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_2010年国内学者关于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
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大清场:中国的圈地运动及其与英国的比较2015-02-27 10:07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作者:张玉林5039次点击:我要评论大清场是二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的主题,或许也是整个中国的主题。
这样说并不否认“改革”这个公认的主题。
如果注意到已被绝对化了的改革实际上具有改善和改恶两种结果,那么就会发现,大清场与改革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经常借用改革的名义。
一、作为总体性认识的“大清场”大清场是二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的主题,或许也是整个中国的主题。
这样说并不否认“改革”这个公认的主题。
如果注意到已被绝对化了的改革实际上具有改善和改恶两种结果,那么就会发现,大清场与改革是并行不悖的,而且经常借用改革的名义。
“清场”被《现代汉语词典》(第3版)解释为“对某一场所进行清理”,被“互动百科”描述为“把所有不该在的人撵走”。
扩展开来,它应该包含“清”字开头的多个同义词和近义词,比如清理、清扫、清除,以及清洗、清缴和清剿。
作为兼指实体和比喻的描述性概念,本文中的大清场是指“大量地征占土地并清除其上的房屋和居民的运动”。
是的,它是指数以亿计的城乡居民已经或正在遭遇的征地—拆迁运动,本文具体针对的是乡村的征地—拆迁。
贯穿这场运动的,有多种名目的园区建设,城市化和农村城市化,由“撤村并居”、“三集中”甚至“新农村建设”构成的“农民集中居住”,以及看似技术性的“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还有以“土地流转”的名义对中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
所有这些局部或全国性的政策或工程,都要么指向同一个目的,要么演化为相同的结果:征占一片土地,清除那里的村庄和农民。
既然如此,它必然令人想到另一个相似的概念及其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英国的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①]。
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吗?概而言之,大清场是圈地运动的极端形态。
所谓极端形态,也就是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阐述的,不列颠的权势者对农民土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剥夺”,也即“清扫领地”(Clearing of Estates)或“清洗”(Clearances)。
2013年各地高考《世界近代史》真题汇编(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2013年高考真题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2.(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3.(2013·山东文综·1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4.(2013·四川文综·9)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的中学教师斯科普斯因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而被判有罪。
该州还立法禁止教师传授任何有违背圣经上帝造人教导的学说。
此法在该州一直适用到1967年。
据此可知()A.1967年后美国开始接受进化论B.斯科普斯言论违背美国的宗教信仰自由C.进化论冲击了美国的基督教信仰D.田纳西州的立法行为违反了美国宪法5.(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
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
”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6.(2013·海南单科·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英国圈地运动的成因及其影响
论英国圈地运动的成因及影响——与中国式圈地运动的不同学号:10313331 姓名:郭娟芬摘要:在14、15世纪英国的农奴制解体过程中,兴起了圈地运动。
这场运动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为英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基础。
20世纪末中国式的圈地运动促进了房价的上涨,是人民生活贫富差距扩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两场圈地运动,产生了不同的两种结局。
关键词:英国圈地运动中国式圈地运动成因影响比较5个世纪之隔,文化间的差异,使两个不同的国度——英国,中国产生了两场不同的圈地运动。
一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另一场最终却遭到政府的反对。
在这里我们将对两场圈地运动的成因、影响进行讨论,区分两者的不同。
一、英国圈地运动概括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规模也最大。
封建制度时期,英国就已存在大规模圈地运动。
15世纪末以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出口和毛纺织业兴旺发达,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
往往10英亩牧场的收益超过20英亩的耕地。
于是在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首先开始圈占土地,最初贵族地主之圈占公有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
此后一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
1485-1550年他们在莱斯特郡圈地的面积占总面积的60%。
莫尔在《乌托邦》(1516)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
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
16、17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城市兴起,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圈地运动进一步高涨,特别是1688年以后,英国政府制定大量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使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进行,规模更大,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这些圈地,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土地被圈占。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PPT第13章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国,中央政府的各部、厅,地方政府,以及供水公司、新城镇开发公司等国营公司, 在进行法定建设时,都具有征收土地的权力。
对征收土地进行补偿的土地征收费,主要根据征收之前的市场价格计算。如果有些土 地在征收之前因要转为公共开发地而造成地价上涨,则原则上补偿价格不包括地价上 涨部分,但某些合理上涨可以考虑。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
毕宝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目录
英国土地制度 美国土地制度 德国土地制度 日本土地制度 新加坡土地制度 俄罗斯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英国土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5英国的土地登记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英国政府土地登记局是统一管理英国城乡土地权属的机构。它早在1862年就设立了, 最初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办理登记。1896年一项法令规定,凡土地买卖必须登记,从此土
地登记局成为政府统一从事土地所有权的审查、确认、登记、发证以及办理过户换 证的部门。土地所有权证书载明土地所有人及其土地的面积、边界等自然状况,具有 法律效力。为尊重英格兰人不愿公开私人拥有和利用土地情况的意愿,土地登记局对 登记资料保密,不向外透露,在内部也不按登记的人头统计其先后登记土地的总量。但 是土地登记局保存归档的土地所有权证书副本等资料,免费供应欲买地或租地者所委 托的律师查阅,从而使其能便捷地核实有关土地权属的确凿现状。在土地登记局设立 之前,社会上的土地买卖,如果买方不深知卖方的底细,那么往往要寻找和查阅有关土地 权属沿革的大量历史资料,才能判断是否确为卖方所有,是否已抵押。这就需要耗费大 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土地交易的有效进行。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社会学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1838年( B )首次使用“社会学”这个概念,标志着社会学的正式创立。
A、弗洛伊德B、孔德C、米德D、马斯洛2、中国最早提到社会学学科的是( B )A、严复 B 、康有为C、梁启超 D、陈千秋3、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B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三层次是(D )、基本研究方式、具体方法和技术。
A、价值观B、世界观C、原理D、方法论5、(B )就是测量可靠性的度量,它能鉴定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A、效度B、信度C、维度D、量度6、(A )就是测量的有效性的度量,它是评价测量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A、效度B、信度C、维度D、量度7、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是(A )。
A、实地研究B、文献研究C、访谈法D、问卷法8、根据收集资料的内容划分,访谈可分为一般性访谈与(C )A、个别访谈B、座谈会C、深度访谈D、集体访谈9、研究报告在结构上通常包括(C )、导言、方法、结果、讨论、小结、参看文献,以及附录。
A、摘要B、关键词C、标题D、序言10、“社会学之父”是(B )A、弗洛伊德B、孔德C、米德D、马斯洛11、被尊称为“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的社会学家是(A )A、斯宾塞B、孔德C、米德D、马斯洛12、(D )是全世界第一位专业的社会学家,创办了闻名遐迩的杂志——《社会学年鉴》,并以此为纽带发展出了一个学派——法兰西社会学派。
A、斯宾塞B、孔德C、卡尔•马克思D、埃米尔•迪尔凯姆13、(B )的“理解社会学”开创了社会学中的反实证主义传统,与孔德、迪尔凯姆等为代表的实证主义传统互相辉映、互相补充,共同推动了社会学的发展。
A、斯宾塞B、马克斯•韦伯C、卡尔•马克思D、罗伯特•默顿14、(A )从反对社会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出发,将各种经典的社会理论遗产与法国特有的认识论传统融合起来,创立了实践社会学,亦称“反思社会学”。
(完整版)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一、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国外土地利用研究可追踪到杜能。
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地区的研究,他提出了土地利用的模式。
从早期的强调功能、追求理想城市形态的城市规划理念,到近代在欧美城市中出现的新古典主义式的城市改建计划,虽已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雏形,但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和满足城市功能的城市规划,出现新的具有代表性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埃的“集中城市”理论、伊利尔·沙里宁的“有机疏散思想”等理论。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调查而展开。
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利用综合调查,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英国于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斯坦普主持下,带领众多学生从1931年~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
为进一步推广美、英两国的研究成果,1934年8月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14届国际地理大会上,鲍曼报告了美国土地利用研究工作,卫那特介绍了大不列颠的土地利用调查工作。
随后,1938年7月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15届国际地理大会对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的关系、农业生产力等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强调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图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若干国家的土地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
随后,亨丁顿、堪达尔等学者对农业生产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标志着人们已开始考虑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的问题。
从20世纪40年代起,土地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我国学者李春芬在加拿大留学时的博士论文以“西安大略格兰德河中游谷地的土地利用”为题进行土地利用研究。
1946年澳大利亚在全国领土的1/3以上地区完成了大、中比例尺的土地调查。
随后,英国、加拿大、荷兰和一些东欧国家,亚洲的日本、印度,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国,先后开展了土地资源调查等研究。
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论工业革命造成的英国社会结构变化南京大学钱乘旦(一)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社会结构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首先,农业仍然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人口的多数以土地为生,居住在农村。
交通落后,消息闭塞,过着田园生活。
从表面看,仿佛与中世纪别无二致。
但在表面之下却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首先是贵族地主改变了剥削方式,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法了。
贵族中有些自己就是农场主和农业改革家,他们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获取大量利润。
号称“芜菁唐森德”的唐森德勋爵,就是这批人的代表;就连英王乔治三世也用“农夫乔治”的笔名给《农业年鉴》撰稿,鼓吹技术改革。
还有许多人把领土划成小块,分块出租,造成大量中小农场和租地农业家,他们自己则坐收渔利。
笛福曾记载阿里斯伯里地方有一片“出色的牧场”,以一千四百镑的年租出租;艾密斯伯里附近则有一块出租草地,“单为牧草”就收取十二镑一英亩。
由于土地的重要性,大土地贵族是全国最富、最有势力的集团。
例如纽卡斯尔公爵的收入一年不下十万英镑,小一点的土地贵族,收人也在一万镑上下。
为适应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议会从安妮女王时期起,就通过一项项圈地法令,用暴力剥夺农民,使他们变成工资劳动者,或者离开上地。
但此时土地尚未圈完,敞田制还大量残存,农民仍可依照旧传统在田地上放牧拾草,弥补家计。
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织业。
但除了炼铁、采矿,所有的手工业都是分散的,星星点点,散布全国。
城市很小;除伦敦之外,在现代人眼光中都只是乡镇。
此时的手工业,除了根深蒂固的行会传统外,最大的特点是商人控制生产。
手工工匠从商业资本家那里领取原料,进行加工,在一定期限内交回一定数量的制成品,并领取工资。
商人们还往往出租生产工具,折取租金。
在这种形式下,工匠们表面上看来各自独立,与中世纪无甚差别;实际上,产品已归商人所有,而散居各地的工匠只是商人的雇工而已。
确实,商业是当时最活跃的经济部门。
成百上千的内地商贩,赶着成群驮马,在崎岖的小道上奔波往返,把原料和百货运进制造业区,又收走各家各户的手工产品,运往伦敦、布里斯托尔、利物浦……再由更大的商人转运出海,把英国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全球。
十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研究综述
“正确说”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是在国家不同 的时期实施的重大发展战略, 二者都是必要的, 具有一 脉相承的关系。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 “社会主义改造 的胜利, 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有关 的统计数字表明, 这一论断是符合实际的。在有系统地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即从 1953 年到 1956 年, 全国 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 19.6%, 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 4.8 %。社会主义改造成了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
32 北京党史( 2007.5)
BEIJ INGDANGSHI
突出, 以及解决这一矛盾的必然结果, 同时理论认识 上 的 片 面 性 、观 察 形 势 上 的 失 误 和 地 方 各 级 领 导 人 大 哄大嗡的人为造势, 都是促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期 出现“四过”的重要因素。! " #邱济舟等学者认为农业社 会主义改造后期失误的原因有: 一是在客观上是因为 当时农业生产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而想 通过合作化促使农业迅速发展; 二是在指导思想上, 毛泽东把个体经济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绝对对立 起来, 急于消灭个体经济; 三是毛泽东对当时农村中 的两极分化情况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 认为惟一的解 决途径是尽快实现农业合作化; 四是毛泽东对主张稳 步前进的邓子恢的错误批判, 使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步伐人为地加快了; 五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陷 入了教条式的理解, 急于向社会主义过渡。! $ #
产业结构理论国内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理论国内研究综述作者:郭莹莹宋瑞敏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12期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产业结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学者研究的重点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角度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众多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的结论。
本文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起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被限定在“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分析框架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产业结构理论引入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学术规范发生了重要变化,工具和方法更加多样化,西方产业结构理论逐渐被尝试用于分析中国问题。
因此应将我国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大背景之下考察,并以此为出发点整理国内理论研究的进展。
下面分四个阶段回顾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演变并进行评论。
改革开放前我国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概况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主要靠引入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归结为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有关“两大部类关系”和“农、轻、重”关系的研究。
其中与产业结构有关的内容是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的关系,重点是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
相关观点的分歧较大,争论较多的问题有以下两个:一是关于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公式的标准界定,即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学界发生的一个公式还是两个公式之争。
在这些争论中很多学者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其中一部分学者提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外,必须有追加的生活资料,强调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不仅要研究扩大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在肯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进一步讨论其中所涉及的问题,主要有:决定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条件是什么,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数量界限如何确定,消费资料生产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农、轻、重部门比例的关系等。
2023年广东省韶关市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
韶关市2023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本试卷共8页,33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特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学和应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带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测样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春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研究国故”的方法》(胡适著)一书认为:“在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
”推翻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出土B.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C.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器D.河南殷墟遗址发现的甲骨文2.《史记·秦始息本纪》:“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这段材料在本质上体现出秦朝重视A.商业的发展B.文化的建设C.交通的发展D.政权的巩固3.汉代在河套地区(今中国西北部平原)的一些县的名称:西河都的类稷、广田、谷罗、饶、富品;五原都的田辟、宜梁、临沃;朔方郡的沃野、广牧。
根据这些县的名称推测,汉代A.在河套地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B.重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C.儒家文化在边疆得到传播与认同D.加强对河套地区的平事管理4.史书记载:汉初,书籍必须要通过抄写才能完成,为了抄一本书甚至要去千里外寻师访求。
因此有“黄金满策,不如留给子孙一本经书”之说。
据此推断A.西汉因为造纸术的改进促进书籍的传播B.当时黄金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经书C.西汉初年进行文化传承的条件十分艰难D.人们对于求取功名的热情十分高涨5.下表为东汉恒帝到曹魏建立前人口变化的情况,据此判断造成该时期人口变化的非人力因素是A.暴政引起大规模人口选亡B.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导致人口锐减C.自然灾害引起大规模饥荒D.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导致人口锐减6.“蹴鞠”(古代类似于足球的运动)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有所普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复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走向近代》复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40分)1.图反映的是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最适合本单元的主题是()A.古代欧洲文明B.封建时代的欧洲C.走向近代D.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2.某同学学习完世界史“第五单元步入近代”总结的思维导图,结合所学,图中“?”号处是()A.资本主义工商业B.自然经济C.社会主义经济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英国是租地农场产生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兴起揭开了英国经济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序幕。
这种租地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②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③将产品推向市场④佃户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把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探寻新航路、早期殖民掠夺确定一个单元主题应该是()A.揭开殖民帷幕B.开启民主进程C.走向近代D.构建文化殿堂5.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来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①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②越来越多的领主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③一些富裕农民建立租地农场④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手工工场由集中走向分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6.“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
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②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④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复兴古希腊文化A.②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③④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论述某历史事件:“(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完整版)文献综述范文(可编辑修改word版)
xxx 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标题)xx(作者)摘要:XXXX(摘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简短概括你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一般1,2 句话即可。
第二部分写:“国内学者对xx 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以及“本文从xxx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之类的总结性套话,最好能稍作总结。
其中第一部分,如果你不会写又或者懒得写,个人建议可以拷贝他人相关论文的摘要部分,然后做适当修改和调整即可。
毕竟你研究的主题和你网上下载的相关论文的主题是基本一致的,故可以借鉴网上论文的摘要。
但是请注意别一字不动的全拷贝,适当整合,修改。
别让我发现你一个字都没改动过!第二部分,如同我上面所说的写。
若能简短总结下你接下来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综述,那是最好了;如果不能,我也不勉强了,写两句套话也行。
以下给出个摘要的例子,仅供参考。
其中绿色代表我所说的第一部分;黄色代表第二部分。
例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献综述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为城市繁荣和农村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 近乎游离于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近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在对这些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 简要评析了总体研究现状, 并指出当前亟待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 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例二:我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自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文主要对2003-2007 五年间大学生自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内容涉及自杀态度、自杀原因、自杀意念、自杀量表、大学生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例三: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文献综述摘要:自比较优势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一直都是指导国际贸易活动的准则、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
然而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时,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
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综述
纵观国内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研究的发展,都经历了从调查研究和理论探 索到根据实践经验和主观意愿来配置土地结构的历程。在研究内容方面, 国内外都对农业发展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优化配置的关系,农用地、建设用 地和废弃地等的优化配置,废弃地、湿地和保护区等特殊地段的土地利用方 式,以及土地政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导向等进行了研究。同时,从基本内容 来看,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研究己经由开始的仅仅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宏观 分析,拓展到应用GIS等信息技术对微观的变化进行研究。这种变化源于科 技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微观机理进 行深层次的探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 构建数学模型等定量地探测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对国家乃 至全球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进行动态监测和模拟将渐渐成为可能。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生产单位各种用 地面积的比例关系或组成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不断的 增加,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而人们对土地的利用也 越来越趋于集约化。目前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土 地利用空间结构的演变、预测、评价以及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 化的驱动力等方面。
1、国外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研究进展
国外最先对土地利用进行研究的是屠能,他于19世纪前期对德国南部 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研究。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工业革命, 在这期间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日益攀升,由此产 生了土地利用区划紊乱、土地利用配置结构低效等诸多问题。基于此,国 外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研究。 1865年,美国的George Perkins在其著作《人与自然》中,科学地总结了 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898年,法国地理学家布雷克提出了人地关系理论。 1922年,地理学家卡尔·索尔主持了美国密执安州的土地经济情况调查, 开创了对小尺度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考察的先河。 1931-1939年期间,L. D. Stamp带领英国大不列颠土地利用调查所对全国 土地利用开展了调查,获取了全国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成 果。
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纪晓岚内容提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
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不仅仅是工业革命,还包括农副业革命、商业革命。
正是这一组因素奠定了英国城市化的基础。
英国早期城市化以自由放任为特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英国城市化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城市城市化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商业革命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我们在研究英国城市历史时,也毫不例外地发现了英国城市化对世界城市化历史进程的贡献。
如英国第一个制定了“城市规划法”,第一个建立了“田园城市”,第一个实行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即“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第一个建设了“卫星城”,第一个实现了郊区城市化等。
从这点意义上说,英国似乎成了世界城市化的一个试验基地,城市化的新思想和新计划得以在英国进行实践和论证。
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毫无先例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使得英国学术界和城市规划工作者能大胆地设想、创造、试验。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别国经验的借鉴和考虑,所以,更多的是对自己历史总结和反思,对自己行为的修正和完善。
英国城市化又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开始的,当人们开始注意到它时,城市化已酿下了不少恶果和灾难。
伦敦的烟雾事件使得4000多人丧生,就是一例。
这足以说明英国城市化初期的盲目性。
对于在盲目性条件下所形成的城市化模式可能是一个特殊例子,而不能将它看作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有规律的模式来加以仿效。
因此,我们在对英国城市化历程进程进行研究时,注意到了许多英国学者对本国城市化的反思,从中深有启示。
与许多后来工业化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英国的城市化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从容不迫的心态和条件下完成的。
它有充分的时间,没有什么需要追赶的对象。
英国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和商业革命以及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城市化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一、英国城市化的主要因素英国大规模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在此之前,英国进行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农业革命、商业革命。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
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 A.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B.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C.思想由多元趋向统一D.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2.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
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3.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
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
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 )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
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
这是因为他们都( )A.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和作用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C.反对神学重构人神的关系D.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5.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
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6.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之读书报告
《英国封建社会研究》之读书报告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英国封建社会研究》,大致了解了中世纪英国的社会情况,这本书讲的是从5—15世纪的英国社会,包括有它的封建主义组织,土地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阶级结构,城市制度,商品经济,货币信用等等,从制度史的角度比较全面的分析了英国的封建社会。
这本书的内容比较丰富,我选取一些我比较有感触的内容来写。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封建社会研究》的第十一章172页写了农奴制的法权形态,给了农奴的定义是“英国的农奴是维兰,维兰就是奴隶,没有任何自由,他是主人的物品,主人可以买卖他,没有财产,它的土地、财务都属于主人。
”看到这里,我有了几个疑问,是农奴制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维兰有没有财产权利?对此,我带着问题继续阅读下去。
在第十二章农民和农民经济里面就有对我上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我一直觉得,农奴制的起源在盎格鲁萨克森时期就形成的,因为那时候的农民和领主具有了一定的依附关系,但看完这一章之后,我之前的看法是有偏差的,在盎格鲁萨克森时期依附关系就有一定的发展,诺曼征服、末日审判调查在英格兰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体系,但通过末日审判土地调查并未建立起农奴制,而如何能得知末日审判并没有建立起农奴制的呢?《英国封建社会研究》的193页倒数第五行开始,“维兰是否接受领主的审判,并不一定,要看领主在土地上是否有司法审判权而定,蔚蓝有权出席官方法庭……”这一些都是关于维兰的权利,而农奴是绝对没有这些权力的,所以很明显,末日审判调查并没有建立起农奴制,更不用说盎格鲁萨克森时期了。
但是,在末日审判时期,维兰已经不能完全脱离庄园和领主了,到亨利二世,也就是12世纪时期,维兰的地位变得明确、划一和严酷,地位下降,在法律上更是说明了维兰是农奴,所以农奴制是在12世纪末形成的。
那农奴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在196页第七行开始写道“以至在西欧中古时期出现农奴制,一个原因大约是因为劳动力短缺,为控制劳动人手而采取的措施”,其实古代社会人口少,劳动力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劳动力不足,所以要用强力——经济以外的力量来控制住他们,帮助他们获得更高的利润,所以古代才有各种各样的奴役形态。
英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三个重要报告
英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三个重要报告英国城市规划史上的三个重要报告三个政府调查报告针对地区性衰退问题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英国政府的最初设想是给予这些存在严重问题的特殊地区直接提供政府援助。
1936年,英格兰特别地区专员斯图尔特爵士给议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建议。
他认为伦敦工业的增长主要不是客观的经济因素,而是由于可以由政府的行动来改变的主观原因。
他认为政府不仅要帮助衰退地区,从正面引导工厂迁往那里,而且要限制在伦敦建厂。
这种看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反响,并促使政府采取行动。
1941---1947年间,在政府的组织下,集中地出现了一批委员会的工作成果和报告文件。
这些官方报告,针对城市发展的各个专门方向向政府提出建议,构成了战后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体系的基础。
从此,现代城市规划越来越趋向于一种政策行为,与传统规划中的“设计方案”明显有别。
1.巴罗报告(Barlow Report)巴罗委员会在英国城市和区域规划史上占有级其重要的地位。
该委员会的工作导致1945年至1952年战后英国规划机构的建立,而巴罗委员会的成员阿伯克伦比则是战后英国规划体系的缔造者。
巴罗委员会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的贡献在于:它把国家、区域问题和大城镇集聚区的物质环境状况联系起来,并认为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巴罗委员会首先调查工业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原因以及未来各种影响因素可能的变化;其次,该报告认为把工业和人口集中在大的中心地区,将在社会经济和战略上造成缺陷。
在这里,巴罗委员会已经把产业、人口在国家(区域)范围分布的问题与区域问题联系起来。
巴罗委员会的报告表明,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工业和人口的增长都集中在英格兰南部和中部,尤其是在伦敦周围。
当时全国只有伦敦及其附近地区以及英格兰中部的就业增长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巴罗报告分析了这种趋势的原因,它指出,这种工业增长和方式主要是由于“结构效应”的现象,即繁荣地区的增长几乎完全可以归因于它们较为有利的工业结构。
规划许可注重保护性开发——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看点
规划许可注重保护性开发——英国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看点作者:童?彤朱莉萍来源:《资源导刊》 2019年第1期英国所有的土地名义上归国王所有,但实际上90%的土地归自然人或法人单位所有,并且有严格的法律保护体系,还通过完备的土地登记制度来保护私人土地财产权。
英国土地管理各环节公众参与度高,因为每个权利主体都会竭尽全力确保自身个人权益不受侵害,像听证会这些程序在英国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公众很乐意也很主动地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意愿。
规划体系侧重保护土地英国《城乡规划法》规定,所有土地的发展权归国家所有。
也就是说虽然土地是私有的,但是这片土地怎么开发、什么时候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还是由政府管控,以此实现政府对土地的管理。
英国土地制度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土地的规划和开发,从规划层级上讲可分为全国、区域和地方3级土地规划,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
全国土地规划主要在宏观上进行政策控制;区域规划确定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地方规划则非常具体,约束力也更强,由当地议会审定,地方政府负责实施。
激活棕地,延续绿地。
英国土地规划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一个是绿地,一般是指没有被开发利用过的土地;还有一个是棕地,一般是指废弃或空置的土地,以及按照规划有再开发潜能的土地。
英国现在有一个理念比较深入人心,就是“激活棕地、延续绿地”,尽量让绿地保持不变,用那些原先已开发的土地进行开发。
推崇“保护性开发”规划。
英国土地政策中还有个“绿带系统”理念,包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有对历史文化的保护。
英国1935年提出了绿带系统,目前全国有14个绿带系统,共155万英亩,大概940万亩,占英国土地的12%。
绿带系统既可以保护自然环境,防止农村过度开发,又可以防止城镇过度扩张甚至连成一片。
英国用80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很管用的政策。
对国家公园进行高层级保护。
1949年开始英国施行国家公园制度,对国家公园的保护具有很高的层级,基本原则是当保护与使用冲突时以保护为主。
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
2006年3月第21卷 第1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N 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Mar.2006V ol.21N o.1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3王慎刚1) 张 锐2)(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092,上海; 2)山东正衡永立不动产评估有限公司,250100,济南∥第一作者40岁,男,博士生)摘要 中外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对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定义与定位、方法与途径、控制与评价标准3个方面.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应当是指:以提高经济社会总体效益为目标,以现有平均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设施为标准,在满足生产生活合理环境水平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国家推进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规划控制、市场配置、经济制约和审批管制4个方面.控制和评价标准包含利用强度、产出效益以及环境质量3个层次的内容.关键词 土地集约化利用; 透支资源; 规划控制; 市场配置; 利用强度中图分类号 F301土地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它由单纯的自然物演变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人类共同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与管理,成为各国应当奉行的原则.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Π10,且后备资源十分有限,推行集约利用更是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土地集约利用尚没有系统的研究,但关于集约利用的经济学分析,早在18世纪就成为西方经济学论述的主题之一.工业革命后,城市化推进了土地集约化管理理论的发展,成为区位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涉及的重要主题.真正将这一主题在理论上升华的,是上世纪70年代OEC 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资源尤其是土地实行集约化利用与管理,是实现一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1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定义与定位对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最早来自古典经济学.杜尔格(Ann R obert Jacques Turg ot,1727-1781)、安特生(James Anders on,1739 -1801)、魏斯特(Edward West,1782-1828)和李嘉图等在研究农业地租问题中,发现并证明了农地集约耕作中的报酬递减规律,并认为集约利用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此后,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古典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将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前者是由土地肥沃程度不同和区位优劣所产生的,后者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等量资本所产生的生产率差别(超额利润)所形成的,并给集约利用下了明确定义:“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1]”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农业土地集约利用所下的定义来源于此:“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集中地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使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求在较小面积的土地获得高额产量和收入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2]”关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目前尚未看到直接的定义或表述,但经济学、区位理论、城市规划理论都较早涉及了它的内涵.本世纪初美国著名土地经济学家理查得・T・伊利在其名著《土地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阐明了人口、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地价等因素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指出:“地价昂贵的第一个后果是,使人们不得不高度集约利用土地.[3]”其它经济学家如柏克曼、阿郎索对城市居住性用地、厂商用地竞标曲线进行了研究.上世纪末,新制度经济学派兴起,罗纳德・科斯以及巴泽尔等人又从市场经济下土地产权角度研究了资源配置效率问题,但他们所谓的效率围绕着交易成本,通过明晰产权的途径使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不产生资本损失.因此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学家主要是从如何经济地使用土地角度所做的努力,反映的是土地成本与产出的关系.以19世纪杜能(J.H.V.Thünon,1783-1850)农业区位论、20世纪初韦伯(A.Weber,1868-1958)工业区位论、20世纪30年代克里斯塔勒(W.Ohristaller,1893-1969)城市区位论(中心地理论)以及廖什市场区位论等为代表的区位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地理学空间区位角度研究产业发展的最佳布局,虽然本质上也是反映如何使厂商成本最小化,但他们使国家对土地的集约利用的管理有了一定方向[4].城市规划理论对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反映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土地不能过度开发利用,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主张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这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环境发展主张相一致.二是《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土地利用作出了全新和比较完善的诠释,主张城市要与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保证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4种主要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强调城市的有机组织,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因此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具体内涵[5].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定义与定位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平台.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下了准确、严格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3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科研资金资助项目(鲁国土科函[2004]1号)收稿日期:2005-03-18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6].因此,虽然这里没有对资源的集约利用进行具体表述,但却十分明确地隐含了集约利用的必然性要求,同时对集约利用的内涵也刻画了清晰的轮廓.可以总结为3点:①资源利用以人为本,满足当代的需求;②当代应合理、节约利用资源,所形成的结果对当代是良性的,对以后也是良性的;③当代对资源的利用受总量节制,资源利用要在时间轴线上定位,当代不能透支后代的资源.这3个方面既指出了人类利用资源的出发点,又为要采取的方式方法框定了准确的设计空间.因此,近二、三十年来,各国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上的研究是在以人为本的框架下进行的,又根据各国城市发展的不同实践呈现不同特点:①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私人轿车驱动下,经历了“逆城市化”的郊区扩张后,痛定思痛,眼睛转向了“紧凑型”城市的发展思维,其最积极的倡导者是欧共体.②南美、东亚等发展中国家则在粗尝了工业化加速发展所引发的人口高密度集聚的忧患之后,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启发,开始积极地转向了规划引导的有序发展过程.总结以上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对实施土地集约利用进行定义和定位.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应当是指:以提高经济社会总体效益为目标,以现有平均先进生产技术和生活设施为标准,在满足生产生活合理环境水平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投入产出的最大化.由此,我国推行土地集约利用可以从3个方面定位:首先要保障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在合理的区域分工基础上,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优先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和有利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项目,实现宏观效益最大化.其次要努力做到节约、合理使用土地.在现代生产技术可行的条件下,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禁止花园式工厂建设;城市住宅向中高层、高层发展;限制不必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建设,主要通过合理的功能规划提高城市质量、效率等,使项目建设投入产出的微观效益最大化.第三要以人为本,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集约的城市土地利用不是过度的开发,应当结构合理,环境优化.大力保护农业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城市的扩张应受本地农田总量的控制.保护自然资源原生态,限制盲目开发,维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2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方法与途径Rudolf Hartog 对德国和英国不同规模城市之间以及伦敦和莫斯科两个规模接近的大城市之间曾进行一项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上世纪城市用地的增长有惊人的相似.在20世纪上半叶,这些城市的用地规模增加了8倍.1970年以后,这些城市的人口开始停止增长,但用地仍然继续增长.用地扩大的原因不仅仅是由居住水平提高,实际上,工业、交通、绿地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地的增长更快,一些工业从旧城拆迁到郊区后,用地规模扩大了4倍[7].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与西方不同,但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相似性,控制城市蔓延,走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可以学习借鉴他国的经验.关于集约化利用土地的方法和途径,中外学术理论和各国实践探索比较充分.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以下4种.2.1 规划控制 规划控制是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方法,可以分为3个相互关联的研究和实践阶段.一是区位理论关于生产力布局的研究和实践.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杜能在其区位论研究中,最先将区位与土地利用方式和集约程度联系在一起.他1826年出版的《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一书中,分析了地租、农产品的价格和土地投入和运费的关系,认为在土地收益递减的情况下,距离市场越近的生产地,土地集约化程度越高.此原理为后来的工业区位论、城市区位论、市场区位论等研究区位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布规律打下了基础.区位论成为一些国家特别是原苏联、我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宏观生产力布局管理的重要理论指南[8].二是区划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该技术是西方最著名的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形式,一般通过分区条例来实施,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美、英等国家城市化急速扩张阶段.分区条例由社区规划师和规划咨询部门来制定,当社区立法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予以采纳后,就获得了法律效力.分区条例一般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规划图则,把该社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一区域内的每一地段位置十分清楚,标明了不同的使用功能;第二部分是文本,具体而详细地规定了每一分区中的建设项目及用途,详细到具体建筑的最大高度、退后红线以及底层面积等[9].三是“增长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普遍进入郊区化阶段,北美和欧洲的郊区化演变成了低密度的城市蔓延,导致城市平均通勤距离增加,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规模效益下降,能源消耗增加,环境恶化,污染加重,中心城市的衰退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引起西方各界广泛关注,意识到城市蔓延的危害,开始进行控制蔓延的研究和讨论,规划界称之为“增长管理”和“精明地扩展”[10].主要措施是设法提高现有建成区的开发密度,以减少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经济学家与城市学家安东尼.道斯提出:①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将城市发展主要控制在边界以内,提高边界内的开发密度.边界以外的开发费用,如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部由开发商承担.②推广使用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③成立区域性的土地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④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小型、高密度的住房等[11].美国俄勒冈州1970年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获得成功,受到广泛关注,其主要方法就是控制城市的增长边界.目前这一管理方法在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得到应用.2.2 市场配置 应当说,西方国家在土地私有制下土地的配置都是通过市场过程实现的.市场配置对集约利用的推进作用在于价格标杆的强力调控,对此,西方土地经济学家有深入的研究,柏克曼、阿郎索等人的竞标地租曲线纳入城市和效区土地市场,建立了具有空间意义的城市土地市场均衡理论.但市场“看不见的手”对资源利用的调控有其负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土地的过度开发,正如伊利指出的:“想从私人财产所有权中追求利润的没有节制的愿望,每每使人目光短浅”.二是对有钱人的制约作用有时并不明显,如西方国家郊区化现象导致的城市蔓延就是例证.因此,市场配置应当具有政府管制“看得19第1期王慎刚等: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29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1卷见的手”予以引导.香港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首先得益于土地的所有权归香港政府,主要做法是:①土地批租途径以招标及拍卖为主,保证了土地以市场价格出售.②政府负责全香港整体规划的设计及整体开发的步骤,使开发限于有规划的地区,规划范围以外的地区,基本上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保持原状,保证了政府对土地开发规模的控制.③政府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土地的短期和中长期土地供应计划,在土地供应量上有效地发挥了调控作用.④法律基础完善,土地批租条款详尽明确,能够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⑤严格限制土地开发期,避免了发展商囤积土地,进行投机,同时保证了建设效率[12].大陆在土地制度上与香港一致,改革开放后,国家借鉴香港的经验,积极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经营性用地推行招标拍卖,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3 经济制约 经济制约在于从人的本性上解决集约利用的自我约束问题,其前提是明晰产权.上世纪末新制度经济学派对此做出杰出的贡献.新制度学派是从排他性和产权分析入手,研究公共资源、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问题的.罗纳德・科斯论证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当交易各方能够无成本地讨价还价并对大家都有利时,任何一种清楚界定的产权,都会使资源配置的效率最优.但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不存在,并且界定产权的成本不可能为零,巴泽尔进一步完善这一理论,通过分析认为,没有理由能够说明土地资源的私人拥有要比政府拥有更能保证效率,指出了“产权束”存在的合理性[13].不管是所有权还是有条件的产权,这为利用经济杠杆制约集约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西方国家根据房地产权变化,普遍实行高不动产税政策,这为土地集约利用建立了十分有效的促进机制.Thomas A G ihring也曾提出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增长管理,他利用城市物业评估资料,模拟对粗放利用的土地施以重税,集约利用的土地施以轻税后的效应,结果显示业主将在经济杠杆的引导下,更加集约地利用土地[14].我国在这方面的管理十分薄弱,问题在于国家土地所有权下的使用者产权界定不明晰,税收杠杆政策缺失或不完善,既有的土地增值税等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2.4 政府审批管制 各国的管制实践中,政府审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如西方国家对规划利用的审查,有着十分严格和繁冗的程序.但我国这方面的制度尤为复杂,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国家土地公有制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与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有关.政府审批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地集约利用有保证作用,但效果与效率的比较可能存在较大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土地产权制度和规划机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审批的管制制度将逐步弱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3 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控制指标和评价方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但基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时段内又是相对稳定的概念.它是对土地集约化利用定义与定位的数量表述,又是各种集约化方法与途径遵循的标准.各国基于不同的国情特点在制定和掌握这些标准上有些区别,但追求的目标和采用的体系是逐渐趋于全面性和一致性的.国外对土地集约利用控制和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的利用强度.如区划控制技术,采用的主要指标有用地类型、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为了评价土地的最大开发强度,F onsecahe和R ory曾提出一套衡量土地开发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密度;基地系数(即容积率);建筑密度;空地;建筑高度和建筑后退距离等,并用图解法来分析确定土地的最大开发利用强度[15].在规划指标方面,人口密度、居住密度(居住单位数Π用地面积)是居住区规划普遍采用的指标.在工业区规划方面,香港使用了工人与楼面总面积的平均比率、工人密度(每公顷用地总面积的工人数)、地积比率作为用地的控制指标[16].其它衡量城市用地的指标还有:土地开发收益增值率(指一个地区现阶段已开发的住宅用地的中等价格和未开发的生地价格的平均比率)、土地转换增值率(指与农业用地相比,满足区划法规并具规划许可的合法住宅地块的增值部分)[17].虽然利用强度方面的控制和评价指标比较完善,但缺乏的是土地投入和产出方面的指标.我国近年来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控制和评价方法有了较快发展.首先理论上的研究有突破,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牛文元先生提出了绿色G DP指标体系,其中涉及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陈荣等在准市场机制下的中国现代城市开发理论中,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水平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反映城市土地整体配置水平的“结构效率”和体现城市土地个体使用水平“边际效率”,土地的结构效率与城市土地的功能布局、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以及城市土地容量水平有关等[18].其次对控制指标的研究比较完善.20世纪80年代末,《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课题组在研究制定我国城市用地标准时,曾经对全国200多个城市的用地状况作过类比分析,结果发现城市用地规模与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性质和城市地域无明显的相关性,但是规划所采用的标准与现状建设用地标准有关,即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是在城市现状用地标准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为此,1991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用地标准》中对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确定,是采用在现状用地标准的基础上,按双因子控制的要求来确定,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定在60~120m2Π人.该国标还进一步规定了居住、工业、道路广场、绿地4大类主要用地的规划人均单项用地指标[19].此后,我国又于1993年分别发布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这三部国家标准是目前我国控制城市用地的基本依据,此外,国土资源部会同一些行业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十几个行业的项目用地标准.第三,近年来我国一些省份国土主管部门和一些院校、研究机构对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进行许多开创性研究.北京大学城市环境系受国土资源部委托,在全面调研全国5个有代表性城市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从土地投入和产出角度,建立了集约用地的评价模型.山东省国土资源部门的研究以全省市、县建设用地效率为评价对象,着眼于当年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程度和比较往年变化趋势,即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进行评价.静态的现状评价以建设用地的经济效益水平、使用强度以及中心城市的用地结构合理化水平为评价内容;动态的变化评价则以与静态评价相对应的3方面内容变化指标来反映,主要考察设定指标单位变化量引起建设用地数量弹性增减情况,因此从对管理部门的考核角度更有其全面性和适用性.但总体上看,我国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对政府实施集约化管理的评价考核制度,通过落实政府管理目标责任制,推进全国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的提高.4 参考文献[1] 马克思.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760[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经济学)2[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683~684[3] [美]理查得T 伊利.爱德华W 莫尔豪斯著.土地经济学[M].腾维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2[4]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77~90[5] 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2[6]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3[7] Rudolf Hartog.G rowth without Lim its :s ome case studies of 20th -century urbanization[J ].International Planning S tudies ,1999,(4):95[8] [美]约翰M 利维.现代城市规划(第五版)[M].张景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4~132[10] 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J ].城市规划,1999,23(8):44~48[11] 李丽萍.美国大城市地区最新增长模式[J ].国外城市规划,1997,44(2):48[12] 桂强芳.香港房地产[M].深圳:海天出版社,1988.157~180[13] [美]巴泽尔Y.[M].上海:三联书店、人民出版社,1997.3~17[14] T h om as A G ihring.Incentive property taxation :a potential tool for urban growth m anagem ent[J ].Journal of T he Am erican Planning Ass ociation ,1999,62~79[15] F onseca ,R ory.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land use development proposals on urban si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 ousing Sci 2ence and Its Applications ,1981,5(3):185~194[16] 香港规划署.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J ].国外城市规划,1993,(4):18[17] 联合国人居中心.城市化的世界———全球人类住区报告1997[M].沈建国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266[18] 陈 荣.准市场机制下的中国现代城市开发[J ].城市规划,1996,20(2):26[1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城市规划师常用规范选(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622~625[20] 王立红.济南市长清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4,19(4):64~67THEOR Y AN D PRACTICE ON INTENSIVE LAN D USEIN CHINA AN D ABROADWang Shengang 1) Zhang Rui 2)(1)Economy and M anagement School of T ongji University ,200092,Shanghai ,China ; 2)Shandong Zhengheng 2Y ongli Proper Evaluation C or.Lim ited ,250100,Jinan ,China )Abstract Study and practice related to intensive land use in China and abroad are mainly com posed of three aspects as follows :definition and principle.method and way ,controlling and evaluation standard.Intensive land use means :regarding the prom otion of total economic and s ocial efficacy as the target.present average advanced producing technology and living equipments as the standard ,and on the basis of meeting reas onable living environment level to realize largest efficacy with the smallest land res ource used.Planning -control.marketing -sharing ,economic -restriction ,and admin -approval are major methods of prom oting land use intensively.C ontrolling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are mainly com posed of using degree.producing efficacy and environment quality.K ey w ords land use intensively ; res ource overdraft ; planning -control ; marketing -sharing ; using degree 39第1期王慎刚等: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
国内外土地评价研究综述摘要:土地评价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
本文在对国内外的土地评价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农用土地评价形成的三大体系,即土地资源分类体系、农业部耕地地力等级体系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
关键词:土地;评价体系;自然生产力1 国外土地评价研究土地评价是土地利用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1]。
土地评价通常被认为是鉴定土地质量的好坏。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定义为:“当土地作为特定的用途时对土地的特性进行估计的过程[2]。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考委会定义为: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傅伯杰定义为: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要素的综合鉴定,是对土地生物生产能力及其他生产能力的鉴定,是对土地功能的综合评价。
倪绍祥定义为:土地评价,有人称之为土地质量评价。
主要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或其他方面利用潜力的高低对土地的质量作出评估。
国外土地评价体系的产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希腊、埃及、印度、罗马的文献中都有关于耕地等级划分的记载。
其中土地评价的资料最早见于十五世纪莫斯科公国税册中,将耕地分为上、中、下三等。
1834年,英国成立了土地测量师会,主要从事土地评价和土地测量。
1877年,俄罗斯著名的土壤地理学家道库恰耶夫在尼口格勒自治州和包勒特夫斯克省开展了土地评价工作。
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土地评价得到了较为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阶段:1.1土地分类定级阶段在此阶段的研究主要是为征收土地税而发展起来的。
古罗马著名学者和农学家瓦罗的著作《论农业》中提出按农地的价值大小来排列进行土壤的分级。
英、美、法、德、俄等国都开始了以税收为目的的土地评价活动,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上半叶。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德国财政部1934年提出的《农地评价条例》。
美国1933年提出的斯托利指数分等(STR)和康乃尔评价系统(Cornell syste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史(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2011.21980-2010年国内学者关于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郭爱民1,2(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95;2.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1980-2010年,国内学者对工业化时期(1700-1880年)英国土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圈地问题上。
其中,1980-1990年代,学者们强调了圈地运动与大地产、大农场形成的关系,说明了圈地运动的血腥性;1990年代晚期以后,由于受到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影响,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圈地运动与现代土地产权形成的关系;2000-2010年,以圈地运动形成大地产和大农场以及圈地运动残酷性的观点为基础,学者们对圈地问题的探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内容涉及到农业技术变革、社会保障、法律、自耕农等问题。
2005年,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的研究超越了圈地问题,拓展了土地问题研究的范畴。
从研究趋势上看,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的流动与经营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1980-2010年;国内学者;英国;工业化;土地问题【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459(2011)02-0078-05A Summar y of Chinese scholar s'Resear ches on t he Pr oblem ofLand dur ing t he Per iod of Indust r ializat ion in1980-2010GUO Ai-min1,2(1.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5;2.Faculty of Social Development,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7)Abst r act:In1980-2010,Chinese scholars'researches on the problem of l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mainly dealt with enclosure.In1980-1990s,they emphasi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closure and the formation of great estate,and big farm,explained the bloody nature of enclosure.Because of effect of the America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 school,since late1990s,some scholar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of enclosure and modern property right.In2000-2010,based on the view of formation of great estate and big farm,scholars'researches on enclosure were developed in breadth and depth,which involved the changes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social security,law,owner occupier,etc.In2005,in his monograph entitled Land System History of Britain,Shen Han surpassed the research of enclosure and expanded the research of land problem.In the directions of such research,the flow and management of the land in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problem which should be solved.Key wor ds:the period1980-2010;Chinese scholars;Britain;industrialization;land question[收稿日期]2011-02-14[基金项目]2009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LSA002)和第47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00471346)[作者简介]郭爱民(1970-),男,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史、中西方经济社会史比较研究。
1980-2010年国内学者关于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问题研究综述在工业化时期(1700-1880年)1,直到182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值才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而居于榜首。
比如,181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产值分别为107.5、62.5百万英镑;1821年,这两项数值分别为76.0、93.0百万英镑。
2因而,农业经济是工业化时期英国国民收入的支柱。
土地是农业经济的载体,土地问题是工业化时期英国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1980-2010年,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英国土地问题的探讨主要局限于圈地运动。
下面,笔者就1980-2010年国内学者就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问题、主要是圈地问题的研究作以梳理,从他们的解读中找出这一问题研究的轨迹,进一步窥探这项研究的规律和趋势。
1980年代—1990年代中期,国内学者认为,圈地运动是英国土地制度近代化的解决途径,圈地运动产生了大地产和大农场;同时,他们就圈地运动的血腥性展开了讨论。
计翔翔、洪朝辉认为圈地运动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式”道路,强调圈地运动是血腥地掠夺小农并形成大农场的过程,他写道“圈地运动,则是英国贵族通过暴力,对农民土地的大规模剥夺。
它通过盗窃、掠夺和欺诈的手段,使农民土地和共耕的公地并为大农场,再使土地合并于资本。
圈地运动本身就是大土地所有制并吞小土地所有制的过程。
”3张天认为圈地运动是“一场清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推行圈地运动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当时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阶级,他们所采取的暴力一般说来是属于马克思所讲的那种‘助产婆’的暴力,即暴力革命,不应视为反革命暴力。
”4朱正梅认为圈地运动是英国近代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强调了圈地的血腥性,“地主不仅侵占公地,使贫苦农民失去赖以生活的土地,更残酷的是把农民从他们的耕地上赶走,夺取他们的份地和租地,迫使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无地容身,成为无产者。
”5关勋夏认为圈地运动是形成大地产的手段,并强调了圈地的掠夺性。
他写道:“到18世纪中期,经过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全国半数以上的土地已被圈占。
1780年地产的平均面积为300英亩,是上一世纪末平均地产的4倍多……农民的土地不断被剥夺,土地集中的程度加大。
”6黄光耀认为,圈地运动是英国近代大土地所有制形成的途径。
“近代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是以对小农的无情剥夺为前提的。
英国这一前提造就的基本手段和典型形式便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完全剥夺了小农对土地的使用权,实现了封建土地结构的彻底变革即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至此完全形成。
”7汪建丰认为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形成的途径,是一种残酷的手段。
“大规模地合法推进的‘议会圈地运动’给英国农业造成的变化是革命性的。
它不仅表现为用残暴的方法剥夺农民的土地,更表现为用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代替封建土地所有制。
作为一种传统的掠夺农民的手段,圈地在这时被资产阶级新贵族用来作为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的有效方法。
”8 1990年代晚期以后,受到美国制度学派的影响,国内部分学者在谈及圈地运动暴力性的同时,开始关注产权问题。
徐浩认为,圈地运动具有暴力性,是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权形成的途径。
“早期圈地主要发生在敞地制盛行的中部地区,通过暴力手段将耕地变为牧场,但规模不大……18世纪圈地的1关于英国工业化时期的时间界定,参见郭爱民:《工业化时期英国地产代理制度透视》,《世界历史》2011年第3期。
2Phyllis Deane and W.A.Cole,British Economic Growth1688-1959:Trends and Structur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7,p.166.—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式”道路》,《江淮论坛》1983年第1期。
3计翔翔、洪朝辉:《圈地运动——4张天:《也谈英国“圈地运动”的性质》,《史学月刊》1983年第3期。
5朱正梅:《浅谈英国近代土地问题的解决》,《盐城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
6关勋夏:《论近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3期。
7黄光耀:《英国农业近代化试探》,《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8汪建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农业之盛衰》,《湖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目的,主要是使耕地连成一片,把分散的个体经营变成集中的规模经营,把分散的、产权模糊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大土地私有制,以适应商品化农业和农业技术改良的需要……圈地运动旨在变革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和生产方式。
”1叶明勇认为,“英国议会圈地始于18世纪中期,持续了约一个世纪,规模空前,其中人口因素和什一税代偿扮演了重要角色,结果英国社会自然经济残余基本被消除,土地所有权得到明晰,农村劳动力全面卷入市场,从而率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樊红丹认为,“中世纪以来,英国农村的公共权利(即公权)便已普遍存在,对传统农村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8世纪中后期议会圈地运动开始后,公地被大规模地围圈,建立在公地基础之上的公权也随之消失,由于公权的消除未做到合理的利益调节,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32000~2010年,国内绝大部分学者在继承了以往关于圈地运动的残酷性和圈地运动形成大农场的观点。
以此为基础,有的学者进而讨论大农场的对推广技术进步的作用。
张治栋认为,“圈地运动……迫使大批农民离开他们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
它破坏了封建关系,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历史前提……晚期圈地的目的是变工耕敞地为联结成片的、可有效实施技术的、更为科学经营的混合农业大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