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合集下载

双壳类动物总体生物学特征研究

双壳类动物总体生物学特征研究

双壳类动物总体生物学特征研究双壳类动物是指拥有两个贝壳的海洋动物,也叫双壳纲。

这个纲包含了海洋生物的很大一部分,被认为是脊椎动物以外生物种类最多的一类。

它们的壳从腹部向上成弧形,两壳贴紧。

双壳类动物是海洋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海洋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生活中,贻贝、牡蛎、蛤蜊等离不开双壳类动物的帮助。

双壳类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物种多样性、形态特征、壳的结构和生长、生殖方式等。

一、物种多样性双壳类动物在种类上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到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1.5万种双壳类动物被描述和命名,这其中还有好几百种新的种类正等待命名。

双壳类动物的形态以及壳的结构因物种而异,有些种类的贝壳呈圆形,而有些则是扁平的,有些群体的贝壳呈三角形,还有些种类的贝壳呈螺旋状,有许多种类的贝壳呈现出明显的纹路或颜色。

不同形态和结构的贝壳,反映了种类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二、形态特征双壳类动物呈现出半径对称的形态,头部通常不明显,口在体中部。

它们没有眼睛,但是有感觉器官,可以感知到环境。

其体表具有类似于腔肠、肺、肾和生殖腺等器官的功能区域,但是形态上不显眼,需要进行解剖才能发现。

双壳类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它们在幼年时具有前伸的足以及一个人工孔,成年后,它们会从这个洞里用分泌物弯曲出后伸的足;这样的足可以挖掘出浅层沉积物,用于膜拜和躲避掠食者。

同时,成年的双壳类动物足变得更粗,足之间的间隙也更小。

三、壳的结构和生长双壳类动物的壳是由钙质内骨胶质、表层珍珠质及间层分泌出来的物质构成的。

贝壳的内骨质层是由石灰石和微晶cellulose交错构成。

珍珠层是由钙化的蛋白质和角蛋白等有机成分构成。

在这两层之间有一层内膜以及少量的黏膜和垃圾物质。

双壳类动物壳的生长与体大小和寿命有关。

有些长寿的双壳类动物壳可以长到非常巨大,比如美国个体最大的新月蛤长达1.3米。

寿命越长的双壳类动物壳越厚,但并不会达到无限制,因为壳的质量和形态与壳的重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人教版册八年级生物上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册八年级生物上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与反思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一、教学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认同应辩证地认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举例说明双壳类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三、教学设计思路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两大类群。

这两大类群中的许多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同时采取问题引导、表格归纳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由具体动物的特征逐步归纳总结出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比较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说明节肢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

此外,运用讨论、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图片、视频资料,常见的双壳类动物(如河蚌、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器材,节肢动物(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蜈蚣、虾等)的标本,搜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实例资料等。

2.学生准备搜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实例(如有条件,还可调查市场中软体动物的种类,并准备1至2种熟悉的种类用于交流。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素材积累】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

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

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

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想一想 议一议
你喜欢图中的贝壳吗?长有这 些贝壳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坚 硬的贝壳会妨碍动物的运动吗?
一.软体动物
1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生活 在淡水中的河蚌,生活 在陆地湿润处的蜗牛, 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等。
1.常见的软体动物
双壳类动物——扇贝
文蛤
出水管
缢蛏
入水管
缢蛏的内部结构
身体——身体柔软,表面有 外套膜 ,它
的分泌物形成_____贝__壳。
外分套泌膜的珍
珠质把侵入体内的异物层层包裹形成了
______珍_。珠珍珠与贝壳内表面的成分相同,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2.其它软体动物石鳖 Nhomakorabea蜗牛
是不是所有软体动物都有贝壳?
乌贼的贝壳退化为海螵鞘, 位于体背面皮肤下的壳囊内,具有 重要的药用价值。
七星瓢虫
1.比较你所观察的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下 面的表格。
动物名称
蝗虫 瓢虫 蜘蛛 蜈蚣 虾
体表是否较硬 是 是 是 是 是
身体是否分节, 不同体节有无差别 有无触角,触角是 否分节
有无翅
有几对足,足是否 分节
是 是 是 是是 有 有 有 有有
有 是 有 是 有 是有 是 有 是

有无
无无
3 是 3 是 4 是 很多 是 5 是
蝗虫的结构示意图
1.身体分为 头 、 胸 、 腹 三部分;
2.有一对
、三对
、两

,触触角角和足(附足肢)

3. 腹翅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分节
4.呼吸
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 ,通过气门与外界相 通。气门位于 胸和部 腹,部一共有 对10。

24第二章-2双壳类

24第二章-2双壳类
两壳不等,前后壳 耳近相等,无特殊 的足丝孔。如嵌条 扇贝 P. laqueatus : 左壳平,右壳突出, 放射肋11条。
栉孔扇贝属Chlamys
两壳近相等。前耳大,有足丝
孔 。 常 见 华 贵 栉 孔 扇 贝 C.
nobilis :左壳比右壳稍凸,放 射肋约 23 条,肋间沟内具细的 放射肋 3 条。后闭壳肌大,是 制干贝的优良品种,海珍品之 一。多生于 2 - 4 米海深的岩石、 礁石及碎石的海底。用足丝附 着生活。
在珠蚌科的种类常不具正韧带 在铰合部两侧的角质物,具有弹性,连接 两壳的背缘,具有开启贝壳的作用。
外韧带位于壳顶后面背缘的两壳间。
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铰合部中央的韧带槽。
5、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环形。 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条纹。
帘蛤目 Veneroida
常见科、属检索 1(2)铰合部无侧齿,壳狭长呈圆筒形……………………………………… ………………………..…………竹蛏科Solenidae 如缢蛏属Stinonovacula 2(1)铰合部有侧齿,壳不呈圆筒形 3(4)具角质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三角凹槽中…………………………… …………………………….蛤蜊科Mactridae 如蛤蜊属Mactra(四角蛤蜊) 4(3)无内韧带 5(8)主齿3枚,壳缘无缺刻 6(7)前后侧齿发达,而呈锯齿状…………………………………………… …………………..……….蚬科Corbiculidae 仅一属蚬属Corbicula(河蚬) 7(6)通常仅有前侧齿而无后侧齿…………………………………………… 帘蛤科Veneridae 文蛤属Meretrix(文蛤)、青蛤属Cyclina(青蛤) 8(5)主齿2枚,壳极大,壳缘有大的缺刻…………………………………… …………………………………..…砗磲科Tridacnidae 常见砗磲属Tridacna

腕足类与双壳类动物的区别

腕足类与双壳类动物的区别

腕足类的背壳小,腹壳大。

腹壳后端常具一肉质柄,以固着外物。

肉质柄收缩,使动物快速潜入海底泥沙中。

背腹二壳内面各具一片外套膜,其边缘有刚毛。

壳由套膜分泌形成,二套膜之间为外套腔,动物的柔软身体的大部分位于其中。

外套腔被隔膜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内有螺旋状得总担,一般左右各一,后部为内脏团。

腕足类壳分背壳和腹壳,双壳类是左右两片壳。

下壳通常较大,在后端背侧有一喙状突及一圆形开孔,双壳类贝壳一对,一般左右对称腕足类多体型多小,双
腕足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一大类有壳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两瓣壳大小不一样,壳质是钙质或几丁磷灰质。

腕足动物在幼虫期要度过几天到两个星期的时间营浮游生活,然后长出肉茎附着于海底营固着生活,不过也有一些种类是以次生胶结物或壳刺固着于海底或自由躺卧着生活。

双壳动物:属软体动物门,也称作双壳纲(Bivalvia )或无头纲(Acephala )。

瓣鳃纲动物全部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约有2万种,分布很广。

一般运动缓慢,有的潜居泥沙中,有的固着生活,也有的凿石或凿木而栖。

该纲全部种类均可食用,多种可入药,部分种能产珍珠。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所在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编号2014年4月30日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摘要:双壳纲通称贝类。

两侧对称,身体侧扁,都具有两枚发达的贝壳包围整个身体,故名双壳纲。

壳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头部不明显,只保留有口,口内亦无口腔及齿舌。

身体腹面有一侧扁形如斧状的足,因此双壳纲也称为斧足纲(Pelecypoda)。

外套膜发达呈两片状,由身体背部悬垂下来,并与内脏囊之间构成宽阔的外套腔,外套腔内有一对或两对鳃,原始的种类仍为栉鳃,高等的种类鳃成瓣状,所以双壳纲又称为瓣鳃纲。

[1]双壳纲的全部种类都可供食用,不仅肉味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灰分等,其中许多种是名贵的海珍品。

另外如珍珠贝、河蚌等除可食用外,还能产生价值极高的珍珠。

不少种类的壳可入药,有的为工业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烧石灰等。

此外这一纲的许多种贝壳雕刻细致,花色美丽多彩,可供玩赏或做高级装饰品。

[2]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腮目特征前言:在海底世界,有一种会给自己造“房子”的动物,它们能分泌石灰质,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子”。

用作自己的栖身之地,这些动物就是贝类。

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归属于软体动物。

[3]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分节,由头、足、內脏囊、外套膜和壳五部分组成。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

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

D (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

[4]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

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

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

1、特征贝壳一对,一般左右对称,也有不对称的(不等蛤及牡蛎等)。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

海洋生物学导论公选课论文论文题目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所在学院专业年级学生姓名学号编号2014年4月30日双壳类特征及种类的介绍摘要:双壳纲通称贝类。

两侧对称,身体侧扁,都具有两枚发达的贝壳包围整个身体,故名双壳纲。

壳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头部不明显,只保留有口,口内亦无口腔及齿舌。

身体腹面有一侧扁形如斧状的足,因此双壳纲也称为斧足纲(Pelecypoda)。

外套膜发达呈两片状,由身体背部悬垂下来,并与内脏囊之间构成宽阔的外套腔,外套腔内有一对或两对鳃,原始的种类仍为栉鳃,高等的种类鳃成瓣状,所以双壳纲又称为瓣鳃纲。

[1]双壳纲的全部种类都可供食用,不仅肉味鲜美,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灰分等,其中许多种是名贵的海珍品。

另外如珍珠贝、河蚌等除可食用外,还能产生价值极高的珍珠。

不少种类的壳可入药,有的为工业品原料,有的可作肥料、烧石灰等。

此外这一纲的许多种贝壳雕刻细致,花色美丽多彩,可供玩赏或做高级装饰品。

[2]关键词:双壳类列齿目异柱目真瓣腮目特征前言:在海底世界,有一种会给自己造“房子”的动物,它们能分泌石灰质,作为建筑材料来建造“房子”。

用作自己的栖身之地,这些动物就是贝类。

因为它们的身体柔软,所以归属于软体动物。

[3]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分节,由头、足、內脏囊、外套膜和壳五部分组成。

双壳类因具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两壳而得名,两壳左右对称,每一壳无对称面.因此可和腕足类区别。

由赤道到两极,,由潮间带至5800米的深海,由咸化海至淡水湖泊都有分布,其生活时代: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初,地史上有四个繁盛期:O(奥陶纪)__S(志留纪)早期。

D (泥盆纪)淡水型出现,海生的继续繁盛.。

[4]中生代为取代期,海生的取代腕足类的地位。

始新世至现代,为本类的全盛期。

其生活环境:生活在水中,大部分海产,少数在淡水,极少数为寄生,主要以底栖爬行或固着生活,以海藻或浮游生物为食。

1、特征贝壳一对,一般左右对称,也有不对称的(不等蛤及牡蛎等)。

河蚌解剖观察

河蚌解剖观察

河蚌观察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2、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主要特征,3、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实验材料:
河蚌、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
三、实验操作与观察:
1. 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1)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
(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
(3)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2. 河蚌的内部结构:
(1)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
(2)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3)掰开贝壳观察外套膜,外套膜分泌物形成贝壳
(4)观察左侧的两个瓣鳃,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水流经鳃的过程:外界的水---入水孔---鳃---出水管---体外(外界)。

外界的含有溶解氧的水经过鳃后,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内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则进入水中完成气体交换。

(5)观察足,河蚌依靠足运动。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易错警示】 (1)并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乌贼没有贝壳。 (2)气门不是气体交换的结构,蝗虫气体交换的结构是气管。
【知识拓展】 节肢动物的种类 (1)昆虫类:如蝗虫、蝶、蝇、蚊等。 (2)甲壳类:如虾、蟹等。 (3)蛛形类:如蜘蛛、蝎等。 (4)多足类:如蜈蚣等。
知识点 软体动物
1. [2020·广东花都期末]下列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C )
知识点 节肢动物
6.关于如图四种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 都是昆虫 C. 体表都有外骨骼 D. 都是节肢动物
7. 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C )
A.青蛙、金龟子 B.羊、河蚌 C.螃蟹、苍蝇 D.田螺、水蛭
8. 下列关于蝗虫外骨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①对虾 ②乌贼 ③扇贝
④梭子蟹 ⑤海蜇 ⑥蜗牛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2. 河蚌等双壳类动物通过身体后端的入水管吸入水,再通过出水
管排出体外。这样做的意义是( D )
A.使身体能运动 B.交换体内多余的水 C.散发体内的热量 D.完成呼吸和取食
3. 下列有关蛏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内形成珍珠的结构主要与图中的_②__(填序号)有关。 (6)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___套__膜__,大多具有 贝壳,运动器官是足___。
核心点 节肢动物 【例 2】 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 蝗虫的身体分[⑩__]_头__部__、[__]胸___部__和[__]_腹___部__(_可__颠___倒__顺__序___)
A.身体柔软
B.具有贝壳或贝壳退化
C.体表有外骨骼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 表皮上的 气孔
。 No
Image ①
② ③ ④⑤
▪ 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
▪ A鳃C
B贝壳 C斧足 D腹足
▪ 3、以下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 A螃蟹、苍蝇
B羊、牛
▪ C青A蛙、金龟子
D田螺、水蛭
谢谢
第三节软体动物与节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因为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 为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10 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因为大多数软体动物有贝壳,所以运动 比较缓慢。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 附肢都分节。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 ▪ 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
物传播花粉 ▪ 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
病 ▪ 果蝇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 ▪ 困扰:蚊、蜱虫、螨 叮咬人并传播疾
病。
五、课本练习
P17 1、 〔×〕〔×) P17 2、〔 A )
1.以下哪组动物都是软体动物 〔 B 〕 A海葵蚶B乌贼田螺C鲍鱼海蜇D鱿鱼海星 2.人们吃河蚌的哪一局部?〔 D 〕 A斧足鳃B外套膜斧足C斧足D外套膜和它以内的器官 3.昆虫特有的特点是〔 B 〕 A身体有许多体节B有翅C体表有外骨骼D身体分为头 胸腹
4.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脱掉的壳在生物学 上叫〔 D 〕
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4〕观察蝗虫触角的特点 触角
触角的特点:分节 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5〕观察蝗虫足的特点 有三对足

2.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2.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一、编写内容
观察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二、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使其对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有所了解,并对双壳类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

在观察时,学生遵循已经养成的观察顺序和观察习惯,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三、活动准备
实验室购买活体双壳类动物,缢蛏、河蚌、扇贝等(视条件选择)。

四、活动用品
每组(二人)一套:烧杯、蜡盘、解剖针、解剖刀、镊子、放大镜、纸巾。

五、活动过程和方法。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解读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解读

一、教学目标1、说出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2、描述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

3、说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二、上课内容1. 知识点回顾2. 经典例题讲解3. 课堂练习4. 课后作业三、课后作业见课后练习四、家长签名(本人确认:孩子已经完成“课后作业”)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软体动物1.典型代表:河蚌蜗牛乌贼章鱼2.基本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缢蛏的内部结构(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

壳内柔软身体表面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

(2)靠足缓慢运动。

(3)用鳃呼吸。

(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5.常见的软体动物石鳖蜗牛乌贼贝壳数量及作用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保护一片;保护有退化的贝壳海螵蛸;支持有无外套膜及其作用有,保护有,保护有,保护身体是否柔软身体柔软身体柔软身体柔软足的种类腹足腹足腕足随堂练习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A河蚌 B蜗牛C乌贼 D扇贝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A鳃 B贝壳C斧足 D腹足3、软体动物用缓慢运动,在吸入和排出水的过程中,并排除未消化的,同时利用进行呼吸。

二、节肢动物1.典型代表:昆虫、蜘蛛2.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4. 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1)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2)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

(3)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分节的足,尤其是后足发达,善于跳跃;有两对翅膀,适于飞行。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 - 公开课

第1章 第3节 软体动物 - 公开课
中国重点保护人水为生野捕生动杀物!名录里也将库氏砗磲贝
列为一级国家保护海洋生物。
船艄(shao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 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海洋污染!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为软体动物的保护做些什么?
·知识总结·
第三部分
软体动物
组成
结构
贝壳 (质地坚硬)
美食
中药 装饰品
血吸虫 传播寄生虫
管圆线虫 生物入侵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水产养殖(食用):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低脂肪 (2)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蛸)、珍珠粉 (3)装饰品:螺壳和珍珠等 (4)危害:传播疾病
库车砗磲 鳞砗磲
砗磲
大砗磲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级保护动物。
外套膜
(有韧性、 腺细胞)
(肌肉足发达)鳃(或肺)
部位
功能 保护
保护 分泌
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
关系
水产养殖、食用、药用、装饰品…
·随堂练习·
第四部分
一. 单选题
1.软体动物的体表都有( A )
A.外套膜
B.贝壳
C.刺细胞
D.触手
2.河蚌的贝壳是由下列哪一 种物质(或结构)形成的( C )
A.柔软身体产生的分泌物 C.外套膜的分泌物 3.河蚌外套膜的作用正确的是( A.保护身体内部柔软部分 C能使贝壳开和闭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C
6足
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动 物。
观察与思考
(1)体表的贝壳作用是什么? 保护内部柔软身体
(2)你所观察到的动物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 靠什么结构呼吸的呢?

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九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1

巴马瑶族自治县第九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5.1.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1

与人类关系:食用,饵料,饲料,传粉,药用,实验材料; 有害—传播疾病
当堂检测
1.下列软体动物中,贝壳为螺旋形的是 ( B )
A河蚌
B蜗牛 C乌贼 D宝贝
2.河蚌适于水中生活,其运动器官是 ( C )
A鳃
B贝壳 C斧足 D腹足
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 )
A螃蟹、苍蝇
B羊、牛
C青蛙、金龟子
宝贝
石鳖
乌贼
河蚌
田螺

缢蛏
贻贝
牡蛎
鲍鱼
鱿鱼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站起来动一动 对身体不好哦~
章鱼 (八爪鱼)
乌贼
软体动物
双壳类动物的运动、呼吸、摄食:
⑴你是怎样区分图中的贝壳、 外套膜、鳃、足及入水管和 出水管的? ⑵双壳类动物的运动器官、 呼吸器官分别是什么? ⑶双壳类动物是怎样摄食的?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有1对触角,1对复眼,1 个口器
昆虫类—蝗虫 胸部有3对足,一般有2对翅,2对气门
腹部有8对气门
体表有外骨骼→ 保护和支持体内
分类
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蛛形类—蜘蛛:4对足,无翅,无触角

甲壳类—虾,蟹
蜕皮

多足类—蜈蚣
物 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对;
内脏器官
气门
3.腹部——集中容纳 用于呼吸
;有

昆虫的翅:
这种翅为鞘翅,拥有鞘翅的昆虫属于鞘翅目,例如金龟子,天牛。
这种翅为直翅,拥有直翅的昆虫属于直翅目,例如螳螂、蝼蛄。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知识点汇总

贝类增养殖学部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概论1.贝类的主要特征。

(包括生态习性上共同的特征)①身体柔软,两侧对称(或成体不对称而幼体对称),不分节或假分节。

②通常由头部(双壳类没有头部)、足部、躯干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部分构成。

③体腔退化,只有围心腔或围绕生殖腺的腔。

④消化系统比较复杂,除了双壳类外,其他种类的口腔中具有颚片和齿舌。

⑤神经系统主要包括神经节、神经索和一个围绕食道的神经环。

⑥间接发育的贝类一般具有担轮幼虫期和面盘幼虫期两个不同的形态发育阶段。

2. 假分节:指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新蝶贝)。

3. 无板纲:闪耀毛皮贝和新月贝单板纲:新蝶贝多板纲:石鳖掘足纲:角贝科头足纲:鹦鹉螺、章鱼、枪乌贼双壳纲:魁蚶腹足纲:鲍、宝贝经典贝壳的结构:最外层为薄的角质层,中层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柱状结构称棱柱层,内层为碳酸钙的片状结构,称珍珠层。

双壳类1.辨别贝壳前后方位的5种方法:①壳顶尖端所向的通常为前方②由壳顶至贝壳两侧距离短的一端通常为前方③有外韧带的一侧为后端④有外套窦的一侧为后端⑤具有一个闭壳肌的种类,闭壳肌痕所在的一端为后端。

有2个闭壳肌的,较大的1个所在处为后端。

2.左右的辨别方法:前后端确定后,将壳顶向上,壳的前端向前,左侧者则为左壳,右侧者即为右壳。

3.壳顶:两壳背面有一突出部分称为“壳顶”,它是贝壳最初形成的部分(即“胚壳”)。

多数种类壳顶略偏向前方,少数种类的壳顶位于中央或后端。

由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

前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为壳长。

左右两壳膨胀的最大距离为壳宽。

双壳类消化系统4. 口:仅仅为一个简单的横裂,由唇瓣组合而成。

位于身体的前端,足的基部背侧。

除个别种类(胡桃蛤科)外,大多数双壳类没有口腔,也没有颚片、齿舌和唾液腺。

5. 食道:紧接在口的后方,极短。

食道壁是具有纤毛的上皮细胞。

食道的作用是依靠纤毛的摆动使食物进入到胃中。

6. 胃和晶杆:胃膨大呈口袋状。

胃腔内经常有1个幽门盲囊,里面有一种表皮的产物,称为晶杆,故这个盲囊又被称为晶杆囊。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

八上生物笔记整理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方向●1、各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体形、体表、结构、消化、运动、呼吸、生殖等特征)●2、常见种类●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动物的分类●根据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将动物分为两大类:1、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2、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哺乳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进行划分。

●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昆虫;●动物界中的第二大类群是软体动物;一、腔肠动物●1、常见种类:①海洋中: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②淡水中:水螅●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可食用,如:海蜇.②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堆积构成珊瑚礁,可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鱼类提供栖息场所。

●3、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

4、水螅(P5图5-4)●①生活环境: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②体壁组成(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这两层细胞中间填充着它们分泌的胶状物质。

●③捕食和消化过程:水螅靠触手捕食,触手上有刺细胞。

刺细胞是由外胚层分化形成的,里面藏着刺丝和毒液。

水螅通过触手把食物送进口内,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④生殖方式:出芽生殖(环境好时);有性生殖(环境差时)二、扁形动物●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猪肉绦虫;②自由生活:涡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大多数会引起一系列寄生虫病例如:日本血吸虫会通过中间宿主钉螺感染人。

3、部分种类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这是某些扁形动物的特征。

三、线形动物●1、常见种类:①寄生生活:蛔虫、蛲虫、钩虫、丝虫、小麦线虫;②自由生活:秀丽隐杆线虫●2、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①引起寄生虫病,如:蛔虫病;②秀丽隐杆线虫是重要的实验动物。

●3、蛔虫的寄生部位:人的小肠●4、蛔虫病的预防:P8①注意个人饮食卫生;②要管理好粪便。

观察软体动物的实验2

观察软体动物的实验2
显示缢蛏内部构造
9
注意事项
1.分清缢蛏的前后、背腹和左右;
2.一定要从左侧把闭壳肌贴贝壳去掉,保持前后闭壳肌的完整性
显示缢蛏图片
实验总结
10
总结实验
通过我们的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软体动物的贝壳具有保护作用,我所观察的软体动物依靠足运动,依靠鰓进行呼吸,软体动物通过入水管将水吸入体内,摄取水中的食物颗粒并排除食物的残渣,然后再通过出水管将水排除体外
蛏等),解剖器械、解剖盘、清水
观察缢蛏的形态特征
方法步骤
3
观察外形
将缢蛏小心地从水盆中捞出来,放在解剖盘中,观察外部形态。
显示缢蛏图片
4
打开贝壳
用解剖刀锋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入,扭转解剖刀,打开贝壳。
显示操作图片
5
观察内部
打开贝壳后,揭开部分外套膜,对照上图,观何获取食物
授课老师:何武
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实验
环节
序号
画面及动作说明
解说稿
效果说明
引入
1
提出问题
1.软体动物的贝壳的作用是什么?
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结构呼吸的呢?
3.试着想一想,它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文字显示问题1、2、3
器材介绍
2
实验材料用具介绍
常见的软体动物,如一只双壳类动
物如(活的河蚌、扇贝、文蛤、缢
观察内部结构,发现缢蛏的后端由左右外
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有入水孔,背方为
出水孔。想一想缢蛏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显示缢蛏内部构造
7
观察呼吸
去掉缢蛏左侧的外套膜,就会露出左侧的
鳃,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想一想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一、编写内容
观察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
二、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的亲身观察,使其对双壳类动物的内部结构有所了解,并对双壳类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

在观察时,学生遵循已经养成的观察顺序和观察习惯,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三、活动准备
实验室购买活体双壳类动物,缢蛏、河蚌、扇贝等(视条件选择)。

四、活动用品
每组(二人)一套:烧杯、蜡盘、解剖针、解剖刀、镊子、放大镜、纸巾。

五、活动过程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