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技术合理规划地方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解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燃 料 经 济 性 显 著 改 善 .
大 人 才 培 养 力度 。以 国 家 有 关 专 项 工
程 为依 托 , 节能 与 新能 源汽 车 关键 在
和 规 模 化 发 展 需 要 , 快 研 究 制 定 新 加 能 源 汽 车 以 及 充 电 、 注 技 术 和 设 施 加 的 相 关 标 准 。 定 并 实 施 分 阶 段 的 乘 制 用 车 、 型 商 用 车 和 重 型 商 用 车 燃 料 轻
和 相 关的奖 惩措施 。
5 税 费 减 免 :- . h面 ‘
2 1 - : 规 划 》 议 , 购 买 0 0i 版 《 f 建 对 节 能 与新 能源 汽车 的消 费者 , 免车 减
辆 购 置 税 及 消 费 税 ,甚 至免 征 车船
税。
2 0版 :纯 电 动 汽 车 将 成 为 汽 01 车 产 业 转 型 的 重 要 战 略 方 向 。 国将 中
解读《 节能与 源汽 业发展删 》 新能 车产
吴 勇
2 1 - 月 9 日国 务 院 办 公 厅 0 2i 7 f
车发展和 汽车工业转型 的主要战略取 向 ,当前 重 点 推 进 纯 电动汽 车 和 插 电 式 混 合 动 力 汽 车 产 业 化 ,推 广 普 及 非 插 电式 混 合 动 力汽 车 、 节 能 内燃 机 汽 车 , 升 我 国 汽 车 产 业 整体 技 术 水 平 。 提
对 比
7月 9 日 国 务 院 正 式 发 布 《 能 节
与新 能源 汽车产 业 发展规 划 (0 2 2 1—
支 持 数 字 ,0 2版 未 给 出 数 字 , 细 21 但
化 了 方 法 , 重 点 放 在 了研 发 、 贴 将 补
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战略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战略是指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下面是一份超过1200字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战略:一、发展背景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汽车行业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传统燃油汽车存在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等问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挑战,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科技发展战略。
二、主要目标1.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着力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设施和电池技术等关键问题,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提速。
2.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加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培育健康的供应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和提升。
3.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圈。
加强新能源汽车与能源领域的融合,推动能源供应和消费的互联互通,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态圈。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提升我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力。
三、技术路线1.电动汽车技术。
加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和电池寿命等关键指标。
2.混合动力技术。
推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研发高效的发动机和电机协同工作的控制系统,提高汽车燃油消耗效率和减排效果。
3.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加强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寿命,完善燃料电池汽车的充氢设施和氢气供应链。
4.智能网联技术。
加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研发智能驾驶、车联网和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安全性能。
四、政策与举措1.加大财政支持。
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财政支持力度,通过补贴、减免税费等方式,鼓励企业增大研发投入和创新活动。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资料汇编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资料汇编目录一、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二、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三、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四、低碳经济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五、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六、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及政策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实现能源多元化、减少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
本文基于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进行分析。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
2012年,国务院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此后,国家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行了高额财政补贴政策。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对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根据汽车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情况,给予不同档次的财政补贴。
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促进了市场推广和消费。
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我国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例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定,对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对于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
这些政策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有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规划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规划一、概述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深,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代表,成为了全球各国关注和发展的重点产业。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划进行探讨,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展望。
二、政策支持政策支持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
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鼓励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例如,中国政府提出了“双积分”政策,韩国推出了“再制造过渡协议”等。
这些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引企业投资和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三、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充电技术、驱动系统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将决定新能源汽车是否具备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目前,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和科研机构都在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四、市场拓展市场拓展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
除了政府推动,还需要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和普及。
企业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新能源汽车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相关产业链的合作,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创新商业模式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例如,共享汽车模式、租赁模式等能够提供更便捷、灵活的服务,降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六、加强产业链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系着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加强产业链的建设。
从研发设计、零部件供应、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完善和加强,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品质和竞争力。
七、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基础。
充电桩数量和分布的合理规划,能够有效解决消费者的充电难题,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规划第一章:前言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全球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新能源汽车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本篇文章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以及未来规划。
第二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种类型,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5万辆,同比增长90%。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生产厂商有特斯拉、比亚迪、宝马等,其中特斯拉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者。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例如NIO、蔚来、小鹏等。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车更环保,而且未来还有可能成为出行方式的重要形式。
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各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第三章: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看好,但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新能源汽车需要充电,但目前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很多车主出行时难以找到便利的充电站,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投入要加大。
2. 电池技术存在局限性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电池技术,但电池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电池寿命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技术上的突破和解决。
3. 费用较高新能源汽车的造价较高,对多数消费者来说,价格更高、维修难度更大等因素都是影响他们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不利因素之一。
第四章:未来规划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划,以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未来规划:1. 减少污染、推广新能源汽车鉴于全球空气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其中,中国也将推出更多政策,鼓励更多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并且实行更为完善的补贴政策,以使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更加合理。
2. 建设全面的充电网络基础设施在中国,国家电网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开始与城市伙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且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建成50万个充电桩。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国发[2012]22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增长势头,由此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
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既是有效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12—2020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本规划所指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
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近10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基本具备产业化发展基础,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近年来,汽车节能技术推广应用也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实施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和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财税政策等措施,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整车优化设计以及混合动力等节能技术和产品得到大力推广,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明显降低;天然气等替代燃料汽车技术基本成熟并初步实现产业化,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重要趋势。
随着资源枯竭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投入大量资源开发这一新兴市场。
新能源汽车以其低排放、可再生、环保等优势,正逐步取代传统燃油车。
在这一领域,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尤为重要。
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
锂离子电池目前是最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类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池,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寿命及自放电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往往较长,续航限制了电动车的普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快速充电技术的研发正在进行中。
一些新型快充技术如超充电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它能够在短时间内为电池充入大量电能,大幅度提高车辆的使用便利性。
固态电池技术作为未来发展的另一大亮点,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能量密度。
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有机电解质,减少了易燃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此外,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理论上可以提高到1000 Wh/L或更高,使得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上有了更大的突破。
尽管固态电池的生产成本目前仍较高,但伴随技术的成熟与规模化生产,这一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从而加速其应用于市场。
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另一关键技术。
与传统车辆的内燃机相比,电动机具备高效率、低噪音及良好的加速性能。
在驱动系统设计中,集成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电动机进行高效集成,使其更小更轻,从而提高车辆整体的能量效率和性能。
同时,先进的电控技术能够加强对电动机的调控,提高驾乘体验,并优化整车动力性能。
智能化与网联化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驾驶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越来越多。
例如,自动驾驶系统通过传感器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并利用复杂算法进行实时判断,从而实现自动导航。
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驾驶安全性,还将为未来出行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随着5G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辆与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能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形成更为智能化的交通网络。
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政策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是至关重要的,而政策的支持则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就新能源汽车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政策支持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汽车的重点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大领域。
1.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一种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将电池作为能量存储装置,驱动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充电技术和电控技术等。
2. 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是指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动力源驱动车辆的汽车,通常包括内燃机和电动机。
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内燃机技术、电动机技术、能量管理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
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至关重要。
1. 电池技术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和成本。
当前,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主要的动力电池,而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正在不断研发和突破。
2. 电机技术电机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关系着汽车的动力性能和能效。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异步电机是电动汽车主要的驱动电机技术,而高功率密度电机、轻量化电机等技术也是当前研发的重点方向。
3. 充电技术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和设备,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和充电安全。
当前,快速充电、无线充电和充电桩互联网等技术是充电技术的发展方向。
4. 能量管理技术能量管理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的核心技术,用于优化内燃机和电动机的能量分配和利用,以实现汽车的能效提升和环保减排。
目前,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动力分配技术是能量管理技术的研发方向。
5. 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关键技术,用于实现汽车的智能化驾驶和自动化操作。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与战略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与战略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备受关注。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角。
因此,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战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与战略进行探讨。
一、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2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单位制定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该规划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目标。
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认证规范、充换电基础设施等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金融、购置等政策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政策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2010年,我国开始实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个人和企业进行一定额度的补贴。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电动汽车免费充电、免收车船税、免征通行费等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二、产业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整体性的规划和布局。
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和布局逐渐明晰。
2016年,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该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路径、政策环境、技术布局和产业链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
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攻关和创新。
例如,2017年,我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17-2025年)》,旨在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要素支撑。
三、市场推广市场推广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
采用一系列市场推广策略,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接受度,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应用。
例如,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展览、试驾、路演等活动,以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宣传和推广。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HEBEINONGJI摘要: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抓手,其健康稳固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立足“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在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的基础上,点明了其关键部件的发展困境及破局方案。
关键词: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新法引言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的变暖、生态环境恶化、不可再生资源衰减严重等日益成为危害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人类的终极使命。
汽车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产业的中坚力量,对环境的改善、能源危机的缓解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国自2009年以来,汽车产销量一直昨全球第一,根据公安部相关资料显示,截止2020年9月,我国汽车保有量为2.75亿辆。
作为一个有担当的大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对汽车产业开展研究,寻得既不阻碍汽车产业发展又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与传统汽车依靠汽油、柴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且因废气排放对环境产生污染相比,新能源汽车采用动力电池、醇类、燃料电池等作为动力源,工作时产生少量废气甚至不排放废气,能源利用效率有了极大改善,噪音有了大幅度降低。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回收阶段会更清洁,其尾气排放更低,绿色汽车优势会更加明显。
因此,新能源业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代名词。
1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1.1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概述相关资料显示,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1839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成功改造了依靠电力驱动的车辆。
然而,在之后的100多年中,人们相继研发出了依靠铅酸电池、镰镉电池、镰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但受到续驶里程、电池寿命、充电时间、电机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束缚,新能源汽车产业始终在艰难前行。
在经济全球化政策引领下,全球经济取得了可喜进步,人们对汽车的性能需求日益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力显著增强,以特斯拉、蔚来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日益受到大众认可,其产销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XX—XX)的通知》(国发〔XX〕22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办〔XX〕56号)等有关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和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为指导,围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以新能源专用车、客车、低速电动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重点,以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为引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相结合、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整车引领和加强配套相结合,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中部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应用基地。
二、主要任务(一)新能源汽车生产1.积极推进整车制造快速发展。
深化与国内重点汽车生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尽快形成新能源汽车规模生产能力。
支持江苏卡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力环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落户我市,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全力支持本土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国家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
引导和支持叶县以X隆鑫机车有限公司、X力帆树民车业有限公司等本土企业为依托,发展低速电动汽车产业。
支持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争取到XX年,引进和培育1—2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到XX年,全市新能源专用车、客车等生产能力达到2万辆,低速电动车生产能力达到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
2.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
围绕整车生产,积极引进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上游关键技术的生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培植壮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
到XX年,基本形成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相关政
策汇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的行业划分,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0)”范畴下的“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C309)”之“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C3091)”,具体为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碳素制品制造。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属于“新材料产业”之“新能源材料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被纳入“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统计监测和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
行业主管部门为工信部。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协会主要是中国化学和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行业法律法规及政策
锂电池负极材料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如下:。
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0.16638/ki.1671-7988.2021.07.005新能源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王旭(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0)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大众认可,文章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发展现状,阐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驱动电机、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的发展概况,并且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其生产工艺与效率必将大大提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氢燃料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988(2021)07-13-03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Key Technologies of New Energy Electric VehiclesWang Xu( 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aoning Jinzhou 121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new energy vehicles are more and more recognized by the public.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expound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lug-in hybrid vehicles and fuel cell vehicles,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key components of new energy vehicles, such as drive motor, battery an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whos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efficiency will be greatly improved.Keywords: New energy vehicle; Hybrid power; Hydrogen fuelCLC NO.: U469.7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671-7988(2021)07-13-03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但是其关键技术也待于突破,国内外均制定了发展计划,本人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并且提出自己对未来发展的看法。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9.15•【字号】东府[2010]80号•【施行日期】2010.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府〔2010〕80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一○年九月十五日东莞市推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应对环保、能源危机及产业升级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加快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培育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5号)、《广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粤府〔2009〕77号)、《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粤府函〔2010〕50号)、《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东府〔2006〕72号)以及《转发市经贸局关于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09〕57号)精神,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意义发展电动汽车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
2009年我市汽车保有量79.56万辆,东莞每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全省最高,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与尾气污染日益增加。
面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刻不容缓。
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压力、降低空气污染、减少碳排放。
发展电动汽车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电动汽车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各省市(包括广东省)都纷纷制定电动汽车发展计划,力争抢占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将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列为我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增强东莞的自主创新能力。
新能源汽车的论文总结报告范文
新能源汽车的论文总结报告范文引言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传统燃油汽车对环境的不可忽视的污染和资源的日益紧缺问题的新兴产业,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相关论文的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关键技术以及面临的挑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发展趋势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论文研究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一、电动化发展;二、技术创新和突破;三、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
首先,电动化发展是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重要趋势。
以纯电动汽车为例,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技术,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的不断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以其无排放、低噪音等优势逐渐成为热门选择。
其次,技术创新和突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
论文研究指出,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车身结构设计和充电技术等方面。
例如,高能量密度、长寿命的电池技术的突破将大大提高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安全和用户体验。
再次,政策扶持与市场推广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的政策扶持和补贴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市场推广能够提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
论文研究总结了几个重要的关键技术,包括电池技术、电动机技术、车身结构设计和充电技术。
首先,电池技术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池技术的突破直接决定了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改进,其能量密度得到提高,续航里程显著增加。
此外,大容量充电技术的发展也有助于缩短充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便利性。
其次,电动机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关键技术。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技术扩散理论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技术扩散理论马贤迪,黄 毅(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摘 要]全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普遍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已将新能源汽车列入创新焦点。
目前国内外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等方面。
然而基于技术扩散理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尚属少见。
通过二手资料、知识产权和对汽车销量统计后发现,我国很多新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销量却始终不尽如人意。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扩散时遇到巨大阻力。
文章将根据技术扩散理论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的现状,发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产业发展[DOI]10 13939/j cnki zgsc 2017 11 0661 引 言中国绿色科技将清洁交通定义为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废气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将交通运输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为最低的一系列解决方案。
中国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很多问题,包括汽车尾气排放、石油消耗和交通堵塞。
新能源汽车集节能环保于一身,应运而生。
但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销量仍不尽如人意。
有观点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重视远不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导致我国居民普遍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度较低,因而,应尽快加大力度向消费者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理念。
也有观点认为,我国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不够,导致整车成本难以下降,所以,应尽量加快人才的培养,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使造车成本下降,才能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
但是这些探究都只涉及了单一向度影响因素方面。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对技术扩散理论的探究,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很多高端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技术并没有扩散。
本文调查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并整理了有关文献,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技术扩散现状,认为技术扩散机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结合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扩散机制的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 北 工 业 科 技
H e b e i J o u r n a l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 o l . 3 1, N o . 5 S e t . 2 0 1 4 p
: ; ; ; ; K e w o r d s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d e v e l o m e n t l a n d i v e r s i f i c a t i o n i n d u s t r i a l b a s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p p y
美国通过研发电池管理技术开发的纯电动汽车 特斯拉 , 占据全 2 0 1 3 年仅在美国就 销 量 1. 8 7 万 辆, 球领先地位 , 其续行里程高达 5 电池容量达 0 2k m, , 充 电 时 间 5h( 最高时速2 8 5kW·h, 2 2 0 V) 0 0 / , 。 k m h 售后服务 8 年不限里程 中国生产的比亚迪 荣威 E 北汽 E E 6、 5 0、 1 5 0等 电 动 汽 车 能 够 满 足 用 户 技术基本成熟 , 通过量产可以满足市场需 基本需求 , 求 。 目前 , 中国电动汽车价格较高 , 运行性能不具有 明显优势 , 2 0 1 3 年纯电动汽 车 销 量 仅 为 1. 4 6 万 辆。 低速电动汽车具有 良 好 环 保 性 能 和 经 济 性 能 , 符合 中国市场的需求 , 常用的低速电动汽车主要有微型 高尔夫球车 、 旅游观光车 、 高空作业车 、 城 电动汽车 、 市清扫车和 警 用 巡 逻 车 等 , 2 0 1 3年产能超过3 5万 辆, 市场需求巨大 。 2. 2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按混合度分为普通混合动力汽车 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 普通混合动力汽车采用常 规燃料运行 , 增加电池和电动机系统 , 在起步和加速 运行时利用电驱系 统 提 高 输 出 特 性 , 在停车和减速 降 低 燃 油 损 耗。 汽 车 运行时回收能量 给 电 池 充 电 , 电池容量较小 , 无 需 外 接 充 电 电 源。普 通 混 合 动 力 但并没有摆脱对石 电动汽车具有一定 的 节 能 效 果 , 化资源的依赖 。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新型的 混合动力电动车辆 , 要求动力电池容量较大 , 通过外 部电源向电池充电 , 充电后可作为电动汽车行驶 , 电 并及时对电池进行 池耗尽后以普通混 合 模 式 行 驶 , 充电 。 插电 式 混 合 动 力 电 动 汽 车 更 接 近 纯 电 动 汽 有效解决了纯电 动 汽 车 续 行 里 程 和 及 时 充 电 的 车, 问题 。 中国 自 主 研 发 的 比 亚 迪 F 3 DM 是 插 电 式 混 合 动力汽车代表性产 品 , 该车可以在纯电动和混合动 力 2 种工 作 模 式 之 间 切 换 。 比 亚 迪 F 3 DM 续 行 里 程4 其中纯电动模式下续行里程可达 1 3 0k m, 0 0 混合动力模式下续行里程 可 达 3 最高时 k m, 3 0k m, / 。 , 速1 由 于 价 格 原 因 年 中 国 插 电式 6 0k mh 2 0 1 3 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仅为 3 0 3 8 辆 。 在国家补贴政策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的加大 , 插电式 的支持下 , 混合动力汽车将以其优良的特性引领市场增长 。 2. 3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指以氢气 、 甲醇等为燃料 , 通过化学反应将化 学 能 转 化 为 电 能 , 以电机作为动
r e a l i z e r a i d a n d s u s t a i n e d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a u t o i n d u s t r . T h e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a n d h b r i d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a r e t h e m a i n d e v e l o - p p y y p o a l s m e n t b a n a l s i s o f t h e k e t e c h n o l o a n d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a u t o d e v e l o m e n t . T h e c o r e t e c h n o l o i s m o t o r a n d g y y y g y p g y o w e r i t s c o n t r o l t e c h n o l o a n d b a t t e r a n d i t s m a n a e m e n t t e c h n o l o . C o m b i n i n w i t h t h e 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t h e d e v e l o - p g y y g g y g p , m e n t o f a u t o m o b i l e i n d u s t r i n o u r r o v i n c e t h e d i v e r s i f i e d d e v e l o m e n t m o d e l a n d s e t t i n u t h e k e t e c h n o l o i n d u s t r i a l y p p g p y g y , b a s e a r e f o r w a r d . I n o r d e r t o t h e r a i d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n e w e n e r v e h i c l e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u t r o m o t e a t t e r n p p g y p p p p h i h s e e d a n d l o w s e e d e l e c t r i c c a r s h o u l d b e i m l e m e n t e d a n d a l s o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d e v e l o m e n t l a n o f d e v e l o i n l o w s e e d e - - - - g p p p p p p g p l e c t r i c c a r o r d e r l a n d s h o u l d b e s e t u . r e f e r e n t i a l l y p p y
4 4 8
河 北 工 业 科 技 第 3 1卷
的汽车市场 , 2 0 1 3年 汽 车 销 量 超 过 2 0 0 0 万 台。 目 前, 中国汽车每千人平均保有量不足1 美 国、 0 0 辆, 日本超过 4 澳大利亚 、 德国超过 5 0 0辆, 0 0 辆 。 随着 中国 汽 车 产 业 仍 将 保 持 高 速 增 长 。 随 着 经济发展 ,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 能源消耗也逐年增加 , 中国对国 外石油的依赖性也在不断上 升 , 2 0 1 3年中国石油对 外依存度 更 是 高 达 5 8. 1%
, S UN H u i i n, XU E Z h i h o n GUO Y i n u n, L I B i n q g g j
( ,H , ) S c h o o l o f E l e c t r i c a l E n i n e e r i n e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S h i i a z h u a n H e b e i 0 5 0 0 1 8, C h i n a g g y g y j g
( ) 1 0 0 8 1 5 3 4 2 0 1 4 0 5 0 4 4 7 0 5 文章编号 : - - -
基于关键技术合理规划地方新能源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
孙会琴 , 薛智宏 , 郭英军 , 李 斌
P l a n n i n o f l o c a l n e w e n e r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i n d u s t r g g y y d e v e l o m e n t b a s e d o n t h e c o r e t e c h n o l o p g y
: A b s t r a c t r o b l e m T h e d e v e l o m e n t o f n e w e n e r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i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w a t o s o l v e e n e r a n d t h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p p g y y g y
( ) 河北科技大学 电 气 工程学院 , 河北石 家庄 0 5 0 0 1 8 摘 要: 发 展 新 能 源 电 动 汽车 是 解 决能 源 和 环境 问题 , 实 现汽 车 产 业 快 速 发 展 的 有 效 途 径 , 通过对 电 动 汽车 发 展 现 状 和 关键 技 术 的分 析 , 明 确了 以 纯 电 动 汽车 和 混合 动 力 汽车为 主 要 发 展 目标 , 以电 动机 及 其 控制 技 术 和动 力电 池 及 其管理 技 术 为 核 心 技 术 。 结 合 河 北 省 汽 车 产 业 发 展 现 状 , 提出了 多元化发展模式, 建 立 基于 关键 技 术 的 产 业基 地 , 实 行 高 速 电 动 汽车 和 低 速 电 动 汽车 的 差 异 化 发 展 格局 和 优 先 有 序 发 展 低 速 电 动 汽车 的 产 业 发 展 规划 , 推 进 新 能 源汽车 快 速 发 展 。 关键词 : 电 动 汽车 ; 发 展 规划 ; 多元化; 产 业基 地 ; 差异化 : / 中图分类号 : U 4 6 9. 7; F 4 2 4. 1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1 0. 7 5 3 5 h b k . 2 0 1 4 x 0 5 0 1 8 g y j y