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合集下载

构建药效学研究与评价体系,提高研发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973项目首

构建药效学研究与评价体系,提高研发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973项目首

效研 究 t 价的新思路 :根据 IfI约复 的功效 与主治 ,将 lfl 临床病证 的诊 断标准、疗效评价技术与方法用于
t 药 复 办 功 效 研 究 ;制 备 符 合 【lJ医 临 床 病 证 特 征 的 动 物 模 , , 为 中 医 证 候 本 质 研 究 与 中 药 药 效 评 价 提 供 1I’可
/ … …… ~ 一\ |¨ . I 医药 学会科学技 术奖 ·等奖 与 2014年国家科技 进步奖二
药 理学研 究 : I
\0
功效
证…候研tY●究 ,u
/ /‘
等 奖 。
整 体 、离体
i 细胞 、分子

证 候表 征

2.建立中药复方功效指征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新方法 针 对 中 药 复 _疔功 效 物 质 基 础 的 关 键 科 学 问 题 ,刘 建
物 体 内 的 定 性 、 定 量 分 析 方 法 , 通 过 多 成 分 、 多指 标 的 PK/PD 相 炎
分析 方法 ,闸释 中药复方功效 的物质基础 。通过 lfI药复 方多成分体内快
速 定性 定 量 分 析 方 法 、 巾 药 复 方 指 征 成 分 与功 效 父联 的 数 学 分 析 办 法 、
构 建药效学研 究与评价体 系 ,提 高研发水平 ,促 进中 医药现 代化
— — 访 中国中医科 学院首 席研 究 员、973项 目首席科学家刘建 勋教授
刘 建 勋 , 中 国 中 医 科 学 院 首席 研 究 员 ,教 授 , 丌本 东 求 药 科 人 学 博 士 , 博 L 导
师 ,973项 H首 席 科 学 家 ,我 同 巾 药 学 及 药 理 学 专 家 , 卒 受 围 务 院 特 殊 政 府 津 贴 。 原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临床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备扎实的中医临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中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具备独立承担中医诊治任务的能力,并具备开展中医临床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潜力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体系1.培养长度:博士研究生培养时间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包括学术学位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和答辩环节。

2.培养课程:博士研究生需修读一定数量的学术学位课程,包括中医临床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专业课程,以及相关的现代医学、科学研究方法等基础课程。

3.科研训练:博士研究生期间需要开展科研项目,包括科研立项、实验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科研论文撰写等环节。

同时,博士研究生还需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等学术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

4.答辩环节:博士研究生完成科研项目后,需要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并申请论文答辩。

答辩小组由校内外专家组成,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评审,并对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研究成果进行严格评价。

三、培养过程1.第一学年:博士研究生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学术学位课程的学习,学习中医临床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相关的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生可选修所感兴趣的方向的选修课程,以拓宽学术视野。

2.第二学年:在第二学年,博士研究生开始参与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进行相关的实验工作,并逐步开展科研论文撰写。

研究生需定期向指导老师报告研究进展,并根据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方案的修正和改进。

3.第三学年:在第三学年,博士研究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课题,并完善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文的撰写。

研究生还需参与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第四学年:博士研究生在第四学年需要继续完成剩余的研究内容,并进行学术论文的撰写和整理。

研究生还需向指导老师请教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实验在中药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实验在中药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质量评价实验在中药学教育中
03
的应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质量评价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培养学生掌握中药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提高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标 准,加深对中药品质优劣的认识。
促进学生掌握中药质量控制的实践技能,为中药 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质量评价实验的内容与方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成果总结
实验方法与技术的创新
本研究成功地将现代分析技术应用于中药鉴 定与质量评价实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和 效率。
中药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
通过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初步建立了中药 质量评价的科学标准,为中药质量的控制提供了依 据。
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实验 教学的改进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中药学实验教学,提高了 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思维。
对中药学教育的贡献与影响
推动中药学教育的现代化
本研究将现代科技手段引入中药学教育,推动了中药学教育的现代 化进程,提高了中药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促进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实验的研究,加强了中药学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中药学的知识。
拓展中药学教育的国际视野
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对中药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 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中药鉴定与质量评价 实验的看法和需求。
B
C
实验教学观察
深入中药学实验教学课堂,观察并记录实验 教学内容、方法、效果等方面的情况。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中药鉴 定与质量评价实验在中药学教育中的应用现 状及问题。
D

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2 学 术 意 义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形 成 及 评 价 过 程 , . 既是 博 士 生个 人 学 术 水 平 和 研 究 能 力 的 形成 过程 , 是 学 科 导 师 团 队 更
必须承认 , 这些评价方式在保证学位论 文质量上起 了一
定的作用 , 但也存在着 许多问题 。如定性评价 的方法过于模
量 评 价 体 系 , 论 文 培 育 进 行 严 格 的 过 程 监 控 , 确 保 学 位 对 以 论 文 达 到应 有 的学 术 水 平 。 二 、 理 干预 在 中 医学 博 士 论 文 质 量 评价 中 的作 用 管
究生教育应有 的管理理念 。
( ) 价现状分析。 二 评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是 指根据 培养 目标 及各 学位层 次学 术水平要求 , 以相应 的评价 指标为依 据 , 学位 论文 的优 劣 对
选题能反映学科前沿 , 论文成 果具创新 性 , 出产较 高质量 能 论著或形成一定经济 效益等 , 其培 育过程包 括 了“ 选题一开 题报告一 中期检 查一论 文 ( 名 ) 阅一论 文答 辩 ” 匿 评 五个 环
节。
中表现 在论文选题 、 论文研 究方 法 、 文结论 的获得 三个方 论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7 12 1)506—2 0210 (0 10.020 秀(01 9- 0分 ) 良好 (58 0 、 7—9分 )合 格 (07 、 (- 3 4分 ) 差 (0分 以 、 6 下 )评价者参 照标准对论文进行评分 , , 以此判 断是 否达到学 位论 文水平 , 属于传 统的综合 评价 方式 ; 一种是 制定学位论 文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档 次 , 各指标 赋予适 当权值 , 对 如选题 与综述 ( 士 2 %, 士 2 %) 论 文成 果 ( 士 5 %, 士 博 o 硕 0 、 博 0 硕 3 %)科研能力( 士 3 %, 0 、 博 0 硕士 5 %)要 求评价 者对各项 0 ,

构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 实践 教 学体 系的原 则
实践教学体 系是 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 要素构成的有 机联系整体 , 由实践教学 的 目 标、 内容、 管理构成 的完整体 系。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结合 中医人才的培 养 目标 , 又要结合社会对 中医人才的需求 , 才能建立科学 合理 、 有效 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际教学 中, 我们摸索 、 建 立 了“ 一个 目标 、 二条 主线 、 三个阶段” 为特 色的中医临床 实践教学体系 , 即以“ 培养应用型 中园 临床人才” 为主要 目 标, 以“ 培养中医临证思维 、 强化临床实践能力 ” 为主线 , 以 “ 岗前培训 、 临证实践 、 综合考核” 为三阶段 , 在 中医本科生 临床实践教学 中进行探索 , 以期提高学生中医临证思维和 实践动手能力 , 更好地适应市场对 中医学生 的需求 , 保证 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的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机会 、 与患者接触机会减少 ; 就业考研冲击 , 导嘶学生实习 时间被 占用 , 没有足够 的时间进行临床技能 i } I , l 这些 问题都 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新形势下 , 为了更有效 的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 让 中医生
有机会实践 中医 , 感悟中医 , 体会 中医 , 我们探索提 出了 “ 三段式”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 在临床教学实践 中取得了 良好 的效果 。
培养 中医 I f 缶 证 思维 。 中医 药要 想 成为 社会 公 认 、 时代 所需
求的医疗手段 , 就需要拥有大量熟谙经典 , 勤修新知的高
以培养 “ 应用型中医临床人才” 为 目标 , 将培养 中医临 证思维 与强化 临床实践能力相结合 , 分三 阶段开展 , 构建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三段临床实践教学的安排 , 明确 了临床实践教学的培养 目标 , 由浅入深 , 循序渐进 。 同时以 培养 中医临证思维与强化 临床实践能力为两条主线 , 贯穿 体系的始终 , 既培养了学生 的中医思维方 法 , 又提高了学

中医毕业论文题目

中医毕业论文题目

中医毕业论文题目中医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中医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1.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质量自评问卷的研制2.中医本科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3.提高中医毕业实习生综合素质的尝试及思考4.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中医传统技术培训的效果5.中医临床型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电子病历与中医毕业实习生病案书写问题刍议7.中医院校“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改革在毕业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探讨8."导悟式教学"在西医院校毕业新护士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中的运用效果研究9.高职高专中医养生与保健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毕业顶岗实习生及其实习单位问卷调查分析10.加强过程管理,提高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论文质量11.中医妇科毕业实习带教方法探讨12.中医本科生毕业临床考核方法的改革与效果实践分析13.中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现状及建议14.中医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15.OSCE考核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的实施16.中医儿科毕业实习带教探讨17.世界针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在京毕业18.对中医函授生毕业临床实习之管见19.关于中医儿科本科学生毕业实习的几点建议20.中医专业七年制毕业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与实践21.“中医针灸”首届国际传承班学员毕业22.中医儿科毕业实习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探讨23.我们是怎样带教中医护士毕业实习的24.振兴中医事业广开人才之路——天津市首批高教中医自学考生毕业25.辽宁中医学院函授大学中医医疗专业八七届毕业典礼在沈阳举行26.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核实践探索27.中医研究院83名毕业研究生首批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8.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2014年博士毕业盲审学位论文查新项目统计分析29.《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方案的探索与实践30.中医专业学生的毕业考核指标和方法31.85级中医班中医诊断学毕业考试试题质量和成绩分析32.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33.从辩证的视角看中医科学性问题争论34.关于改革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综合考试”的构想35.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36.本院中医专业78级学生开始毕业实习37.中医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38.中医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39.中医住院医师毕业后教育初探40.名老中医经验共性规律及个性差异比较研究41.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举行毕业论文答辩42.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43.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到底44.在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骨伤科专业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45.我院召开首次中医系专科定向毕业实习工作会议46.新疆首届盲人中医函授大专学员毕业47.我院运动医学系中医骨伤科专业举行医学士毕业论文答辩会48.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修科毕业49.省中医学校举行教学研究班、医科进修班毕业典礼50.中医系中医专业七七年级学生毕业51.辽宁中医学院八六届中医函大毕业52.中医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分析——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53.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技能考核模式探索54.中医院校医学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55.深化毕业考试改革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56.中医儿科本科毕业实习阶段的现状及对策57.从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看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考试58.中医儿科毕业实习教学的难点与对策59.中医类学生毕业综合考试改革的初步探索60.中医专业护生毕业实习现况调查与分析61.加强毕业后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促进中医人才培养62.中医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63.中医妇科学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64.中医院校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67名毕业研究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报告65.五年制中医本科生毕业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探讨66.中医七年制妇科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方法探讨67.试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要求68.浅谈中医医学生临床毕业答辩69.“高等中医教育毕业实习评估体系”研究70.试论中医专业毕业实习提前的教学配套改革71.大肠癌中医辨证及治疗概况72.中医护理大专生毕业实习质量调查分析73.设立答辩考核环节确保自考教育质量——中医自考本科毕业答辩考核规范化研究74.基于临床病历数据化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方法学研究75.难治性癫痫中医证候的判别分析76.加强大专毕业护士再培养造就高级中医护理人才77.我校中医专业毕业考试的实践与思考78.中医专业本科生毕业实习管理初探79.转变观念抓改革适应需要求质量──试谈中医高校毕业实习的改进与提高80.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吴克清在光明中医函大骨伤科学院毕业典礼大会上的讲话81.为培育中医新苗贡献力量——介绍我院指导毕业实习的一些做法82.继续发展中医药成人教育事业83.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本科班79级毕业综合考试《中医妇科学》试题及答案84.天津市93名考生获得中医大专毕业文凭85.福建中医学院第四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毕业86.杰出校友屠呦呦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7.上海中医学院首届中医专业生毕业88.中医护理培训小组的设置与管理89.中医院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效果评价90.东北地区银屑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91.多项措施并举提高中医妇科临床实习质量92.中医临床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93.补泻兼施以气为先——朱南孙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94.中医内科实习中加强急症教育的做法和体会95.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医医院的应用研究96.中医胃肠病病机与防治研究的新思路——访中医内科学专家白兆芝教授97.我院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知识及技能现状调查与培训对策98.浙江中医学院恢复中医函授教育99.浅谈中医实习生急救能力的培养100.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西苑班)招生通知101.中医养生保健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思考102.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103.关于构建中医恶性肿瘤疗效评价体系的思路和问题104.定性访谈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研究中的应用:思路与体会105.肥胖、超重与正常体质量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比较研究106.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及证候特点研究107.中医辩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网状Meta分析108.人类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体质学109.近30年大肠癌中医证型和用药规律分析110.新疆冠心病患者(汉、维)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111.基于文本挖掘探讨中医外治法和食疗在糖尿病中应用规律112.中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进展113.中医护理工作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114.《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修改建议及分析115.8448例一般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健康状况关系的分层分析116.中医养生探幽117.中医健康体检在“治未病”中的作用118.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119.660例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120.基于SFA的江苏省中医医院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21.中医络病的现代认识。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医学毕业论文选题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6.中医学在当代发展的思考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9.创新辨证论治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优先出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41.交融渗透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二次革命、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81.医学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99.中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100.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

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
10
2.中医药课题占研究总课题比例
不少于80%
查阅近三年科研课题目录等
相关资料。低于50%,不得 分;每低于标准10个百分点 扣1分
10
3.近三年,获省部级或以上中医 临床科研成果奖不少于2项。
查阅科研成果证书。无相关 成果,不得分;缺一项,扣 5分
10
(七)临床教学(30分)
1.具有承担中医大学本科以上的 临床教学和实习能力
查阅近三年的相关文件和传 达、执行记录。无相关记录, 不得分;记录不完全,扣2

5
2.制定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的 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加以落实
查阅医院近五年的中长期规 划、年度计划和总结等相关 资料。无相关资料,不得分; 缺一项,扣2分
10
3.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符合《中医 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能反 映有关中医医疗信息,为医院保持 中医药特色的决策提供依据
室平均水平
查阅上年度相关统计资料。 未达到要求,每一科室扣2 分
10
评价考核要点
主要内容
检查评价方法
应得分
实得分
扣分理由
(五)充分、合理应用中医诊疗 技术和中药(65分)
1.开展中医诊疗技术达到22种以 上
提供本年度诊疗项目清单 (项目名称以各省医疗服务
收费标准确定的项目为准)。
低于10项不得分;每少1项
中医药特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细则
一、管理部分:300分
评价考核要点
主要内容
检查评价方法
应得分
实得分
扣分理由
(一)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 医药政策,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 院方向。制定保持和发挥中医特 色工作规划,在年度计划中加以 落实(25分)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中医药 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 药条例》及地方制定的相关政策、 法规情况

全国优秀中医药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国中医科学院

全国优秀中医药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中国中医科学院

“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2018年)第一条为了激励优秀中医药博士研究生奋发图强,切实做好“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教司指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学科评议组联合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承办。

评选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第三条评选工作按年度每年九月组织进行,评选出“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

第四条评选工作遵循“公正公开、注重创新、科学严谨、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全国中医药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标准:1. 选题为中医药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2.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3.材料翔实,书写规范,文字表达准确。

第六条参加评选的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在评选年份的上一学年度,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且不涉密;在评选年度以前一个学年度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

第七条具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每学科可推荐1~2篇参评论文。

仅具有一级学科项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授予单位,可参照推荐。

第八条评选工作办公室对推荐的论文进行形式审查后,组织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创新点查询。

第九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学科评议组推荐专家分别对本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及其学术影响力进行通讯评审。

第十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学科评议组联合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审定入选论文。

第十一条为保证所评选出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提高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维护科学道德,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3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评选工作办公室提出异议。

构建学分制下中医学专业立体评学机制的思考——以云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构建学分制下中医学专业立体评学机制的思考——以云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89:,-37/;/ <23%==*3,--.>,?-,3.-.73,.3-..
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7,.>--B?>-7
!!评学工作是促进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 环节%是教学质量管 理 中 一 项 重 要 的 措 施%是 教 育 质 量 评 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学工作除了能反映出教师教 的质量%还能反映出 学 生 掌 握 知 识 的 程 度*学 习 态 度 和 学 习效果",# %更重 要 的 是 能 够 引 导 学 生 改 变 学 习 态 度 和 方 法%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和创造性%让学 生 掌 握 获 取 知 识*了 解 社 会 的 学 习 方 法%学会& 学习' $
个人成长发展$ 因此%立体评学实施后&教' 与&学' 的业 绩结果可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以及学生评先评优和奖学金等评选提供有较高准确度和 说服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 匡海学3质 量 与 生 命111论 中 医 药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的 保 障 " _# 3中国中医药出版社%.--/!,?.3
!通讯作者!"#$%&!?;A;;.DA0bb36K#
行综合评价的转变"7# %忽视了学生态度*兴趣*思维等方面 的表现%很难了解学生人格发展与知识学习的过程$
第二%评价主体 学 生 的 缺 位$ 学 生 是 教 学 实 践 的 直 接参与者%也是教学 成 效 的 最 终 受 益 者%但 大 多 数 中 医 药 高等院校的评学都是以学校*教师为中心%由学校和教师 确定评价内容*得到评价结果%学生对指标无发言权$

中药博士专业学位

中药博士专业学位

中药博士专业学位中药博士专业学位是一种高级学位,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学位的背景、培养目标以及主要课程设置等方面介绍中药博士专业学位。

一、背景中医药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随着中医药的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对于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中药博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中药博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中医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具备深入研究中药材药理、药效物质及机制、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等专业领域的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的能力,能够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主要课程设置1. 中医学理论:探讨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中医学的特点与精髓。

2. 中药学:学习中药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包括中药的来源、药理作用、质量控制等内容。

3. 中药材学:了解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加工等环节,研究中药材的药理成分及其药效物质,培养掌握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评价的能力。

4. 中药制剂学:学习中药制剂的配伍规律、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中药制剂的疗效和药效物质释放机制。

5. 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中药的质量评价方法和标准,包括中药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测定、质量控制等内容。

6. 临床中药学:探讨中医药在临床应用中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和疑难病症的经验和规律。

7.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中药的治疗机制。

8. 中医临床基础:学习中医临床基本理论和技能,包括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和临床实践技巧。

9. 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包括研究设计、实验技术和数据处理等。

四、学位授予要求中药博士专业学位的学位授予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修满规定学分:学生需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并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查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查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查新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孟凡红;杨坤杰;李霞;赵英凯;刘扬;李海燕【摘要】The novelty assessment of doctorial dissertations in 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outlined, the selected topics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doctorial dissertations in 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2012 to 2016 wer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in their novelty assessment were ana-lyzed, and the following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or improving the novelty assessment of doctorial dissertations, such as adjusting its timetable, finding its new model, carrying out its training for doctors, and attaching highly concern to it by the governments.%概述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的查新现状,总结了2012~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类型、创新性特点,分析了博士学位论文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查新时间点、探索新的查新模式、开展博士生查新检索培训和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博士学位论文查新等改进措施.【期刊名称】《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年(卷),期】2017(026)010【总页数】4页(P56-59)【关键词】科技查新;博士学位论文;中医药;论文选题;创新性评价【作者】孟凡红;杨坤杰;李霞;赵英凯;刘扬;李海燕【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2.62科技查新是以反映查新项目主题内容的查新点为依据,以计算机检索为主要手段,以获取密切相关文献为检索目标,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作出文献评价的情报咨询服务[1]。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一、引言学术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学术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手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和价值,对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交流。

二、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文章质量学术论文的质量是评价其价值的重要指标。

文章质量包括但不限于文章的科学性、新颖性、深度和广度。

科学性是指文章的研究内容符合科学原则,研究方法和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新颖性是指文章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独创性;深度是指文章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广度是指文章对研究问题的贡献和应用场景的广泛性。

2.影响力文章的影响力是评价其价值的重要指标。

文章的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引用次数,即文章在其他学术研究中被引用的次数;(2)下载次数,即文章在学术网站和数据库上被下载的次数;(3)转载次数,即文章在其他媒体上被转载的次数;(4)社会影响力,即文章被社会广泛传播和应用的程度。

3.作者贡献作者贡献是评价文章价值的重要指标。

作者贡献包括但不限于作者在文章研究方向和内容上的贡献,作者在文章组织和撰写过程中的贡献,作者在文章研究结果分析和讨论过程中的贡献等。

4.学术诚信学术诚信是评价文章价值的重要指标。

学术诚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文章的来源和原创性;(2)对其他研究成果的引用和批评;(3)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5)作者抄袭和自我剽窃行为等。

三、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1.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交流。

通过对学术论文的质量、影响力、作者贡献和学术诚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鼓励学者开展创新性和有价值的研究,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交流。

2.学术论文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提高学者的研究水平和求真精神。

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

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

中药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方法研究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等过程中,存在各种质量问题。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与有效性,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检测分析。

一、中药材评价指标体系中药材评价指标体系是对中药材质量的全部或部分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评定的科学方法与标准体系。

它是一个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多个环节综合评价中药材的总体质量的评价体系。

根据现有的研究,我们可以将中药材质量要素分为以下6个方面:1、药材的形态特征:包括外形、颜色、气味等;2、药材的理化指标:包括粘度、水分、灰份、挥发油等;3、药材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包括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等;4、药材的微生物指标:包括细菌、真菌、酵母等;5、药材重金属、农药指标:包括镉、汞、铅等重金属,以及农药残留等;6、药材毒理指标:包括毒性物质等。

以上六个方面覆盖面广,代表了中药材质量的方方面面。

当然,不同的中药材需要采取不同的质量评价指标组合。

二、中药材评价方法中药材评价方法是指对中药材的质量特征进行检测、分析及判定的科学方法。

中药材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开发必须根据质量指标的不同特征、范围和目的。

常用的中药材评价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1、药材的形态特征:采用肉眼观察、显微镜技术、形态学特征量值化等方法进行定量评价;2、药材的理化指标:采用联合试剂法、重量法、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3、药材的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萃取、滴定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4、药材的微生物指标:采用分离纯化、细胞计数、荧光定量PCR等方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5、药材重金属、农药指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6、药材毒理指标: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动物试验、无菌室等方法进行评价。

三、中药材评价的伦理问题中药材评价涉及到许多伦理问题。

首先,中药材的采集和加工需要保证其安全、无害、卫生,并遵循伦理原则。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引言在高等教育中,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一环。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价是评价学生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也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反映。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学术质量学术质量是评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核心指标,包括创新性、科学性、逻辑性等方面。

创新性指毕业设计(论文)是否具有新颖的观点和创造性的成果;科学性指毕业设计(论文)是否符合学科的科学原理和规律;逻辑性指毕业设计(论文)是否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和论证过程。

2.内容质量内容质量是指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否充实、全面、准确、可靠。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和论证;是否使用了可靠而充足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是否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和总结。

3.结构质量结构质量是指毕业设计(论文)的结构是否合理、清晰,是否具有良好的层次感和逻辑性。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目录是否具有鲜明的层次结构;标题是否准确描述了各章节的内容;段落之间的连接是否流畅、清晰。

4.语言质量语言质量是指毕业设计(论文)的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准确,是否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语法和拼写是否正确;词汇使用是否准确、恰当;学术风格是否规范、得体。

6.数据分析和方法应用质量数据分析和方法应用质量是指毕业设计(论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否恰当、有效,是否能够支撑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该指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是否选择了适合的数据分析方法;是否正确地应用了所选方法。

三、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1.学生评价学生可以通过对指标体系的了解和运用,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自我评价,从而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提高论文质量。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建设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建设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建设
2023年,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国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优化。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其建设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品质和水平,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和社会信誉度,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

要建立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医疗安全、医疗效果、医疗质量等方面。

首先,在医疗安全方面,中医院应该注重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防疫机制,确保患者和大众的健康安全。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和医疗设备维护体系,确保医疗安全的全面覆盖和有效可靠性。

其次,在医疗效果方面,中医院应该注重患者的诊疗效果和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包括对疾病复发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在这方面,中医院已经通过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一套成熟的中医疗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且将其应用于实际诊疗中,并不断优化和完善。

最后,在医疗质量方面,中医院应该注重建立医疗质控中心,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根据患者的需求和特殊要求,建立差异化的服务模式和医疗机构品牌,提高患者体验和满意度,并且将患者的反馈和意见纳入医院的持续改进和优化计划中。

总的来说,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公共健康安全、患者利益和医疗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们相信中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为广大患者和社会大众提供更为优质和可靠的中医治疗服务。

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教育教学质量测量与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运行机制、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和教育测量标准与评价办法、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管理运行规程等内容构成。

这一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中医药教育;内部保证;外部监控;质量保障一、质量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生命所系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由于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和专业类别的不断增加,所以产生了教育资源如生均教学用房、生均校舍面积以及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不能满足需要的现象,生师比例也严重失调,因而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再则,由于中医药高等教育突出中医药特色不够,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欠缺,理论与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和临床技能不高,创新意识不强,也使人才培养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针对上述问题,从2000年起,我校根据教育部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确定学校办学主导思想应由规模发展向质量保证转变,注重质量建设,并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指导,开展了中医药高等教育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经过近10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了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的规律,创新了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以及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程与评价方法,形成了保证和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科学构建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探索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的规律中医药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传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在遵循中医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探索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彼此相关的质量管理环节。

同时,根据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的规律,我们重新确定了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形成、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控制方法等,为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准则。

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内涵解析及体系构建研究

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内涵解析及体系构建研究

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内涵解析及体系构建研究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内涵解析及体系构建研究摘要:中医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诊治思想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中医药的疗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在个性化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的内涵解析,构建完善的体系,为中医药的个性化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个性化医疗一、引言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其重视个体差异的独特诊治思想和方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在推动实施个性化医疗的今天,中医药的疗效评价体系还存在不足。

目前大多数中医药疗效评价借鉴了西医的方法,忽视了中医药个性化诊治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本文就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内涵解析及体系构建研究进行探讨。

二、疗效评价的内涵中医药的疗效评价需要综合考虑临床效果、质量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其中个性化医疗的特点尤为突出。

个性化医疗是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病因等个体化特征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果。

因此,个性化医疗要求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三、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疾病分类、治疗方案设计、临床中医体征、疾病生理机制等。

在具体实施中,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借鉴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手段,逐步构建科学规范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

四、结论与展望结论:个性化疗效评价是中医药个体化医疗的核心,必须根据个体化诊疗方案进行评估,并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以推广中医药的个性化医疗。

展望: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个性化诊疗方案制定和疗效评估方面更需要个性化治疗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通过对中医临床个性化疗效评价内涵的解析及体系构建研究,可以提高中医药疗效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将中医药的个性化医疗做到深入实施。

五、建立基于患者需求的疗效评价指标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需要考虑患者需求的因素。

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

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

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学位[2014]17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现就2015年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安排如下:一、评估范围2009年一2011年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权的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见附件1)。

二、评估组织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委托,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工作由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组织实施,由教指委委员或相关专家组成评议专家组开展相关工作。

三、评估内容专项评估主要是检查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完备性,包括师资队伍(队伍结构、导师水平)、人才培养(招生选拔、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学术训练或实践教学、学位授予)和质量保证(制度建设、过程管理、学风建设)等。

具体评估指标与自我评分表详见附件2。

四、评估程序与方式1 .教指委研究制订专项评估工作方案,报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由学位办转发各参评单位。

2 .学位授予单位按照本通知要求,做好评估准备,撰写评估材料。

3 .教指委组织专家通讯评阅学位授予单位提交的有关材料,依据评估指标对授权单位办学情况提出评价意见。

4 .根据通讯评价结果,上报至国务院学位办后确定有必要进行实地考察的授权点,教指委组织委员进行实地考察。

5 .召开教指委会议,在听取通讯评审及实地考察意见的基础上,由各位委员对学位授权点独立提出评议意见,评议意见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6 .教指委根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和专家表决结果,对学位授权点提出处理意见,并于2015年11月30日前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五、评估指标体系《中医专业学位专项评估体系指标(自我评分表)》(详见附件2)0六、评估安排2015年1月一9月:学位授予单位按要求撰写和提交评估材料,完成各项评估准备工作;附件2、3于2015年9月30日之前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1 8・
中 国高 等 医 学 教 育
2 0 1 3年
第 9期
赫醚
中 医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质 量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的 构 建 与 实践
黄纯美, 许仕杰, 方 熙茹 , 丘惠燕, 申啸 笑
( 广州 中医药大学, 广东 广州 5 1 0 4 0 5 )
¨商 要] 文章通过文献整理 , 分析 、 归纳研 究生 学位论 文质量 的主要影 响因素 ; 采 用专 家咨询和层 次
学位论文质量评 价是根据 培养 目标及各 学位层 次学术
水平要求 , 以相应的评价 指标 为依据 , 对学 位论文 的优劣 程
度进行 价值 判 断 , 并 为 学 位 论 文 培育 提 供 决 策 信 息 的过 程 …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是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和完善 博士研 究生 培 养模式及管理方式 的有效 途径 和检验指 标。研究通 过文 献 整理 , 分析 、 归纳研究生学位论 文质量 的主要影 响因素 , 运用 专家 咨询 和层次分析法 构建博 士学位 论文质 量评价 指标体 系, 并以中医学博士学位 论文 为评价对 象 , 分 析其可 能存 在
科发展潜能 , 还 能 为 论 文 质 量 的 细 节 管 理 提 供 客 观 参 考 依
据。
表1 “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因素” 文献归纳及频率统计
其他因素中 , “ 研究生个人水平 ” 包括 了学生 固有的专业 基础 、 知识结构 、 科研 能力等客观因素和创新 精神 、 学 风素质 等主观 因素 , 它实 际 上隐 射 了 “ 研究 生 培养 ” 的产 出结果 ; “ 研究生培养 ” 主要指对研究生培养的投入措施 , 包括招生机 制、 课程设置 、 导师 队伍建 设 、 “ 激励 与 淘汰机 制 ” 、 “ 学科 基
分析法构建博 士学位论 文质量评价指标体 系, 并将该指标体 系运用 于评价 中 医学博士 学位 论文 , 分析其可
能 存 在 的 问题 及 改进 的 方 法 。
[ 关键词 ] 中 医 学 ;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 影 响 因 素 ; 论文 质 量 评 价; 层 次 分 析 法 [ 中图分类号] G 6 4 3 . 2 [ 文献标识 码] A
德 尔菲法 主要 应用 于各种评 价 指标体 系 的建立 和具体 指标 的确定 过程 , 即组 织者 依据程 序 , 就某 个 主题 向各专 家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3 . 0 9 . 0 6 3
[ 文章编号] 1 0 0 2 . 1 7 0 1 ( 2 0 1 3 ) 0 9 - 0 1 1 8 02 -
“ 导 师的指导 ” 贯 穿研究生学 习的全过程 , 在知识经验 的 传授 、 科研 方向的引导 、 专业业 务的指导 、 科研成 果和论文的 审核 , 尤其 是学术素质 、 治学风格 、 人格特性等方 面均影响深 远, 是研究生培养质量 的直接影响 因素 。 “ 监督管理 ” 是研 究生教育管 理的决策 层和管理 执行层 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 干预手 段 , 涵括对 论文开题 、 中期检
文/ 影 响因素/ 质量评价” 。共检索出文献 4 4篇 , 符合研究 目
的的文献共 2 7篇 , 归 纳 统 计 出 论 文 质 量 的 影 响 因 素 及 其 出 现频率 , 如表 1 。
劣程度进行价值 判断 , 并为学位论文培育提供决 策信 息的过
程 。指标体系作 为质量评价 的有效载体 , 可检测论 文的学术 水平 、 研究成果 等质 量 目标 , 客 观评价研 究生 培养成 效和学
的 问题 及 改 进 的方 法 。

查、 论 文评 审 、 答辩 、 论文抽查等环节 的管理。它通过形成管
理者预见性 , 加 强与导师 、 研究 生之 间的联络 沟通来 达到宏 观调控 的目的, 保 障了学位论文的培育结果 。 “ 论文选题 ” 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 的起始 , 是研究生培 养 阶段 的重要标志 。它为研究 生的后续 培养确定行 动指南 , 指引 了导师对研究生进行科 研训练 的方 向, 直接影 响 了“ 论
础” 等软件的建设和“ 研究条件 ” 如科 研环境 、 教学资 源等硬
件 的建设 。
综合 以上 , 可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影响 因素归 纳为 以下
三大方面 , 即博士生 自身水平 , 即博士生 的知 识结构 、 科研能 力、 创新精神等 ; 博 士生培养条件 , 涵括学科基 础 、 导师水 平 、 可 以看 出, 研究者普遍认 为 , “ 导师 的指导作用 ” 、 “ 监督 管理”、 “ 论文选题” 和“ 论文质量评价体 系” 是影 响研 究生学 位论文质量的关键 。 招生制 度 、 课 程设 置 、 激励与 淘汰机制 、 教学 资源 、 研 究环境 等; 论 文的过程管理 , 涵括开题报告 、 中期检查 、 预答辩 、 论文 评 阅、 论文答辩 、 论 文抽查 、 导师责任制 、 优秀论文培育等。
中 国高 等 医学 教 育
2 0 1 3年
第 9期

l 1 9・
二、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质 量 评 价 体 系 的 的构 建 ( 一) 专 家 咨询 ( 德 尔菲 法 ) 明确 评 价 指 标 。
究领域 的博 士生 导师 为专 家 , 每份论文 5位 专家按照指标体
系分别 给予评分 , 取 其平均 分 即为该份论 文评分 ; 再 根据该 学科专业抽查论 文份数 , 其平均分 即为该学 科专业该届论 文
文 的创 新 性 ” 。 “ 论文质量评价” 是 用 相 应 的 检 测 标 准 对 学 位 论 文 的 优

研 究 生 学位 论 文质 量 主 要 影 响 因素 归 纳 及 分 析
运用维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 1 9 9 7年 1月至 2 0 1 1 年 1 2月 间收录 的相关 文献 , 检索关 键词 为“ 研 究生/ 学位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