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的中国解放战争 参战国
解放战争简介
解放战争简介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
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方针,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方针。
人民解放军在这些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前8个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4个月努力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也逐步高涨,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处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速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
与此同时,在解放区彻底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党对取得全国胜利以及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政策,批准了毛泽东主席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
中国现代史(1945.8——1946.6)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时期
对陕甘宁的进攻(47.3.13 — 8.20) 胡宗南20万人进攻,3 月19日占领延安。
毛泽东率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西北野
战军三战三捷(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
1947年,毛泽东在 转战陕北途中.
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转战 陕北,指挥全国各战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结束了在陕北的转 战,东渡黄河,前往华北解放区。图为毛泽东在渡船上。
对山东的进攻(47.4 — 7) 顾祝同指挥45万人进攻沂蒙山区,陈毅、 粟裕华东野战军进行了泰安、孟良崮、临沂 战役,粉碎了国军进攻。 经过 4个月作战,敌占领城市95座,我军 解放城市153座,歼敌 40余万。使国民党军 降至373万,解放军195万,为实现外线作战 创造了条件。
政治上,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建立广 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 灭敌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经济上,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做持久打算。
2、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46.6—47.2)
中原突围(46.6—9)李先念、郑位三中原解放军分 三路突围,到达陕南和陕甘宁。
苏中战役(46.7—8)粟裕、谭震林华中野战军 7战 7 捷,后撤往山东。
1946年6月1日国民党改组军委会为国防部以白崇禧为部长陈诚为参谋总长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陈诚兼海军总司令日国民党改组军委会为国防部以白崇禧为部长陈诚为参谋总长顾祝同为陆军总司令陈诚兼海军总司令3国民党军事建制周至柔为空军总司令
第二节 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时期 (1946.6—1947.6)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定陶战役(46.9)刘伯承邓小平晋冀鲁豫野战军。 莱芜战役(47.2)陈毅、粟裕华东野战军,创造一 次歼敌6万人的好成绩。
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
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解放战争》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解放战争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解放战争必考知识点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
但人民军队、解放区的合法地位未达成协议。
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与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解放战争重要知识点重庆谈判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为争取和平、民主。
经过了43天,签署了《双十协定》《双十协定》内容: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基本方针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建议,却拒绝承认解放区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同意与共产党“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实行政治民主化。
重庆谈判意义:1.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2.《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再要发动内战,就将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时间:1946年6月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进军中原解放区等解放区,扬言用3到5个月时间,消灭共党领导的人民部队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从1946年7月~1947年2月,解放军放弃了105座城市,歼敌71万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蒋介石收缩战线,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榆林市、延安市)。
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向延安猛扑。
为诱敌深入,党中央和西北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
西北解放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采用“蘑菇战术”,歼敌3万余人,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性事件。
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歼敌:5.6万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到达大别山区。
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
1、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2、共产党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3、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限于被动地位。
“双十协定”哪项内容真正实现? 〃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以对话方式解决一切 争端。 〃 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 新中国,彻底实行三民主义。 〃 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对国民大会及其他问题进行 商讨后再作决定,制定新宪法。 〃 中国共产党承认蒋介石及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国的合法 领导地位。
基本解放了长 江以北的华东 和中原地区 华北全境基本 解放
意义:1、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战争 的规模和取得的战果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 空前的。 2、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已 成定局。
国共北平和谈:1949年1月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 被迫下野,李宗仁任代 理总统。
解放战争(1946.夏---1949.10.1)
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化为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 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本节基本结构:
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时期 1945、8—1946、6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和平死了)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国民党: 1、迫于国内外求和平、反内战的压力;
2、为准备内战争取时间
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揭穿美蒋阴谋。
1945年8月,毛泽东飞抵重庆,进行谈判
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二、重庆谈判 1945.8 (一)重庆谈判的成果: 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二)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 军队国家化的问题和政治民主化问题。 (三)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的意义: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
中国解放战争历史事件时间轴1945年8月6日-1949年10月1日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进行原子弹爆炸,标志着二战的
结束。
1945年8月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进行第二次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解放战争随即
展开。
1946年1月10日:重庆签署《中共与国民党停战协定》,标志着
解放战争的开端。
1947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为人民服务》声明,宣示为人
民服务的宗旨。
1947年11月在河南平汝县杜家村爆发反动军队进攻人民起义事件。
1948年1月21日:中共中央发布《为了争取更大游行胜利而斗争》宣言,号召全国人民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侵略。
1949年1月22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大陆最后一座国民党据点执行
战斗任务,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即将到来。
1949年3月30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北平(今北京)。
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进军上海,解放上海。
1949年5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进军南京,解放南京。
1949年9月21日:人民解放军进军武汉,解放武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解放战争胜利。
解放战争大事记
1945年—1946年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
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1947年—1949年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430万人,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只有120万人。
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人民解放军依靠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的支持,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订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将其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即集中重兵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解放区,虽曾占领延安,喧嚣一时,但并未达到目的,其自身又遭惨重损失。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速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
与此同时,在解放区彻底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
从解放战争第二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向南强渡黄河,8月挺进大别山;随后,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形成“品”字阵势,互为策应,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了广大的中原解放区,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和腹心地带,与各解放区内线反攻相结合,使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逐步陷入被动。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中国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十大经典战役”第十名:宜川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2月下旬至3月初。
转自参战双方:西北野战军第1、2、3、4、6五个纵队;国民党军整编第29军之整编第27、90师及宜川守敌一个旅。
歼敌数量:全歼敌整编第29军军部、两个整编师师部、五个旅共万余人,击毙敌29军军长刘戡。
入选理由:宜川战役是彭德怀指挥的西北野战军经过近一年的艰苦防御作战,而转入外线作战后的一次“围城打援”的成功战例。
集中优势兵力首先打援、而后攻城。
歼敌援军数量远多于守敌数量,也是彭德怀解放战争以来对胡宗南主力所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并一举扭转了西北战场的局势。
综合点评:严格意义上讲,宜川战役不能入选“十大经典战役”,甚至会落选“十大候补经典战役”。
但考虑到西北我军兵力薄弱,彭德怀危难时刻主动请缨,以区区万余人的野战兵力(仅有1、2纵)与胡宗南二十多万大军周旋九个多月,还屡有斩获,相继取得青、羊、蟠战役的胜利,实属不易。
后来晋绥军区3、4纵划归彭德怀后又取得较大的沙家店、延清战役胜利。
宜川战役是在西北野战军进行“新式整军”后,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一次大战役,此时西野主力已达万人。
其后的西府战役虽然收复了延安,但打的非常艰苦,自身伤亡很大,荔北战役可圈可点。
1949年3月彭德怀奉命接替生病的徐向前,指挥了总攻太原的战役。
之后华北第18、19兵团统归一野,彭德怀部兵力已近40万,又相继发动了陕中、榆林、扶郿战役等,虽然重创了胡宗南,但战役组织和结果并不太理想。
兰州、宁夏战役主要是消灭“二马”。
相比之下,宜川战役应该算是彭德怀解放战争时期的代表作,冠名“十大”实为荣誉当选。
战役评分:难度指数7分,技术指数8分,人气指数8分。
“十大经典战役”第九名:鲁西南战役。
战役时间: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
参战双方: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3、6四个纵队;国民党军整编第32、58、66师及整编第63师一个旅,援敌整编第70师。
二战以来的大规模战争
二战以来的大规模战争解放战争时间:1946年6月-1950年6月地点:中国参战双方: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参战兵力:中国国民党约420万,中国共产党约170万伤亡情况:中国国民党伤亡起义400余万,中国共产党伤亡152万结果:中国共产党解放除台湾以外的全中国第一次印巴战争时间:1947年10月27日-1949年1月地点:克什米尔参战双方:印度、巴基斯坦参战兵力:印度约4万,巴基斯坦约5万结果:印度胜利第一次中东战争时间:1947年11月-1949年3月地点:以色列、巴勒斯坦、西奈半岛、黎巴嫩南部参战双方: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沙特、也门参战兵力:以色列2.9万,阿拉伯国家2-5万伤亡情况:以色列6373人伤亡,阿拉伯国家8000-15000人伤亡结果:以色列获胜,划定巴以停火线朝鲜战争时间: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地点:朝鲜半岛参战双方:朝鲜、中国、苏联;韩国、美国等国的多国联军参战兵力:中朝苏军队106万;韩美等国联军120万伤亡情况:中朝苏伤亡63万,其中中国阵亡183108人;韩美等国联军伤亡57万以上结果:双方于1953年签署停战协议越南战争时间:1955年-1975年地点:越南参战双方:北越、中国、越共游击队;美国、南越参战兵力:美国65万,南越120万,韩国5.3万,澳大利亚0.7万,苏联0.3万伤亡情况:北越和越共游击队117.6万人死、60万人受伤;美国5.8万人死、30.3万人受伤、1687人失踪,南越22-31.6万人死、117万人受伤;韩国5千人死、1.09万人受伤、4人失踪,澳大利亚521人死、3000人受伤。
平民死亡20-200万结果:北越和越共游击队打败南越和美国,统一越南第二次中东战争时间:1956年10月29日-11月7日地点:加沙地带、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区参战双方:埃及;英国、法国、以色列参战兵力:埃及30万,英法以联军22.9万伤亡情况:埃及3000人阵亡,联军226人阵亡结果:联军撤出西奈半岛中印战争时间:1962年10月20日-11月21日地点:阿克赛钦、藏南参战双方:中国、印度伤亡情况:中国722人阵亡、697人负伤,印度4383人阵亡、1047人负伤结果:中国完胜,印度吞并锡金第二次印巴战争时间:1965年8月14日-9月23日地点:克什米尔参战双方:印度、巴基斯坦结果:两国在国际社会斡旋下,停火第三次中东战争时间:1967年6月5日地点:中东参战双方:以色列、阿拉伯国家伤亡情况:阿拉伯国家伤亡和被俘达到6万人,以色列阵亡983人,100万巴勒斯坦难民结果:阿拉伯国家失败第三次印巴战争时间:1971年12月3日-17日地点:孟加拉参战双方:印度、巴基斯坦参战兵力:印度50万,巴基斯坦30万伤亡情况:印度伤亡1.1万人,巴基斯坦9万人被俘结果:孟加拉从巴基斯坦独立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间:1973年10月6日-10月26日地点: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参战双方:埃及、叙利亚,以色列参战兵力:阿拉伯国家57万,以色列11.5万伤亡情况:阿拉伯国家死亡8500余人,以色列死亡2800余人结果:阿拉伯国家取胜中越战争时间:1979年2月17日-3月16日地点:越南北部参战双方:中国、越南参战兵力:中国56万,越南10万陆军、15万民兵结果:中国主动从越南撤军苏阿战争时间:1979年12月27日-1989年2月15日地点:阿富汗参战双方:苏联,阿富汗参战兵力:阿富汗10万,苏联8万-10.4万伤亡情况:苏联12210人阵亡、伤35478人、失踪311人;阿富汗100万人死亡、难民600万结果:苏联接受日内瓦协议,撤军阿富汗两伊战争时间: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地点:阿拉伯河参战双方:伊拉克、伊朗参战兵力:伤亡情况:伊朗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伊拉克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结果:两败俱伤马岛战争时间:1982年4月2日-6月14日地点:马尔维纳斯群岛参战双方:英国、阿根廷伤亡情况:英国阵亡258人、775人受伤,阿根廷阵亡649人、1068人受伤结果:英国获胜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第五次中东战争时间:1982年6月4日-9月29日地点:黎巴嫩、戈兰高地及其附近地区参战双方:以色列;黎巴嫩、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叙利亚参战兵力:以色列10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2.5万、叙利亚4.6万伤亡情况:以色列2000人伤亡,叙利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7000人伤亡结果:以色列获胜巴拿马战争时间:1989年12月20日-1990年1月3日地点:巴拿马参战双方:美国、巴拿马参战兵力:美国2.7万,巴拿马正规军6千、民兵1800人伤亡情况:美国阵亡23人、伤324人,巴拿马阵亡314人、伤124人、被俘2969人、民兵与平民死亡400人、伤2000人结果:美国胜利海湾战争时间:1990年8月2日-1991年2月28日地点:波斯湾参战双方:美国、英国、沙特、科威特、法国、意大利等12国联军;伊拉克参战兵力:联军66万,伊拉克36万伤亡情况:联军:378人死,1000人伤;伊拉克2.5万人死,7.5万人伤结果:联军胜利,伊拉克撤军科威特波斯尼亚战争时间:1992年4月1日-1995年12月14日地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参战方: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军、塞族共和国军、克罗地亚军伤亡情况: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军32723名平民死亡、31270名士兵死亡,塞族共和国军3555名平民死亡、24206名士兵阵亡,克罗地亚军1903名平民死亡、5439名士兵阵亡结果:三方签署协议停战车臣战争时间:1994年-1996年地点:车臣参战双方:俄罗斯,车臣武装分子伤亡情况:俄罗斯阵亡2837人、伤13270人、失踪337人、被俘432人,车臣武装分子死亡1.5万人、受伤被俘达到4万人结果:车臣武装分子战败科索沃战争时间:1999年3月24日-6月10日地点:科索沃参战双方:南斯拉夫联盟政府军,科索沃解放军、北约伤亡情况:南斯拉夫联盟1800人死亡、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难民结果:南斯拉夫联盟撤军科索沃阿富汗战争时间:2001年10月7日-至今地点:阿富汗参战双方:塔利班、基地组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参战兵力:塔利班及其盟友12万,阿富汗国民军10万,北约13万伤亡情况:塔利班超过2万人阵亡,阿富汗保安部队约0.65万人阵亡,北方联盟约200人阵亡,北约1908人阵亡,平民伤亡约3万伊拉克战争时间:2003年3月20日-2011年12月18日地点:伊拉克参战双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丹麦、波兰等国联军;伊拉克伤亡情况:美国近4500-50000名军人死亡、5.6万-20万左右军人受伤;伊拉克7600-10800名军人伤亡,游击队103160-113728人伤亡,平民死亡达10-120万,480万难民。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
解放战争十大经典战役目录序言 (1)1 .宜川战役 (1)2 .鲁西南战役 (2)3 .平津战役 (3)4 .济南战役 (3)5 .晋中战役 (4)6 .莱芜战役 (4)7 .苏中七战七捷 (5)8 .豫东战役 (5)9 .辽沈战役 (6)10 .淮海战役 (6)序百1946年6月26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在驻马店的指挥所下达了总攻击令,22万国军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这标志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彻底撕毁了停战协定。
面对国民党军的进犯,解放区军民奋起反抗。
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和参谋总长陈诚叫嚣“三至五个月结束战争”,然而在三年时间中,解放军越打越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进而横渡长江,席卷东南、西南、西北,最终解放全中国。
在解放战争中,有十大经典战役,极具代表性,体现了指挥员杰出的指挥艺术,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十大经典战役中,莱芜战役、苏中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这五个战役,粟裕都曾直接指挥或参与指挥,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之大可见一斑,第一大将实至名归。
1.宜川战役宜川战役是“围点打援”的典范战例,1948年2月22日,西北野战军在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集中5个纵队,发起了宜川战役。
27B,围城的解放军对宜川发起攻击,城内守军慌忙向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求援。
胡宗南急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部(辖2个整编师)2万多人沿洛(JI1)宜(川)公路驰援宜川。
28日,当刘戡部到达宣川的瓦子街地区时,解放军的打援部队将刘戡部合围并发起进攻。
激战至3月1日17时,解放军全歼被围之敌大部,42岁的刘戡在解放军攻入他的军指挥部前,用手榴弹自炸身亡。
刘戡所部被全歼后,解放军于3月2日对宜川城发起总攻,激战至8日全歼守军5000余人,宜川战役胜利结束。
刘戡自杀后,胡宗南痛哭失声,说起来,对于刘戡之死,胡宗南也是有责任的,宜川被围后,刘戡受命增援时,曾向胡宗南建议派出先头部队攻占观亭,然后由观亭方向增援宜川。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人民及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为推翻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的革命战争。
中国当时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又经历长期战争,破坏严重,满面疮痍。
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要求医治战争创伤,建设国家,改善生活条件。
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的意愿,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但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动方针,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经过全面和充分的准备,发动了全面内战。
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自卫战争,进而发展为全国解放战争。
这场解放战争,连同准备阶段,共分五个阶段:第一,战争准备阶段(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立即指挥几百万军队从大西南出来,一方面向华中、华北进军,抢占交通干线和战略要地,向解放区进攻,企图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全国恢复其反动统治;另一方面,玩弄假和平伎俩,同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签订停战协议,而实际上却积极进行战争准备。
到1946年6月,蒋介石的总兵力达430万人,是人民解放军兵力的3.4倍。
中国共产党识破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面目,一方面制止蒋介厂军队的进攻,先后进行了上党、邯郸、绥远、四平等战役,给蒋介石军队以沉重打击;另一方面,也充分做好战争准备,整编野战军,调整战略部署,并向东北进军。
第二,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7月至1947年6月)。
蒋介石在完成战争准备后,从1946年6月底进攻以河北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开始,发动了全面内战。
国民党军队向华中、山东、晋冀豫、晋绥、晋察冀、东北等解放军大举进攻,企图在3至6个月的时间内,先消灭山海关以内的解放军,然后消灭东北的解放军。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
解放战争时期的图文资料解放战争,又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于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进行的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的战争。
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六百二十五万余人,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被消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被彻底推翻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解放南京基本信息解放战争日期:1946年6月-1949年6月地点:中国结果: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由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撤退到台湾自那以来,台湾海峡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参加者国民党:中国国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民党:蒋介石、李宗仁、唐、顾、张、廖耀祥、胡宗南、杜、白崇禧等共产党:毛泽东、朱000(1948年6月)1,490,000(194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7月1日,XXXX) 2,800,000(1948年6月)4,000,000(1949年6月)历史背景4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后,全国人民渴望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医治创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个口号,表示愿意在建国问题上继续同国民党合作。
它派毛泽东和周恩来到重庆与蒋介石举行会谈,并签署了《会谈纪要》,又称“双十协议”。
为了应对已经发生的武装冲突,签署了停战协定,全国各政党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达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并为战后建设和平作出了积极努力。
但是,国民党统治集团在谈和平的时候,以“投降”的名义,派军队夺取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要地辽西,侵占第八、新四军从日军手中夺回的解放区,镇压进步民主力量,坚持专政,准备内战。
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的同时,向国民党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希望通过国民党把中国变成其唯一的殖民地。
到1946年6月26日,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开始,终于爆发了全国内战。
起初,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处于自卫的地位,所以称之为自卫战争。
中国近代史总复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八年级上(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 复习提纲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初二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伟大的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知识框架: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条抗战路线:片面抗战(国民党)和全面抗战(共产党) 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国民党)和敌后战场(共产党) 1937.7——1938.10) 1938.10——1943.12) 1944.1——1945.8)特征: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一、原因(1)1927年,东方会议确立蓄谋已久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2)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转嫁危机侵略中国(直接原因) (3)日本趁国民政府围剿共产党之机(条件) 二、侵华史实:1.局部抗战(1931.9——1937.7)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9.181932年,一. 1933年,日进犯长城,攻占山海关1935年,华北事变学:“一二.九运动”促进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国:攘外必先安内西安事变2.全民族抗战(1937.7——1945.10)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8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调整统治政策方式: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1937.7.7,“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北平、天津沦陷;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8.13,“八.一三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国:淞沪会战【四行仓库保卫战(谢晋元);宝山保卫战(姚子青)】1937.12.13,1938.5,日军占领徐州,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国: 国民党的正面抗战(作用: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八年级上(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复习提纲使用时间:年月日初二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 共产党的敌后抗战(结果:1938年10月相持阶段后逐渐发展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1937年洛川会议(陕西延安市)制定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1941年起进行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毛泽东)打破日、伪军封锁(359旅南泥湾)1937年延安政府成立指挥中枢和总后方1940年彭德怀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少数民族抗日武装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背景(1)1941.12.8,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介绍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介绍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并试图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社会改革。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1946年1月10日签订了《停战协定》。
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却在虚假地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同时,积极进行内战的准备。
1946年6月底,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国民党反动派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悍然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英勇地进行自卫,开始了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治方针,以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军事方针。
人民解放军在这些正确方针的指导下,前8个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后4个月努力打破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民党统治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主爱国运动也逐步高涨,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使蒋介石处于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
从1947年7月起,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敌,迅速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
()与此同时,在解放区彻底实行了土地改革,开展了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
从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军主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了党对取得全国胜利以及在全国胜利以后的基本政策,批准了毛泽东主席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
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基础知识
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要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中英鸦片战争(—年)(1)根本原因:(2)导火线:1839年领导的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挑起战争。
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五亿(议)港元)①割地——②赔款——③通商——④协税——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须同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逐步沦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年)(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
(2)参战国家:为主凶,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3、甲午中日战争(—年)(1)起因:(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全军覆没。
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两口(子)分工)①割地——②赔款——两白银③开放④设厂——(4)影响:《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年)(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兵民禁赌)①经济—赔款白银两②政治—清政府保证。
③外交—划定为使馆界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目的:(3)学习对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4)领导阶级:阶级(5)时间:19世纪60—90年代(6)主张:“”(7)代表人物:中央—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8)主要内容:前期—以“”为口号,创办了近代工业,主要有安庆内军机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简称“两局一所”)后期——以“”为口号,开办工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李鸿章),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张之洞)。
中国现代战争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国现代战争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现代战争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中国现代战争指的是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所经历的一系列战争和冲突。
这些战争不仅塑造了国家的现代史,也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中国现代战争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抗日战争(1937-194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场重要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标志着中国全面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二、解放战争(1946-1949)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政府军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最终导致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了中国长达数百年的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三、朝鲜战争(1950-1953)朝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中国作为朝鲜的盟友,派遣志愿军参战,与美军及其盟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军事实力有着重要影响。
四、中印边境冲突(1962年)1962年,中国与印度在边境地区发生了一场短暂的冲突。
这场冲突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两国关系产生了长期影响,至今仍是中印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
五、中越边境战争(1979年)1979年,中国与越南在边境地区发生了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对中国与越南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现代国防和军事现代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不断加强国防和军事现代化建设。
这包括提高军队的信息化水平、发展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军事训练和战略研究等。
七、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军事合作与交流。
中国军队也参与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八、军事战略思想的演变中国军事战略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从传统的人民战争思想到现代的信息化战争、网络中心战等新理念,体现了中国军事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946949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946949中国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和独立。
它是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本文将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主要战役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要了解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我们需要回顾中国近代历史。
自1840年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外国侵略和国内动荡。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中国内战爆发。
国共两党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战争,最终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以武装斗争为手段,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这些都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战役是这场战争的核心。
其中,平型关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重大转折的关键之战之一。
1947年我军主动发起了这场战役,经过数个月的围攻,最终成功地消灭了国民党军约10万人,打开了攻占平津的道路。
这场战役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心和战斗力,为接下来的解放作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个重要的战役是渡江战役,也被誉为解放战争的决战。
1949年春夏之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共产党中央的指导下,我军发起了这场重要战役,最终一举攻占了南京和上海等重要城市。
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国共两党之间的决战胜利,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首先,它使中国人民成功夺取政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场战争结束了外国殖民统治,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
其次,解放战争使中国社会实现了巨大的转变。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贫富分化的时代,推动了社会主义的逐步发展。
战争还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的威信,使其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执政党。
此外,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成功也产生了深远的国际影响。
中国的胜利激励了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追求独立和解放,推动了世界上殖民统治的终结。
中国的崛起也为全球格局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沈阳战役的简介
沈阳战役的简介沈阳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6月10日至25日在与全国抗战爆发后,在沈阳地区进行的一次波澜壮阔的军事行动,堪称解放战争海湾事件的一个反映,其结果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其里程碑意义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章节。
沈阳战役主要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的抗日同盟军发起的,这支军队的总指挥是毛泽东,战争的主要参战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抗日同盟军,围绕着抗日同盟军攻沈阳这个主要目标,他们在沈阳地区进行若干行动。
具体地说,抗日同盟军打开了和全国抗战内战的序幕,在内战中,抗日同盟军分别在八月和十一月两次侵入沈阳。
抗日同盟军第一次进攻沈阳从1946年8月6日开始,直到当月21日,抗日同盟军攻克了沈阳这个基地,继而在9月17日至21日攻占大连,最终,抗日同盟军占领了沈阳这座城市。
抗日同盟军第二次进攻沈阳从11月25日开始,直到12月4日把抗日部队彻底消灭,抗日同盟军终于夺取了沈阳。
在攻取沈阳以后,抗日同盟军在沈阳和周边地区积极推进反日斗争,为中国反日斗争的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沈阳战役的成功,打破了抗日势力的坚固阵地,标志着抗战的胜利,并且赢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也成为一个现实。
毛泽东曾说:“沈阳的攻克是一次重大的胜利,它成为中国革命的一块里程碑。
”沈阳战役打破了抗日势力的坚固阵地,是中国共产党掌权后改变中国前途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时刻。
沈阳战役的成功,标志着抗战的胜利,并且赢得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也成为一个现实。
沈阳战役的成功,使中国走向了一条崭新的发展道路,使中国人民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沈阳战役的成功,激励了中国人民继续抗争,坚定了中国民众对于解放军总部宣布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信心。
此外,沈阳战役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显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雄厚实力,令世界各国倍感震撼。
由此可见,沈阳战役是抗战半场胜利的里程碑,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掌权后改变中国前途发展状况的一个关键时刻。
沈阳战役的成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而且也影响着世界的历史发展。
部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部教版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必背知识点一、内战爆发与重庆谈判1. 内战爆发:时间: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采取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2. 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0日。
背景:战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内外均不赞成中国内战;蒋介石企图通过谈判取得政治上的主动,而中国共产党则揭露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谈判结果:国共双方签订了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二、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1. 战略反攻:标志性事件: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序幕。
2.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时间:1948年9月至11月。
指挥员:林彪、罗荣桓。
结果:攻占长春、沈阳、锦州等地,解放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时间: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指挥员: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
结果: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时间: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指挥员:聂荣臻、罗荣桓、林彪等;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结果: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三、解放战争的胜利1. 渡江战役:时间:1949年4月21日起。
结果: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 历史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四、解放战争中的关键事件与人物关键事件:如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
重要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他们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重要文件与法规《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6年的中国解放战争参战国:中国
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参战国: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
1950年的朝鲜战争参战国:朝鲜、韩国、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
1956年的第二次中东战争参战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埃及
1961年的越南战争参战国:越南、美国
1962年的中印战争参战国:印度、中国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参战国:以色列、埃及、叙利亚、约旦
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参战国:苏联、捷克斯洛伐克、华沙成员国
1969年的中苏珍宝岛战争参战国:中国、苏联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参战国:埃及、叙利亚、以色列
1979年的第一次阿富汗战争参战国:苏联、阿富汗
1979年的越南自卫反击战参战国:中国、越南
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参战国:以色列、黎巴嫩
1982年的英阿马岛战争参战国:英国、阿根廷
1980年的两伊战争参战国:伊拉克、伊朗
1983年的美军入侵格林纳达战争参战国:美国、格林纳达
1986年的美军入侵利比亚战争参战国:美国、利比亚
1989年的美军巴拿马战争参战国:美国、巴拿马
1991年的海湾战争参战国:美国、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韩国、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
2000年的科索沃战争参战国: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塞尔维亚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国、英国、伊拉克、澳大利亚、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