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合集下载

编写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编写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编写“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袁龙内容提要:本文以质量管理体标准为纲、针对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兼容性,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整合成为管理体系文件,体系文件在编写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加以撰述,力求贯标组织正确处理好贯标内容和形式以及国家标准与组织管理标准之间的层次关系,通过贯标给组织提升管理动力和绩效。

关键词:三标一体、文件内容整合、提升管理绩效编写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三标一本或管理体系”)文件是实施ISO9000、ISO14000、OHSAS1800族标准及体系认证的基本要求,文件的性质和范围应当满足合同、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与组织相适应,每个贯标企业都为此投人了巨大精力。

“三标一体”体系文件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员工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工作好坏的准则,是评价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的依据,反映了企业管理的特点。

正确理解掌握标准要求,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现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对编写管理体系文件人员的基本要求。

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创造性、增值性劳动,是企业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高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组织或企业的许多方面的工作,应处理好有关的关系。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编写“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文件应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并服从内容需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但是贯标实践告诉我们,有些企业本末倒置,重形式轻内容,甚至只追求形式。

这是一些企业虽然贯标,但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或虽然能获得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但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顾客需求,经营效果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

编写管理体系文件有“十忌”:一忌理解片面,只顾企业实际需要,不符合标准要求;二忌模式化、脱离“企业实情”,照抄照搬“范本”,不符合企业实际;三忌割断历史,推倒原有管理制度,重新打鼓另开张;四忌集中“秀才”关门作文章,中看不中用;五忌由咨询师越俎代庖,而不培养和依靠自己的专家;六忌由文件决定过程,而非过程决定文件;七忌缺乏系统管理思想,体系文件相互矛盾不协调;八忌屁股决定脑壳,“单打一”,缺少综合平衡;九忌不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十忌一劳永逸,不随着组织因内外部政策、环境发展和变化随时修订。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八项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八项原则1、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做到以下两个符合性:一是符合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二是符合所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2、确定性在描述任何质量活动时,必须使其具有确定性,即何人、何时、何地,依据什么文件,如何做应当保留什么记录等必须加以明确的规定,排除人为的随意性。

只有这样人才能保证过程的一致性,才能保障产品的稳定性。

3、相容性各种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之间,应当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即不仅要协调一致,而且要各自为实现总目标承担好相应的任务(实际运行中通常会表现为对岗位职责的及工程流程/程序的描述)。

从质量策划开始,就应当考虑文件的相容性。

4、可操作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符合企业的客观事实,具有可操作性,这是文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

因此,文件的编制人员应该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反馈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力求尽快改进和完善,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和行之有效。

5、系统性质量管理体系应是一个由组织、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

在体系文件编制过程中,由于要素和部门人员的分工不同、侧重点不同以及其局限性,保持全局的系统性比较困难,因此,应该站在系统高度,着重搞清每个程序在体系中的作用,其输入和输出与其他程序之间的界面和接口,并施以有效的反馈控制。

此外,文件之间的支撑关系必须清晰:程序文件要支撑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的最新标准不要求一定要有质量手册,注意识别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关系),即对质量手册中提出的各种管理要求都有交代、有要求。

作业指导书(或者其他制度等形式的文件)对程序文件中的内容作为支撑。

6、逻辑性在内容安排及说明文字中,要符合逻辑规律,不能前后矛盾或者说法不一。

7、独立性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方面,应贯彻独立性原则,使审核人员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审核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

同理,在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质量检验活动中,贯彻独立性原则也是必要的,这些在编制文件是应当特别注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1. 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工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详细描述了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政策、质量管理程序和相关流程。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要点和步骤。

2. 质量目标和政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以企业的质量目标和政策为基础。

质量目标明确了企业为提高质量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质量政策概述了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原则和承诺。

在编写质量目标和政策时,建议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2.1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可追踪,以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例如,通过减少产品退货率、提高客户满意度等指标来设定质量目标。

2.2 质量政策质量政策应准确、简明扼要地概述企业的质量管理原则和承诺。

例如,强调客户满意度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承诺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等。

3. 质量管理程序和流程质量管理程序和相关流程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核心内容。

质量管理程序描述了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方法和步骤,相关流程则具体描述了各个流程的输入、输出、责任及流程图等。

在编写质量管理程序和流程时,可以参考以下要点:3.1 质量管理程序质量管理程序应具体明确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执行过程,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

例如,编写产品质量控制程序时,可以包括产品检验、测试和纠正措施等步骤。

3.2 相关流程相关流程应包括输入、输出、责任、流程图等内容,以确保各个流程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供应商评估流程中,输入可能包括供应商信息和评估标准,输出可能包括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等。

4. 质量管理文件的更新和控制质量管理文件的更新和控制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企业应建立文件控制程序以确保质量管理文件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4.1 文件更新质量管理文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更新。

例如,在产品设计改进时,相应的质量管理文件也需要进行相应修改和更新。

4.2 文件控制质量管理文件应分级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六大程序文件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六大程序文件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六大程序文件八大质量管理原则一、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PDCA):1、资源管理过程(包括人,财、物、信息等)2、管理职责过程(确定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内部沟通,职责权限、内部评审)3、产品实现过程(策划、销售、市场、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检验与监测职能的实现)4、测量、分析和改进。

(针对企业关注的管理要点,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监视和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分析报告,指明改进方向,实现改进。

)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六大程序文件如下:1、文件控制程序(标准4.2.3条款的要求);2、记录控制程序(标准4.2.4条款的要求);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标准8.2.2条款的要求);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标准8.3条款的要求);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标准8.5.2条款的要求);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准8.5.3条款的要求)。

注意,一个文件可以包括多个程序要求,同时,一个程序也可能形成多个文件。

三、八大质量管理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

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6、持续改进: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8、互利的供方关系: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1. 质量手册: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性文件,质量手册描述了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基本要求,是其他三级文件的编制指南和基础。

它定义了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结构和职责分配等,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

2. 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它详细规定了实现质量目标所涉及的各项工作的流程、控制要求和职责分配等,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和规范化操作。

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基础,为其他三级文件的编制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3.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支持性文件,它详细规定了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步骤、技术要求、设备使用和检测方法等,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正确、规范地完成工作任务。

作业指导书是程序文件的进一步细化,为实际操作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4. 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用于记录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和证据的文件,如检验报告、质量评审报告、顾客反馈处理单等。

质量记录是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符合性所必需的文件,同时也是组织进行质量分析和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

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质量手册是核心,程序文件是基础,作业指导书是支持,质量记录是证据。

这四级文件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体系,为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随着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指企业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所编制和应用的文件,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规定,更是对企业内部运作流程、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的明确和规范。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要引入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以下是一些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建议:1. 确定文件结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要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编写,通常包括引言、目的、范围、术语和定义、质量策略和目标、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质量管理流程和程序等。

确定好文件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快速理解文件内容。

2. 基于规定和标准: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需要参考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如ISO 9001等。

这些规定和标准可以提供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指导和要求,确保文件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3. 明确职责和权限: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需要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这样可以保证质量管理的责任和权力落实到位,避免产生质量管理责任的模糊和混乱。

4. 指导流程和程序: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当包括相关的流程和程序,以指导企业内部的运作流程和工作步骤。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规定进行,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5. 明确质量目标和策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当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和策略。

这有助于提醒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关注和追求质量,促进质量文化的建设和持续改进的实施。

6. 确保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当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编写,以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可理解性。

过于复杂和繁琐的文件往往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应用。

7. 定期修订和评审: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个动态的文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评审。

这样可以及时更新质量管理要求和流程,确保体系文件与企业实际运作相适应。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但只有编写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将其有效应用,企业才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和持续改进的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中质量管理活动的总体框架,它是用来规定和指导组织内部质量管理活动的文件集合。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四级文件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组织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四级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说明书和记录。

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它包含了组织的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体系的描述和交互关系,以及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必须的结构、工作职责和程序等内容。

质量手册的编制是一个组织对自身质量管理体系的总结和规划,是对内外部机构展示其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的重要依据。

质量手册被认为是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所有其他的文件都应该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致。

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第二级文件,它包含了组织在特定领域中的质量活动所需遵循的程序。

程序文件描述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履行质量手册中规定的工作职责和程序。

程序文件的编制需要确保其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致,同时还需要满足法规和客户要求。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程序文件是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的重要保证。

工作说明书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级文件,它包含了组织中各个岗位和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所需遵循的具体工作方法和步骤。

工作说明书规定了具体工作流程、作业描述和工作指导,使各个岗位和部门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

工作说明书作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文件,它对于保障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规范操作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第四级文件,它包含了各种质量管理活动产生的记录和数据,如质量检验报告、内部审核报告、客户投诉处理记录等。

记录的有效管理和运用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是对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时监控和评价,也是对组织内部和外部合作伙伴提供的证据。

记录也可以为组织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和经验积累。

四级文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的、层层递进的。

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它规定了质量目标和方针,程序文件和工作说明书是实现质量手册规定的具体程序和要求的文件,而记录则是程序和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的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要求1.规范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该明确规定组织内所有相关人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文件中的内容应该清晰、具体、明确,以便各级员工能够理解和遵守。

2.内容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涵盖组织内所有与质量管理相关的活动和程序。

这包括质量目标、管理职责、流程、记录、指导和识别与纠正非合规行为等方面。

其中涉及到的每个流程和程序都需要详细描述其目标、职责和要求。

3.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鼓励持续改进。

文件中应包含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相关程序和步骤,以确保组织能够不断提高其业务过程并满足客户需求。

4.一致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相互一致。

这意味着组织内的所有文件、文档和记录应该在信息和要求上相互一致,以防止不一致的信息和要求对质量管理活动造成混乱。

6.基于风险的思维: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基于风险的思维。

这意味着文件中的内容和要求应基于组织内外的风险评估结果,以确保质量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应对风险。

8.可理解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该以简洁、易懂的语言编写,使所有员工能够理解和遵守文件中的要求。

文件中的术语和缩写应解释清楚,并尽量避免使用行业专有术语。

9.文档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建立相应的文档控制程序。

这些程序可以确保文件的及时更新和版本控制,并确保组织内的所有人员都能够访问到最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0.法规合规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符合适用的法规和标准要求。

组织内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反映出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最佳实践,并且组织应该确保文件的内容始终与当前的法规和标准相符。

总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要求包括规范性、内容全面、持续改进、一致性、可追溯性、基于风险的思维、审核、可理解性、文档控制和法规合规性。

这些要求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和维护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组织的质量管理水平。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一定要结合组织的实际,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文件化到确保控制所需的程度。

一个组织只能有唯一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一项规定只能有唯一的理解,不能产生歧义。

要求文件用语明确、具体,尽可能的量化,而不要用抽象的,概念化的和不明确的语言来表达。

质量文件应便于执行,能被所有人理解。

利于实施、保持并行之有效。

重点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查。

有利于证实检查,有利于持续改进。

质量文件既要分层编写又要相互协调。

质量文件必须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如授权、批准、登记、分发、更改、复制等。

1.与原文件协调。

2.与质量环境协调3.文件的内部协调。

质量文件的内部协调主要是要做到目标具体、职责明确、过程有序、方法有效。

特别是要处理好组织和技术接口关系问题。

程序文件要明确目的和范围,做什么和谁来做,何时何地和如何做,应使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以及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等。

应明确过程顺序、要求和超越控制。

放行要有手续,明确每一顶工作的分工和每一个责任人的职责。

对修集体操作也应如此。

不可含糊。

质量文件也有接口问题,也分组织接口和技术接口,而接口问题的实质还是分工责任问题。

1.是否符合组织实际2.规定是否明确文件规定的任何一项活动(工作),都必须明确由谁做、什么时候做、在什么地方做、按什么要求做、使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做、做后由谁检查评价、如果合格办什么手续、如果不合格该怎么办,等等。

在编写时,尽量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规定明确的问题。

3.文件是否统一文件不统一,相互矛盾,会造成文件难以执行。

大型组织可能一项活动会涉及到多个部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就需要在文件实施过程中进行协调。

一旦发现文件冲突、矛盾应立即加以解决,包括对文件进行必要的修改,以使其统一起来。

4.接口是否妥当5.是否开成闭环。

组织的任何一项活动,都必须按PDCA循环来执行,形成闭环管理。

质量文件编写首先应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进行质量文件总体设计,并进行质量职能的分配和展开,才能正式开始。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如何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一个组织编写和记录其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文件。

它是一个包含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过程的文件集合,用于指导和记录组织内部的质量管理活动。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原则,以下是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些建议。

第一步: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是组织的质量管理理念和价值观的表达,目标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好处。

这些方针和目标应与组织的业务战略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一致。

第二步:确定质量管理过程在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之后,需要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过程。

质量管理过程是组织为实现质量目标而开展的活动和方法。

这些过程应涵盖从供应商选择、产品开发、生产过程、客户服务等方面,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第三步:编写质量管理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文件,它包含了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以及相关的质量管理过程和职责。

手册应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描述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文件引用。

第四步:编写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质量管理体系中详细描述和规范各个质量管理活动的文件。

它包括了质量管理过程的实施步骤、职责和要求,以及用于监测和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标准。

这些程序文件应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确保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步:制定工作指导书和表单工作指导书和表单是对程序文件的补充,用于具体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操作和记录。

这些文件应包括质量检查、测试方法、报告格式、记录表等,以确保过程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第六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和改进机制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控和改进机制。

这包括了对质量管理过程和目标的定期评审、内部审查和管理评审,以及通过不断的改进措施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

最后,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需要根据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操作,以确保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质量管理七大关系

质量管理七大关系

质量管理七大关系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这些上上下下、前后左右的关系,质量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开展,才能满足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一、质量管理与企业各级管理者的关系根据最新ISO 9000标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第二条就是“领导作用”。

企业中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得到最高管理者的支持与关注,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但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质量还是不够重视,因为经营指标对于他们来说是“显性业绩”,产品质量是“隐性业绩”,只要没有出现大的质量事故,质量永远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当然,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主管质量的领导、质量部门的领导影响力不够,他们没有将正确的质量理念传输给最高管理者。

一家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好坏,最为关键的就是是否得到了最高管理者的关注与支持。

最高管理者的态度决定了公司内部所有管理者的态度。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克劳士比说过,“质量管理工作犹如打扫楼梯卫生,只能从上往下清扫,而不是从下往上清扫。

”这表明质量管理最需要获得的,是来自最高管理者以及各级管理者的支持。

最高管理者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带动其他管理者投身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发挥领导作用;要把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的要求变为整个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只是最高管理者一个人重视是远远不够的,他要起到班长的作用,带领班子成员一道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员工的行动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管理者对质量的态度。

产品和服务质量搞不好,首先是管理者的责任。

期望一个最高管理者不够重视质量的企业产出优质的产品就是空中楼阁,就是镜中月、水中花。

“二、质量管理与科研部门的关系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说过,“产品质量是设计出来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产品的设计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因,只有可靠的设计质量,才有交付用户的合格产品。

先天性的缺陷,后续的生产和检验是无法弥补的。

因而,一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取决于他们的科研能力与科研人员的质量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原则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原则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原则方法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原则方法质量方针和目标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确保其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分享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原则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1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具有以下两个符合性:① 符合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目标不应停留在口头上,而应确保其实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应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施加具有施加具有相应的控制力度的措施。

有些体系不能保证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就是不符合要求的。

如有的企业提出的顾客满意度要达到100%,但却无评价顾客满意与否的标准和方法。

② 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这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全部要求。

具有这两个符合性,也是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1.2创新性① 创新思维是持续改进的源泉要提倡创新,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要鼓励那些立足于企业,在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的人。

用新的更好的方法和手段去代替原有的方法和手段,才回不断的实现质量改进。

② 创新会带来效益只有创新,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管理创新往往带来质的飞跃,在质量管理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创新和变革都会带来显著的效益,如:统计质量控制(SQC)明显减少了废品;准时管理(JIT)改变了传统的库存概念;精益管理方式向一切浪费宣战。

③ 创新的范围创新不只是限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中,还要不断的强调管理的创新,以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顾客更为满意。

1.3确定性在描述任何质量活动过程时,都必须使其具有确定性。

即必须明确规定何时、何地、做什么、由谁来做、依据什么文件、怎么做及应保留什么记录等,排除人为的随意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过程的一致性,才能保证过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稳定性。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作者:佚名文章来源:ISOYES收集点击数:1786 更新时间:2006-9-17 0:45:54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实施ISO 9000族标准及体系认证的基本要求,文件的性质和范围应当满足合同、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与组织相适应,每个贯标企业都为此投人了巨大精力。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工作好坏的准则,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的依据,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

正确理解掌握标准要求,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现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对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的基本要求。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创造性、增值性劳动,是企业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高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写体系文件涉及企业许多方面的工作,需处理好有关的关系。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几点认识,供商榷。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并服从内容需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有些企业本末倒置,重形式轻内容,甚至只追求形式。

这是一些企业虽然贯标,但质量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或虽然能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但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顾客需求,经营效果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十忌”:一忌理解片面,只顾企业实际需要,不符合标准要求;二忌模式化、脱离“企情”,照抄照搬“范本”,不符合企业实际;三忌割断历史,推倒原有质量管理制度,重新打鼓另开张;四忌集中“秀才”关门作文章,中看不中用S五忌由咨询师越组代向,而不培养和依靠自己的专家;六忌由文件决定过程,而非过程决定文件;七忌缺乏系统管理思想,体系文件相互矛盾不协调;八忌就质量论质量,“单打一”,缺少综合平衡;九忌不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十忌一劳永逸,不随发展和变化随时修订。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说明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主要有五种类型: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和质量记录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是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质量目标是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质量方针应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质量目标通常依据质量方针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均应形成文件并颁布实施。

2、质量手册质量手册是阐明一个公司的质量方针,并描述其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质量手册必要覆盖标准要求,即对每一个条款都作出公司如何遵循的描述。

(文中所有依据、引用标准都必须是国家标准GB/T13391-2000,而不是ISO9000)3、程序文件程序文件是指把为完成某项质量活动而规定的顺序、内容和方法写成书面材料并正式颁布而形成的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一般来说,质量手册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是纲领性、原则性的,不涉及工作上的具体细节,而程序文件则要细致得多,是直接针对某个部门的,是各部门质量活动的具体要求,不仅要说明应该做什么,还应提出怎样做,由谁做,如何控制和记录,产生什么报告或文件等要求。

程序文件的内容必须同质量手册的规定要求相一致,同时应简练、准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求。

4、工作文件工作文件是针对个人或岗位编制最具体的操作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书、检验指导书等,都是针对操作者或岗位编制的。

(1)作业指导书:是操作工艺规程的细化,对各道工序各项作业为操作者提供最详细的指导。

(2)岗位责任书:是阐明各个岗位的目的要求,工作内容和范围,责任和权力,工作步骤与方法。

(3)检验指导书:是具体指导检验员如何抽样,如何判定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等。

5、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是为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质量记录记载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便于查找问题的出处及责任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则,为质量改进提供基础数据。

因此,质量记录是基础性、鉴证性的质量文件,要保证其客观真实,也要注意及时整理归档,便于查阅,并要保留一定时间(至少有3个月以上记录)。

质量管理要处理好九大关系

质量管理要处理好九大关系

要搞好产品质量,不仅要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竞争的核心”的质量管理理念,而且要在生产中处理好与质量有关的内在关系。

一、质量与安全的关系“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没有生产的安全。

机器设备、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产品质量不合格,最容易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安垒事故,如近几年发生的“热水器触电事故”、“高压锅爆炸伤人事故”等与产品质量低劣密切相关,因此没有质量,就没有安全,同样就没有企业经济效益。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头等大事,如果安全措施不落实,事故不断,员工就会担惊受怕,情绪波动,操作时精力难以集中,这种情况下,产品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要提高产品质量必须保证生产的安全。

质量与安全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就没有产品生产、储存、使用的安全,没有生产的安全,也就不可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不能将质量与安全人为地对立起来,而应从全局角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分析,辨证地看待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实把安全、质量搞好,谋求两者健康、协调的发展。

二、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搞好产品质量、降低质量事故的发生,就能降低企业生产的成本。

增加对质量的投入,一般也能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没有过硬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只是一句空话,要降低产品成本,就必须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杜绝产品报废现象。

三、质量与生产的关系生产是每一个生存着的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没有生产就不存在着“安垒问题”、“质量问题”、“成本问题”,没有足够的生产规模和产品品种,企业同样没有市场竞争力。

但是在人员、机器设备、工艺都未发生改进的情况下,不顾实际无限制的延时、延点的办法来扩大产量,势必导致员工只顾产量、不顾质量,只顾速度、不顾结果的现象发生,实践证明,推行“质量公示制”,能有效帮助员工正确处理好质量与产量的关系,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与衔接

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与衔接

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与衔接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个组织为实现其质量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规划、组织、控制和持续改进的活动。

它对于组织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竞争力。

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与衔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和衔接,并介绍一种适用于组织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1. 管理和流程关系: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关注的是组织的管理。

它需要确保在组织的各个层级中都有正确的领导和管理方法。

同时,它还需要关注各个流程的运作,确保流程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质量目标。

2. 资源和能力关系: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以保证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此外,它还需要开发和维护组织的核心能力,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3. 客户和利益相关方关系: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客户需求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

同时,它还需要关注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二、质量管理体系的衔接1. 规划和目标衔接:规划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起点,它包括制定质量目标、制定操作规程和流程等。

目标是实现规划的结果,它需要与规划相衔接,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2. 运作和监控衔接: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进行各种运作和监控活动,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和过程的改进。

运作是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过程,监控是对运作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运作和监控需要相互衔接,从而实现持续的质量改进。

3. 持续改进和管理回顾衔接: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它需要通过管理回顾来评估和反馈。

管理回顾是对质量管理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估和反馈的过程。

持续改进和管理回顾需要相互衔接,以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提升。

三、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组织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组织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步骤:1. 制定质量目标和相关政策:质量目标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它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质量管理体系七大原则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七大原则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七大原则的关系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有着七大原则,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关联,互为支撑。

这些原则不仅可以帮助组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能促进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

下面我们将探讨这些原则之间的关系。

客户导向首先,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原则是客户导向。

在任何质量管理活动中,客户的需求都应该放在首位。

只有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够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策略,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领导力客户导向与领导力是相辅相成的。

领导力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者的支持和承诺是贯彻质量管理原则的前提。

只有领导者积极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才能够确保其顺利实施。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个原则是全员参与。

全员参与意味着每位员工都应该对质量管理负起责任。

只有所有员工都意识到自己的作用和责任,才能够形成一个团结协作、共同致力于质量管理的团队。

过程方法过程方法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原则,它强调的是通过管理过程来实现目标,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

通过建立有效的过程,可以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系统方法是指整体系统中各部分相互协调、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系统方法强调的是整体性和综合性,只有整个系统正常运行,才能够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目标,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通过持续改进,组织能够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决策基于事实最后一个原则是决策基于事实。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所有决策都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而不是主观偏见或猜测。

只有通过科学分析和评估,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实现质量管理的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这七大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彼此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只有将这些原则贯彻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个环节中,才能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组织的竞争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最终实现持续改进。

体系文件编制准则及注意事项

体系文件编制准则及注意事项

体系文件编制准则及注意事项一、体系文件编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性:–符合标准的要求;–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符合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满足产品特性要求。

2 确定性在描述任何质量活动过程时,必须具有确定性。

即何时,何地、做什么,由谁(部门)来做,依据什么文件,使用什么资源,怎么做,怎么记录等,必须加以明确规定。

排除人为的随意性,保证过程的一致性,确保过程质量的稳定性。

3 相容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相容性,即不仅要协调一致,不相互矛盾,而且要各自为实现总目标承担相应的任务。

4 可操作性要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具体的控制要求应以满足企业需要为度,而不是越多越好;要从实际出发,切忌脱离实际,按照外来文件照抄照搬。

5 系统性质量管理体系本是一个由组织架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

因此,要站在系统的高度,注意管理的系统方法、过程方法的有效结合,使过程输入、输出、过程之间的界面接口和相互关系,以及文件的层次(支持性)关系,施以有效的控制,使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6 精简节省、减少差错;7 优化——每个过程都应权衡风险、利益、成本,寻求最佳平衡;——研究优化,首先要明确目标,识别约束条件(包括可能的负面效应),寻找可能的解决办法,实施最佳的方案;——这种优化的思路应贯穿文件编写的全过程,在文件实施过程中,要持续进行动态优化,以获得最佳的增值效果。

8 预防预防是质量保证的精髓,在体系文件编写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加强预防。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预先对可能的各种影响因素作出有效控制安排,应注重如何发现各种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并加以预防控制9 区别各种管理活动要反对一刀切,实行区别对待,分类处理,从问题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对策,如产品重要程度、质量特性、重要供方或客户的分级、内审的策划安排、生产工艺、计量器具等更能体现区别对待,分清重缓急,在文件编制时就应予以充分考虑,对人员、过程、时间、方法等作出合理的安排。

质量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

质量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需要运用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

这些方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纵向关系指的是质量管理方法在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而横向关系则指的是不同质量管理方法之间的关系。

在纵向关系中,质量管理方法可以分为战略层面的方法和操作层面的方法。

战略层面的方法主要包括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质量文化的培养等。

这些方法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它们为企业提供了方向和框架,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而操作层面的方法则是具体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技术,如质量控制图、统计过程控制、六西格玛等。

这些方法则是为了实现质量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通过对生产过程和产品进行监控和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在横向关系中,质量管理方法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持的关系。

首先,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

例如,质量控制图可以用来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而统计过程控制则可以提供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数据分析,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使质量管理更加全面和有效。

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也可以相互支持,共同推动质量管理的不断改进和提升。

例如,六西格玛方法注重通过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来改进生产过程和消除缺陷,而质量成本管理则关注通过降低质量成本来提高质量。

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可以使企业在质量管理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除了纵向和横向关系外,质量管理方法之间还存在着因果关系。

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即一种方法的实施和应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方法的效果。

例如,如果企业在质量方针和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指导和规定,那么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就会缺乏方向和目标,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实施ISO 9000族标准及体系认证的基本要求,文件的性质和范围应当满足合同、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并与组织相适应,每个贯标企业都为此投人了巨大精力。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企业的一种资源,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是职工的行为规范和评价工作好坏的准则,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持续适宜性的依据,反映了企业质量管理的特点。

正确理解掌握标准要求,掌握企业管理知识,熟悉企业现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对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人员的基本要求。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创造性、增值性劳动,是企业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高过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写体系文件涉及企业许多方面的工作,需处理好有关的关系。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谈几点认识,供商榷。

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并服从内容需要,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内容第一,形式第二。

有些企业本末倒置,重形式轻内容,甚至只追求形式。

这是一些企业虽然贯标,但质量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改进和提高,或虽然能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但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并满足顾客需求,经营效果每况愈下的一个原因。

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十忌”:一忌理解片面,只顾企业实际需要,不符合标准要求;二忌模式化、脱离“企情”,照抄照搬“范本”,不符合企业实际;三忌割断历史,推倒原有质量管理制度,重新打鼓另开张;四忌集中“秀才”关门作文章,中看不中用S五忌由咨询师越组代向,而不培养和依靠自己的专家;六忌由文件决定过程,而非过程决定文件;七忌缺乏系统管理思想,体系文件相互矛盾不协调;八忌就质量论质量,“单打一”,缺少综合平衡;九忌不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十忌一劳永逸,不随发展和变化随时修订。

二、符合标准要求与适应企业实际需要的关系
符合标准要求是本,适应企业实际需要是魂。

无本则不立,无魂则不活。

所谓本,就是原原本本执行标准,与标准保持一致,不能随意删减,不许有“漏项”,特别是标准提出了要求,企业应做而未做到的一定要写人文件,但不能把标准当作死板僵化的教条照搬照抄,搞形式主义,本本主义。

死搬硬套标准的条条会丧失质量管理的生动活力,不仅达不到贯标的目的,反而有损质量管理的形象。

所谓魂,就是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充分反映企业的特点及实施标准的具体途径和具体措施,但不是现状的写实。

要把原来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加以总结提高,按照标准要求,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既符合标准要求,又适应企业实际需要,把标准规定的普遍原理、原则与企业质量工作的具体实
践结合起来,把标准的通用要求转化为反映企业特点。

与企业文化融合、符合实际,繁简和宽严适宜、有利操作执行的企业法规,实现从“标准语言”到“企业语言”的转化。

三、质量管理与其他专业管理的关系
质量管理应与企业其他专业管理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合并,更不能“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凋”。

简单合并或“各吹各的调”是以往质量管理工作出现“两层皮”问题的重要原因。

IS O 9001标准采用8项质量管理原则及过程为基础的结构,既适用于质量管理,又适用于企业其他专业管理,为两者相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标准中提出的质量管理要求与其他专业管理要求既有许多共同之处,相互一致,又有明显差别,相互不同,如质量方针与总经营方针、质量职责与岗位职责或工作(质量)标准、质量策划与计划管理、设计控制与技术管理、生产过程控制与工艺管理、采购控制与物资供应管理,文件控制与档案管理、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与计量管理等。

必须把质量管理的要求融人到其他专业管理业务之中,而不是只作为附属要求、各业务部门必须把落实全部质量管理要求作为自身业务工作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附带工作。

这样,才能实现融合。

将质量管理与其他专业管理相融合,决不是限制或取消各自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或用一个代替另一个,而是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统一有效的整体。

总之;两者的融合有着内在的、客观的、必然的联系。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企业管理要以质量管理为纲”,就是对这种内在联系的科学总结。

四、标准、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间的关系
质量手册要符合标准要求,与标准保持一致。

在需要对标准进行删减时,只限于第七章中那些不影响企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并在手册中对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加以描述。

程序文件要符合质量手册要求,与其保持协凋一致,并衔接好。

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阐述,主要确定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解决过程中部门做什么和谁来做的问题。

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主要解决过程中部门和人员5W1H的问题,使手册的原则要求具体化、较为简洁的方法是在质量手册中引用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相互之间要保持协调一致,程序文件的格式、结构应统一。

程序文件应包括产品流和信息流,体现PDCA循环,附有质量记录格式。

特别要注意,程序文件中职责要清楚,不发生混淆;接口要明确,不存在遗漏;涉及同一过程的描述要一致,不产生矛盾。

程序文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与相关产品技术的要求相适宜,虽不涉及其细节,但需要时可引用。

五、文件的多与少、详与略、宽与严的关系
文件的多少、详略、宽严程度取决于企业规模、过程的复杂性。

员工的能力等因素,要满足标准要求并适应企业需要。

文件过多。

过民过严会增加员工的负担,降低办事效率Q
文件过少、过略、过宽则难以指导执行标准,不能保证实现预定质量目标。

文件的多少、详略、宽严程度及表述方式要便于全体员工的执行,特别是确保文化程度较低的员工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文件,实现质量目标,不会出现因缺少文件或误解文件要求而发生工作失误。

六、贯彻ISO9001与ISO9004标准及优秀模式的关系
ISO 9001、ISO 9004、优秀模式是质量管理领域三个不同层次的标准。

这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既相关联又可单独使用。

三者的出发点、理论原则一致,但要求、范围、目的有区别。

ISO 9001标准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提供质量保证,用于认证和合同目的;ISO 9004标准在关注有效性的同时,还特别关注效率,通过“质量经营”达到改进企业业绩的目的;优秀模式以卓越绩效为目标,通过“经营质量”达到追求企业的效率最大化和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目的。

企业出于不同目的编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着明显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质量手册上,但更多体现在程序文件上。

因此,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一方面要反映企业当前追求的质量目标,保证其实现;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关系,使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推动质量管理不断发展。

有些企业在贯彻I SO 9001标准时,还面临着执行核电、军工、压力容器等质量标准,这就需要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做到统筹考虑、相互兼顾,既保持一致性,又允许存在区别和差异,相互衔接,协调统一,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

七、满足顾客需要与内部管理的关系
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一些企业往往只从加强企业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出发,只顾满足自身管理的需要,而忽略了满足顾客的需要。

这也是企业自我评价产品质量良好,而顾客仍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与企业的质量目标。

组织机构、生产管理方式产品结构等相适应,保证质量工作按既定程序进行。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能促进企业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作出快速灵活的反应,以及时调整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生产管理方式,不断开发新产品,抢得市场先机。

因此,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把满足顾客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既满足顾客需要,又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满足顾客需要是加强内部管理的目的,加强内部管理是满足顾客需要的基础。

内部管理必须适应、服从顾客和市场要求的变化。

从顾客需求出发,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保证企业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实现预定质量目标,满足顾客发展的、多样化的、个性化的需要,应是编写体系文件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八、质量管理规范化与发挥职工积极性的关系
ISO 9001标准一方面要求质量管理规范化,机构、职权、工作程序、作业方法相对“定型”,超越一步就是“违规”,这会相对约甭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又要求开展持续质量改进;这就需要创新Q要创新,管理就要有“弹性”,最忌“定型”,以营造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良好氛围和空间。

ISO 9001标准减少强制性程序文件数量,其目的之一就是
弱化强制性约束,以利于发挥创造性。

管理的“定型”与“弹性”是对立的统一,关键是要寻求其平衡。

有规程而不繁琐,有程序而不僵化,遵守制度而不墨守成规,规范化工作而不失创新能力应是追求的目标。

因此,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时应以过程决定文件,决不能用文件决定过程,重在优化过程。

要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并体现企业的价值观,要把依靠、尊重。

关心、激励职工作为重要指导思想,以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