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肺炎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得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得变化。

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

有心力衰竭得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与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得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与尿量.并注意T,P,R,BP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得患儿做好口腔护理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急性肾炎护理常规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3、饮食按医嘱。

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与色.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7、长期使用激素得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与感染得表现.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高热护理常规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保持卫生
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感染源。
合理饮食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避 免过度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加强锻炼
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02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
感冒
总结词
感冒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 由病毒引起,表现为发热、咳嗽、流 涕等症状。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患儿充足休 息,遵医嘱治疗,注意患儿体温变化 ,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度 穿衣导致中暑等问题。
腹泻
腹泻症状
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形状改变,可能伴有 腹痛、发热等症状。
护理措施
在腹泻期间,家长应注意保持孩子饮食清淡,多饮水以补充电解质,避免油腻食 物加重肠道负担。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便秘
便秘症状
便秘也是儿童常见的消化道问题,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 燥、排便次数减少等。
哮喘
总结词
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症 状,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避免过敏原,如烟雾、花粉、宠物毛发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空调 滤网;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提供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鼓励患 儿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03
儿童常见消化道疾病护理常规
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1
• 儿童常见疾病概述 • 儿童常见呼吸道疾病护理常规 • 儿童常见消化道疾病护理常规 • 儿童常见皮肤疾病护理常规
01
儿童常见疾病概述
儿童常见疾病类型
上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疾病
皮肤疾病

一般儿科护理常规

一般儿科护理常规

一般儿科护理常规一、生活护理:1.安全护理:确保患儿的安全,保持环境整洁、安静和温度适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年龄、发育情况和疾病状况,合理安排饮食,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避免过度进食或挑食。

3.健康护理:定期为患儿测量身高、体重和体温,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卫生护理:保持患儿的个人卫生,定期为患儿洗澡、更换衣物和床单,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预防皮肤病的发生。

5.睡眠护理: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和有利于睡眠的环境,保证患儿足够的睡眠时间,促进身体的恢复和健康发展。

二、疾病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2.给药护理:按照医嘱准确给予患儿药物,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和剂量,观察给药后的反应和副作用,并记录相关情况。

3.治疗护理: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治疗措施,如输液、换药、吸痰、理疗等,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预防护理:帮助患儿进行常规预防接种,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指导患儿进行个人卫生和疾病预防,加强患儿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高。

三、心理护理:1.交流护理:与患儿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患儿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给予患儿关怀和安慰,减轻患儿的恐惧和焦虑。

2.社交护理:提供机会和环境,让患儿与其他患儿进行交流和互动,促进患儿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发展。

3.游戏护理:通过游戏和玩耍,促进患儿的身体和智力发展,调节患儿的情绪,陶冶患儿的情操。

4.家庭护理:与患儿的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供家属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指导,增加家庭对患儿的支持和关爱。

总之,一般儿科护理包括生活护理、疾病护理和心理护理,旨在提供安全、舒适和关怀的护理服务,促进患儿的健康发展和康复。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

富宁县人民医院儿科专科护理标准护理计划一、高热护理常规:【病情观察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测体温、脉搏、呼吸至少每4小时1次,必要时监测血压。

2.注意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与血常规变化。

3.观察末梢循环与尿液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发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观察有无抽搐、休克等并发症。

5.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无恐惧、焦虑等。

【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体温调定点升高等有关。

2.疲乏:与高热致体能消耗过多、摄人不足及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常等有关。

3.焦虑、恐惧:与体温上升期患者突然寒颤、发冷等有关。

4.口腔黏膜改变:与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等有关。

5.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高热时出汗过多及摄入水量过少等有关。

【护理措施】1.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敷、温水浴、乙醇擦浴等,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复测体温。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次/4 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1~2次/d。

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患者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镇静等处理。

4.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5.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

6.补充营养和水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鼓励患者多饮水。

7.酌情口腔护理2~3次/d或进食前后漱口。

8.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衣服干燥、平整,防止受凉。

9.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患者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健康指导】1.嘱咐患者食用易消化、高热量、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如汗湿了衣物应及时更换,更换时防止着凉。

儿科护理常规

儿科护理常规
4 .评估患儿坠床、压疮、烫伤、导管滑脱等风险情况。 5.评估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病室环境清洁、通风,室温22~24 C,湿度50%,每日进行 空气消毒。 2.给予高营养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进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 3.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面色、神志、皮肤、 黏膜颜色、四肢温度、尿量等,观察咳嗽性质及痰液的性状,是否为痰中带血或呈铁锈色。 4.高热者头部放置冰袋,或给予30%~50%酒精擦浴,或冰盐水灌肠;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4小时1次。 5.痰液黏稠者,按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雾化用具一人一消毒或一人一套专用。指导患儿雾 化时保持平静,轻轻张口,用口均匀呼吸。每次持续雾化10~15分钟。雾化吸入后给予患 儿洗脸、漱口及拍背,鼓励患儿多饮水,不要随地吐痰,痰液多的小儿患者禁用镇咳药。 6.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炎。 7.药物治疗的护理:用药前必须做皮试,注意用药剂量、时间准确且无配伍禁忌,滴速适 当,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8 .做好患儿安全护理。 9.做好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向患儿及家属解释疾病,减少患儿对疾病 的恐惧、紧张。
【护理措施】 1.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 2.给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水肿者暂给 低盐或无盐饮食)。 3.加强巡视,特别是营养不良的患儿,应随时注意面色、呼吸、脉搏、 神志的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免因营养不良而猝 死。 4.做好皮肤护理及口、眼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 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双眼缺乏维生素A者,滴鱼肝油,以免角膜溃烂; 每周测体重2次。 5.补液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按4~8滴/分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准确 记录饮食量,有水肿者记录出入水量。 6.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7 .做好患儿安全护理。 8.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减轻紧张、焦虑情绪。

儿科护理常规全

儿科护理常规全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一般疾病护理常规1、热情按待病儿及家长,主动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和病房环境,介绍主管医生、护士姓名和联系电话。

为病儿安排床位、通知医生,配合治疗及抢救。

2、评估病儿生命体征及一般状况,并制定护理计划。

3、加强饮食管理,根据医嘱、病情及年龄选择适宜的饮食(配方奶、婴儿饭、普食、治疗饮食)、特殊饮食,核对正确后再执行。

4、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做好晨晚间护理,室内通风2次/天,20分钟/次。

5、保持病儿皮肤、衣服、床单位清洁、整齐。

6、病儿入院测量体温2次/天。

发热病儿测量体温4次/天;特级护理、危重病儿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4小时,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生命体征。

7、每天记录大便次数,3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

病重者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每周测体重1次,严重水肿病儿每天测体重。

尿检查阳性者,每周2次尿常规检查。

9、病儿每周更衣2次,必要时随时更换。

每周给病儿剪指甲一次,酌情理发。

10、针对疾病做好健康宣教,及时向家长和病儿介绍喂养及饮食知识、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1、做好心理护理,缓解家长和病儿紧张及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做好出院指导,如休息、饮食、活动、药物用法、疾病观察及护理等。

13、病儿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危重疾病护理常规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1)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压和意识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监测的次数根据病情而定,重症患儿须连续24小时监测。

除此之外,还须观察皮肤色泽、末梢循环、肢体温度、尿量等变化。

(3)昏迷患儿还须观察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受压部位是否有压疮的发生。

(4)观察患儿体温及周围血白细胞的变化、咳嗽、咳痰的性质,发现感染征象及时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1)防止窒息:保持安静,避免躁动、剧烈咳嗽后痰液堵塞呼吸道。

平卧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惊厥发作时应就地抢救,立即松解患儿衣扣,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将舌轻轻向外牵拉,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儿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儿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儿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四、呼吸衰竭护理常规五、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六、惊厥护理常规七、高热护理常规八、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危重病症护理常规(一)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置婴幼儿重症监护室(PICU),保持病室安静。

(三)保持静脉通畅,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四)根据医嘱按时按量喂养,不能进食者给鼻饲。

(五)每日晨晚各进行皮肤清洁护理1次。

每日进行1次口腔及眼睛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插鼻导管者应注意鼻腔清洁,保持导管与呼吸道通畅。

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保持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发生。

(六)观察大小便性状、次数。

尿潴留者可轻按压膀胱,协助排尿。

便秘者遵医嘱给缓泻剂或灌肠法。

腹胀给予肛门排气。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2小时监测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1次,必要时测量血压。

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决定氧疗方式,定期监测氧饱与度或行血气分析观察氧疗效果。

注意神志、面色、瞳孔的变化。

观察心跳、呼吸的节律及周围循环、尿量等情况。

发出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八)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每2小时翻身拍背、吸痰1 次。

(九) 做好床头交接班,交接内容包括:病情、输液、各种引流管、给氧、各项护理记录及皮肤受压情况。

(十) 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及急救药品。

昏迷护理常规(一)按儿科重症护理常规。

(二)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坠床。

患儿烦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三) 遵医嘱给予鼻饲。

(四) 绝对静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及分泌物及时吸出,遇有窒息立即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生。

(五) 勤翻身,并保持被褥干燥、平整,防止压疮及肺部感染。

可采用“支架被”减轻盖被对足部的压力,也可使用柔软通气的垫圈置于骨隆突部位,减少骨隆突处皮肤与床垫的摩擦。

(六) 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3次。

必要时用开口器、拉舌钳,但牙关紧闭者不能强行撬开上下齿。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依据病儿的年龄、病情及诊断合理安排病室,重症病儿安置在监护室或抢救室。

2、入院后根据病情做常规处理,如测体重、体温,3岁以上病儿测脉搏、呼吸,必要时测血压,并做入院介绍。

3、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家属送来的食物经护士许可后才能食用。

病儿的食具,每次用毕应清洗消毒备用。

4、体温正常者,每日测体温2次。

体温低于36℃或高于37.5℃应每4小时测1次,低于36℃应给予保温,高于38.5℃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5、入院24小时内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

每日下午统计大便次数并记录在体温单上。

3日内无大便或大便次数多者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6、根据护理等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

7、做好喂养卫生及安全知识宣教。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儿科疾病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完全发育,易受到病菌的感染。

以下是5种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1.上呼吸道感染(URTIs):这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鼻窦炎、咽炎和扁桃体炎等。

护理常规包括:-提供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包括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空气流通,避免儿童暴露在吸烟和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保持儿童的水分摄入,提供足够的液体,如温水和暖汤,有助于润滑喉咙和减少嗓子痛。

-鼓励儿童多饮水,帮助清洁鼻腔和喉咙。

-使用盐水滴鼻剂以减少鼻塞,使用盐水漱口以减轻喉咙痛。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食物和碳酸饮料,这可能会刺激喉咙和鼻腔。

-避免儿童与有感染病人接触,及时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腹泻: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便便呈水样或稀状。

护理常规包括:-提供充足的液体摄入,如口服电解质溶液、淡盐水、米汤等,以防止脱水。

-饮食调整,避免饮用咖啡因、牛奶和高脂食物。

-避免食用油炸食品、辛辣食物和油腻食物。

-推荐适当的轻便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软面包和煮熟的蔬菜。

-洗手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以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定期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和干燥,以避免尿布皮炎或细菌感染。

3.发热:发热常常是因为感染或炎症所致。

护理常规包括:-监测体温,可以用体温计或触摸额头等部位。

-注意儿童的临床症状,包括食欲变化、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等,并向医生及时报告。

-让儿童穿着薄而宽松的衣服,以帮助散热。

-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

-避免用冷水或酒精擦拭儿童的身体,以免引起寒战。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环境。

4.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感染、过敏或其他病因引起的。

护理常规包括:-避免让儿童暴露在有刺激性物质的环境中,如烟雾、灰尘和花粉。

-湿度控制,保持室内湿度适宜,将空气加湿或使用加湿器。

-给儿童提供充足的液体,保持喉咙湿润。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是专门研究儿童健康和疾病的医学科目。

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免疫系统都不同于成人,所以儿科护理需要特殊的关注和护理方法。

以下是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常规包括:-鼓励儿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帮助儿童保持舒适的环境,包括适宜的室温和湿度。

-使用湿化器或蒸汽浴帮助缓解咳嗽和堵塞的鼻子。

-观察儿童的呼吸和食欲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2.腹泻腹泻在儿童中也很常见,护理常规包括:-确保儿童充足的水分摄入,特别是口服含电解质的液体。

-提供轻食,如清汤、面条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维持室温舒适,减少儿童的不适感。

-做好手卫生,防止传染。

3.发热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发热在儿童中很常见。

护理常规包括:-每隔一段时间测量儿童的体温,记录变化。

-帮助儿童保持室温适宜的环境。

-给予温水擦浴或温水敷布帮助退烧。

-避免儿童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给予充足的水分摄取。

4.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儿童中常见的疾病,护理常规包括:-鼓励儿童大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

-提供容易吞咽的食物,如软熟食物。

-给予含抗生素的药物治疗,如医生所嘱。

-观察儿童是否存在吞咽困难或疼痛,及时报告医生。

5.中耳炎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护理常规包括:-观察儿童是否表现出哭闹、耳痛或睡眠障碍等症状。

-提供室温适宜、湿度适宜的环境。

-鼓励儿童保持体位上抬,有助于耳道引流。

-给予按时服药,如抗生素或止痛药。

儿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根据不同的疾病而有所不同。

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给予儿童温柔的关怀和悉心的护理。

在帮助儿童缓解症状的同时,还要定期复查和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汇报。

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儿童可以更快地康复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主要是指对儿童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及其护理常规:1.儿童感冒:对于婴幼儿感冒,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

对于幼儿,应定期进行手卫生教育,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在感冒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温开水。

同时,可以适量使用退热药物和清鼻剂,但要遵医嘱使用。

2.儿童腹泻:腹泻时主要依据病情进行饮食调整,如避免油腻食物、生冷食物,并适量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要保持儿童肛周清洁,注意防止尿布疹的发生。

3.儿童伤害:在儿童活泼好动的阶段,经常会发生摔伤或其他外伤,为此,家长需保持房间的安全卫生,防止跌倒等事故的发生。

对于儿童的伤口处理,首先要及时止血,并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最后进行适当的包扎处理。

4.儿童支气管哮喘:对于儿童的哮喘护理,首先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发作期,要及时给予支气管舒张剂,缓解哮喘症状。

在稳定期,要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

5.儿童中耳炎:对于儿童中耳炎,要保持鼻腔通畅,避免鼻塞。

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减少细菌滋生。

对于有耳鸣、耳闷等症状的儿童,要及时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

除了以上常见疾病,还有其他一些老少皆宜的儿科常见疾病,如儿童疱疹、水痘、肺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遵循以下原则: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适量增加营养摄入,定期进行药物治疗和复查等。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特殊生理发育和免疫系统的不完善,使他们对各类疾病的易感性较高。

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卫生意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以预防儿童常见疾病的发生。

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目录第一节小儿肺炎护理 (1)第二节小儿腹泻护理 (2)第三节急性扁桃体炎护理 (4)第四节手足口病护理 (6)第五节惊厥护理 (8)第一节小儿肺炎护理一、定义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二、症状、体征1、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肺部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症灶较大者可出现肺实质体征。

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有条件者实行呼吸道隔离,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分开收治。

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充足,室温18-22°C,相对湿度55%-60%.4、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患儿充分休息。

静脉输液时,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5、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

6、保持呼吸道通畅。

缺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时予以吸氧,必要时予人工辅助呼吸。

7、监测体温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8、严格观察神志及精神状态。

突然烦躁不安、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呼吸每分钟>60次/分、肝脏短时间急剧增大,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四、健康教育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2、对易感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第二节小儿腹泻护理一、定义由多种病原及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排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二、症状、体征轻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恶心或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至数10次,粪便形状呈稀水样,有酸味,常见黄白色粉瓣和泡沫,黄绿色稀便,可混有黏液及脓血等。

重者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传播,护理患儿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节小儿肺炎护理 (1)
第二节小儿腹泻护理 (3)
第三节急性扁桃体炎护理 (5)
第四节手足口病护理 (7)
第五节惊厥护理 (9)
第一节小儿肺炎护理
一、定义
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二、症状、体征
1、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2、体征:肺部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症灶较大者可出现肺实质体征。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有条件者实行呼吸道隔离,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分开收治。

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室温18-22°C,相对湿度55%-60%.
4、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患儿充分休息。

静脉输液时,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5、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

6、保持呼吸道通畅。

缺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时予以吸氧,必要时予人工辅助呼吸。

7、监测体温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

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

8、严格观察神志及精神状态。

突然烦躁不安、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呼吸每分钟>6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2、对易感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第二节小儿腹泻护理
一、定义
由多种病原及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排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

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

二、症状、体征
轻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恶心或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至数10次,粪便形状呈稀水样,有酸味,常见黄白色粉瓣和泡沫,黄绿色稀便,可混有黏液及脓血等。

重者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传播,护理患儿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根据病情,给予口服药物或静脉补液。

4、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腹痛,腹胀、代谢性酸中毒表现、脱水程度及排尿排便情况。

5、调整饮食。

呕吐严重者应暂禁食,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6、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四、健康指导
1、指导合理喂养。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
步正确添加辅食。

2、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

3、增强体质。

进行适当户外活动,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及早治疗。

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多喝水,注意腹部勿受凉。

第三节急性扁桃体炎护理
一、定义
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二、症状、体征
1、全身症状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便秘等;局部症状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下颌角淋巴肿大。

2、体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整洁,空气新鲜、流通。

3、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饮食。

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高热时,先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遵医嘱药物降温。

6、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四、健康教育
1、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3、气候变化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

4、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

第四节手足口病护理
一、定义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二、症状
1、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出现中枢神经损害、心肺功能衰竭。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口腔饮食的护理: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减少口腔粘膜的刺激,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室温18-22°C,相对湿度55%-60%。

4、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患儿充分休息。

静脉输液时,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5、皮肤护肤: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6、消毒隔离:患儿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

7、监测体温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

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

患儿衣被不宜过厚,汗湿的衣服及时更换,指导家属多喂奶,已补充热消耗的大量水分。

8、严格观察神志及精神状态。

突然烦躁不安、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呼吸每分钟>6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

2、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手足口病的基本护理知识。

3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饭前便后,外出要洗手,注意营养。

4告知家属疾病流行季节,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第五节惊厥护理
一、定义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儿多见。

二、症状、体征
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神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制性收缩,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齐,青紫或尿便失禁。

三、护理要点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惊厥的护理包括:
(1)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及时给予吸氧。

(3)迅速应用止惊药。

(4)准备气管插管和吸痰等用具。

(5)专人守护,防止意外损伤。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精神、神志、瞳孔及惊厥发作情况。

4、高热的护理高热者应及时松解衣裤以利散热,并采用物理降温。

5、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观察排泄物性状,注意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四、健康指导
1、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告诉家长高热惊厥患儿发热的可能还会发生惊厥,家中常备体温计及退热药物,发热时要及时退热。

2、指导家长惊厥时按压人中、合谷穴。

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

3、及时就医,配合治疗,定期随访。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