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合集下载

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分析

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分析

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药学分析清晨,一杯咖啡的香气在我身边弥漫,我坐在电脑前,开始构思这个关于四种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分析。

让我从治疗策略的概述开始吧。

一、治疗策略概述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关键在于合理选择抗生素,确保药物能够针对病原体发挥最大疗效。

考虑到不同抗生素的药效、耐药性以及患者个体差异,我们将采用四种抗生素方案进行治疗。

二、四种抗生素方案具体分析1.方案一:青霉素类抗生素考虑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高剂量给药,以增加疗效。

结合患者体质和病情,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2.方案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考虑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3.方案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考虑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我们需要注意患者的耐受性。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4.方案四:喹诺酮类抗生素考虑到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副作用,如神经系统损害,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三、治疗方案的实施与监测1.实施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方案。

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确保药物剂量、疗程和给药方式正确。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监测方案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检查,监测肝、肾功能。

观察患者体温、咳嗽、痰量等症状的变化。

注意患者药物过敏反应,及时处理。

1.调整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抗生素方案。

考虑患者耐受性,适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在这个方案中,我们充分发挥了抗生素的优势,克服了耐药性问题,为患者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希望这个方案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带来福音。

1.注意事项:耐药性问题抗生素用多了,细菌就聪明了,开始耐药。

这就好比细菌开了个加速器,抗生素追都追不上。

解决办法:rotating药物方案,别老是用同一种药。

临床药学处方实例分析

临床药学处方实例分析

临床药学处方实例分析处方分析【处方分析】1.王某,女,40岁,发热数日,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医生给开出了下列处方,请分析本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Rp:青霉素钠注射剂 800万U/×25%碳酸氢钠注射液 100ml/×210%葡萄糖注射液 250ml/×2用法:静滴,1次/d分析:此处方不合理。

青霉素钠在水溶液PH6~6.5时最稳定,如果低于5或超过8时极易分解。

处方中青霉素与5%碳酸氢钠注射液加入同一输液,混合后PH>8,故青霉素分解失活。

临床需要使用两药时,应分别注射。

【处方分析】2.李某,男,27岁,因眼睑下垂、腿部肌肉无力而就诊,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甲硫酸新斯的明 1mg×60支用法: 2mg /次肌内注射 3次 /d 分析:此处方属不合理用药。

原因:①本药注射剂的极量是肌内注射1mg /次,5mg /d过量可致严重不良反应。

②本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在病情严重时采用皮下或肌内注射给药,而病情一旦缓解即采用口服给药,且在不超过极量的情况下依病情缓解程度而定1d给药次数,故不应1次开10d的注射制剂且固定1d给药3次。

【处方分析】3.王某,70岁,腹痛、腹泻5h,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阿托品 0.3mg×10用法:0.6 mg 口服 2次/d诺氟沙星 0.2g×24用法:0.4g/次口服 2次/d 分析:此处方属于不合理用药。

原因:①患者是70岁男性患者,其肝肾功能已降低,一次口服0.6 mg及0.4g诺氟沙星,剂量均偏大;②老年男性患者很有可能有前列腺增生致排尿不畅现象,而阿托品可松弛泌尿道平滑肌,会加重上述症状。

应改用山莨菪碱,后者对胃肠道平滑肌解痉作用选择性高,较安全可靠。

【处方分析】4.刘某,女,35岁,既往有支气管哮喘史,现因气温突降致哮喘急性发作,处方如下,分析是否合理用药,为什么?Rp:肾上腺素 1mg0.5%碳酸氢钠 250ml 静脉滴注立即分析:处方不合理。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

临床用药方案与注意事项
02
注意事项: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03
在使用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时,必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质量控制标准与体系
01
质量标准
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纯度、含量、稳定性等方面,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02
质量检验
通过微生物限度检查、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检测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素
原材料控制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包括菌种选育、发酵原料和化学原料等,避免原材料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耐药菌监测与流行病学研究
加强耐药菌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及时掌握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和传播动态,为防治耐药菌提供科学依据。
耐药菌防治新策略的研究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04
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1
制备工艺与流程
2
3
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青霉素,包括菌种选育、发酵条件优化、发酵过程控制等环节。
发酵工艺
发酵液经过提取和精制,去除杂质,获得高纯度的青霉素产品。
提取工艺
青霉素通过结晶过程形成晶体,便于制剂和储存。
结晶工艺
03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产品稳定性监测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市场概况与发展趋势
国内主要生产厂商
国内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主要生产厂商包括哈药集团、石药集团、华润三九等大型制药企业。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分析

抗感染药物临床使用分析
故可导致血药浓度增高而发 生不 良反应。 因此 , 应全 面考虑 年龄、 抗菌谱 、 半衰
门诊病 人 抗感 染 药 物使 用 率 8 % , 2
住 院病 人抗 感染 药 使用 率 8 % , 防用 l 预
药 占抗感染 药物 使用 人数 3 % , 5 见表 1 、
表 2 。
在我院抗感 染药 物应用 最广 泛 的是 t一内酰胺 类 , 次 为头 孢 菌素 类 、 霉 3 其 青 素类 、 大环 内酯类 。3 . 7 以上 的病 人 04 % 联合使用两种抗 感染药物 , 单用一种者 占
门诊处 方 10张 , 0 现将结果 做简要分析报
道 如下 。
资 料 与 方 法
从我 院 20 0 4年住院病人 中随机 抽, 4 女 O例 , 女 男
比例 15 1 年 龄 最 小 者 4 . :。 0天 , 龄 最 年 大者 1 。 5岁 从 一 季 度 到 三 季 度 的 门 诊 处 方 中 随
药过多为主 。
讨 论
抗感 染药物是治疗病原体感染的药
中 国社 区 医师 ・ 医学专 业半月刊 2 0 年 第 2 期 ( 0 总第2 0 )2 08 3 第1 卷 0期 3
6 . 3 , 表 3 95 % 见 。
从 凋查 结果 表明 , 人应用 1一内酰 病 3 胺 类和头孢 菌素类 的 比例最高 , 大环 内酯
类和青霉素类 逐渐 降低 。V 服给药 一 般 I
是 8一内酰胺类和大环 内酯类 。 临床上绝 大多数 静脉 给药 首选 头孢
菌素类 , 联合用 药为头孢 菌素类加大环 内 酯类 , 或者是青霉素类加大环 内酯类 。特 急诊患者 抗感 染 药使 用率 为 9 % , 防 0 预 用药 比例 为 6 % , 5 不合 理现 象 以联 合 用

哌拉西林药用分析

哌拉西林药用分析

哌拉西林药用分析【摘要】目的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

目的:讨论哌拉西林药用研究。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将适量本品用20ml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蔺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ml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min,疗程为7~10日。

【关键词】哌拉西林药用【商品名或别名】中诺派奇,安迪泰,邦达。

【药物概述】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

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β-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

【药动学】本品静脉滴注后,血浆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浓度很快达到峰值。

滴注本品30min后,血浆哌拉西林浓度与给予同剂量哌拉西林的血浆浓度相等。

静脉滴注2.25g、3.375g及4.5g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30min时,血浆哌拉西林峰浓度分别为1341μg/ml、242μg/ml和298μg/ml,他唑巴坦峰浓度分别为15μg/ml、241μg/ml和341μg/ml。

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2.25g、3.375g及4.5g,每6h 1次,用药30min后,血浆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达稳态血药浓度,该浓度与首剂后血浆浓度相等。

约30%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率不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血浆蛋白与他唑巴坦代谢物的结合可忽略不计。

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广泛分布于组织及体液中,包括胃肠道黏膜、胆囊、肺、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体液、胆汁。

组织中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50%~100%。

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一样,脑膜非炎性病变时,脑脊液中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浓度很低。

血液透析可除去30%~40%的他唑巴坦/哌拉西林,另外,5%的他唑巴坦以代谢物被透析除去。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尽量避免青霉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以免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青霉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患者因感染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经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症状 缓解。
案例二
患者因肺炎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用药后出现呼吸急促和咳嗽等呼吸系统反应,经 调整用药方案和对症治疗,症状得以缓解。
05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 学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应用现状 • 青霉素类药物的药学分析 • 青霉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 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用药观察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青霉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
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治疗感染性疾 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要点一
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要点二
规范操作流程
要点三
加强药学监护
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明确药物 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合理用药 。
在用药过程中,应遵循规范的操作流 程,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在用药期间,应加强药学监护,及时 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 安全。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用药中具有显著疗效
青霉素类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样本量较小
本研究所纳入的病例数量有限,可能 存在一定的抽样误差,未来研究可以 通过扩大样本量来提高研究的可靠性 。
未全面评估青霉素类 药物对其他系统的…
尽管青霉素类药物对呼吸、泌尿等系 统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本研究所重点 探讨的是其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全面 评估青霉素类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金 额 的 2 . 7 。2 0 年 门诊 8 0 6 次 、 院 患 者 5 3 7 9 08 34 人 住 50
作 者 单位 : 西 省 石 泉 县 医 院 药 剂 科 陕 邮 编 75 0 220 收 稿 日期 2 1 —0 — 1 00 1 4
价 格 低 廉 的 青 霉 素 、 苄 青 霉 素 于 用 量 较 大 仍 占 有 一 定 市 氨
合 。
【 键 词 】 青 霉 素 类 药物 关
销 售金 额 应 用 趋 势 用 药分 析 人 , 年药品销售 974 全 8 . 6万 元 、 感 染 药 销 售 3 4 3 抗 8 . 4万 元 、 应用青霉素类药 2 O个 品 种 销 售 1 0 1 万 元 占全 部抗 感 染 药 0.0 物总 金额 的 2. 4 。20 6 O 0 8年 较 2 0 0 7年 门 诊 病 人 增 长 7 . 7 % 、 院病 人 增 长 3 . 5 、 年 药 品 销 售 增 长 5 . 2 、 9 住 71% 全 5 5 抗
时 有 发 生 , 不 仅 导 致 细 菌 产 生 耐 药 性 , 响 治 疗 效 果 , 且 这 影 而 也 增 加 了 医 院感 染 的 危 险 。笔 者 对 我 院 2 0 ~ 2 0 0 7 0 8年 青 霉
感 染 药 物 增 长 9 . 3 、 霉 素 类 药 物 增 长 8. 3 , 霉 素 7 1 青 9 O 青 类药物年 销 售 增 长率 明显 较 抗感 染 药 物 总 体增 长 率 低 8 . 1 、 O 占全 部 抗感 染 药 物 销 售 比下 降 19 。 .3 近 年 来 青 霉 素类 药 物 应 用 以 广 谱 、 酶 、 合 制 剂 为 主 。 耐 复 2 0 年 、0 8年 销 售 额 及 所 占百 分 比前 十位 青 霉 素类 药 物 见 07 20 表 1 。从 表 1 不 难 看 出 ,0 7年 排 名 前 六 位 的 青 霉 素 类 药 中 20 物 销 售 额 及 所 占 比例 相 差 不 大 , 射 用 阿 莫 西 林 克 拉 维 酸 钾 、 注 哌 拉 西 林 钠 分 别 销 售 l .O万 元 、O 6 万 元 占 1. 1 、9 O7 1.7 9 6 l .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4月-2019年4月的245份电子处方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青霉素抗生素的名称、剂型及用药用量等,提高临床应用合理性。

结果青霉素用药于于儿科(35.92%)、眼鼻喉科(26.53%)、内科(22.04%)。

青霉素多用于支气管炎(37.55%)、咽炎(27.35%)、鼻炎(18.37%)。

青霉素给药多为静脉给药(80.82%),其次为口服给药(19.18%)。

青霉素用药多为阿莫斯林(60.82%)、青霉素注射剂(20.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液(14.70%)。

结论本院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加强用药合理性,有效减少药品耐药菌的产生及其过敏反应。

关键词:青霉素;使用;合理用药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抗感染药物,具有较低毒性、较强活性、较高经济性及安全性的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1]。

然而,青霉素在临床滥用、误用等现象时常发生,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

因此,加强青霉素类药物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了分析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特选取我院收治的245份电子处方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所选的245份电子处方来源于我院自2017年4月-2019年4月开具的处方。

1.2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评价青霉素应用情况,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

2、结果2.1青霉素用药科室比较青霉素用药集中于儿科,占35.92%,其次为眼鼻喉科、内科,详见下表1所示:3、讨论本次调查发现:青霉素用药于于儿科(35.92%)、眼鼻喉科(26.53%)、内科(22.04%)。

青霉素多用于支气管炎(37.55%)、咽炎(27.35%)、鼻炎(18.37%)。

青霉素给药多为静脉给药(80.82%),其次为口服给药(19.18%)。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常用于治疗各类感染性疾病。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青霉素的某些特性,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本文将通过分析两例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例,探讨其症状、诊断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病例一:患者A,女性,30岁,曾患鼻窦炎多次。

某日因鼻塞、头痛等症状复发就诊,医生根据病史和体征诊断为鼻窦炎复发,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但在服用第二天,患者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等症状,即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

分析:患者A的症状表明可能出现了青霉素过敏反应。

皮疹、呼吸困难和全身发冷是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其中呼吸困难属于过敏反应中较为严重的症状。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被称为“即时型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免疫系统,患者对青霉素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症状的出现。

处理:急诊科医生立即对患者A进行过敏反应处理。

首先,停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以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同时,给予患者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抑制免疫反应。

患者的症状在处理后得到了缓解,后续给予其他类别的抗生素治疗鼻窦炎,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

病例二:患者B,男性,45岁,患有慢性支气管炎。

因血痰增多就诊,医生诊断为感染性加重并开具了青霉素类抗生素(阿莫西林)。

然而,在用药第三天,患者出现了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等症状,前往医院就诊。

分析:患者B的症状同样暗示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可能性。

皮疹、面部肿胀和呼吸急促是过敏反应的常见症状,也可能属于“即时型过敏反应”。

然而,由于患者B已经有慢性支气管炎,他可能存在其他过敏机制,如非特异性过敏反应。

这种类型的过敏反应可能是由于抗生素引起的细菌死亡释放大量细菌成分导致的。

处理:医生在急诊科对患者B进行了类似的处理。

停用青霉素,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注射剂型的皮质激素。

此外,由于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医生还考虑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以减轻支气管的痉挛和呼吸困难。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秦冬秀湖北省秭归县杨林桥镇中心卫生院,湖北 宜昌 443625【摘要】目的:研究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9年6月期间的2700张用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月~2017年6期间的900张用药处方设为A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900张用药处方设为B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的900张用药处方设为C组,观察比较三组用药处方中的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率,同时比较分析三组用药处方中的不合理应用情况。

结果:经统计分析之后,A、B、C三组用药处方中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率分别为68.00%、61.44%和52.33%,数据差异显著(P<0.05),同时,呼吸内科青霉素类药物的用药率显著高于其它科室,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我院在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率上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同时不合理现象也在显著改善,但是不同科室对于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干预。

【关键词】青霉素类药物;用药观察;药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9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0)03-0092-02青霉素类是一类抗生素,包括天然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广谱青霉素等[1]。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上的研究越来越多,而随着人们对临床上滥用抗生素药物情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个医院也加强了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现状的调查[2]。

青霉素类药物作为抗菌类药物中最常见也是使用最频繁的一种,其对于临床的研究价值非常的高。

基于此,本文将针对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操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2019年6月期间的2700张用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7月~2017年6期间的900张用药处方设为A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900张用药处方设为B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的900张用药处方设为C组。

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

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

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青霉素类药物的分类、影响其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青霉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可由发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而制得,各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内酰胺类抗生素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阻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因此本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药。

细菌细胞有细胞壁,而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故此青霉素类对动物细胞的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的青霉素对动物细胞几乎无任何影响。

1.青霉素类药物的分类青霉素类可分为:天然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苯氧青霉素包括青霉素V和苯氧乙基青霉素〔2〕耐酶青霉素化学结构特点是通过酰基侧链〔R1〕的空间位障作用保护了β-内酰胺环,使其不易被酶水解,耐酸、耐酶、可口服。

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感染。

常用苯唑西林〔新青霉素〕,氯唑西林,双氯西林与氟氯西林。

〔3〕广谱青霉素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都有杀菌作用,还耐酸可口服,但不耐酶,对绿脓杆菌无效。

常用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

〔4〕抗绿脓杆菌广谱青霉素其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似。

特点是对绿脓杆菌及变形杆菌作用较强。

常用羧苄西林磺苄西林替卡西林,呋苄西林,〔抗绿脓杆菌较羧苄西林强6~10倍〕,阿洛西林,哌拉西林。

2.影响抗菌作用的主要因素影响青霉素类药物抗菌作用的因素主要有:〔1〕药物透过革兰阳性菌细胞壁或阴性菌脂蛋白外膜〔即第一道穿透屏障〕的难易;〔2〕对β-内酰胺酶〔第二道酶水解屏障〕的稳定性;〔3〕对抗菌作用靶位PBPs的亲和性。

3.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可概括为:〔1〕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头孢菌素酶等〕使易感抗生素水解而灭活。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青霉素是人类历史上发现和使用的第一种抗生素,也是第一个能够有效抑制和杀灭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及放线菌等病菌的天然抗生素。

由于青霉素具疗效可靠、耐药性低、副作用小及价格低廉等优点,现如今已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希望能够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青霉素;抗生素;特点;临床应用青霉素曾经治好或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肺炎,曾经在诺曼底战役中救治过无数伤兵,它因此而闻名于世,为广大医生与患者所接受。

目前,青霉素已经有了几十种不同类型,并在临床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在青霉素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些不科学或滥用现象,因此而大大降低了其疗效,并产生了很多副作用。

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正确认识和使用青霉素。

以下笔者就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临床报道来谈一谈青霉素类抗生素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一、青霉素简介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又称作青霉素G、青霉素钠、青霉素钾、盘尼西林、配尼西林、苄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钾等。

青霉素分子中含有青霉烷,一者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二者能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到杀菌作用。

青霉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有很多种类,除青霉素外,还有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单环类等等,青霉素是其中最常见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类。

其实,早在我国唐朝时期,就有裁缝利用长有绿毛的糨糊来治愈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伤口,其原理就是绿毛会产生青霉素素菌,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青霉素的例子。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于是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

至如今,抗生素已经成为了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和普及的药物,因其具疗效可靠、耐药性低、副作用小及价格低廉等优点而深受人们的信赖。

二、青霉素的作用机制和分类1、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青霉素类抗生素能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以起到阻碍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的作用,从而使失去了黏肽后的细胞壁无法交联,继而造成细胞壁缺损,最终导致细菌细胞破裂死亡。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05
青霉素类药物的研发与前 景展望
青霉素类药物的研发现状与趋势
青霉素类药物的研发现状
自1928年发现青霉素以来,青霉素类药 物已成为抗菌治疗中的重要药物。目前, 市场上的青霉素类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钠 、青霉素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
VS
青霉素类药物的趋势
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开发新型的青霉 素类药物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型的 青霉素类药物正在不断研发中,例如:新 一代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
青霉素类药物能够广泛分布 于机体各组织,如脑、肌肉 、肾等。
代谢和排泄
青霉素类药物主要通过肾脏 代谢和排泄,且代谢产物无 药理活性。
半衰期短
青霉素类药物的半衰期较短 ,一般仅为1-1.5小时,需 要多次给药才能维持有效血 药浓度。
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谱与药敏试验
抗菌谱
青霉素类药物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 等敏感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配伍禁忌
青霉素类药物不可与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合用,以免降低疗效。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需进行皮试,皮试阳性者禁用。此外,青霉素类药物不宜与抗凝药物、降糖药物、利尿药 物等合用,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临床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青霉素类药物具有疗效稳定、抗菌谱广、副作用小等优点,对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具 有较好的疗效。
肝肾功能损害
大剂量或长期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对肝肾功能造成损害,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04
青霉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与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药物的合理选用与剂量调整
总结词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及药学分析
临床应用前景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研发的不断推进,新型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针对不同类型感染和不同耐药性细菌,将会有更多具有高效、安全、广谱等特点的新型青霉 素类药物问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青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及抗药性问题研究
耐药性问题
随着青霉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对 其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产 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对青 霉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最为严重,已经成 为临床治疗中的难点。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 察及药学分析
汇报人: 2023-12-07
目录
CONTENTS
• 青霉素类药物概述 •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观察 • 青霉素类药物的药学分析 • 青霉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估 • 青霉素类药物的安全性及风险控制 • 青霉素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未来趋势
01
青霉素类药物概述
防治措施
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应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进行青霉素皮内试验。对于有 过敏反应的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治疗措施。
青霉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
相互作用
青霉素类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如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合用可能会增加肾 毒性。
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青霉素的发现及初期研究
青霉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28年,亚历山大·弗莱明在他的实验室中发现了青 霉素,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青霉素类药物的发展及演变
自青霉素发现以来,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和开发更有效的青霉素类药物。目 前,青霉素类药物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变态反应
如过敏性休克、药疹、溶血性贫 血等,需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

青霉素过敏反应2例分析目的:分析总结临床治疗中青霉素过敏反应。

方法:对收治于本院的2例青霉素过敏反应患者进行观察,对其临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结果:青霉素过敏反应无规律,无论年龄、性别、使用时间、剂量、剂型、给药时间和给药方式。

其过敏反应种类较多,主要为皮疹,其中荨麻疹较为多见,麻疹样皮疹也较为多见,部分患者也出现类天疱疹样皮疹。

在临床应用中,可发生I型过敏反应,部分患者也发生III型、IV型过敏反应。

结论:在对患者使用青霉素后,。

其较易出现过敏反应,其中较多为皮肤过敏,过敏反应情况严重的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关键字:青霉素;过敏;分析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而言,其抗菌作用通常较强,并且疗效高及毒性低,其穿透力较强,如炎性组织等,青霉素也可通过胎盘。

相关实验结果显示,青霉素对胎儿可造成损伤,孕妇仅在必要使使用。

青霉素在临床应用中较为广泛,但其较易导致过敏反应,在各类抗生素中,其过敏反应率最高,根据相关统计,约占人群的5.5%左右。

过敏反应类型较多,如皮疹、肺水肿等,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1、临床资料例1:女性患者,年龄为24岁,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因咽痛1天就诊。

查体: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诊断:急性扁桃腺炎,青霉素皮试阴性,予以80万单位青霉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3020657)肌注,约10分钟后,患者突然晕到在地。

查体: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四肢末稍发凉,冷汗,脉搏细弱。

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畅通呼吸道,注射0.1%肾上腺素1ml,维丁胶性钙2ml,地塞米松5mg,,约2分钟后,患者苏醒,临床症状逐渐好转。

例2:男性患者,年龄为45岁,因咳嗽3天入院。

入院查体:双肺闻及湿性罗音,胸片示:支气管肺炎。

青霉素皮试阴性,予以0.9%生理盐水200ml+青霉素640万静滴,40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不适,咽干,全身出现瘙痒性荨麻疹,考虑青霉素过敏,立即停止静滴青霉素,以25%葡萄糖20ml+地塞米松10mg 静推,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逐渐缓解。

青霉素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青霉素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

青霉素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分析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和广谱抗菌谱。

青霉素对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青霉素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一、青霉素的药理特点青霉素是一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青霉素能够抑制细菌的横纹肌动蛋白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和修复受阻,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二、青霉素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1. 青霉素对于肺炎的治疗效果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青霉素是肺炎治疗的一线药物。

青霉素能够覆盖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通过对这些致病菌的抑制,青霉素能够有效地控制肺炎的病情,减轻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2. 青霉素对于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支气管炎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青霉素也是支气管炎的常用药物。

青霉素能够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青霉素在治疗支气管炎时,常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3. 青霉素对于鼻窦炎的治疗效果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青霉素在鼻窦炎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青霉素能够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头痛等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鼻窦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原菌的耐药性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青霉素并不适用于所有鼻窦炎患者。

三、青霉素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 青霉素的不良反应青霉素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

过敏反应是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喉头水肿等。

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药物热、过敏性休克等。

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2. 使用青霉素的注意事项在使用青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青霉素对革兰阴性菌的覆盖范围有限,对于一些耐药菌株可能无效,因此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要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合理选择。

浅谈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浅谈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

浅谈西药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阿莫西林是半合成的广谱类青霉素类药,主要适用于敏感菌而造成的一些感染。

本文分析了阿莫西林的临床适应症,指出了阿莫西林主要的临床不良反应,并进一步探讨了阿莫西林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重点阐述了阿莫西林的抗菌作用、临床上的应用表现以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西药阿莫西林临床应用1 阿莫西林的理化特性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药物,其化学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带有氨基侧链;在侧链苯环上多了一个羟基。

阿莫西林本身为白色或者类似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微溶解于水,不溶解于乙醇,味略苦。

由于使用阿莫西林药物进行各类感染药的治疗效果极佳,显效率能达到90%以上,所以阿莫西林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及。

2 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AMO抗菌活性起主要作用的基本结构是6-氨基青霉烷酸中的β-内酰胺环,可专一性地与细菌内膜上靶位点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酶的活性,从而阻碍细胞壁黏肽的合成,使细菌的细胞壁缺损,菌体膨胀裂解。

3 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3.1抗菌作用其抗菌谱和对绝大多数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基本与氨芐青霉素相同。

但对肠球菌和沙门氏菌的作用较后者强2倍,另外,体外杀菌实验和感染动物保护实验显示,本品对多种细菌的杀菌作用较氨芐迅速而强。

这可能因为:它穿透细胞壁的能力较强:它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使细胞壁的合成受到抑制。

3.2吸收、分布和排泄本品在人和非反刍动物胃肠道的良好吸收(吸收率为74-94%)和在组织体液中的浓度高,使其在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芐青霉素。

在人医临床上,口服本品0.5g的高峰血清浓度于1小时达到,为10.0μg/ml,约为口服同剂量氨芐的2.5倍。

肌注给药的血清浓度与口服给药相似,也与肌肉注射同量氨芐青霉素的相仿。

快速静脉推注0.5g本品后5分钟的血清浓度为42.6μg/ml,5小时后为1μg/ml,消除半衰期为1.08小时。

西药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分析

西药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分析

药物相互作用问题
阿莫西林在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 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 全性。因此,在联合用药时需要谨慎评估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风险,以确保患者安 全。
临床应用前景展望
拓展治疗领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深入,阿莫西林的治疗领域将不断扩大。除了用于治疗细菌感 染性疾病外,阿莫西林还将有望用于治疗其它疾病如病毒感染、恶性肿瘤等。
05
西药阿莫西林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发展趋势
抗生素耐药的挑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阿莫西林作为常用抗生素之一,其 耐药性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和应对。未来,研究新的抗生素药物和治疗方法,以解决耐药 性问题,将是阿莫西林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药物剂型与给药方式的改进
为了提高阿莫西林的生物利用度和患者依从性,新型的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将被不断研发 和改进。例如,开发口服吸收快、缓释性能好的新型阿莫西林制剂,或者采用新型的给药 方式如鼻腔喷雾、口腔喷雾等,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
更新换代
03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阿莫西林的剂型和配方也在不断改进,
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作用
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其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氏 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活性。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吸收迅速,血药浓度在口服后1-2小时达到峰值。药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尿中药 物浓度较高。
使用阿莫西林治疗后,感染性疾病 的复发率较低,约为10%-20%。
风险控制
01
耐药性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性逐渐增加,需要合

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1

案例学习一李某今年45岁,是一位小学老师,最近被确诊为乳腺癌,经活组织检查,X线检查时可见肿块是恶性的,并已转移至周围的淋巴结。

医生建议先进行原发肿块的切除及淋巴结的清扫,然后在进行系统地化疗。

医生如何给这位患者进行化疗呢?1.请说明抗肿瘤药物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的作用机制和特点。

氟尿嘧啶为抗代谢抗肿瘤药物,是胸腺嘧啶合成酶的抑制剂,在体内首先转变成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与胸腺嘧啶合成酶结合,再与辅酶5,10-次甲基四氢叶酸作用,由于C-F 键稳定,导致不能有效地合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从而抑制DNA的合成,最后肿瘤细胞死亡。

氟尿嘧啶的抗瘤谱较广,对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有显著疗效,对结肠癌、直肠癌、胃癌、乳腺癌、头颈部癌等有效,是治疗实体肿瘤的首选药物,通常经静脉注射给药。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抗肿瘤药,也是广谱药物,其毒性比其它氮芥类药物小,临床广泛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乳腺癌等的治疗。

本品既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2.是单用一个药物还是两者同时应用?对肿瘤的化疗通常采用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延缓耐药性的产生,而毒性增加的不多。

环磷酰胺和氟尿嘧啶的作用机制不同,而且都是广谱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可同时应用氟尿嘧啶和环磷酰胺来对这位患者进行化疗。

3.如果活组织检查的结果表明是雌激素依赖性地乳腺癌,还可选用什么药物?可选用他莫西芬来治疗。

他莫西芬为抗雌激素类药物,能选择性地与乳腺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能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本品口服吸收好,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治疗。

案例学习二案例17-1:一位18岁的高中生王某,因患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出院两个星期后伤口部位仍然疼痛,因此来到医院门诊部治疗,医生检查发现伤口部位红肿,有触痛,对伤口进行处理时,挤出大量的黄色的脓液,送到检验室做革兰氏染色试验,发现有大量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存在,细菌培养和敏感性试验要等到三天后才有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31卷第3期
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分析
刘毓梅杨东林
【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应用趋势。

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青霉素类药物的使用数量、金额及两年来青霉素类药物在抗感染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以及青霉素类药物在该类药物中所占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我院青霉素类药物应用以广谱、耐酶、复合制荆为主,应用基本合理。

结论青霉素类药物规范合理使用,需要制度保证及医、药、护和职能部门共同配合。

【关键词】青霉紊类药物销售金额应用趋势用药分析
青霉素类药物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临床的抗感染类药物。

它具有活性强、毒性低、疗效显著、安全、经济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青霉素的半合成品不断问世,目前在临床应用有数十种之多。

但随着新产品的问世及市场经济地影响,临床上滥用青霉索类药物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而且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

笔者对我院2007~2008年青霉素类药物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为今后该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从我院计算机室医院局域网药房管理系统获取2007~2008年抗感染类药物、青霉察类药物的相关信息,包括药名、规格、剂型、用量、.销售额等统计数据,然后制表归纳分析总结。

2结果与分析
2007年门诊诊疗76729人次、住院病人4032人,全年药品销售额634.93万元。

其中抗感染药销售194.97万元、青霉素类药应用16个品种销售54.54万元占抗感染类药物总金额的27.97%。

2008年门诊83046人次、住院患者5530
作者单位:陕西省石泉县医院药剂科
邮编725200收稿日期2010一01—14人,全年药品销售987.46万元、抗感染药销售384.34万元、应用青霉素类药20个品种销售100.10万元占全部抗感染药物总金额的26.04%。

2008年较2007年门诊病人增长7.79%、住院病人增长37.15%、全年药品销售增长55.52%、抗感染药物增长97.13%、青霉素类药物增长89.03%,青霉素类药物年销售增长率明显较抗感染药物总体增长率低8.10%、占全部抗感染药物销售比下降1.93%。

近年来青霉素类药物应用以广谱、耐酶、复合制剂为主。

2007年、2008年销售额及所占百分比前十位青霉素类药物见表1。

从表1中不难看出,2007年排名前六位的青霉素类药物销售额及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钠分别销售10.70万元、10.67万元占19.61%、19.56%、位居前2位,氨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钠由于使用数量较大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达9.79%、2.04%。

2008年位居前6位的药物及所占比例相差悬殊。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销售37.77万元占该类药物的37.74%位居首位,其次是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达到31.08%。

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钠销售比例下降,二者所占比例不足6.0%呈现负增长。

青霉素类抗感染药是我院应用的第二大类抗生素。

2007年虽然中高档价位的青霉素类药销售额占据前3的位次,但价格低廉的青霉索、氨苄青霉素由于用量较大仍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2008年哌拉西林钠、美洛西林钠用量、销售额及所
挤、压迫征象,病灶密度及增强特点与腔外型相似;4)胃肠道外型:肿瘤起源于胃肠道管壁以外的腹内其他部位,CT可表现为肠系膜内或大网膜内的软组织肿块,病灶密度与增强扫描特点与腔外型相似n]。

结合文献,本组病例多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光整,即使较大的肿块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亦较轻,肿块边界与临近结构界限模糊时提示可能有浸润。

增强扫描可见肿瘤血供丰富,可见供血血管,且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

双期动脉增强扫描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提高CT诊断的定位、定性准确率。

3.3GIST的鉴别诊断GIST在影像诊断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上皮性肿瘤,这类肿瘤常有明显的局部的粘膜改变,如胃癌常表现为粘膜皱襞的增粗破坏,局部形成形态不规则的肿块或者溃疡。

胃腺瘤常有蒂,出现位移证,GIST无此征象。

2)胃肠道淋巴瘤,牯膜增租,CT表现为“夹心面包征”和“动脉瘤样肠管扩张征。

”3)恶性GIST需与相邻组织器官原发的恶性肿瘤鉴别,肝癌、胰腺癌等。

4)其他问质性肿瘤,有时影像学诊断难以鉴别,需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确诊。

综上所述,螺旋CT对GIST的诊断有较高价值,位于胃肠道周围的肿块,密度不均,伴有或不伴有囊变,发生于胃肠道管壁者.局部胃粘膜基本完整,增强扫描静脉期密度高于动脉期,应提示本病。

最终诊断主要依赖免疫组织化学。

CT表现对GIST的手术治疗结果评估及治疗后随访也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江,祁吉.胃肠道问质瘤:一种新确定的胃肠道问叶性肿瘤E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998
[2]MazurMT,ClarkHB.GastricstromaltumorReappraisalofhis—togenesis[J].AmJSurgPathol。

1983,16:507—519
[3]陈群林,孙辉红,陈益光.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5.3:186
[4]唐光健,朱月香.胃肠道间质瘸的CT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8:843
・384・
占比例增长显著,丽青霉素钠、氨苄青霉素钠呈明显下降趋势。

青霉索钠属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首选药,由于该药不耐酶,仅对不产酶的葡萄球菌感染有效;且不产酶的葡萄球菌在全部葡萄球菌种所占比例很小,还有较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反应限制了该药的应用范围。

氨苄青霉素抗菌谱虽然较广,但因过敏反应率高达10%同样限制其使用。

在我院内、儿科几乎很少单独使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用于感染行疾病的治疗,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也极少用于手术前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而耐酶、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美洛西林钠、哌拉西林钠、阿莫西林钠和与B一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由于克服了前两者的不足应用范围较广用量增涨明显。

3讨论
我院青霉素类药物应用出现攀高弃低的现象。

一方面是价格低廉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用量销量呈逐年下滑的趋势。

另一方面价格偏贵的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高中档药用量销售额增幅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青霉素类药物使用以广谱、耐酶半合成青霉索、复方制剂占主导地位,窄谱、耐药、过敏反应较多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处于严重萎缩状态。

虽然总体使用合理规范,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如门诊病人高起点选用广谱青霉素类药并作为首选、部分医师凭经验用药、无原则满足患者的要求选用价格高档的青霉素类药物。

住院病人作为预防用药疗程过长(用药超过1周)用量偏大等。

既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导致耐药菌株
!!!!!堂!!g!尘坠!坚!!堡型£!!!!壁:;!!!!Y!!:!!!型!:i
医疗成本增高。

中高档青霉素类药物在我院得到广泛应用增量明显。

一方面是该类药具有广谱、耐酶、抗菌作用强、不良反应少的优势;一方面得益于农村合作医疗普及、城市医疗保险制度的深入以及全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就诊环境改善就诊人数增长幅度较大。

(特别是住院病人增螨显著);其次就是部分医师对该类药的适应症熟悉掌握不够、受广告误导宣传、患者错误的消费心理以及利益的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在选择青霉素类药物时偏向使用价格昂贵、高档次的药物,促使用药起点过高。

还有多年来青霉素、氨苄青霉素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不良反应率上升,药物对病原体的敏感性下降或完全丧失,使价廉经济的青霉素类药应用受到较大限制。

针对青霉素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首先,医疗单位要组织全体医、药、护共同学习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不断总结与了解细菌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尽量做到循证应用;尽快制定本单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方案,以组织形式保证方案的贯彻落实;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选药克服经验用药,尽可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来选择用药;熟悉和掌握该类药物的抗菌谱和常见的耐药菌株;其次还应把握适应症。

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剂量及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指证;加强抗生素使用的三级管理,严格使用权限和范围。

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延长药物的使用寿命,合理利用有限的医
产生细菌耐药疗效降低。

同时不良反应增多,医疗资源浪费疗资源,使其最大限度的造福人类。

裹1青霉素类药物使用数量、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E2]王申东,施路宁,胡斯,等.2002~2005年我院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分析EJ].中国药房。

2006,17(16):12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