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32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优化训练.doc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4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件

考向2:规律探究与变量控制 (2016·临沂模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 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因素。 实验一:利用Cu、Fe、Mg①和不同浓度的硫酸 (0.5 mol·L-1、2 mol·L-1、18.4 mol·L-1)② ,设 计实验方案,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四节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考点一 探究性实验题 【典题技法归纳】
考向1:物质性质探究 (2015·全国卷Ⅰ) 草酸(乙二酸)①存在于自然界的植 物中,其K1=5.4×10-2,K2=5.4×10-5。草酸的钠 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草酸晶体
(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 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②。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甲同学研究的是几种不同金属与同浓度的 硫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因此可确定研究的是反应物本 身的性质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时必须保证外界条 件相同,现有条件是浓度相同、压强相同、没有使用 催化剂,故只要再控制温度相同即可。(2)乙同学可 以选择两种不同浓度的酸与金属反应。Cu与硫酸不反 应,Mg与硫酸反应太快,故选择Fe。而常温下Fe遇
(4)若要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草酸溶液外,还可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________(填字
母)。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氯化锰
D.信息③ 信息④
信息⑤
信息分析与迁移
研究的是几种不同金属 提供试剂浓度有差异,可能会研究浓度因 素的影响 浓度相同、压强相同、没有使用催化剂 Mn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变化较大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除了浓度、温度外, 催化剂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1)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如表所示: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讲座8探究性实验题型突破专题集训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讲座8探究性实验题型突破专题集训

必考部分 第十章 专题讲座八1.(2014山东卷)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 2S 2O 3·5H 2O ,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 中发生反应如下:Na 2S(aq)+H 2O(l)+SO 2(g)===Na 2SO 3(aq)+H 2S(aq) (Ⅰ)2H 2S(aq)+SO 2(g)===3S(s)+2H 2O(l) (Ⅱ)S(s)+Na 2SO 3(aq)=====△Na 2S 2O 3(aq) (Ⅲ)(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 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装置E 中为________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 中Na 2S 和Na 2SO 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 中Na 2S 和Na 2SO 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装置B 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 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

a .蒸馏水b .饱和Na 2SO 3溶液c .饱和NaHSO 3溶液d .饱和NaHCO 3溶液 实验中,为使SO 2缓慢进入烧瓶C ,采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 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期可用酒精灯适当加热烧瓶A ,实验室用酒精灯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的仪器含有____________。

a .烧杯b .蒸发皿c .试管d .锥形瓶(4)反应终止后,烧瓶C 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即可析出Na 2S 2O 3·5H 2O ,其中可能含有Na 2SO 3、Na 2SO 4等杂质。

利用所给试剂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 2SO 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讲座9有机合成和推断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讲座9有机合成和推断题的解题策略与方法

(1)正向合成法: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
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 合成有机物,其思维程序是:原料―→中间产物―→产品。 (2)逆向合成法:此法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目标合成有机 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的直接或间接的中
间产物,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是:产品―→中间产
, R

, K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高三一轮总复习 · 化学
【答案】(1)CH2===CH2 CH3CH2OH CH3CH2CH2COOH
CH3CH2CH2CHO CH3CHO CH3COOH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OOCH2CH3 CH3COOCH2CH2CH2CH3 (2)浓硫酸,加热 稀硫酸,加热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高三一轮总复习 · 化学
奶油中有一种只含 C、H、O 的化合物 A。A 可 用作香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88,分子中 C、H、O 原子个数 比为 2∶4∶1。 (1)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写出与 A 分子式相同的所有酯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已知:①ROH+HBr(氢溴酸)――→RBr+H2O HIO4 ――→ RCHO+R′CHO △
第十二章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
高三一轮总复习 · 化学
H2/Pt (4)由 A――→B,知 A 不含—COOH 及—COO—结构,又 △
HIO4 由 B――→C,知 B 中含有 △
结构,所以 B 的结构简
式为
,A 为
,E 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讲课文档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讲课文档
2.评价形式 评价时,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实验原理: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备(_________原__料__易__,得
___操__作__简__便___,______无__污__染__等);是否是工业制备方法(适合
于大规模生产,无污染)。
第十二页,共78页。
(2)实验装置:____发__生装置是否合理;净化、______装干置燥是 否合理;___尾___气处理装置是否合理等等。
否则易产生倒流现象而炸裂试管,故 B 错误;用浓盐酸和二氧
化锰制取纯净的氯气时,应该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
故 C 错误;萃取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倒出,上层液体从上
口倒出,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所以用四氯化碳
萃取碘时,有机层在下方、水层在上方,所以先从分液漏斗下 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故 D 正确。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
纯净Cl2
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 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第十七页,共78页。
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故 A 错误;排水
法收集 KMnO4 分解产生的 O2,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性越强,盐酸中的Cl-不是最高价,不能比较非金属性,C错误;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属于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因 此可以除去 Cu 中的氧化铜,D 正确。
答案:D
第二十四页,共78页。
考点一 实验方案的设计
[典例1](2017年新课标卷Ⅰ)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 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 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 定测量 。 已知 : NH3 + H3BO3===NH3·H3BO3 ; NH3·H3BO3+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课后达标训练0720374.doc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课后达标训练0720374.doc

第三讲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课后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相关实验的设计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食用盐中加入的是化合态的碘,不能用淀粉检验,B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蛋白质不是电解质,不能电离出硫离子,D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Ⅰ: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B.实验Ⅱ:用二氧化碳做喷泉实验C.实验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D.实验Ⅳ:验证酸性强弱H2SO4>H2CO3>HClO解析:选B。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应该先在烧杯中稀释,待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内,故A错误;二氧化碳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可以产生喷泉现象,故B正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故C错误;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会生成HClO,但是该反应没有现象,无法通过该实验看出是否有HClO生成,故D错误。

3.(2015·高考安徽卷)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 4Cl 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34显酸性,故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 2。

C.pH =8.6的溶液显碱性,故弱碱性溶液中Mg 可被氧化。

D.溶液中有气泡产生,生成的气体是H 2,是H +将Mg 氧化,而不是OH -将Mg 氧化。

4.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A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溶解溶液----------→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稀硝酸沉淀不溶解B .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混合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溶液分层――→分液得到上层液体C .证明酸性条件下H 2O 2氧化性比I 2强:NaI 溶液-----------------------→30%H 2O 2溶液、稀硝酸及淀粉溶液变蓝色D .鉴定盐A 的成分是FeBr 3:解析:选B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0章 第32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10章 第32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气密性 装 ③实验操作的顺序:连接各部分装置→检查________→
药品进行实验操作→拆实验装置。
(3)其他易忽视的细节问题 ①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的制取需加热,应先
用酒精灯加热气体发生装置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
固体物质加热 。 ②冷却问题:有的实验为防止气体冷凝不充分而受损失, 需用冷凝管冷凝气体,使物质由气态冷凝为液态便于收集。
第十章 化学实验
第32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考纲展示 1.能根据实验要求设计、评价 或改进实验方案。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3.能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合理结论。 4.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 仪器装置图。
知识导图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 (1)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科学性:实验原理正确,实验流程合理。 ②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③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可行。 ④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药品用量少等。 (2)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理解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选择药品仪器→设计实验 步骤→选择数据处理方法→形成设计方案→确定最佳方案。
3.从安全性方面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化学实验从安全角度常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液体倒吸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止________ 。 爆炸 (2)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________(H 2还原CuO应
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为蒸气)应及时冷却。 (4)仪器拆卸的安全性(可从防污染、防倒吸、防爆炸、防 泄漏等角度考虑)。
4.某氯碱厂利用废铁皮制取净水剂 FeCl3,最合理的生产 途径是( )
废铁,高温 水 A.Cl2 ――→ FeCl3――→FeCl3 溶液 点燃 水 废铁 Cl2 B. Cl2、 H2――→HCl――→盐酸――→FeCl2 溶液――→ FeCl3 溶液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讲座8探究性实验题型突破

2016《名师面对面》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讲座8探究性实验题型突破
第十章 化学实验
高三一轮总复习 · 化学
【答案】(1)MgO、CO2 (2)除 CO2 点燃 (3)①Fe ②Fe3O4+ 8H+ ===2Fe3++ Fe2++4H2O ③Fe2+
被氧化为 Fe3+,Fe3+遇 SCN-显红色 假设 SCN-被 Cl2 氧化, 向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若出现红色,则假设成立(合理答 案均可) ④在装置 BC 之间添加装置 E 防倒吸(合理答案均可)
4
红色褪去
高三一轮总复习 · 化学
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 ②甲组步骤 1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③乙组步骤 4 中, 溶液变红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溶 液褪色可能的原因及其验证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从实验安全考虑,上图装置还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章
化学实验
高三一轮总复习 · 化学
一、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2013 北京卷)某学生对 SO2 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 实验探究:
操 作 取 4 g 漂粉精固体, 加入 100 mL 水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 pH 现 象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pH 试纸先变蓝(约为 12),后褪色 ⅰ.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ⅱ.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KSCN溶液变红,可知甲组中产物为四氧化三铁。③对比步骤
4 ,可知 Fe2 + 被氧化成 Fe3 + , Fe3 + 遇 SCN - 显红色;变色后又 褪色,有可能是Cl2与SCN-发生了反应,验证方法就是在褪色
的溶液中再加入 KSCN 溶液即可。④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 B

201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2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

201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2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

止加热或停止通气的顺序。
考点二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基础梳理】
1.化学实验方案评价的依据。 针对一个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方案,对多个实验方案进
行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原理的科学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原理是否遵循已学 化学 原理和________ 物理 原理或者能否在题目已给信息中找 ________ 到。 (2)方案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实验方案的操作步骤、现象、 是否合理、简单 。 数据处理等________________
③防氧化:如 H2 还原 CuO 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
切割宜在水中进行;制备 Fe(OH)2 要隔绝空气以及除去溶液中
的溶解氧等。
④防干扰:如在设计多种离子的检验与鉴别或确定混合物
组成的实验时,要防止离子间发生干扰;设计燃烧法测定有机 物分子式时要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实验结果造成干 扰等。 易溶于水 的气体时,要注意防倒吸。 ⑤防倒吸:处理极___________
第 32 讲 实验设计与评价
[考纲导视]
考纲定位 选项示例 1.完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提纯 1.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做到: 和检验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 (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 (2012年广东高考T33) (2)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2 .假 设 试 剂 由 大 量 (3)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 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 理结论; 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 (4)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 检验;配制250 mL约0.1 mol· 置图。 L-1Ba(OH)2·8H2O溶液的操作 2.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 步骤。 合应用。 3.设计实验探究浓硫酸与木炭 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 要时可以加热,a、b、c、d 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下述 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气体的是( )。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

全程复习构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课件

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23-(aq) PbCO3(s)+SO24-(aq)。
某课题组用 PbSO4 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
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cSO24-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c_C_O__23_-_ 。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 PbSO4 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 同 浓 度 的 Na2CO3 和 NaHCO3 溶 液 均 可 实 现 上述 转 化 ,在 _N_a_2_C_O__3_ 溶 液 中 PbSO4 转 化 率 较 大 , 理 由 是 N_a_2_C_O_3_溶__液__中__的___c_(C__O_23_-_)_大。
2.防污染安全装置的设计 例如:下列尾气处理装置中,A 装置可吸收有毒的尾气(如 Cl2 等),B 和 C 装置可吸收易倒吸的尾气(如 HCl、NH3 等),D 装置可用于除去 CO、H2 等可燃性气体,E 装置可用于收集所有 气体.
3.量气装置的设计 例如:下列装置中,A 装置是常规的量气装置,B、C、D 装置是改进后的装置,而 E 装置则不能测量气体体积。
解析:(1)根据 PbSO4(s)+CO23-(aq) PbCO3(s)+SO24-(aq) 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ccCSOO2423--。
(2)Na2CO3 溶液中 c(CO23-)较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
Na2CO3 溶液中 PbSO4 转化率较大。
(3)根据题中信息,提出另外两种假设。假设二:全部为碱 式 碳 酸 铅 [2PbCO3·Pb(OH)2] ; 假 设 三 : 为 PbCO3 和 2PbCO3·Pb(OH)2 的混合物。
“(过滤,)向反应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 NaOH 溶液调节反应液的 pH 约为 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 加过量的 NaOH 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 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 过滤”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设计与评价习题有答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设计与评价习题有答案

实验设计与评论 (附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1.以下操作能够获得纯净氧化铝的是 ( )A .向 AlCl 3 溶液中加入过度的氨水后,蒸干并灼烧B .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度氨水后,蒸干并灼烧C .向 Na[Al(OH) 4]溶液中通入过度二氧化碳气体后,蒸干并灼烧D .向 Na[Al(OH) 4]溶液中加入适当稀硫酸后,蒸干并灼烧【分析】 B 项中灼烧后还有 K 2SO 4,C 项中灼烧后还有 Na 2CO 3, D 项中灼烧后还有 Na 2SO 4。

【答案】 A2.实验室为了简易制取干燥的氨气, 以下方法中合适的是 ( ) A .加热氯化铵固体,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B .在 N 2 和 H 2 混淆气中加入铁触媒并加热至 500 ℃C .在浓氨水中加入 NaOH 固体并加热,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 .加热 NH 4HCO 3,生成的气体用 P 2O 5 干燥【分析】 NH 4Cl 受热分解获得 NH 3 和 HCl ,遇冷两者又从头化合生成 NH 4Cl ,故加热 NH 4Cl 固体没法制取氨气。

N 2 和 H 2 合成氨,该反响是可逆反响,获得的 NH 3 纯度低,且反响需高温高压,不合适在实验室里制取。

加热分解 NH 4HCO 3,所得气体中有 CO 2 且用 P 2O 5 干燥时 NH 3 被汲取。

NaOH 固体溶于水时放热,故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 固体并加热会有大批氨气逸出,且 NH 3 可用碱性干燥剂 (如碱 石灰 )干燥。

【答案】 C 3.(2011 青·浦模拟 )以下表示物质制备的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NaCl(饱和溶液 ) 浓硫酸――→ HCl稀硫酸 加热至饱和冷却晶体B .Cu ――→ CuSO 4 溶液――→ CuSO 4·5H 2OC .MnO 2 稀盐酸,加热 Cl 2――→浓硫酸,浓硝酸 硝基苯D .C 6H 6 ――→50 ℃~60 ℃【分析】 由于 HCl 极易溶于水,所以制备 HCl 时,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 而非氯化钠饱和溶液, 不然不利于 HCl 的挥发, A 错误; Cu 与稀硫酸不反响,所以 B 错误; MnO 2 应当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制取氯气,稀盐酸复原性弱不与取硝基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及脱水剂,【答案】DMnO 2反响,C D 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练3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课练3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课练3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图,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B.b图,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C.c图,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不能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D.d图,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生成,能确定K sp(AgCl)>K sp(Ag2S)4.某同学为测定Na2CO3固体(含少量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含试剂)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在②③间添加吸收HCl的装置B.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C.实验后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③中D.称取样品和③中产生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Na2CO3固体的纯度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且两者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饱和NH4Cl溶液中投入一根经过打磨的镁条镁条溶解,有气泡产生并伴有刺激性气味Mg与NH4Cl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了NH3B向某浓溶液中加入铜片和浓硫酸并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原浓溶液中一定含有NO-3C 将乙醇和浓硫酸在170 ℃下反应制得的气体直接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说明制得的气体中含有乙烯D向5 mL 1 mol·L -1HCN 溶液中加入5 mL 0.5mol·L -1NaOH 溶液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相同浓度下CN -的水解程度大于HCN 的电离程度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向Co 2O 3中滴入浓盐酸 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性:Cl 2>Co 2O 3B白铁皮(镀锌铁)出现刮痕后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一段时间后滴入几滴K 3[Fe(CN)6]溶液无明显现象 该过程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向Na 2S 溶液中滴加盐酸 产生臭鸡蛋气味气体 非金属性:Cl>SD将10 mL 2 mol·L -1的KI 溶液与1 mL 1 mol·L -1FeCl 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 溶液溶液颜色变红KI 与FeCl 3的反应有可逆性是( )A .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 2 B .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甲C .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D .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单质8.(多选)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 +、K +、NH +4、Mg 2+、Cu 2+、SO 2-4、SO 2-3、Cl -、Br -、CO 2-3中的若干种,离子浓度都为0.1 mol·L -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作业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课时作业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第38讲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8分,共40分)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解析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故A错误;由于NO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B错误;碱石灰呈固态,不能使用Y装置盛放碱石灰,且NH3密度比空气小,集气瓶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CaCO3和稀盐酸制取的CO2含有HCl和水蒸气,饱和NaHCO3溶液可以除去HCl,浓硫酸可以干燥CO2,所以可以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故D正确。

2.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气体A通入到①、②中,预测的现象与解释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亚硫酸的酸性比硅酸强,①中可生成硅酸沉淀,出现浑浊,但H2SO3的酸性比盐酸弱,与氯化钡不反应,不会出现沉淀,故②中澄清,A正确;②中溶液变红,是因Cl2将Fe2+氧化为Fe3+,Fe3+遇SCN-变红色,体现Cl2的氧化性,B错误;CH2===CH2与溴水中的溴单质发生了加成反应,CH2===CH2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氨气通入硝酸银溶液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而氨气与氯化铝溶液反应只生成沉淀,现象不同,D错误。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⑤⑥答案D解析可根据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①正确;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和醛基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错误;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于苯,无法通过过滤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③错误;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不能说明SO2具有漂白性,④错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含Cu2+和Mg2+的溶液,阴极只析出Cu,说明Cu2+的氧化性强于Mg2+,则Cu的金属性弱于Mg,⑤正确;将CO2通入Na2SiO3水溶液中生成H2SiO3沉淀,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的酸性,而H2CO3和H2SiO3分别为碳元素和硅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⑥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10.4 实验设计与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10.4 实验设计与评价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实验设计与评价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3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即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

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含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测得的总氮量既包括非蛋白的氮,也包括一些无机氮,但由于正常食品中的氮一般来自蛋白质,所以可以粗略表征。

凯氏定氮仪测量样品蛋白质含量主要经过三个步骤:第一步:硝解,将有机物中的氨基在高温和催化剂CuSO4条件下,与浓H2SO4 作用,生成无机铵盐(NH4)2SO4。

第二步:蒸馏,将硝解完成的样品中的铵盐在凯氏定氮仪中与碱反应,通过蒸馏释放出NH3,并用H3BO3溶液吸收。

第三步:滴定,将收集的NH3通过已知含量的标准酸滴定,反算出NH3的含量。

“结石宝宝事件”中,不法分子在低蛋白含量的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来“提高”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导致许多婴幼儿肾结石。

三聚氰胺(结构如图),俗称“蛋白精”,目前由尿素加热分解制得,生产成本低廉,含氮量高。

现行检验蛋白质含量的国际标准(ISO 8968)法,实际上就是在凯氏定氮法之前多一道步骤,将样品先用三氯乙酸处理,三氯乙酸能让蛋白质形成沉淀,过滤后,将沉淀用浓硫酸使氮转化为铵盐,再继续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

问题1.凯氏定氮法在测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时,为什么会失真?(素养角度——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提示:凯氏定氮法实质上测定的是含氮量,氮元素可以来自其他含氮物质。

问题2.已知乳制品的换算系数为6.38,即若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

三聚氰胺含氮量(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定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6%即为合格,某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查结果显示其三聚氰胺含量为2 563.00 mg/kg,则该婴幼儿配方乳粉蛋白质含量实际上是多少?掺假百分率为多少?(素养角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提示: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则含N量为×100%=66.7%,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查结果显示其三聚氰胺含量为2 563.00 mg/kg,设质量为1 000 g,则三聚氰胺为2.536 g,含N量为×100%≈0.17%,由检测出氮的含量为1%,蛋白质的含量则为6.38%,对应蛋白质含量为0.17%×6.38≈1.09%,所以实际含蛋白质为16%-1.09%=14.91%,掺假百分率为×100%=6.8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考部分 第十章 第32讲
题组 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1.(2015湛江一模)下述实验不能..
到达预期目的的是( )
【解析】直接将CuCl 2溶液蒸干,因CuCl 2+H 2O Cu(OH)2+HCl ,HCl 易挥发,蒸干后最终得到CuO 固体。

2.在实验室进行下列有关物质的制备流程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是( )
A .C ――→在空气中点燃CO ――→CuO △CO 2――→NaOH 溶液Na 2CO 3
B .Cu ――→AgNO 3Cu(NO 3)2溶液――→NaOH 溶液
Cu(OH)2 C .CaO ――→H 2O Ca(OH)2溶液――→Na 2CO 3溶液
NaOH 溶液 D .Fe ――→点燃Fe 2O 3――→H 2SO 4溶液
Fe 2(SO 4)3溶液 【答案】C
【解析】A 项中实验室里用在空气中点燃单质碳来制备CO 的方法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B 项中用硝酸银溶液与铜反应来制备Cu(NO 3)2是不经济的;D 项中用铁点燃制备氧化铁在理论上不正确、在操作上也不可行;只有C 符合要求。

3.(2014北京卷)用下图装置(夹持、加热装置已略)进行实验,由②中现象,不能..证实①中反应发生的是( )
【答案】A
【解析】A项,肥皂水冒泡,不能说明气泡为氢气;B项,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通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气体产生,能证实反应发生;C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D项,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有含不饱和键的新物质生成,能证明发生了反应。

4.(2014新课标Ⅰ卷)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解析】A项,产生的H2S通入③中,由于AgCl、Ag2S组成类型不同,无法比较K sp(AgCl)与K sp(Ag2S),错误;B项,蔗糖变黑,且溴水褪色,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正确;C项,③中产生白色沉淀,是SO2在酸性条件下被HNO3氧化成SO2-4的缘故,错误;D项,浓HNO3具有挥发性,可进入③中产生沉淀,无法比较碳酸与硅酸的酸性强弱,错误。

5.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解析】A 项中亚硫酸钠变质应被氧化成硫酸钠,检验时应使用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作检验试剂,而不应该使用硝酸钡和稀硝酸,因为在酸性条件下NO -
3(硝酸)能将亚硫酸盐(SO 2-
3)氧
化成硫酸盐,干扰实验现象,错误;B 项中由于乙酸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酸钠且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小,故可通过分液分离,正确;C 项中后续操作用到了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稀硝酸也能将I -
氧化成I 2,干扰实验现象,应改用稀盐酸,错误;D 项中并没有检验出Fe 2+
,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Fe 2+
氧化成了Fe 3+
,错误。

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 、b 、c 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实验室将B 、C 、E 相连后,以浓盐酸和__________(
填写名称)为原料可制取Cl 2,为接下来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做准备。

(2)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氯气,将A 、C 、E 相连,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

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表:
实验Ⅰ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C 、E 相连,可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验证Cl -
和Br -
的还原性强弱。

A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应放入的试剂是________。

(4)B 、D 、E 装置相连后,在B 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 2,欲用D 装置验证NO 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次氯酸钙(或其他合理答案) (2)不合理 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
不合理 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 气体,HCl 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气泡
(3)MnO 2+4H ++2Cl -=====△Mn 2+
+2H 2O +Cl 2↑ KBr 溶液
(4)a 、b c 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NO 2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丁中(或其他合理答案)
7. (2014浙江卷)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可促进骨骼生长的营养物质。

葡萄糖酸钙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C 6H 12O 6(葡萄糖)+Br 2+H 2O ―→C 6H 12O 7(葡萄糖酸)+2HBr2C 6H 12O 7+CaCO 3―→Ca(C 6H 12O 7)2(葡萄糖酸钙)+H 2O +CO 2↑ 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C 6H 12O 6溶液
――→滴水3%溴水/55 ℃①――→过量CaCO 3/70 ℃②――→趁热过滤③――→乙醇④悬浊液――→抽滤⑤ ――→洗涤

――→干操
⑦Ca(C 6H 12O 7)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中溴水氧化葡萄糖时,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

制备葡萄糖酸钙的过程中,葡萄糖的氧化也可用其他试剂,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

A .新制Cu(OH)2悬浊液
B.酸性KMnO4溶液
C.O2/葡萄糖氧化酶
D.[Ag(NH3)2]OH溶液
(2)第②步充分反应后CaCO3固体需有剩余,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不宜用CaCl2替代C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需趁热过滤,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步加入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步中,下列洗涤剂最合适的是________。

A.冷水B.热水
C.乙醇D.乙醇-水混合溶液
【答案】(1)B C
(2)提高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便于后续分离氯化钙难以与葡萄糖酸直接反应得到葡萄糖酸钙
(3)葡萄糖酸钙冷却后会结晶析出,如不趁热过滤会损失产品
(4)可降低葡萄糖酸钙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利于葡萄糖酸钙析出
(5)D
【解析】(1)反应需在55 ℃的恒定温度下进行,故需要用水浴加热,同时还要不断地滴加溴水,故装置B正确。

因KMnO4还能氧化葡萄糖分子中的—OH,B项淘汰;A、D中试剂价格较高,故最佳试剂是O2/葡萄糖氧化酶。

(2)CaCO3能与葡萄糖酸、HBr反应而CaCl2(属于强酸盐)不能与葡萄糖酸反应,故不能用CaCl2代替CaCO3,另外CaCO3过量时可确定葡萄糖酸、HBr能完全转化为钙盐。

(3)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没有反应完的CaCO3,由表中数据知,葡萄糖酸钙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热水的溶解度,故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葡萄糖酸钙部分结晶析出。

(4)步骤③得到的滤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钙、CaBr2,由于前者微溶于乙醇而后者易溶于乙醇,故加入乙醇后可降低葡萄糖酸钙的溶解度,促使其结晶析出。

(5)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残留的溴化钙,最后还要除去乙醇,故应选用D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