人员的管理理念时,也要提高整体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建立人才选拔制度,将业务能力㊁实操能力㊁学习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要求纳入考核标准中来,通过培训和选拔挖掘人才,并建立企业内部的人才系统,时刻为财会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增强人才竞争力,主动能动激发出财会人员的无限潜能,为企业的发展招兵买马,为有能力的年青一代提供发展平台,为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注入新的血液,与时俱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竞争能力㊂(三)完善财会管理体系,提供优质的创新环境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结合市场运行情况,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目标,从而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规范性财会管理体系,真正把权责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规范财会人员的管理方式方法,有效提高整体效率,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确保自身的价值和捍卫自身的地位,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利益㊂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促使企业财会管理也不断创新,企业必须从人力㊁物力㊁财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创造舒适的办公环境,提供先进的办公设备,为企业的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添砖加瓦,同时实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营造公平公正良好的竞争氛围,为优秀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让企业在竞争市场中保持旺盛的活力㊂六㊁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的良性发展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财会管理作为企业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必须要实施科学有效的财会管理模式,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整和创新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管理办法,完善财会管理机制,找到适合自身企业的财会管理途径,让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既能抓住机遇又能迎接不断创新的挑战,保持旺盛的竞争活力㊂参考文献:[1]吴麒铭.简析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J].信息周刊,2018(8):131-131.[2]刘浩.新经济背景下现代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8(3):303+305.[3]李宗营.新经济背景下现代企业财会管理创新的探索[J].经贸实践,2018(13):256.作者简介:高嘉悦,青岛大学商学院㊂56。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及其收敛机制研究述评
献 述 评
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 区的内部 收
敛 , 1 9 — 0 4 的 差 距 扩 张 主 要 源 于 而 0 20 年 9 中部 中等 收 入 地 区和 东 部 高 收入 地 区 的 省 际 发 散 。许 召 元 、李 善 同 ( 0 6) 为 , 20 认 19 9 0是 1 7 — 0 4年 期 间地 区经 济 差 距 9 8 20
从 以上 分 析 可 以看 出 , 论 是 2 0 年 不 04 之 前 的 研 究 ,还 是 最 新 的研 究 进 展 ,对我 国 地 区 经 济 差 距 的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已经 取 得 了基 本 共 识 。
及其 敛机制 述评 收 研究
■ 柳 江 博士 生 ( 兰州商学院经 贸学院 兰州 7 0 2 ) 30 0
◆ 中 图分 类 号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24
省 份 1 7 — 0 4年 地 区 经 济 差 距 的 演 变 8 20 9
内容 摘 要 : 对 我 国地 区经 济 差 距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地 区经 济 差 距 的 描 述 和 分解 、收 敛假 说 检验 等 几 个 方 面 ,本 文 基于 2 0 0 4年 以 来的研 究 文 献 对 以上 问
蠢 冀 j甍 警魏 ≈ 氇强 瓢 鸶 罄
薯 | 薯 曩 鬻
#毽嚣 ■。 ||秘
秘糍 瓣臻 ≮嚣 让
_ 一 谶 簪强 棼嚣
的 条件 收敛 , 0 纪 9 年 代 以来 存 在俱 乐 2世 0
部收敛 ,地 区间条件 收敛 的速 度为 98 %。
我 地 经 差 国 区 济 距
彭 国华 ( 0 5 认 为 全 国 范 围 内 没 有绝 对 2 0 a) 收 敛 , 只有 条件 收敛 ,省 际 收 入 条 件 收 敛 的速 度 为 78 。 大 地 区 中 只 有 东 部地 区 % 三 存 在 俱 乐 部 收 敛 现 象 。 随 后 , 彭 国 华 ( 0 6)利 用最 大 主 成 分 分 析 法 检 验 地 区 20 增 长 收 敛 的强 弱 , 为 1 7 以来 , 部 认 9 8年 东 地 区的 收 敛 性 变 强 , 全 国 范 围 以及 中 、 而 西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异逐渐凸显。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分析是对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进行研究,并总结出差异性的原因和对策。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差异性表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分析中,我们首先需要对差异性的表现进行梳理和总结。
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 GDP总量差异不同区域的GDP总量差异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的GDP总量要远高于欠发达地区。
这是因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2. 产业结构差异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也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差异。
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和多元化,主要以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
而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传统的农业和低附加值的制造业。
3. 城乡发展差异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来说,城市地区的发展要远远超过农村地区。
城市地区拥有更多的产业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从事高附加值的工作。
二、差异形成原因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需要深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 地理条件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基础因素之一。
各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比如,一些沿海地区天生具备了良好的海港条件,便能够发展出以海上贸易为主的经济。
2. 政府支持政府的支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投资扶持等支持,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而有些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缺乏关注和支持,导致了经济的滞后。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基于DEA的中国绿色经济效率地区差异与收敛分析
! "# !
!"#$#%&’(
……
!"#"$ "!
测度的是各地区在既定产出下, 实现要素投入与环境污染最小化的能力, 即各地区的绿色经济效率。此 经济体的投入要素除资本、 劳动要素外, 还有技术投入, 各 外, 根据 $%&%’ 经济增长模型: ( ) * + ,- .- / 0 , (技术) 省份利用一定的生产方式 将资本、 劳动转化为产出, 因此, 技术这种生产要素也应作为一种投入 本文最终选取的产出指标为各省份的相对绿色 314; 投入指标为资本、 劳动 指标纳入 12/ 模型。据此, 和技术投入。 各省份绿色 314 由各地区生产总值与各地区污染综合指数 2567 得到, 各地区生产总值数 (=4>) 《中国统计年鉴》 (8##9—:;;<) , 并分别经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平减得到; 劳动 据直接来源于 《中国科技统 投入指标为各地区年末从业人员数量; 技术投入为年末各地区专利授权数量, 数据来源于 (8##9—:;;<) 计年鉴》 ; 由于无法获得公开的各地区资本存量数据, 本文采用永续盘存法对各地区资本 存量进行估算, 并以此作为各地区资本投入指标。具体计算公式为: ,7- ? ) ,7- ? ! 8 + 8 ! !7- ? 0 @ >7- ? A 47- ? (B) 其中, ,7- ? 和 ,7- ? ! 8 分别为 ? 和 ? ! 8 期第 7 个省市区资本存量; !7- ?、 >7- ? 和 47- ? 分别为 ? 期第 7 个省份折
% ( +
合环境污染指数; % 为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 ’% 为第 % 种污染物排放量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0* 越大, 表示环境污染程度越高。 (二)各地区经济效率测度的 2.3 模型 (2.3) 由美国著名管理科学专家 4567),89 4::1,79 ;5:<,8 = +>?# @ A B C 提出的数据包络分析法 , 是组织 效率评价中常用的一种线性规划法。 2.3 模型在一定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输入条件下,计算出效率前沿 (2DE) 所组成的前沿 面, 即由在既定投入下实现产出最大化或既定产出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决策单位 生产面,待考察决策单位与效率前沿决策单位之间的距离即为该决策单位的相对效率。 2.3 属于非参 (FG3) (2G3) 数方法, 相对于前沿分析中的参数方法, 如随机前沿分析法 、 自由分布法 等, 它可用于不同 量纲指标, 无须主观设定具体的函数形式来确定效率前沿面, 也无须主观赋予指标相对权重, 客观性较 令 HI% 为第 % 个省份第 I 要素投入水平, 强。 据此, 本文选用 2.3 模型用于各地区经济效率的测度, I( J +, …… D K ; ……/ K ; 分别记 H% ( = H+%, ……HI% 为第 % 个省份 L)% 表示第 % 个省份第 ) 种产出水平, ) ( J +, 投入向量, ……L)% @ 为第 % 个省份产出向量。 则用于各地区经济效率测度的投入导向型 2.3 模 L% ( = L+%, 型为: I*)!9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究区域经济差异及条件收敛
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描述和分解
对地区经济差距进行描述和分解是2004年之前研究文献的主要工作之一,尽管使用的指标和分解方法有差异,但对于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描述和分解是分歧最少的,大部分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差距呈现短暂下降,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持续扩大的“U”字型的变化过程。
所争论的只是确切的“U”字型的谷底年份和不平等指数的大小,大部分研究认为是在1984年左右,也有20世纪80年代末,依测度方法和数据使用的差异而略有不同。
2004年之后的研究文献大多认为1990年是拐点。
仍然以基尼系数为指标,石磊、高帆实证讨论了我国31个省份1978-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
他们认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
许召元、李善同认为,1990是1978-2004年期间地区经济差距由缩小到逐渐扩大的拐点,但自2000年起,扩大的速度有所减慢,2004年出现差距缩小的现象,地区间条件收敛的速度为%。
黄涛等主要的经验研究结论有两个:一是东中西部的人均
GDP分布差异占到了全部省市分布差异的70%以上,在1996年以后更稳定在80%左右;二是利用人均GDP指数和基尼系数将全国各省市划分为四个区域:“均衡领先型”、“不均衡领先型”、“均衡落后型”、“不均衡落后型”。
这种区域的划分对于一个省市考虑发展道路时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2004年之前的研究,还是最新的研究进展,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已经取得了基本共识。
收敛假说检验的新进展
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基于三种思路:新古典理论、新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与新增长相结合的理论。
国内文献对于我国地区间增长收敛的研究大多基于新古典收敛理论,在Barro方程法或MRW框架下,通过实证分析检验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是否条件收敛或俱乐部收敛,或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机制进行考察。
2004年以来,基于这些框架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董先安认为1978年至1984年间,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20世纪90年代以来存在俱乐部收敛,地区间条件收敛的速度为%。
彭国华认为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收敛,只有条件收敛,省际收入条件收敛的速度为%。
三大地区中只有东部地区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
随后,彭国华利用最大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地区增长收敛的强弱,认为1978年以来,
东部地区的收敛性变强,而全国范围以及中、西部地区的收敛性变弱。
赵伟、马瑞永认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在1978-1989年间表现出了显著的收敛性,1989-2002年间表现出了发散性,1978-2002年间总体上又存在一定的收敛性。
许召元、李善同认为1990年以来我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性,收敛速度约为每年的%,尽管采用数据的时期不同,这个结论和Slyvie Demurger、Fang Cai等、林毅夫等和彭国华的研究类似,收敛速度的大小与Slyvie Demurger和林毅夫的结论类似。
不同的结论包括:徐现祥、李郇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增长存在绝对收敛,并且沿海与内地城市间差距不大,也未呈现差异扩大的趋势。
石磊、高帆认为1978-2004年的时段内,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
滕建州和梁琪发现我国东部地区随机收敛于其补偿差异均衡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随机发散。
彭国华从部门的角度进行了分解,发现部门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99%,部门间劳动力份额变化的贡献只有1%,从部门总效应来看,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对省区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达75%。
分析表明,我国省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发散,发散的87%来源于工业和其他第三产业。
但是部门之间显示出了很强的异质性,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和其他第三产业是微弱发散的,而批零贸易餐饮业则显示出了微
弱的收敛趋势。
但朱发仓、苏为华利用1985-2003年6大行业的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发现,除中部的工业外,其余各行业在3大地区都存在收敛性,其原因是各个地区利用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结果。
有别于以上的静态分析,张茹从动态视角验证了地区间经济收敛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结论显示,1978-1990年,地区绝对收敛趋势显著,西部和内陆地区的收敛速度快于东部和沿海地区。
而在1990-2005年,地区经济增长趋于发散,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散速度大于中西部和内陆地区。
通过控制一系列结构变量,地区间存在条件收敛,收敛速度大约为每年的%。
并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以及沿海、内陆地区内部均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收敛。
条件收敛现象虽然承认了经济体可以收敛到不同的稳定状态,但无法解释许多期初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和经济结构特征相似国家的经济增长路径大相径庭的现象。
同时,一旦经济增长过程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基于线性模型的设定偏误,条件收敛所得到的估计结果是不稳键的。
这使得多重均衡理论越来越受到经济学者的关注。
彭方平等应用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多重均衡现象。
当人均收入低于1007元时,经济处于低水平陷阱。
一旦突破低收入门槛,在同一的收入状态里省区经济增长率趋向收敛;较高收入状态的省区收入收敛速度快于较低收入
状态的省区。
对于收敛假说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在转型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新古典增长模型所依赖的规模报酬不变和边际收益递减的假设在我国各省区是否成立?无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内生增长理论,都假定了资本存量的增加快于劳动力的增长。
但这一前提条件在我国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呢?沈坤荣、唐文健认为处于转型中的二元经济,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会使新古典收敛机制失去作用。
这意味着索洛收敛机制在我国并不存在,但是由于转型经济所存在的政府替代市场进行资源配置使经济具有制度上的收敛机制。
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经济将像新古典理论预言的那样直接收敛;相反,如果存在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经济收敛有可能出现先发散后收敛的趋势,呈现出倒U型动态特征。
对我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从1978年到20世纪90年代前期,由于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小,政府配置资源的收敛效应较大,我国经济增长处于第一种收敛趋势之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转型速度的加快和劳动力转移规模的加大,经济增长是发散的。
但是,依据工资产值,1998年可能是经济增长由发散转向收敛的“拐点”。
吴玉鸣和徐建华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和时空数据模型发现,我国省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在地理空
间上存在集聚现象,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集聚导致了迥然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
但是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性明显增强,并不意味着地区经济增长是发散的,林光平等采用空间经济计量方法,分别采用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各省市间的空间滞后和空间误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存在收敛的趋势,但收敛的速度越来越慢。
吴玉鸣利用空间误差模型也证明考虑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趋势。
张晓旭、冯宗宪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人均收入空间分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迅速提高引起的,这表明正的空间自相关以及空间异质性是存在的,而且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和地理位置对于地区人均收入增长的作用随时间加强;在考虑了空间自相关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地区增长存在收敛的趋势。
对已有文献的述评和思考
尽管在数据和计量方法上还存在着差异,但对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描述和分解都同意呈“U”型的变化趋势,地区之间的差距构成了当前我国经济差距的主要来源。
绝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在控制了一些变量后,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条件收敛。
对于收敛的实证检验都注意到了我国经济增长中阶段性和区域性,大多数的研究仍然依据的是新古典经济
增长模型,使用的静态数据和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注意到了新古典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在研究中使用面板数据、动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新的方法,这些新方法的使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有益的补充,而且也到了一些更为具体和深化的研究结果。
针对已有的研究,笔者作出以下思考:
第一,新古典经济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要求的前提条件在转型中的中国并不满足,因此在使用这一模型以及对模型的解释时应当相当谨慎。
第二,计量方法和数据的问题。
经验检验的结论受到数据和所采用的检验方法两个因素的影响,所以,研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应该依赖更高质量的数据和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