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课件 湘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保护2.3可再生资源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课件湘教版选修
①生物措施
②工程措施
③农牧业措施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与保护 (一)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1.基本国策 2.具体措施
(二)土地退化的防治 1.概念 2.表现 3.土壤侵蚀的防治 ⑴总原则 ⑵具体措施
以下为附加内容 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 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刘天金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20% 举家外出农户 留守农户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陕西抽样调查:
72%
55岁
“80后”“90后”青壮年劳动力(农民工) 务农农民平均年龄 妇女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
63% 83%
四川抽样调查: 务农农民 50 岁以上 54% , 60 岁以上 30%,70岁以上13%; 妇女60%; 初中及以下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
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
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3.具体措施:
⑴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⑵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⑶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综合整治田、水、林、村,改善 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能力,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同步课件 湘教版选修6
活动指导
• 尝试探究:中国为什么制定法律来对破坏耕地的行为进 行严惩? • 提示:我国耕地比重小(10.2%)、人均耕地少,耕地形势 十分严峻。
活动指导
• 了解 •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含义;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 • 掌握 • 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面积耕。地
耕地
• 2.土地整理是以增加
是
,提高农用土地
和恢复工程。 农用土地面积
,特别
为目的的土地建设 耕地面积
• 3.全国因工矿生质产量建设
、
废弃了大量土地。 挖掘
塌陷
• 4.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人为因素
是
、
、垦殖及
和
等,
压占
利用不当。
过度开采 放牧
水资源
活动指导
• 1.教材P35“图2-17 防风林”
;扩
大农田 还草改为
、
和粮草
措施;易旱农田退耕
,有效治理“黑风暴”。 防风林
• 4.减少免水耕土流失的休耕耕作方法有:营轮造作
、
、轮作;
带状耕种和牧场
犁地;保护性犁地。
防风林 梯田
等高线
活动指导
•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 1格土.保地护开发
,要加与大区开域发的耕生地态的环力境度,又要相防协止调盲,目既扩要大严
资源的措施。 • 应用 • 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活动指导
•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 1.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 土和地荒漠化 的最佳措施。
湘教版高中地理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课件 (1)
(2)以某一植树造林工程为例,分析其主要作用。 提示:“三北”防护林工程:防风固沙;黄河中上游防护林 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
(3)美国为防治南方草原的严重沙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营造防护林;推广农田免耕、休耕和粮草轮作等土壤 保持措施、易旱农田退耕还草。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南方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人们建
立了立体农业体系。据此回答6、7题。 6.南方丘陵地区农业发展潜力大,开发难度较小,这是因为 ( A.劳动力资源充足 )
B.邻近商品粮基地
C.邻近工业城市与海港 D.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7.南方丘陵地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与下列因素关系不密切 的是( )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结合教材P34阅读材料“美国‘罗斯福工程’与中国防护林工
程”,分析下列问题。 (1)植树造林是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请
你列举两个我国主要的植树造林工程。
提示:“三北”防护林工程、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长江 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全国防沙治沙工程等。
4.上海地区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形式是( A.水蚀风蚀 C.次生盐碱化 B.沙漠侵吞
)
D.城市、公交基本建设占地
【解析】选 D 。上海市由于城市和交通的迅速发展,占用大
量土地,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形式。
5.下列土地开发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大面积种植高产水稻
B.华北平原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C.南方低山丘陵区大量开垦梯田 D.东北三江平原退耕还湿 【解析】选 D 。东北平原退耕还湿是为了保护东北地区的湿 地资源,从而改善当地农业生态环境。
高三地理湘教版教案设计: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高三地理湘教版教案设计:可再生资的利用与保护成功就是当洋溢的生命力突然冲决堤坝而汇入一条合适的渠道。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以土地资为例,认识人类对可再生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理解可再生资的主要特征。
2.了解中外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经验,知道土地资保护的措施。
3.了解我国在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中进行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方面成功的经验。
4.学会独立或合作查阅、收集土地资地理信息,开展社会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信息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通过社会调查并观察、收集人类对土地资等可再生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2.讨论、交流所在地政府对防治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保护土地资、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的措施和成功的经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对可再生资利用、保护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关心我国土地资等可再生资的利用、保护问题,关注当地土地资的利用与保护。
3.增强对可再生资利用时应采取保护的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说明人类对可再生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难点]土地资的利用与保护[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网络资[课时安排]1课时[讲授过程]同学们,我们前面通过对石油、煤炭利用与保护的学习探究,进一步理解了非可再生资的特点、利用中存在的资问题,认识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应对的措施。
今天,我们将以土地资为例,学习讨论可再生资的利用和保护的问题。
第三节可再生资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为例中国植树节的节徽请大家一起来观察和分析一下它的含义。
1.树形:(1)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2)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申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2.文字:表示每年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
高中地理 第三章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学案高二地理教学案
第三节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情景导入先思考———————思考探究:该图反映了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是什么?解决措施有哪些?提示:主要反映了水资源短缺。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提高用水效率;重视节约用水;注重水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利用。
———————基础知识要记牢———————一、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3.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重点难点掌握好———————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持续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世界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决缺水问题。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B.修筑水库C.改进灌溉技术 D.人工降雨2.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的是( )A.海水淡化 B.开发水源C.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D.采取全面节水措施解析:1.C 2.A 开源是开辟水源,主要包括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改进灌溉技术属于节流措施。
因为现有技术条件下实施海水淡化成本太高,不是我国解决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主要措施。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
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4.针对上题的选项,该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是( )①跨流域调水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③⑤ D.③④⑤5.下列不属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潜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引起地面下沉,建筑物塌陷C.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D.沿海地区海水入侵,地下水质变坏解析:3.D 4.A 5.C 第3题,我国华北地区因降水量较少,人口众多,工农业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大,加上人们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因此华北地区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教案 高二地理教案
2.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可再生资源:1.概念:在被开发利用后能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经营再生,并继续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2.科学地开发利用与保护可再生资源的必要性(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世界淡水紧缺解决对策(1)世界淡水紧缺原因:世界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2)解决对策①开源A修筑水库、开渠引水B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C废水处理再利用D海水淡化E人工降雨等②节流A农业——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降低灌水定额。
B工业——提高用水效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水资源化等。
2.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⑴开发水源科学地修坝蓄水,修渠调水,在保持地下水位不下降的前提下,合理开发与利用地下水。
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为恢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高环境对水的涵蓄能力,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全面改变江河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的现象。
⑶采取全面节水措施推行生态农业,提高灌溉效率;⑷推行清洁生产,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用水效率;⑸倡导公民遵守《水法》,保护水资源;⑹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在社区、学校、家庭中倡导改变日常消费方式,节约生活用水。
[经典例题7]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解析】本题考查解决华北春旱的措施,并且融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引起地面下沉;缩减农田面积,虽可起到降低农业用水量的作用,但能减少粮食总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是不能直接灌溉农田。
【答案】D(三)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耕地的利用与保护(1)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
到21世纪中叶,随着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还将减少。
高三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doc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山东寿光一中刘翠荣【导入】土地资源指目前或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业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具有质和量两个内容。
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措施。
土地资源具有一定的时空性,即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条件下,所包含的内容可能不一致。
如大面积沼泽因渍水难以治理,在小农经济的历史时期,不适宜农业利用,不能视为农业土地资源。
但在已具备治理和开发技术条件的今天,即为农业土地资源。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是怎样的呢?【点拨】中国土地辽阔,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概括来看,中国土地资源具有如下特点:(1)土地类型多样。
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2.6%;干旱、半干旱区土地面积占47.4%。
从地形高度看,从平均海拔50米以下的东部平原,逐级上升到西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
(2)山地面积大。
山地(包括丘陵、高原)面积约633.7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6%。
全国1/3的人口,2/5的耕地和9/10的有林地分布在山地。
(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
中国土地总面积很大,按现有技术经济条件,可以被农林牧渔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资源仅627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5%。
其他约1/3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漠等。
在可被农业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耕地约1.35亿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林地约1.67亿公顷,占17%。
(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据统计,在天然草地、蔬林地、灌木林地和海涂中,尚有适宜于开垦种植农作物、发展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木的土地约353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
【过渡】针对现状,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土地资源。
如何保护呢?【板书】一、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教师讲解】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是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
原创2:3.3 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节流
农业:改进灌溉技术 工业:提高用水效率
中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
开发水源 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采取全面节水措施
阅读我国的《水法》……
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耕地分布数据 ◆数据覆盖范围:中国全域 ◆数据内容:全国1:10万耕地分坡度分布 ◆数据制图比例尺:1:10万 ◆数据时间:1996
“节流”的是( D )
A.海水淡化
B.开渠引水
C.改进灌溉技术 D.污水资源化
3.下列属于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形成的环境问题的是( C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次生盐渍化
D.石质荒漠化
4.与荒漠化形成有关的因素包括( A )
①植被破坏 ②气候变异 ③海面上升 ④酸雨危害
⑤风沙侵蚀 ⑥水土流失 ⑦过度开发 ⑧太阳活动
耕地的利用与保护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 提高土地利用率 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退化的防治
原因:人类经济活动时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 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产生了不利的 变化。
解决办法:“防、治、用”
土地退化的防治
石 பைடு நூலகம் 化
解决土地退化的三大措施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 农牧业措施
课堂练习
由于世界人口继续增长,经济继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
加,世界水资源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有必要通过开源和节流措施逐步解 决缺水问题。据此完成1~2题。
C 1.下列属于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节流措施是(
)
①提高公民节水意识②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③海水淡化④改进农业
灌溉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高中地理教学课件: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表现人为原因■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我国依靠占世界8.6%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成就。
同时也表明了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根据这一现状,我们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力争使土地供求关系向良性循环转变。
具增加农用土地特别是耕她要求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农村废奔地工矿建设用地和废弃地科学整理科学开发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城市不合理用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不合理利用土地后果力度,防止盲冃扩大耕地,忽视生态条件限制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退化■读以下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下题。
■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林地不适宜地1%宜林54%土地利用结构图其他用地2%C. 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⑵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釆取的措施。
图)。
■ (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
C. 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
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读图,完成4〜5题。
耕地面积/万公顷 13 000 12 800 ・•、12 600 -12 400 -12 200 -12 000 - 11 800 - 粮食产量/万吨60 000-20 000-10 000 0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年 -30 000 -50 000 -40 000 ■-耕地面积—•—粮食产量■ 4. 1999—2011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5. 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 溉,造成土壤盐碱化;乙 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 坏,造成水主流失。
高中地理《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课件
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思考: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世界水资源调查报告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世界水资源调查报告中指岀: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 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o修筑水库、开渠引水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1.开源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降雨我国水资源调查概况我国水资源总量为世界第六,总水量2. 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仅2300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而且全国有1/3水体因污染丧失了饮用价值,我国被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
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
人口多时空分布不均衡我国水资源短缺原因水资源污染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差,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思考我国该如何解决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开发水源措施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法律作保证材料分析东北地区是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
1956年国家组织开垦北大荒,北大荒一举成为了我国的北大仓。
初肯时黑土层深达0.6-1米,50多年后的今天北大仓却因大量水土流失变得沟壑纵横。
黑土层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个别地方甚至已成为遍布沙石的不毛之地。
有关专家称,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北大仓“有可能退化成名副其实的“北大荒思考北大荒 ---- 北大仓---- “北大荒”的三种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该如何治理“北大荒” ?rp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牧业措施过度放牧造成请爲&化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和涝渍-商朵资源紧缺解决对策一水资源—可再生资源合理利一用与保护-我国水资源供需平衡对策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土地退化的防治1、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ClFx原因可能是:C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境导入
课程目标
1.了解土地资源可持 续利用的含义以及我国耕 地资源的现状。 2.理解人类对土地资源不 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 2013 年 6 月 25 日,是第 23 个全国“土地日”,宣传 主题是“珍惜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 中国是 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 国家。 我国设立“土地日”的目的是保护我国有限的土 地资源。那么应该如何保护土地资源? 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的措施。 3.掌握人类对可再生资源 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及 保护、合理利用的措施。
自然原因是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基础因素,人类不合理的 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才是根本原因 植树造林
探究一
探究二
【例 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 土地利用类型。 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 么?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主要为鄂尔多斯高原及周边地 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主要依靠图中的图例(如沙漠、沙地、河流、年等 降水量线等),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进行表述;农业土地利用 类型结合图中的图例( 如旱地、水浇农田、草地等)合理表述即可;沙地主 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化土地,应从形成原因入手,提出治理措施; 旱地主要应进行合理的利用,防止其走向荒漠化。 答案:自然环境特征 :内陆地区 ;高原地形; 气候较干旱 ;植被稀少等。农 业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和牧草地。措施 :沙地应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旱地 应保持水土。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植树造林可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 水土流 失 土地荒 漠化 结论 防治措 施 地面坡度陡峭;土体的性质 松软易蚀;高强度暴雨;地 面没有林、草等植被覆盖 气候干旱;土地疏松;降水 少 人为原因 毁林毁草,陡坡开荒;草原上过度放牧; 开矿、修路等生产建设破坏地表植被 后不及时恢复;随意倾倒废土、弃石等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 理开矿;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 土地的开发和整理要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水土保持,有利于集约用 地,有利于增量提质,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
探究一
探究二
【例 2】 (2013·福建高考)下表是我国某区域 2008~2010 年占用、增 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一
二
思考讨论为实现全国耕地保有总量 1.2 亿公顷的目标,你
认为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提示:我国耕地的后备资源多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质量差、 开垦难度大、生态环境限制因素多,因此,今后补充耕地的主要途径是土地 整理。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问题导引● 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 国水土流失面积达 295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 30.7%;我国现在荒漠化 土地 263.6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 27.5%。
1-3
4-5
6
解析:第 4 题,该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 导致耕地减少的现象,它会导致农 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第 5 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 主要措施;土地复垦是解决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缓坡开垦 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4.A 5.B
1-3
4-5
6
6
解析:首先弄清各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特别是气候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然后分析森林在当地的作用。“三北” 地区主要是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 区,植被稀少,地表裸露,风沙灾害严重,故森林在这里主要起防风沙、保护 农田的作用。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森林在这些地区的作用主要是 保持水土。沿海地区风浪大,对海岸有严重的侵蚀作用,森林的作用主要是 防止海浪的侵蚀。 答案:(1)长江中上游 (2)“三北” (3)E (4)①对径流量的作用 :使径流量的变化趋缓;②对水质的影响 :由于森林具 有保持水土的功能,使入河泥沙量减少,故长江中下游含沙量将减少。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探究一
探究二
(1)土地资源的开发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 提示:①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②既要严格保护耕地, 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的限制的 不科学行为。 (2)为什么要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进行土地整理工作?其目的是什么 ? 提示:我国农村普遍存在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 废弃地多的现象。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 量。 (3)怎样让闲置的土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 提示:闲置的宅基地及时收归集体,统一规划用处;荒废的耕地可通过市 场流转、承包,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1-3
4-5
6
读下列图片,完成第 1~3 题。
1-3
4-5
6
1.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A.① B.② 2.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C.涵养水源 林带( A.①② ) B.②③ )
) C.③ D.④
B.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中的防护
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 C.③④ D.①④
平均坡度(° ) 占用耕地 增补耕地 0.94 8.40 平均海拔(米) 674.46 1 830.19
(1)指出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并推断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该区域保护耕地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 题,仔细阅读表格可知该区域耕地分布主要从坡度和海拔两 方面来描述。环境问题分析要注意题干要求“增补耕地”,可根据增补耕地 分布特点分析。第(2)题,可从工程、法规、管理、宣传等方面答题。 答案:(1)占用与增补耕地分布的差异 :占用耕地分布在坡度小、海拔低 的区域;增补耕地分布在坡度大、海拔高的区域。 增补耕地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肥力 下降。 (2)加强教育与宣传,依法保护耕地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严格限制坡度大区域开垦。
6.读我国防护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4-5
6
(1)A 地区为 (2)B 地区为
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 防护林,其目的主要是
。 。
(3)图中 C、 D、 E 三地防护林,功能与 A 地防护林相同的是 地区。 (4)在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植树造林,将对长江径流量和含沙量起何作 用?
1-3
4-5
探究一
探究二
材料二:农田防风林与梯田。
农田防风林
探究一
探究二
梯田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是什么?防护林带的类型有 哪些?防护林带具有哪些作用? 提示: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是植树造林。 防护林带的主要类型有水源涵养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 等。 防护林可以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创 造良好的条件。 (2)防风林在农田中有何分布特点?主要作用是什么? 提示:防风林多在农田中呈“田”字形分布,主要起到降低风速,防止水土 流失,减少对农田危害的作用。 (3)分析在缓坡上修筑梯田、沿等高线耕作有何好处? 提示:可以减缓或减少水土流失。
解析:第 1 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容易发生水土 流失现象。第 2 题,图片④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林。 第 3 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 答案:1.C 2.C 3.A
1-3
4-5
6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 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据此完成第 4~5 题。 4.该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 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 B.地表整体下沉 C.耕地分散 D.耕地面积扩大 5.下列措施可以解决该顺口溜描述现象的是( A.退耕还林 B.退宅还耕 C.土地复垦 D.修筑梯田 ) )
思考讨论美国在对西部的建设和改造中采取作物留茬,
大力推行免耕法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作物的根系大都分布在土壤的疏松耕作层里,作物留茬或免耕,根 系就可以抵挡风蚀,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一
二
二、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耕地持续供应
1.科学开发土地的原则 (1)土地开发要与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协调。 (2)既要严格保护耕地,加大开发耕地的力度,又要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 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的不科学行为。 2.土地整理 (1)目的: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2)本质含义:土地建设和恢复工程。 (3)我国土地整理的背景:沟坎过多、道路沟渠不整、零星未利用地和 废弃地多;因工矿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和压占等,废弃了大量土地。 (4)主要方式:旧村归并、退宅还耕、煤矿塌陷区土地复垦。
一
二
一、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1.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最佳措施:植树造林。 2.防护林带的主要类型:水源涵养带、 水土保持林带、 防风固沙林带等。 3.防护林的目的:防御风沙、 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 创造良好的条件。 4.减少水土流失的耕作方法:防风林、保护性犁地、梯田、轮作、带状 耕种和等高线犁地。
探耕地持续供应
●问题导引● 材料一:2014 年 4 月 22 日,国土资源部发布《2013 中国国土资源公 报》,公报显示 2013 年通过土地整治,我国新增耕地 34.63 万公顷,建成高 标准基本农田 710.83 万公顷,为实现粮食产量“十连增”奠定坚实基础。 材料二:2013 年 12 月 26 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社会蓝皮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社会蓝 皮书》指出,中国人口结构转型加速。随着大量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安家,农 村出现了许多闲置的宅基地和荒废的耕地。 结合材料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