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学案第二课时
包身工 第二课时
整体感知课文
4、现在,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刚才 现在,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 我们了解了文中记叙、说明和议论部分, 我们了解了文中记叙、说明和议论部分, 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线索串联的呢? 这些方面都是以什么线索串联的呢? 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时间) 主线, 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时间)为主线, 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为副线 副线, 以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为副线, 两条线索交互结合,脉络分明。 两条线索交互结合,脉络分明。
21世纪竟还有 包身工” 世纪竟还有“ 网友怒斥 21世纪竟还有“包身工”,河南省公安厅 ■新快报记者 部落 网址 请求公安部跨省施救 : /c/p/2007-0613/010412008770s.shtml 他们的孩子不幸被人贩子骗卖到山西黑窑场做苦 他们倾家荡产, 工,他们倾家荡产,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潜入大山深 处寻找他们的孩子。两个月来,他们先后营救出40 40余 处寻找他们的孩子。两个月来,他们先后营救出40余 从中得到一些宝贵线索。 人,从中得到一些宝贵线索。可当他们找到有关部门 遇到的却是互相推诿!400多位绝望至极的父亲在网上 遇到的却是互相推诿!400多位绝望至极的父亲在网上 联名发出求救信——《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父亲 400位父亲 联名发出求救信 《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 泣血呼救》 在天涯杂谈上,该帖仅仅6 泣血呼救》,在天涯杂谈上,该帖仅仅6天点击率便超 58万 回帖高达3000多篇。 3000多篇 过58万,回帖高达3000多篇。 据媒体透露, 据媒体透露,在山西黑砖窑做苦工的孩子至少有 1000人 而昨日,恰是“世界无童工日” 1000人。”而昨日,恰是“世界无童工日”。
写法探究
2、这种写法是本文最大的特点,那么 这种写法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这种写法叫什么? 这种写法叫什么? 点面结合 面:所谓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 所谓的面就是一般的、概括性的材料, 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 在本文中就是包身工悲惨生活的基本框架。 点:就是一些典型人物,典型的事件和典型 就是一些典型人物, 的细节,是在“ 的细节,是在“面”的基础上填充其中的具体 材料,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 材料,这两方面的材料是骨架和血肉的关系。
包身工学案第2课时
朔城区一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班级___姓名___学生使用时间2012年_月_日第__周课题主备编号审核使用教师编写时间包身工(2) 刘晓英董晓荣34一、课时目标要求:1、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找出文中场面、人物描写的典型化特征。
3、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二、问题探究:1、①课文叙述了“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劳动的情景。
请你找出描写“包身工”一天之中劳动生活的语段,并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②除了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劳动画面,文中还综述了“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请你也找出这些语段,并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第1~11段):(第1~6段)写起床的情景,(第7~11段)写“包身工”的来源和身份。
第二部分(第12~22段):(第12~14段)写早餐时的情景,(第15~22段)分析“包身工”发展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23~34段):(第23~33段)写上工的情景,(第34段)写中国的纱厂因剥削“包身工”而飞跃壮大的趋势。
第四部分(第35~50段):总结全文,概述“包身工”的悲惨命运,指出“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
明确:文章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既具体地再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况,又根据本文主题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剧命运的复杂背景,一条主线与一条副线交互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
2、为使读者对“包身工”这一群体有更深入的了解,文中选取了一些典型化的材料,回答以下几个问题,分析本文材料选取的典型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1)文章中选取了哪几个典型人物?她们的典型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明确:从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工房区域内两千左右的“包身工”中,作者选择了“芦柴棒”重点刻画并贯穿全文。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1课《包身工》学案2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一高中语文第4单元第11课《包身工》学案2【学习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特征,培养阅读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3、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培养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法指导】找出课文中标示线索的词句;筛选课文信息,进行整体归纳。
反复诵读文章,提取关键语句;品析重要语句,联系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
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而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
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的《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
2.背景资料:《包身工》于1936年发表在左联机关刊物《光明》创刊号上。
它反映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后到抗日战争前夕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这个时期,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
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
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
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
这就是包身工产生的时代背景。
3.关于报告文学:1、《包身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
报告文学,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散文的一类,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
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品种。
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包身工》第二课时
对比手法的运用
• 实际上,拿莫漫对待外头工人,也并不怎样客气, 因为除了打骂之外,还有更巧妙的方法,譬如派 给你难做的“生活”,或者调你去做不愿意去做 的工作。所以,外头工人里面的狡猾分子,就常 常用送节礼巴结拿莫温的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安 全。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 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 礼的权利也没有的!外头工人在抱怨这种额外的 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权利也 没有的!
包身工
第二课时
工作场景
• • • • • 三大威胁: 音响、尘埃、湿气 三种处罚: 殴打、罚工钱、停生意 “总得你帮忙,照应照应。咱的小姑娘有 什么事情,尽管打,打死不干事,只要不 是罚工钱停生意!” • 条件恶劣,时刻有被打的威胁
• 拿莫温和小荡管打人,很容易引起同车间 工人的反对,即使当场不致发作,散工之 后往往会有“喊朋友评理”和“打相打” 的危险。但是,包身工是没有“朋友”和 帮手的!什么人都可以欺侮,什么人都看 不起她们,她们是最下层的一类人,她们 是拿莫温和小荡管们发脾气和使威风的对 象。
•读49--50 •主旨: 本文通过描述包身工的悲惨生 活,愤怒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 勾结中国封建势力,残酷地压 榨中国工人的罪行,并坚信中 国工人必将奋起斗争,砸烂枷 锁,迎来黎明。
结束
写作特点 • 1、在选材上,注重点面结合。 • 2、在表达上,多种修辞、多种 表达方式结合。
• • • •
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褒词贬用
• 这几年来,一般地讲,殴打的事情渐渐地 少了,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 人身上。 • 幸福本来是褒义词,这里含有讽刺的意味。 带贬义。 • 定义: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目的在 于增添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匹配版】最新国家级中小学精品课程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高二上册
新闻性与文学性
【学习任务四】 思考:老板的话,什么地方是欺骗?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还用说?住的是洋式的公司房子。吃的是鱼肉荤腥,一个月休息两 天,咱们带着到马路上去玩耍。嘿,几十层楼的高房子,两层楼的汽车, 各种各样好看好用的外国东西。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 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块把钱一天的工钱,嘿,别人 给我叩了头也不替她写进去!咱们是同乡,有交情。——交给我带去,有 什么三差二错,我还能回家乡吗?”
”。 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大洋
十元。 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
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时候,布厂,二十五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 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芦柴棒”现在的工钱是每天三角八,拿去年的工钱三角二做平均 ,两年来在她身上实际已经收入二百三十块钱了!
《包身工》创作的相关背景。 “立自愿书人×××,情由当年家中困难,今将少女××自
愿包与招工员×××名下带到上海纱厂工作。凭中言明,包得大 洋三十元整,以三年满期,此款按每年三月间付洋十元。自进厂 之后,听凭招工员教训,不得有违。倘有走失拐带,天年不测, 均归出笔人承认,与招工员无涉,如有头痛伤风,归招工员负责。 三年期内,该女工添补衣服,归招工员承认。倘有停工,如数照 补。期限×年×月×日满工,满工后,当报招工员数月。恐后无 凭,立此承认。”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高二上册
新闻性与文学性
【学习任务四】
思考:老板的话,什么地方是欺骗?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洋式的公司房子”
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
每间工房的楼上楼下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
“懒虫”和“猪猡”
《包身工》教案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
《包身工》教案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包身工》教案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包身工》教案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身工》教案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同身受的理解血腥的包身工制度2初步学习综合多种表达方式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触发学生的真实感受以思考这一事件教学难点:讲解时不失时机地触发学生的思考学情分析: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板书设计:10包身工夏衍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四点半后:吃饭五点钟:上工下午五点(可能):收工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及活动:一1板书课题和作者,进而指出课文的作者夏衍2在新中国的报告文学史上,曾经有三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板书: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徐迟《哥德巴赫的猜想》注:简介这两篇作品的内容。
二在考虑本文的导语的时候,我想到了心理震撼这个词汇。
用最具有震撼力的语言给学生以最具有冲击力的感受,以促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其实,这里,学生有的已经不仅仅是兴趣了,可能吸引他们的是那种具有震撼色彩的画面以及动情的讲解。
因此,本文的前四自然段将是最好的导语。
三在结束了作为导语的前四段的讲解之后,学生的状态可能已经比较激愤。
这时,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如下问题:这些都是什么人呀?她们的生活状态为什么如此的恶劣?(以上问题可以先让学生提出。
教师可以引导以及启发。
目的是为了引起下文)四(一)学生自渎5-8自然段。
思考:1这几个自然段跟前四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2试概括这几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设计小题目:选择5-8自然段的正确结构示意图A5/6/78B5/67/8C56/78(二)针对5-8段中的重要内容作针对性的讲解。
2012高中语文 4.11包身工第二课时教案 07鲁人版必修1
4.11 包身工教案第二课时(07版人教必修一)教学步骤:三、鉴赏品味《包身工》的语言(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精彩的语言,品味鉴赏。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
2.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
3.打呵欠,叹气,寻衣服,穿错了别人的鞋子,胡乱地踏在别人身上叫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
4.蓬头,赤脚,一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
5.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6.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7.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做工。
8.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9.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10.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的冤魂!小结:1、准确的词语运用:⑴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这是本文的开头一句,却令人震撼。
首先它强调了时间之早,才清晨四点过一刻,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里面不是“人”,而是“生物”。
为什么是“生物”?从后文可知,她们没有人的生活,更没有人的尊严。
既然如此,她们只能像蜂房里的蜜蜂那样“蠕动”了。
)⑵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营利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包身工》第二课时教学方案
《包身工》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旧社会包身工的悲惨生活,认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2. 了解报告文学的•般特征和结构方式,体会其新闻性和文学性相统•的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新闻出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灼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2.本文的表达方式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自主查阅作者相关介绍与写作背景,标记自己阅读时产生的问题。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包身工》被称为我国报告文学的经典之作,“包身工”、“芦柴棒”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词,给每一位认真读过本文的人以心灵的震撼。
《包身工》的震撼力何在?木节课我们将从写法、语言、内涵这三个方面入手,做深入的探究。
二、写法探究1.作者报告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为工作情况,为什么还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等内容?教师释疑:这一篇报告文学,是作者经过几年的材料积累和几个月的实地考察之后写出来的,材料极为丰富,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事件,作者却能把它组织得井井有条,这得力于作者在安排结构时能把握读者的心理规律,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材料,既具体地再现包身工的一天生活情况,又根据本文主题的需要穿插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展示造成包身工悲惨命运的复杂背景,i条主线与i条副线交互发展,有机地结合,使读者对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既有触目惊心的直观印象,又有深入全面的历史认识,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
2.作者介绍包身工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引导:本文写作上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点面结合。
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等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
【高中】高中语文包身工2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题《包身工》(第二课时)个性笔记【学习目标】知道包身工的苦难生活,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本质,体会作者对包身工无限同情,对包身工制度无比愤慨的情感,培养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难点】认识包身工制度存在的社会根源,进而结合相关资料思索当代“包身工”现象存在的原因。
【考纲要求】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内容要点。
【学法指导】细读课文,结合探究的问题分析课文。
【学习过程】基础学习速读感知:你对文中的包身工有何印象?印象1:包身工的来历怎样,或者说包身工原来的身份是什么?来历:贫困农家女(贫穷困苦,无路可走)印象2:他们是怎么直接沦为包身工的?直接原因:骗订包身契(供给住食,介绍工作)[来XK]印象3:包身工的实质是什么?实质:赚钱机器(失去自由,劳无所得)印象4.包身工的命运怎样?命运:极其悲惨(二)学习探究探究1:既然是一天的生活,为什么只写到五点钟上班就中断了呢?再看看课文,还有没有了?思路提示:还写了十二个小时劳动之后,黑夜里抄身的情景。
这样,从清晨四点一刻起床到黑夜睡觉,一天的劳动生活十分完整。
但前后两部分写法不一样,前面写的详细,后面写的简略:写抄身,没有写明时间,又不是正面写搜身情景;黑夜前的休息情景也没有写出来。
显然,作者把前三个生活图景作为重点。
起身和吃饭,表现包身工恶劣的住宿、饮食条件;上班劳动,表现恶劣的劳动条件,两方面合在一起,已经构成了包身工地狱生活的全貌。
至于写黑夜,没有写什么生活图景,却写“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这是和结尾放在一起加以考虑的,有利于揭示全文的中心思想。
探究2:课文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参考鼎尖教案p253第1题探究3:你认为包身工制度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参考鼎尖教案p250第2题(三)当堂检测1、下列加粗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蠕动(rú)拎着(līn)轧票处(gá)B、饲养(sì)胆怯(què)包身契(qì)C、咳嗽(sù)纽扣(niǔ)揩地板(kāi)D、莴苣(jù)赚钱(zuàn)木栅子(z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瞌睡纠缠懒惰睡眼醒松B、荤腥谄媚焦灼衣衫蓝缕C、蹒跚骷髅舀水脾气执扭D、狡滑享福佳肴搽脂抹粉3、在句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入词语,其中最为恰当、形象的一组是()①上午四点过一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了。
《包身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蔡娜)
《包身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单元特点《包身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但又不同于新闻,作者可以对其进行艺术加工,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习报告文学,要联系作者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学习叙事写人的技巧,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文章特点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一文中再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迫害,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包身工一天生活的四个场景以及典型人物的典型案例,突出其悲惨生活,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进行了有力的揭发和严厉的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没有学习过报告文学这类体裁的文章,同时学生与其中人物所处时代的隔膜,彼此生活境遇,体验的迥异,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使得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产生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心灵的“介入”。
要让学生从现实再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残酷这本身就是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有赖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是否能从中受到感染。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把握文章的结构线索,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分析课文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和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准确评价文本的价值影响。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文章中运用的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
第二课时【情境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包身工的生活状况,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震撼!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包身工,近距离看看这群可怜的人!一、速读课文,感知包身工1.独立完成包身工身份信息卡,小组内相互展示成果。
2.生活在人间地狱的这一群女工是一群怎样的群体?快速浏览课文,说说你所感知到的包身工。
(提示:可以从包身工的来源,为什么成为包身工,生活现状等方面来说)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推荐一名代表,上台谈一谈。
包身工第二课时
包身工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2、理解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和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典型场面、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段所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讲到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通过起床、早餐和上工三个场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
他们就是在恶劣的居住条件,恶劣的钦食条件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非人的生活。
今天咱们继续来讲包身工的故事。
二、问题探究:1、包身工们的“女性所特有的那种害羞的感觉”为什么“似乎已经迟钝了”?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为什么朝夕相处两年多的同伴却很少知道她的姓名?这一切合不合清理呢?请同学们阅读1-6段后,讨论这些问题。
明确:这些都是一些反常现象,是当时包身工们被压迫得麻木不仁的悲惨生活的写照。
前者充分体现了她们已经失去了做人的最起码的尊严,后者则表现了她们没有丝毫的社会地位。
所以,这种看似不合清理的地方又完全合乎当时特定的清理。
2、请以“芦柴棒”为例,算一算带工老板是如何压榨包身工的?请同学们翻到P49。
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月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钱,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纯利润339块钱。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五十甚至一百五十个以上的包身工,这些带工老板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的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有240000以上个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
山西省岢岚县高中语文 11《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包身工》【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报告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掌握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对于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1.本文在结构上的特点、理清两条线索、区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
(重点)2.本文选材上点面结合的特点。
(难点)【教学过程】(三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语同学们,上节课咱们讲到包身工一天开始的生活,起床场景,我们了解了他们的苦难遭遇和悲惨命运。
他们就是在恶劣的居住条件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着这种非人的生活。
今天咱们继续来讲包身工的故事。
二.分析课文二大段上节课讲到了包身工的起床,起床之后,就应该干嘛?对,吃早餐。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2—13段。
总结一下这两段中的信息。
问题:包身工的早餐如何?明确:饮食质量差、数量少,环境差。
可归纳为:恶劣的饮食条件。
这样罪恶制度到底是为什么发展起来的?它又是产生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的呢?这些东洋厂为什么会雇佣包身工?(15-22段)明确:历史原因: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
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的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根本原因:三个原因:可靠(身体属于带工老板,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安全(罐装的劳动力,与外界隔绝,不受外界工潮的影响)、价廉(工资不及同类男工的三分之一)。
三.芦柴棒正是这些原因,使得这罪恶的制度一步步的壮大发展,制造了一幕幕人间地狱的场景。
其中,作者也特别描写了一个典型的形象—-芦柴棒.有一位包身工,咱们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她十五六岁,有一个外号叫“芦柴棒",她为什么会叫“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一样。
《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
《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导语:《包身工》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互相勾结,残酷压榨我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那么这篇课文应该如何教学呢?下面是《包身工》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一、检查生字新词(一)注音抹( )桌子抹( )眼泪抹( )石灰猜着( )了着( )力我没着( )了(二)解释(带点的字要单独解释)。
一听天命生杀予夺施与着力(三)听写。
殴打怜悯气烘烘惩戒二、解题(一)时代背景(着重引导学生用《从“包身工”引起的回忆》中的材料概述作者写《包身工》的时间、意图和调查搜集材料经过。
) 《包身工》1935年写成,1936年发表。
1927年,作者在上海认识了一些在纱厂工作的朋友,了解了一些纱厂工人的情况;1929年,从做工人运动工作的同志那里知道了一些包身工的非人生活情况。
“一·二八”战事后,为了写《女性的呐喊》电影剧本,又搜集了一些包身工材料,对二十世纪帝国主义经营的工厂里,还公然保存封建奴隶制度非常愤怒,决心深入调查,打算彻抵揭露。
由于纱厂工人的热心帮助,作者深入工厂实地观察调查了三个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具体时代背景从略。
(二)题目的意思。
报告文学可以写人,可以写事,也可以写问题。
《包身工》属于第三种,写问题。
以“包身工”为题,点明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同时也暗示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包身工”制度。
三、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成为阅读障碍的问题,作扼要回答。
多数问题可随分析课文逐步解决。
四、分析文章的构思(一)文章以包身工问题为中心,以包身工一天生活为线索。
掌握中心可以了解写作意图,掌握线索可以了解如何选材、组材。
(二)已经讲过,作者搜集的素材很多,关于包身工生活的素材一定也不少,不可能都写进去,需要加以选择。
看课文,作者写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选取了哪些材料?(议论)明确:四点一刻,包身工清晨起身的情景;四点半,包身工吃饭的情景;五点钟,包身工上班劳动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身工学案(第二、三课时)
一日常积累写五个自己掌握的成语
二【课堂活动】
课文除了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劳动画面,还综述包身工制度各方面的情况,请你也找出这些语段,并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概况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
主线:
副线:
三、内容分析
1、找出文章中的褒词贬用的词。
2、说说文中的比喻手法。
用来比喻包身工有哪些?用来比喻日本纱厂的有哪些?并说说其表达作用. 3提示:选材要选有典型性的材料。
28-32段是点的描写,写“小福子”受惩罚,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材料很有典型性,大家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思考、讨论:
(1)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
(2)小福子受到什么惩罚?
(3)小福子受到哪些人惩罚?
(4)小福子受惩罚的时间有多长?
4、阅读最后三段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这几段中作了怎样的联想,这些联想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2)“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要用“饲养”这一个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第49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
”句中的“黑夜”象征什么?“黎明”象征什么?用“毕竟”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