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四章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五章
• 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并具有适当资 质(含学历、培训和实践经验)的管理和操作人员, 应当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岗位的职责。岗位 职责不得遗漏,交叉的职责应当有明确规定。每 个人所承担的职责不应当过多。
• 第十九条 职责通常不得委托给他人。确需委托 的,其职责可委托给具有相当资质的指定人员。
• 第六十七条(完善条款)
对动物房设计和建设要求的条款,提 出设置独立空气处理设施及动物的专用通 道的要求。
第五节 辅助区
• 第六十八条(新增条款) 考虑制药企业员工工间需要需要有一定 的场所,规范其设置休息室的基本原则要 求。 • 第六十九条(完善条款) 进一步明确更衣室和盥洗室设置的基本 原则和适应性的要求。
• 第四十七条 (完善条款) 强调生产区和储存区的无聊和产品应做 到“有序存放”,强调风险的预防。 • 第四十八条(完善条款) 对洁净区域的温湿度环境,强调企业应 根据实际工艺控制需要设置温湿度条件。 将压差计的误差范围从“5pa”改为 “10pa”。
• 第四十九条(完善条款) 删除了“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已成弧形 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 清洁”。 • 第五十条(完善条款) 提出公用系统、设备的设计、安装和维 护不得对药品生产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节 关键人员
• 企业负责人
• 生产管理负责人 • 质量管理负责人 • 质量授权人
第三节 培训
企业应当指定部门或专人负责培训管理
工作,应当有经生产管理负责人或质量管理 负责人审核或批准的培训方案或计划,培训 记录应当予以保存。
第四节 人员卫生
一、所有人员都应当接受卫生要求的培 训,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卫生操作规程,最 大限度地降低人员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的 风险。
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重点内容
选择题重点看顾客满意、顾客忠诚和顾客 关系管理部分 2005年出过一次简答:顾客关系管理的重 要环节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四章 最大题型名词解释 名词:
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战略计划活动、标高 分析
选择题重点看核心价值观、战略计划活动 和标高分析(每年必考)
测量、信息管理(出过两次)
选择题重点看
绩效测量指标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卓越绩效标准中六个方面的指标和构成 绩效测量的过程(每年必考)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九章 最大题型简答题 名词:
供应商关系管理 供应商关系计划
选择题重点看:
供应商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区分供应商的方法(每年必考)
先看第1、2、6、7、10、11章 再看第9、12、13章 格 最后看第3、4、5、8章
能及格 保证及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一章和第二章(30分) 按照每章课件最后的重点内容全面 复习。 特别是论述题,到目前为止几乎都 在这两章节中出。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三章 最大题型名词解释 名词:
简答题重点看
制定供应商关系控制的过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十章第十一章重点就是计算题 第十章 过程能力指数及其评级 控制图 第十一章 排列图和直方图的计算和作图 直方图的观察和分析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第十二章 最大题型简答题 名词:
可靠性、维修性、可靠性工程、可靠性管理
选择题:
可靠性与维修性和可用性的关系(每年必考) 提高可靠性的方法 可靠性管理的内容
过程、过程管理、系统、系统管理、质量机能展开
选择题和简答题重点看:
过程管理和系统管理 戴明对系统的认识 产品设计的步骤 设计评审的过程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六章
2011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六章-2龙耒为你整理:五、成本计划:1、成本计划的作用和内容:⑴作用:①成本计划是组织群众挖掘降低成本潜力的有效手段;②成本计划是建立企业内部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基础;③成本计划是编制其它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
⑵内容:①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②全部产品成本计划;③期间费用预算。
2、成本计划的编制要求和步骤:⑴编制成本计划的要求:①要以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为依据;②要同企业其他计划指标紧密衔接,编制成本计划;③要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
⑵编制成本计划的步骤:①在广泛收集和认真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预计和分析上期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②进行全厂成本计划指标的初步预测,确定计划期的目标成本,并拟定和下达各车间、各部门的成本控制指标;③各车间、各部门发动群众讨论成本控制指标,编制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或费用预算,制订增产节约的保证措施;④财务部门审核各单位的成本计划或费用预算,进行综合平衡和汇编全厂的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
3、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⑴编制车间成本计划:①编制辅助生产车间成本计划;a根据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计划数量、单位产品或劳务消耗定额和计划单位价格计算;b根据规定费用开支标准计算;c根据上期实际发生数或预计发生数调整确定;d根据其他计划中的有关项目确定,如工资、折旧费等,可直接根据有关的计划资料确定。
②编制基本生产车间成本计划;a按成本项目计算车间各种产品耗用的直接费用计划数;b编制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预算;c根据各种产品的直接费用和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计算各种产品的车间计划单位成本和总成本,以及按成本项目计算的车间产品成本计划。
⑵汇编全厂成本计划:①编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②编制全面产品成本计划;③编制期间费用预算。
六、成本控制:1、成本控制概述:⑴成本控制的概念: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七章
2011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七章-2 龙耒为你整理:三、税金的计算和缴纳:1、工商税制度:⑴工商税制度的演变;P386⑵税制改革的原则:①统一税法,依法治税;②实行公平税负,为企业在市场上实现平等竞争创造条件;③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理顺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④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和持续发展;⑤根据我国实际,参照国际惯例,尽量采取较为规范的方式,以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⑥简化税制,便于操作。
⑶现行工商税制度的基本内容:①建立统一的流转税制;②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将盐税并入资源税;③改革所得税制;④开征土地增值税、证券交易税、遗产和赠与税;⑤取消一些与形式发展不相适应的税种,如筵席税、集市交易税、牲畜交易税、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等。
2、销售税金的计算:⑴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⑵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征收:应纳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单位税额⑶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⑷资源税: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⑸城市维护建设税。
3、税金的缴纳:⑴根据企业条件,采用核定的缴纳办法;⑵按照规定期限,及时缴纳税款;⑶加强纳税管理,认真执行税法。
四、利润的预测和计划:1、企业利润的构成:⑴销售利润(营业利润):销售产品销其他销管理财务利润=售利润+售利润-费用-费用①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产品销售产品销产品销产品销售售利润= 净收入-售成本-售费用-税金及附加②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其他销其他销其他销售售利润=售收入-售成本-税金及附加⑵投资净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投资损失后的数额。
⑶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后的数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2、利润预测:⑴本量利分析法:产品销产品销单位销单位销单位变固定成售利润=售数量×售价格-售税金-动成本-本总额单位边际利润产品销预测销各种产品的加权固定成售利润=售收入×平均边际利润率-本总额产品销预测销单位销单位制预测期间售利润=∑售数量×售价格×(1-税率)-造成本-费用总额⑵相关比率法:产品销上年产品计划年度产品售利润=销售利润×1+销售收入增长%⑶因素测算法:计划年度产上年产品计划年度由于各项因素品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①确定上年度产品销售利润额和成本利润率:上年产品上年1-3季度上年第4季度销售利润= 实际销售利润+ 预计销售利润上年产品上年1-3季度上年第4季度销售成本= 实际销售成本+ 预计销售成本上年成本上年销售利润总额利润率=上年销售成本总额×100%②预测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数量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销售量变动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上年预计销上年成本而增减的利润=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售成本总额×利润率③预测由于计划年度产品品种结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产品品种结构变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计划年度上年平均动而增减的利润=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平均利润率- 利润率计划年度各产品上该产品计划平均利润率=年利润率×年度销售比重④测算由于计划年度降低产品制造成本而增加的利润:成本降低而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产品成本增加的利润=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降低率⑤测算由于计划年度降低期间费用而增加的利润:按上年成本计算的计划期间费用降低上年期间年度产品销售成本总额计划年度预计而增加的利润=费用总额×上年产品销售成本总额-期间费用总额⑥测算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价格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产品销售价价格变动格变动而增=∑的某种产×计划年度-上年单×1-上年减的利润品销售量单位售价位售价税率⑦测算由于计划年度产品销售税(价内税)税率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利润:产品税率变动税率变动的产品按计划该产品上该产品计划而增减的利润=∑年度单价计算的销售收入×年税率- 年度税率3、利润计划:⑴利润计划的编制:P398⑵利润计划的组织实施:①面向市场,努力开发新产品;②增强职工的质量意识,把提高产品质量放在突出的地位;③切实加强管理,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巩固劳动纪律和工作纪律,开展双增双节,努力降低成本费用。
自考00153质量管理学 各章重点笔记
自考00153质量管理学各章重点笔记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述•质量管理定义:是指面向客户、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以规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的方式实现产品和服务满足或超越客户要求的过程和方法。
•常用质量管理工具:–流程图–制图法–因果图–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Pareto 图(帕累托图)•质量管理中的三大流派:静态质量保证、总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体系(TQM)。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在加强对内职业能力、规范化操作、加强对供应商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的管理组织结构、职责、计划、过程、程序、资源和绩效评价等要素的集合体。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以实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为基础,针对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认证。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服务过程中,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境体系,从而达到符合中国和国际环保标准的要求。
–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主要用于企业内部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规范化。
第三章质量规划•质量规划是指以企业战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为依据,制定出与企业现状相适应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质量规划的内容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计划、程序文件和工作指导书等。
•质量规划的关键因素包括目标设定、资源配置、行动计划和绩效监督等。
第四章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先进的工具和方法,对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检测,及时消除缺陷,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满足要求的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包括:控制图、检测表、散点图、直方图、因果图、Pareto 图等。
•质量控制的关键原则包括: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为基础、以过程为重点和持续改进等。
第五章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指在质量规划、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内部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方法,推动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不断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和顾客的期望。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五章
2011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五章第五章对外投资管理一、对外投资概述:1、企业对外投资的种类:⑴按对外投资形成的产权关系不同,分为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⑵对外投资按投资方式不同,分为实物投资与证券投资;⑶对外投资按投出资金的收回期限,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2、对外投资的目的和功能:⑴目的:①灵活调度资金;②实现企业扩张;③服务特定用途。
⑵功能:①对外投资有利于企业闲置资金、资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②通过对外投资,在企业外部,尤其是在外地或外国开发能源、材料来源,可以保证企业能源、材料成本低廉,供应稳定,较好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某些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③通过对外投资,可以开辟企业新的产品市场,扩大销售规模;④通过合资、联营,便于从国内外其他单位直接获取先进技术,快速提高企业的技术档次;⑤利用控股投资方式,可以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实现企业的扩张;⑥在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调研、合资联营谈判、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和有利条件,及时捕捉企业有用的各种信息。
3、对外投资决策的依据:⑴对外投资的盈利与增值水平;⑵对外投资风险:①利率风险;②购买力风险;③市场风险;④外汇风险;⑤决策风险。
⑶对外投资成本:①前期费用;②实际投资额;③资金成本;④投资回收费用。
⑷投资管理和经营控制能力;⑸筹资能力;⑹对外投资的流动性;⑺对外投资环境。
二、对外直接投资:1、联营投资:⑴联营形式与财务特征:①紧密型联营的财务特征;②半紧密型联营的财务特征; P282-283③松散型联营的财务特征。
⑵联营投资的财务管理:①按横向经济联合的原则开展联营投资;②进行联营投资的可行性研究:第一步,策划投资意向;第二步,调查研究;第三步,选择最佳方案;第四步,详细研究;第五步,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
③进行联营投资前的资产评估;④采取多种形式,筹集联营投资的资金;⑤加强对联营企业的财务监督,实行联营投资目标;⑥合理分配联营企业利润,正确计算投资收益;应补交联营投资分回的税后利润投资方联营企业所得税款=(1-联营企业所得税税率)×所得税率-所得税率⑦联营终止,依法进行投资回收清算。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重点
工程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等四方面的具体目标。
、缺陷与不合格的区别:✋: 将❽缺陷❾定义为❽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❾,并指出与不合格具有关联关系。
缺陷的定义强调与❽用途有关的要求❾,显然,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现缺陷,并且会涉及到缺陷的责任问题。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未满足,那是不合格,不是缺陷。
如未满足安全法规要求、环保法规要求等,也是不合格。
要求来自顾客、来自适用法规、来自组织规定,而用途来自产品本身并经由实现产品者提出用途指南。
、体系和过程的关系:体系是由过程构成的,体系的目标是通过过程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
过程是由活动组成的,过程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
体系、过程和活动三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具有共同之处☎如三者都有输入和输出✆。
有的只是为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种秩序,而把所研究的事物视为体系☎系统✆或过程或活动。
如:我们研究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把产品实现看作一个过程,把设计和开发看作一项活动等。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方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持续改进☎✆统计技术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质量职能是针对全过程控制需要提出来的质量活动属性与功能,是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和相对稳定 而质量职能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分工,其任务通过责、权、利予以落实,因而具有人为规定。
可以说,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责的方式或手段。
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散布在各个质量职能部门中的质量职能通过质量职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同一致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最新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学》考点笔记第四章汇总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四章2011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四章龙耒为你整理:第四章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一、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和管理要求:1、固定资产的概念: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的特点:⑴使用中固定资产价值的双重存在;⑵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⑶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实物更新是分别进行的。
3、固定资产的分类和计价:⑴分类:①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②按使用情况,分为使用中的、未使用的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③按所属关系,分为自有固定资产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④按我国现行财务制度,分为:a生产用固定资产;b非生产用固定资产;c租出固定资产;d未使用固定资产;e不需用固定资产;f融资租入固定资产;g土地。
⑵计价:①原始价值;②重置价值;③折余价值。
4、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和要求:⑴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无缺;⑵提高固定资产的完好程度和利用效果;⑶正确核定固定资产需用量;⑷正确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有计划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⑸要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预测。
二、固定资产折旧管理:1、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固定资产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上去的那部分价值,叫固定资产折旧。
2、固定资产折旧额的计算:⑴平均年限法: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年折旧额=折旧年限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或=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年折旧率=原始价值×折旧年限×100%1-预计净残值率或=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月折旧率⑵工作量法:每行驶里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程折旧额=预计总行驶里程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或= 预计总行驶里程每工作小原始价值+清理费用-残余价值时折旧额=预计总工作小时原始价值×(1-预计净残值率)或=预计总工作小时⑶双倍余额递减法: 2年折旧率=折旧年限×100%⑷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已使用年限年折旧率=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总额×月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⑸偿债基金法:rF=(V-Vn)×(1-r)n-1(F为每年提取基金数;r为利率;V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Vn为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n为固定资产的预计折旧年限)⑹年金法:Vn r(1+r)nF=V-(1+r)n(1+r)n-1(F为每年提取的折旧额;r为利率;V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Vn为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n为固定资产的预计折旧年限)3、固定资产折旧计划:⑴计划年度期初固定资产总值;⑵计划年度期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⑶计划年度内增加固定资产总值;⑷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⑸计划年度内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增加应计折旧固∑(某月份增加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该固定资产应计折旧月数) 定资产平均总值=12⑹计划年度减少固定资产总值;⑺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⑻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减少应计折某月份减少应计折该固定资产已旧固定资产Σ旧固定资产总值 ×12- 计折旧月数平均总值 = 12⑼计划年度期末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年度内计划年度内期末固定=期初固定+增加固定资-减少固定资资产总值资产总值产总值产总值⑽计划年度期末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计划年度期末计划年度期初计划年度内增计划年度内减应计折旧固定=应计折旧固定+加应计折旧固-少应计折旧固资产总值资产总值定资产总值定资产总值⑾计划年度期内应计折旧固定资产平均总值;计划年度期内计划年度期初计划年度内增加计划年度内减少应计折旧固定=应计折旧固定+应计折旧固定资-应计折旧固定资资产平均总值资产总值产平均总值产平均总值⑿计划年度应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整合 五号字 13页 自考.doc
质量管理学总复习内容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第一节质量的意义一、质量的重要性在凸现1、质量已成为全球追求的目标2、质管人员职位设置已上升到企业最高管理层二、质量的意义何在1、质量是消费者权益的保障2、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第二节质量管理发展简史(1)质量检验阶段。
这种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负责实施标准、有人按标准对产品质量检验的“三权分立”的质量管理是质量检验阶段的开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便从此诞生。
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仍属“事后把关”性质,查出了废次品,既成事实的损失已无法挽回,而且采取全数检验的办法把关,量大面广,耗费资源,增加成本,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最后,某些产品检验属破坏性检验,如炮弹的射程检验、胶片的感光度检验等,检验一个就损坏一个,全数检验是根本行不通的。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1926年美贝尔电话研究室工程师休哈特提出了“事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质量管理新思路,并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理论,发明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解决了质量检验事后把关的不足。
它把“事后把关”变成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并开创了把数理方法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新局面。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人们认识到只有将影响质量的所有因素统统纳入质量管理的轨道,并保持系统、协调的动作,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
1960年代初,费根堡姆和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概念及理论。
第三节名牌经营战略一、名牌的含义和作用1、含义:是一种驰名商标,这种商品为人广知,都喜欢使用。
名品产品就是高质量、高信任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
2、作用:名牌是企业成功的途径,名牌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二、创立名牌要以质量作基础三、创立名牌要靠技术创新第二章质量和质量管理第一节质量的概念一、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1、固有特性,指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天然存在的、永久的特性。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三章
2011自学测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三章龙耒为你整理:第三章流动资产管理一、流动资产管理概述:1、流动资产的概念和组成:概念: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货者运用的资产。
组成:⑴货币资金;⑵应收及预付款项;⑶存货;⑷短期投资。
2、流动资产的特点:⑴流动资产占用形态具有变动性;⑵流动资产占用数量具有波动性;⑶流动资产循环和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
3、流动资产的周转:⑴周转次数:周转额周转次数=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⑵周转天数: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计划期日数周转天数=周转额月初流动资金占用额+月末流动资金占用额月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2三个月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之和季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3四个季度流动资本平均占用额之和年度流动资本平均占用额= 44、流动资金管理的意义和要求:意义:⑴加强流动资金管理,可以加速流动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⑵加强流动资金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要求:⑴即要保证生产经营需要,又要节约、合理使用资金;⑵管资金的要管资产,管资产的要管资金,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⑶保证资金使用和物资运动相结合,坚持钱货两清,遵守结算纪律。
二、货币资金管理:1、现金管理的原则:⑴钱账分管,会计、出纳分开;⑵建立现金交接手续,坚持查库制度;⑶遵守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⑷遵守库存现金限额;⑸严格现金存取手续,不得坐支现金。
2、转账结算管理:⑴汇兑结算方式;⑵托收承付结算方式;⑶委托收款结算方式;⑷支票结算方式;⑸银行汇票结算方式;⑹商业汇票结算方式:①商业承兑汇票;②银行承兑汇票。
⑺银行本票结算方式。
3、货币资金的控制:⑴货币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①货币资金收入;②货币资金支出。
⑵货币资金最佳持有量的确定:①持有成本,指持有货币资金而损失的利息收入或因借款而支付的利息,这种损失又称为机会成本。
它和持有的货币资金数量成正比;②转换成本,指用有价证券等资产转换成货币资金而发生的固定成本,一般它和转换的次数成正比。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六章
2011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六章-1龙耒为你整理:第六章成本费用管理一、成本费用的概念和作用:1、成本费用的概念:就其经济实质来看,是产品价值构成中c+v两部分价值的等价物;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也就是企业在产品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的总和。
2、成本费用的作用:⑴成本费用是反映和监督劳动耗费的工具;⑵成本费用是补偿生产耗费用尺度;⑶成本费用可以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是推动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杠杆;⑷成本费用是制订产品价格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和分类:1、成本费用的开支范围:⑴产品生产经营成本:①直接材料;②直接工资;③其他直接支出;④制造费用。
按企业采购商品的不同区分,分为:①国内购进商品进价成本。
②国外购进商品进价成本:a商品进价;b进口税金;c购进外汇价差;d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理进口的商品,其商品进价成本还应包括支付给受托单位的有关费用。
⑵期间费用:①管理费用;②财务费用;③销售费用。
⑶不得列入企业成本费用的开支:①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发生的支出;②对外投资支出;③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滞纳金、罚款、违约金、赔偿金以及企业捐赠、赞助支出;④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⑤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
2、生产经营费用的分类:⑴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分类:①外购材料;②外购燃料;③外购动力;④工资;⑤提取的职工福利费;⑥折旧费;⑦利息支出;⑧税金;⑨其他支出。
⑵按费用的经济用途分类:①按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②按照费用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③按照费用是否被某一责任单位所控制,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
三、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和要求:1、成本费用管理的意义:⑴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⑵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使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⑶加强成本管理,降低生产经营耗费,为社会主义国家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1年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八章
出差管理制度为规范和加强公司差旅费的开支和管理,简化核算手续;为更好地配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本着既提高效率又节约费用支出的原则,特制定本出差管理制度。
第一条 出差的申请1、部门经理以下级员工出差前一律先填写“出差申请单”列明预计出差时间、出差事由、出差费用预算等内容,报上级领导签字批准;部门经理级出差,报总经理批准。
2、员工出差需要借款的,出差人应在“出差旅费申请表”上列明预计报销或预计还款时间,借款金额应以“出差旅费申请表”上所列预算金额为依据。
3、出差回司后,在三天内向直接上级作出本次出差结果,并到财务部报帐,报帐后结欠部份或三天内不办理报销手续的人员欠款财务部有权通知行政部在当月工资中扣回。
第二条 国内差旅费用标准1、异地出差交通费用报销标准1.1对于长途出差员工往返交通工具选择按以下标准执行。
项目级别一般地区省会城市特区及直辖市港澳地区 总经理 自选 自选 自选 由深圳市进 入香港 由珠海市进入澳门副总经理 自选自选自选主管 员工1.2出差交通费在规定标准内使用凭发票报销,超出部分自理,低于标准的按实际发票金额报销。
1.3员工出差遇特殊情况,需乘坐高于其级别标准的交通工具,须经领导批准。
2、异地出差住宿标准(人民币元/天) 项目级别一般地区省会城市特区及直辖市港澳地区总经理 自选 自选 自选 自选 副总经理 自选 自选 自选 自选 主管 当地的经济型酒店 当地的经济型酒店 当地的经济型酒店 当地的经济型酒店 一般员工当地的经济型酒店当地的经济型酒店当地的经济型酒店当地的经济型酒店2.1出差人员与公司领导同行时,因工作需要经部门总负责人或以上领导批准须与同行领导同住一家宾馆的,其住宿费按该宾馆普通标准间标准报销。
2.2遇特殊情况,如携带有现金、贵重物品等(价值均在壹万元人民币以上)应寻找安全可靠的住宿环境,费用标准高于其相应级别标准时,须分管领导批准,在报销时须经批准领导签字确认。
2.3出差人员应在中午12点以前退房,因工作需要,确需在中午12点以后退房,在报销时要书面说明情况。
自考质量管理学必备1
自考质量管理学必备1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名词解释:1、当代管理环境的特征(3c)日益剧烈的变化,掌握主导权的顾客,无所不在的竞争2、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过程:指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相或相互作用的活动4、服务: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在供方和顾客之间的界面上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5、顾客满意: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6、顾客不满:是指顾客因产品的不良而产生烦恼、抱怨、投诉的这一种状态7、质量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计划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活动8、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
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名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9、预防成本: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10、质量改进:是指实现前所未有的的质量水平的过程简答题: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心理方面的特性,时间方面的特性,安全方面的特性,社会方面的特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为四大类: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
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类型的质量特性:魅力特性,必须特性,线性特性,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1、在强有力的最高管理的领导下,建立明确的中、长期愿景和战略2、正确的应用TQM中的各种概念价值观和科学方法3、把人力资源和信息视为组织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架构4、在一个适当的管理体系中,有效的运作质量保证体系及其他跨职能管理体系5、在诸如核心技术、速度和活力这类组织的基本能力的支持下,确保与顾客、雇员、供应商和股东的融洽关系6、持续的实现公司的目标质量成本的分类: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预防成本,其他研究质量成本对质量改进的促进作用:1、确定某一单个问题造成的最大损失和需要消除的具体成本2、为有关项目所采取的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测量的尺度3、评估公司的整体质量状况并确定未来的改进项目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现代意义上的质量管理活动则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自考《质量管理学》考点笔记第四章
四、成本预测:
1、成本预测的意义和内容:⑴意义:①成本预测是全面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正确编制产品成本
计划的前提;
②成本预测能为企业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指明方向;
③准确地预测企业成本指标,能为企业领导者正确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⑵内容:①新建和扩建企业的成本预测,即预测该项工程完工投产后的产品成本水平;
②确定技术措施方案的成本预测,即企业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措施,为选择最佳方案而进行的成本预测;
③新产品的成本预测,即预测企业从未生产过的新产品经过试制投产后必
须达到和可能达到的成本水平;
④在新的条件下对原有产品的成本预测,即根据计划年度的产销情况和计
划采取的增产节约措施,预测原有产品成本比上年可能降低的程度和应当达到的水平。
2、目标成本预测:⑴目标成本的确定:①根据产品价格、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来确定产品的目标成本:
预测目预测单位单位产品预测单位产
标成本=产品售价-应纳税金-品目标利润
或:单位产品预测单目标利润额
目标成本=位售价×(1-税率)-预测销售量
②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
③根据本企业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成本降低
任务测算目标成本:
单位产品上年实际平计划期预测
目标成本=均单位成本×1-成本降低%
⑵目标成本的分解:①按产品的结构分解;
②按产品的制造过程分解;
③按产品成本的经济用途分解。
3、功能成本预测分析:⑴功能成本预测分析的基本原理:产品功能
功能成本比值=产品成本
①在保持产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
②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品功能;
③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④成本增加不多,而产品功能有较大的提高;
⑤消除过剩功能,而成本有较大降低。
⑵功能成本预测分析的基本步骤:第一步,选择分析对象,掌握数据资料;
第二步,开展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措施;
①将对象产品分解为零部件,然后把零部件分类排列起来,并按其功能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算出各类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简称功能系数);
某项零部件某项零部件功能评价得分数
的功能系数=全部零部件功能评价得分总数
②将各类零部件的实际成本与全部零部件的总成本相比,计算出各类零部件的成本系数;
某项零部件某项零部件的实际成本
的成本系数=全部零部件的实际总成本
③将各类零部件的功能评价系数与成本系数相比,计算出各类零部件的功能成本比值系数(也称价值系数),以标明零部件功能与其成本的协调情况。
功能成本比值功能评价系数
系数(价值系数)= 成本系数
第三步,确定最优方案,预测经济效果。
预测全年改进前的改进后的预测功能成本预测分析
净节约额= 产品成本-产品成本×年产量-活动的费用支出额
预测成本改进前的产品成本-改进后的产品成本
降低率 = 改进前的产品成本×100%
4、成本降低幅度的预测: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各项主要因素变动影响成本升、降率
计划年度可比按上年预计(实际)平均单位成计划年度可比产
产品成本降低额=本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总成本×品成本降低率
⑴计算按上年预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总成本;
按上年预计(实际)平均单位成本可比产品上年预计计划年度
计算的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总成本 =(实际)成本总额×1+生产增长%
⑵确定各项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①测算直接材料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材料消耗定额降低材料消耗材料费用
影响成本降低率 =定额降低%×占成本的%
材料价格变动材料价格材料费用
影响成本降低率= 降低% ×占成本的%
材料价格变动材料消耗材料价格材料费用
影响成本降低率= 1-定额降低% ×变动的%×占成本的%
材料消耗定额和材料价格材料消耗
同时变动影响成本降低率= 1- 1-定额降低% ×
+材料价格材料费用
1-变动的% ×占成本的%
原材料利用率提上年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费用高影响成本降低率= 1-计划年度原材料利用率×占成本的%
②测算直接工资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提高超过平均 1+平均工资增长% 直接工资费工资增长影响成本降低率=1-1+劳动生产率提高% ×用占成本的% 工时消耗定额降低1+平均工资增长% 直接工资
超过平均工资增长= 1- 1 ×费用占成
影响成本降低率1-工时定额降低% 本的%
工时定额平均工资直接工资费
=1- 1- 降低% × 1+ 增长% ×用占成本的%
③测算制造费用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生产增长超过制造费用1+制造费用增长% 制造费用
增加影响成本降低率 = 1- 1+生产增长% ×占成本的%
④测算废品损失变动对成本的影响。
废品损失减少废品损失废品损失
影响成本降低率= 减少%×占成本的%
⑶综合测算计划年度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
P33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