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章末归纳提升:第二章力与相互作用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延伸训练:第二章《相互作用》(含解析).pdf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延伸训练:第二章《相互作用》(含解析).pdf

第二章 相 互 作 用 (1)从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布可以看出,高考对本章内容的考查重点有:弹力、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涉及的解题方法主要有力的合成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等。

(2)高考对本章内容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静摩擦力的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是本章的常考内容。

2015高考考向前瞻 (1)本章主要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平衡条件推论的应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与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相结合,与电场及磁场中的带电体的运动相结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力学知识是今后高考命题的一大趋势。

第1节弹力__摩擦力 弹 力 [记一记] 1.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 两物体相互接触; 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2.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牛/米;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试一试] 1.(2014·清远质检)如图2-1-1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与该弹力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2-1-1 A.弹簧发生拉伸形变 B.弹簧发生压缩形变 C.该弹力是小车形变引起的 D.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小车 解析:选A 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弹簧发生拉伸形变,该弹力是弹簧形变引起的,该弹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选项A正确,B、C、D错误。

[想一想] (1)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相同就相反,这种说法对吗? (2)物体m沿水平面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mg吗? (3)滑动摩擦力是不是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提示:(1)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相反,还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何角度,但一定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014高考复习 第二章相 互作用 单元知识总结

2014高考复习 第二章相 互作用 单元知识总结

条件.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物理
第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拓展分析】如果去掉“A、B并未运动”这个条件,
加上“墙壁光滑”,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呢?
【解析】施加推力前,B对A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大 小等于GAsin θ(θ为斜面倾角),施加推力F后,若F=2G
A
sin θ,则B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相反,A仍然
A.F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2可取任意方向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物理
(m1 解得:x1= m2 ) g k1
劲度系数为k2的轻质弹簧受到的向下拉力为m2g, 设它的伸长量为x2,根据胡克定律有:m2g=k2x2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物理
m2 g 解得:x2= k2
第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这时两个弹簧的总长度为:
(m m2 g L=L1+L2+x1+x2=L1+L2+ 1 m2 ) g + . k1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物理
第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典例1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
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 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 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 (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物理
第二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mg A. 2sin
B. mg
采用整体法,在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
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内力). 隔离法: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进行分 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物理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1节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一、力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两类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 =mg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4.重心:因为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特别提醒:(1)重力的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2)并不是只有重心处才受到重力的作用.三、弹力1.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特别提醒:有弹力作用的两物体一定相接触,相接触的两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2.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的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2)表达式:F=kx.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②x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四、摩擦力1.产生: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2.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面间有弹力;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大小:滑动摩擦力F f=μF N,静摩擦力:0<F f≤F f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特别提醒:(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反之不一定成立.[自我诊断]1.判断正误(1)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作用.(×)(2)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3)轻绳、轻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的方向.(×)(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5)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相同就相反.(×)(6)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7)根据μ=F fF N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F f成正比,与F N成反比.(×)2.(多选)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弹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C.将物体用绳吊在天花板上,绳所受物体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D.物体间相互挤压时,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解析:选AD.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所受弹力为支持力,其方向为垂直于桌面向上,故A正确;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斜面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故B错误,D正确;绳子对物体的拉力总是沿绳子收缩的方向,而物体对绳子的弹力方向指向绳子伸长的方向,故C错误.3.(多选)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B.由k=Fx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长度改变量成反比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解析:选AC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kx,故A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及x无关,故C正确,B错误;由胡克定律得k=Fx,可理解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受到的弹力的值与k相等,故D正确.4.(2017·中山模拟)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上叠放着物体B,A和B之间有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A、B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B对A的摩擦力向右C.地面对A的摩擦力向右D.地面对A没有摩擦力解析:选D.压缩的弹簧对B有向左的弹力,B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受到向右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A对B的摩擦力向右,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B对A 的摩擦力向左,选项B错误;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分析可知,地面对A 没有摩擦力,选项C错误,D正确.考点一弹力的分析和计算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综合确定.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解析:选 D.若小球与小车一起匀速运动,则细绳对小球无拉力;若小球与小车有向右的加速度a=g tan α,则轻弹簧对小球无弹力,D正确.2.(2016·高考江苏卷)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 cm,在4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40 m/N B.40 N/mC.200 m/N D.200 N/m解析:选D.根据胡克定律有F=kx,则k=Fx=42×10-2N/m=200 N/m,故D正确.3.(2017·安庆质检)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运动时,一定有F=ma sin θD.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运动时,F=(ma)2+(mg)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 g解析:选 D.小车静止时,由物体的平衡条件知此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 ,A 、B 错误;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设小球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如图甲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sin θ1=ma ,F cos θ1=mg ,两式相除可得tan θ1=a g ,只有当球的加速度a =g tan θ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才沿杆的方向,此时才有F =ma sin θ,C 错误;小车以加速度a 向左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到的重力mg 与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ma ,方向水平向左,如图乙所示.所以杆对球的作用力的大小F =(ma )2+(mg )2,方向斜向左上方,tan θ1=a g ,D 正确.几种典型弹力的方向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2.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3.转换法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如图,质量m A>m B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解析:选A.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体与竖直墙面之间没有压力,所以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图A.2.(2017·东北三校二联)(多选)如图所示是主动轮P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Q 的示意图,A与B、C与D分别是皮带上与轮缘上相互接触的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点相对于A点运动趋势方向与B点运动方向相反B.D点相对于C点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运动方向相反C.D点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运动方向相同D.主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阻力,从动轮受到的摩擦力是动力解析:选BCD.P为主动轮,假设接触面光滑,B点相对于A点的运动方向一定与B点的运动方向相同,A错误;Q为从动轮,D点相对于C点的运动趋势方向与C点的运动方向相反,Q轮通过静摩擦力带动,因此,D点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与D点的运动方向相同,B、C均正确;主动轮靠摩擦带动皮带,从动轮靠摩擦被皮带带动,故D也正确.3.(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B受到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B.C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C.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D.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解析:选CD.若绳对B的拉力恰好与B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B 与C间的摩擦力为零,A项错误;将B和C看成一个整体,则B和C受到细绳向右上方的拉力作用,故C有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 项错误,C项正确;将细绳剪断,若B依然静止在斜面上,利用整体法判断,B、C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0,D项正确.考点三摩擦力的计算1.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运动),利用力的平衡条件来判断其大小.(2)物体有加速度时,若只有静摩擦力,则F f=ma.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F合=ma,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公式F f=μF N来计算,应用此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μ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接触面的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的大小均无关.考向1:静摩擦力的计算[典例1](2017·黄冈模拟)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 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解析当物体P和Q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时,其加速度为a=g sin θ-μ2g cos θ<g sin θ,因为P和Q相对静止,所以P和Q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且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D错误;不能用公式F f=μF N求解,对物体P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静=ma,求得F静=μ2mg cos θ,C正确.答案 C判断摩擦力方向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没有必然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一定的夹角.(2)分析摩擦力方向时,要注意静摩擦力方向的“可变性”和滑动摩擦力的“相对性”.考向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典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m B=24 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A=22 kg的木箱A放在木板B上,另一端拴在天花板上,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现用水平向右、大小为200 N的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大小为() A.0.3B.0.4C.0.5 D.0.6解析对A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1①F N1+F T sin θ=m A g②F f1=μ1F N1③由①②③得:F T=100 N对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由题意得F T cos θ+F f2=F④F N2+F T sin θ=(m A+m B)g⑤F f2=μ2F N2⑥由④⑤⑥得:μ2=0.3,故A选项正确.答案 A计算摩擦力时的三点注意(1)首先分清摩擦力的性质,因为只有滑动摩擦力才有公式,静摩擦力通常只能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来求解.(2)公式F f=μF N中F N为两接触面间的正压力,与物体的重力没有必然联系,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也无关.1.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 与B的质量之比为()A.1μ1μ2B.1-μ1μ2μ1μ2C.1+μ1μ2μ1μ2 D.2+μ1μ2μ1μ2解析:选B.对A、B整体受力分析,F=F f1=μ2(m A+m B)g.对B受力分析,F f2=μ1F=m B g.联立解得m Am B=1-μ1μ2μ1μ2,B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0,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及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则小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A.0 B.m-m0m+m0F,方向向右C.m-m0m+m0F,方向向左 D.m0-mm+m0F,方向向右解析:选ACD.假设小车对人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先对整体分析受力有2F=(m0+m)a,再隔离出人,对人分析受力有F-F f=ma,解得F f=m0-mm0+mF,若m0>m,则和假设的情况相同,D正确;若m0=m,则静摩擦力为零,A正确;若m0<m,则静摩擦力方向向左,C正确.考点四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典例3]如图所示,水平轻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的重力为12 N,轻绳的拉力为10 N,水平轻弹簧的拉力为9 N,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受四个力的作用:重力、轻绳的拉力、轻弹簧的拉力、轻杆的作用力,其中轻杆的作用力的方向和大小不能确定,重力与弹簧拉力的合力大小为F=G2+F21=15 N .设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sin α=F1F=35,则α=37°即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下,这个力与轻绳的拉力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物体平衡的条件可知,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5 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答案 5 N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1.如图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静止,则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则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则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解析:选 B.小车向右运动可能有三种运动形式:向右匀速运动、向右加速运动和向右减速运动.当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小球受力平衡,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右的合力,但由细绳保持竖直状态和斜面形状可知,该运动形式不可能有.当小车向右减速运动时,小球需有向左的合力,则一定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B正确.2.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挂一重物,BO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夹角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变化情况是()A.只有角θ变小,作用力才变大B.只有角θ变大,作用力才变大C.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是变大D.不论角θ变大或变小,作用力都不变解析:选 D.由于两侧细绳中拉力不变,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则滑轮受到木杆作用力大小不变,与夹角θ没有关系,选项D正确,A、B、C错误.3.(多选)两个中间有孔的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轻弹簧相连,套在一水平光滑横杆上.两个小球下面分别连一轻弹簧.两轻弹簧下端系在同一质量为m的小球上,如图所示.已知三根轻弹簧的劲度系数都为k,三根轻弹簧刚好构成一等边三角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B.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弹力为mg 3C.连接质量为m小球的轻弹簧的伸长量为33k mgD.套在水平光滑横杆上轻弹簧的形变量为36k mg解析:选CD.水平横杆对质量为M的小球的支持力为Mg+mg2,选项A错误;设下面两个弹簧的弹力均为F,则2F sin 60°=mg,解得F=33mg,结合胡克定律得kx=33mg,则x=33k mg,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下面的一根弹簧对M的水平分力为F cos 60°=36mg,再结合胡克定律得kx′=36mg,解得x′=36k mg,选项D正确.课时规范训练[基础巩固题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单个孤立物体有时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只要大小相同,作用的效果就相同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解析:选 D.由于力的作用效果有二:其一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其二是使物体发生形变,A错误;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错误;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决定的,C错误;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只要有力就一定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正确.2.(多选)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减速,不可能使物体加速B.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只能使物体加速,不可能使物体减速C.作用在物体上的滑动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减速,也可能使物体加速D.作用在物体上的静摩擦力既可能使物体加速,也可能使物体减速解析:选CD.滑动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如把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上,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使物体加速,选项A错误,C正确;静摩擦力既能提供动力,也能提供阻力,汽车启动过程中,车厢里的货物跟随汽车一起加速,静摩擦力使货物加速.汽车刹车时,汽车车厢里的货物跟汽车一起停下来的过程,静摩擦力使货物减速,选项B错误,D正确.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A.mg tan θk B.2mg tan θkC.mg tanθ2k D.2mg tanθ2k解析:选C.以A球为对象,其受力如图所示,所以F弹=mg tanθ2,则Δx=F弹k=mgk tanθ2,C正确.4.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F f a≠0,b所受摩擦力F f b=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A.F f a大小不变B.F f a方向改变C.F f b仍然为零D.F f b方向向左解析:选A.右侧细绳剪断的瞬间,弹簧弹力来不及发生变化,故a的受力情况不变,a左侧细绳的拉力、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均不变,A正确,B错误;而在剪断细绳的瞬间,b右侧细绳的拉力立即消失,静摩擦力向右,C、D错误.5.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0的砖块,用水平力F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中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0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A.μ1mg B.μ1(m0+m)gC.μ2mg D.μ2(m0+m)g解析:选B.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μF N,题中水平地面所受压力的大小为(m0+m)g,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所以木板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0+m)g,B正确.6.如图所示,一重为10 N的球固定在支杆AB的上端,用一段绳子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已知绳的拉力为7.5 N,则AB杆对球的作用力()A.大小为7.5 NB.大小为10 NC.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右下方D.方向与水平方向成53°角斜向左上方解析:选D.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可得,AB杆对球的作用力与绳的拉力的合力与小球重力等值反向,AB杆对球的作用力大小F=G2+F2拉=12.5 N,A、B错误;令AB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可得tan α=GF拉=43,α=53°,D正确.7.(多选)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选CD.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C、D正确.[综合应用题组]8.如右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f随t 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解析:选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G和摩擦力F f的作用.由于F f从零开始均匀增大,开始一段时间F f<G,物体加速下滑;当F f=G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值;之后F f>G,物体向下做减速运动,直至减速为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 f=μF N=μF=μkt,即F f与t成正比,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当物体速度减为零后,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F f=G,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轴的线段,正确答案为B.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绳拴住放在水平粗糙传送带上,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传送带分别以v1、v2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时(v1<v2),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1、F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f1、F 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1<F f2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右C.F1=F2D.F f1=μmg解析:选 C.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滑动摩擦力与绳的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因此方向向左,B 错误;设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F cos θ-μF N =0,F N+F sin θ-mg =0,解得F =μmg cos θ+μsin θ,F 大小与传送带速度大小无关,C 正确;物体所受摩擦力F f =F cos θ恒定不变,A 、D 错误.10.(多选)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a 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水平力作用在b 弹簧的P 端向右拉动弹簧,已知a 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 )A .b 弹簧的伸长量也为LB .b 弹簧的伸长量为k 1L k 2C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2LD .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 ⎛⎭⎪⎫1+k 1k 2L 解析:选BD.两个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的轻质弹簧a 、b 串接在一起,两弹簧中的弹力大小相等,k 1L =k 2x ,解得b 弹簧的伸长量为x =k 1L k 2,选项A 错误,B 正确;P 端向右移动的距离为L +x =⎝ ⎛⎭⎪⎫1+k 1k 2L ,选项C 错误,D 正确. 1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平放有一堆卡片,每一张卡片的质量均为m .用手指以竖直向下的力压第1张卡片,并以一定速度向右移动手指,确保第1张卡片与第2张卡片之间有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手指与第1张卡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卡片之间、卡片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且有μ1>μ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意两张卡片之间均可能发生相对滑动B.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C.第1张卡片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左D.最下面那张卡片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向右解析:选B.对第2张卡片分析,它对第3张卡片的压力等于上面两张卡片的重力及手指的压力的和,最大静摩擦力F fm=μ2(2mg+F),而其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为F f=μ2(mg+F)<F fm,则第2张卡片与第3张卡片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同理,第3张到第54张卡片也不发生相对滑动,故A错误;根据题意,因上一张卡片相对下一张卡片要向右滑动或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故上一张卡片受到下一张卡片的摩擦力一定向左,B正确;第1张卡片相对于手指的运动趋势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则其受到手指的静摩擦力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受到手指的摩擦力向右,C错误;对53张卡片(除第1张卡片外)研究,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受到第1张卡片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同,则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第54张卡片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方向与手指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D错误.1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45°,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不可能是()A.2mgk B.2mg2kC.42mg3k D.2mgk解析:选B.对a球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图解法可判断:当弹簧上的拉力F 与细线上的拉力垂直时,拉力F最小,为F min=2mg cos θ=2mg,再根据胡克定律得:最小形变量Δx=2mgk,则形变量小于2mgk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选B.。

《三维设计》2014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50张ppt)

《三维设计》2014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课件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50张ppt)

[尝试解题] 法一 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法
绳子 OC 的拉力 FC 等于重物重力 G。将 FC 沿 AO 和 BO 方向分解,两个分力分别为 FA′、 FA′ FC FB′,如图甲所示,可得: F =tan θ, =cos θ,又 FB′ C FA′=FA,FB′=FB, G 所以 FA=Gtan θ,FB=cos θ, 故 A、C 正确。
[例1]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
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
系如图2-2-6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2-2-6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1+F2+F3,方向不确定 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3,方向与F3同向
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3,方向与F3同向
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
答案:AC
力的合成问题 1.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 类型 互相垂直 作图 合力的计算
F= F12+F22 F1 tan θ=F 2
两力等大,夹 角θ
θ F=2F1cos 2 θ F 与 F1 夹角为2
两力等大且 夹角120°
合力与分力等大
2.合力的大小范围 (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F2|≤F合≤F1+F2 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 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F2|,当两力同向时,合 力最大,为F1+F2。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 ①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1+F2+F3。 ②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 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 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的最小值为最大的一个力减 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和的绝对值。
答案:A
[随堂巩固落实]
1.如图2-2-12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

高三一轮复习秘籍-第二章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高三一轮复习秘籍-第二章第2讲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过好双基关————回扣基础知识训练基础题目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2.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F1、F2为分力,F为合力.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为合矢量.如图乙,F1、F2为分力,F为合力.二、力的分解1.遵循的原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2.分解方法(1)效果分解法.如图所示,物体重力G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这两个分力与合力间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大小分别为G1=G sinθ,G2=G cosθ.(2)正交分解法.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叠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速度、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如路程、速率等.研透命题点————细研考纲和真题分析突破命题点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 1-F 2|≤F 合≤F 1+F 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1)最大值: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 1+F 2+F 3.(2)最小值: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的最小值为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大小之和.3.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互相垂直F =F 21+F 22tan θ=F 1F 2两力等大,夹角为θF =2F 1cos θ2F 与F 1夹角为θ2两力等大,夹角为120°合力与分力等大F ′与F 夹角为60°4.力合成的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若两个力F1、F2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合力的大小可由余弦定理得到:F =F21+F22+2F1F2cosθtanα=F2sinθF1+F2cosθ【例1】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斜向下的推力F的作用下沿光滑的水平地面向右运动,那么物体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F N与拉力F的合力方向是()A.水平向右B.向上偏右C.向下偏左D.竖直向下答案B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其受重力、支持力、拉力.若拉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在竖直方向,F N=mg+F sinθ,支持力F N与F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之和F y=mg,方向向上,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 x=F cosθ,故合力F合=F2y+F2x=(mg)2+(F cosθ)2,方向向上偏右,故B正确.【变式1】(多选)5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F1=F2=F3=F4=F,且这四个力恰好构成一个正方形,F5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这5个共点力能合成大小为2F、相互垂直的两个力C.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2FD.这5个共点力的合力恰好为2F,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答案AD解析力的合成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这五个力的特点,F1和F3的合力与F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得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正确;F2和F4的合力与F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又F1、F2、F3、F4恰好构成一个正方形,所以F5为2F,可得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22F,C错误;这5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等于2F,方向与F5相反,D正确,B错误.【例2】(多选)我国不少地方在节日期间有挂红灯笼的习俗,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灯笼用两根不等长的轻绳OA、OB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OA比OB长,O为结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设OA、OB对O点的拉力分别为F A、F B,轻绳能够承受足够大的拉力,则()A.F A小于F BB.F A、F B的合力大于mgC.调节悬点A的位置,可使F A、F B都大于mgD.换质量更大的灯笼,F B的增加量比F A的增加量大答案ACD解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画出力的矢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 A小于F B,F A、F B的合力等于mg,选项A正确,B错误;调节悬点A的位置,当∠AOB大于某一值时,则F A、F B都大于mg,选项C正确;换质量更大的灯笼,则重力mg增大,F B的增加量比F A的增加量大,选项D正确.【变式2】(2020·全国Ⅲ卷)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若α=70°,则β等于()A.45°B.55°C.60°D.70°答案B解析甲物体是拴牢在O点,且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绳的拉力大小相等,O点处于平衡状态,则左侧绳子拉力的方向在甲、乙绳子的角平分线上,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有180°=2β+α,解得β=55°.1.效果分解法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思路图)2.正交分解法分解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F1、F2、F3、…作用,求合力F时,可把各力向相互垂直的x轴、y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F x=F x1+F x2+F x3+…y轴上的合力F y=F y1+F y2+F y3+…合力大小F=F2x+F2y.合力方向:与x轴夹角为θ,则tanθ=F yF x【例3】如图所示,墙上有两个钉子a和b,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点,另的c点有一固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悬挂一质量为m1的重物.在绳上距a端12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段正好水平,则重为()物和钩码的质量比m1m2A.5B.2C.5D.22答案C解析解法一(力的效果分解法):钩码的拉力F 等于钩码重力m 2g ,将F 沿ac 和bc 方向分解,两个分力分别为F a 、F b ,如图甲所示,其中F b =m 1g ,由几何关系可得cos θ=F F b =m 2g m 1g,又由几何关系得cos θ=l l 2+l22,联立解得m 1m 2=52.解法二(正交分解法):绳圈受到F a 、F b 、F 三个力作用,如图乙所示,将F b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m 1g cos θ=m 2g ;由几何关系得cos θ=ll 2+l 22,联立解得m 1m 2=52.【变式3】如图所示,力F 1、F 2、F 3、F 4是同一平面内的共点力,其中F 1=20N ,F 2=20N,F 3=202N ,F 4=203N ,各力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求这四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202N 方向与F 3的方向一致解析以F2的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将F1、F3、F4向两坐标轴上分解得N=10NF1x=F1cos60°=20×12N=103NF1y=F1sin60°=20×32N=20NF3x=F3cos45°=202×22N=-20NF3y=-F3sin45°=-202×22N=-30NF4x=-F4sin60°=-203×32N=-103NF4y=-F4cos60°=-203×12则x轴上各分力的合力为F x=F1x+F2+F3x+F4x=20Ny轴上各分力的合力为F y=F1y+F3y+F4y=-20N故四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F2x+F2y=202N,合力的方向与F3的方向一致.【变式4】(2021·广东卷)唐代《耒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α<β,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B.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C.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D.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答案B解析以曲辕犁为例,把耕索的拉力F分解到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F x=F sin θ,F y=F cosθ.因α<β,故F曲x<F直x,F曲y>F直y,选项A错误,B正确;耕索对犁的拉力与犁对耕索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两力大小相等,则选项C、D错误.故选B项.◆应用1斧头劈木柴类问题【例4】刀、斧、凿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斧头劈木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背加一个力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的宽度为d,劈的侧面长为l,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约为()A .d lF B .l d F C .l 2d F D .d 2l F 答案B 解析斧头劈木柴时,设两侧面推压木柴的力分别为F 1、F 2且F 1=F 2,利用几何三角形与力的三角形相似有d F =l F 1,得推压木柴的力F 1=F 2=l dF ,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应用2拖把拖地问题【例5】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 ,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 .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有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θ0.答案(1)μsinθ-μcosθmg(2)λ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F cosθ+mg=F N①F sinθ=F f②式中F N和F 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所以F f=μF N③联立①②③式得F=μsinθ-μcosθmg④(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 sin θ≤λF N⑤这时,①式仍成立.联立①⑤式得sinθ-λcosθ≤λmgF⑥λmg F 大于零,且当F无限大时λmgF为零,有sinθ-λcosθ≤0⑦使⑦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故临界角的正切为tanθ0=λ.【变式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于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逐渐增大斜面的倾角θ,直到θ等于某特定值φ时,物块达到“欲动未动”的临界状态,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θ角满足什么条件时物块总与斜面保持相对静止.答案tanθ≤μ解析θ等于某特定值φ时,物块受力平衡,则有F N-G cosφ=0,F fm-G sin φ=0.又F fm=μF N,解得μ=tanφ.显然,当θ≤φ即tanθ≤μ时,物块始终保持静止.。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课件(必修1)

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 第2章 相互作用章末总结课件(必修1)

() A. 22M C. 2M
B. 23M D. 3M
【解析】假设平衡后轻环位置为 P,平衡后,物 体上升 L,说明此时 POO′恰好构成一个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 L 的 正三角形,绳中张力处处相等,均为 Mg,故钩码的重 力恰好与 PO′、OP 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由三角形函 数关系可知,钩码的重力为 3Mg,故其质量为 3M, 选 D. 【答案】D
(6)图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三力平衡或力的分解、 合成中已知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方
向不变,判断因第三个力的变化而引起两个力的大小
变化的情况,以及另一个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 引起第三个力的变化的情况.
(7)假设法(或极限法):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出 现临界现象(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不出现变 化)时采用,即把某个没有给定数值的力推向极端(极大
【答案】③沿此时细绳(套)的方向用铅笔描出几个 点,用刻度尺把这些点连成直线 ⑥F 与 F3
4.(2014 海南)如图,一不可伸长的光
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 O 点,右端跨过 位于 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OO′段水平,长度为 L;绳 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 悬挂一钩码,平衡后,物体上升 L.则钩码的质量为
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 50 g,挂 2 个钩码时,弹簧弹 力 F2=___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 g=9.8 m/s2).要得 到弹簧伸长量 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_.作出 F-x 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图1
图2
【解析】由题图 2 知 l1=25.85 cm.挂两个钩码时,
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 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 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结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力的相互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第二章力的相互作用

pANAx i /第二章力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 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重点难点共点力的平衡,合力的求解,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分析第1单元 力重力和弹力摩擦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力是相互的 (2) 力是矢量(什么叫矢量 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4) 力的图示和示意图(5)力的分类:根据产生力的原因即根据力的性质命名有重力、弹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即效果力如拉力、压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提问:效果相同,性质一定相同吗?性质相同效果一定相同吗?大小方向相同的两个力效果一定相同吗?)(6) 力的效果:1、加速度或改变运动状态 2、形变 (7)力的拓展:1、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2、产生加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4、牛顿第三定律二、常见的三种力 1重力(1) (2) (3)由两极到赤道重力 加速度减小,由地面到高空重力加 速度减小 (4)作用点:重力作用点是重 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 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重心 的测量方法:均匀规则几 何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 心,薄片物体重心用悬挂 法;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方向: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大小:G=mg ,可用弹簧秤测量两极引力=重力(向心力为零)赤道引力=重力+向心力(方向相同) 2、弹力(1 )产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并使之发生形变的另一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2) 产生条件:两物体接触;有弹性形变。

(3) 方向: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具体情况有:轻绳的弹力方向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支持 力或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撑或被压的物体;弹簧弹力方向与弹簧形变方向相反。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必修1-第2章-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轮:必修1-第2章-相互作用

2.弹力的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在迫使物体发生形变的 那个物体上.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2)由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弹力的方向 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 态,先假设一个弹力的方向,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 列方程,求出弹力.若所得结果为正值,其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同, 如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弹簧的形变成正比,按图乙方式外壳受 力F0=F+G,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F0-G,按图丙方式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直接由F0引起,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0,D正确. 答案:D
(1)摩擦力阻碍的是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 碍物体的运动.
(2)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 一定运动.
(3)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 反之不一定成立.
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 B.把空气中的物体浸入水中,物体所受重力变小 C.挂在绳上静止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D.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重力大小是不一定相同的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故A错.在空气或其他液体中,重力 大小始终不变,故B错.重力和拉力是两种性质的力,故C错.在地球 的不同位置处,g略有差别,故D对. 答案:D
运动状态
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图示与受力示意图是有区别的.力的图示要求严格画出力的大小和 方向,在相同标度下用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受力示意图着重于力的方向的图示,不要求作出标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那几个力叫做.(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的关系.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或作用线的交于一点的力.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和.如图甲所示.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如图乙所示.4.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2)遵循原则:定则或定则.(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分解;②正交分解.答案:1.(1)产生的效果合力分力(2)等效替代 2.同一点延长线 3.(1)合力(2)①共点力大小方向②首尾相接4.(1)分力(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3)效果知识点二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的量,相加时遵从.2.标量:只有大小,方向的量,求和时按相加.答案:1.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 2.没有代数法则(1)合力及其分力均为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力.( )(2)合力及其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4)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5)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 )(6)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答案:(1)√(2)×(3)√(4)√(5)×(6)√考点共点力的合成1.合成方法(1)作图法.(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3.重要结论(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2)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4.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考向1 作图法的应用[典例1]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 1、F 2、F 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F 1+F 2+F 3,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3F 3,方向与F 3同向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2F 3,方向与F 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合力大小[解析] 先以力F 1和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合力与F 3共线,大小F 12=2F 3,如图所示,合力F 12再与第三个力F 3合成求合力F 合.可见F 合=3F 3.[答案] B考向2 计算法的应用[典例2] (2017·河北石家庄模拟)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kLB.2kLC.32kL D.152kL [解析] 发射弹丸瞬间两橡皮条间的夹角为2θ,则sin θ=L22L =14,cos θ=1-sin 2θ=154.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 合=2F cos θ.F =kx =kL ,故F 合=2kL ·154=152kL ,D 正确.[答案] D考向3 合力范围的确定[典例3] (多选)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现将水平面内的三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2 N、3 N.下列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2 NB.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4 NC.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D.物体一定被拉动[解析] 两个2 N的力的合力范围为0~4 N,然后与 3 N 的力合成,则三力的合力范围为0~7 N,由于最大静摩擦力为5 N,因此可判定A、B、C正确,D错误.[答案] ABC[变式1] (多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现保持两力之间的夹角θ不变,使其中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当0°<θ<90°时,合力F一定减小答案:BC 解析:设有两个共点力F1、F2,分两种情况讨论.(1)当0°<θ≤90°时,合力随着其中一个力的增大而增大,如图甲所示,选项D错误.(2)当θ>90°时,若F2增大,其合力先变小,后又逐渐增大,如图乙所示.所以选项A 错误,选项B、C正确.1.力的大小和方向一定时,其合力也一定.2.作图法求合力,需严格用同一标度作出力的图示,作出规范的平行四边形.3.计算法求合力,只需作出力的示意图,对平行四边形的作图要求也不太严格,重点是利用数学方法求解.考点力的分解1.按力的效果分解(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再根据两个分力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3)最后由平行四边形和数学知识(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相似等)求出两分力的大小.2.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两个力的合力唯一确定,但一个力的两个分力不一定唯一确定,即已知一条确定的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如果没有条件限制,一个已知力可以有无数对分力,若要得到确定的解,则必须给出一些附加条件:(1)已知合力和两个不平行分力的方向,可以唯一地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的.(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力的分解也是唯一的.(3)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进行分解,如图所示,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①F2<F sin θ时无解;②F2=F sin θ或F2≥F时有一组解;③F sin θ<F2<F时有两组解.考向1 按力的效果分解[典例4] 某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B为固定铰链,若在A铰链处作用一垂直于墙壁的力F,则由于力F的作用,使滑块C压紧物体D,设C与D光滑接触,杆的重力及滑块C的重力不计,图中a=0.5 m,b=0.05 m,则物体D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的比值为( )A.4B.5C.10D.1[解析] 按力F的作用效果沿AC、AB杆方向分解为图甲所示的F1、F2,则F1=F2=F2cos θ,由几何知识得tan θ=ab=10,再按F 1的作用效果将F 1沿水平向左和竖直向下分解为图乙所示的F 3、F 4,则F 4=F 1sin θ,联立得F 4=5F ,即物体D 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力F 的比值为5,B 正确.[答案] B[变式2]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有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用光滑挡板A 、B 挡住,挡板A 沿竖直方向,挡板B 垂直于斜面,则两挡板受到小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斜面受到两小球压力的大小之比为 .答案:1cos θ 1cos 2θ解析:根据两球所处的状态,正确地进行力的作用效果分析,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力的计算可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计算,从而求出压力之比.球1所受的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物体欲沿水平方向推开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甲所示,由此得两个分力,大小分别为F 1 =G tan θ,F 2=Gcos θ.球2所受重力G 有两个作用效果:第一,使物体垂直挤压挡板;第二,使物体压紧斜面.因此力的分解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F 3=G sin θ,F 4=G cos θ.所以挡板A 、B 所受压力之比为F 1F 3=1cos θ,斜面所受两个小球的压力之比为F 2F 4=1cos 2 θ.考向2 力的分解的唯一性和多解性[典例5] (多选)已知力F ,且它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为33F ,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 A.3F 3 B.3F 2C.23F3D.3F[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因为33F >F2,从图上可以看出,F 1有两个解,由直角三角形OAD 可知:F OA =F 2-⎝ ⎛⎭⎪⎫F 22=32F .由直角三角形ABD 得:F AB =F 22-⎝ ⎛⎭⎪⎫F 22=36F .由图的对称性可知:F AC =F AB =36F ,则分力F 1=32F -36F =33F ;F ′1=32F +36F =233F . [答案] AC[变式3] (2017·河北唐山模拟)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对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A.3mgB.32mgC.12mg D.33mg 答案:C 解析:将小球的重力分解如图所示,其中一个分力等于施加的力的大小.当施加的力与OA 垂直时最小,F min =mg sin 30°=12mg ,C 正确.(1)力的分解问题选取原则①选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力的分解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当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下的力时,常利用三角形法或按实际效果进行分解,若这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可选用正交分解法.②当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时,常用正交分解法.(2)按实际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考点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正交分解法的基本步骤(1)建立平面坐标系:正交的两个方向可以任意选取,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但如果选择合理,则解题较为方便.选取正交方向的一般原则:①使尽量多的矢量落在坐标轴上;②平行和垂直于接触面;③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2)分别将各力沿正交的两个方向(x轴和y轴)分解,如图所示.(3)求各力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的合力F x和F y,则有F x=F1x+F2x+F3x+…,F y=F1y+F2y +F3y+….3.结论(1)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F x=0,F y=0.(2)如果物体在x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F x=ma,F y=0;如果物体在y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F x=0,F y=ma.[典例6] (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多选)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 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A.绳OO ′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 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解题指导] 以O ′点为研究对象,由三力平衡分析绳OO ′的张力变化情况;以物块b 为研究对象,用正交分解法列方程分析物块b 所受支持力及与桌面间摩擦力的变化情况.[解析]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连接a 和b 的绳的张力大小T 1等于物块a 的重力G a ,C 项错误;以O ′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T 1恒定,夹角θ不变,由平衡条件知,绳OO ′的张力T 2恒定不变,A 项错误;以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则F N +T 1cos θ+F sin α-G b =0 f +T 1sin θ-F cos α=0F N 、f 均随F 的变化而变化,故B 、D 项正确.[答案] BD[变式4] (2017·河北衡水调研)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的推力之比F 1F 2为( )A.cos θ+μsin θB.cos θ-μsin θC.1+μtan θD.1-μtan θ答案:B 解析:第一次推力F 1=mg sin θ+μmg cos θ,由F 2cos θ=mg sin θ+μ(mg cosθ+F2sin θ),解得第二次推力F2=mg sin θ+μmg cos θcos θ-μsin θ,两次的推力之比F1F2=cos θ-μsin θ,选项B正确.正交分解法的适用原则正交分解法是分析力或其他矢量问题的常用方法,往往适用于下列情况:(1)物体受到三个以上的力的情况.(2)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的情况.(3)只分析物体某一方向的运动情况时,需要把不沿该方向的力正交分解,然后分析该方向上的受力情况.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间的夹角的关系是( )A.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0°≤θ≤180°)的增大而增大B.合力的大小随这两个共点力的夹角θ(0°≤θ≤180°)的增大而减小C.合力的大小与两个力的夹角无关D.当两个力的夹角为90°时合力最大答案:B 解析:当两分力大小一定时,两分力夹角θ越大,合力就越小.2.[力的合成]如图所示,由F1、F2、F3为边长组成四个三角形,且F1<F2<F3.根据力的合成,下列四个图中三个力F1、F2、F3的合力最大的是( )答案:A 解析:由三角形定则,A中F1、F2的合力大小为F3,方向与F3相同,再与F3合成合力为2F3;B中合力为0;C中F3、F2的合力为F1,三个力的合力为2F1;D中的合力为2F2;其中最大的合力为2F3,故A正确.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如图所示,某同学通过滑轮组将一重物吊起,该同学对绳的竖直拉力为F1,对地面的压力为F2,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在重物缓慢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1逐渐变小B.F 1逐渐变大C.F 2先变小后变大D.F 2先变大后变小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滑轮两边绳的拉力均为F 1,设动滑轮两边绳的夹角为θ,对动滑轮有2F 1cos θ2=mg ,当重物上升时,θ2变大,cos θ2变小,F 1变大;对该同学,有F ′2+F 1=Mg ,而F 1变大,Mg 不变,则F ′2变小,即对地面的压力F 2变小.综上可知,B 正确.4.[力的分解的唯一性与多解性]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 N ,则( )A.F 1的大小是唯一的B.F 2的方向是唯一的C.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F 2可取任意方向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由F 1、F 2和F 的矢量三角形并结合几何关系可以看出:当F 2=F 20=25 N 时,F 1的大小是唯一的,F 2的方向也是唯一的.因F 2=30 N>F 20=25 N ,所以F 1的大小有两个,即F ′1和F ″1,F 2的方向也有两个,即F ′2的方向和F ″2的方向,故C 正确.5.[正交分解法的应用](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μmgB.μ(mg +F sin θ)C.μ(mg -F sin θ)D.F cos θ答案:BD 解析: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mg 、推力F 、支持力F N 、摩擦力F f .沿水平方向建立x 轴,将F 进行正交分解如图所示(这样建立坐标系只需分解F ),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x 轴上,向左的力等于向右的力(水平方向二力平衡);在y 轴上向上的力等于向下的力,即F cos θ=F f ,F N =mg +F sin θ,又由于F f =μF N ,所以F f =μ(mg +F sin θ).故B 、D 是正确的.。

名师导学2014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

名师导学2014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

【解析】由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6 cm,弹簧的劲 度系数为 k=ΔΔFx=2×210-2N/m=100 N/m,当弹簧伸长 量为 0.2 m 时,弹力的大小为 F=kΔx=100×0.2 N= 20 N.
2.如图(a)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的水平横梁BC右端 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 图(b)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 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 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
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 无关

(5)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 同时 产生, 同时 变化, 同时 消失.
3.力的效果
使物体发生 形变 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 产生 加速度 ).
4.力的分类
(1)按 性质 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 力、核力等.
(2)按 效果 分: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向心 力、回复力等.
衡状态.现缓慢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 面的弹簧,求这个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
【解析】根据题意,提上面木块前,有
k2x1=(m1+m2)g

向上提上面木块直到它离开弹簧时,有
1.如图所示为地面上物体所受 重力的示意图:
万有引力 F 引指向地心,它的分量 F 向垂直于地轴, 给物体提供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F 引另一个分量是物体的重力 G.若不计自转效应,则近 似地认为 mg=GMR地2地m.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 是地球的吸引力.
3.在赤道上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减去向心力, 即 F 引=G+F 向.
A.可能沿OA方向
B.一定沿OB方向
C.可能沿OC方向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 第2章 相互作用章末高效整合教师用书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必考 第2章 相互作用章末高效整合教师用书

峙对市爱惜阳光实验学校第2章相互作用物理模型|绳上的“死结〞与“活结〞模型1.“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死结〞两侧的绳因结而变成了两根的绳,因此由“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的弹力不一相.2.“活结〞可理解为把绳子分成两段,且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点.“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绳子虽然因“活结〞而弯曲,但实际上是同一根绳,所以由“活结〞分开的两段绳子上弹力的大小一相,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如图2­1甲所示,细绳AD跨过固的水平BC右端的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在竖直墙上,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求:图2­1(1)细绳AC段的张力T AC与细绳EG的张力T EG之比;(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3)轻杆HG对G端的支持力.【标准解答】题图甲和乙中的两个物体M1、M2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的条件,首先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其拉力大小于物体的重力;分别取C 点和G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和乙所示,根据平衡规律可求解.(1)图细绳AD跨过滑轮拉住质量为M1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细绳AC 段的拉力T AC=T CD=M1g图乙中由T EG sin 30°=M2g,得T EG=2M2g.所以T ACT EG=M12M2.(2)图,三个力之间的夹角都为120°,根据平衡规律有N C=T AC=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图乙中,根据平衡方程有T EG sin 30°=M2g,T EG cos 30°=N G,所以N G =M2g cot 30°=3M2g,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M12M2(2)M1g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指向右上方(3)3 M2g方向水平向右[突破训练]1.(2021·质检)在如图2­2所示的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本身所受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在墙上,b端下面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不动时,甲、丙、丁图中木杆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乙图中木杆P 竖直.假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 A 、F B 、F C 、F D ,那么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 【导学号:96622034】甲 乙 丙 丁 图2­2A .F A =FB =FC =FD B .F D >F A =F B >F C C .F A =F C =F D >F BD .F C >F A =F B >F DB 绳上的拉力于重物所受的重力mg ,设滑轮两侧细绳之间的夹角为φ,滑轮受到木杆P 的弹力F 于滑轮两侧细绳拉力的合力,即F =2mg cos φ2,由夹角关系可得F D >F A =F B >F C ,选项B 正确.物理方法|求解平衡类问题方法的选用技巧1.常用方法解析法、图解法、正交分解法、三角形相似法. 2.选用技巧(1)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且三力构成特殊三角形,一般用解析法.(2)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且三力构成三角形,可考虑使用相似三角形法.(3)物体只受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动态平衡,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变化,那么考虑选用图解法.(4)物体受四个以上的力作用时一般要采用正交分解法.如图2­3所示,小圆环A 吊着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 上,另一端跨过固在大圆环最高点B 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 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A 、滑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计,绳子又不可伸长,假设平衡时弦AB 所对的圆心角为α,那么两物块的质量比m 1∶m 2为( )图2­3A .cos α2B .sinα2C .2sin α2D .2cosα2【标准解答】 解法一:采用相似三角形法对小圆环A 受力分析,如下图,T 2与N 的合力与T 1平衡,由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可知:m 2gR=m 1g2R sinα2,解得:m 1m 2=2sin α2,C 正确. 解法二:采用正交分解法建立如解法一图中所示的坐标系,由T 2sin θ=N sin θ,可得:T 2=N =m 2g,2T 2sin α2=T 1=m 1g ,解得m 1m 2=2sin α2,C 正确.解法三:采用三力平衡的解析法T 2与N 的合力与T 1平衡,那么T 2与N 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那么有2T 2sin α2=T 1,T 2=m 2g ,T 1=m 1g ,解得m 1m 2=2sin α2,C 正确.【答案】 C[突破训练]2.如图2­4所示,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 点,在外力F 的作用下,小球A 、B 处于静止状态.假设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那么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为( )图2­4A.33mgB.52mgC.2mgD .mgA 取A 、B 两球为一整体,质量为2m ,悬线OA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由图可以看出,外力F 与悬线OA 垂直时为最小,F min =2mg sin θ=mg ,所以外力F 大于或于mg ,小于或于2mg ,故外力F 的大小不可能为33mg .高考热点1|平衡状态下的物块组合2.无论是物块组成的系统整体,还是系统内部的单个物块,因都处于平衡状态,其合力均为零.此时要注意根据题目需要选取不同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质量均为m 的a 、b 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2­5所示,a 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 作用,b 受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那么( )图2­5A .b 对a 的支持力一于mgB .水平面对b 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C .a 、b 之间一存在静摩擦力D .b 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解析】 对a 、b 整体,合外力为零,故地面与b 之间无摩擦力,否那么无法平衡,D 错误;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可知两个力F 的竖直分量平衡,故地面对b 的支持力于2mg ,B 错误;对a 采用隔离法分析,受到竖直向上的b 对a 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和力F 四个力的作用,摩擦力不可能为零,否那么a 不能平衡,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条件知b 对a 的支持力小于a 的重力mg ,A 错误,C 正确.【答案】 C [突破训练]3.如图2­6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m 的4块砖A 、B 、C 、D ,用两个大小均为F 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那么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 ) 【导学号:96622035】图2­6A .0B .mg C.mg2D .2mgA 对四块砖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a) (b)由平衡条件可知:2f =4mg ,那么f =2mg .再对左侧两块砖A 、B 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竖直方向由于f 与2mg 值反向,两力已经平衡,因此中间两块砖之间没有摩擦力,或者说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0.高考热点2|平衡问题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1.平衡问题中的极值问题在平衡问题中,某些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现象称为极值问题,求解极值问题有两种方法:(1)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在解方程时采用数学知识求极值.通常用到的数学知识有二次函数求极值、讨论分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以及几何法求极值.(2)图解法根据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图,如只受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构成封闭矢量三角形,然后根据矢量图进行动态分析,确最大值和最小值.2.平衡问题中的临界问题当某一个物理量变化时,会引起其他几个物理量跟着变化,从而使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恰好出现变化或恰好出现不变化的情况,此即为平衡问题中的临界问题.求解平衡的临界问题时一般采用极限分析法.极限分析法是一种处理临界问题的有效方法,它是指通过恰中选取某个变化的物理量将问题推向极端(“极大〞、“极小〞、“极右〞、“极左〞),从而把比拟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使问题明朗化,便于分析求解.一个质量为1 kg 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用最小的拉力拉它,使之做匀速运动,这个最小拉力为6 N ,g 取10 m/s 2,那么以下关于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及最小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的正切值tan θ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 .μ=34,tan θ=0B .μ=34,tan θ=34C .μ=34,tan θ=43D .μ=35,tan θ=35【思路导引】【标准解答】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因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不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弹力不同,因而滑动摩擦力也不同,但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有F cos α=μF N ,竖直方向有F sin α+F N =mg ,解得F =μmgcos α+μsin α=μmg1+μ2sin α+φ,其中tan φ=1μ,当α+φ=90°,即α=arctanμ时,sin (α+φ)=1,F 有最小值:F min =μmg 1+μ2,代入数值得μ=34,此时α=θ,tan θ=tan α=34,应选项B 正确.【答案】 B [突破训练]4.物体A 的质量为2 kg ,两根轻细绳b 和c 的一端连接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A 上,在物体A 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成θ角的拉力F ,相关几何关系如图2­7所示,θ=60°.假设要使两绳都能伸直,求拉力F 的取值范围.(g 取10 m/s 2)【导学号:96622036】图2­7【解析】 c 绳刚好伸直时拉力为零,此时拉力F 最小,物体A 受力如图甲所示.甲由平衡条件得F min sin θ+F b sin θ-mg =0 F min cos θ-F b cos θ=0联立解得F min =mg2sin θ=2033Nb 绳刚好伸直时,拉力F 最大,物体A 受力如图乙所示.乙由平衡条件得F max sin θ-mg =0解得F max =mgsin θ=4033N故拉力F 的取值范围是2033 N≤F ≤4033N.203 3N≤F≤4033N【答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_相互作用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_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力、重力、弹力基础知识归纳(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力的基本特征:①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②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运算法则为平行四边形定则.④独立性:一个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与这个物体是否同时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⑤同时性: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3)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即产生加速度).(4)力的表示可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其中力的图示包含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5)力的分类①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②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③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1)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周围的物体,无论与地球接触与否,运动状态如何,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因此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2)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大小:G=mg.物体的形状和质量的分布不一定在物体上.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悬挂法确定.(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产生条件:两物体直接接触、接触处有弹性形变;两者缺一不可,并且弹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3)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4)大小:弹簧类物体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非弹簧类弹力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重点难点突破一、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还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二、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确定弹力方向.三、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胡克定律:弹簧弹力大小的计算.弹簧弹力的计算从物体的形变特征入手,通过分析形变情况,利用胡克定律求解.2.牛顿运动定律法:其他弹力大小的计算.弹力是被动力,其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所以解决这类问题时要从弹力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3.常见理想模型中弹力比较:类别轻绳轻杆轻弹簧特征轻、软、不可伸长,即绳中各处的张力大小相等轻,不可伸长,亦不可压缩轻,既可被拉伸,也可被压缩,弹簧中各处弹力均相等产生力的方向及特点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压力,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收缩的方向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力的方向沿弹簧轴线大小计算运用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运用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除运用平衡方程或牛顿第二定律外,还可应用胡克定律F=kx求解变化情况弹力可以发生突变弹力只能渐变典例精析【例1】如图所示,用轻质细杆连接的A、B两物体正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的粗糙程度是均匀的,A、BA和B之间的细杆上是否有弹力.若有弹力,求出该弹力的大小;若无弹力,请说明理由.【解析】以A、B两物体及轻杆为研究对象,当它们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有(m A+m B)g sin θ-μ(m A+m B)g cos θ=0解得μ=tan θ再以B为研究对象,设轻杆对B的弹力为F,则m B g sin θ+F-μmg cos θ=0将μ=tan θ代入上式,可得F=0,即细杆上没有弹力.【思维提升】本题在解答过程中,是假设弹力存在,并假设弹力的方向,然后根据假设的前提条件去定量计算,从而判断弹力是否存在.【例2】如图甲所示,小车沿水平面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车上固定的硬杆和水平面的夹角为θ,杆的顶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车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1至F4变化)的受力图形(OO′沿杆方向)可能是图乙中的 ( )【解析】小球所受重力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水平向右,画出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如图,可知只有C图正确.【答案】C【思维提升】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与球的运动状态有关,并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思考一下:小车的加速度怎样时,杆对球的的弹力才沿杆的方向?(a=g cot θ,水平向右).【拓展1】如图所示,滑轮本身的质量可忽略不计,滑轮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B上,一根轻绳AC绕过滑轮,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A端固定在墙上,且绳保持水平,C端下面挂一个重物,BO与竖直方向夹角θ=45°,系统保持平衡.若保持滑轮的位置不变,改变θ的大小,则滑轮受到木杆的弹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D ) θ变小,弹力才变小θ变大,弹力才变大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变大θ变大或变小,弹力都不变【解析】绳A和绳C的拉力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所以其合力不变,对滑轮而言,杆的作用力必与两绳拉力的合力平衡,所以杆的弹力大小与方向均不变,D正确.【例3】如图所示,物块质量为M,与甲、乙两弹簧相连接,乙弹簧下端与地面连接,甲、乙两弹簧质量不计,其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A缓缓上提,使乙产生的弹力的大小变为原来的1/3,则手提甲的上端A应向上移动( )A.(k1+k2)Mg/3k1k2B.2(k1+k2)Mg/3k1k2C.4(k1+k2)Mg/3k1k2D.5(k1+k2)Mg/3k1k2【解析】问题中强调的是“大小”变为原来的1/3,没有强调乙是处于压缩状还是拉伸状.若乙处于压缩状,ΔF=2F0/3;若乙处于拉伸状,ΔF′=4F0/3,F0=Mg.两弹簧串接,受力的变化相等,由胡克定律,ΔF=kΔx、Δx甲=ΔF/k1、Δx乙=ΔF/k2、两弹簧长度总变化Δx=Δx甲+Δx乙.所以B、C正确.【答案】BC【思维提升】要注意弹簧的形变有拉伸和缩短两种情况.处理弹簧伸长、缩短问题,变抽象为具体的另一方法是恰当比例地、规范地画出弹簧不受力情况的原长情形图,画出变化过程状态图,进行对比观察,在图中找到不变的因素或位置不动的端点(弹簧的上端或下端).将一切变化的因素或变化的端点与不变的因素或不动的端点对比“看齐”,从而确定变化的量.易错门诊【例4】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不计的横梁A 端用铰链固定在墙壁上,B 端用细绳悬挂在墙壁上的C 点,使得横梁保持水平状态.已知细绳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60°,当用另一段轻绳在B 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 =6 kg 的重物时,求轻杆对B 点的弹力和绳BC 的拉力各为多大?(g 取10 m/s 2)【错解】设杆对B 点的弹力为F 1,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F 2、G 的合力F 3,则F 1与F 3为平衡力,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因为∠F 2BG =120°,所以F 1=F 2=F 3=G =60 N【错因】绳的拉力特点掌握不好,认为两段轻绳在B 点相连,其拉力大小相等,所以绳BC 的拉力F 2等于重物的重力Mg .要能区分两类模型:①绳与杆的一端连接为结点,如本题,此时BC 绳的拉力不等于重力;②绳跨过光滑滑轮,如图,此时BC 绳的拉力等于重力.【正解】设杆对B 点的弹力为F 1,绳BC 对B 点的拉力为F 2,由于B 点静止,B 点所受的向下的拉力大小恒定为重物的重力,根据受力平衡的特点,杆的弹力F 1与绳BC 对B 点的拉力F 2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上,大小为Mg ,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弹力F 1与拉力F 2的合力大小F =G =Mg =60 N由几何知识可知F 1=F tan 60°=603 NF 2=30 sin F=120 N即轻杆对B 点的弹力为603N ,绳BC 的拉力为120 N.【思维提升】求解有关弹力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对物理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摩擦力基础知识归纳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 发生相对运动 或有 相对运动趋势 时,受到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可分为 滑动摩擦力 和 静摩擦力 .摩擦力定义产生条件大小、方向 静摩 擦力两个有相对 运动趋势 的物体间的摩擦力①接触面粗糙②接触处有 弹力 ③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大小: 0<F 摩≤F 摩m 方向:与受力物体 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重点难点突破一、如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1.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即无摩擦力)时,看物体是否发生相对运动.若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且假设接触面光滑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向即为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从而确定静摩擦力的方向.也可以先假设静摩擦力沿某方向,再分析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出现跟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对假设方向做出取舍.2.状态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或牛顿第三定律,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假如用一水平力推桌子,若桌子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这时地面会对桌子施一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该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的方向相反.加速状态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确定.3.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断.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成对出现的”,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反向”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二、摩擦力大小的计算1.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必须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状态,分清摩擦力的性质: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F=μF N F N的分析,它跟研究物体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受力密切相关.(1)其大小、方向都跟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密切相关,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 N无直接关系.因而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变化性强是它的特点,其大小只能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算,若为平衡状态,静摩擦力将由平衡条件建立方程求解;若为非平衡状态,可由动力学规律建立方程求解.(2)最大静摩擦力F m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滑动这一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的数值与F N 成正比,在F N不变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略小于F m,而静摩擦力可在0~F m间变化.三、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定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判断摩擦力方向时一定明确“相对”的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典例精析【例1】如图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A均不受摩擦力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与F相同【解析】用假设法分析:甲图中,假设A受摩擦力,其合力不为零,与A做匀速运动在水平方向受力为零不符,所以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假设A不受摩擦力,A将相对于B沿斜面向下运动,从而A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D为正确选项.【答案】D【思维提升】假设分析法是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及其方向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特别应注意,当物体所处环境及所受其他外力变化时,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拓展1】如图所示,在平直公路上,有一辆汽车,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1)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无相对滑动);(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解析】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不难判断出:(1)汽车加速时,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2)汽车刹车时,木箱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3)汽车匀速运动时,木箱不受摩擦力作用.【例2】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那么,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从t=0开始物体所受摩擦力F f随t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物体对墙壁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水平推力F,即F N=F=kt.沿墙壁下滑过程中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f=μF N=μkt.开始阶段F f<G,物体加速下滑,F f随时间t成正比增加,物体向下的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然而速度却逐渐增大;当F f=G时物体的合力、加速度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值;由于惯性,此后物体将继续向下运动,F f也继续随时间t正比增加,直到F f>G.物体的合力、加速度方向向上,且大小逐渐增大,物体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小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也“突变”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可得静摩擦力的大小为F f =G【答案】B【思维提升】解题时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前述方法确定.本题中,抓住动、静转化点(速度减小为零的瞬间)解题方向便豁然开朗.【拓展2】用轻弹簧竖直悬挂的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0,现用该弹簧沿固定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0,斜面倾角为30°,如图所示,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A )2mg,方向沿斜面向下 23mg,方向沿斜面向上 mg ,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物体受到重力为2mg ,还有弹簧施加的弹力,由于弹簧的伸长量为l 0,与静止时悬挂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时的伸长量相同,因此,弹簧的弹力F 等于mg ,物体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的作用,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将重力正交分解,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等于mg ,与弹簧的弹力相等,因此,物体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易错门诊【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使钢板以速度v 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v 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μmg μmg μmg【错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v 2方向相反,由平衡条件得出F =F f =μmg .A 选项正确. 【错因】v 2为工件相对地面的运动方向,而非相对钢板运动方向.【正解】工件所受摩擦力大小为F f =μmg ,为钢板C 所施加,而工件相对钢板C 的相对运动方向,根据运动的合成可知,与导槽所成夹角α=arctan21v v .因此,所施拉力F =F f •cos α<μmg ,选项C 正确.【答案】C【思维提升】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是解此题的关键,也是此题的易错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知识归纳几个力同时作用的共同 效果 与某一个力单独作用的 效果 效果 上的一种 等效替代 关系,而不是力的本质上的替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力的合成和分解只是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互为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 1、F 2的合力,可以以力的图示中F 1、F 2的线段为 邻边 作 平行四边形 .该两邻边间的 对角线 即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甲所示.(2)力的三角形定则把各个力依次 首尾 相接,则其合力就从第一个力的 末端 指向最后一个力的 始端 .高中阶段最常用的是此原则的简化,即三角形定则,如图乙所示.(1)两个力合力大小的范围 |F 1-F 2|≤F ≤ F 1+F 2 .(2)三个力或三个以上的力的合力范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0≤F ≤|F 1+F 2+…+F n |.把一个力分解为 互相垂直 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去,然后分别求每个方向上力的 代数和 ,把复杂的矢量运算转化为互相垂直方向上的简单的代数运算.其方法如下.(1)正确选择直角坐标系,通过选择 各力的作用线交点 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2)正交分解各力,即分别将各力 投影 在坐标轴上,然后求各力在x 轴和y 轴上的分力的合力F x 和F y :F x =F 1x +F 2x +F 3x +…,F y =F 1y +F 2y +F 3y +…(3)合力大小F = 22y x F F . 合力的方向与x 夹轴角为θ=arctanxy F F .重点难点突破一、受力分析要注意的问题受力分析就是指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情景中所受到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受力分析时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1)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分解的力或合成的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以免造成混乱.(2)区分内力和外力:对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其中的某一物体单独隔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外力,要画在受力图上.(3)防止“添力”:找出各力的施力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4)防止“漏力”:严格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步骤进行分析是防止“漏力”的有效办法.(5)受力分析还要密切注意物体的运动状态,运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定未知力的有无及方向.二、正交分解法1、正交分解法:将一个力(矢量)分解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分力(分矢量),即在直角坐标系中将一个力(矢量)沿着两轴方向分解,如图F 分解成F x 和F y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x =F•cos φ F y =F•sin φF = 22y x F Ftan φ=xy F F2、正交分解法是研究矢量常见而有用的方法,应用时要明确两点:(1)x 轴、y 轴的方位可以任意选择,不会影响研究的结果,但若方位选择得合理,则解题较为方便;(2)正交分解后,F x 在y 轴上无作用效果,F y 在x 轴上无作用效果,因此F x 和F y 不能再分解.三、力的图解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邻边及其夹角跟对角线长短的关系分析力的大小变化情况的方法,通常叫做图解法.也可将平行四边形定则简化成三角形定则处理,更简单.图解法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多用于定性研究.应用图解法时应注意正确判断某个分力方向的变化情况及其空间范围.1、用矢量三角形定则分析最小力的规律:(1)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F 2=F sin α.(2)当已知合力F 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方向时,另一个分力F 2最小的条件是:所求分力F 2与合力FF 2=F 1sin α.(3)当已知合力F 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 1的大小时,另一个分力F 2最小的条件是:已知大小的分力F 1与合力FF 2=|F -F 1|.典例精析【例1】如图所示,物体b 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a 、b 处于静止状态,对于a ,b 两物体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B.a 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C.b 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a 受到墙壁的摩擦力的大小不随F 的增大而增大【解析】要使b 处于平衡状态,a 须对b 产生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则a 受到b 的摩擦力向下(大小等于b 的重力),aa 、b 的受力知它们分别受到5个、4个力的作用,综上所述可知A 、D 正确.【答案】 AD【思维提升】在受力分析时,有些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能确定,必须根据已经确定的几个力的情况和物体所处的状态判断出未确定的力的情况,以确保受力分析时不漏力、不添力、不错力.【拓展1】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体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而处于静止状态,对M 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解析】对M 进行分析,受重力.M 与斜面、外界F 接触,与斜面挤压,F 推M .与斜面挤压处是否有摩擦,是沿斜面向上还是沿斜面向下由F 与mg sin α决定.所以A 、B 正确.【例2】已知共面的三个力F 1=20 N ,F 2=30 N ,F 3=40 N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三力之间的夹角都是120°,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F x =F 1x +F 2x +F 3=-F 1sin 30°-F 2sin 30°+F 3=(-20×21-30×21+40) N =15 NF y =F 1y +F 2y =-F 1cos 30°+F 2cos 30°=(-20×23+30×23) N =53 N 由图得F =2222)35(15+=+y x F F N=103 Nα=arctanxy F F =arctan1535=30° 【思维提升】用正交分解法求多个力的合力的基本思路是:先将所有的力沿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分解,求出这两个方向上的合力,再合成所得合力就是所有力的合力.【拓展2】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 、OB 、O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 是水平的,A 端、BC 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 )OA OBOC OA ,也可能是OCA 处作用的水平力为F ,OB 是铅垂线,OA 、AB 与铅垂线所夹锐角均为θ,假设杆重和活塞重可以忽略不计,求货物M 在此时所受的压力为多大?【解析】在图中铰链A 处施加水平力F 时,力F 有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杆AO 受沿AO 方向的压力F AO ,二是使杆AB 受沿AB 方向的压力F AB ,如图所示.F AB =F AO ,2F AB sin θ=F ,所以F AB =θsin 2F再将F AB 分解为水平向左的分力F x 和竖直向下的分力F y ,则F y 的大小就是物体M 所受压力的大小.F y =F AB cos θ=θ sin 2Fcos θ=2F •cot θ【思维提升】根据力产生的实际效果,分别对铰链A 处和杆AB 所受的力进行分解,求出物体M 上所受的压力表达式.易错门诊【例4】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 作用于物体O 点,现要使物体沿着OO ′方向做加速运动(F 和OO ′都在水平面内).那么,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 ′,这个力的最小值是( )A.F cos θB.F sin θC.F tan θD.F cot θ【错解】当F ′与F 垂直时,F ′最小,且F ′=F cot θ,所以选项D 正确.【错因】上述错误的原因是机械地套用两力垂直时力最小,而实际上本题中合力大小不定,方向确定.【正解】根据题意可知,F和F′的合力沿OO′方向,作出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由F矢端向OO′作垂线,此垂线段即为F′的最小值,故F′的最小值为F sin θ.【答案】BF的矢端为圆心,以分力F′的大小为半径作圆,当圆与另一方向不变的力相切时,该半径即为所求力的最小值.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基础知识归纳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的实质是加速度为零的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ΣF=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ΣF x=0 ,ΣF y=0 .(1)选对象:根据题目要求,选取某平衡体(整体或局部)作为研究对象.(2)画受力图:对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并按各个力的方向画出隔离体受力图.(3)建坐标:选取合适的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4)列方程求解: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合力为零的相应方程,然后求解,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讨论.(1)动态平衡: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一系列平衡状态中.(2)动态平衡特征:一般为三力作用,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化,一个力的大小变化而方向不变,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1)平衡物体的临界状态:物体的平衡状态将要变化的状态.(2)临界条件:涉及物体临界状态的问题,解决时一定要注意“恰好出现”或“恰好不出现”等临界条件.平衡物体的极值,一般指在力的变化过程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重点难点突破一、共点力平衡条件的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应学生用书第33页)
则假设不成立.求解物理试题常用的假设有假设物理情景,假设物理过程,假设物理量等,利用假设法处理某些物理问题,往往能突破思维障碍,找出新的解题途径.在分析弹力或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时,常利用该法.
判断下列图形中静止小球与接触斜面间是否存在弹力,A中的细线竖直,B中的细线倾斜.
图2-1
【解析】在题图A中,假设小球与斜面间有弹力,则弹力与斜面垂直,受力分析如图甲A中所示,则小球受的合外力不为0,这与题中小球静止(即合外力为0)相矛盾,所以此处不存在弹力,正确的受力如图乙A所示.
甲乙
在题图B中,假设小球与斜面无弹力,受力分析则如图甲B,显然小球不能静止,因
此此时有弹力,正确的受力分析如图乙B所示.
【答案】见解析
【迁移应用】
1.如图2-2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解析】用假设法分析:甲图中,假设A受摩擦力,与做匀速运动的A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不符,所以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假设A不受摩擦力,A将相对B沿斜面向下运动,从而A受沿F方向的摩擦力.正确选项是D.
【答案】 D
条件.这时,可以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多个未知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整体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过程)单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隔离法.
1.隔离分析法是把选定的研究对象从所在的物理情景中抽取出来,加以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需要用隔离法分析的问题,往往都有多个研究对象,应对它们逐一隔离分析、列式,并且还要找出这些隔离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联立求解,概括其要领就是:先隔离分析,后联立求解.
运用隔离法解题的步骤:(1)分析题意,选定隔离对象.
(2)对隔离的对象逐一分析背景条件和状态变化,并根据物理规律列出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
(3)分析描述各物体状态参量间的关系,使诸关系式联立.
(4)解联立方程,求出待求量.
2.整体分析法是把一个系统(内含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者是着眼于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而不考虑各阶段不同运动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1)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
(2)画出系统的受力分析图或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3)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根据物理规律列适当的方程求解.
图2-3
如图2-3所示,重为G的均匀链条,两端用等长的轻绳连接,挂在等高的地方,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试求:
(1)绳子的拉力;
(2)链条在最低点的相互拉力的大小.
【解析】(1)先用整体法,以整个链条为研究对象,链条受重力G和两端轻绳的拉力F1、F2的作用,此三力必相交于一点O,如图(1)所示.则有:
F1cos θ=F2cos θ,即F1=F2.
F1sin θ+F2sin θ=G,
解得F1=F2=G/(2sin θ).
图(1)图(2)
(2)再用隔离法,以链条的左半部为研究对象,如图(2)所示,左半部链条受到的重力为G /2,受到绳的拉力F 1,受到右半部链条的拉力F 的作用,此三力相交于一点O ′,则有:
F =F 1cos θ,
G /2=F 1sin θ.
解得F =1
2G cot θ. 【答案】 见解析 【迁移应用】 2.
图2-4
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 、B ,按如图2-4所示叠放,设A 与B 接触的斜面光滑,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 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 ,恰好使A 、B 一起在桌面上匀
速运动,且A 、B 保持相对静止,则A 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 )
A .μ=tan θ
B .μ=1
2tan θ C .μ=2tan θ D .μ与θ无关
【解析】 利用整体法对A 、B 受力分析如图甲 则F =f =2μmg ① 对物体B 受力分析如图乙 则F cos θ=mg sin θ②
由①②得μ=1
2tan θ,故选B.
用于定性分析某些物理问题时,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解决物体受三个力(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不变,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的平衡问题时,常应用此法.
如图2-5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
方向逐渐向上缓慢偏移时,细绳的拉力将( )
图2-5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解析】
小球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它们分别为重力G、细绳的拉力F1和斜面的支持力F2.因为G、F1、F2三个共点力平衡,在α逐渐减小的过程中,重力G不变,绳的拉力F1的方向缓慢地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支持力F2的方向不变.作出动态平衡时力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其中F1⊥F2时,F1取最小值,从图中不难发现,F1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F2逐渐减小.故D 正确.
【答案】 D
【迁移应用】
3.
图2-6
如图2-6所示,AB为天花板,BC为竖直墙,用两轻绳OD、OE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使之静止于O点,现保持小球位置不变,将水平绳OE的E端沿BC上移到B点的过程中,对两绳上的张力T D、T E的变化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T D不断增大B.T D不断减小
C.T E先增大后减小D.T E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由于小球重力G不变,可知绳OD和OE的拉力的合力不变,而OD绳固定不动,即OD绳的拉力方向不变,OE绳移动时,由图可知T D不断减小,T E先减小后增大,故选B、D.
【答案】BD
(对应学生用书第35页)
矢量三角形的巧妙应用
图2-7
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簧相连,如图2-7所示.A被固定在竖直支架上,A 点正上方的点O悬有一轻绳拉住B球,平衡时绳长为L,张力为T1.若将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再次平衡时绳中的张力为T2,则T1、T2的关系是()
A.T1>T2B.T1=T2
C.T1<T2D.不能确定
【技法攻略】对球B进行受力分析发现:B球受重力G、弹力F和绳的张力T的作用,物体在此三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将三力平移,可构成如图所示的矢量三角形GFT.显然,它与题图中的三角形ABO相似,于是对应边成比例.由比例式可得T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故T1与T2的关系是T1=T2.
【答案】 B
如图2-8所示,在轻质细线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若用一个大小为F,方向不确定的力来拉物体,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α最大,则拉力F的方向如何?
图2-8
【技法攻略】
因F的大小不变,方向不确定,故F在以小球的球心为圆心,以F的大小为半径的圆上,但不论F的方向如何,F与绳上的拉力F T以及小球的重力mg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闭合三角形.由图可以看出,当绳上的拉力F T与圆相切时,夹角α最大,即:拉力F的方向和细线的方向垂直时,夹角α最大.
【答案】见技法攻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