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是怎么产生的
有理数的由来是什么
“有理数”这一名称不免叫人费解,有理数并不比别的数更“有道理”。
事实上,这似乎是一个翻译上的失误。
有理数一词是从西方传来,在英语中是(rational number),而(rational)通常的意义是“理性的”。
中国在近代翻译西方科学著作,依据日语中的翻译方法,以讹传讹,把它译成了“有理数”。
但是,这个词来源于古希腊,其英文词根为(ratio),就是比率的意思(这里的词根是英语中的,希腊语意义与之相同)。
所以这个词的意义就是整数的“比”。
与之相对,而“无理数”就是不能精确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而并非没有道理。
若将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有无限多个,并且不会循环。
常见的无理数有大部分的平方根、π等。
无理数的另一特征是无限的连分数表达式。
(强调:π就是π,π不等于3.14,不等于3.1415926,也不等于任何一个你能在纸上用阿拉伯数字所能表示的数,这一点要反复强调,2π不等于6.28,切记,切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一切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
在有理数中,不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小数就是分数。
一切有理数都可以化成分数的形式
有理数按定义分类;有理数分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性质符号分类;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凡是不能用a/b形式表达的实数就是无理数,又叫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深入认识有理数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理解应用
深入认识有理数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理解应用摘要:由于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数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自然数、小数、分数这么一个水平上。
因此对于刚进入初中学生来说,对刚学的正数、负数以及零是如何产生,它们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在这些问题的理解应用上学生会存在诸多困惑和障碍,于是我们特针对教育实践中这些薄弱环节,拟对正数和负数以及零的产生以及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做一次全面地系统地整理分析望对这部分知识学习有障碍同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认识有理数产生背景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一、首先来讲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比如在远古时代为了计数牲畜的买卖量,往往采取用绳打结的方式计数,极其地不方便交易。
人们由于为了记数排序的方便、比较量的大小情况。
产生类似于1、2、3…这样的自然数(正整数),并且随着古人们交易奴人和牲畜数量不断增加,记数时就不得不由个位逐渐向十位、百位、千位这样无限制地拓展。
可以说数其实在人类社会初期并没有产生,即使产生了记数时用到的位数并不多也不大,但是随着生产以及生活实际的需要不得不拓展自然数的位数,可见数的产生和发展是与我们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密不可分的。
又比如由于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表示“没有”“空位”,产生了数“0”,也意思是说当我们用“0”这个数来表示存在与否的时候,代表的意思就是“空位”、“不存在”的意思,当我们用“0”这个数表示数量上的情况,代表的意思就是“没有”的意思。
接着我们来看“9”和“10”,当古人计数数到了9后就遇到了麻烦,因此为了突破计数上的束缚,于是古人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就约定俗成数了“9”就进位开始数“10”,毕竟“10”这个数字比“9”多一位数字“0”,认为他就比“9”大“1”,那么数了10后又数几呢那好就数“11”,因为我们单个数时数了“0”后就紧挨着的是“1”,所以依此类推就该是用“12”“13”“14”......计数了.那由此可发现“0”在我们生活计数实践中少了真还不行,数的进位也就无法有效进行。
有理数的由来
有理数的由来
大家知道有理数这个名称的来历吗?我们知道数学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次数系扩充的过程,而有理数这一概念最早是源于西方的几何原本。
在明代,有理数从西方传入中国,然而又在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因为明末数学家徐光启和学者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的时,他们把logos这样一个单词译为理,而这个理指的就是比值的意思。
但是后来日本学者将中国的文言文中的理直接翻译成了理,而这个理却不是以前那个有比值的意思。
再后来,清末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又将此名词传回了中国,从此就有了有理数这一名词。
1 / 1。
(完整版)有理数的历史定义
有理数的历史定义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a和一个非零整数b的比,例如3/8,通则为a/b,故又称作分数。
所有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Q,Q+,或。
定义如下: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有限或为循环。
不是有理数的实数遂称为无理数。
有理数在希腊文中称为λογος,原意是“成比例的数”。
英文取其意,以ratio为字根,在字尾加上-nal构成形容词,全名为rational number,直译成汉语即是“可比数”。
对应地,无理数则为“不可比数”。
但并非中文翻译不恰当。
有理数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西方《几何原本》,在中国明代,从西方传入中国,而从中国传入日本时,出现了错误。
明末数学家徐光启和学者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时的底本是拉丁文。
他们将这个词(“λογος”)译为“理”,这个“理”指的是“比值”。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欧美数学典籍的译本多半采用中国文言文的译本。
日本学者将中国文言文中的“理”直接翻译成了理,而不是文言文所解释的“比值”。
后来,日本学者直接用错误的理解翻译出了“有理数”和“无理数”。
当有理数从日本传回中国时又延续错误。
清末中国派留学生到日本,将此名词传回中国,以至现在中日两国都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说法可见,由于当年日本学者对中国文言文的理解不到位,才出现了今天的误译。
运算[编辑]有理数集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封闭的。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如下:两个有理数和相等当且仅当有理数中存在加法和乘法的逆:时,古埃及分数[编辑]主条目:古埃及分数古埃及分数是分子为1、分母为正整数的有理数。
每个有理数都可以表达为有限个两两不等的古埃及分数的和。
例如:对于给定的正有理数,存在无穷多种表达成有限个两两不等的古埃及分数之和的方法。
形式构建[编辑]数学上可以将有理数定义为建立在整数的有序对上的等价类,这里不为零。
我们可以对这些有序对定义加法和乘法,规则如下:为了使,定义等价关系如下:这种等价关系与上述定义的加法和乘法上是一致的,而且可以将Q定义为整数有序对关于等价关系~的商集:。
初中数学 什么是有理数
初中数学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例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解释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一、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例的数。
它们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其中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且分母不等于零。
二、有理数的性质:1.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封闭性:两个有理数的和或积仍然是有理数。
2.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有理数a、b和c,满足(a + b) + c = a + (b + c)和(a × b) × c = a × (b × c)。
3.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和b,满足a + b = b + a和a × b = b × a。
4. 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的零元素:对于任意有理数a,满足a + 0 = a和a × 1 = a。
5. 有理数的加法的逆元素:对于任意有理数a,存在一个有理数-b,使得a + (-b) = 0。
6. 有理数的乘法的逆元素:对于任意非零有理数a,存在一个有理数1/a,使得a × (1/a) = 1。
三、有理数的运算规则:1. 有理数的加法: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和c/d,其中a、b、c、d都是整数且b和d不等于零,它们的和可以通过分数的通分和分子相加得到:(a/b) + (c/d) = (ad + bc)/(bd)。
2.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a/b) - (c/d) = (a/b) + (-c/d)。
3. 有理数的乘法: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和c/d,它们的乘积可以通过分数的分子相乘和分母相乘得到:(a/b) × (c/d) = (ac)/(bd)。
4. 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a/b) ÷ (c/d) = (a/b) × (d/c)。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概念,包括整数和分数。
在数轴上,有理数是可以用有限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的数。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一个分子与一个非零分母之比。
下面将详细介绍有理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有理数的表示有理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分子是一个整数,而分母是一个非零整数。
例如,1/2、-3/4、5/1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也可以用小数的形式表示,比如1.5、-0.75等。
有理数也可以用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表示,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的某些数字循环出现。
例如,1/3可以表示为0.333…,其中3不断地循环出现。
同样地,1/7可以表示为0.142857142857…,其中142857不断地循环出现。
有理数的性质1.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以下性质:•加法交换律: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和b,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加法单位元:存在一个数0,使得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a + 0 = a。
•加法逆元: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存在一个数-b,使得a + b = 0。
2. 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遵循以下性质:•乘法交换律: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和b,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a * b) * c = a * (b * c)。
•乘法单位元:存在一个数1,使得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a * 1 = a。
•乘法逆元: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a ≠ 0),存在一个数1/a,使得a * (1/a) = 1。
3. 有理数的比较有理数的比较遵循以下性质:•反对称性: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和b,如果a > b,则b < a;如果a < b,则b > a;如果a = b,则b = a。
•传递性: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如果a > b且b > c,则a > c。
自然数到有理数的发展过程
自然数到有理数的发展过程一、自然数的概念自然数是最早出现的数的概念,它包括了0和正整数,用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自然数的概念最早由人类在生活中的计数行为中形成,它是人类认识数的起点。
二、整数的引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在生活中还经常涉及到负数的概念,比如负债、亏损等。
为了能够更好地描述这些情况,整数的概念应运而生。
整数包括了自然数及其相反数,可以表示正负的数量关系。
三、有理数的出现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人们发现了一些自然数和整数无法完全表示的数,比如2除以3得到的结果。
这时,有理数的概念被引入。
有理数包括了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其中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
四、有理数的性质有理数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比如加法封闭性、乘法封闭性、可逆性等。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都可以在有理数集合内进行,结果仍然是有理数。
五、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运算可以通过分数的加减乘除来进行。
加法和乘法都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而减法和除法则没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六、有理数的应用有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温度计中,正数表示高温,负数表示低温;在金融领域,有理数用来表示资产和负债的关系;在物理学中,有理数用来表示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七、有理数的局限性尽管有理数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无理数无法用有限个整数之比表示,而有些实际问题中需要用到无理数的概念。
八、无理数的引入为了解决有理数无法完全表示的问题,无理数的概念被引入。
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它包括了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九、实数的出现实数是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集合,它包括了所有的数。
实数的引入是为了能够完整地描述数的概念,它是数学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概念之一。
总结:自然数是数的最早概念,整数的引入丰富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出现解决了无法用整数表示的数的问题,无理数的引入进一步完善了数的概念,最终形成了实数的概念。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在数学中,有理数是指能用两个整数之间的比值来表达的数。
有理数的定义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概念,但对于理解整个数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整数的基础上,有理数的产生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对于数学的发展,也是人们在探索具有理性的世界的一项重要成果。
那么究竟什么是有理数呢?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由整数组成的分数,分母不为0。
可以表示为p/q的形式,其中p,q为整数,q≠0,简称有理数。
举个例子:-1,3/5,100/7,1/2等都是有理数。
若有理数q=p/q,其中p与q都为整数,那么它还可以表示为其他形式的分数。
即若q≠±1,那么可以约分至最简分数,使分母q的正负与数本身的符号一致。
例如,3/6和1/2其实是一个数。
有理数的性质1. 唯一分解定理唯一分解定理表明,每个正整数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若干个质数的乘积,而且可以按质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来进行表示。
同样的,每个整数也可以写成一些互不相同质数的积,而且这些质数及其指数是唯一的。
唯一分解定理同样适用于所有整系数和有理数,不管这些数正负如何以及它们是不是整数。
2. 加减法性质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都有:a+b=b+a (加法交换律)a+(b+c)=(a+b)+c (加法结合律)a+0=0+a=a (零元素)a+(-a)=0 (负元素)a-b=a+(-b) (减法变成加法)3. 乘除法性质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b和c,都有:a×b=b×a (乘法交换律)a×(b×c)=(a×b)×c (乘法结合律)a×1=1×a=a (乘法单位元)a×0=0×a=0 (零元素)a×-a=(-a)×a=-(a×a) (负元素)若a≠0,则a/a=1,1/a是a的倒数,即1/a×a=14. 分数的加减乘除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可以归结为有理数加减乘除分数的运算。
有理数产生原因及应用
有理数产生原因及应用有理数的产生原因:有理数是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在人类发展数学的过程中逐渐被发现和建立。
有理数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开始计数的阶段,当人类开始用数字来表示物体的数量或大小时,有理数的概念应运而生。
有理数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可以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
有理数的应用:1. 日常生活中的度量与计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测量、度量或计算的情况。
例如,测量房间的面积、计算购物清单的总价格、计算工资的增长等等。
这些都是使用有理数进行测量、计算和比较的情景。
2. 金融和经济领域:有理数在金融和经济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财务会计中,需要进行资产负债的计算和比较;在经济学中,需要对收入、成本、市场需求等进行量化和比较。
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处理这些经济和金融数据。
3. 科学领域:有理数在科学领域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在物理学中,有理数常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长度、速度等。
在化学中,有理数常用于计算摩尔质量和化学反应中的物质比例等。
在生物学中,有理数常用于计算种群数量、遗传比例等。
有理数为科学家提供了量化和比较物理和化学现象的工具。
4. 计算机科学: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有理数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计算机编程中,有理数被用于字节计算、内存管理等方面。
在图形图像处理中,有理数被用于坐标计算和图像搜索等方面。
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为计算机科学家提供了处理各种数据和问题的基础。
5. 统计学:在统计学中,有理数被用于收集和分析数据。
例如,在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往往可以用有理数表示。
然后利用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平均值、方差、相关性等统计指标,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总结起来,有理数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人类的各个领域。
有理数的产生源于人类对于数量和大小的认知和需求,而其应用则体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和各个学科中的重要性。
有理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史
有理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史
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包括正整数、负整数以及零,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系之一。
有理数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产生,并在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中得到系统的阐述,随着数学的发展,有理数的概念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深化。
在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有理数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和几何学中。
例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了数学中的比例关系,推导出了勾股定理,从而进一步拓展了有理数的概念。
同时,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也提出了著名的欧多克索斯算法,用于求解两个有理数的最大公约数。
在中世纪时期,阿拉伯学者对有理数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他们提出了无理数的概念,并发展出了十进制小数的表示法。
此外,阿拉伯数学家还研究了分数的运算、分数的约分等问题,为有理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数学中,有理数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有理数的集合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对象,它被广泛运用于代数、几何、拓扑学等领域。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有理数的完备性等问题也成为数学中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推动了数学的不断发展。
总的来说,有理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有理数的概念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和深化。
有理数的概念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数系之一,对于数学的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 1 -。
什么是有理数
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在数学中,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是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类数。
有理数的定义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有理数是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集合。
其中,整数是没有小数部分的数,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
而分数则由整数除以非零整数得到,它由分子和分母两部分构成,分子是整数,分母是非零整数。
有理数可以用分数形式、小数形式、百分数形式等方式表示。
有理数的特点1. 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并仍然得到有理数。
例如,若a 和b是有理数,则a+b、a-b、a×b、a÷b(b≠0)仍然是有理数。
2. 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大小。
例如,若a和b是有理数,则a>b、a<b、a≥b、a≤b等比较关系成立。
3. 有理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
例如,若a是有理数,则|a|≥0。
4. 有理数的小数表示是有规律的。
有理数可以有有限位小数表示,也可以有无限循环小数表示。
5. 有理数集合是可数的。
也就是说,有理数可以一一对应到自然数集合或整数集合。
应用领域有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在计量、金融、科学等领域。
1. 计量:有理数常被用于度量和计数。
例如,衣物的尺码、食品的重量、长度的测量等都使用有理数。
2. 金融:有理数在金融领域中有着重要地位。
例如,利率、股票价格、货币兑换等都涉及到有理数的概念。
3.科学:科学中的各种测量过程都涉及到有理数的运用。
例如,物理学中的速度、力等大小都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
4. 统计学:统计学中的各种数据分析都是以有理数为基础的。
例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都是基于有理数的计算。
总结有理数是一类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比值的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
其特点是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并仍然得到有理数;可以进行大小比较;绝对值是非负数;小数表示有规律;集合可数。
有理数在计量、金融、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有理数是怎么产生的
数字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 如何用尽量少的数字来表示那么多的数呢?这个问题,在 中国人首先创立了十进制记数法以后,才最终得到圆满的 解决. • 打猎有时两人合作才能猎获一只兔子,有时五人合作 一共猎获二头羊.如何分配这逐渐形成了分数的 概念,记录下来,就是“二分之一”、“五分之 二”、... ...,这也是中国人首创的.《周髀算经》中已大量 使用分数,《九章算术》(约公元1世纪东汉时期)给出 了相当完整的分数理论,比欧洲同类著作大约早1400年. 我们现在所说的分数除法把除数“颠倒相乘”,就是我国 古代教学家刘徽(公元前三世纪)的原话.
• 在小学教学中,算式“2-3”给我们的印象 是“不够减”.但学习了有理数的知识以后, 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有理数包括正数、 负数和0.正负数的概念也是从生产实际的需 要中产生的.生产发展了,一方面,人们的 “财富”多起来,同时也促使人们“互通 有无”,进行交换.于是,人们把私有财产 记为正,欠债记为负;收入记为正,支出 记为负;运进记为正,运出记为负;超出 记为正,不足记为负……
•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代,人们渐渐感到“结 绳”不但麻烦,而且时间一长往往记不清 这些“结”指的是什么了,终于想到要用 一些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东西和各种东 西的数目,出现了最早的数字.例如,在我 国三千多年前殷代刻在甲骨上的数字:
• 它们分别表示现在的1,2,3,4,5,6,7, 8,9,10。
•
有理数的产生
•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群居在森林里、山洞 中,身上披的是兽皮和树叶,吃的是山上的野兽、 树上的野果和水里的鱼,终年靠狩猎为生.那时候, 虽然每天猎取的食物不多,但仍然有一个记数的 问题.开始,人们只是以“多”和“少”来区分.渐 渐地,有人想到可以扳着手指头来数数,因为那 时每天狩猎的结果也只是“屈指可数”的水平.再 后来,狩猎的工具改进了,水平也提高了,当猎 物超过十个以后,“屈指”已不可数,于是又想 到在一条绳子上打结来记数.周代(公元前10世纪 前后)《易经· 系辞》中记载的“上古结绳而治”, 指的就是那个远古的时代.
有理数的由来的故事
有理数的由来的故事
咱来唠唠有理数的由来,那可老有趣了。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开始数数,像1、2、3这些自然数,那是最开始的数学小伙伴。
大家用这些数来数羊啊、果子啊啥的,可方便了。
但是呢,生活中总有一些事儿光靠自然数搞不定。
比如说,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人能得到多少呢?这时候就需要新的数了。
于是分数就诞生啦,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这些,就像是自然数的“好搭档”,和自然数一起组成了有理数这个大家族。
有理数这个名字啊,也有它的道理。
“有理”可不是说它很讲道理,而是说这些数的比例关系很明确。
就好比说你能清楚地知道三分之二就是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的两份。
而且在古代,各个文明都发现了有理数的存在。
古希腊的数学家们就对这些数研究得挺透彻,他们觉得这些数是很完美的,可以用来描述很多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比如说盖房子的时候算比例啊,做买卖的时候算分成啊。
总之呢,有理数就是这么一步步从人们的生活需求里冒出来的,它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成员,要是没有它们,咱们现在的好多事儿都得乱套咯。
有理数的解释和定义
有理数的解释和定义咱们先来说说有理数的定义吧。
有理数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
就好像你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整数甲,一个叫整数乙,有理数就是这两个整数甲除以整数乙得到的结果。
比如说2,它可以写成2÷1呀,4呢,可以写成4÷1,像这样的数就是有理数。
再比如说1/2,3/4之类的分数,那也是有理数呢。
你看啊,你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1/2个苹果,这个1/2就是有理数哦。
那0呢,0也是有理数哦。
它可以写成0÷1呀,就像你有0个糖果要分给1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的就是0个糖果,这个0在有理数这个大家庭里也有它的位置呢。
还有负数呢,像 -1,它可以写成 -1÷1,-2/3之类的。
你可以想象啊,你欠别人1个苹果,这个 -1就有点像你欠的这个苹果的数量,从感觉上来说,它和正数就不一样,正数像是你拥有的东西,负数像是你亏欠的东西,但是它们都在有理数这个大家庭里和谐共处呢。
再说说有理数的分类吧。
有理数可以分成整数和分数。
整数呢,又可以分成正整数、0和负整数。
正整数就像是你拥有的宝贝的数量,1个、2个、3个……好多好多。
0就像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而负整数就像你欠别人东西的数量。
分数就更有趣啦,它可以是真分数,像1/3,分子比分母小,就好像你把一个蛋糕分成3份,你只拿了其中1份。
还有假分数呢,像5/3,就好像你有5个小蛋糕块,而这小蛋糕本来是3个为一组的,它比1个整组还多呢。
有理数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是呀。
你去买东西的时候,商品的价格可能是有理数,比如3.5元,这个3.5就是有理数呀。
你量身高的时候,可能是1.6米,这1.6也是有理数呢。
你看,有理数就这么悄悄地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着各种角色。
有时候啊,我们做数学题也会和有理数打交道。
比如说你在计算有多少个人分东西的时候,或者计算你赚了多少钱又花了多少钱的时候,有理数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数字的世界里跳来跳去,帮助我们算出结果。
有理数的典故
有理数的典故有理数是指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有理数的概念源自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将有理数视为世界的本质。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是有序的,万物都可以用数学来描述和解释。
然而,当他们尝试用数学来描述一些实际问题时,却遇到了一个困扰:无法用整数来表示一些长度或面积。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生们发现,有些长度无法用整数来表示,例如斜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
他们用尺量了一下,发现底边长约为 1.414。
这个数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于是他们将其称为“无理数”。
这个发现对于毕达哥拉斯学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因为他们坚信世界是有理性和秩序的。
于是,他们试图将无理数转化为有理数,以保持他们的信仰。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无理数是无法用有理数来精确表示的。
无论他们怎样尝试,都无法找到一个有理数能够完全等于无理数的值。
于是,他们不得不接受无理数的存在,并将其视为无法被完全理解的神秘力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无法用有限的理性来解释一些现象和问题。
世界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包含了许多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需要接受一些事物的存在,即使它们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
有理数的典故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我们不能仅仅因为我们无法理解某个概念或现象,就拒绝接受它的存在。
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才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
有理数的典故还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学科。
古希腊的数学家们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但他们无法解决无理数的问题。
直到后来,勾股定理的发现和数学分析的发展,才使人们对无理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现代数学中,有理数和无理数都被广泛应用。
它们不仅仅是数学的概念,也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也推动了数学本身的发展。
有理数的典故让我们意识到世界的复杂性和无限性。
它提醒我们要保持谦逊和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有理数的故事
有理数的故事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自然界中的数学规律。
而有理数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类。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分子和分母为整数的分数形式,并且可以用小数形式来表示。
有理数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的古希腊。
但当时人们只知道正整数和负整数,对于分数形式的认识还很欠缺。
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公元前6世纪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定理,即毕达哥拉斯定理,但在证明过程中却遇到了根号2这个数,发现无法用有理数来表示。
毕达哥拉斯为了保护自己的派对,甚至开高价禁止人们研究这个数,这也被称为“根号2之禁”。
直到公元前4世纪,另一位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才发现了数学中的一大难题——平方根问题。
他证明了根号2是一个无理数,也就是不能表示成有理数的数。
这项发现使得数学理论更加完备和深刻。
后来,欧几里得又在《几何原本》中系统地阐述了有理数和无理数之间的关系,使得人们对于有理数的认识更加深入。
现代社会中,有理数随处可见。
人们在化学、物理、经济等众多领域中,都需要用到有理数。
人们对于有理数的认识也更加深刻,不仅能表示整数、分数,还可以表示实数中的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
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已经成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有理数的故事不仅是数学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人类智慧和进步的缩影。
有理数的引入和运算
有理数的引入和运算有理数是指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值来表达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有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所遇到的无理数无法准确表示的情况。
在数学中,有理数的运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本文将介绍有理数的引入和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有理数的引入有理数的引入是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无理数无法准确表达的情况。
例如,假设小明有1块钱,他想买一条价值0.5元的冰淇淋,这时他需要用到半块钱,但是半块钱是无法准确表示的,所以引入了有理数的概念。
有理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其中分母不为0,分子可以为整数或正负整数。
例如,-2、1/3、0.25都是有理数。
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遵循相同的规律,即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减。
假设有理数a和b,有以下规律:1. 同号相加(减):a + b = a + b2. 异号相加(减):a + (-b) = a - b 或者 a - (-b) = a + b例如,计算-2 + 3,由于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所以可以转化为3 - 2,最终结果为1。
同样地,计算-2 - 3可以转化为-2 + (-3),最终结果为-5。
三、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乘法遵循一般的乘法规律,即正数乘正数为正,负数乘负数为正,正数乘负数或负数乘正数为负。
假设有理数a和b,有以下规律:1. 两个正数相乘:a * b = ab2. 两个负数相乘:a * b = ab3. 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a * (-b) = -ab 或者 (-a) * b = -ab例如,计算2 * 3,由于两个有理数都为正,所以最终结果为6。
同样地,计算-2 * -3,由于两个有理数都为负,所以最终结果也为6。
四、有理数的除法有理数的除法可以使用乘法的倒数进行求解。
假设有理数a和b,b不为0,有以下规律:1. 求a除以b的结果:a / b = a * (1/b)2. 0除以有理数:0 / a = 0例如,计算6 / 3,可以将其转化为6 * (1/3),最终结果为2。
什么叫有理数集有理数的由来
什么叫有理数集有理数的由来很多同学都学习了有理数,那么什么是有理数?什么是有理数集?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理数集简介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a和一个非零整数b的比,例如3/8,通则为a/b。
0也是有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集合,整数也可看做是分母为一的分数。
有理数与分数的区别,分数是一种比值的记法。
可以是无理数,例如根号2/2。
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有限或为无限循环的数。
不是有理数的实数称为无理数,即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无限不循环的数。
有理数集,即由所有有理数所构成的集合,用黑体字母Q表示。
有理数集是实数集的子集。
有理数名字的由来有理数这一概念最早源自西方《几何原本》,明末数学家徐光启和学者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时的底本是拉丁文,他们将这个词的拉丁文( 即“logos”) 译为“理”,这个“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比值”。
明末时期日本落后于我们,常常派使者来我国,这个有理数的概念也被他们拿走了,但是当时的日本学者对我国的文言文理解不够,直接将在文言文中表示“比值”的“理”直译成了“道理”的“理”,没文化真坑人呀!直到清朝中期我国对有理数的翻译并没有错,可是到了清末,那时候中国落后于日本,于是清朝派留学生去日本,居然又将此名词重新传回中国,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以致于现在中日两国都用“有理数”和“无理数”这一错误的说法。
所以说现在对“有理数”名称的理解的疑惑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由正有理数的大小排列我们可以知道“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于是规定“数轴上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所表示的数。
”根据这个规定,可以知道: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对于两个正数的大小,小学时我们已经知道。
关于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我们虽然已经可以根据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但是我们希望把它们转化为正数来进行比较,这样会使计算简便。
如|-3|=3,|-2|=2,因为3>2,所以|-3|>|-2|而由数轴可知-3<-2,即“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法法则
有理数法法则
1. 定义:有理数的定义是所有的可以以一个有限次方产生的比值组成的数,如假设是形如m/n(m,n均为自然数,且m % n ≠ 0 )
的数。
2. 法则:
(1)反转法则:有理数a和b之积等于此两数的逆数(a和b
的倒数)之积,即:a*b = 1/a*1/b。
(2)和差乘积法则:假设有理数a和b,则其和与积之差等于a 与b的倒数之积,即:a+b-a*b=1/a*1/b。
(3)乘法定律:有理数a与b之积等于a的乘数与b的乘数的
乘积,即:a*b = m*n的a的乘数m,b的乘数n。
(4)加法定律:有理数a和b之和等于a的加数与b的加数的和,即:a+b=m+n的a的加数m,b的加数n。
(5)配分法则:若a/b = c/d,则a = c*b,d*b。
(6)分母乘法定律:若a/b = c/d,则a*d = c*b。
(注:/表示除,*表示乘)
3. 总结:有理数法则包括反转法则、和差乘积法则、乘法定律、加法定律、配分法则、分母乘法定律等。
有理数的由来
有理数的由来有理数的由来由来古埃及人约于公元前17世纪初已使用分数,中国《九章算术》中也载有分数的各种运算。
分数的使用是由于除法运算的需要。
除法运算可以看作求解方程px=q(p0),如果p,q 是整数,则方程不一定有整数解。
为了使它恒有解,就必须把整数系扩大成为有理系。
关于有理数系的严格理论,可用如下方法建立。
在Z(Z -{0})即整数有序对(但第二元不等于零)的集上定义的如下等价关系:设 p1,p2 Z,q1,q2 Z - {0},如果p1q2=p2q1。
则称(p1,q2)~(p2,q1)。
Z(Z -{0})关于这个等价关系的等价类,称为有理数。
(p,q)所在的有理数,记为。
一切有理数所成之集记为Q。
令整数p对应一于,即(p,1)所在的等价类,就把整数集嵌入到有理数的集中。
因此,有理数系可说是由整数系扩大后的数系。
有理数集合是一个数域。
任何数域必然包含有理数域。
即有理数集合是最小的数域。
有理数是实数的紧密子集:每个实数都有任意接近的有理数。
一个相关的性质是,仅有理数可化为有限连分数。
依照它们的序列,有理数具有一个序拓扑。
有理数是实数的(稠密)子集,因此它同时具有一个子空间拓扑。
采用度量,有理数构成一个度量空间,这是上的第三个拓扑。
幸运的是,管它的定义是有有限位,但它是无限趋近于无理数的,以致于没有手段进行判断。
证明:假设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被写出,我们在这个数的最后再加一位,这个数还是有限位有理数,但位数比已写出有理数多一位,证明原来写出的不是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
所以位数最多的非无限循环有理数是不可能被写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是怎么产生的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群居在森林里、山洞中,身上披的是兽皮和树叶,吃的是山上的野兽、树上的野果和水里的鱼,终年靠狩猎为生.那时候,虽然每天猎取的食物不多,但仍然有一个记数的问题.开始,人们只是以“多”和“少”来区分.渐渐地,有人想到可以扳着手指头来数数,因为那时每天狩猎的结果也只是“屈指可数”的水平.再后来,狩猎的工具改进了,水平也提高了,当猎物超过十个以后,“屈指”已不可数,于是又想到在一条绳子上打结来记数.周代(公元前10世纪前后)《易经·系辞》中记载的“上古结绳而治”,指的就是那个远古的时代.又过了不知多少年代,人们渐渐感到“结绳’不但麻烦,而且时间一长往往记不清这些“结”指的是什么了,终于想到要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各种不同的东西和各种东西的数目,出现了最早的数字.例如,公元前三、四千年我国西安的半坡遗址和公元前近二千年的二里头遗址的陶文中,就有| || ||| ||||×或X ∧或个 + 八 + |等符号,它们分别表示 1 2 3 4 5 6 7 8 70.
在殷墟的甲骨文卜辞中,也有许多数字(参见《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一文).在国外,大约在公元八世纪有一种印度的数字传入阿拉伯,它们是:
〡∧∨ 10,等等,它们分别表示l:2、工4、5、5、7:8、9、10.这种数字后来由阿拉伯传人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这些数字符号,在使用过程中经人们不断的改进,最后演变成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数字.
数字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如何用尽量少的数字来表示那么多的数呢?这个问题,在中国人首先创立了十进制记数法以后,才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
打猎有时两人合作才能猎获一只兔子,有时五人合作一共猎获二头羊.如何分配这些食物呢?起初,人们只知道“二分一”、”五分二’;后来,才逐渐形成了分数的概念,记录下来,就是“二分之一”、“五分之二”、... ...,这也是中国人首创的.《周髀算经》中已大量使用分数,《九章算术》(约公元前100~50年)给出了相当完整的分数理论,比欧洲同类著作大约早1400年.我们现在所说的分数除法把除数“颠倒相乘”,就是我国古代教学家刘徽(公元前三世纪)
的原话.
人类对零的认识比较晚.打不到野兽,空手而归,这是最初对“零”的印象──空虚、饥饿、一无所有.在记录这种情况时,各民族大多不约而同地用空位来表示.后来,又用符号“□”表示空位(有人推测这是个空无一物的牲畜栏),慢慢地就演化成现的“0”了.
正如伟大导师恩格斯所精辟论断的那样“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
在小学教学中,算式“2-3”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够减”.但学习了《有理教》的知识以后,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正负数的概念也是从生产实际的需要中产生的.生产发展了,一方面,人们的“财富”多起来,同时也促使人们“互通有无”,进行交换.于是,人们把私有财产记为正,欠债记为负;收入记为正,支出记为负;运进记为正,运出记为负;超出记为正,不足记为负……人们从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抽象出了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是相对于正数而言的.正数和负数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我们的祖先不仅最早认识到负数的存在,而且总结出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如《九章算术》),这在当时也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创造.
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的概念一直在不断地扩充.目前,对于人类已经掌握的数的概念,其关系可综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