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知识点总结

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知识点总结

(黑色:重点红色:比黑色重要绿色:最重要蓝色:了解)1.质量的术语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性能、适用性和满意程度。

3.质量概念的演变(1)质量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是从单纯的产品性能扩展到考虑顾客要求的“实用性”。

(2)质量概念的第二次扩展是从单纯的产品质量扩展到包括过程在内的“工作质量”4.产品质量是如何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设计、调研、材料采购、检验、售后5.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简单的说,就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的定义引用了以下概念a)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总宗旨和方向。

在形式上的要求: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必须形成文件并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审查、批准、发布、实施。

注:要与组织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b)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注: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c)质量策划: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d)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e)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f)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g)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质量目标要和质量方针一致6.质量管理的范畴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7. 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操作工质量检验阶段、专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之父(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保证阶段、质量战略管理阶段)(TQM阶段即质量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费根堡姆:全面质量控制之父ISO9000标准: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会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质量管理知识点

质量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一、质量及相关的概念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产品:过程的结果。

包括了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服务(如运输)及其任意组合。

(1)硬件产品是指由制作的零件和部件组成或由其组装成的产品,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2)软件是指由承载在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智力产品。

软件能以概念、记录或程序的形式存在。

计算机程序是软件产品的一个实例。

(3)流程性材料是指由固体、液体、气体或其他组合体构成的产品,包括粒状材料、块状、丝状或薄板状结构的最终或中间产品。

它常用容器包装或以管线或成卷交付。

(4)服务是指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①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如维修的汽车)上所完成的活动。

②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如为准备税款申报书所需的收益表)上完成的活动。

③无形产品的交付(如知识传授方面的信息提供)。

④为顾客创造氛围(如在宾馆和饭店)。

3.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任何一个过程都由输入、过程活动和输出三部分组成。

4.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狭义: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使用者或接受者。

广义:要结合过程模型去理解,任何一个过程输出的接受者都是顾客。

)图表1广义的顾客二、质量管理及相关的概念1、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控制、组织和协调的活动。

2、质量方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3、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4、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三、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历程:1、质量检验阶段-------------泰勒(20世纪初到30年代)特点:事后检验把关和信息反馈局限性:预防作用薄弱,适宜性差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休哈特(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特点: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流程的工序之间进行质量控制,从而预防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

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1.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2.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

3.质量螺旋:是指产品质量从市场调查研究开始到形成、实现后交付使用,到在使用中又产生新的想法,再到构成动力再开始新的质量过程,产品质量水平呈螺旋式上升。

4.质量环:这个循环从市场调研开始,随后是产品开发、采购、工艺、生产、检验,最后到销售和服务共八个职能。

5.控制图:是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6.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通俗的说,就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7.全面质量管理: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8.六西格玛:指一整套管理方法,不仅是指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量,更是指公司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一个目标,是能实现持续领先和世界级业绩的一个管理系统,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是基于数据的一种决策方法。

9.质量功能展开:是保证用户、消费者需求,并能推动产品设计和生产工序设计改进的一种方法,也即把用户、消费者需求变换成产品特性和工序特性,并由全企业来完成这些要求的系统方法。

10.过程检验: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和与质量有关的要素进行的检验,它也是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11.抽样检验: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从一批待检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全数检验,根据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定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一种检验方法。

12.接受概率:即某批产品的合格概率,是指根据规定抽样方案把质量为p的交验批判断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用符合L(p)表示。

13.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相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质量管理复习知识点

质量管理复习知识点

朱兰:质量就是适用性。

质量要求的动态性;质量需求的区域性;质量等次的相对性;质量观念的演变性;质量的经济性。

对质量的追求:制造过程零废品,上市产品零缺陷,运行过程零故障,寿命周期零污染和零事故。

现代质量工程的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质量管理。

朱兰80/20原则:在所发生的质量问题中,只有20%来自基层操作人员,而80%的质量问题是由于领导责任所引起的。

朱兰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5种错误的质量观:质量好意味着档次高;质量是无形的,因此无法衡量;存在着质量经济性;所有质量问题都是工人造成的,尤其在生产领域;质量是质量控制部门的事(零缺陷)田口玄一: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三大国际质量奖:戴明奖、马尔科姆。

波多里奇奖(美国国家质量奖)、EFQM卓越奖质量经营是以质量文化为主导,以全面控制人的行为为基础,以零缺陷管理为出发点,以统计质量控制为手段,以提高质量效益为前提,以顾客满意为目标,以质量体系为保证的经营方式和经营战略。

几种主要的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质量目标的策划;有关过程的策划;质量改进的策划。

质量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标准化工作;现场质量管理;计量工作;质量信息管理;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工作;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责任制是指为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明确其在质量工作上的任务、责任和权利,以便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准则、工作有考核、好坏有奖惩,把质量管理工作与发挥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建立质量责任制是组织共同劳动、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的基本条件。

企业的质量教育工作,首要的是质量意识教育,其次质量管理知识教育,最后专业技术培训。

企业进行质量教育工作应做好:领导要充分重视和支持;内容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方法要多样化,因材施教;要注重提高培训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素质。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特性:技术理化方面的特性;心理;时间;安全;社会3、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4、产品的分类:服务;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顾客,供方;不良;顾客满意;顾客不满意5、促使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科技发展;人类安全环境受到威胁;消费者权益日益高涨;政府的管制;国际化竞争6、朱兰三部曲:质量计划,控制,改进7、全面质量管理(TQM):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8、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成效: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员工的活性化。

9、质量成本: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

10、质量管理发展历程:二战以前是质量检验阶段;二战到20世纪50年代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20世纪60年代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0、戴明奖的审查要点:方针;组织及营运;教育与普及;信息收集传递;分析;标准化;控制;质量保证;效果;将来的计划11、2003年卓越绩效标准结构:领导;战略计划;以顾客为中心;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注重;过程管理;经营结果12、ISO9000族标准:是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通用指南和要求13、ISO90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9001是要求;9004是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2002是质量和环境管理审核指南14、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5、顾客细分:是企业市场经营的战略之一,细分市场对企业福址特别重要,而没有探索出顾客需要和要求并细分市场变化方式的企业,将失去在该市场上最大限度的满足顾客期望的机会。

16、顾客忠诚:是顾客对某种品牌产品或某个企业做出的长期购买承诺17、满意度的调查的主要环节:明确调查的目的;选择调查的实施者和调查对象;设计和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问题;满意程度的标度设计报告格式和数据整理的方法18、使命:是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它回答我是谁,这一根本性的问题19、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组织所拥护的和信奉的东西,是一个组织的重要和永恒的信条,是一小部分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的原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2、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3、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供方和各科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所产生的结果。

4、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5、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6、过程能力:以往被称为工序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C,跟 成反比。

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PCI或P7、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存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简写为M。

8、保障性:是指产品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简写为S。

9、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0、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相同测量系统对同一产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偏移的变化。

11、重复性:又称为设备变差,指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的精度。

12、潜在先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是按照一定得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或每一种功能)可能产生的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13、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为基础,以自主保养、计划保养、前期管理、个别改善、教育训练、质量保全、间接部门效率化、安全与卫生八大支柱为主体,追求零故障、零灾害、零不良、零损失,以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员效率化管理。

14、可靠度:在规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5、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种固有属性的综合反映,是指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或可使用状态的能力。

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

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

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第一篇:质量管理知识点终极版1.质量: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之总和。

实体可以是产品、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组织、体系或人,还可以是上述各项的组合。

2.产品可分为4类: 硬件,具有特定形状可分离的有形产品; 流程性材料,把原材料转化成有形的待加工的半成品; 软件,承载媒体的表达形式的信息知识;④服务,供方为满足顾客需要而提供的活动。

(不用记定义,需知道给定产品属于哪类产品,例如:专利属于软件;运输属于服务)3.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满足用户特定(明确和隐含的)需要的,能体现产品使用价值的,有助于区分和识别产品的,可以描述或可以度量的基本属性。

4.质量观分为:传统-符合型质量观,现在-用户型质量观。

5.朱兰质量螺旋模型核心是朱兰三部曲,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6.戴明质量圆环核心:PDCA四环节:P-计划,D-实施,C-检查,A-行动、处理八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2、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3、要因确认4、拟定措施、制定计划5、执行措施、执行计划6、检查验证、评估效果7、标准化,固定成绩8、处理遗留问题7.桑德霍姆与朱兰模型区别:更强调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外部环境的联系,特别是和原材料供应单位及用户的联系。

8.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10.质量体系有两种形式: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

(要区分开两种体系参看课本p7)11.质量策划:是指确定质量目标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活动。

12.质量改进:是指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效益,在整个组织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15、为什么食品安全性有绝对相对之分?答:对食品绝对安全性与相对安全性的区分,反映了消费者与生产者和管理者两个侧面在食品安全性认识角度上的差异。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

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 /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质量管理学》各章重点

《质量管理学》各章重点

1、质量概念及其发展;从数量到质量(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经济处于卖方市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⒈符合性质量⒉适用性质量⒊全面质量质量先驱的质量观;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的1质量定义:“如果一种产品或服务对别人有所帮助,并且能够持续占有一个不错的市场份额,那么可以说他们拥有质量。

”2.减少变异3.持续改进4.戴明循环(PDCA 循环)朱兰质量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零缺陷”就是缺陷预防的呐喊,它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服务业与制造业中的质量比较。

1.顾客需求与服务标准难于界定和测量。

2.个性化服务。

3.无形的服务产品。

4.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性。

5.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6.出错几率更大。

与制造业一样,服务业同样要非常重视自己的服务质量。

戴明的生产系统观同样适合于服务业。

2、“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版标准中,将TQM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要点;⑴全面质量管理(TQM)又称为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CWQC)、(TQC)。

⑵全面质量管理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途径;⑶TQM是一个体系或途径,其目的在于:最经济地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内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⑷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质量环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⑸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组织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实施全员教育和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㈠全过程的质量管理㈡全员的质量㈢全面的管理㈣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㈠以顾客为导向(核心是满足顾客需求;内部顾客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的基础。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

质量管理学(重点)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产品的概念:过程的结果。

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

2.产品的对象:从合同中规定的产品发展到包括合同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其他一切结果。

即从预期到非预期。

(这是产品对象的发展过程)3.产品的区别: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和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通常是有形产品,常被称之为货物。

区别仅在量的特性,前者具有计数的特性,后者有连续的特性。

服务通常是无形的并且是在供方和顾客接触面上至少需要完成一项活动的结果。

4.朱兰质量螺旋曲线:1)13个环节;2)不断改进;3)全过程管理;4)QM是社会系统工程;5)以人为主体。

“Juran质量螺旋曲线”阐述了五个重要的概念:1.产品质量的行程由市场研究到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组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2.产品质量形成的环节一环扣一环,周而复始,不是简单的重复,是不断上升、不断以高的过程,所以质量是不断改进的;3.产品质量形成是全过程的,对质量要进行全过程管理;4.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中存放的供方、销售商和顾客的影响,涉及企业之外的因素,所以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5.所有的质量活动都由人来完成,质量管理应该以人为主体。

推动人们对质量概念的认识由狭义的产品质量向广义的企业整体质量的发展。

5.顾客:内部顾客,外部顾客,及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顾客customer: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例如: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

区别: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企业的顾客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受益(害)者,包括内部及外部顾客。

联系:从内部顾客和外部顾客的角度来讨论顾客与质量的问题,目的是要引起人们对内部顾客(组织成员)的关注。

如果内部顾客长期处于不满意的状态下,则组织也难以保证让外部顾客满意。

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回顾1.质量检验阶段的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详见已做习题第二章T1)——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①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必须有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重点知识点

质量管理重点知识点

质量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
1,质量的定义代表人物
2.食品质量的特性
第二章
1.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朱兰的质量三步曲
4.顾客、产品和过程的定义
5.戴明循环
6.质量成本的划分组成成分(能将质量成本归类即可)
7.我国标准的级别分哪几级?
第三章
1.QFD 矩阵
第四章
1.老七种工具的特点、和作用(鱼骨图、散布图、排列图、直方图和控制图)
2.不同的直方图的形状类型说明加工中什么问题?
3.会计算和画出排列图。

4.有质量特性数据,会计算和画出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

5.什么是5M1E?
第五章
1.质量检验类型
2.什么是抽样检验?
3.着重掌握OC特性曲线
第六章
1.HACCP GMP SSOP 之间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HACCP 的七个步骤是什么?
3.关键控制点定义是什么?
4.建立关键限值的原则是什么?
第八章
1.238页审核表格(前四行)。

2.质量认证定义是什么?有几种类型?
本门考试重点在第二、四、五、六章书上找不到的以课件为准,望大家好好复习。

质量管理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重点

1、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过程、资源、组织结构和程序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两种推动模式①受益者推动方式②管理者推动方式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①教育培训、统一认识②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③组织落实,制定计划④现状调查和分析⑤调整组织结构,合理配备资源⑥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特点:可操作性、可融合性、可检查性5、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及改进:四个环节:①重点培训执行层②重视信息的管理③质量体系的审核和评审④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6、质量审核分类:产品质量审核(过程)工序质量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多管理体系结合审核7、第一方审核:①作为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手段②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前的准备第二方审核:提供对组织的信任依据①有合同意向时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第三方审核:①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能够有效运行。

②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可以认证注册。

③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

④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8、质量认证: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一个公证机构(第三方)对产品或质量体系作出合格评定。

9、10、中国认证制度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授权机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二层次:认可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第三层次: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第四层次:企业申请后接受认证机构的检验、评审和监督11、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12、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的核心。

13、工序质量波动的形式:偶然性波动、系统性波动。

14、抽样方法:简单随即抽样、间隔随即抽样、分层随即抽样、分段随机抽样15、工序能力指标的用途:①验证工序质量保证能力②协调工序间相互关系③选择经济合理的工序方案16、质量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管理学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学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导论1.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迅猛发展的科技支撑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2.国际贸易与我国产品质量的关系国际贸易于我国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国际贸易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又成为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当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有益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1.工业时代以后的质量管理;质量检验阶段18c—19c30y 以事后检验为主体泰勒科学管理统计质量检验阶段二战---20c60y全面质量管理20c60---- 费根鲍姆朱兰2.泰勒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薪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3.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专职检验人员把关作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局限:事后检验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不能减少因废品而造成的损失4.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仍然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人员忽视5.促使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度的原因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现代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6.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本手段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7.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商品竞争力的基础,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产品质量交货质量成本质量售后服务质量8.全面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的区别质量管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之一,而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所有的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全面质量管理是管理理论及实质质的飞跃,是一套管理思想、理论观念、手段、方法的综合体系;十一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质量管理的100个知识点

质量管理的100个知识点

质量管理的100个知识点1、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有何区别?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企业为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称为代用质量特性。

例如: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是真正质量特性,而其耐磨度、抗压和抗拉强度等则是它的代用质量特性。

可见,真正质量特性是顾客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企业为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做出的规定。

2、质量环有什么特点?(1)质量环中的一系列活动中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2)质量环不断循环,每经过一次循环,就意味着产品质量的一次提高。

3、影响产品质量的四个方面是什么?(1)市场调研质量。

(2)设计质量。

(3)符合性质量或制造质量。

(4)使用质量或售后服务质量。

4、质量检验阶段进行检验把关有什么缺点?(1)缺乏系统的观念,责任不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推诿。

(2)在生产过程中缺乏预防,一旦出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一般很难补救。

(3)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而百分之百的检验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且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样做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这种检验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或毫无意义的。

5、质量管理学有哪些重要概念?(1)质量;(2)质量管理;(3)质量体系;(4)质量控制;(5)质量保证;(6)质量策划;(7)质量方针;(8)质量改进;(9)质量审核;(10)质量认证;(11)管理评审;(12)质量成本等。

6、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核心是什么?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人人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7、计量工作的任务是什么?有哪些特点?企业计量工作的任务,是以统一计量单位制度,组织量值正确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为目的基础工作。

计量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一致性;②准确性;③可溯源性;④法制性。

8、计量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量具和化验、分析仪器必须配备齐全,完整无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最高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领导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的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4、全5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质量体系:为了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是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需要通过质量体系来贯彻和实施。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环:是指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是指在质量活动中需要重点进行控制的对象或实体。

因果图:它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标准化: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质量信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1、面向质量的设计(design for quality,DFQ)是一种强调以满足顾客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先进产品设计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准确把握顾客及市场需求,将满足顾客需求,保证产品质量这一目标融入产品设计全过程,全面考虑产品生产周期各个阶段影响质量的因素及控制问题,确保所设计出的产品质量通过后续制造能予以保证或实现。

并行工程是集成、并行设计产品及相关过程(包括制造和支持)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产品开发人员从一开始就能考虑到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作业调度以及客户需求.受控状态:μ和σ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过程的质量特征值或其统计量均在上下控制界限之内,且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失控状态:μ和σ其中之一或者两者不符合质量规格要求,或者随时间变化工序能力:指工序出狱受控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亦即人员,设备,原材料,加工方法,检测手段,环境等质量因素出狱稳定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保证工序质量的能力工序能力指数:就是表示工序能力对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工序质量控制:是定期而连续地从零件中抽取一定量的样本进行检验,把样本作为工序加工状态的反馈信息,以便分析和控制制造过程,从而达到保证加工质量的目的。

工序改善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合格率,能使工序能力进一步提高的活动质量检验: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行的活动。

质量成本就是指要将产品质量保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费用内部故障成本指产品在交付前不能满足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外部故障成本产品出厂后,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的缺陷或故障所引起的一切费用总和鉴定成本是为评定产品是否满足规定质量要求所需的试验,检验和检查方面所支付的费用预防成本是指预防发生故障或不合格品所需的各项费用直接质量成本是指生产,销售某种产品而直接发生的费用间接质量成本是指生产,销售几种产品而共同发生的费用可靠性从工程角度定义为产品无故障完成任务的能力;从统计角度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模型指的是系统可靠性逻辑框图及数学模型简答题简述成本质量的构成:1。

:一般可将质量成本划分为直接质量成本和间接质量成本.直接质量成本包括:1.内部故障成本 2。

外部故障成本 3.鉴定成本 4.预防成本。

间接质量成本包括:1、无形的质量成本;2、使用质量成本;3、供应商质量成本;4、设备质量成本。

简述成本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全面的质量管理(1)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促进职工自觉地参加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2)通过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自己在质量责任制中的责任和权限.(3)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进取精神。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1)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2)为顾客服务的思想.3。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4。

多方法的质量管理(1)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

(2)遵循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3)广泛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真正质量特性和代用质量特性有何区别?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称为真正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的期望和要求,相应的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例如,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是真正质量特性,而其耐磨、抗压和抗拉强度等则是它的代用质量特性.可见,真正质量特性是顾客的期望和要求,而代用质量特性是企业为了实现真正质量特性所作出的规定.质量管理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自20世纪初的质量体验,到40~50年代的统计质量管理,再到50~60年代兴起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及80年代出现的ISO9000现象和6西格玛管理法,理论与技术都一直在发展美国和日本两国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各自特征是什么?美国:第一,它十分注重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先后建立了质量检验的工作方法、统计质量控制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等,并成功地把它们应用于产品质量控制;第二,非常重视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工作;第三,十分重视质量成本分析,认为必须把质量水品和成本水品联系起来考虑,注重在一定的成本水平的条件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日本:第一,全企业的质量管理;第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第三,质量管理监察;第四,活用各种统计方法;第五,质量管理教育和训练;第六,全国的质量管理推行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特点是什么?全面质量管理其基本特点是:(1)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途径,既不是某种狭隘的概念或简单的方法,也不是某种模式或框架(2)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必须以质量为中心来,其他管理职能不可能取代质量管理的中心地位(3)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以全员参与为基础(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组织的长期成功,而不是短期的效益或哗众取宠的市场效应(5)强调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不是受损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

全面的质量管理(1)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促进职工自觉地参加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

(2)通过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自己在质量责任制中的责任和权限。

(3)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进取精神。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

(2)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3。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1)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

(2)遵循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

(3)广泛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质量检验阶段进行检验把关有什么缺点?(1)缺乏系统的观念,责任不明,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皮、推诿。

(2)在生产过程中缺乏预防,一旦出现废品,就是“既成事实”,一般很难补救. (3)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而百分之百的检验并不等于百分之百的准确,而且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这样做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对于某些产品来说,这种检验在技术上也是不可能的,或毫无意义的。

什么是质量文化?就是组织和社会在航期的生产经营中自然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意识规范价值取向质量环有什么特点?一.将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划分为13个环节(质量职能),即市场研究、开发研制、设计、指定产品规格、制定工艺、采购、设备装置、生产、工序控制、检验、测试、销售和售后服务。

这些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周而复始。

二,强调了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实现以及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3个环节构成一轮循环,每经过一轮循环,产品质量就获得一定的提高,而且连绵不断,永无止境。

试述质量管理“三部曲”的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部曲包括:1)质量计划-—为建立有能力满足质量标准化的工作程序,质量计划是必要的。

2)质量控制-—为了掌握何时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质量问题就必须实施质量控制。

3)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管理工作方式。

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达到完善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由哪些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组成?答:(1)管理职责(2)资源管理(3)产品的实现(4)测量、分析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指的是什么?一个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要受到各种需求、具体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其结构和要素不需统一成相同的模式。

以下是集中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体系要素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体系结构:(1)要素树结构(2)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3)持续改进模式。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论述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种,ISO9000将其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1)质量管理的有机整体;(2)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客观呈现;(3)组织形式的唯一性;(4)内容的全面性。

什么是不合格控制?如何实施不合格控制?答:不合格品控制在质量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组织必须采取措施对不合格品实施严厉的控制,并建立不合格品控制度文件化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通常包括标识、隔离、评审、处置、措施和放置再发生。

任何人都有权报告在过程的任何阶段所发现的不合格。

不合格一旦发生,应立即予以纠正,并在纠正后重新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

要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标识和控制,以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并要详细记录所发生的任何一项不合格及其处置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和为分析与改进活动提供数据.应用散布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1)应将不同性质的数据分层作图。

否则将会导致不真实的判断结论。

(2)散布图相关性规律的运用范围一般局限于观测值数据的范围内,不能任意扩大相关判断范围。

(3)散布图中出现的个别偏离分布趋势的异常点,应在查明原因后予以剔除。

散布图中的点子云形状有哪些?有六种: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相关、强负相关、弱负相关、曲线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