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转型期下的现代中国政治文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改革开放前的现代中国

影响分析
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 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生产 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严 重下滑。
教训与反思
应尊重经济规律,保护农 民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 稳步发展。
三年困难时期经济政策调整
三年困难时期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 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经济发展
面临巨大困难。
经济政策调整
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调整农 业政策、恢复农村集市贸易、精 简城市人口等,以缓解经济困难
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通过实施“一五”计划等工业化战略,中国初步建立了比 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来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
科技文化事业进步意义阐释
01
科技事业的奠基与发展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如“两弹一星”
的成功研制等,提升了国际地位,也为后来的科技创新奠定了基础。
02
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化交通工具转变。
婚姻家庭观念演变及影响分析
婚姻自由
父母包办婚姻向自由恋 爱、自主婚姻转变,提 高了婚姻质量和家庭幸
福感。
家庭规模
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变, 核心家庭成为主流,家 庭关系更加简单、和谐

离婚率上升
反映出社会对婚姻质量 的更高要求,也带来了
一定的社会问题。
性别平等观念
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 人心,女性在家庭中的
价值观念更新及道德伦理问题探讨
价值观念多元化
人们的价值观念从单一走向多元,更 加注重个人价值、自由平等和民主法 治。
道德观念变化
传统道德观念受到挑战,新的道德观 念逐渐形成,如诚信、友善等。
社会责任感增强
人们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等活动 。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课件(共104页PPT)

高三历史二轮通史复习——中国现代史课件(共104页PPT)
(A)
(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 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 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A)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31)1953年10月,中共 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 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 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政治
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
过渡
1、国民经济恢复
(土地改革)
2、一五计划 3、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 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 体制确立
总况:
思想 外 社会 文化 交 生活
(2012·海南单科·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 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B)
(2012·海南单科·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 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 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 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2024高考历史二轮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步骤二阶段五中华文明的变革与转型__晚清时期课件

2024高考历史二轮第二编中国近现代史步骤二阶段五中华文明的变革与转型__晚清时期课件

关键能力测评化 1.[2023·徐州市高三模拟]梁启超说:“清初几位大师,实即残明遗 老,黄梨洲、顾炎武、朱舜水、王船山之流,他们很多话,在过去二 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象(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 弦震得直跳。”这是因为( ) A.他们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反对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社会主题
主干整合图文化 中外历史纲要
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二、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选择性必修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近代政治制度的尝试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资产阶级共 和制在中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资产阶 级共和国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 2.官员的选拔和管理 (1)晚清废除科举制,实行新的选官制度。 (2)中华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主要是借鉴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 产物,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科举制的部分特征。 3.晚清政府改革:为挽救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清政府先后推行 “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
答案:C
3.[2023·江苏镇江高三上期中调研]下图为创办于1907年的天津《醒 俗画报》刊登的漫画。立宪“利君利民”的大门紧闭不开,贿赂“利 官”的门却大开,金钱自由进入。该漫画旨在( )
A.批判官场黑暗腐败 B.倡导实施君主立宪 C.纠正国民不良习俗 D.关注时政扩大销路
答案:B
4.[2023·福建百校高三联考]下表所示为张謇与孙中山的部分言论。 由此可见,两人都主张( )
经济上:结构变动——逐步解体与融入世界;求强求富——洋务运 动与实业救国。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创办 了大量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 生和初步发展,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海洋文明下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44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海洋文明下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文明(44张ppt)

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没有真正的民主可言。所以当时雅
典的民主政治是有阶级局限性的。因此答案选 B项。A、C、 D三项只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个表现。 答案:B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雅典民主的内容、运作方式、 积极意义及局限性、雅典民 主的精神和原则仍然是高考 考试的重点,还会沿用将雅 典民主与近现代民主联系起 来考查的命题思路。对罗马 法更多的应关注其重要条款, 深刻理解其法制思想,并运 用于具体案例之中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解析:本题考查的古罗马法的成文法的出现。重点考查 学生对信息的解读能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并且在当时的罗马社会,也不可能做到人人平等。引文
主要是表述保护平民利益而制定本法律条文,它是平民斗争
的结果。 答案:B
3.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 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 持该论断的是( )
(2)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在奴隶制下,为应付激烈的 竞争,防范外敌,夺取外邦奴隶和财产,必须以民主来集中 智慧和力量。
(3)小国寡民的产物。公民在经济上是中坚力量,在军事 上是支柱,统治者必须重视他们的力量与呼声。
(4)雅典还受益于很多客观条件。如东方文化、古埃及文
明和两河流域的文明都对希腊文明产生了影响。 2.主要内容。 (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民主的主要 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
局 限 性
例 1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
“全部村社分为三十个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
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
沿海,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 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完整ppt课件

从专制政治到 民主化,从人 治到法制化
从迷信愚昧到
科学化
4
唯物史观
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 动力;评价历史的根本标准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
文明史 体系
政治现代化(主要民主化和法制化) 经济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现代化史观 文化现代化(主要是理性化和科学化)
社会生活现代化(如城市化)
整体史观
.
17
2、过渡时期:春秋奴战国隶(社前会7瓦70解年至,封前建22制1年度)确立
社 1.农业: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的 含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会 经

2.手工业: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主要诸侯国
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1.春秋改革:鲁国“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
(1)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比较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 世纪的希腊和战国时期的中国的异同。
.
21
政治:同——处于分裂状态,希腊是小国寡民,中国是诸侯
并立; 异——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
政治权利。 中国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同——都是经济大发展时期。
异——希腊的工商业较发达,农业相对落后, 中国农业发达,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23社会转型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知识分子倡导统治者扶持适应时代潮流24古代中国古代西方文明类型政治文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物质文明经济特征经济思想精神文明思想发展科技文化发展大河农业文明海洋商业文明君主专制公民集体民主制商鞅变法等梭伦改革等农业经济小农经济工商业经济重视商业发展儒家思想演变人文精神的起源辉煌的古代科学逐渐产生近代科学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自身的变化3对于思想应该用二分法和重点论的原则来评价

二轮复习之中国近现代史

二轮复习之中国近现代史

①民族资本主义 ①资产阶级维新
对 思想(早期维 帝 新—康梁) 国 ②资产阶级革命 主 思想(三民主义)义 ③新文化运动 抱 (民主与科学) 有 ④“实业救国” 幻 ⑤社会生活:西 想 方化程度加深, 对传统抨击猛烈
总况: 两半程度大大加深至形成;两大矛盾汇流;近代化推进
同时期的西方: 二工后,垄断组织出现,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和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经 ②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济 ③社会生活的政治色彩强烈,生活必需品
主要按计划供应
①毛泽东思想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思想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文化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杂交水稻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辉煌(1978年至今)
总况: 从全民族抗战,国际援助到中国人民推翻美支持的蒋介石集团
同时期的西方: 从反法西斯战争到雅尔塔体制

1、抗战时期:
济 2、国统区:经济崩溃


日占区:殖民掠夺,以战养 背景: 战
1、抗战(持久
战)
国统区:遭破坏,战时经济; 美在华势力强大 民族工业内迁(影响)
中共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建 官僚资本膨胀 设(减租减息运动) 2、内战时期: 解放区:土改(反封建, “耕者有其田”
反帝反封建 文明转型
走向近代化 融入世界
关于近代史复习的分期: 一、19世纪40至70年代:外敌入侵、近代化起步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民族危机深化、近代化推进 三、1919至1927:救国道路的新探索 四、1927至1936:由两党对抗转向抵御外侮 五、1937至1949:中国人民的浴血新生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板块四选考四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导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板块四选考四

知识点内在联系与逻辑框架
政治制度与社会发展
理解不同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农耕文明的关系,西
方民主制度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等。
革命斗争与民族解放
探讨近代中国革命斗争与民族解放的历程 ,理解不同历史阶段革命任务的变化和革
命力量的壮大。
思想文化与时代变迁
分析思想文化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如文艺 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启 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等。
04
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阅读材料类型及特点分析
历史学家撰写的专著或论文,具有系 统性和深度,但可能存在作者的主观 解读。
反映当下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报道,具 有时效性和现实性,但需要注意报道 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原始史料
历史著作
教材教辅
新闻报道
包括古籍、碑刻、文书等,具有真实 性和直接性,但语言古奥,需要一定 的文言文基础。
内容范围
选考四主要涉及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 说等四个模块。
特点分析
选考四的内容具有时代性、思想性、 全球性等特点,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 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运用等能力。
命题趋势与重点难点
命题趋势
近年来,选考四的命题越来越注重对 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强 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注重历史知识 的综合运用。
高考历史二轮专题辅 导与测试课件第一部 分板块四选考四
汇报人:XX 20XX-01-30
目录
• 选考四概述与考试要求 • 知识点梳理与体系构建 • 典型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 历史材料阅读理解能力提升 • 实战演练与模拟测试 • 备考心理调整与应试策略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23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板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2讲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线索三 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国内外贸易、 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 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松散的过程。
线索四 古代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 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两者均是导致资本主 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农书是我国丰富农业技术经验的总结,也是了解农业
(4)影响: ①对经济布局的影响。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北差距日益缩小,南 北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共同促进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
②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 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南宋完成经 济重心南移后,南方城市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一些有海港的城市 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和 政治交流。
2.古代农耕经济难以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政治因素:封建土地私有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及向商业资 本的转化。“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既不能积累财富,也不能拓展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难以推动工 业化。 (2)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商品市场的 扩大和农产品的真正商品化。 (3)思想因素:以农立国的经济思想,导致民间资本不能成为工商业 资本。
②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 境。
③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 术和工具。
④南方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 利。
⑤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⑥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课件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第8讲 中华文明的再铸与复兴——现代中国课件

认知 新中国成立初期对苏联模式的借鉴与创新 1.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建立 (1)借鉴: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 步消灭私有制。 (2)创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 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
2.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1)借鉴: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 化体系。 (2)创新: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 题。 3.构建经济结构与体制 (1)借鉴: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2)创新:注重克服苏联模式过度集中的缺点,注意解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 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 则》及其实施条例。统一了全国的关税制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 收个人所得税。
3. (2022·湖北高考)1960年,我国科研经费支出比1952年增长近60 倍,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科技人员达196.9万人,平均每万人中有科技人 员30名,比1952年增长3倍,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D )
A.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B.海外科研人员归国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两个五年计划实施
5.“ 文 化 大 革 命 ” : 由 领 导 者 错 误 发 动 , 被 反 革 命 集 团 利 用 , 给 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 1.巩固政权的经济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稳定物价、 统一财经。 2.经济制度 (1)总路线: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 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 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高中历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PPT1 〔人教课标版〕

高中历史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PPT1 〔人教课标版〕

不同点: 1、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而古希腊思想家们则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儒家思 想认为每一个人应该恪守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和所扮演的角色,提倡 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戈拉认为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他们的言论思辨往往完全从个人的角度 和利益出发,否定权威,敢于创新。 2、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古希腊哲学家强调人的平等。儒学高度重视伦理纲 常,“三纲五常”在儒学家看来是天经地义、永恒不变的天理,而孔子追求礼乐社会 实际上是在极力维护君主统治体系下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 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古希腊智者学派中的激进派反对城邦中存在着的明显的阶级区 分和不平等现象,要求在城邦内实现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人人平等。斯多亚学派 则认为人人生来都具有理性,人人生而平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的西方人文主义核心理论,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思想基础。 3、儒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讲究天人合一,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 则注重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自然和科学的探究。古希腊思想家对 自然与人的探索采用不同的方式,所以,在其人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理性 是认知世界,发明技术,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的力量;激情是追求浪漫,寻找快乐, 欣赏美感的动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注的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在对自然 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 精神。
(二)经济上: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1.农业:
(1)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2)经济形态
(3)土地制度
(4)水利工程
2.手工业: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 营形态。

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课时作业 必修专题

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件+课时作业   必修专题

项目
背景 不同
不 同 点
制定 主体 不同
内容 不同
《共同纲领》
新中国成立时
全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制定
制定了新中国各 项制度的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 义革命的过渡时期,社会
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 国家的国体与政体
项目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针对训练2](2014·安徽·18)有的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 公约就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 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表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 移能力,题干中“H”的时间是2001~2002年,分析备选项可 知其直接原因是由于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选C 项。
走向高考 ·历史
新课标版 ·二轮专题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一部分 基础整合
Ⅰ 必修内容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专题五
第1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1 主干结构
2 考点突破
3 强化作业
主干结构
考点突破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异同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3年”,中国计 划经济体制是从这一年开始全面铺开的,而这一年是我国实行
“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的开始之年,据此可确定D项正确。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板块二专题五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

2024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板块二专题五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课件

微专题1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华战争
解析:由材料“原有的法律体系随之发生改变”“新增打击拐卖人口出洋、 允许华民出洋务工的条文”可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原有的律例内 容被逐渐打破,同时清政府又根据时局制定了新的法律条文,说明清政府通 过调整法律以应对时局,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清朝借鉴西方法律,排除A项; 清政府法律条文的变化受到西方列强的影响,“关系密切”表述夸大史实, 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已被迫从闭关锁国走向开放,时间上与材料不 符,排除C项。 答案:D
专题五 晚清时期中国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线索三: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探索。 为挽救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农民 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地主 阶级开明派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主张向西方学习;洋务派以“自 强”“求富”为目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展洋务运动;民族资产阶级改 良派主张学习西方制度,进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等。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 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博学,治《春秋》《汉书》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
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
微专题2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时局的努力
解析:由材料“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 无异人处”“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可知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 袖,提出平分土地的主张,满足了农民阶级的需要,因此太平天国方面对洪 秀全做出了较高的评价,由于太平天国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清政府对洪 秀全的形象进行了大肆的诋毁,民国前后的革命党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 府的统治,视洪秀全为“英雄”“豪杰”,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受制于当 时的历史条件,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故选C项;不同史料对人物记载 的不同是由于其立场的差异,排除A项;材料强调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洪秀全 的不同评价,并非对人物多面性的描述,排除B项;材料强调不同时期从不同 立场对洪秀全的描述,着眼点在于不同立场而非不同时期,排除D项。 答案:C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工业文明下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工业文明下的西方现代政治文明——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繁,给世界现代化的发展造成了困难。(越南战争,古巴导弹
危机)
(2012 年嘉兴基测 ) 一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国 高级指挥官曾说:“沙漠风暴行动是与理想的敌人进行的一 场理想的战争……我们获得了理想的联盟,理想的设施和理 想的战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 ) A .理想的敌人:科威特的行径招致世界舆论的一致谴
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抗
1.背景。 (1)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框架。
(2)二战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西欧和日本衰落,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同时,苏联的实力也不断上 升。 (3)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苏联 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
2.形成过程。 (1) 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同盟国会议确立的基 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雅尔塔体系。 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它的确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初步 形成。 (2)随着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美国推行霸 权政策,遏制社会主义,扶植资本主义国家,形成资本主义 阵营,特别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 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3.实质: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出现,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互相攻击
例 1

B .理想的联盟:美国成功组织起多国参与的“联合国 军”
C .理想的设施:多国部队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战争技
术 D .理想的战场:美国连年战争,具有丰富的沙漠作战
经验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海湾战争,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采用排除法。 A 项错在科威特,应 该是伊拉克的侵略行径招致谴责。 B 项错在 “ 联合国军 ” , 美国并没有组成 “ 联合国军 ” ; D 项错在连年战争上。战争 不到一年很快结束,整个海湾战争中多为部队海陆空立体、 全面作战,规模大、节奏快,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 技战争,因此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影响。考查学生知识 的再认再现和阐释能力。1954年10月30日,美、英、法等西 方国家签订了《巴黎协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苏联 政府曾照会 23 个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府,要求他们不要批准 《巴黎协定》,并召开欧洲集体会议,讨论“ 防止德国军国 主义再起 ”等问题,并缔结《欧洲集体安全条约》,但遭西 方国家的拒绝。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由此可知正确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工业文明下的西方近代政治文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一部分 政治文明—工业文明下的西方近代政治文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

3.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 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
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
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 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 1.背景:《大抗议书》的提出,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2.过程: 阶段 第一次内 战(1642- 1647年) 时间 1642年 1644年7月 1645年6月 1647年 事件 内战爆发 荒原战役 纳西比战役 囚禁查理一世
1648(2—8月) 第二次 内战 护国政 治 王朝复 辟 1648年9月 1649年1月 1649年5月 1653—1659年 1660—1685年 1688年 1689年
考情分析
考向预测
(1)英美法德四部宪 法内容、影响及其 比较仍会成为命题 的重要角度 (2)西方民主政治与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中国社会主义政治 联系起来考查一直 是命题的热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 的确立是高考重 点,主要考点是 英美革命和法德 的政体
(1)大抗议书 (2)内战 (3)《独立宣言》 (4)《人权宣言》 (5)宪章运动 (6)俄国农奴制改革 (7)日本明治维新 (8)埃及阿里改革 (9)美国独立战争 (10)土耳其资产阶 级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
法国大革命。考查知识识记再现和综合辨析能力。法国大革 命期间,虽然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君主制的幽灵并未
消失,法国大革命一波七折可以体现, D项正确。法国革命
的结束标志是热月政变, B 项错;拿破仑上台是督政府无能, C项错;因此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转型期下的现代中国经济文明(39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测试课件第二部分 经济文明—转型期下的现代中国经济文明(39张ppt)

以下两个方向要 特别注意:一是 在社会主义建设 探索中的失误和 教训;二是古今 联合对比,中西
(3)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和国有企 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 的初步形成 (5)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
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 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等, 都以提供新背景材料为 主要题型,材料类型多 样,很多都是图片材料
2.(2012年大纲全国卷)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 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考查综合分析阐释问
题能力。个体工商业也属于私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允许它的
B.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失误——“大跃
进”运动。结合“单位GDP能耗”及特定的时间阶段特征, 可以推断出是由于以大炼钢铁为核心的“大跃进”运动导致
的。因此答案选D。
答案:D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 大改变
内容 从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 所有制成分 并存的新民 主主义经济, 向高度集中 统一管理的 计划经济体 制转变 原因 结果 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 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 到积极作用,并取得了 一定成就。但它超越了 历史发展的阶段,其严 重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 力
把土地等主要的 农业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 生产资料由私有 合作 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 制变为公有制, 化 需要 实行集体经营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 观地认为农业合作 人民 化的规模越大,公 公社 有化的程度越高, 化 就越能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片面追求 公有化的程度 家庭 联产 承包 责任 制 党中央正确总结了 合作化和人民公社 化的经验教训,作 出了实行经济体制 改革的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情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一个特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2.两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它所确立的 各项原则成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上通过。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 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对该宪法进行了修订, 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3.三个发展阶段。 (1)1949—1966年,是形成与确立时期。
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民 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考查知识的再认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 知,从题干中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 ”以及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可知 B 项正确, A 项排除;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1956年提出的,为了调动知识分 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 项排除; 1956 年底社会主义三 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因 此D项排除。本题易错选A,属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答案:B
立;1954年,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已占主导地位,作为人民民
主国家的经济基础并不十分薄弱,排除B、C、D三项,故本 题选A项。
答案:A
命题跟踪 1.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法制建设成 就有( ) ①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颁布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③加强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 ④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前后的民主政治建设。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
无党派民主人士迅速展开筹建新中国的工作。故本题应选 A 项;B项发生于“文革”结束后,C项于1956年提出,D项于 1953年提出,均与题目中“1948-1949年”的时间不符。 答案:A
2.(2012年广东卷)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
第一分
政治文明
专题三 政治文明之现代文明 第1讲 转型期下的现代中国政治文明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2013年江苏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 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 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 20 批,其中有 119 人参加了政协会 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 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3.(2011年浙江卷)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 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 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 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 ——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 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 可以获悉( ) 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 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解答时注意题干 关键词:①项是1954年,②项是 1949 年,都不属于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成就。因此答案选C。 答案:C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议会制的异同
类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会制
经 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 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 济 础之上,为维护社会主义 础之上,是维护资产阶级 基 私有制财产的工具 本 础 经济基础服务 质 区 别 权 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利益, 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 利 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 以金钱为后盾。议员都是 主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主体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体 是人民
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题干中与会代表的打扮可以得出参加会议的广泛性,当时
北平还没有改名为北京,所以答案选D。 答案:D
考纲要求 (1)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 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 的民主与法制建 设 (5)“一国两制” 的理论与实践
考向预测 (1)本讲内容仍会是高 考的重点 本讲在新课标试卷中 (2)中共探索的过程及 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经验教训仍要关注 分值高,比重大。命 (3)新中国民主政治建 题的重点:政治协商 设的三大制度仍会是 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 命题的重点。“一国 制度、中国政治建设 两制”和“祖国统一” 的探索与发展等。试 在这两年高考中都没 题均以新情景、新材 有直接命题,是暂时 料形式呈现 的“冷点”,也要引 起注意
A.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B.资产阶级已被消灭
C.人民公社体制已经建立
D.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我国建国初期的社会性质。解答本
题要注意审题: “ 人民民主国家 ”,现在的中国宪法明确规 定我国是 “社会主义国家 ”。1954年制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 义宪法时,中国尚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还在过渡时期,正在 进行三大改造。1956年资产阶级被消灭; 1958 年人民公社建
(2)1966-1976年,是曲折发展时期。 (3)1976年至今,是健全完善时期。 4.评价: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先进的制度会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而落后的政治制度 则会破坏优秀的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例 1
我国某部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
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这一表述说明 当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