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直面课时目标 成就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有哪些要素
有效教学有哪些要素教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地传达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
为了实现有效教学,以下是一些必要的要素: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在一堂课或一个学习周期内实现的预期结果。
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目标。
二、知识结构的组织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组织知识结构,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通过合理的知识结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示范、讨论、演练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深入理解。
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有效教学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组织小组活动、实施实践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五、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如课堂测验、作业、项目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的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提升学习效果。
六、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有效教学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轻松、和谐、互助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体差异,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力、灵活的教学策略和敏锐的课堂管理能力,以及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
通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组织知识结构、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参与互动、进行评价与反馈、创设积极学习环境以及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帮助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的培养。
在教育领域持续探索和实践有效教学方法,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
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师们始终追求的目标。
在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 要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核心目标,建立完善评价体系追求有效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而其中的核心是学生成才。
教学的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成绩、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二、注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拓和创新。
三、关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是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
为了追求有效教学,教师们要关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积极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除了学校提供的基本教学设施和器材外,还要注重开发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还要注重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充分整合,引入外部专家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强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对课程建设的优化和调整,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为了追求有效教学,教师们要强化课程建设,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完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科内涵和外延,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为了追求有效教学,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具体来说,要注重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教师的课程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责任感。
关于有效教学理念
关于有效教学理念一、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2.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3.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编辑本段二、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学生只要取得了自己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应当认定是“有效教学”的体现。
三、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1.关注全体学生每位教师要树立“双全”意识,既要确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又要树立“全人”的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要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个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上。
2.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化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取决于再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进展情况。
有效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缺乏效益的“奉献”,因为这种意义上的“奉献”其实是在耽误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关注测性量化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只有目标具体,措施才具有针对性,也便于检验教师的教学效益。
有效教学主张科学的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
4.实施反思教学有效教学迫切地需要老师自觉养成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不断地追问“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因此,没有反思性教学就没有有效教学。
5.有效教学核心学生参与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三个方面。
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
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
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
首先,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对所要达到的
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清晰、可衡量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明确知道学习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只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无旁骛,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次,教学内容的生动性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
生动的教学内容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物、故事等形式,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吸收知识。
此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
特点和学习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才能在主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最后,科学的教学评价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教学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客
观的、科学的,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形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生动性、教学方法
的多样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等多方面的支持。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效教学六部曲
有效教学六部曲有效教学六部曲有效教学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首先,从教学目标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果的,也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的;其次,从教学的投入与产出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率的。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人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第三,从主体发展的层面来讲,它是有效益的,即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也就是注重社会性,体现个人的主体价值。
有效教学呼唤教师不但要重视课前充分的预设,而且要求教师能够充分依据新课程目标达成的理念正确应对课堂的生成,并且在课后积极开展反思,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效率,使教学最优化。
一、目标细化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自课标颁布以来,不少教师认为,但凡教学目标就得包含“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少体育教师在目标制定时为了妄图在一节课里同时落实课程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确是“面面俱到,等于不到”。
笔者认为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制定除满足明确、具体、符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进度的要求外,更应该细化和形象化、便于检测,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的理念,让学生重点掌握一至两个基本技术动作,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案例l:水平二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目标:1.复习篮球原地运球,在原地运球基础上,体会按拍篮球的后上部篮球才能直线前进o2.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勇于在全班学生面前展示学会的篮球运球动作。
3.熟悉球感及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并能在游戏中合理运用篮球行进间运球技术。
教学时笔者利用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把蹦蹦跳跳的篮球比做小兔,明白原地运球时按拍篮球的顶部,而只有按拍小兔子的尾部,篮球才能向前走。
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很好地解决了行进间运球的按拍部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重点的突破,实现了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的细化增加了教师上课的底气,便于教师及时对课的方向进行调控;同时,也让学生确实了解到自己对于课堂的习得程度,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态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
这些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通过数学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
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发现和探索来建立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和探究性的数学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有效的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需要学生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本质,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知识,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计算和公式的层面上。
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基础。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让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领域中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有效的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他们真正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升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收获,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各位数学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和实践,为数学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乐园。
活用教学目标成就有效的课堂
活用教学目标成就有效的课堂作者:林桂宁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1期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59-01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课前,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作了科学预设,课后,教学目标为检测课堂是否到位、准确,是否有效提供依据。
所以说,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为课堂指明方向的指南针,又是调控课堂的控制面板。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
只有科学、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预设,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错位、模糊的教学目标必将导致课堂的低效、无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制定教学目标。
1.从教材出发,制定有针对性目标"教材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的载体,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教师进行再创造的依托。
"语文教材中每个学段、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编排都有其意图和目的。
在每篇课文教学前,首要的事是钻研教材,解读文本,弄清课文内容、特点,在确定教学的着力点和侧重点,最后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制定《山中杂记》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
首先应熟悉课文了解课文讲述的内容是:通过描述山中所见动物的生活情景,写他们给作者带来的无限乐趣,也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的表达特点是:(1)采用详略的手法叙述。
感情的抒发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的。
(2)形散而神不散。
在对课文解读的基础上,根据第三学段的目标:学生在学习散文时,在内容的理解上不仅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尊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且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a、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理清叙述顺序,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看似零散,表达中心切是一致的道理。
C、精读课文中描写小鸟一家相亲相爱的情景,以点带面理解作者的"博爱"精神,体会"乐"和"趣"。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1开学初,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改革的热潮,最近我又在网上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几节教学视频,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
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
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
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
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如何通过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计划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蓝图。
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指导,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计划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策略和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教师必须对教学目标有清晰、明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可衡量性、可操作性和可达成性。
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运算”,那么这个目标就应该进一步细化为“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准确完成一定数量的乘法练习题,准确率达到90%以上”。
只有明确了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师才能在教学计划中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以及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小数乘法”这一内容的重点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要针对这些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测验评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教学计划中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学习内容,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要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更多的基础知识讲解和练习巩固环节,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是教学计划的关键。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分配每节课的教学时间。
有效课堂教案教学目标
有效课堂教案教学目标
1.“有效教学”的含义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教学目标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所以,尽可能地以便于理解、便于操作和评估的行为动词来刻画。
2.编写教学目标“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如“根据……,指出……。
”
(4)表现程度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例如:给定鱼香肉丝菜谱、必要的器具和材料(条件),根据菜谱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这道菜(执行),达标率85%(标准)。
3.教学目标有效表述词。
制定有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制定有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制定有效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指通过有计划的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教学成果,它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科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作用与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节课下来,与教师的交谈中,当问到执教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或者随便说出一些。
在目标的认识与叙述上,主要存在下面的一些问题:1、对教学目标的功能缺乏认识。
有的虽然按要求制定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但不明白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学不是围绕着目标进行。
或者只有过程,没有目标,教学的随意性很大。
2、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区分不清。
在制定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不够具体、明确,往往把课程目标的内容定为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等。
3、制定教学目标时,含糊其词,难以评价。
如“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和亲身经历实践,来探究完成分离物体的任务。
”叙述上,行为动词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如“让学生了解物体分离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正确认识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指导学生的学习,指导学生的教学,以及指导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可简化为导学、导教和导评(对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1、指导教师的教教学目标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适合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步骤、媒体的运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方法。
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传授,侧宜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导的讲授法。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达成 小学教师如何确保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达成小学教师如何确保有效教学在小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达成是确保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之一。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能够帮助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
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则体现了教学的成果,让学生得以实际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探讨小学教师如何确保教学目标的明确与达成,以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前,小学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期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学生年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等因素。
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测量和可达到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小学教师应该通过灵活多样且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通过设置情境、运用教具、讲述故事等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有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只有在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激发起来之后,教学目标的达成才有可能实现。
三、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为了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小学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直观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策略。
直观教学适用于一些需要学生有直观感受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展示实物、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教学。
探究教学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发现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践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
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四、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应该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误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采取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有效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每位教师的终极目标之一。
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和更高的数学能力。
有效的数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兴趣,让学生更加热爱和认识数学,进而对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为了使数学教学更为有效,教师需要掌握几个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师需要做
好准备工作,自己要对所要教授的内容全面理解和掌握。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师可以
适当地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需要重视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实践,学生可以深
入理解和体验数学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和数学竞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估。
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的了解和评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让学生取得更好
的成绩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综上所述,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准备工作、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重视实践
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评估等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我们才能真正实现
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让学生对数学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拥有更好的数学能力。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期望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结果。
制定教学目标有助于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制定有效教学目标的几个步骤:1. 分析学生需求:了解学生的背景、水平和学习需求,有助于确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2. 确定性能动词:使用明确的动词描述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如“理解”、“应用”、“分析”等,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
3. 设定具体目标:在确定性能动词之后,制定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如“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某种知识”或“学生能够解决某个问题”。
4. 分解目标:将整体目标分解为更小的子目标,以便于逐步引导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学习。
5. 与课程内容对齐:确保教学目标与课程内容相一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对应的知识和技能。
二、确定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和培养的知识、技能或能力。
确定教学重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确定教学重点的方法:1. 重点与难点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知识背景,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重点突破和深入讲解。
2. 预习和复习结合:在课前进行预习,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并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重点内容,并进行复习和巩固。
3. 确认关键概念:确定课程中的关键概念和基础知识点,并确保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
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确定不同学生的教学重点,并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5. 反馈和评估:通过反馈和评估,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对于未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是相辅相成的。
教学目标确定了学习的终点,而教学重点则是达到终点所必须的重要内容和能力。
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与实效
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与实效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学则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小学阶段,正确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人教版小学教案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资源,其教学目标的设置和实效的达成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导向,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所制定的预期效果。
人教版小学教案的教学目标需要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教学中所要实现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定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理解和运用一定的词语和句型,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相互关联:教学目标应与教学内容相互关联,既要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又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匹配。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3.符合学生发展规律: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的实效教学目标的实效是指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达成程度。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人教版小学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1.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提供有效学习资源:教师要精心选择和准备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教具、实物模型等,以提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设计评价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合理设计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
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人教版小学教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终极目标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将就有效的数学教学目标展开阐述。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通过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抽象问题和进行逻辑推理。
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应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问题解决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数学往往需要多人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通过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通过合作和交流,学生能够相互借鉴和支持,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数学是一门理性和抽象的学科,有时候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
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实验和研究中。
通过兴趣的激发,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和探索数学。
有效的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
这样,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
教案设计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案设计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教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规划了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还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在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
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和概念。
1.2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和提高的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目标: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尽量做到具体明确、可量化,并注重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合理选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组织、安排和运用教学资源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案例分析或实践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 引导学生参与互动:采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2.3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平时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1 渐进式难度设置:将教学内容按照难易程度进行递进式的安排,确保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进展,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2 清晰的知识框架:将教学内容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知识体系。
3.3 多层次深度挖掘: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
四、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成就高效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新课程NEW CURRICULU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帮助学生制订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
其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实现角色转变的第一步,是有效性教学的根本。
学生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理论的解释,需要教师对文本经验、教师经验、学生经验进行组合,促进学生认知的提升,成就有效的课堂教学。
这就对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使之不仅能引导课堂教学活动,也能作为教学评价的标准,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活化文本解读,追求目标设计的根本性语言之本,一个是人本,一个是文本。
教学要突出人本,实现人文关怀,同时又要关注文本。
这里讲的文本是广义的,它不仅是一篇篇课文,讲到文本的时候,文本的两个层面都要关注,即英语素养和精神世界两个层面,将人本和文本统一起来,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统一起来,这就回到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课程定性的那句话———“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因此我们这里提倡关注文本的一个关键点是:“既要从文本里面讲出来,还要从文本外讲进去”。
教学目标主要是针对日常课堂活动而设定的,具有明确、具体的特点。
如教学《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3表达喜好偏爱时,师生共同设计了这样一份“导学案”。
Unit3Why do you like koalas?导学案知识目标:单词:koala,tiger,elephant,dolphin,panda,lion,penguin,giraffe,cute,smart,ugly,clever,friendly,beautiful,shy,lazy句型:Why do you like...?Because they are...能力目标:能够恰当使用形容词,表达自己的偏爱与喜好。
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
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的核心主线是追求有效的教学。
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恰当的教学设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突出核心主线追求有效教学,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基础。
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科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有效的教学需要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因教育目标的不同而不同,既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该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既要可以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能够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学机会。
教学机会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的与教学目标相关的时机和情境。
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学机会,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教学机会可以是教学资源的利用,也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经验的分享。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教学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
教师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师还应该注重实践和反思,不断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有效的教学。
教学的核心主线是追求有效的教学。
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设计,善于发现和利用教学机会,以及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教师可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面“课时目标”成就有效教学【摘要】在教学中,目标尤为重要,因为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
而课时目标是一节课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然而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分明感受到不少的教师不把教学目标当一回事,把教学的灵魂无情地丢失。
本文是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针对课时目标的被关注度进行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课时目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一、轻视目标——迷失教学方向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倾心于课程理念的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却比较忽视课时教学目标的研究和探讨。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不是正在失去目标?我们是不是对缺失目标的课堂教学已经习以为常?这事儿并非杞人忧天,当下的课堂教学目标正在被无情地丢弃。
1.忽视目标拟定笔者对25位数学老师(下同)就“在拟定课时目标时,你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仅有12%的教师会依据学情设计课时目标,64%的教师是直接从教师用书上引用,24%的教师是从网上相关资料上下载。
可见,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并未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投入应有的精力,过分依赖于教学参考书和教辅用书,较少考虑学生实际,仅仅将教学目标作为一种摆设,纸上写写应付检查而已。
2.目标含糊不清审视很多的教学设计,发现一个重要的不足是课时目标不可观测,目标含糊不清,常把教学目标设计成一些套话。
案例:《折线统计图》课时目标:①感受统计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②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统计图的作用;③会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回答一些问题;④能借助折线统计图解决简单的问题。
笔者在一次培训中听到点评老师就这一课的课时目标追问了执教老师四个问题:第一条目标:统计为生活服务是什么意思,统计意识指什么;第二条目标:统计图有什么作用;第三条目标:课中要求制作简单的统计图,本节课的定位是读图还是制图;第四条目标:读图能力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听到这,我的心为之一震,平时也比较有意识地以目标引领课堂教学,但却似乎从没如此精细深刻地去这样思考过课时目标。
“统计意识、统计图的作用”等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都经常被我们所引用,但我们却从未去如此追究它们的内涵。
试想,一个教师对课时目标中的关键词都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我们又如何去进行目标与环节之间的有效对应,去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去有效的进行课堂教学?3.目标残缺不齐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着眼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就“在拟定课时目标时,你会很自然地思考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得出:56.3%的教师会思考三维目标,87.5%的教师会思考知识点,仅有28.5%的教师会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14.2%的教师会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 8%的教师会思考学生的学习价值。
可见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重视“知识和能力”目标,轻视甚至忽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现象。
案例:《分数的再认识》课时目标:①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②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这个教学目标就只预设了学习的结果,没有体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4.目标与行为割裂目标与行为割裂的具体表现是没有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只是一些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或只在教案中以文本的形式存在,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没有落实。
笔者就“你会依据设定的课时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吗?”调查得出:12%的教师几乎不会,52%的教师偶尔会,20%的教师多数时会,仅有16%的教师经常会。
可见,许多老师在备课时首先想的不是教学的目标、重难点,而是以怎样的教学方式来打动学生,让课堂热闹起来。
我们的教学真的有目标吗?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是追求目标的动物。
只有当他为目标努力工作时,他的生命才有意义” 。
二、重视目标——引领课堂教学布鲁姆曾指出:“有效教学始于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只有用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导向,并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进行,才能避免教学由于上述现象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实现课堂高效。
㈠多维解读,符合学生学习水平1.分析教材,正确定位教材是设计目标最重要的载体,教师只有认真阅读并读懂教材内容,才能明确把握本堂课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从而正确把握本节课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进而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上给予正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定位。
案例:三年级下册《量一量》这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中的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材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第二段,认识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第三段,根据这种学习方法,完成对于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教学。
从教材来看,应着力重视三方面:一是面积单位的引入;二是平方厘米的学习,不仅要认识平方厘米,还要获得相应的活动经验,去自主学习平方米、平方分米;三是空间观念,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本目标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经过讨论、实践,我们最终确定以下课时目标: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且感知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
②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例子,积累有关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的表象,在实际应用中,能迅速提取这些表象作出初步的估计与判断,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新知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锻炼数学的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关注学情,适度调整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计的起点,我们在进行备课前就应去思考:不同学生已经具备的基础差异和存在的困难,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风格,他们的现有知识逻辑、生活经验起点是怎样的等,再根据学情调查获取的信息逐步调整教学目标。
案例:《四则运算(同级两步)》从测试来看,学生在二年级的两步计算中已经初步涉及到有关运算顺序的知识以及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运算的先后顺序,因此学生对于同级运算顺序的理解达到44人,占89.80%(49人参加测试),只有5人是不理解同级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而对递等式的书写格式是全新的内容学生不理解,做对的24人中有19人计算正确,格式错误。
以前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凭着自己教学的经验以及对学生所谓的了解,认为这块内容简单,关于计算学生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重点是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构建运算意义和顺序的重要性,突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而忽略了基本计算技能——递等式计算的具体写法。
所以在教学之前进行前侧,才发现原来孩子并非像我们想的那样,其实从测试中可以看到如何正确的书写也是四则运算的重点。
由此,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四则运算时,作为起始课,在关注解决问题时更要强调书写格式的技能指导。
《四则运算(同级两步)》预设课时目标是:①使学生掌握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运算顺序,并准确计算。
②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经过前测分析,课时目标调整为:①在解决问题中体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掌握同级运算的书写格式。
②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③培养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㈡深刻解读,从原则目标走向目标优化1.剖析目标,把握关键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原有预设目标:⑴知识技能:①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②会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能熟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分数来表示一些事物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与人合作的过程中,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②了解可以用分数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问题点评:目标中多以原则目标的字样出现,如“初步理解”、“建立初步的……”等词汇,如不很好地进行解读,教学经验缺乏的教师根本不知该如何操作。
情感态度的目标也多以“课程目标”原文呈现,如何将课程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还待思考。
虽然案例中这位教师确定的课时教学目标既全面又具体,但细细分析又觉得琐碎繁杂、主次不分、面面俱到,似乎有“人为割裂肢解”之嫌疑。
教师果真依此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极有可能导致教学活动的浅尝辄止、无序零乱,效果只会“欲速则不达”。
修改建议:目标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能说出几分之一的含义,认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分数。
分解:①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说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分,其中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②说出分数由分子、分母、分数线三部分组成。
目标二:探究分数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数学思考与表达能力。
分解:①通过经历分数1/2的形成过程,能说清楚1/3、1/4…甚至是几分之几的分数的含义。
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独立思考,并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目标三:学生了解分数历史,享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无穷”、“触类旁通”的魅力。
2.细化目标,有效监控细化目标,就是克服盲目教学的现象,制定明确的、具体的、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最好还要交代清楚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学习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衡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的达到程度。
案例:《位置与方向》教学目标设置表本案例的目标设计特点之一是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这样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可遵循的标准。
3.落实目标,引领教学教学目标一经确立,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去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一切教学活动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展开,以目标引领我们的教学。
案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分析教材,本课的课时目标确定为:①使学生初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②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操作实践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初步感知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③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确立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就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以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引入新课。
(“转化”的起点)②进入探求新知的环节后,可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和教师的引导,明确转化的方向。
③动手实践,完成转化。
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等操作活动,完成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