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湖南教师招考4年级《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第三课时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鸟儿的喜爱。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课文《鸟的天堂》是一篇描写大自然中鸟儿生活的美文,通过作者对鸟儿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鸟儿的喜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能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2.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图片、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教师通过展示鸟儿图片或播放鸟儿鸣叫声,引导学生关注鸟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 精讲细读,深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式。
4. 合作学习,拓展思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情感体验,感受美好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大自然的美和鸟儿的可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鸟的天堂》的教案设计
《鸟的天堂》的教案设计前言本教案设计的故事主要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培养对自然和动物的关爱。
通过本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探究和了解鸟类的生态、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以及鸟类保护方面的知识,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达到知识和行为的双重目的。
教学目标1.了解鸟类的生态、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2.探究和了解鸟类保护方面的知识,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3.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表达和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态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故事复述背景:某山区有一个表面上像“鸟的天堂”的地方,但由于环境破坏,许多鸟类都离开了这里,只有一些难得的珍禽留了下来。
在这里,有一只雌鸟小雪,她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情节:小雪和她的孩子们在一棵老树上筑巢生活。
一天,这棵老树被砍伐了。
小雪和孩子们失去家园,无处可去。
后来,它们又遭遇危险,不幸被人类救助了。
结局:经过人类的救助和帮助,小雪和孩子们得到了新的家园和深深的牵挂。
他们在新家安居乐业,儿女成双成对,度过了快乐的日子。
教学设计1.引入环节通过学生自我介绍,老师介绍学习本故事的目的和期望,激发学生学习鸟类保护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2.复述故事环节老师播放准备好的故事音频或视频,学生可以跟着故事内容感受情节,大家在复述故事时可以分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复习故事情节,还可以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师生互动环节进一步提问故事中出现的鸟类和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鸟类的生态、生活习性和饮食习惯。
4.小组合作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通过搜索、查阅资料等途径,调查世界范围内一些鸟类的保护情况,撰写调查报告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5.总结反思环节老师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拿出行动,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
教学策略和方法1.“生动活泼法”将复杂的抽象概念生动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激发学生深入思考。
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教案(通用8篇)
•••••••••••••••••四年级《鸟的天堂》教案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鸟的天堂》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解决字词1、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教师正音:一拨兴奋3、生字教学榕树,白茫茫(1)什么是白茫茫?(2)一般来形容什么?(3)你能来说一句话吗?(4)课文中又是形容什么的呢?课件出示: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4、生字教学船桨、空暇(1)辨析字形:暇与瑕(2)辨析字义:暇与瑕(3)语境理解:应接不暇——5、生字教学耀眼(1)认识偏旁:耀(2)理解字义:什么样的光?(3)右半部:羽(4)练习书写:耀6、完成学习报告单[辨课: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块的形式出现,针对性强,教师指导也很扎实。
]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1、梳理写作思路: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2、分清段落:树——鸟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修改报告单第一栏。
4、梳理学生的质疑问题。
[辨课:化极少的时间理清文本写作脉络,提翎而毛顺,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清晰的思路。
]三、第一次走进“鸟的天堂”1、老师读课文第1——6自然段,学生想像看到了怎样的画面?2、自读想像加深体会。
3、交流:作者哪些词句为我们展示了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1)……真是一株大树!(2)教师范读,强调“一株”,为什么?(板书:一株大树)(3)这株大树到底有多大呢?教师出示图片,生惊叹。
(4)感情朗读(5)“株”能否改成“棵”?4、学习第8自然段,交流报告单:你读出了什么?(1)绿、生命力强(2)理解:一簇——(板书:枝繁叶茂生命力强)(3)感情朗读,读出逻辑重音。
(4)这时你想说什么?(生机勃勃)(5)玩味“颤动”一词的妙用。
3《鸟的天堂》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 3篇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颤chn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②理解词语: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
《鸟的天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天堂》。
(2)了解作者巴金及作品背景,认识生字词。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表达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学会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和鸟类的热爱,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学会珍惜美好生活,关注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天堂》。
(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表达方法。
(3)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鸟的天堂”景象。
(2)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鸟的天堂》及相关资料。
(2)生字词卡片。
(3)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鸟的天堂》。
(2)收集有关鸟类、生态环境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鸟类鸣叫声音,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2)引导学生谈论对鸟类的认识,引入课文《鸟的天堂》。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收集的鸟类、生态环境资料。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表达方法。
(2)分析课文中所描绘的“鸟的天堂”景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 合作探讨(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描述自己心中的“鸟的天堂”。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指导。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鸟的天堂》。
(2)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鸟的天堂”画作。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3
《鸟的天堂》的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天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巴金及课文背景,认识相关的鸟类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鸟的天堂》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鸟类知识的拓展学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天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鸟类知识,培养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鸟类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与鸟类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鸟类。
(2)简介作者巴金及课文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鸟的天堂》。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组内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疑问。
5. 鸟类知识拓展:(1)教师介绍相关的鸟类知识。
(2)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
6. 总结与布置作业:(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3
《鸟的天堂》的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鸟的天堂》。
(2)了解课文中描绘的鸟类特征和天堂般的环境。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对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生态环境的认知。
(2)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飞翔之美。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鸟类的喜爱,激发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鸟的天堂》。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描绘的鸟类特征和天堂般的环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绘的鸟类特征和生态环境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鸟的天堂》及相关资料。
(2)鸟类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鸟的天堂》。
(2)搜集关于鸟类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欣赏鸟类图片,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鸟的天堂》的背景和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描绘的景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描绘的鸟类特征和生态环境。
(3)学生讨论课文中描绘的鸟类生活习性,分享自己的观点。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解释。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2)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鸟类的资料,分享鸟类知识。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幅鸟类生活的画面。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流畅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绘的鸟类特征和生态环境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它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编者选编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具体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并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2、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呀!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文章《鸟的天堂》,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
板题、读题。
3、释题:理解“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鸟的天堂”(本文指大榕树)二、老师范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2、用课件展示下列词语,指名认读,并结合课文说说词义。
留意不禁展示不可计数应接不暇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所见有什么不同?每次各有什么感受?答:两次。
第一次是在傍晚,只看见茂密的一棵树。
第二次是在早上,看到了众鸟群飞的热闹的景象。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观察顺序?答:由远及近。
河面变窄——船逼近榕树——船泊在树下3、榕树有什么特点?(大、美)4、课文中哪些地方说明榕树大?a.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生命力强)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3
《鸟的天堂》的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 提高学生朗读、默读和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3.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鸟的天堂》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朗读、默读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难点:1. 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的理解。
2.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与默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培养他们的语感;默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鸟的天堂》及相关资料。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4.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关于鸟和自然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b.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鸟的天堂”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鸟的天堂”的课文。
2. 阅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主要人物是谁?3. 学习生字词:a. 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b. 教师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词?它们是什么意思?4. 理解课文:a.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鸟的天堂”是指什么地方?为什么说是“天堂”?b.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5. 体会作者情感:a. 教师提问: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什么态度?b.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6.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拓展训练。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鸟的天堂”的作文,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鸟的天堂 教学设计 (4)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以“鸟的天堂”为主题,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为学生呈现出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鸟类。
通过观察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食性以及不同种类之间的差异。
通过观察鸟类的飞翔动作,激发学生对阳光、自由和快乐的向往,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常见鸟类的名称、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描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鸟类的名称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描述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学时安排教学方法:以实物展示为主,辅以图片和视频观察。
学时安排:•第一课时:介绍鸟类的基本知识,观察和描述常见鸟类的形态特征。
•第二课时:观察和描述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第三课时:观察和描述鸟类的飞翔动作,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引入:播放一段关于鸟类的视频,引导学生对鸟类产生兴趣。
2.学习鸟类的基本知识:–鸟类的外形特征:羽毛、喙、翅膀、足爪等。
–鸟类的分类:鸣禽、非鸣禽等。
–常见鸟类的名称和特点。
提示: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引导学生分辨不同种类的鸟类。
3.分组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几种不同的鸟类,记录其外形特征和特点。
教学步骤1.引入:播放鸟类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兴趣,提问开启课堂。
提问:谁喜欢鸟类?你们知道鸟类有哪些特点和特征吗?2.学习鸟类的外形特征和分类。
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鸟类的外形特征。
3.学生分组活动。
活动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种鸟类,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该鸟类的外形特征和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鸟类的外形特征和分类的掌握情况。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3
《鸟的天堂》的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天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类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生命的情怀。
(2)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鸟的天堂》。
(2)掌握生字词及其运用。
(3)了解鸟类特点和生态环境。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类生活习性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 任务驱动法: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配套图片、视频等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鸟类鸣叫声,引导学生关注鸟类。
(2)展示课文插图,激发学生对《鸟的天堂》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文章主旨。
4. 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类生活习性。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景表演。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6.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抄写生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2)拓展作业:调查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7.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3
《鸟的天堂》的优质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鸟的天堂》。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鸟儿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模仿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诗歌《鸟的天堂》的朗读与背诵,生字词的学习。
2.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诗歌全文、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鸟儿。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鸟儿的了解和喜爱。
2. 朗读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2)学生相互检查,巩固记忆。
4. 理解诗歌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帮助学生想象鸟儿在天堂的生活。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5. 应用拓展:(1)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自然”为主题的短诗。
(2)学生互相交流,欣赏佳作。
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鸟的天堂》。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现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学生的诗歌背诵和家庭作业。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进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教案及反思
第3课《鸟的天堂》一、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学生活动设计: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
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过程。
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颤”chàn“应接不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②理解词语: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______”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8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8篇)四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南国风光。
(一)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的美丽,积累、运用语言。
(二)教学难点:抓住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鸟的天堂”为什么被称为“鸟的天堂”。
学习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搜集鸟的天堂的图片资料,在百度中搜索《鸟的天堂》课件,并对其进行选择、整理,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鸟的天堂》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鸟的天堂的画面,感受南国风光,积累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惊醒描写的表达方法四、教学方法课文的语言优美。
非常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
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朗读。
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
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活动,让学生真正融入文本中。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天堂应该是什么样子?交流,那鸟的天堂呢?你想象一下鸟在那里会怎样生活?今天,老师带带大家去鸟的天堂游览一番,好吗?2.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3.(出示图片)4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鸟多自由)二、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小组检查课文朗读情况2.小组检查生字词语认读3.读得正确流利的组长画星4.教师检查预习,看看这些生词你会读了吗?(出示课件)5.读得很好,那么这些词语你有不理解的吗?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解决。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b、“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感受鸟与树之间、人与自然彼此和谐相处的道理。
学习重点:
体会榕树的奇特与美丽,鸟的自由与快乐,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链接:
鸟的天堂指的是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一座小岛上。榕树的树冠大得出奇,笼罩着18亩左右的河面,独木成林。乘小艇从近处看,枝藤交错,犹如一座森林;从远处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绿洲,景色奇特迷人。大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鹤和灰麻鹤。白鹤在早晨飞出觅食,至傍晚归巢;而灰麻鹤正好相反,是晚上飞出觅食,天亮时归巢休息。它们每天早晚一进一出,盘旋飞舞,交互更替,很有规律,场面颇为壮观。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过此处,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鸟的天堂》,使“鸟的天堂”美名传扬。现在大榕树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它的南面50米处建有观鸟楼,可以观赏“鸟的天堂”、热带植物、农舍风光等。
课前准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第3课《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共3课时)一、教材分析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文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组教材通过“自然奇观”为专题的编写,意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鸟的天堂》是第一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四:1.学习生字词;2.了解大榕树的特点,感受其旺盛的生命力;3.了解栖息在大榕树上鸟儿的特点;4.思考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体会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感受大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课程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世界观,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在生字词学习上面,以主动性识记为主。
概括能力依然是要慢慢提升的重点能力,虽然中段学生要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但这篇文章在第一组,对于概括能力要求不应该过高。
评价学生掌握情况可以随堂利用课件设置针对性的题目评价检测,也可进行回顾复述等方式评价学生是否掌握重点内容。
二、总教学目标(一)学习生字词;(二)了解大榕树的特点,感受其旺盛的生命力;(三)了解栖息在大榕树上鸟儿的特点,学习“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四)思考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体会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朗读课文,利用注音等方式自习生字词,再通过课文重点句子的朗读巩固字音,重点掌握“不可计数”中多音字“数”的读音;(二)通过分析关键字词,了解大榕树“大”、“茂”的特点,分析“茂”的特点时,借助朗读感悟等方法感受其旺盛的生命力;(三)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大榕树的赞美和喜爱。
二、课时重难点(一)重点:掌握生字词读音;(二)难点:分析大榕树“茂盛”的特点,从分析过程中感受大榕树的茂盛,体会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
《鸟的天堂》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鸟类的多样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鸟类生活的信息。
(3)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鸟类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鸟类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对课文中所描述的“鸟的天堂”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鸟的天堂》文本。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生字词卡片。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搜集有关鸟类生活的信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鸟类的认识。
(2)展示与鸟类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增强体验。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分享所学的生字词。
(2)教师通过卡片、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小故事,巩固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课文中描述的“鸟的天堂”,搜集更多关于鸟类生活的信息,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记录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第三篇:教师招考4年级《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
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
集中交流、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
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
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
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
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
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
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要注意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注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
)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灵了。
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起点点水花。
第 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