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女德与《女诫》的女德教育思想-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传统女德与《女诫》的女德教育思想-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

中国传统女德与《女诫》的女德教育思想-伦理学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女权运动与女德的范式转移.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女德,发轫于先秦时期,从孔孟的言论始,到西汉刘向《烈女传》、东汉班昭《女诫》、晋代《女史箴》、明代《闺范》、清代《教女遗规》等等,历经数千年的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已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

在这些古代女性教育典籍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东汉文学家班昭所着的《女诫》,该文仅一千六百余字,却有着极深厚的底蕴,近两千年来一直被奉为女教圣典。

本文认为《女诫》中所蕴含的思想,对于构建现代妇女道德,提高现代女性素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应当指出的是,无论是《女诫》还是其他古代女教典籍,其中都有一定的糟粕,例如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等,这些思想糟粕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剥夺妇女、摧残妇女的枷锁,是与现代文明相冲突的,这需要我们加以甄别。

女权主义是指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运动,其主要目的是终结性别剥削与压迫,实现两性平等。

女权运动唤醒了女性的自尊、自爱、自强、自觉的意识,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对近现代世界的、经济、文化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女权主义运动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妇女的觉醒。

在今天,即便仍有歧视妇女、虐待妇女的现象存在,但作为普遍的、社会性的男权土壤已被铲除,中国从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进入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是女权运动在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和妇女解放的需要,以三从四德为首的女子道德教育被批判殆尽,女德似乎与现代社会渐行渐远,古老相传的女德教育也被完全抹煞,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女性教育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甘愿充当二奶、,离婚率不断增长、女性犯罪率不断攀升,不健康的女性价值观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某网站曾发布一则名为《甘做二奶81%受访者认为女性教育缺失》的专题调查,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女性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女性的根源。

论班昭《女诫》给现代女性的启示

论班昭《女诫》给现代女性的启示

论班昭《女诫》给现代女性的启示摘要:班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性史学家和教育家。

她所写的《女诫》一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劝诫要籍。

尽管其中不无糟粕,但深入考察它的男女有别、夫尊妻卑的伦理观、谦恭柔顺的女性观和委曲求全的家庭观,实际还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作用和维护家庭稳定的功能。

特别是某些一以贯之的中华妇女道德传统,至今仍有其强大的感召力。

关键词:班昭、《女诫》、启示班昭(约公元49年-120年),一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是东汉名动一时的才女。

她是汉代著名的女性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她在晚年所写的《女诫》一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劝诫要籍。

对于这篇家训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其是一部劝诫书,有人认为其是一部封建性、毫无进步意义的书,这些评论都太过于极端,看到的只是书一些表面的内容,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对于古人的评价应当谨慎,对其进行分析也要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去粗取精,去其糟粕,采纳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史学家吴晗先生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时候必须把这个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同时代的人物比,和他的前辈比,而不可以拿今时今地的条件和道德标准来衡量古人。

”(1)我们不应该跳出历史的长河之外,以今人的眼光去评价他们。

本文正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女诫》,从中得出一些启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很有帮助。

《女诫》以“妇行”为本,分为“卑弱第一”,“夫妇第二”,“敬慎第三”,“妇行第四”,“专心第五”,“曲从第六”,和“叔妹第七”。

在“卑弱”篇中,认为女性生来就不能与男性相提并论;在“夫妇”篇中,认为妻子必须摆正好自己的位置,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丈夫的地位至高无上,甚至比天还大,丈夫在家里说话说一不二,没有什么好商量的,及男女有别;在“敬慎”篇中,班昭从阴阳关系的角度来阐述男女的不同地位和行为,及所谓的男尊女卑、阳尊女卑,虽然这里说的这个意思,但是班昭在这里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此,认为好的夫妻关系要以相互谦让、相互尊重为前提,一定程度上反映追求男女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在当时非常不容易;在“妇行”篇中,班昭提出了女性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史学家班昭以《女诫》教女儿读后感

史学家班昭以《女诫》教女儿读后感

史学家班昭以《女诫》教女儿读后感英文版Reflections on Historian Ban Zhao's "Advice to a Daughter"As I reflect on the profound teachings of the ancient Chinese historian Ban Zhao in her "Advice to a Daughter," I am reminded of the timeless wisdom she imparted to her daughters, and indeed, to all of us who seek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ies of womanhood. Ban Zhao, a female scholar in the Han Dynasty, wrote this essay not just as a motherly admonition but as a guide for women to navigate their way through a patriarchal society."Advice to a Daughter" is a testament to the resilience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female spirit. It encourages women to uphold their dignity and moral principles, even in the face of adversity. Ban Zhao's emphasis on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mind is particularly relevant today, where women ar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gents of change and innovation.The essay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female friendships and the role they play in emotional support and intellectual growth. Ban Zhao understood that women, too, need spaces where they can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grow stronger.Moreover, "Advice to a Daughter" reminds us of the value of family ties and the role of women in maintaining them. Ban Zhao's emphasis on filial piety and respect for elders resonates deeply with the Confucian ideal of a harmonious household.In conclusion, Ban Zhao's "Advice to a Daughter" is not just a historical document; it is a timeless manual for women seeking to lead 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lives. Its lessons on self-worth, education, female friendships, and family values are as relevant today as they were two thousand years ago.中文版史学家班昭以《女诫》教女儿读后感当我反思中国古代历史学家班昭在《女诫》中所传授的深刻教诲时,我想起了她给予女儿们的永恒智慧,以及对于我们所有寻求理解女性复杂性的人来说的启示。

试论班昭_女诫_的女性道德观_贺科燕

试论班昭_女诫_的女性道德观_贺科燕
5敬慎第三 6篇的核心就是以阴阳 关系来分析夫 妻的不同地位和行为: / 阴阳殊性, 男女异行。阳以刚 为德, 阴以柔为用, 男以强为贵, 女以弱为美。0 班昭基 于 / 男女有 别 0所论述 的这些阳 尊阴卑、男尊女 卑观 念, 遭到革 命导师恩 格斯的 强烈 批判: / 母 权制的 颠 覆, 乃是女性的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男子掌 握了家中的管 理权, 而妇女失掉了 荣誉地位, 降为贱
乃知免耳。0[ 2 ] 年轻守寡, 独自抚养子女, 为了不让家 族的荣誉受损, 她起早贪黑、战战兢兢。虽有才学, 但 是由于时代局 限, 她找不到正确的 方法, 只能 消极适 应, 以求在社会中生活。同时也由于阶级局限, 她站在 封建家长制度的一边, 要求女子从夫从父, 维护家族的 荣辱。她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 5女诫 6一经写成, 便被统治阶级大加推崇, / 马融善之, 令妻女习焉 0, 成 为皇家女子教 材。并成 为历代女 性教材 5女孝 经 6、 5女论语 6、5内则 6、5女儿经 6等的蓝本, 她所提倡的 / 卑弱 0、/ 谨慎 0等主张, 也被后人尊为女性处世的准 则。尤其是 / 贞 0、/ 顺 0的观念更加毒害着女性, 是中 国古代女性摆脱不掉的枷锁, 成为 / 解放女性 0运动首 先批判的对象, 这是无可厚非的。
参考文献:
[ 1]吴晗. 学习集 [M ] . 北京出版社, 1963. [ 2]范晔. 后汉书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 3]恩格斯. 家 庭、私有 制和 国家 的 起源 [M ]. 北 京: 人民 出版
社, 1954. [ 4]班固. 汉书 [M ] . 北京: 中华书局, 1962. [ 5]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 (第 3卷 )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7. [ 6]毛 泽 东. 毛 泽 东 选集 ( 第 2 卷 ) [ M ]. 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 19 91. [ 7]周桂钿. 董学探微 [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 8]晋文, 赵会英. 重 评班昭 5女诫 6的 女性伦 理观 [ J] . 南 都学 坛 ( 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 2007( 6).

儒家文化与性别平等解读女诫与女论

儒家文化与性别平等解读女诫与女论

儒家文化与性别平等解读女诫与女论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性别平等的态度一直备受争议。

在儒家经典中,女诫与女论被视为两篇典型的女性教育文献。

本文将从文本内容解析角度,探讨儒家文化中女诫与女论对性别平等的解读。

一、女诫:权责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女诫是北宋朱熹所著的儿童启蒙读物,被公认为中国古代儿童读物的经典之一。

女诫的核心思想是“诫婢女事”的指导原则。

全文共分为六章,主要描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角色。

女诫强调女性应以节俭、勤劳、孝顺、贤淑为美德。

在女诫中,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应当全心全意侍奉丈夫和家庭。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使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沦为附庸,仅被赋予了繁育后代和奉养家庭的角色。

然而,在女诫中也可发现一定程度上的性别平等思想。

首先,女诫强调了妇女要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女性应当有学问,并从纲要角度要求女子也应该受到教育,掌握一定文化修养。

这一观点通过培养女性的文化素养,为女性崇尚知识、追求人生价值提供了基础。

二、女论:生命力与性别平等探讨女论是东汉著名儒家学者王充所著的一篇散文,探讨了女性与男性在生命力、气质、悟性等方面的差异。

女论的开篇即表达了“妇人之性,不能至於阳”之意,认为女性与男性存在天然不平等。

然而,女论的核心思想并非绝对的性别优劣论,而是强调男女应各自发挥优势,并相互补充。

王充认为儒家应该尊重女性的天性,善于发掘女性所独有的优点,将其充分发挥,使社会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女论较少涉及妇女地位的道德规范,更加注重探讨女性个体的人性和心性。

通过对女性情感、理性、气质等方面的描写,女论传递出一种对女性独特价值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性别平等的思想。

三、儒家文化中的性别平等解读虽然女诫和女论中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和普遍接受的封建社会观念,但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代表,也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倡导性别平等的观点。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女性应受到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女诫》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女子箴言》的另一个名字,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女性教导书。

它传达了许多关于女性修养和处世之道的智慧,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以下是我在学习《女诫》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 知行合一:《女诫》强调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女子应该学习知识和修养,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

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地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2. 孝敬父母:《女诫》中反复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女子都应该对父母尽孝心。

这不仅是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道德底线。

3. 培养修养:《女诫》通过讲述女子应该具备的良好修养来教导女性。

其中包括端庄、恭敬、温顺、恪守节操等。

这些修养不仅是女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是与他人和社会良好相处的必备条件。

4. 勤俭节约:《女诫》中提倡女子要具备勤俭节约的美德。

女子不仅要节约家用,还要懂得珍惜时间和资源。

这种节约意识不仅对个人发展有益,也有助于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5. 独立自主:《女诫》主张女子应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和行动。

不论是在婚姻还是职业上,女子都应该保持独立的思考和选择权。

同时,女子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总的来说,学习《女诫》可以让女性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使命,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女性。

同时,也能够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并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女诫》是唐代文学家杜荀鹤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以质朴的笔调,批评了妇女无知无能的现象,呼吁其要追求知识,自立自强。

通过阅读《女诫》,我对于妇女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同时也对于杜荀鹤的才华和反性别歧视的觉醒感到赞叹。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收获。

首先,作者的创作背景对于我们理解《女诫》的重要性至关重要。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妇女在教育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封建社会束缚了妇女的自由和发展。

因此,大部分妇女只能埋首于家务劳动,生活在社会的边缘。

而杜荀鹤作为一位文人士族,对于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决心通过文学的形式呼吁妇女要重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杜荀鹤深入人心的文笔,既表达了他对妇女尊严的关怀,同时也展示出了他独特的观察力和人文关怀。

接下来,我们来解读《女诫》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

在文章开头,杜荀鹤就指出了妇女普遍缺乏知识的问题,并提出“理当敬夫而忘知”的不合理性。

他认为,妇女应该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成为一个有知识有见识的女性,而不仅仅是依赖于丈夫。

他还举了许多贤妻良母的典范,认为这些女性不仅有尊严,也为家庭和社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许多妇女却追求虚荣和享乐,甘愿被人看作是“心机小人”、“愚妇”、“浅薄妇人”,这种现象在当时尤为普遍。

杜荀鹤通过对妇女的批评,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也试图唤起社会对于妇女教育问题的关注。

阅读《女诫》让我深刻认识到妇女教育的重要性。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低于男性,这不仅限制了妇女的发展,也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水平下降。

而杜荀鹤通过深入浅出的文字,激励女性要自强不息,追求知识,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他坚持认为,妇女应该和男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只有通过教育,妇女才能真正获得自由和独立,摆脱被动和依赖的境地。

女性不仅可以通过教育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展现自己的价值。

从《女诫》看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

从《女诫》看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

从《女诫》看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女诫》是唐代朱则熊所著的一本关于女性修养、处世和教育的古籍。

它对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本文将从《女诫》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并通过五个例子来证明它的合理性和价值。

第一,著重妇德。

中国传统把妇德看作妇女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而《女诫》则更加强调妇德。

在《女诫》中,妇女要把妇德看作生命的原则和生活的道路。

妇女应该以廉耻、恭敬、孝顺、忠诚、勤勉、慈爱和助人为己任。

比如,书中提到“宁敖之女,任婢服,重仁义,作妇德三字之书”,揭示了妇女应该如何修养妇德,做贤德之人。

第二,注重家庭、丈夫和子女。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认为女性的家庭责任是最重要的。

《女诫》也类似地表达了这种观点,提倡女性充分发挥家庭凝聚力、稳定力和文化传承力的作用。

书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舍己以成婚姻,顾养以培儿女。

”这体现的是妇女为家庭的重要性,妇女的责任不仅是当完妻子也是当好母亲,妻子和母亲都不丢失。

同时,《女诫》也多次提醒女人要尊重丈夫,以忠诚和体贴来帮助丈夫。

第三,发扬刚柔并济的美德。

在中国传统的女性伦理观中,女性的品格必须是刚柔并济的,既柔美纯良,又坚韧不拔。

《女诫》也非常强调女人应该学会灵活、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独立和原则。

例如,书中写道,“谓勤俭便食服,柔谦屈膝见极。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这种兼容性和灵活性,反映妇女能够充分发挥刚柔并济的美德。

第四,注重团结和互助。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相信女性间应该互相团结,互相支持,在日常生活和重大事件中相互支持。

《女诫》则更进一步,强调妇女应该始终保持真挚友谊和互相扶持的精神,将这种团结和互助推至极致。

例如,“女人手中未曾离刀,自古以来此心不变。

故有切切之友,莫非同己之助。

”第五,尊重古典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女性伦理观中,古典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具有极高的地位,认为只有通过对古典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学习和理解,女人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妇女。

中国古代女子“四德”教育的现代价值——以班昭《女诫》为例

中国古代女子“四德”教育的现代价值——以班昭《女诫》为例

收稿日期:2012—12—10 作者简介:黄梦婉(1989一),女,河南新乡人,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万方数据
388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15卷
的踪影,教育对女性特征的忽视已成普遍现象。 而与此相矛盾的却是社会对女性教育的关注和
呼吁。
禁止女子参与社会事务。虽然不论从历史的角度 还是现实的角度来审视,“四德”都可谓是弊端百 出,但是细细想来,它也对中国女性传统美德的形 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主要以班昭《女 诫》中对“四德”的论述为例,具体地剖析古代女子 道德教育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借鉴意义。
Women
still have modern values.
Key words:female
education;Lessonsfor Women;”four
virtues”;modern value
在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一直被囿于家庭之内,闺门之中,以“三纲五常”为 准绳,以“三从四德”为基本道德要求,严重扭曲了 古代女子的身体和心理。新文化运动以来,由于 政治斗争和妇女解放的需要,以“三从四德”为首 的女子道德教育被批判殆尽,古已有之的教育女 性化特征也被完全抹煞,阻碍了女子教育的健康 发展。因此,反思观之,有必要从以“四德”教育为 主体的古代女子道德教育中吸取精华,以期为当
苦心中咽了。
当下,言论自由,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女性 越来越多地掌握了自己的话语权,也通过自己的 言语向世界传递着各种信息。几乎在各行各业都 能听到女性的声音。有女外交部发言人、女主持 人、女记者,也有女作家,等等。但是,不和谐之音 也越来越多,在公众面前,某相亲节目女嘉宾竟然 爆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 面笑”的消极言语。虽然女嘉宾可能是为了追逐 节目效果或提高自己的曝光率,但是言语中也透 漏出女性物质化的堕落和说话技巧的贫乏,不能 “择辞而说”。“从古至今,‘合家欢乐’是每个家庭 及其所有成员的共同心愿。在家事范围内,妇女 的温顺、宽容、仁慈、坚韧对家庭的和乐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3]而所有这些德行的表现多半是要 通过言语。女性不再是被动地“择辞而说”而是为 了家庭和谐主动地控制言语,掌握说话技巧。另 外,夫妇之间若都能做到“择辞而说”,那么社会就 会多一些安宁少一些争吵和误解了。

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

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

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词赋作家班昭所著的《女诫》作为中国女训书的代表,影响十分深远,身为一位母亲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对即嫁女儿们的告诫,很多传统观点对现代女性仍具价值。

标签:班昭《女诫》启示0 引言班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性史学家和教育家。

她所写的《女诫》一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劝诫要籍。

尽管其中不无糟粕,但深入考察她的男女有别、夫尊妻卑的伦理观、谦恭柔顺的女性观和委曲求全的家庭观,实际还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作用和维护家庭稳定的功能。

特别是某些一以贯之的中华妇女道德传统,至今仍有其强大的感召力。

班昭的《女诫》一直被当作女教的圣经,班昭本人也成为女教的圣人。

1 《女诫》及其作者班昭,名昭,字惠班,一名姬,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班昭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不久,丈夫曹世叔就去世了。

班昭年轻守寡,她端庄秀美,博学多才而聪慧。

汉和帝(89-104)令班昭就东观秘书阁,继承父兄之志完成《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的写作。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班家编写正史的女历史学家,在续写、整理、补写《汉书》的过程中,显露出超人的才华。

《汉书》问世后,其名声大振。

班昭的治学精神和博学高才,成为人们的楷模,受到皇帝的无比称赞和尊敬。

她应和帝之约,被宣进宫任女官。

皇帝令皇后殡妃,都以师礼待班昭,并尊称其为“曹大家”。

班昭《女诫》共七章,分别为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具体细致的阐述了女性在男女关系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婆媳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

让女性在思想上认同男尊女卑,行为上做到事夫顺夫,大家庭中要曲从舅姑和好叔妹。

2 《女诫》对现代女性的价值摒弃班昭对女子自身修养所作不合理的规定,《女诫》中也有很多合理要求,这些对于女子自身美德和修养的提高不无好处。

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女诫》对中国女性道德的第一次系统影响

《女诫》对中国女性道德的第一次系统影响

中国最 早的女圣人—— 班昭在 中 国女性道 德 发展 史上
古代礼 法的规定 说 : 古者生女三 日, “ 卧之床 下 , 弄之瓦砖 , 而 斋告焉 。卧之床 下 , 明其卑 弱 , 下人也 。弄之 瓦砖 , 主 明其 习 劳, 主执勤也 。斋告先 君 , 当主继 祭祀 也 。三者 盖女 人之 明 常道 , 礼法之典教矣 。 ” 第 二篇“ 夫妇 ” 提 出丈夫与妻子 的关系是“ ” 事” , 御 与“ , 即丈夫统治 妻子 , 妻子侍奉 丈夫 。班 昭把夫妇看成最 重要 和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5期
忻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RNAL OU OF XI HOU T ACHER UNI RST NZ E S VE I Y
V0 . 2 N . 12 o 5 Oc 2 o t O6
20 06年 1 O月
“ 四德 ”对女性 道德行 为 的具 体 要求 “ : 四德 ” 即妇德 、 ,
妇言 、 妇容 、 妇功 。所谓 “ 妇德 ” 就是 “ 闲贞静 , 节整齐 , , 清 守 行 己有耻 , 动静有 法 。 所谓“ ” 妇言”,不必 辩 口利辞也 ” “ “ , 择 辞而说 , 不道 恶 语 , 时然 后 言 , 不厌 于 人 , 为妇 言 。 所 谓 是 ” “ 妇容 ” “ , 不必颜色美 丽也 ” “ 浣尘 秽 , 饰鲜 洁 , 浴从 ,盥 服 沐 时, 身不诟辱 , 是为 妇容。 所谓“ 功” “ ” 妇 , 不必 工巧过 人也 ” , “ 专心纺 绩 , 不好 戏 笑 , 齐酒 食 , 洁 以奉 宾客 , 为 妇 功。 通 是 ” 观“ 四德”, 以看 出班昭并 不强调女 性的才 能 , 强调行 为 可 而
色彩成为其主要 内容。《 女诫》 的深远传播摧毁 了女性的 自信心 , 把女性排挤 出社会活动的大

《女诫》全文、译文:古代女孩子启蒙读物,现代也有借鉴之处

《女诫》全文、译文:古代女孩子启蒙读物,现代也有借鉴之处

《⼥诫》全⽂、译⽂:古代⼥孩⼦启蒙读物,现代也有借鉴之处班昭是东汉⽂学家班彪之⼥,修《前汉书》的班固、"投笔从戎"的班超之妹。

班昭家学渊博,⾏⽌庄正且⽂采飞扬,她以训喻的⽅式写给⾃家⼥⼉的家训《⼥诫》,是⼥⼦如何⽴⾝处世的品德规范,被时⼈争相传抄,成为中国历代直⾄民国初年⼥⼦教育的启蒙读物,班昭也被誉为"⼥⼈当中的孔夫⼦"。

班昭教导⼥⼦当以柔弱为美,以恭顺谦让为德,天⾏健,地势坤,⼤道有阴阳,世⼈分男⼥,《⼥诫》中说"阴阳殊性,男⼥异⾏。

阳以刚为德,阴以柔为⽤,男以强为贵,⼥以弱为美","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伦之⼤节也。

"同时,⽂中也指出阴阳不调,夫妇不合,则恩义俱废,离⼼离德,"夫不贤,则⽆以御妇;妇不贤,则⽆以事夫。

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

"古代⼥⼦⼤多不从事社会⼯作,以家庭为主,所以班昭认为⼥⼈要晚睡早起,⾟勤洒扫,专⼼纺织,烹调美⾷以奉宾客。

与夫家的⽗母、兄妹相处要谦顺忍让,宽容和睦,不要强争是⾮曲直,⽭盾是不可避免的,要多从⾃已这⽅⾯找原因:"⾃⾮圣⼈,鲜能⽆过!故颜⼦贵于能改,仲尼嘉其不贰,⽽况妇⼈者也!谦则德之柄,顺则妇之⾏。

凡斯⼆者,⾜以和矣。

"近代"⼥权"运动兴起,尤其是⽂化⼤⾰命以后强调男⼥都⼀样,班昭的《⼥诫》被批判为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许多⼥⼈追求"解放",个性强势逼⼈,背离了上天赋予⼥⼈的柔美特性,好⽐以⼰之短⽐男⼈之长。

我们经常听到有男⼠在抱怨:我想娶的是⼥⼈,可她呢,即不温柔体贴,也不扫地做饭,⼀整天在外⾯跑,说话⽐我还声⼤,有理就不饶⼈,你说我要她⼲什么?由此⼥⼈便失去丈夫的爱护与尊重,有苦难⾔,家庭不和谐,还要在社会上拚搏,最后弄的⾝⼼疲惫。

传统⼥⼦以恭顺柔弱为美,顺天道故⽽⽣⽣不息,演绎了不朽的传说,繁荣了璀璨的华夏⽂明,班昭与蔡⽂姬、卓⽂君、李清照并列为古代四⼤才⼥,她⼗四岁嫁给曹世叔,夫妻谦让互补,育有⼏个⼦⼥,⽣活幸福美满,在哥哥班固死后独⽴续写《汉书》,被请到宫中尊为皇后与嫔妃的⽼师。

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

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

《 天文 志》 的写作 。 她是 我 国历史 上第 一位 班 家编 写正史 的 我们批评《 女诫》 , 很大程度上说它摧毁了女人的 自信 女历史学家 , 在续 写、 整理、 补 写《 汉书》 的过程中 , 显露出 心, 让 女人 从 骨子里 相信 自己是劣 质 的 , 是 卑下 的 , 是 不如 超人的才华。 《 汉书》 问世后 , 其名声大振。 班昭的治学精神 和博学高才, 成 为人 们 的 楷模 , 受到 皇 帝 的无 比称 赞和 尊 男人 的。所 以总要通 过攀 比来增加 自己优 于 别 的女人 的 自 信 , 女 人 也从 来 就 不怕 比 , 就 怕 没得 比, 非 要通 过 比较 , 让 敬 。她 应 和 帝之 约 , 被宣 进 宫任女 官。皇 帝令 皇后殡 妃 , 都 别人 来 肯定 自己 , 从 别 人 的言 行举 止 中找到 自信 , 于 是 女 以 师礼 待 班昭 , 并 尊 称其 为“ 曹 大家 ” 。 班 昭《 女诫》 共七章 , 人也 容 易 “ 信他 ” , 不特 指 男人 的他 , 而是全 部 的人 , 全部 的 分别 为卑 弱 、 夫妇、 敬 顺、 妇行、 专 心、 曲从 、 和叔 妹 , 具体 细 所 以保 持 自信 才 能发掘智 慧。 致 的 阐述 了女性 在 男女 关 系上 、 在 日常 生活 中 、 在 婆 媳 关 对 女人评 价 的人 , 智 慧 即 内在 美 , 外在 美 需 要 内在 美作 底 蕴 , 内在 美需 系 中的态 度和 行 为。 让女 性在 思 想上 认 同男 尊女 卑 , 行 为 要 外在 美来 展 现 , 二者 缺 一 不 可 , 只 有 当 外在 美和 内在 美 上做 到事 夫顺夫 , 大家庭 中要 曲从 舅姑和 好 叔妹 。
是 现代女 性值 得借 鉴 的生存智 慧。现代婚 姻 中的女人 更 需 要智 慧 , 尤其是 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善 变 的社 会大 环境 中 , 在 诱 惑面 前 , 男

再谈班昭《女诫》的现代价值——以《欢乐颂》女性形象为出发点

再谈班昭《女诫》的现代价值——以《欢乐颂》女性形象为出发点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8再谈班昭《女诫》的现代价值——以《欢乐颂》女性形象为出发点刘 焱【摘 要】本文通过审视电视剧《欢乐颂》里“五美”展示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班昭《女诫》对现代女子生活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同时对其进行批判性的继承,有利于为当今时代女性教育的走向提供借鉴。

【关键词】欢乐颂 《女诫》 女性教育班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历史学家,是班彪的女儿,《汉书》的作者班固的妹妹,嫁给扶风曹世叔为妻,人称“曹大家”。

博学多才的她纂写了《女诫》,其内容为女性所应遵守的礼仪和行为规范,以此来教导自己的女儿。

《女诫》是中国古代女子家庭道德教育的第一部系统教材,也是女教著作中最重要的经典,可谓影响深远。

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欢乐颂》自去年播出以来,不断占领微博热搜榜,它讲述了居住在欢乐颂小区22楼的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出身背景、性格迥异的五位女性的爱情与生活故事,都市职业女性形象被放大到观众面前,从去年第一部的播出到今年第二部的接续,欢乐颂“五美”的阶层特点和映射现实的故事引发了各界人士的热议,其女性形象背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值得深思,《女诫》的教育思想为其背后的教育理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柔与刚《女诫》分为七则,以“卑弱第一”开篇,示女性常道。

卑弱是谦卑柔弱,女子要能够谦虚忍让,对一切人事物真诚恭敬。

剧中关雎尔的名字来源于《诗经》名句“关关雎鸠”,单是从名字就能看出关雎尔是一个有着良好家教的女孩,关雎尔的父母在剧中的戏份不多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受益于关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关关”做事认真、善始善终,待人真诚、谦虚上进,所做善事不向外宣扬,做了错事,不推脱责任。

当她因为帮助公司同事完成工作任务出了差错,面对领导的批评指责,她没有推脱责任亦没有责怪同事,而是勤勤恳恳做好自己,也因其专注沉稳和不骄不躁的性格在职场中获得成功。

关雎尔有着《女诫》所倡导的传统女性身上的谦顺、柔弱等优良品质,从此方面看,有利于教予女性生存智慧,对女性自身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论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谭》中的女性观

论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谭》中的女性观

论佐藤春夫《女诫扇绮谭》中的女性观
女性观是《女诫扇绮谭》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角度,佐藤春夫以女性为主要视角而创作的这部代表作,尤其强调女性自我思考,指向女性革命性精神的显著意义,不容忽视。

《女诫扇绮谭》的故事以现实为背景,集中叙述了田中绮谭在晚清不同阶层间的社会生活经历,特别描绘出她一方面因婚姻问题受到侵犯,另一方面勇于承认自己失败,维护自身权益,实现思想自立的过程,彰显出宽容和激进双重性格特征。

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出发,佐藤春夫穷尽思索数十年,在此弥补大量描绘主流价值观及其不公正性,同时兼顾男权、禁忌、婚姻,及当时社会中各种观念的混乱态势,有效引发社会的深刻变革。

这正是佐藤春夫及其许多后仰者在《女诫扇绮谭》中,从反抗、主动发言和对制度改革等角度,深刻揭示了妇女在传统社会中处境的悲惨,以及对女性普遍性解放迈出重要一步的重要性。

在作品中,佐藤春夫刻意强调了田中绮谭的独立、不屈服的精神。

她的性格独立,从民间故事中获取价值观,孤立并反抗父亲的压迫,甚至以假装病痛的方式来抗议父亲对她失去信心和希望,都完全表达了佐藤春夫对女性自立和释放的激进态度。

尽管绮谭最终不得不依附男权,但她有勇气追求自己的梦想,这正是佐藤春夫此前曾提倡“无条件放弃”婚姻而强调女性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重要性的比喻。

此外,佐藤春夫借助田中绮谭的例子,以一种勇敢的精神来宣扬公平正义。

绮谭的年轻和担当,不仅极大地激发了主流价值观的改变,也让许多女性发现了解放自己潜在力量的勇气,以及做自己的主人的力量。

因此,解放女性价值意识,正是《女诫扇绮谭》中佐藤春夫最独特的女性观之一。

总而言之,《女诫扇绮谭》中佐藤春夫对女性自我意识及视角的刻画,彰显出追求自。

女诫读后感

女诫读后感

女诫读后感首先,《女诫》以孟母的教育为主线,通过事例和言行来展示孟母是如何教育孟子的。

孟母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她用自己的言行示范着孟子,如孟母每次察觉到自己言行不当时都会立即改正,使孟子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位卓越的学者。

这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教育需要以身作则,父母应该做好榜样,孩子会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其次,《女诫》中所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孟母的教育方法。

孟母采取了一种开放、宽容的教育方式,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理想。

如,当孟子喜欢弹琴时,她并没有阻止孟子,而是鼓励他继续。

这种开放的教育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它能让孩子自由发挥,培养出孩子们的个性和创造力。

第三,《女诫》中也提到了孟母如何教导孟子学习。

孟母十分注重孩子的学习,她会和孩子一起学习,鼓励他们提问,在答疑解惑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她还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记忆和理解知识。

这些教育方式对于孩子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它帮助孩子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第四,《女诫》中还反映了孟母对孩子德育的重视。

孟母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业,也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

她教导孩子要尊敬师长,关心他人,正直诚信,懂得感恩,培养他们的人格。

这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教育不仅要培养孩子的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良好道德的人。

第五,《女诫》中还通过孟母教育的故事,揭示了孟子努力学习的精神。

孟子是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的,他们的故事对我们都是很好的励志示范。

读完《女诫》后,我更加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学习也不例外,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读完《女诫》我对儿女教育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靠父母的陪伴和引导。

孟母教育孟子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父母的付出和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应该从孟母身上学习,用心教育自己的孩子,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

女诫学习心得体会

女诫学习心得体会

女诫学习心得体会女诫是一门约束自身行为、培养个人品德的修养学问,它以女德为核心,倡导女性注重自身修养,讲究言行举止,从而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社会形象。

学习女诫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将其贯彻到日常的生活中去。

通过对女诫学习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女诫教会了我如何优雅与自信地处世。

女诫强调女性要修炼自己的内在修养,培养自信与自尊心。

在女诫的影响下,我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气质和修养,不仅在外表上注重形象的打扮,更要塑造自己的品格与气质。

我开始注重学习珍惜时间,克制自己的焦躁情绪,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在日常与他人的交往中,我学会了以温和的语气与礼貌的态度对待别人,不言语不带刺,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优雅与自信的处世方式,让我在人群中更加自信与从容,得到了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其次,女诫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善良与宽容的人。

女诫强调女性要善待他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在女诫的熏陶下,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同理心与关爱他人的能力。

我学会了主动关心他人的生活和工作,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对他人需求的敏感度。

当他人遇到困难或烦恼时,我会主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给予他们真诚的安慰和鼓励。

同时,我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每个人都需要被宽容与理解。

我学会了宽容他人的错误和过失,不轻易地对他人发怒或指责他人,而是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个人,让和谐成为我们相互之间对待的基调。

通过这样的做法,我发现自己内心的善良也得到了释放,让我成为了身边人心目中的善良与宽容的人。

再次,女诫教会了我如何独立与坚韧地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女诫强调女性要学会独立,要有面对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女诫的引导下,我开始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困难时,我会冷静地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我学会了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不被困难击倒,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班昭《女诫》中的妇女观及其当代反思

班昭《女诫》中的妇女观及其当代反思
Ma v. 201 7
班昭《 女诫》 中的妇女观及其当代反思
焦 杰
( 陕西 师范 大学 历史 文 化学 院 , 陕西 西安 7 1 0 1 1 9 )
摘 要: 随着近年读经运动的兴起和各种淑女 班的开 办, 《 女 诫》 等 一 些 古 代 女 子 教 育 文 本 在 很 多地 方 成 为 民 间 妇 女 的 读
《 女诫 》 等。 这些 著作 的 出现 , 固然 有着 个体 特殊 的原
因 ,却 标 志着 规训 妇女 成 为 中古 时代 的中 央集 权制 度 维 护统 治秩 序 的一个 基本 手段 第二 , 班 昭 的《 女诫 》 是 现 存 最早 的一 部 理论 性
《 女 论语 》 《 女 儿 经》 等读 本 , 在 经历 了多年 沉寂 之 后 ,
了 国家 政 治结 构 之 中 , 男尊女卑 、 阳主 阴从 、 夫 为妻
纲 成 为主 流 的社会 意识 形态 和话 语 。与 此相 呼 应 的
是 女 子教 育作 品 的 出现 , 比如刘 向 的《 列 女传 》 、 苟爽
的《 女诫》 、 皇 甫规 的《 女 师箴 》 , 以及 蔡 邕的 《 女训 》 和
借着 弘扬 传 统文 化 的东 风重新 进 入人们 视 野 ,在 男
女平 等 的道 路上 布上 了一 层雾 霾 。 诚然 , 我 国传统 文
化 博 大精 深 , 女 子 教 育亦 有 很 多 可 取之 处 . 然而 . 这 些读 物毕 竟 是封建 父 权文 化 的产 物 .糟 粕 亦是 大 量
传 世 文 献 中影 响 较 大 的 还 有 《 女论语》 《 女范捷 录》 《 内训 》 《 闺训》 《 女儿 经 》 等 。之所 以选 择 《 女诫 》 做 分

女权与女德的会通——《女诫》家教意义的现代诠释

女权与女德的会通——《女诫》家教意义的现代诠释

! !48*,1&6,%QH2','D5'-4F24)+H040'*+,JF0*232-2I+,210)4('(3*2332H(7+40'*F+3+,'*DE34+*H0*DF034')5 N04F+P(*H+*47'*42*43#NF07FF+3P'4F34)'*D+*HN2+MO'0*439UF2I'H2)*1+,(2'-4F22WO,+*+40'*'N'I+*L310)4('(3*233#N'I+*L33O227F#N'I+*L3+OO2+)+*72+*H N'I+*L3N')M3F'(,H*'4P20D*')2H0* =+*BF+'L3N')M#G&7('L+"#",$3;UF03O+O2)N0,,7'IP0*24F2)23'()723'-4F2-2I0*034I'12I2*4+*H 4F24)+H040'*+,-2I+,210)4('(3*2334'I'H2)*-2I+,210)4('(3*233#NF07FO'3323323P'4F4)+H040'*+,10)4(23 +*H7F+)+742)034073'-4F240I239UF2O+O2)+,3'2IOF+30K234F20IO')4+*72'--2I+,210)4('(3*2332H(7+40'* 4'4F2-+I0,5#4F23'70245+3N2,,+34F2*+40'*#NF07F034F240I27'**'4+40'*4'7'*34)(744F2P)+*HE*2N I'H2)*-2I+,210)4('(3*2339 ! !9.2:013*%N'I+*$3)0DF43(-2I+,210)4('(3*233(G&7('L+"#",$3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

学习《女诫》的心得体会《女诫》是唐代文学家刘仿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对女性道德的规劝和教导,展现了作者对妇女责任和角色的理解。

在阅读《女诫》的过程中,我深受其启发,对于妇女的责任和角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刘仿在《女诫》中强调了妇女应当尽好妻子和母亲的责任。

他写道:“妇女尤宜明忠孝,扼惟持家养男女者。

”这句话表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是家庭和睦和爱的根基。

妇女要忠诚、孝顺,承担起持家养育的重任。

这让我想起了母亲的辛勤付出和为我创造一个温馨家庭的智慧。

母亲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点燃了整个家庭的温暖。

无论是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还是照顾孩子,母亲都是那个无私奉献的角色。

读完《女诫》,我明白了作为女儿,将来也做妻子和母亲,肩负着传承先人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力做好家庭的中坚力量。

其次,刘仿在《女诫》中提到了妇女的美德和修养。

他写道:“所以教女也者,盖欲能成贤良淑德也。

”这句话告诉我,妇女应该具备贤良淑德的美德。

贤良淑德是妇女的基本修养和处世原则,她们应该以善良、宽厚、忍让、勤勉、恭敬为核心,不仅要端庄大方,还要懂得礼仪和分寸。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奶奶。

她从小了解和践行这些美德,始终保持着谦虚、真诚、善良的品德,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爱戴。

读《女诫》后,我明白了作为妇女要有高尚的品格修养,注重礼仪和待人接物的技巧。

此外,在《女诫》中,刘仿还提到了妇女应掌握好自己的行为举止。

他写道:“故女人之间子相乱,久如江河,相劝戒问二三亦附,不可全推,亦可省也。

”这句话告诉我,妇女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要妄动妄言,以免引起纷争和误会。

读完《女诫》后,我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并意识到妇女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非常重要。

我们要懂得如何在各种场合下,体现自己的优雅和自信,不被琐事困扰,保持内心的宽容和平静。

总的来说,读完《女诫》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责任和角色,具体到个人生活中的细节方面,我也收获了很多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女诫》赋予现代女性的价值
作者:刘华荣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词赋作家班昭所著的《女诫》作为中国女训书的代表,影响十分深远,身为一位母亲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对即嫁女儿们的告诫,很多传统观点对现代女性仍具价值。

关键词:班昭《女诫》启示
0 引言
班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女性史学家和教育家。

她所写的《女诫》一书,历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女性劝诫要籍。

尽管其中不无糟粕,但深入考察她的男女有别、夫尊妻卑的伦理观、谦恭柔顺的女性观和委曲求全的家庭观,实际还有着明显的历史进步作用和维护家庭稳定的功能。

特别是某些一以贯之的中华妇女道德传统,至今仍有其强大的感召力。

班昭的《女诫》一直被当作女教的圣经,班昭本人也成为女教的圣人。

1 《女诫》及其作者
班昭,名昭,字惠班,一名姬,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

班昭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十四岁嫁给曹世叔,不久,丈夫曹世叔就去世了。

班昭年轻守寡,她端庄秀美,博学多才而聪慧。

汉和帝(89-104)令班昭就东观秘书阁,继承父兄之志完成《汉书》的《八表》和《天文志》的写作。

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班家编写正史的女历史学家,在续写、整理、补写《汉书》的过程中,显露出超人的才华。

《汉书》问世后,其名声大振。

班昭的治学精神和博学高才,成为人们的楷模,受到皇帝的无比称赞和尊敬。

她应和帝之约,被宣进宫任女官。

皇帝令皇后殡妃,都以师礼待班昭,并尊称其为“曹大家”。

班昭《女诫》共七章,分别为卑弱、夫妇、敬顺、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具体细致的阐述了女性在男女关系上、在日常生活中、在婆媳关系中的态度和行为。

让女性在思想上认同男尊女卑,行为上做到事夫顺夫,大家庭中要曲从舅姑和好叔妹。

2 《女诫》对现代女性的价值
摒弃班昭对女子自身修养所作不合理的规定,《女诫》中也有很多合理要求,这些对于女子自身美德和修养的提高不无好处。

西蒙娜·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一个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

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

”然而在中国古代,女性生来就与男性有区别,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习俗和礼教又时刻提醒着女性的
角色定位。

现在人正不断的突破这种禁锢,但需要时间,因此就在突破和未突破的夹缝中的当代女性该如何修炼自己和塑造满意的婚姻生活?
2.1 做美丽女人《女诫》中四行里如“清静自守”、“择辞而说,不道恶语”,“盛洗尘秽,服饰鲜洁,沐浴以时,身不垢辱”,“洁齐酒食,以奉宾客”,作为女子,这些美德应具有。

历来社会对具有这样美好德行的女子,人们总是赞赏有加,即使在当代社会对于女子美德的要求也莫过于此。

只是在当代随着女人社会责任的担当的增多,对女人的美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女人天生不够美丽也要通过后天的改造和打扮来完善美丽,所谓女人的美要用心栽培。

正如《女诫》所言:“入无废饰。

”女人通过追求自己的美丽来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这首先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2.2 做智慧女人从班昭的治学成就、为官生涯中看到,班昭真可谓是个智慧女人,从她的《女诫》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位智慧女人的智慧来源。

在封建男权社会,班昭脱颖而出是源于她正视自己作为女人的处境,接受社会环境对女人的要求,顺应时代潮流,在逆境中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道路。

有人评价这是一种媾和性性格,但反过来讲正是班昭的媾和才成就了她在封建社会压抑女性的夹缝中进取,取得在事业和生活上的成就。

因此她写《女诫》的初衷也是告诫女儿们要先顺应而后才能图发展,这无疑也是现代女性值得借鉴的生存智慧。

现代婚姻中的女人更需要智慧,尤其是当今善变的社会大环境中,在诱惑面前,男人变的免疫力降低,但男人同时缺少一种豁达和宽容的襟怀和精神,他们对女人,尤其是对成功的女人,更加缺乏这种态度。

但是智慧女人首先要自信,意大利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说过:“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你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相信,你是一个美丽女人。


我们批评《女诫》,很大程度上说它摧毁了女人的自信心,让女人从骨子里相信自己是劣质的,是卑下的,是不如男人的。

所以总要通过攀比来增加自己优于别的女人的自信,女人也从来就不怕比,就怕没得比,非要通过比较,让别人来肯定自己,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找到自信,于是女人也容易“信他”,不特指男人的他,而是全部的人,全部的对女人评价的人,所以保持自信才能发掘智慧。

智慧即内在美,外在美需要内在美作底蕴,内在美需要外在美来展现,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当外在美和内在美达到和谐统一,一个人真正的美丽才会显现出来。

正如柏拉图曾说过最美的境界是心灵的优美与身体的优美和谐统一,融成一个整体。

2.3 用美丽和智慧经营婚姻有人说:“婚姻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战争,而且是一场消耗战、疲劳战、持久战。

”也有人说:“婚姻是就像两个人同写一篇文章,从彼此欣赏到彼此挑剔,不停争吵,修改了一遍又一遍以后近乎完美后定稿。

”其实,婚姻更像一个饺子,只有把各种馅搅和均匀才能包出最好吃的饺子。

为此,女性就必须发挥自己天性的细腻来创造,创造出适合双方特点的调试技巧,以增进感情改进家庭关系。

①创设情境,进行情感沟通。

夫妻关系一般是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其冲突不过是一时一事难以协调而已。

只要女性稍加克制,必定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也可以利用双方的共同爱好,
或者试图去了解对方的爱好,然后学习,建立共同语言,哪怕是共同喜欢看同一部电视剧,这也是夫妻生活中的交点。

②运用语言技巧,融化对方的冷漠。

《女诫·妇行篇》中也提到了女性的语言:“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择辞而说,不道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是谓妇言。

”这是告诫女性不要伶牙俐齿、据理力争、巧舌如簧,要看眼色有选择的说话,不要说人坏话,这些在现在看来也是有部分积极意义的。

不过对于现代夫妻更要懂得,语言是一们艺术,幽默的语言是冲突的调和剂。

结婚以后,夫妻之间总是不再客气了,语言也总是平平淡淡,这不利于夫妻心灵上的沟通。

③加强思想交流,消除误解。

《女诫》整篇都没有提到两性生活上的事情,因为当今社会因为性生活不和谐而离婚的比率正在增长,夫妻之间是最最亲密的人,要多交流让彼此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给婚姻注入长久的活力。

误解是危害夫妻心理关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家庭生活中,夫妻经常会说一些表里不一的话,尤其在当夫妻发生争吵时所说的话,存在故意伤害对方的意思,倘不冷静思考就无法正确理解。

所以夫妻之间要经常“角色互换”,真实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坦率的交换意见,尤其在两性生活中,妻子不能因为羞于表达而一直没有达到两性和谐。

④掌握行为技巧,无声地传达感情。

夫妻之间除了语言表情感情外,行为也能传达特定的信息。

如,当丈夫盛怒时,给他递上一杯热茶;当他生日时,庆贺一番;当出差外地时不忘买件小礼物——夫妻的情感之链就是通过这些简单琐碎的环节串联而成的。

细节决定职场成败,细节更决定婚姻成败。

从《女诫》看出班昭就是个特别注重细节的人,妇言、妇容、妇功的具体内容几乎涵盖了女性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冷静合理面对“第三者”。

《女诫·专心篇》说:“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故曰夫者天也。

天固不可逃,夫固不可离也。

”要女性“从一而终”已经不具有积极意义,放弃一段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的婚姻不失为明智之举。

马克思也说过:“如果感情确实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新的热烈的爱情所排挤,那就会使离婚无论对于双方或对于社会都成为幸事。


3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交流方式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让现代家庭面临更多的冲击。

社会上一些卖淫和婚外恋似乎成了一夫一妻制的补充,作为女性首先要冷静面对,具体分析第三者出现的原因和事情发展的程度,合情合理解决,以保全自己的爱情、婚姻和家庭。

作为女人自身也要严于律己,不要插足他人的婚姻,提高夫妻相处的艺术,也不要让他人插足自己的婚姻,加强道德观念,营造良好的婚姻氛围,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等等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家庭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范晔.后汉书[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1994.
[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3]骆晓戈.女性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4]易银珍.中国传统女性伦理的基本内涵[J].中华女子学报,2006.6.
[5]杜芳琴,王政.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