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研究

合集下载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读书笔记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读书笔记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读书笔记简介:《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是建筑名家黑川雅之的日本审美文化集,是探究中日同源的审美意识,解读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深刻凝炼东方美学,理解东西方差异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面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思想和美学理论,作者立足东方美学价值观,以“微、并、气、间、秘、素、假、破”八个汉字为切入点,从建筑、设计、能乐、绘画、器物、服饰、文学、社会文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深刻挖掘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的日本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的精神底色,理解了审美意识,就理解了日本文化背后的隐秘逻辑,及其在现代美学功能意义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审美意识、美学、设计、日本文化内容亮点:1.秩序感与谐和共生有什么联系?2.如何用留白来驱动观众的想象?3.为什么日本之美的根基在于尊重自然?本期推荐书籍:书名:《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作者:[日] 黑川雅之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说起日本的艺术设计风格,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应该都是:简约。

不论是无印良品还是优衣库,走的都是简洁风。

但这个简约还真不简单,其背后深刻的内涵与历史传承,正是这本书试图说明与澄清的,也帮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日本的国民性。

黑川雅之,作为日本知名的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称为日本唯一的艺术学博士,成功地将东西方审美理念融为一体。

他虽然接受了西方的建筑学教育,但最迷恋的仍然是日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他坚信日本本身的美感更具感染力,他也希望在日本快速西化的今天,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能够受到重视。

而日本的审美价值观,是原始情感被推演、转化为智慧意识的美学总结,其核心在于日本人对自然的无比敬畏,对秩序的无比迷恋。

黑川雅之将日本的审美意识概括为八个字:微、并、气、间、秘、素、假、破。

通过这八个字为切入点我们可以挖掘到深受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影响的日本审美意识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解读黑川雅之的这本书《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从三个方面来详细解读日本人的八个审美意识,以及这其中反映的文化内涵,透过此书,我们能洞悉日本那些精致的产品简约设计背后的文化基因和日本人的国民性。

关于《和汉朗咏集》中色彩用语的考察报告

关于《和汉朗咏集》中色彩用语的考察报告

关于《和汉朗咏集》中色彩用语的考察报告作者:房颖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7期[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2日本平安时代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丰富,是日本历史上的王朝时期。

平安时代的贵族阶层经常举办或大或小,或公或私的集会,参加者可根据当日氛围及集会主题或即兴赋诗,或吟咏其他诗人的名章秀句,是为“朗咏”。

将参加者朗咏的诗歌结成集子,是为“朗咏集”。

《和汉朗咏集》就是日本平安时代最有代表性的朗咏集,由藤原公任[1]收集整理,1018年编辑完成。

《和汉朗咏集》又称《倭汉朗咏集》或《倭汉抄》,所录内容包括汉文、汉诗以及和歌。

在平安时代之前,日本受“唐风文化”影响较大,以贵族为主体的知识阶层均以吟汉诗、写汉文为正统。

至平安时代“国风文化”开始兴起,出现了物语、随笔、日记等具有鲜明日本本土特色的文学样式,和歌的创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歌创作空前繁盛。

平安时期是“唐风文化”与“国风文化”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日本历史上很重要的文化转型时期。

在诗歌的创作领域,这种文化转型就体现为汉诗与和歌的并重,如《和汉朗咏集》中既收录了汉诗文亦收录了和歌。

《和汉朗咏集》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又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分类,下卷收录的则主要是杂歌。

全集共收录了802首,其中汉诗及汉文586首(汉文长句139首,汉诗诗句447首),和歌216首。

汉诗文的部分有的是日本歌人的创作,有的是引用了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温庭筠、刘禹锡、许浑等人的章句。

引用的章句大多不是完整的诗歌,而是截取汉诗的一联或汉文的若干文句。

日本人自古就喜欢白居易的诗,《和汉朗咏集》中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最多,达135首。

学界对平安时代和语文学中的色彩研究比较多,本次只以《和汉朗咏集》中的汉诗及汉文为对象,考察其中色彩用语的使用情况。

《和汉朗咏集》中的汉诗文共使用汉字1803个,其中在古汉语或现代汉语中可表达颜色语意的汉字有:丹、土、彩、朱、染、梅、玄、白、皓、碧、粉、红、素、紫、绛、绿、绯、翠、蓝、赤、青、黄、黛、苍、金,共计25个[2]。

从《和汉朗咏集》看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受容

从《和汉朗咏集》看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受容

100从《和汉朗咏集》看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受容李光泽 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和汉朗咏集》共选取唐诗234首,内中白居易的作品多达139首,占压倒多数的优势。

从《和汉朗咏集》对白居易作品的收录情况,可以看出,平安时代的日本人追求的不是中国文人所热衷的“文以载道”,钟情的是“风花雪月”的风雅之心。

关键词:《和汉朗咏集》;白居易;平安时代《和汉朗咏集》是藤原公任于1001年编纂的,可以说它在培养日本人的诗情方面功不可没。

日本文学的抒情性是一种自然和人情的交融,《和汉朗咏集》把和歌和汉诗相提并论后才形成的这种风格。

《和汉朗咏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摘句”,即从汉诗中摘取对偶的一联,或从律诗的八行之中截取一联。

通过这种方法,从汉诗中摘取适当的诗句,移植到自己的作品中。

我们现在有必要考察一下,《和汉朗咏集》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标准进行“摘句”的呢?《和汉朗咏集》共选取唐诗234首,内中“摘句”占39首。

在入选的作品中,白居易的作品多达139首,占压倒多数的优势。

但李白、杜甫的诗一首都没有收录,王维的诗仅有一首。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还要以具体的诗为例加以阐释。

究其原因,不在白居易,而在于日本人对其诗接受的方法。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日本人对白居易的绝句的处理方式。

在此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和汉朗咏集》中的第四句和第五句诗,这两句诗本来是合二为一的绝句,但《和汉朗咏集》却故意把它分为两句,以独立的句子进行编辑。

即第四句“柳无气力条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

”第五句“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

”这两句合起来,就是这首七言绝句。

这首绝句歌咏春天一下子来到人间的情境,但《和汉朗咏集》只摘取了前半部分,成为映衬风景之句。

接下来又取后半句,组成别的诗句。

换言之,就是把描写风景之句作为一个句子,使之独立存在,同时使长句化为短句,大句化为小句,我们从中能看到日本式的审美取向。

省略主题的展开,把所有一切都浓缩成一个场面,这种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近代以来,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汉朗咏集》作为明治时期的一部重要作品,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也展示了二者的相互交融和文化创新的特点。

《和汉朗咏集》是松下村塾创办者福沃克斯·皮特·鲁道夫以及其嫡子忠臣所编写的一部诗集。

这部诗集规模庞大,收录了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歌、韵文和典籍等多种文体。

有许多诗篇是直接引自中国古代文人名篇,也有一些是从当代日本作家的作品中选取的。

这些诗篇以译介、模仿和创作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一幅中日文化相互渗透的图景。

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学造成的最直接、深刻的影响在于诗歌创作的推动。

传统的中国诗歌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对于后来的日本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诗歌被视作文人修身养性、表达情感和才华的主要工具,也是文人交往和社交的重要媒介。

《和汉朗咏集》中的众多诗篇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中国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美学理念。

通过这些作品的传播,中国的文学思想、审美观念和诗歌技巧逐渐渗透到了日本的文学创作中。

同时,《和汉朗咏集》中的诗篇也展示了日本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吸纳和创新。

这部诗集并非简单地抄录中国古代名篇,而是将中国文学与日本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相结合,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创作。

通过对诗歌的模仿和创作,日本作家对中国文学进行了本土化的加工和转化,产生了全新的作品。

这种创新并非简单的复制和翻译,而是从中国文化中提取精华,融入日本文学的特色,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

《和汉朗咏集》的出版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接触中国古代文学的机会,也为日本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素材和启示。

通过学习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日本作家可以开阔眼界,拓宽创作思路。

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和借鉴,日本文学追求了更高的艺术境界和创作技巧,不断进行创新和进步。

当然,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和汉朗咏集》。

《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研究

《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研究

《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研究编撰于平安朝中期的《和汉朗咏集》是日本第一部将中国诗文、日本汉诗与日本和歌集于一身的,具有类书性质的佳句集,同时也是一部表现编选者文学批评思想以及平安时代贵族文化的批评集,它的问世开辟了日本诗歌集编选的全新方式,是日本文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一页。

《和汉朗咏集》编成的平安朝中期,日本民族意识觉醒,对传统文化的宣扬以及对汉唐文化的“日本化”成为文学界的主流,《和汉朗咏集》在编撰形式、编选内容等方面都明显表现出当时逐渐趋于成熟、独立的文学观,将对日本传统“美意识”的推崇渗透进诗歌集编选的方方面面,同时,作为中日古代文学、文化融合的产物,《和汉朗咏集》在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关系上可以说做出了成功示范,其中蕴含的并立、融合的思想为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拟从日本“美意识”的角度入手,将《和汉朗咏集》视为一部完整的作品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从《和汉朗咏集》编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跨文化”性质以及“和汉融合”的特点对当代世界文学发展的价值等几个方面对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做了简要论述,介绍了《和汉朗咏集》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并对本文的核心论题“美意识”这一概念作了简要阐述。

第一章追溯《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形成的历史语境,将《和汉朗咏集》的编撰置于整个平安朝和文化发展、复兴的大背景之中,通过梳理和文学,也即以和歌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学在平安朝汉文化的强势影响之下发展、复兴,再到融合汉文学最终形成盛极一时的平安朝文学的脉络,从历史的维度揭示《和汉朗咏集》中日本“美意识”表现的合理性。

第二章重点在对《和汉朗咏集》编撰形式的分析。

对于诗歌集来说,形式同样能够传达出编撰者的思想倾向和文学意识,并对内容有着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和汉朗咏集》中对诗人、诗歌数量的把握已经暗含着编撰者将和文学与汉文学置于同一水平的文化自信,在各个部类的选择、编排上更体现出日本传统的季节意识以及将异质的文化调和、融合的倾向。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和汉朗咏集》为例章剑;胡炼
【期刊名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3(43)2
【摘要】在中国文化东渐的背景下,经过不断地摄取、吸收和消化,“和汉融合”逐渐成为日本文化的基调,而日本古代知识阶层也形成了“和魂汉才”的知识结构。

作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将“和”与“汉”并列的作品,《和汉朗咏集》的文化意义值得特别关注。

无论是分门别类的编排体例,还是汇集汉诗文与和歌为一体的作品内容,无不反映出一种“和汉融合”的编纂意识,而在这种编纂意识的背后,则是当时知识阶层“和魂汉才”的文学教养,以及学习、创作、朗咏“和”“汉”诗文的文学需求。

《和汉朗咏集》成书后广为流传,作为文学艺术的经典和教科书被广泛阅读和研习,对其中作品进行注释的书籍也层出不穷,对后世各个时期不同文体形式的日本文学,以及“朗咏”“屏风绘”书法等艺术形式均产生了巨大影响。

【总页数】9页(P72-79)
【作者】章剑;胡炼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5
【相关文献】
1.19世纪前后文化认同之变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态势的转换——以对日和对欧文学传播为例
2.《和汉朗咏集》文学主体意识论析
3.玄奘故事对日本平安时期说话文学的影响\r——以《今昔物语集》为中心
4.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以《和汉朗咏集》《今昔物语集》为例
5.中国文学接受视野下《和汉朗咏集》文本空间的建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日本建筑文化看日本“美意识”的双重性

从日本建筑文化看日本“美意识”的双重性

从日本建筑文化看日本“美意识”的双重性作者:黄丽婷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4期摘要:日本建筑文化有其深邃的美学根源,随着历史的发展,日本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日本“美意识”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生着变化。

本论文从日本建筑中的浮华美与简约美、规则美与不规则美、真实美与虚拟美三个角度分析日本人“美意识”的双重性,从而进一步剖析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准确把握日本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美意识;日本建筑;双重性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4-0110-03一、“美意识”的定义自古以来,不同的日本学者对于“美意识”这一个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

根据《广辞苑》所述,日本的“美意识”是指关于美的意识,对美的感觉和判断力。

《大辞林》对“美意识”的阐述是对美的理解,对艺术和自然美的鉴赏的意识。

由此可见,“美意识”不仅是对美的理解和判断力,也是对美的鉴赏意识。

关于日本“美意识”的形成,日本学者栗田(1975)指出,美不是想要发现美而形成的,而是某个时期,心中沉睡的形式成为现实,进行交融而形成的,是在日本文化历史中积累下来,通过时代的变迁传承至今。

因此,“美意识”受到文化、环境、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美意识”。

因此,想要考察日本美意识,就要从历史角度上分析。

日本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日本“美意识”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今天的“美意识”。

二、日本建筑中“美意识”的双重性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指出,日本文化有双重性,日本人的性格是矛盾的,他们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这种双重性也体现在日本建筑文化中。

下面从建筑中的浮华美与简约美、规则美与不规则美、真实美与虚拟美三个角度分析日本人“美意识”的双重性。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以《和汉朗咏集》《今昔物语集》为例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以《和汉朗咏集》《今昔物语集》为例

的变化。
一、《和汉朗咏集》中的中国形象
《和汉朗咏集》成书于平安时代中期的 1013 年,
由著名诗人藤原公任编纂。朗咏是选取白诗为主的
汉诗佳句,并将其与纪贯之、凡河内躬恒等《古今
和歌集》的编者创作的和歌佳句并列吟诵。在此集中,
出现了很多中国形象或是与中国有关的文学意象。
由于此书的编者是公卿,选取的作品也多出自中日
为 天 竺、 震 旦、 本 朝 三 个 部 分, 震 旦 部 分 为 六 到
王尚书之莲府,丽则丽矣,恨唯有红颜之宾。 十一卷,涉及很多中国传说故事。由于作者身份特殊,
嵇中散之竹林,幽则幽矣,嫌殆非素论之士。 因此,其创作视点与《和汉朗咏集》完全不同。二

——菅三品 尚齿会[3](P210) 者相比,《今昔物语集》题材更为广泛,登场人物
文人名士之手,故而通过本集可以探讨在文人清流
这一阶层眼里的中国形象。例如:
见天台山之高巖,四十五尺波白。
望长安城之远树,百千万茎荠青。

——源顺[3](P192)
这首诗原文出典自《本朝文粹》。原文大意是“(春 日登高),望天台山(比叡山)之高峰,有四十五 尺高瀑布飞流直下。望长安城(京都城)之碧树, 千百万棵郁郁葱葱。”源顺的这首诗,从创作手法 到描写意象都带有很强烈的中国色彩,分析这首诗 可以了解以源顺为代表的日本文人心中的中国形象。
第 39 卷 第 7 期 Vo1.39 No.7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9.07.016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9 年 7 月 20 日 Jul.20 2019
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

浅论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

浅论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应用日语-商务日语本科学位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论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姓名:00000班级、学号:0000班、0000号系(部) :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000000000开题时间:2009-4-24完成时间:2009-11-182009年11月18 日目录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2)答辩申请书............................................................3-4正文.....................................................................5-14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15)答辩过程记录表 (16)课题浅论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一、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 日本人审美意识的支柱1.1诚、真实1.2物哀1.3空寂、闲寂、幽玄2. 日本人审美意识的特点3. 通过服饰来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3.1和服的颜色与审美意识3.2和服的款式与审美意识4. 通过文学作品来看日本人的审美意识4.1《源氏物语》的审美意识4.2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审美意识5. 总结二、内容摘要日本和中国是两个在某些地方很相似的国家,但更多的是不同。

日本人是很会学习别的的文化的民族,日本从很久以前就吸收中国的文化,结合自己国家的特色而形成了现在独具一格的文化,审美意识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就具有浓厚的日本色彩,最具代表性的审美意识是"诚,真实""物哀""空寂.闲寂.幽玄"而这些美意识体现在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例如日本的文学作品,日本的传统服饰等等。

三、参考文献[1] 殷志俊(译).源氏物语[M].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6[2] 与谢野晶子.全訳源氏物语[M].日本.角川文库.1971.[3] 浅论和服形色变迁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J]. 消费导刊.2007(3).浅论日本人的审美意识00000中文摘要:日本和中国是两个在某些地方很相似的国家,但更多的是不同。

[日本,理念,文学]论日本古代文学的审美理念

[日本,理念,文学]论日本古代文学的审美理念

论日本古代文学的审美理念日本文化精神从萌芽初期,首先表现出以原始万物有灵的神道思想为根基的真实的朦胧意识。

所谓真实,既具有如实呈现的、写实的实,又蕴含着道德的、感情的真,是朴素的真实,原始的纯情,如童心般的境地。

真实思想最早在上古无文字记载时期的言灵信仰上反映出来,从咒语、歌谣、祝词、古代神话传说这些原始的文学形式,围绕生与死的主题,表现了人的最初生活意识和最原始的愿望,再经过八世纪《古事记》《日本书纪》和最早和歌总集《万叶集》等作品的洗练,逐渐形成了真实的理念。

这种重视真心和真诚的真实流贯于日本文学始终,成为日本美学思想的根底。

平安时期开始在真实意识中萌发哀的理念,逐渐演进为情趣化的物哀美学思想。

记纪所记载的神话、歌谣所表达的对国家、民族、集团性质的真实感动,是对自然、神灵的共同感动而产生的哀,不是单纯个人的情趣,至《万叶集》后期,逐渐开始产生抒发个人情感,反映朴素的真情实意。

平安时代的日记、随笔以反省自己为动因,表现自然的内观世界。

紫式部以真实作为根底,深化了主体感情,创作的《源氏物语》被视作物哀文学的先驱,更新了上代的美学精神。

这种物哀是心物相接受到感动后的喜怒哀乐诸相,是形式和内容浑然一体的调和,涵有现实的理想化,成为当时美学理念的主流,又超出文学领域,影响到古代日本人的精神和行为规范。

如日本人对大自然的钟爱如日本文学纤细、优雅的文风。

平安时代中期,源于真实的物哀美学思想的完成,代表了纯粹的日本本土精神,确立了日本文学的美的价值。

这种幽玄精神,与松尾芭蕉 1644-1694徘句的闲寂相通,是相似的情感象征,只是幽玄的情趣内容中有空寂一妖艳等的变化。

而闲寂导出的哀婉的余情表现中蕴含着余韵细腻轻妙,是不易流行。

所谓闲寂是在中世以来的幽玄基调上,融入枯淡闲寂的情趣,经由西行、慈圆、宗抵的努力,终由芭蕉完成,树立了风雅、闲寂的蕉风,进入禅寂的意境。

这种情调并非流于表面,而是作者基于实际体验的内心观照,所以即使华丽、美艳的题材也能渗入,将枯淡与柔美加以调和,达到虚实相生的余韵之境。

白居易诗歌在日本的传播原因刍议

白居易诗歌在日本的传播原因刍议

鉴赏白居易诗歌在日本的传播原因刍议李光泽 内蒙古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作为中华文化的典范,白居易及其作品对日本多元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考量白居易诗歌与日本古代文学的关系,探讨白居易诗歌在日本平安时代的传播,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状况,同时还能触及接受方的社会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关键词:中日文学观;白居易诗歌;平安时代一、前言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才诗人,白居易及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及其诗歌理论,不仅在我国诗歌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渐日本后,对日本文化和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特别是日本平安时代,白居易的诗文已经融合于文学和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宫廷贵族必读书目之一,被奉为经典,出现了经久不衰的“白诗热”,日本人对白居易及其作品的崇拜达到了顶峰。

相比之下,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人物,李白和杜甫却几乎无人言及。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如果检索一下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论文,就会发现一种普遍倾向,即那是诗人的表现力不同造成的。

由于李白和杜甫的诗使用了具有高度象征化的表现手法,表现的是一种极其复杂晦涩的思想内容,当时的日本人无法接受。

而白居易的诗歌对日本人而言,却显得平易浅显,通俗易懂。

因而白居易在日本才颇有影响力。

但笔者以为,外国文学的接受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问题。

如果只单单把这一论题归结为上述的“平易浅显,通俗易懂”,甚至单纯从白居易的生平境遇、文学思想、作品风格等去研究其作品在日本广为传播的原因,势必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主观臆断的境地。

因而我们不能单纯地把白居易诗歌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仅仅归之为“平易明白”这一特点。

[1]中日学者们过分强调作品本身的影响力,而忽略了白居易诗歌传入日本后所发生的变异。

变异恰恰就是日本古代文学在吸收中国文学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文学形态,这种文学形态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融合,而是一种民族文学,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大和民族的心态。

研究白居易作品在日本传播的原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在域外的传播状况,同时还能触及接受方的社会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试论中日“蝉”之文学意象的差别

试论中日“蝉”之文学意象的差别

试论中日“蝉”之文学意象的差别作者:何盼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35期摘要:秋天是个令人感伤的季节,在日本文学里称之为“物哀”。

“物哀”是一种从空寂的心境中孕育出的悲剧之美、哀愁之美,亦是一种对生命须臾,岁月无常产生的悲观之情。

关键词:《方丈记》、蝉、文学意象、比较作者简介:何盼(1991.5-),女,汉族,河南省渑池县人,硕士,就读于大连大学日本语言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01在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以蝉的哀鸣来表达秋季的感伤和无常的诗句随处可见。

但是,也有诗句是关于“蝉”的不同的文学意象的描写。

本文通过对《方丈记》中“蝉”的文学意象的分析,试论中日古典文学中“蝉”的文学意象的差别。

值得提的一点是,《方丈记》中的“蝉”主要指的是“ひぐらし”,也就是“寒蝉”,蝉的一种。

本文侧重于广义上的“蝉”(包括寒蝉在内)的概念,从整体上对作品进行把握和分析。

一、《方丈记》中关于“蝉”的文学意象的描写《方丈记》中在描写庵周围的四季景观时,其中对于秋季的景观这样写到:“秋はひぐらしの声耳に満てり。

うつせみの世を悲しむほど聞こゆ”。

秋时蝉声满儿,放佛蝉鸣悲世。

根据大辞林的解释,“ひぐらし”在初秋的早上和傍晚高声鸣叫,是秋季的“季语”。

自古以来作为唤起人们无常观的“物哀”的代表之一。

“うつせみ”是蝉羽化时候留下的空壳。

对此,张利利解释道:“うつせみ”(现身)是虚幻的,不可靠的人间世界的意思。

在日本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代表凄凉、落寞的声音。

鸭长明在这里通过蝉鸣表达了凄凉悲伤的心情,以及对世事无常、人生无常的感叹。

二、共同点除了《方丈记》,日本其它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蝉”也具有相似的文学意象。

1964:黙もあらむ時も鳴かなむひぐらしの物思ふ時に鳴きつつもとな(《万叶集》)多么希望寒蝉能在闲暇无事时鸣叫,然而却偏偏在人忧思的时候叫个不停。

古代和歌的“月”的美意识的研究

古代和歌的“月”的美意识的研究

古代和歌的“月”的美意识的研究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

他在演讲中引用了道元禅师的题为《本来面目》的和歌“春有花开夏鸟鸣,秋日明月冬雪冷”,并且将日本文化的特征定位于“雪月花”。

“雪月花”在日本有名的词典《广辞苑》被作为专门的词条收入其中。

可以说“雪月花”一词概括了日本人的审美情趣的特征。

而《小仓百人一首》作为镰仓时代出现的和歌集,其所选和歌均出自历代和歌集,既是一部歌集,也是一部和歌史,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论文围绕《小仓百人一首》这一中心,探讨了其中出现的咏月歌,可以看出历代美意识的大体走向,也可以分析得出“月”的意象的变化。

《万叶集》的和歌中出现的咏月歌,尤其是万叶前期的咏月歌,主要歌咏月亮本身的美。

而后期的咏月歌逐渐出现了“寄情于月”的萌芽和趋势。

《古今和歌集》的和歌按照比较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分类。

其中,出现咏月歌较多的是恋歌和季节歌。

恋歌表现了“访妻”这一婚姻制度在平安时代仍然存在,传承了《万叶集》恋歌的表现传统。

季节歌中咏月歌的大量出现,则是受到佛教大量传入的影响,当时的和歌作者通过月表现了对于“物哀”“虚无”的美意识的追求。

《和汉朗咏集》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

其中收录的和歌以及汉诗中的咏月歌,表现了月的美意识变得更加得多样化。

由于文化的交流,丰富了“月”的意象和表现手法。

其中“捣衣歌”等部类的出现,可以明显看出汉诗的影响。

《新古今和歌集》中的咏月歌更强调了“幽玄”的意境。

镰仓时代动荡的社会环境、宗教的影响、歌论中对“有心体”的提倡等各种因素决定了美意识的变。

《和汉朗咏集》文学主体意识论析

《和汉朗咏集》文学主体意识论析

《和汉朗咏集》文学主体意识论析吴雨平【摘要】The national subject consciousness of literature refers to the receptivity of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own culture and cultural belongingness from subjects in a specific culture, often generated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ideology and the stimulation by foreign dominant culture. In the lite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Japan, the highly developed culture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deeply impressed Japan, which also strengthened the need of Japa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of its own culture. The bilingual\"Wakan Roeishu\" (A.D.1012) with the juxtaposition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was compiled by Kintou Fujiwara,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the Heian period when the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Japan had undergone a major transition. By intention, it is a collection of fine poems and waka line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writer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waka collections, which has transformed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 Chinese symbols) against Japanese Waka (in Japanese symbols) in the anthologies of ancient Japanese classics and been an\"overt\"type of crosscultural writing. However, waka, the national literary form of Japan, and the Japanese writers were placed on the same footing with Chinese poems and verses and their writers, accounting for that this literary collection also contains the stronger \"hidden\"intrinsic expression of the Japanese aristocraticintellectuals endeavoring to demonstrate the new literary\"reference book\"entailing a\"twin-peak confrontation\"of Chinese and Japanese literature out of the assimilation and diges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文学的民族主体意识是指特定文化中的主体对自己文化本质特征和文化归属的认同感, 它往往随着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 以及外来强势文化的刺激而生成.在古代中日文学关系中, 高度发达的汉唐文化深刻影响了日本, 同时也加深了日本对于自身文化建构和认同的需要.汉、日语并列的《和汉朗咏集》 (1012年) 就诞生于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重大转折的平安时代中晚期, 由平安时代著名歌人藤原公任编纂完成.它有意识地将中日两国作者的诗文佳句及和歌佳作并列编排成集, 并依照和歌集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 改变了日本古代经典选编集之汉诗 (汉语符号) 与和歌 (日语符号) 二元对立的局面, 成为一种\"显性\"的跨文化书写.然而, 日本的民族文学样式\"和歌\"及日本人作者被提到与汉诗文及其作者同样的地位, 说明这部诗歌集还\"隐藏\"着日本贵族知识分子更为强烈的内在表述, 即力图展现吸收、消化中国文学后所生成的一种对峙并美的文学\"类书\".【期刊名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40)002【总页数】8页(P157-163,192)【关键词】《和汉朗咏集》;文学主体意识;汉日并列;民族记忆【作者】吴雨平【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文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313《和汉朗咏集》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歌人藤原公任(966—1041)于1013年编纂完成的诗歌摘句集,分为上、下两卷,共收录了中日两国诗人、歌人的806句、首汉诗文佳句及和歌,其中,中国诗文佳句(汉语)234句、日本汉诗文佳句(汉语)354句、和歌(日语)216首。

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论文

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论文

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论文李白诗歌中的“月”意象对日本和歌的影响论文摘要:本文将李白诗歌里的“月”与体现日本本土美意识的和歌相比较,梳理日本和歌中月意象的变化历程,从而理清外来文化与日本本土文化之间既冲撞又彼此借鉴的互动关系,促进中日文化文流,增强中日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关键词:李白月和歌汉诗日本最初的诗,是在汉语传入日本后,日本人使用汉字写成的诗,称为汉诗。

后来日本文字产生后,在汉诗基础上诞生了用日语书写的诗,称为和歌。

因此,和歌与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古典诗歌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发表的演讲中,引用了道元禅师的和歌“春有花开夏鸟鸣,秋日明月冬雪冷”,并将日本文化的特征定位于“雪月花”。

由此可以看出,“月”作为代表日本人典型美意识的一种文化意象在日本文学方面非常突出。

一、日本和歌中的“月”意象按照歌集编撰的时间顺序,本文依次梳理从《万叶集》与《古今和歌集》到《和汉朗咏集》的咏月歌中的“月”意象。

1.《万叶集》《万叶集》是日本现存最老的一部歌集,全书收录有4500首和歌。

歌集中的咏月歌约有184首,分为两种,一种为咏叹等待月亮的待月歌,另一种为寄情于月的寄月歌。

(1)待月歌《万叶集》中之所以有咏叹等待月亮的和歌,是因为当时日本实行的是“妻问婚”,夫妻双方不住在一起,晚上男方来到女方家里第二天早上离开。

平日里夫妻相互思念,只有以和歌寄情。

有的男方离女方家很远,晚上能不能去女方家由天气决定,有月亮的晚上自然是好天气,月光也能照路。

所以作为去女方家的必备条件之一的月亮,自然成为和歌咏叹的一个主题之一。

妹が目のまく欲しけく夕の木のれる月待つごとし(み人知ら卷十一恋爱 2666)“多想去见那个姑娘啊,可是天近黄昏,月亮怎么还不出来呢。

期盼月亮早点出来好让我早点见到我的姑娘。

”这首待月歌,与其说是等待月亮不如说是等待恋人。

恋人到底来不来呢,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日本美意识”与“场的逻辑”———通过“心”的“相关”、“反汇总

“日本美意识”与“场的逻辑”———通过“心”的“相关”、“反汇总

“日本美意识”与“场的逻辑”———通过“心”的“相关”、“反转”构造阐释“物哀”[ 08-07-24 08:17:00 ] 作者:大石昌史编辑:凌月仙仙摘要]本文从审美意识形成所必然伴随的共时性、地域性与历时性、历史性变迁,通过“哀(aware)”、“幽玄”、“风雅”等诸美学范畴(语言)所体现、张扬的“日本特征”,试图厘清日本美学与西方美学、中国美学的关联与区别,探究日本“美意识”形成与发展进程中,内在之“心”与外在之“物”的“相关”与“反转”。

[关键词]日本美意识场的逻辑心物哀序“日本美意识”的历史形成所谓美意识,是在主观与客观“志向相关”并使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相互“反转”的创作或鉴赏经验中,将创造性的对象规定与接受性的自我反省二者的动态平衡作为肯定基准,而对带有情绪性出现的对象的主客融合状态作出直观判断的意识作用。

这种具有对象规定(“相关”)与自我反省(“反转”)双重构造的美意识,在加以时间、空间限定的个体存在之下,通过对象及语言等自我理解手段得到内部萌发与外部表现。

但是,由于使包含抽象概念规定的可能性意味作用于现实的语言运用,使之具有社会约定性而表现为文化相对性,通过这一语言应用所萌发和表现的美意识必然带有共时性、地域性偏差并伴随着历时性、历史性变迁。

一般认为,在与西方文化的全面交流开始之前,受地缘政治学条件影响,近代以前的日本文化史是以朝鲜半岛为中介或缓冲地带,对中国文化既保持联系又保持距离地接受、发展过程。

但毋庸置疑的是,可以称之为中国文化亚种的日本文化中也存在着独特的差异,即通过“哀(aware)”、“幽玄”、“风雅”等诸美学范畴(语言)张扬其“日本特征”,并通过殊于中国文明、显示日本“国风”、“和样”的实际存在的文物(寝殿造、大和绘、和歌、连歌、茶道、俳谐、浮世绘等)来有意识地凸显某种历史特征并世代传承,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美意识”派系。

对这种“日本美意识”,活跃于江户时代中期的本居宣长(1730—1801)将其总结为“知物哀之心髓(mono-no-aware wo shiru kokor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研究
编撰于平安朝中期的《和汉朗咏集》是日本第一部将中国诗文、日本汉诗与日本和歌集于一身的,具有类书性质的佳句集,同时也是一部表现编选者文学批评思想以及平安时代贵族文化的批评集,它的问世开辟了日本诗歌集编选的全新方式,是日本文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一页。

《和汉朗咏集》编成的平安朝中期,日本民族意识觉醒,对传统文化的宣扬以及对汉唐文化的“日本化”成为文学界的主流,《和汉朗咏集》在编撰形式、编选内容等方面都明显表现出当时逐渐趋于成熟、独立的文学观,将对日本传统“美意识”的推崇渗透进诗歌集编选的方方面面,同时,作为中日古代文学、文化融合的产物,《和汉朗咏集》在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国传统文化关系上可以说做出了成功示范,其中蕴含的并立、融合的思想为当今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拟从日本“美意识”的角度入手,将《和汉朗咏集》视为一部完整的作品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从《和汉朗咏集》编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跨文化”性质以及“和汉融合”的特点对当代世界文学发展的价值等几个方面对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做了简要论述,介绍了《和汉朗咏集》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并对本文的核心论题“美意识”这一概念作了简要阐述。

第一章追溯《和汉朗咏集》的日本“美意识”形成的历史语境,将《和汉朗咏集》的编撰置于整个平安朝和文化发展、复兴的大背景之中,通过梳理和文学,也即以和歌为代表的日本传统文学在平安朝汉文化的强势影响之下发展、复兴,再到融合汉文学最终形成盛极一时的平安朝文学的脉络,从历史的维度揭示《和汉朗咏集》中日本“美意识”表现的合理性。

第二章重点在对《和汉朗咏集》编撰形式的分析。

对于诗歌集来说,形式同
样能够传达出编撰者的思想倾向和文学意识,并对内容有着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和汉朗咏集》中对诗人、诗歌数量的把握已经暗含着编撰者将和文学与汉文学置于同一水平的文化自信,在各个部类的选择、编排上更体现出日本传统的季节意识以及将异质的文化调和、融合的倾向。

第三章的关注点在于对《和汉朗咏集》所编选诗歌的内容分析上,对其所选的和歌、汉诗以及中国诗文中表现出的日本“美意识”进行探究,涉及日本传统的自然观以及自然观统摄之下的诸如“物哀”、“幽玄”、“余韵”等“美意识”体现,并深入挖掘其接受、理解中国诗文时表现出的自我意识以及欲使和文学与汉文学“比肩而立”的主观意图。

最后一章着眼当下,在总结《和汉朗咏集》对其后文学的影响的同时,从“和汉情结”入手,强调“和”,即调和、融合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发展的共同特点,得出在全球化迅速发展,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越来越趋于同一的当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对待异质文化,才是一个国家保持本心、维护和弘扬民族特色的正确途径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